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型式试验规定

产品型式试验规定

产品型式试验规定
产品型式试验规定

型式试验大纲

型式试验大纲 文件编号:QYJC-JY-2012 版本号:A/0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 实施日期:2012年03月01日

一、申请单位:湖北清阳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二、认可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JC688-2006 玻镁平板 GB/T 15102-2006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 GB8624-2006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2010年国际耐火试验程序应用规则(2010年FTP规则》 ” 三、工厂认可产品的型号及规格 船用玻镁防火板基板E级长2440mm 宽1220mm 厚度4-18mm 船用玻镁防火板复合板一等品长2440mm 宽1220mm 厚度4-18mm 复合板型号为:平面、亚面、亮面、麻面 四、取样型号 取样型号:平面复合板2440*1220*15mm 五、试验项目、指标依据和检测单位(见附表) 复合板示意图

注:若试验项目12不燃性试验达标,则无需进行13烟气和14毒性试验。

六、抽样和判定 1、基板的抽样和判定 a) 外观质量和规格尺寸检验:从每一抽检批量中抽取样品,抽取数量列于下表,判定规则按下表中进行,不合格数未超过下表时,则该受检批量应予以验收,若不合格品数等于下表时,则该批量拒收。 若第一次样品中的不合格数超过Ac1,但小于Re1,则应抽取并检验与第一次样品相同数量的第二次样品,当等于Ac2时予以验收,当大于或等于Re2时判为拒收。 b) 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验收应符合表6的规定,若样品的平均值X大于或等于可验收极限,即X≥AL,则该批验收。AL=L+KR 式中:AL----可验收极限L----标准低限K----可接收系数R----样品中试验结果最大值 与最小值之差 c) 玻镁防火板的含水率、表观密度、抗返卤性、不燃性的验收,应在同一批量中任 意切取3块试样,试验结果如有1块不符合要求时,再取双倍数量进行复验。复验后仍有 1块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量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d) 判定:型式试验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符合。 2、复合板的抽样和判定 a) 外观质量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其检验水平为Ⅱ,接收质量限AQL=4.0。 b) 规格尺寸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其检验水平为Ⅰ,接收质量限AQL=6.5。 c) 理化性能检验 理化性能按下表采用复检抽样方案。第一次抽取n1张板,如检验结果中某项指标不合格,则第二次抽取n2张板重新检验不合格项目,第二次样本n2的性能值应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否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机构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

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机构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 (2000年1月7日,质技监局锅发[2000]0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机构的工作,提高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型式试验机构的型式试验工作范围分为: 第一组:压力管道用金属管子、管件、法兰; 第二组:压力管道用非金属管子、管件、法兰; 第三组:压力管道用阀门; 第四组:压力管道用膨胀节及波纹管; 第五组:压力管道用密封元件及特种元件。 第三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型式试验工作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组织实施型式试验机构的资格认可工作。 第四条经资格认可合格的型式试验机构,可以从事批准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元件的设计审查和型式试验工作。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五条型式试验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法人资格或者是法人授权的组织; (二)型式试验机构及机构总技术负责人必须对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工作具有5年以上经历,具有压力管道元件的设计审查经历。机构技术总负责人应具有高技术职称,精通申请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元件技术知识; (三)有熟悉压力管道设计的技术人员和各项试验技术人员、以及与开展试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应占机构人员总数的2/3以上。其中从事压力管道元件设计审查的技术负责人和重要项目试验技术负责人应具有高级工程师或相当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技术力量的配备,应满足所从事的型式试验和压力管道元件设计审查工作的需要; (四)具有与其任务相适应的设计审查手段、试验手段、设施和满足产品型式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 (五)应具有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在质量体系中应描述如何对以下要素进行控制:申请过程、设计审查、文件和资料控制、抽样过程、试验用设备的控制、试验过程、试验人员工作安全、试验记录控制、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投诉与争议的处理、不合格的控制等。 (六)有与压力管道元件设计、试验工作范围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文件; (七)能正确执行有关法规、标准; (八)具有必要的办公地点和试验场地;

航行警告接收机型式试验大纲

××××××型航行警告接收机 型 式 试 验 大 纲 ×××科技有限公司 2012-12

目录 1、型式试验依据 2、型式试验项目 3、型式试验方法及要求

1.型式试验依据: MSC.148(77) Adoption of the revised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narrow-band direct - printing telegraph equipment for the reception of navigational and meteorological warnings and urgent information to ships (navtex) IEC 61097-6(2005)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GMDSS) – Part 6: Narrowband driect-printing telegraph equipment for the reception of navigational and meteorological warnings and urgent information to ships (NAVTEX) IEC 60945(2002) M 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General requirements - 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GB/T 18766-2009 奈伏泰斯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NAVTEX system

型式试验大纲

C228D-256-120抽油机型式试验大纲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规程规定了本厂生产的游梁式抽油机的型式检验的程序、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2.本规程适用于C228D-256-120抽油机。 二.引用标准 1.SY/T5044-2003《游梁式抽油机》 三.整机型式试验规程 1.根据SY/T5044-2003《游梁式抽油机》6.3.2整机型式检验的要求编制本规程。 2.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2.1各零件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总装试车。 2.2减速器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总装进行整机试车。 2.3.准备整机试车所必需的吊重。 2.4.产品试验(包括空运转)前,机器附近应无障碍物。各润滑部分应按 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应有足够的润滑油,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可靠,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电器部分应连接正确,而且没有漏电现象。 正式试车前,应先用手转动或用点动方式启动电机(或其它机械)使机器缓慢地运转一周,确认无阻碍时,方可正式试验,在试验中必须严格遵守试车规程。负荷试验时,加载必须分级进行,不可一次加到最大负荷。 2.5试车设备、工具和仪器见表1 3.试车程序

3.1.减速器跑合 总装合格后,应在额定转速下进行空载荷试验,正、反两个方向运转时间不少于0.5h,以达到接触点要求为准。 表1 跑合试车合格后,清洗干净,更换润滑剂。 3.2减速器加载试车 加载试车旋转方向按正反两个方向进行。 空载荷试验合格后,应在输出轴设计转速下,进行正、反两个方向各100h 的逐级加载试验,其分级加载程序和运转时间见表2 表2 3.3.经检查合格的减速器装上曲柄,准备整机试车。 3.4.整机空载试车 不装平衡块,冲程、冲次不限,运转不少于60分钟。如果由于不平衡使整机不能连续运转,可在悬点处吊挂适当重物使之平衡整机可连续运转。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控制程序

版本/修改号A/O 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控制程序第 1 页,共 3 页 1、目的 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对规定的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未经监测或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或交付。 2、范围 适用于成品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3、职责 3.1 由质保部负责最终产品的检验和型式试验工作,签发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 出具检测报告。 3.2 技术部门制定成品出厂检验标准。 3.3 质检人员负责对放行产品进行标识和记录。 3.4 检验和型式试验报告单由主管技术人员审核签字并对数据负责。 4、程序 4.1基本要求 4.1.1检验和型式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1.2产品进行检验和型式试验的环境条件应与产品检验项目所规定的条件 相符. 4.1.3检验和型式试验所用的仪器仪表、设备、计量器具应符合标准或技术 条件所规定的类别要求和准确度,具有检定合格证明,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2成品检验和型式试验程序应根据产品技术标准及要求进行。 4.3 成品检验和型式试验 4.3.1 各产品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供相关的记录,办理成品提交手续, 提交品质保部验收。 4.3.2质检人员根据技术标准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 平查阅抽样方案,按抽样方案在每一个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厂检验收。 4.3.3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人员查阅技术标准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检查水 平和合格质量水平,查阅抽样方案,检查抽样数量是否正确,按照规定项目进行试验。 4.3.4质检人员根据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试验周期,在交收试验的合格批中 随机抽取周期检验样品,进行型式试验。如有规定以外的委托检验项目,必须委托有合法地位的检验机构并签有正式的委托检验合同。 4.3.5最终产品经厂检验收合格和确认各阶段的监视和测量结果符合规定要 求后,由质检人员填写检验报告单,签发产品合格证,方可交付顾客。

型式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附件5 型式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一、型式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01-01 标记 01-01-01 标志 汽车和挂车的标记应符合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1条的要求;汽车和挂车的警告性文字应符合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8.3条的要求;气体燃料汽车、两用燃料汽车和双燃料汽车应按GB/T17676《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的规定标注其使用的气体燃料类型;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标志应符合GB13392-2005《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要求(危险货物按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另外专门用于运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应符合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8.5条的要求。 01-01-02 VIN 汽车和挂车必须有VIN,VIN应符合GB 16735-2004《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的要求,且其编制规则应向指定的认证机构备案。 01-02 尺寸、轴荷和质量 01-02-01 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 汽车和挂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应符合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要求。 01-02-02 后悬 汽车和挂车的后悬应符合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3条要求。 01-02-03 核载 汽车和挂车的核载应符合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5.1.2和4.5.1.3条要求;乘用车乘坐人数按照4.5.2核定;客车乘员数按照4.5.3核定;有驾驶室机动车驾驶室乘坐人数按照4.5.4核定。 01-03 侧倾稳定角 汽车和挂车的侧倾稳定角应符合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4.7.1条的要求。01-04 驾驶员前方视野 M1类汽车的驾驶员前方视野应符合GB 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的要求。 01-05 后视镜和下视镜 01-05-01 后视镜性能 汽车的后视镜性能应符合CNCA—02C—059《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后视镜

电梯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

电梯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 电梯制造安装企业经常需要向用户、监理等提供电梯五大安装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但人们对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常常会产生分歧,在此将相关最权威的解释附在后面,希望我公司遇到类似问题时,向对方出示附件中的文件,并指出有关有效期的内容,以便对方学习和提高!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梯型式试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型式试验行为,提高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曳引或强制驱动的乘客电梯与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及上述电梯所使用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具体范围详见《电梯型式试验规程适用产品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目录》)。 第三条《目录》所列产品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一)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 (二)《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配置与参数变更表》(附件2)中明确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主要参数发生变更的; (三)《目录》所列各种类型整机或各种型式部件停产1年以上(含1年)恢复生产的; (四)同型式进口电梯的首台产品或者部件; (五)列入《目录》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2年进行1次型式试验(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制造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4年进行1次); (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或电梯制造许可受理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的。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电梯型式试验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电梯型式试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上述统一管理或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布的各型式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细则(以下简称《型式试验细则》,《电梯型式试验细则目录》详见附件3)中规定的试验

型式试验办理指南

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2005年10月8日,国家总局,2005年第145号公告 3、《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2005年5月20日,家质检总局2007年第74号局令 办理条件 一、申请人资格 1、申请人是法人或个体工商户; 2、申请人的注册地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3、申请人应为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的计量器具生产企业。 二、许可条件 1、申请单位自行制造的计量器具。 2、该计量器具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工作原理、主要功能、技术指标等与国家技术法规相一致。 3、计量器具的名称符合JJF1051《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的要求。 4、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的型式评价试验机构进行定型鉴定(型式评价),合格后取得型式评价报告。 申请要求 申请人责任 1、申请人应理解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国家总局2005年第145号公告) 和《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国家总局2007年第74号局令)的规定要求,并根据要求自查是否具备取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和《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在网站上可浏览或下载。 2、申请人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网上填报申请书申请书及相关附表,用A4复印纸打印;相关人员签字用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加盖公章;填报时应仔细阅读申请书填写要求和示范文本。 3、申请人应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提供不真实材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申请人应当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前往行政许可窗口提交全部申请材料。此事项的受理时间以行政许可窗口收到全部符合受理要求的申请材料的 时间为准,此时间将标注在受理决定书上。 5、申请人应积极配合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的工作,按要求补正材料;按照行政机关告知的期限完成接受型式评价的准备工作;在接到受理人的取证通知后,按照取证时限及时取证。 6、计量产品的产品标准、型式评价大纲和计量检定规程(含型式评价内容)以及该产品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申请型式批准,取得新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原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收回。 7、申请人应当于委托次日起20工作日日内,将样机(一般每种型号、规格三台)及有关申请技术资料(申请表、样机照片、产品标准、总装图、电路图和主要零部件图、使用说明书、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等)送到承担型式评价的 技术机构。逾期未按照上述要求送达的,则不具备型式评价条件,检定机构填写《型式评价受理意见表》,报送计量评审中心,市质监局作出不予许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ZXXXX-20XX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规则 Examination Rules for Type Test Personnel of Special Equipment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 年月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 XXXX-201X 前言 2010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以质检特函[2010]57号发布“关于印发《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试行规则》的通知”,按照《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试行规则》的要求,对一定数量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进行了考核。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规则》安全技术规范的起草任务的要求,2012年4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行业协会、型式试验机构的专家成立起草组,对《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试行规则》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规则》草案,经起草组修改整理形成征求意见稿。2012年?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2〕?号文征求基层部门的意见,并且上网征求意见。2012年?月,起草组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2012年?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12年月日,本考核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制定工作遵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进行考核的要求,吸收一年多来开展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试行工作的经验,重新界定了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资格人员的职责,规定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考核大纲内容要求,以达到规范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工作的目的。 本规则由中国特检院技术法规部组织起草,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沈钢裴永刘金山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勇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缪春生李向东 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胡军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赵鹏华

型式试验大纲

型式试验大纲 设计:曲书平 审核:郑宴利 标准:徐国义 会签:王宏君 批准:李善武 烟台通用耐腐蚀泵有限公司 二00六年九月 一( 目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试验无误和满足客户要求,特制订本试验大纲,用于考核立式自吸离心泵、立式离心 泵、卧式自吸离心泵、卧式离心泵、旋涡泵这几个系列水 泵的性能及可靠性,为船检型式认可提供依据。 二( 产品设计、试验的依据是《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等。 三( 型式试验在本厂内的试验台进行,各种试验设备完整齐全,使用介质为清水。试验用的仪器、仪表精度达到中国 船级社的要求,同时进行了定期校正,并在规定的有效期 内使用。 四( 典型产品选取原则是根据中国船级社《船用泵认可检验指南》的规定“每一个系列产品按照最高工作压力、最大转 速,选取流量大、中、小三台样机;如产品系列性能范围 很窄,也可仅选择最大、最小流量两台样机或仅选取最大 流量的一台样机”的原则。结合本厂申请认可的产品的具

体情况,选取下列型号的泵做为典型产品。典型产品应由 验船师在成品库中任意抽出。 立式自吸离心泵: CLZ25-6-10 CLZ80-85-35 立式离心泵: CL40-125 CL80-250 CL125-160 卧式自吸离心泵: CWZ50-32-125 CWZ65-50-160 CWZ100-80-200 卧式离心泵: LNCW65-50-125 LNCW80-65-160 LNCW100-80-200 旋涡泵: LNCXW20-35 LNCXW40-90 五(型式试验项目及要求: 1. 泵体、叶轮、泵轴的理化性能试验: 1.1材料试样的选取:上述主要零件的材料由灰铸铁、球铁、铸 铜等材料。应分别在灰铸铁、球铁、铸铜浇铸开始、中间和 最后各浇铸2个试样,3个硬度试样,3个拉伸试样,需要进 行热处理的铸件,试样应与铸件同炉进行热处理。试验结果 应符合图样要求。 1.2试样应与铸件同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应符合图样要求。 2. 泵体、泵盖受压零部件水压强度试验要按水泵设计压力的1.5 倍进行静压水压试验,历时10min(不得小于5 min),零件表 面不得有渗漏、冒汗等现象。 3.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外观及加工精度检验: 检查泵体、叶轮、轴的结构尺寸、外观及加工精度,应我社 批准图样及相关标准。

试验品管理规定

试验品管理规定

试验品管理规定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试验中心试验用产品、有关部门抽检、技术部委托型式试验用试品提取、出库、试验后产品的处理等流程和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试验产品的调拨、借用、退还、报废、返修等工作事项,适用于质管部、技术部、采购部、车间、成品仓库、售后服务部等有关部门的岗位和人员。 3 试验品的管理 3.1 破坏性试验品的调拨 破坏性试验品、有关部门抽查、型式试验品从成品仓库开具调拨单提取,如果成品仓库没有该类产品,需从车间直接调取,要办理入库、调拨出库手续。 3.2公司内抽查一般性试品的提取 公司内抽查做一般性试验用产品,根据抽查要求进行抽取,抽取的产品办理借用手续,从车间或成品仓库借取。 3.3 公司内抽查的试验品提取由质管部有关人员办理,试验中心负责使用保管。 有关部门抽查、型式试验品的提取手续由技术部有关人员办理。 4 试验品的归还、报废、返修 4.1 公司内的破坏性试验品由质管部有关人员将试验后的产品送交售后服务部,办理入库手续。公司外的破坏性试验品退回后由技术部交售后服务部提取入库。 4.2 售后服务部建立试验品出入库科目,对出入库的试验品单独立账。 4.3 售后服务部入库的试验品报废、返修出库处理程序同Q/xxx 0000-2010号企业标准《仓库管理制度》中 5.1、5.2、5. 3销售退货处理程序一样。 4.4 一般性试验用产品从何处借出归还何处,由借用部门负责归还。 5 附则 5.1 一切试验品的管理均依照本规定的程序办理,所有部门或人员均不能擅自变更。 5.2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 5.3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行政部,解释权归行政部。 1

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Q7008-2007 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 Type Test Rule for Hois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7年6月15日

前言 2004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特检中心)下达了本细则的起草任务书。2004年6月,中国特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在前期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草案。2004年10月,特种设备局质检特函[2004]62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05年1月和4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会议进行修改并形成送审稿。2005年8月和2006年9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两次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按照统一的TSG安全技术规范模板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07年12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细则明确了升降机型式试验工作的目的和适用范围,规定了型式试验的试验条件、仪器设备、试验项目、内容与要求和试验方法,提出了型式试验结果的判定原则,以指导和规范升降机型式试验工作。 本细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尚洪 国家建筑城建机械质检中心张清海钟正强 国电公司施工机械质量检测中心郭玉莹缪谦 国电公司水电施工设备质量检测中心薛备芳 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王金星

目录 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 (1) 附件 A 升降机型式检验项目及其内容、方法和要求 (4) 附件 B 升降机型式试验项目及其内容、方法和要求 (7) 附件 C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 (10)

《电器产品型式试验》

《电器产品型式试验》实训指导书 主编佘少华兰小海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条件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四、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六、考核方式 七、参考文献

一、实训目的 通过对电器的型式试验,掌握完整电器安全试验项目的排序、试验、结果判断、试验报告整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整改,培养协助开发部门开发符合国家强制认证要求产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小型工作项目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实训条件 1.场地条件: 电器产品强制认证实训室 2.设备条件: 电参数测量仪、耐压实验仪、泄漏电流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灼热丝实验仪、环境实验箱、调压器、单臂电桥、点温计、带电测温仪、多路测试仪。 3.工具及材料条件: 实验指、实验销、实验指甲、游标卡尺、洗衣机等。 4.配套标准 GB 4706.0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27-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风扇的特殊要求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每个学生均需动手做一次模拟申请,并写出申请流程。 2、每三个学生一组选择试验对象,完成试验项目 3、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电器类型,查阅相应的标准要求。 4、根据标准要求,选择试验项目,并对试验项目进行排序。 5、按照试验条件,准备器材与场地。 6、按顺序进行试验,并判断试验结果。 7、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 四、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本次实训时间为一周,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说明:1、认证申请阶段需要网上模拟申请,并填写附表的认证申请书和样品描述。 2、型式实验部分需要填写型式实验报告,包括各章条判断和附表的测试数据。 3、型式实验部分的每个不符合项目需要整改,整改部分需要给出整改方案。 4、测验以答辩形式开展,一般以报告中的不符合项目及其整改方案为依据提问。 六、考核方式 (1)考查的依据是:实训中的表现,出勤情况,对实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设备工具维护的情况,实训报告的编写水平等。 (2)分为测验考核、平时表现、实训报告三部分,权重分别为30%,10%,60%。 (3)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平时随机点名,无请假离开,点名一次没到总成绩降一等级;请假2课时以内不扣分,3~10课时降一等级,超过10课时不给出最后成绩;迟到一次扣2分,累加。 七、学成成绩表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试行规则

附件: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试行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考核工作的规定,制定本试行规则。 第二条本试行规则适用于从事特种设备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型式试验工作的试验人员考核工作。 第三条从事特种设备型式试验工作的试验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证。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型式试验(检验)机构执业。第四条型式试验人员的职责: (一)严谨、科学、规范地进行相应项目的型式试验工作; (二)审查型式试验依据的标准和产品设计文件,编制型式试验方案、试验规程,完成型式试验过程的操作和记录; (三)型式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认定,出具型式试验报告。 (四)对试验数据或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章资格证书的申请和颁发 第五条申报型式试验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申请时应提交申请表(见附件1)并提供相应的见证材料: (一)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 (二)具有与拟从事的型式试验项目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

(三)接受过不少于40学时的所从事试验项目的专业培训;(四)参加由型式试验机构组织的本专业知识、标准及技能考试,且成绩合格; (五)参加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试机构组织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综合考试,且成绩合格。 第六条由申请人本人或者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考试机构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办公室(以下简称许可办)提出申请。 第七条取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证书的型式试验人员须由聘用单位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在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办理执业注册后,方能在所聘用单位从事所注册项目的型式试验工作。 第三章考核 第八条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人员资格考核分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和综合知识考核。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由相关的型式试验机构组织进行;综合知识考核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以下简称全国考试机构)组织进行。 第九条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按照相关的型式试验机构向全国考试机构备案的考核大纲(应涵盖本型式试验机构所从事的型式试验项目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进行。考试分为理论考核(包括开卷、闭卷)和实际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考核拟从事型式试验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包括型式试验依据的标准

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

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门式起重机形式试验工作,提高型式试验工作的质量,根据《起重机械形式试验规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一般环境中工作的通用门式起重机、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造船闷死起重机、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岸边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水电站门式起重机、万能杆件拼装 式龙门起重机和装卸桥等门式起重机的型式试验。特殊环境 中工作的门式起重机的型式试验另行制定。 第三条本细则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GB/T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和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以及有 关门式起重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如果上述相关标 准被修订,应当参照最新标准执行。 第四条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样机投入实验前,制造单位应当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速合格。 第五条门式起重机进行型式试验时,制造单位应当在现场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一)样机总图及重要部件图; (二)样机相关的计算资料; (三)样机的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四)样机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报告或型式试验合格证 书; (五)样机制造过程中有关的质量证明文件。

第六条门式起重机的型式试验时,试验条件应当满足产品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及相应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同时满 足下列要求: (一)试验现场的试验动力源应当也设计一致,工作电压一般为380V(允许误差为-10%~10%); (二)选择无雨、无雪天气进行试验,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岸边抓斗卸船机,可有凝露、烟雾,环境温度一 般为-5℃~40℃,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海拔高度 一般不超过1000m,风速不超过8.3m/s,速度测试时 的风速不超过3m/s,测量结构等尺寸时,应当在室内 或在无日光和温差的影响下进行; (三)制造单位应当提供试验所需的试验载荷,试验载荷的精度为±1%; (四)试验现场的环境不得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场地周围应当设置安全警戒线,试验场内应当有安全 管理措施; (五)参加试验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符合特种设备作业的有关规定; (六)起重机运行规定的安装应当符合GB10183《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规定安装公差》的要求(制造单位 应对此给予确认),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岸边抓斗卸 船机的运行轨道安装符合JT5022<港口起重机规定安

罗茨鼓风机型式试验大纲

罗茨鼓风机型式试验大纲 编制:————————— 审核:—————————— 批准:——————————

一.试验项目名称 罗茨鼓风机型式试验 二.试验目的 本试验将测定该机在规定工作转速下的压力、流量、功率等性能参数,画出性能曲线;同时通过对振动、噪声、轴承温度等项目的测量,检查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验证进、出口消声器的消音效果;检测放空阀(启停阀)的启停效应;联机调整智能控制系统的可靠、合理性。 三.试验条件 1. 环境条件 1.1本试验工作介质为空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试验前须测定当时、当地的温度、湿度、大气压。 1.2 测量噪声时对环境有如下要求(GB/T2888-91): 1.2.1 背景噪声小于65dB(A); 1.2.2 被试风机周围离风机表面2米内无其它声反射物; 1.2.3 风机噪声各测点的声学特性应符合自由场要求; 1.2.4 不满足1.2.1~1.2.3要求时,须对测试结果予以修正。 2. 所需装置测试仪器安装 2.1 仪器设备

应用电测法测轴功率,需备以下仪表: 2.2 管路安装: 本试验管路及各仪器设备安装详见试验装置图(CSS51)。

四.试验内容及方法 1. 性能试验标准为JB/T8941.2-1999《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的性能试 验方法》 2. 本试验将在风机转速为1760r/min时各升压状态下进行,各升压状态分别为9.8、19.6、29.4、39.2、49.0、58.8、,单位kPa。 3. 利用动槽式水银大气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同时记录大气温度、湿度,调节压力调节阀,使风机升压(出、进口压力之差,用U形管液柱压力计测量)依次达到第2条指定值,待风机出口温度稳定后,分别对应各升压点作下列测量。 3.1 温度测量:包括风机进、出口温度,孔板节流装置上游温度(Tup),轴承外壳体温度及油温。 3.2 压力测量:包括孔板节流装置上游压力(Pup)及孔板压差(hn)测量。 3.3 流量测量:根据测出的压力、温度值等计算出孔板处流量需换算成风机进气状态流量(Q1)。 3.4 转速测量:直接在转矩转速仪上读出电机转速,而后换算成风机转速;若用电测法测轴功率,则用数字转速表测转速。 3.5 轴功率测量:在各升压状况下,通过电流表、电压表、瓦特表、功率因素表测量电机的输出功率乘以传动效率确定鼓风机的输入功率。 3.6 噪声和振动速度测量,各升压状态与第2条一致, 风机噪声的测量符合GB / T2888-91《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的规定。

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规则

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规则 2012-3-15 稿件来源:[秘书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客运索道制造环节的管理,规范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行为,保证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客运索道型式试验目录》(见附件1,以下简称目录)所列设备和部件的型式试验。 第三条客运索道及其部件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按本规则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一)新建或改建的首台(套)的; (二)产品转厂制造的; (三)主要结构、材料、关键工艺、重要机构、安全保护装置有较大改变,影响安全性能的 (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根据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提出型式试验要求的。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客运索道型式试验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客运索道型式试验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型式试验机构和试验人员 第五条承担客运索道型式试验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方可从事客运索道型式试验工作。 第六条试验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取得客运索道检验员以上资格,型式试验报告审核人员应当取得客运索道检验师以上资格。 第七条型式试验机构应配备必备的试验设备、仪器仪表、计量器具和相应的检测工具;属于法定计量检定范畴的,必须检定合格,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第三章型式试验的程序 第八条《目录》所列产品进行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持以下材料,向型式试验机构提出申请: (一)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书》(已经受理); (三)制造单位出厂检验合格的证明文件与自检记录; (四)型式试验细则中要求审阅的技术资料。 已经取得制造许可仅增加许可允许范围而进行型式试验不需要提供《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书》。 第九条型式试验机构接到型式试验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查验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确认能否实施型式试验。能够实施型式试验的,型式试验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则规定,与申请单位协商确定包括日程计划在内的型式试验实施方案;不能实施型式试验的,必须通知申请单位并书面说明原因。 第十条申请单位提供型式试验的样机,其设计文件必须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合格,主要部件必须在本单位制造,并且必须声明拟制造的产品与型式试验样机一致 第十一条型式试验如果必须在使用现场安装后进行的,申请单位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经型式试验机构确认,设备安装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同意后,方可由取得相应资格的安装单位,在使用现场安装1台型式试验所需样机。安装2台以上(含2台)样机,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同意。 第十二条进行现场型式试验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型式试验现场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及进行型式试验的要求; (二)型式试验现场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应当有影响型式试验的物品、设施; (三)型式试验现场应当设置进行型式试验的警示牌,禁止与型式试验无关的人员进入; (四)型式试验人员和配合人员应当配备和穿戴试验作业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并遵守安全作业规则。

新产品鉴定程序及准备提纲

新产品鉴定程序及资料准备提纲 一、鉴定程序 1、准备鉴定资料。 2、确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名单。需是同一技术领域或相关行业的专家,要求人数7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高工、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的5人以上。 3、向市科委提交鉴定资料,并提出要求鉴定的申请。 4、上报衢州市科委或省科技厅鉴定资料,领取鉴定许可证,并确定鉴定时间和地点。 5、召开鉴定会 6、鉴定证书整理报组织鉴定单位盖章,领取鉴定证书。 二、所需的鉴定资料目录 1、鉴定大纲 2、计划任务书 3、查新报告(填补国内空白或国内领先的产品必须准备) 4、试制总结报告 5、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是企业标准必备,并需到市技术监督局备案) 6、标准化审查报告 7、产品检测报告(需带有‘MC’或‘MA’标志的报告,并且是型式试验报告) 8、用户意见报告(2~3份) 9、投产条件报告 10、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11、环境检测报告或有关证明(有‘三废’排放的企业需准备) 12、产品图样及零部件样一套备用(机械、电气类企业需准备) 13、产品工艺技术文件一套备用 三、鉴定资料撰写的一般提纲 一)、鉴定大纲 1、前言(或任务来源):对项目或产品的内容、列入计划情况、完成时间、完成的情况作简要说明。 2、鉴定的性质:省级新产品鉴定 3、鉴定依据:计划的文号和名称 产品标准代号和名称 浙科成发(95)297《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4、鉴定目的及内容 审查提供鉴定的技术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完整、统一;其正确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可否指导生产; 审查产品(或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计划任务书和标准要求,对产品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可行性、先进性及应用前景作出评价; 对产品(项目)的技术水平作出评价。 5、鉴定的形式和程序 鉴定以会议形式进行,邀请同行专家成立鉴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一名(或二名),委员若干名,由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 宣读技术文件; 审查技术文件和资料,察看样品(样机),考察生产现场; 讨论并形成鉴定意见。 6、提交鉴定的技术文件及提供单位 其中:鉴定大纲的提供单位为组织鉴定单位;计划内省级新产品的计划任务书的提供单位为省科技厅;投产条件报告的提供单位为企业主管部门;其他文件的提供单位为企业。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规则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规则 编者按:为规范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的核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并实施了《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规则》。本规则考虑了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坚持区域覆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类别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的规模、资源条件、能力和管理提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并且根据现实情况适度调整了型式试验核准项目~以达到规范核准行为的目的。现将该规则主要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的核准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所规定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的核准。 第二条核准分为首次核准、增项核准、换证核准。 第三条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经过核准,获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核准证(型式试验)》(以下简称《核准证》)方可从事核准项目范围内的型式试验工作。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项目见附件A。 第四条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试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为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的核准机关(以下简称核准机关)。 型式试验机构的设置,应当以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或者行业优势、合理布局、规模化为原则。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六条申请核准特种设备型式试验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机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事业法人或者企业法人资格(或者有其所属法人对其检验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能够独立、公正和规范地开展型式试验工作; (二)具有与其承担的型式试验工作相适应的并且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检测人员、试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试验人员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三)具有与其承担的型式试验相适应的工作和试验场地、检验试验仪器设备与测量工具等手段; (四)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并且有效实施; (五)具有与其承担的型式试验工作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 认真执行; 标准,能够 (六)具有对其承担的型式试验产品进行设计审查的能力(适用于要求承担设计审查的)。 型式试验机构所应当具备的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源条件见附件B至附件 M(注)。 如果无损检测或者其他项目规定允许外委(签订有效的合同或者协议),可以不要求具备本规则各资源条件所要求的设备,其无损检测人员只要满足质量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可以不要求具备本规则各资源条件所要求的无损检测人员。 型式试验机构仪器设备的能力(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除符合本规则的要求外,还应当满足有关型式试验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