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师宗县大同至西舍古四级公路位于曲靖市师宗县境内,南接师宗县丹凤镇镇政府,西接师宗县竹基乡,东北方向接罗平县。本项目为师宗县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为通村公路的建设,为区域内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对区域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公司施工项目为A5标段,桩号K0+000~K10+000全长10km,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3.5米,路肩宽2×1.5米,路拱横坡1.5%,其合同段主要工程量如下:

(一)、工程数量

1、路基工程

1)开挖土方: 17871.0立方米;

2)开挖石方: 2333.0立方米;

3)填方: 11562.0立方米;

2、防护工程

1)挡墙: 4056.7立方米;

3、路面

1)砂砾垫层: 64878.83平方米;

2)水泥稳定土基层: 64878.89平方米;

3)砼路面: 49936.91平方米;

4)土路肩: 3813.0立方米;

5)现浇C20混凝土路缘石: 2208.8立方米;

4、涵洞工程

1)盖板涵洞: 10.0道;

2)箱涵: 1.0道;

5、安全设施工程

1)C20警示墩: 127.0个;

2)单柱式交通标志: 10.0个;

3)双柱式交通标志: 6.0个;

6、管理设施工程

1)里程碑: 11.0个;

2)百米桩: 90.0个;

(二)、地理位置

本段公路主要位于曲靖市师宗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4度07分,北经24度53分~25度10分之间。

路线通过区段属山谷地貌区,地势总体中断高南北低,海拔在1874~1720m 之间;地形地貌主要有岩溶地形(峰山洼地)等地形。

(三)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属温暖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季节不明显,干湿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2.3℃,最热月为7月份,月平均气温19.8℃;最令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0~5℃之间。

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法

一、路基土石方工程

(一)、施工准备:

熟悉设计文件,作好设计技术交底记录,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核实工程量,按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及时提出开工报告。修建生活和施工用房,做好通讯、电力和水的供应,修建供工程使用的临时便道、

便桥,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生活用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

用全站仪进行导线复测,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导线起讫点,转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相符。

恢复中线,在区线段每20米一个控制桩,曲线段每5米一10米一个控制桩,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或业主。

附合水准点,增加水准基点,水准点闭合差应符合要求规范要求。路基放样,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开挖线;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边坡坡脚桩。

挖方、借土场和料场作填料的土应进行下列试验:

(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

(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3)含水量试验。

(4)密度试验。

(5)相对密度试验。

(6)土的击实试验。

(7)土的强度试验。

路基施工排水,路基施工前应先作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排水沟的出口应道到桥涵进出口处。

(二)、施工方案:

1、所有挖方地段均采用混合法施工,同时先期抢修便道、连通公路。

2、填方工程按先路基后废方的预序施工,填方坡脚与路堤施工同步进行。

3、所有涵洞在条件具备(填方高程,砂石料制备等)的前提下尽早开工,其他排水系统与之配套,困难条件下按临时要求设置土沟排水。

4、石方控制爆破采用空压机打眼,炸药通过计算后放药量,要注意人、畜及建筑物的安全。

5、土方开挖,施工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施工中根据路基开

挖深度和纵横长度分别选择横挖、纵挖及混合挖三种方式开挖,开挖土方经试验合格的,可用作填方地段路基的填料。开挖过程中及时根据测设的边线桩及坡度刷边坡,并在雨季前作好截水沟等配套工程,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6、石方开挖石方开挖应充分重视挖方边坡的稳定,对于风化层或软岩石层,采用挖掘机和大功率推土机开挖。对于坚硬岩石地段,对于数量较小的挖石方用带破碎头的挖掘机破碎,对于数量较大的挖石方采用手风钻和潜孔钻钻孔,选用中小炮爆破,实施深孔控制爆破或浅爆破,临近边坡施工爆破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根据实际施工地段岩层的节理走向、倾角等岩石特性,进行开挖深度的爆破设计。施工中控制好单孔药量,尽量减少质点振动。炮眼距边坡距离不小于50cm,对于高挖方路段采用沿设计坡面打预裂孔,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接近路床顶面预留50cm的保护层,采用密集小型排炮爆破施工,炮眼深度控制超深10~15cm,装药时在底部装入10~15cm的柔性垫层。石方爆破后用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石方路基开挖达到设计高程顶面,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进行整修,使其表面平整,超挖部分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填料回填压实。

7、路基填方施工

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摊铺,压路机压实。本项目路基填方工程,为保证施工质量,在填筑施工前,应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认真进行基底处理,并进行试验路段施工。根据本合同段地形情况,路基填方采用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的施工方法,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为辅。具体施工顺序和方法如下:

(1)、填土方施工

①、施工准备

选择100~200m的长度(全幅路基)作为试验路段,通过试验路段填筑,确定出合理的压实工艺和检测指标,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分层厚度、碾压遍数、施工机械组织等施工参数,以指导全路段的填筑施工。

②、基底处理

清除路基范围内草皮,植物根系,将局部坑穴夯填密实,然后根据原地面情况进行处理。对地基潮湿和地下水丰富路段,应开挖排、截水沟,将地下水引到路堤基底范围外。对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压实后再进行填筑。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找平、压实,以保证基底的稳固。

③、分层填筑

在基底处理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低处填起,经压实检测合格后再填上一层;当路堤在稳定的斜坡上填筑,横坡在1:10~1:15时,应将原地表土翻检30cm后再进行填筑;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则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200 cm的台阶,台阶底面作为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填筑;填筑高度小于80 cm地段,应将清除地表后的地面翻松30cm压实后再分层填土碾压。为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50 cm。不同土质的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厚度不得小于30 c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cm。

④、摊铺整平

先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分层平行摊铺,再用人工配合整平到厚度均匀一致。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并由中间向两侧作2%的横坡,以利于路基排水。

⑤、洒水或晾晒

根据填料的含水量取样试验和试验段测定的最佳含水量参数确定是否对填料进行洒水或晾晒。对含水量不足的填料采取在路基上摊平后再用洒水车洒水。填料含水量过大时应进行翻耙晾晒,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时,才能进行施工填筑。

⑥、碾压

采用振动型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先从路边缘向路中心,再从路中心向两侧顺次碾压,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15~20cm,接头处重叠80~100cm,前一遍与后一遍接头处错开,不允许有漏压和死角,确保达到密实均匀。其压实度要达到《规范》要求。填筑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测,全部路基施工应严格采取分

层检测的方法,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⑦、路基边坡施工方法

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再用人工刷除多余部分,以保证边坡整齐密实。

⑧、路基整形

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整修,达到边坡顺直、弯道圆顺,中心标高、纵坡、边坡符合设计要求。

(2)、填石方施工

①、填石路堤施工前应进行基底处理要求同填土路堤。

②、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松散层厚不大于40 cm,最大粒径制在压实层厚度的2/3以内;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

③、用于路堤填筑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最大粒径不超过15c m。

④、逐层填筑时,应由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推土机推平,个别不平整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

⑤、填石路堤的压实度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第7.1.5条判定。

⑥、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用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分层填筑并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压实度符合填土路堤相应层次的压实标准。

(三)、质量保证措施:

1、路基挖方,土方开挖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都要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2、按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采用横挖法逐渐向前开挖,开挖时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运填土。

3、路基填方,应先清除地面表土层的草根、树根及腐植土。

4、路基填方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15cm。

5、填方路基要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用14吨以上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

6、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设计密度后,再填上一层。

7、挖方地段的弃土应按业主指定的地点进行堆置处理。

8、石方爆破:施爆前要有清析的爆破信号,及时疏散危险区内的人员、牲畜、设备及车辆等,对不能撤离的建筑物应采取保护,加固措施,在危险区周围设警戒。起爆后15分钟,由指定爆破作业人员进入爆破区内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拒爆现象和其他问题后,才能解除警戒。

9、瞎炮处理:爆破后如有瞎炮,可在距瞎炮的最近距离不小于0.60cm 外,另行打眼爆破。

二、浆砌挡土墙

(一)、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基础开挖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对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的地面标高测量。首先对挡土墙基础位置进行清表或清淤泥,并将表层土体清除运走;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的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2、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开挖过程中要认真对照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判别土体的地质情况,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放好边坡度,并做好边坡可靠的支撑防护,基坑宽度每侧要较设计基底宽50cm左右。因设计对基底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均有要求,若实际开挖情况不符,请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做进一步处理,最终的开挖深度要依设计期间所进行的触探和土工试验,并结合基础开挖的实际调查资料来确定。在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对基坑内四周松散土体清除干净,提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施工时要注意:挡土墙基础入土深度不小于1.0m,当地质情况较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加深;基底纵坡大于5%时,基础应做成高宽比不大于1:2的台阶。

3、基坑开挖至图纸规定基底标高后,应进行验槽,若现场和图纸不符时,应通知有关单位,以便妥善处理。如发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图纸规定的承载力要求时,应根据实际触探(或挖深)及土壤试验资料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批示处理。

4、基础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基坑开挖到设计高程后,应及时检测地基承载力,其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如不够,应采用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加强措施。检验同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