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叫 刻度尺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直尺 、 三角板 等

2、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 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 数字 和 单位 。

3、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 ;二看 分度值 ;三看 0刻度线

4、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 数字 和 单位 。

5、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 平行对齐 2)要用 零 刻度线或 整 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线必须要 紧贴 物体。(4)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 位。(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 垂直 。

6、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 千米km 、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 纳米nm 等。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m 。

7、误差是 测量值 与 真实值之间 的差异。

8、误差是 不可 避免的。但误差可以 减小 。

9、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 人 有关,与测量的 工具 有关。

10、由于测量方法 不正确或由于粗心 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 可以 避免。

11、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 用精密仪器测量 ;3) 改进测量方法 。

12、时间用 钟或表 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 日晷 和 沙漏 。

13、时间的单位有:小时h 、 分min 、 秒s 。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s 。

二、运动的描述

1、物体的 位置变化 叫机械运动。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 。

4、我们可以选择 任何 物体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择 被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不一定 相同。

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 参照物 来说,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 的,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1、物理上用 速度 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4、物体通过 路程 与 时间 的比值叫速度。速度大小等于 单位 时间通过 路程 的多少。速度用字母 V 表示。

5、速度的计算式为:V=t s 。V 是 速度 ,S 是 路程 ,t 是 时间 。

6、速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m/s 。交通运输常用单位是 km/h ,

7、1m/s= 3.6 km/h ,1km/h= m/s ,

8、运动按照通过的路径来分可分为: 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动。

9、直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发生改变来分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0、做 直线 运动的物体,如果 相等 时间内通过路程 相等 ‘

(或者说:速度大小 不变 )(或者说运动快慢 不变 ),叫匀速直线运动。

11、做 直线 运动的物体,如果 相等 时间内通过路程 不相等 (或者说:速度大小 改变 )(或者说运动快慢 改变 ),叫变速直线运动。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平均运动 快慢的。

3、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V=t s 。

4、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出的物理量有 路程S 和 时间t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和 表 。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 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 液体 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固体 中传得最快, 气体 中最慢;

2、 真空 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跟 介质的种类 和 温度 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m/s ;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反射 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 叠加 );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 频率 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 快慢 ,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 强弱(或大小) 叫响度;与发声体的 振幅 、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 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 越小 ;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 材料 和 结构 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20—20000 Hz ,

高于 20000 Hz 叫超声波;低于 20 Hz 叫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 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分贝 ,符号为 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入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 35℃- 42℃;分度值为 0.1 ℃;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

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 跟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有关, 表面积 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 跟液体表面 空气流速 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 快 (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 外部和内部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 高 (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 吸收 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 表面 进行;沸腾比蒸发 剧烈 ;

(4)蒸发可 吸热 :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 降低 温度;(2) 增大压强 (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 内 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 露 ;附在尘埃上形成 雾 ;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 霜 ;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 液化 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 液化 而成的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二、光的传播:1、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无关 ,像是倒立的 实 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 直线 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 ×108 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

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 路程 ,光年是 长度 单位;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 反射回去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反射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同一平面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互看双眼)

5、两种反射: 镜面 反射和 漫 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 平行 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道拐角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电筒)

七、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十、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十一、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红外烤箱)

3、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 薄 、边缘 厚 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 ”表示。

3、焦点: 平行 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4、焦距:焦点到 光心 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 ”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 2 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 实 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 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 焦点 ;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 反向延长线 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 作用);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平行 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 平行 于主光轴。如下图:

六、照相机:1、镜头是 凸 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 大于 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

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 凸 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 小于 二倍焦距, 大于 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 靠近 物体, 远离 胶卷、屏幕。

八、放大镜:放大镜是 凸 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 小于 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 虚 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 靠近 物体;

九、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上;又叫“三心等高”

注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两倍焦点物像等,实相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向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儿跟着物体跑。

十、 凹透镜始终成缩小、 倒 立的虚像;

十一、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 凸 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十二、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 前 面,晶状体太 厚 ,需戴 凹 透镜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 后 面,晶状体太 薄 ,需戴 凸 透镜矫正;

十四、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 凸 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十五、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 缩小 、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 放大 镜,成放大的 虚 像;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 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

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 ( cm 3 )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6、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V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ρ m V

= 原理

7、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电压电阻》复习精要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 ..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 ....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 电源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填空)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 ..(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电路是连通 ..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 ..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 .."x x x" .....的电流。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 v=1000V .........1V=1000m V .........1.m V=1000 .......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 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V.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二看清 二要: ①电压表要并联 ..在电路中。 (.1.、.但是当电压表不小心串联到电路中时 ................发生的状况是:电压表的 ........... 时数有很大的偏转,约等于电源的电压。在测小灯泡的试验中,讲 .............................V. 表和 ..A.表反接的状 .....况是电压表有时数,电流表无时数。都不会损坏 .....................) 2.、.当电压表之间只是有一段导线没有任何用电器的时候,我们认为............................ 此时电压表是没有时数的。所以在电路中电压表没有时数我们分析............................. 电路状况可以考虑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是短路的。 .......................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一不: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连实物图一定要先选量程) .............二看清: ①一要看清电压表的量程 .. ②二要看清电压表的分度值 ...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 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 ..电压表。(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电压表 异符号 A V 连接串联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 量程0.6A 3A 3V 15V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如图),河北各地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雾霾主要由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 A.nm B.μm C.mm D.cm 2.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来的轿车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cm,cm,cm,cm,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A.cm B.cm

C.cm D.cm 5.在一次军训越野跑中,一个长200米的队伍以4米/秒的速度穿过一个长1 200米的山谷,请问队伍完全通过山谷需要多少时间 A.300秒B.350秒 C.400秒D.250秒 6.湛江首条高铁将于2018年6月开通,广州—湛江3小时可达!如果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s内的平均速度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八年级(上)物理练习一基础概念 填空: 1,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7个步骤:观察思考,提出问题——__________与__________——指定计划,设计实验——__________——收集证据,分析论证——__________与__________。3,国际单位制,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1km=__________m,1dm=__________m,1cm=__________m, 1mm=__________m,1μm=__________m,1nm=__________m。 4,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5,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__________。 6,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__________位。 7,量程是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误差__________消灭,__________减小。(能或不能)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 10,运动时__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__的。(相对或绝对) 1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 12,参照物是假定__________的标准物。(运动或不动)通常不提时,常选__________为参照物。 13,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因素。 14,匀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_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相同。 15,速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路程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时间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17,平均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18,能量是与物体__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不同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相互转化。(能或不能) 19,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0,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1,声音向周围扩散,形成__________,它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六章参考之前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考点及知识点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三、声速 (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考点四、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误区警示:人们常根据声音来判定发声体有没有问题,如挑碗时用小石块敲一下来听声音,人们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但主要依据是音调。

考点五、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1)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和联系: (2)等级和危害:划分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用符号“dB”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是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 dB,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突然暴露在150 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 (3)噪声的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止噪声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考点六、听不到的声音 由于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音。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考点七、声音的利用 声音在社会、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类 第一节:温度计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温度计: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摄氏温度的规定: 0℃: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的温度为0摄氏度 100℃: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3.温度计的种类:(如图甲、乙、丙。) 4.温度计的使用:①量程②分度值 三、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

填空题 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 的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 2、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一个人由西向东运动,一辆汽车从后面赶上,如果以这辆汽 车作为参照物,则此人向运动。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以____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 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____车开得快。 4、站台上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向相反方向 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 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6、《浣溪沙》中有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7、客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 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____的,客车是__________的。 8、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以__________为参照 物,他是运动的。 9、在空中飞行的飞机,若以空中的云彩为参照物,它相对于云彩是________的;若给它作 空中加油的飞机为参照物,它相对于加油机是___________。 10、观察右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情况:甲 ; 乙。 11、判断正误: ⑴物体甲绕物体乙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所以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 ) ⑵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总是相同的。( ) 12、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μm=_________mm =______________cm; 75cm=_________dh=________m; 60km=_______m=____________mm。 1h = _________s 14、某同学做了一些测量,忘记了写单位,请你代他写填上: (1)小王的身高是1.70_______;(2)课桌桌面的长是12_______; (3)物理课本的长是260____宽是18___;(4)一课桌的高度是80____ 。 1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的是()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16、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围;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八 年 级 物 理 上 册 知 识 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共4节)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 ,用符号表示为 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m= 103 m ,1m= 10 dm= 100 cm= 103 mm= 106 um= 109 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 长度 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 长度 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量程 、 分度值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 整 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 尺面 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 分度值 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 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 m ,一本书的厚度为10 m m ,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 18.4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 18.4cm ,估计值是 0.01cm ,单位是 cm 。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2 cm ,其中的估读值为 0.02 cm 。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 (图1) (图2) (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 页书纸的厚度为1cm ,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 0.05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67 mm 。。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秒 、 小时 、 分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秒 。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停表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秒表、手表、石英钟 。 1h= 60 min= 3600 s ;1min= 60 s ;30min= 0.5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 停 、三恢复 零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 秒 ,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 分 (分或秒) 8、误差是 测量值 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 错误 能消除, 误差 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使用精密测量工具 、 改进测量方法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位置随时间 的变化叫做 机械运动 。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 运动 的世界。 运动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 标准 的物体叫 参照物 。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 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 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 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 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位置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静止__的。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 时间 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 远 的物体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经过相同 路程 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 短 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 大 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1)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速度 。(2)公式: 。 (3)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 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 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 =S /t 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专项练习2附答案 教师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专项练习2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50题;共120分) 1.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________。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 。 【答案】信息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答】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信息。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线段的总路程为________ cm,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答案】7.50;0.15 =【解析】【解答】根据刻度尺上位置,物体运动的距离为7.50cm,时间为t=0.1s×5=0.5s,则速度为v=s t 7.50cm =15cm/s=0.15m/s。 0.5s 故答案为:7.50;0.15. 【分析】根据刻度尺上的刻度值计算物体的长度,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3.甲、乙、丙三辆汽车行驶在南北方向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则甲车向________运动,乙车向________运动,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 【答案】北;北;乙 【解析】【解答】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丙车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的位置向南发生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且速度比丙车大;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向北发生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运动,且速度比甲车大; 综上分析,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运动最快的是乙。 故答案为:北;北;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填空)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 1dm=10cm;1cm=10mm;1mm= μm;1μm=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④“读”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⑥“算”多次测量取值。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

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三、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振动发声的,蟋蟀是靠左右翅摩擦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4、声速的计算公式:t s v =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一般状态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气液固v v v >>。 5、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6、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 。 7、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 8、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空气作用于人耳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转给大脑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2、声音在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我们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骨传导一般不借助于鼓膜的振动,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失聪后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通过咬住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他充分利用了骨传导的方式听到琴声。 4、双耳效应:由于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步调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人们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当用一只耳朵是时就无法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双声道立体声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两耳相距越大,耳朵感受的时间差越大,越容易辨别声源的方位。 三、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用分贝(dB )表示声音的强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影响响度的因素:其一是振幅的大小、其二是与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声音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每人都有自己的音色,但人的音色随着年龄、训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物体的发声尽管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是音色却不同。 不同声源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时,其基音相同,但是泛音不同,人们听到的音色也就不同。 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音调和音色。 2、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来决定的。 (2)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3、人的听觉频率为20Hz —20000Hz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初二一定要看看! 无论你是即将踏入八年级刚接触物理的同学,还是初三将要中考的同学,都应该看看!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单位——衡量万物的标尺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试卷 一、选择题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 B.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音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俗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5.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 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B.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幻灯机投影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 D.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等于10cm。 8.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 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 命题人:彭明华 时间:2015-10-28 一、填空题 1.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发生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 。 2.《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这里充分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 。 3.(如图1)甲、乙两图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拍下的频闪照片 图说明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某同 学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25s 内 匀速行驶了100m ,则他的速度为 m/s 。 4.双休日小明全家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 (如图2 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之后,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 5.运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 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 。 (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 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 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用手蘸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7.天黑了,小明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 “自己” ,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同时, 小丽玩起了手影游戏(如图3所示),墙壁上的“大雁” 图 1 图 2 图 3 图3

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8.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桃花 上时,发生了 的缘故。 二、选择题 9.(如图4)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 A .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1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 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乙、丁 B.甲、丙 C.甲、丁 D.乙、丙 13.酒精的沸点是78℃,当酒精的温度为78℃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