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剂学基础知识

溶剂化物(solvate)

药物在结晶过程中溶剂分子进入晶格使结晶型发生改变,形成药物的溶剂化物。如溶剂为水,则为水合物。溶剂化物和非溶剂化物的熔点、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等物理性质不同,这由结晶结构的改变影响晶格能所致。在多数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按水合物<><>

油水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P)

油水分配系数用来衡量药物分子亲脂性的大小。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lgP作为参数,lgP值越高,说明药物的亲脂性越强。最常用的是采用水和正辛醇体系测定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需要注意的是测定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时,药物浓度均是指非解离型药物的浓度。

药物的溶出速度:

指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溶出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首先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形成饱和层,溶质分子通过饱和层和溶液主体之间形成扩散层(亦称边界层),然后在对流的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

dC/dt-溶出速度;S-固体的表面积;Cs-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固体表面饱和层浓度);C-t时间溶液主体中溶质的浓度;K-溶出速度常数;D-溶质在边界层中的扩散系数;V-溶出介质的体积;h-扩散层的厚度。

当Cs>>C(即C低于0.1Cs)时称漏槽条件(sink condition)。当满足漏槽条件时溶出速率仅仅有固体颗粒表面积S所决定。

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

等的溶液。

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在等张溶液中既不会发生红细胞体积改变体积改变,更不会发生溶血,所以等张是个生物学概念。

许多药物的等渗浓度与等张浓度相同或相近。注入机体内的液体一般要求和体液等渗或等张,否则会产生刺激性或溶血等。

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表面上的正吸附达到饱和,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表面活性剂分子开始转入溶液中,因其亲油集团的存在,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排斥力远大于吸引力,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身依靠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亲油基向内,亲水基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缔和体。当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除溶液的表面张力外,多种物理性质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摩尔电导、黏度、渗透压、密度、光散射等。

弹性形变(elastic deformation):在受到压力时变形,解除压力后,恢复原形。弹性变形在压片过程不会产生结合力。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在收到压力时变形,结束压力后不能恢复原形。塑性变形使颗粒间接触面积增大,产生较大的结合力。

脆性变形(brittle deformation):颗粒在压力下破碎变形,解除压力后不能恢复原形,亦称破碎变形(crushing deformation)。颗粒破碎时产生的新生界面增加了表面能,从而增强结合力。

黏弹性(viscoelasticity):指物体具有黏性和弹性的双重特征,具有这样性质的物体称为黏弹体。

药剂学 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一、影响溶解度因素: 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 2、溶剂的极性 3、温度 4、药物的晶形 5、粒子大小 6、加入第三种物质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制成可溶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 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 (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 (2)、分子量大,增溶小 (3)、加入顺序 (4)用量、配比 第二节流变学简介 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 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 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

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

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 【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 一、引言 在当今的医药行业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一需求,药学专业培训机构纷纷推出各类培训课程,旨在提供给学生和从业者全面的药学知识与技能。本文将深入探讨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主题。 二、基础知识培训 1. 药理学基础:药理学是药学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等内容。药理学基础课程将帮助学生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有深入的了解。 2. 药剂学基础:药剂学是药学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的配方与制剂、贮存、包装等内容。药剂学基础课程将培养学生对药物制剂及相关工艺的掌握能力。 3. 药物分析基础: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包括色谱、质谱、光谱等技术。药物分析基础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

三、专业知识培训 1.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包括药物的结构 与性质、合成方法等内容。药物化学课程将培养学生对药物结构与合 成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 药理学专题:药理学专题课程将对特定疾病或药物类别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药物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的原理 与途径。 3. 药剂学专题:药剂学专题课程对某些特殊剂型或药物配方进行详细 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药物剂型设计与研发的方法与技巧。 4. 药物分析专题:药物分析专题课程将对某些特殊分析技术或仪器进 行深入介绍,帮助学生提高药物分析的准确性与敏感性。 四、技能培训 1. 药物配方与制剂技术:药物配方与制剂技术培训将通过实践操作帮 助学生掌握药物配方与制剂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制剂制备能力。 2. 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培训将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常 用的分析方法与仪器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 3. 药物管理与质量控制:药物管理与质量控制培训将帮助学生了解药 物管理的法规与标准,并教授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从业 能力。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 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使其成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药剂学知识总结一 第1章绪论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根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根底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 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平安、有效〕 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公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公布药典情况:1〕公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2〕从63年版开场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局部,制剂通那么包括于附录中。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第2章片剂 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掌】 1.概念: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药剂学 知识点

中药药剂学 第一章绪论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包括法定处方和医师处方。第二章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的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均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 非均相液体制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 按给药途径分:内服液体制剂和外用液体制剂 2.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 ①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 ②半极性溶液(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 ③非极性溶液(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 3.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甜味剂、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着色剂(天然色素、合成色素) 4.常用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商品名为尼泊金 5.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醑剂、酊剂、甘油剂、涂剂。 6.溶液剂的制备方法: 溶解法:药物的称量→溶解→过滤→质量检查→包装 稀释法: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再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 7.糖浆剂的制备方法:溶解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 8.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85%(g/ml)或64.7%(g/g) 9.高分子溶液的制备: 有限溶胀(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 无限溶胀(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 10.混悬剂 稳定剂:助悬剂(甘油、糖浆、阿拉伯胶)、润湿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絮凝剂、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制备: 分散法: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粉碎时采用加液研磨法;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采 用水飞法) 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 评定混悬液质量的方法: 沉降体积比(F)的测定:F=V/V0=H/H0;F值在0-1之间,越大混悬液越稳定 絮凝度(β)的测定:絮凝度表示有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β值越大, 絮凝效果越好。 9.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形成液滴的液体成为分散相、内相或非连续相。 乳剂的基本组成:水相(W)、油相(O)、乳化剂 乳化剂的种类: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天然乳化剂、固体微粒乳化剂、辅助乳化剂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剂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药剂学定义: 药剂学(pharmacy、pharmaceutics)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制剂(preparations) 根据标准(药典、部颁标准),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药物制成制剂的必要性 医疗预防、临床的要求 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1、为了适应临床的需要 (1)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2)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 速效剂型:注射剂、舌下含片、吸入气雾剂 长效制剂:植入剂、缓控释制剂 (3)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 (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2、为适应药物性质的需要 3、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为运输、贮存、使用方便 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有效、安全、稳定、使用方便。 药物剂型(dosage forms)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剂型: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针剂、软膏剂、栓剂、膜剂、气雾剂。 制剂:注射用青霉素钠、地高辛片、阿莫西林胶囊、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牛黄解毒丸、银翘片。

剂型:某一品种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 制剂:某一剂型中含有不同的具体品种。 药物剂型的分类: 1.按形态分 液体剂型—溶液剂、注射剂等 固体剂型—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等 气体剂型—气雾剂、吸入剂等 2.按分散系统分(用物化的原理阐明制剂的特征) 真溶液类—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 胶体溶液类—胶浆剂、涂膜剂等 乳浊液类—乳剂、静脉脂肪乳等 混悬液类—混悬剂、合剂等 气体分散体类—气雾剂等 固体分散体类—散剂、片剂等 3.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片剂、丸剂等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注射给药—静注、肌注、皮下等 呼吸道给药—气雾剂等 皮肤给药—外用溶液、软膏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等、舌下片等 4.按制法分 浸出制剂:酒剂、合剂、糖浆剂、汤剂 无菌制剂:注射剂、供眼科手术用的滴眼剂 第二节药剂学的发展1.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C460-377)创立医药学 盖伦Galen(AD129-199)奠定了欧洲药剂学的基础 1847年,莫尔Mohr出版《药剂工艺学》 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

药剂学 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剂型、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药物剂型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各种制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标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质量控制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药剂学概述 1.1 药剂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2 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药理学与药物化学的关系 2. 药物剂型分类与特点 2.1 固体剂型 2.1.1 片剂 2.1.2 胶囊剂 2.1.3 颗粒剂 2.2 半固体剂型 2.2.1 软膏剂 2.2.2 凝胶剂

2.2.3 糊剂 2.3 液体剂型 2.3.1 口服液 2.3.2 注射剂 2.3.3 外用溶液 3. 药物制剂工艺 3.1 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技术 3.2 药物加工与制剂设计 3.3 药物的缓释技术 4. 药物质量控制 4.1 药物质量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 4.2 药物稳定性与保存 4.3 药物剂量控制与给药安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剂工艺等知识。实验教学通过安排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质量控制意

识。案例分析通过讲解真实的药物制剂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1. 主教材:《药剂学教程》 2. 参考书目: - 《药剂学基础与应用》 - 《制药学》 - 《药物化学与药物制剂学》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考试等。其中,平时成绩占50%,实验报告占30%,考试占2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课程一共分为16周,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 第1-2周:药剂学概述 - 第3-4周:固体剂型 - 第5-6周:半固体剂型 - 第7-8周:液体剂型

初级药师知识点总结

初级药师知识点总结 初级药师知识点总结 药师是指掌握一定医学、药学知识,具备药物调配、制剂加工、储存管理等专业技能,能正确地指导患者用药,防治疾病的医务工作者。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药师的职责是与医生、护士等其他专业人员合作,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初级药师来说,掌握好以下药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药学基础知识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各种作用、副作用、毒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医学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动力学过程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有害反应、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的特殊学科。 二、药品的分类 1.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2.西药:包括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和放射性药品。 三、常见疾病的用药准则

1.高血压:应选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对不同病人及时调整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 2.糖尿病:要正确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需求并及时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期间还需要定期进行减轻病情的检查。 3.感冒:应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的不同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药物的剂型 1.口服制剂:是指计量剂量型和非计量剂量型药物,常见的有片剂、胶囊、口服液等。 2.外用制剂:指用于皮肤、黏膜和其他组织的药物制剂。常见的有贴剂、乳膏、免洗洗手液等。 3.注射制剂:指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药物制剂。常见的有针剂、静脉输液等。 五、药物的贮藏 药品贮存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贮存可延长药品的保质期,保证药品的有效性。贮存药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存储条件较好的地方存放,最好是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2.避免光敏感剂、易挥发药品和易变质药品与其他药品一起存放,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药学基础知识

药学基础知识 药学基础知识是指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和技能的知识,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药学基础知识是指药品、药理学、药剂学、药理毒理学、药物分析及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知识、原理和技能。 药品是指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改善人体机能的化学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包括医疗器械、保健品等。药品的分区、分类、剂型、用途、效用、适应症、副作用等都是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对生命体主要器官或整体机能所产生的影响、和人体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药理学不仅研究药物的疗效、毒性、药物代谢以及药物在人体中的分布等,还包括药物在生物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药理学也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基础,因为药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疗、预防和延缓疾病的进展而存在的。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制药过程、药剂学制剂的制备原理、技术与配方以及药剂学上的合理用药原理和方法的学科。药剂学包括制剂的物理性质、药物在制剂中的特性等方面。药剂学主要是针对制药,在药学基础知识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衔接了药品的生产和使用。 药理毒理学是因药物而引起有害反应的原因、机制、发生规律等方面研究的学科,它是指药物剂量过大、长期使用或不

当搭配治疗等方面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研究。药理毒理学能够对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患者症状等方面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从而使药物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药物成分、结构和其它性质的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药物分析主要包括全定量、半定量和识别分析等。全定量指的是准确测量药物中的主要成分的数量,半定量是测量药物的相对含量,而识别分析则是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判断药物的成分。 药事管理是指通过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等手段,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门学科。药事管理不仅涉及到药品质量和安全,还涉及到购入、配发、使用、存储、配售、处理、销售、批准等方面的管理。 总之,药学基础知识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药学基础知识,才能具备在药物制造、药品销售、医院药房、药品配送、药品研发及医药产业企业等方面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掌握药学基础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药品,保障人体健康。

药剂学重点知识汇总

药剂学知识总结 第1章绪论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 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第2章片剂

药剂学基本知识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药剂学基本知识 1、药物剂型(Dosage forms):由原料药物(化学药,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制备成的适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不同给药形式。(不同的给药方式、不同的给药部位、不同的“形态”,如片剂、胶囊、注射剂、软膏剂等)(最常见药物剂型:片剂、注射剂) 2、药物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品种——按照一定的剂型要求制成的可供用药对象使用的具体药品。(如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缓释胶囊) 3、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以药用制剂和药物制剂为研究对象,以用药者获得理想的药品为研究目的,研究一切与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制剂成品有关内容的科学。(安全、有效、稳定和使用方便) 4、药物剂型的重要性:适应不同给药途径的需要、适应不同药物的性质、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不同剂型的作用可能完全不同、药物的效力需要通过剂型发挥。 5、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药品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进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法定依据。国家药品标准是指《中国药典》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品标准。 6、GMP(good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1988年卫生部发布,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几经修订,最新为2010年修订版。血液制品、粉针剂、注射剂生产必须有。 7、GLP(goodlaboratory practice)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非临床(非人体)的各种毒性实验,包括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各种刺激性试验、依赖性试验以及与药品安全性的评价有关的其他毒性试验。我国的《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于1999年发布并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8、GCP(good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权益并保障其安全。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凡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均须按本规范执行。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剂学基础知识 一 溶剂化物(solvate) 药物在结晶过程中溶剂分子进入晶格使结晶型发生改变,形成药物的溶剂化物。如溶剂为水,则为水合物。溶剂化物和非溶剂化物的熔点、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等物理性质不同,这由结晶结构的改变影响晶格能所致。在多数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按水合物<><> 二 油水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P) 油水分配系数用来衡量药物分子亲脂性的大小。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lgP作为参数,lgP值越高,说明药物的亲脂性越强。最常用的是采用水和正辛醇体系测定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需要注意的是测定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时,药物浓度均是指非解离型药物的浓度。 三 药物的溶出速度: 指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溶出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首先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形成饱和层,溶质分子通过饱和层和溶液主体之间形成扩散层(亦称边界层),然后在对流的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 dC/dt-溶出速度;S-固体的表面积;Cs-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固体表面饱和层浓度);C-t时间溶液主体中溶质的浓度;K-溶出速度常数;D-溶质在边界层中的扩散系数;V-溶出介质的体积;h-扩散层的厚度。 当Cs>>C(即C低于0.1Cs)时称漏槽条件(sink condition)。当满足漏槽条件时溶出速率仅仅有固体颗粒表面积S所决定。 四 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

等的溶液。 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在等张溶液中既不会发生红细胞体积改变体积改变,更不会发生溶血,所以等张是个生物学概念。 许多药物的等渗浓度与等张浓度相同或相近。注入机体内的液体一般要求和体液等渗或等张,否则会产生刺激性或溶血等。 五 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表面上的正吸附达到饱和,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表面活性剂分子开始转入溶液中,因其亲油集团的存在,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排斥力远大于吸引力,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身依靠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亲油基向内,亲水基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缔和体。当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除溶液的表面张力外,多种物理性质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摩尔电导、黏度、渗透压、密度、光散射等。 六 弹性形变(elastic deformation):在受到压力时变形,解除压力后,恢复原形。弹性变形在压片过程不会产生结合力。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在收到压力时变形,结束压力后不能恢复原形。塑性变形使颗粒间接触面积增大,产生较大的结合力。 脆性变形(brittle deformation):颗粒在压力下破碎变形,解除压力后不能恢复原形,亦称破碎变形(crushing deformation)。颗粒破碎时产生的新生界面增加了表面能,从而增强结合力。 黏弹性(viscoelasticity):指物体具有黏性和弹性的双重特征,具有这样性质的物体称为黏弹体。

药学基本知识

药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药剂学的概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药剂学是药学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 任何一种药物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即药物剂型或称剂型。药物剂型应与人体给药途径相适应,所以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用于多种途径药。 根据药典或部颁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称为制剂,制剂可在制剂厂或医院制剂室制备。研究制剂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方剂一般在医院药房中调制。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调剂学包括制剂学和调剂学两部分。 (二)药剂学的重要性 药剂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从事药物制剂研究与制剂生产。药物制剂研究主要包括新药的制剂研究、药物剂型改革和新剂型的开发研究等。当一种新的制剂研究、药物剂型改革和新剂型的开发研究等。当一种新的原料药研制成功后必须要研究如何将其制成适宜于一定给药途径的剂型,以发挥最佳治疗效果,这应需要在掌握药物性质和药效的基础上,熟练地应用药剂学的理论和各种技术手段。当剂型确定后,处方的设计、制备工艺的确定和制剂的稳定性等研究工作都要有坚实的药剂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完成。剂型改革和新剂型的开发研究及制剂质量控制,也同样需要药剂学理论指导。 制剂厂生产的药物制剂都是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确性的品种,具有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等特点。但原料辅料来源、批号的差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都可能使制剂生产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也需要具有丰富药剂学理论知识和经验的药学技术人员去解决。 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医院药房除日常接受、审核医师处方和发放药品外,还要从事部分制剂的生产。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单位,对临床用药方案的设计、药效的观察、临床用药剂量的调整、血药浓度的监控、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医药学情报的收集与管理等,也离不开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 总之,药剂学在药学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药物制剂生产和临床用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1、基础药剂学(basic pharmaceutics) (1)物理药学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出现于50年代前期。物理药学的出现和发展使药剂学由单一的剂型制备向理论化方向迈进。 (2)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科学。它在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为药剂学剂型设计、制备工艺及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和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保证。 (3)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

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剂学的概念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用药(5)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研究核心:剂型 研究内容: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应用 剂型对药效的影响: ,,, 补充:药物与剂型之间存在辨证关系,药物本身的作用是主要的,但药物的化学结构并不是决定药效的唯一因素,剂型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对疗效的发挥起者相当重要的作用—单项等 药品: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剂型(dosage form):为了便于预防、治疗、诊断,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形式。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软膏剂等。 ?制剂:药物剂型中具体的药物品种 ?制剂:研究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理论的科学——制剂学(science of preparation) ?调剂:研究方剂的配制理论和技术的科学——调剂学(science of prescription)制剂学和调剂学总称为药剂学(pharmaceutics) 主要研究内容: (一)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二)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三)制剂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四)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五)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六)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剂型的重要性及举例剂型与疗效 药用辅料概念: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包括那些具有控制药物释放、传递功能的物质和可能在制剂工艺过程中加入但标明要求去除的物质;是除活性成分或前体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了合理的评估,并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 药用辅料基本作用:(简述题) 1、辅助成型软膏剂→凡士林片剂、颗粒剂→淀粉、糊精 2、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液体制剂→抗氧剂、防腐剂软膏剂→保湿剂 3、调节有效成分作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片剂→崩解剂;缓释制剂→阻滞剂 4、增加病人的依从性矫味剂、止痛剂 5、有助于药品的鉴别毒、剧药→着色剂 (掌握程度:看辅料知剂型。) 药典概念及性质: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国家级标准: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标准 中药材有国家有地方的标准 第二章液体药剂

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复习重点

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复习重点 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国家药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而药剂学是考试的重要科目,因此我们需要对药剂学中的章节进行复习。本文将根据官方考试大纲,为大家总结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复习的重点。 一、药剂学及制剂学基础 药剂学是研究药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及其与疾病治疗相关的基础学科。制剂学是研究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应用性质等方面的基础学科。复习这一章节需要掌握各种剂型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二、药理学基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在复习药理学基础时,需要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知识。在药物作用机制方面,需要重点掌握药物的靶点和反应机制。在药动学方面,需要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在药效学方面,需要掌握药物的作用强度、持续时间和特异性等方面的知识。 三、药物与临床应用 药物与临床应用是研究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的学科。在复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在治疗作用方面,需要掌握药物

的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知识。在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方面,需要重点掌握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种类、机制以及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四、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性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在复习中药学时,需要掌握中药的来源、制法、基本药理作用和用药原则等方面的知识。在用药原则方面,需要重点掌握中药的药物学原理、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知识。 五、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品使用过程中的临床用药规范、药物信息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学科。在复习临床药学时,需要掌握药物处方、咨询和配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和药物治疗异常反应的处理方法。 六、药理药物学 药理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药效学规律的学科。在复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代谢、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总之,药剂学是执业药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在复习药剂学时,同学们需要掌握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熟悉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严格的复习,才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药店药剂师知识点

药店药剂师知识点 药店药剂师是指在药房、药店等医药领域从事药品配药、咨询和顾客服务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技能,以确保顾客的用药安全和满意。下面将介绍一些药店药剂师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一、药学基础知识 1. 药理学: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相互作用,以便对顾客进行咨询和解答。 2. 药剂学:掌握常见药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药物学:熟悉常见药物的性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向顾客提供准确的用药建议。 二、处方解读和配药 1. 处方解读:能够正确解读医生开具的处方,了解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等信息。 2. 药品配药:根据处方要求,准确地选取、称量和配制各种药物,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与顾客交流和咨询 1. 用药指导:向顾客详细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信息,确保顾客正确使用药物。

2. 药物咨询:解答顾客对药物的疑问和担忧,提供专业的药物知识 和建议。 3. 药品推荐:根据顾客的需求和症状,向顾客推荐适合的非处方药 和保健品。 四、药物存储和管理 1. 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存放,确 保药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 2. 药品管理:掌握药物的储存条件、保质期等要求,及时检查和处 理过期或变质的药品。 五、药店工作流程和法律法规 1. 工作流程:熟悉药店的运营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做到准确、高 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2. 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医药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在职 业行为中遵守法律的规定。 六、专业技能和进修学习 1. 药品辨别:能准确判断和识别各种药物的性状和规格,以免发生 药物混淆和错误配药。 2. 新药学习:及时了解新药的研发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总结:

药剂学基础知识题库

药剂学基础知识题库 药剂学基础知识题库 1. 什么是药剂学? 药剂学是指研究药物的制备、配方、分析、稳定性和贮存等方面的科学。它旨在探索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提供制剂方法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2. 药物的分类有哪些? 药物可根据其来源、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等进行分类。根据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按照化学结构,药物可划分为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生物制剂。从作用机制来看,药物可分为激动剂、抑制剂、拮抗剂等。 3. 药物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制备方法和化学制备方法。物理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蒸发、结晶、干燥、粉碎等。化学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分离纯化、结构修饰等。 4. 什么是制剂? 制剂是将药物与辅助成分混合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制备的一种药物形式。常见的制剂包括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液体制剂(如溶液、悬浮剂、乳剂)、半固体制剂(如软膏、栓剂)等。 5. 药物配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药物配方的基本要求包括适应病情、药物的稳定性、方便病人

服用、能有效释放药物、不产生有害反应等。合理的配方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病情需求,选取合适的药物和辅料,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6. 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物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荧光分析法等。生物分析方法包括生物学测定、生物传感技术等。 7. 什么是稳定性研究? 稳定性研究是指对药物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物理和微生物变化进行研究的过程。稳定性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特性,以指导药物的贮存和使用。 8. 为什么需要进行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质量控制是确保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过程。药物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稳定性。药物质量控制包括药物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药物的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药物最终成品的质量控制。 9. 什么是生药学? 生药学是研究药物的生源、采集、加工、保存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科学。它关注的是药材的品质评价、药材提取工艺以及生药的性质和用途等。 10. 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是什么?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 药剂学是研究药品及其制备、保质、存储的一门学科。药剂学重点知识对于从事药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和从业者来说十分重要。以下是药剂学重点知识汇总: 一、药剂学基础知识 1. 药品的分类 药品主要可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草药。化学药品又可分为普通化学药品、封闭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又可分为细胞培养药物、蛋白质药物等;中草药则按传统使用的方式分为催情剂、补药等。 2. 质量评价 药品质量包括化学纯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通过对药剂学进行质量评价,可以控制其质量和安全性。 3. 纯化技术 药品的成分往往伴随着非目标物或污染物一同出现,因此需要进行纯化。纯化的方法包括结晶、分离、提炼等。 二、药剂学制剂学 1. 药剂学制剂

药剂学制剂是指从药物原料、辅料以及配方出发,采取有序的制药工艺,制成稳定的药品产品,以便于药品的使用和储存。制剂方式主要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 2. 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是指药品在其制备、质量控制、储存和质量规范方面的标准。药学家可根据所需药品的质量标准,制定制剂目标,制定制剂配方并进行制剂。 3. 药品质量保证 药剂学制剂产品的质量保证包括质量计划、质量管理、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等方面。质量保证需要对制剂过程、储存情况进行管理,防止制剂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微生物污染,确保药品质量。 三、药物制剂 1. 口服制剂 口服制剂是最常见的制剂之一,主要包括固体、液体口服制剂和软胶囊等。常见的口服制剂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衣片、悬浮液等。 2. 注射制剂 注射制剂广泛用于取得迅速、有效和复杂药效的临床用药。注射制剂可分为肌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 3. 外用制剂

药剂学基础知识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器材(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2)旋涡混合器(3)秒表(4)试管16支 操作方法 1. 标准曲线的测定:取16支大试管,1支作空白,3支留作未知样品,其余试管分成两组,分别加入0,0.1,0.2,0.4,0.6,0.8,1.0毫升标准蛋白质溶液(浓度为250mg/ml)。用水补足到1.0毫升,然后每支试管加入5毫升试剂甲,在旋涡混合器上迅速混合,于室温(20~25℃)放置10分钟。再逐管加入0.5毫升试剂乙(Folin—酚试剂),同样立即混匀。这一步混合速度要快,否则会使显色程度减弱。然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以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于700nm处测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以蛋白质的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注意:因Lowry反应的显色随时间不断加深,因此各项操作必须精确控制时间,即第1支试管加入5毫升试剂甲后,开始计时,1分钟后,第2支试管加入5毫升试剂甲,2分钟后加第3支试管,余此类推。全部试管加完试剂甲后若已超过10分钟,则第1支试管可立即加入0.5毫升试剂乙,1分钟后第2支试管加入0.5毫升试剂乙,2分钟后加第3支试管,余此类推。待最后一支试管加完试剂后,再放置30分钟,然后开始测定光吸收。每分钟测一个样品。进行多试管操作时,为了防止出错,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实验记录本上预先画好下面的表格。表中是每个试管要加入的量(毫升),并按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顺序,逐管加入。最下面两排是计算出的每管中蛋白质的量(微克)和测得的吸光度值。 2. 样品的测定:取1毫升样品溶液(其中约含蛋白质20~250微克),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取1毫升蒸馏水代替样品作为空白对照。通常样品的测定也可与标准曲线的测定放在一起,同时进行。即在标准曲线测定的各试管后面,再增加3个试管。如上表中的8、9、10试管。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蛋白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溶液的蛋白质浓度。注意,由于各种蛋白质含有不同量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显色的深浅往往随不同的蛋白质而变化。因而本测定法通常只适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相对浓度(相对于标准蛋白质)。 Bicinchoninic acid (BCA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Bicinchoninic acid (BCA )法是近来广为应用的蛋白定量方法。其原理与Lowery法蛋白定量相似,即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与Cu2+络合并将Cu2+还原成Cu1+。BCA与Cu1+结合形成稳定的紫蓝色复合物,在562 nM处有高的光吸收值并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据此可测定蛋白质浓度。与Lowery法相比,BCA蛋白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试剂及其形成的颜色复合物稳定性俱佳,并且受干扰物质影响小。与Bradford法相比,BCA法的显著优点是不受去垢剂的影响。 *器材 1. 7220型分光光度计 2. 比色杯 3. 恒温水浴箱 4. 中试管7支 5. 枪式移液管 *试剂 1. 试剂A: 1%BCA二钠盐 2%无水碳酸钠 0.16%酒石酸钠 0.4%氢氧化钠 0.95%碳酸氢钠混合调PH值至11.25。 2. 试剂 B:4%硫酸铜。 3. CA工作液:试剂A?100ml?+?试剂B?2ml混合。 4. 蛋白质标准液:用结晶牛血清白蛋白根据其纯度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5mg/ml的蛋白质标准液。(纯度可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而确定) 5. 待测样品:用双缩脲测定法的样品稀释而成。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指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到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上,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1.基本原理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了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 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2.方法类型和操作步骤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③酶作用的底物。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性状以及检测的具备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一)双抗体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