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经济学导论习题

第1章 经济学导论习题

第1章 经济学导论习题
第1章 经济学导论习题

第1章练习题

一、判断题(打“X”或“√”)

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或政府作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以及政府对

做出这些选择的影响。()

2.宏观经济学研究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运行。()

3.只有穷人才面临稀缺性问题。()

4.讨论后引谬误时,要采用其他条件相同的观点。()

5.经济学要讨论6W问题,包括What、How many、Where、When、Whom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稀缺性和机会成本,以及影响个体和企业决策的内在激励机制。()

6.将2美元用于购买一块比萨饼,而不用于购买一个面卷饼。此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面

卷饼,而不是花费在比萨饼上的2美元。()

7.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就业与总收入的因素。()

8.实证表述是关于是什么的表述;而规范表述则是关于将是什么的表述。()

9.对一个模型进行检验的目的在于确定其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程度。()

10.稀缺性可能通过自愿交换被消除。()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可利用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欲望的事实被称做:()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生产什么

D.为谁生产

2.下面哪种说法不包括在重大经济问题之内?()

A.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

B.如何生产物品和劳务

C.什么时候生产物品和劳务

D.为什么生产物品和劳务

3.人们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这种情况直接与重大经济问题中的哪一个问题有关?()

A.“生产什么”的问题

B.“如何生产”的问题

C.“在什么地方生产”的问题

D.“为谁生产”的问题

4.在上午9:00到10:00之间,弗雷德可以睡觉,也可以听经济学讲座,还可以打网球。假设他决定去听讲座。但是如果不听讲座,他可能会去睡觉。那么,他听讲座的机会成本是:

()

A.睡觉和打网球

B.睡觉

C.打网球

D.一个小时的时间

5.经济模型:()

A.仅仅包括规范表述

B.不包括其他条件相同的采用

C.包括有关现实状况的所有已知细节

D.仅仅包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细节

6.拉丁术语其他条件相同的含义是:()

A.“除非被证明是正确的,否则,即为错误的”

B.“其他事情都相同”

C.“因为在此之后,所以此为原因”

D.“即使有逻辑性,也是不正确的”

7.在一个有30个学生的班级中,一个学生可以轻松地从门口通过。因此可推断,30个学生同时

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此门口通过。此为()的例子。

A.机会成本谬误

B.合成谬误

C.替代谬误

D.后此谬误

8.由于研究表明,收取房产税可以减少投机性和投资性需求,因此,政府应当收取房产税,这是一种什么表述?()

A.实证表述

B.规范表述

C.客观规范表述

D.无从判断

9.艾丝丽、道格和梅琳计划从纽约到波士顿去旅行。乘飞机旅行的时间是1小时,而乘火车旅行的时间则是5个小时。飞机的票价为200美元,而火车的票价只有120美元。她们的旅行不得不占用工作时间。艾丝丽工作小时的收入为10美元,道格和梅琳工作1小时的收入分别是20美元和24美元。那么,艾丝丽乘飞机的机会成本是:()

A.210

B.130

C.90

D.80

10.艾丝丽、道格和梅琳计划从纽约到波士顿去旅行。乘飞机旅行的时间是1小时,而乘火车旅行的时间则是5个小时。飞机的票价为200美元,而火车的票价只有120美元。她们的旅行不得不占用工作时间。艾丝丽工作小时的收入为10美元,道格和梅琳工作1小时的收入分别是20美元和24美元。那么,梅琳将会先把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

B.飞机

C.火车或飞机

D.都不选择

计量经济学导论第五版第一章上机作业

过程 *describetive statistc* tabstat prate mrate totpart,stat(max min mean p50 sd n) 结果 stats | prate mrate totpart ---------+------------------------------ max | 100 4.91 58811 min | 3 .01 50 mean | 87.36291 .7315124 1354.231 p50 | 95.7 .46 276 sd | 16.71654 .7795393 4629.265 N | 1534 1534 1534 过程 summarize 全部的加总 summarize prate mrate 两个变量 summarize sole prate,detail 结果 summarize Variable | Obs Mean Std. Dev. Min Max -------------+-------------------------------------------------------- prate | 1534 87.36291 16.71654 3 100 mrate | 1534 .7315124 .7795393 .01 4.91 totpart | 1534 1354.231 4629.265 50 58811 totelg | 1534 1628.535 5370.719 51 70429 age | 1534 13.18123 9.171114 4 51 -------------+-------------------------------------------------------- totemp | 1534 3568.495 11217.94 58 144387 sole | 1534 .4876141 .5000096 0 1 ltotemp | 1534 6.686034 1.453375 4.060443 11.88025 summarize prate mrate Variable | Obs Mean Std. Dev. Min Max -------------+-------------------------------------------------------- prate | 1534 87.36291 16.71654 3 100 mrate | 1534 .7315124 .7795393 .01 4.91 summarize sole prate,detail = 1 if 401k is firm's sole plan ------------------------------------------------------------- Percentiles Smallest 1% 0 0 5% 0 0 10% 0 0 Obs 1534 25% 0 0 Sum of Wgt. 1534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二、单选题: 1.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 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 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 B.个体行为 C.总体经济活动 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 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 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 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 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11.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产品效用的不同 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 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一、简释下列基本概念: 1.稀缺: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学。 2.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3.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是有限的。

金融经济学导论上机操作

上机练习 1.已知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与标准差分别为25%和15%,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为20%,如果投 资者允许借入和贷出无风险资产,并且借贷利率相同,请绘出由这两种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 曲线。 2.A,B两种股票的收益率及标准差如下所示,请画出由A,B两个资产构成的组合的有效 边界图形。 已知数据 资产期望收益率标准差 资产A 20% 10% 资产B 25% 20% 投资组合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计算 相关系数 1 0.5 0 -0.5 -1 3.投资组合中有3个资产,其中一个为无风险资产,画出包含这三种资产的投资组合图形。 并给出夏普率最大情况下的投资组合。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的权重计算方法. 4.已知效用函数的表达形式为 2 005 .0 ) (σ A r E U- =。假设A=2, A=4,分别画出U=4 和 U=9两种情况下的效用曲线。 5.已知风险资产A的期望收益率为20%,标准差为30%,风险资产B的期望收益率为12%,标准差为15%,两项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为8%,计算 1)不考虑无风险资产时,两种风险资产之间最小方差组合的投资比例为多少? 2)考虑无风险资产时,三种资产构成的最优组合的投资比例为多少? 3)若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4%时,投资组合中资产A,B和无风险资产的最优投资比例是多少? 4)绘制投资组合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曲线,包括由风险资产构成的双曲线和加入无风险资产后的直线。 6。用规划求解的方法计算最小方差组合的权重。已知A,B两资产的期望收益率,标准差和他们的相关系数,要求利用规划求解工具计算最低风险下的资产A和B的投资比例,并计算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若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7%,要求利用规划工具计算满足7%的最低收益率的资产A和B的投资比例。 7.假设已知7个国家的股票指数的平均收益率、标准差以及收益率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何得到有效组合的计算方法? 8.在数据中有1992年4月10日至2001年8月14日上海证交所8只股票的每日收盘价。请根据这些数据找出它们有效边界(不允许卖空)。提示:先根据每日收盘价计算出各股票每日连续复利收益率。然后用EXCEL所附的均值和标准差函数求出收益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再转换成年收益率和年标准差。再用EXCEL“工具”中的“数据分析”中的求相关系数工具求出各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然后就可以找有效边界。 自行下载数据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doc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稀缺性 2、选择 3、机会成本 4、生产可能性边界 5、经济学 6、经济人 7、微观经济学 8、宏观经济学 9、静态分析10、比较分析11、实证分析12、规范分析 13、经济模型14、常量15、内生变量16、外生变量 17、流量18、存量19、均衡分析20、边际分析 21、比较静态分析22、动态分析23、案例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B.稀缺性 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 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 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 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 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知识点:“看不见的手” 6.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7.经济学被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 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D.以上所有的问题 知识点: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9.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有利 B.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不利 C.只有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 D.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 10.下列命题中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 )。 A.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 000美元 11.“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 A.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 12.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C)。 A.由于收入水平低,大部分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越来越多 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学习西方国家,不适于我国国情 1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包括价值判断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D.是否运用了归纳法 14.研究单个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B)。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6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多元回归分析:推断【圣才出品】

第4章多元回归分析:推断 4.1复习笔记 考点一:OLS估计量的抽样分布★★★ 1.假定MLR.6(正态性) 假定总体误差项u独立于所有解释变量,且服从均值为零和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即:u~Normal(0,σ2)。 对于横截面回归中的应用来说,假定MLR.1~MLR.6被称为经典线性模型假定。假定下对应的模型称为经典线性模型(CLM)。 2.用中心极限定理(CLT) 在样本量较大时,u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近似效果取决于u中包含多少因素以及因素分布的差异。 但是CLT的前提假定是所有不可观测的因素都以独立可加的方式影响Y。当u是关于不可观测因素的一个复杂函数时,CLT论证可能并不适用。 3.OLS估计量的正态抽样分布 定理4.1(正态抽样分布):在CLM假定MLR.1~MLR.6下,以自变量的样本值为条件,有:∧βj~Normal(βj,Var(∧βj))。将正态分布函数标准化可得:(∧βj-βj)/sd(∧βj)~

Normal(0,1)。 注:∧β1,∧β2,…,∧βk的任何线性组合也都符合正态分布,且∧βj的任何一个子集也都具有一个联合正态分布。 考点二:单个总体参数检验:t检验★★★★ 1.总体回归函数 总体模型的形式为:y=β0+β1x1+…+βk x k+u。假定该模型满足CLM假定,βj的OLS 量是无偏的。 2.定理4.2:标准化估计量的t分布 在CLM假定MLR.1~MLR.6下,(∧βj-βj)/se(∧βj)~t n-k-1,其中,k+1是总体模型中未知参数的个数(即k个斜率参数和截距β0)。 t统计量服从t分布而不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原因是se(∧βj)中的常数σ已经被随机变量∧σ所取代。t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可写成标准正态随机变量(∧βj-βj)/sd(∧βj)与∧σ2/σ2的平方根之比,可以证明二者是独立的;而且(n-k-1)∧σ2/σ2~χ2n-k-1。于是根据t随机变量的定义,便得到此结论。 3.单个参数的检验(见表4-1) 表4-1单个参数的检验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

APPENDIX C SOLUTIONS TO PROBLEMS C.1 (i) This is just a special case of what we covered in the text, with n = 4: E(Y) = μ and Var(Y) = σ2/4. (ii) E(W) = E(Y1)/8 + E(Y2)/8 + E(Y3)/4 + E(Y4)/2 = μ[(1/8) + (1/8) + (1/4) + (1/2)] = μ(1 + 1 + 2 + 4)/8 = μ, which shows that W is unbiased. Because the Y i are independent, Var(W) = Var(Y1)/64 + Var(Y2)/64 + Var(Y3)/16 + Var(Y4)/4 = σ2[(1/64) + (1/64) + (4/64) + (16/64)] = σ2(22/64) = σ2(11/32). (iii) Because 11/32 > 8/32 = 1/4, Var(W) > Var(Y) for any σ2 > 0, so Y is preferred to W because each is unbiased. C.3 (i) E(W1) = [(n– 1)/n]E(Y) = [(n– 1)/n]μ, and so Bias(W1) = [(n– 1)/n]μ–μ = –μ/n. Similarly, E(W2) = E(Y)/2 = μ/2, and so Bias(W2) = μ/2 –μ = –μ/2. The bias in W1 tends to zero as n→∞, while the bias in W2 is –μ/2 for all n. This i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ii) plim(W1) = plim[(n– 1)/n]?plim(Y) = 1?μ = μ. plim(W2) = plim(Y)/2 = μ/2. Because plim(W1) = μ and plim(W2) = μ/2, W1 is consistent whereas W2 is inconsistent. (iii) Var(W1) = [(n– 1)/n]2Var(Y) = [(n– 1)2/n3]σ2 and Var(W2) = Var(Y)/4 = σ2/(4n). (iv) Because Y is unbiased, its mean squared error is simply its variance. On the other hand, MSE(W1) = Var(W1) + [Bias(W1)]2 = [(n– 1)2/n3]σ2 + μ2/n2. When μ = 0, MSE(W1) = Var(W1) = [(n– 1)2/n3]σ2 < σ2/n = Var(Y) because (n– 1)/n < 1. Therefore, MSE(W1) is smaller than Var(Y) for μ close to zero. For large 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stimators is trivial. C.5 (i) While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numerator of G is E(Y) = θ, and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denominator is E(1 –Y) = 1 –θ,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ratio is not the ratio of the expected value. (ii) By Property PLIM.2(iii), the plim of the ratio is the ratio of the plims (provided the plim of the denominator is not zero): plim(G) = plim[Y/(1 –Y)] = plim(Y)/[1 – plim(Y)] = θ/(1 –θ) = γ. C.7 (i) The average increase in wage is d = .24, or 24 cents. The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is about .451, and so, with n = 15, the standard error of d is ≈.1164. From Table G.2, the 97.5th percentile in the t14 distribution is 2.145. So the 95% CI is .24 ± 2.145(.1164), or about –.010 to .490. 114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答案 引论

第一章引论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经济学产生客观原因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资源的有限性即稀缺性包括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所谓的资源稀缺的绝对性是资源的稀缺性在人类社会任何时空都存在的,所谓资源稀缺的相对性是指即使再多的有限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需要(欲望)来说都是不足的。但稀缺资源具有多种用途,人类无限欲望具有轻重缓急,怎样使稀缺资源在一定时空下,满足人们最急需、最迫切的欲望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要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只有去“选择”。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学科。这种选择就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一般涉及(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何时生产。(5)在哪生产等几个基本问题。 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西方经济学著作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借鉴马克思经济理论,也可以把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既研究经济运行也涉及经济制度,既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生产力,也涉及生产关系。 2.人类历史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几类?哪一类的经济效率较高? 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也称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大体上分为下列四种类型: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 自给经济的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自给自足,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决定。对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剩余比较少。 计划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用政府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问题,产供销、人财物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践证明,这种举国体制,在国家目标单一、资源严重匮乏时,可以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办个体无法完成的大事,即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在经济体量巨大时,计划经济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问题,效率较低,出现政府失灵。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由竞争中市场机制来解决。家庭和企业经济主体分散决策。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所指引,个体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人人为自我,实现人人为他人,保障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公有相结合,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纯计划经济和纯市场经济都存在问题,具有优势互补的混合经济,即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效率较高, 3.为什么西方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价格、消费品供求量、生产要素供求量)如何决定。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在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接个既定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单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练习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练习 一、简释下列基本概念: 1.稀缺: 2.自由物品: 3.经济物品: 4.机会成本: 5.生产可能性边界: 6.自给经济: 7.计划经济: 8.市场经济: 9.混合经济:10.微观经济学:11.宏观经济学:12.实证分析:13.规范分析:14.存量:15.流量: 16.局部均衡: 17.一般均衡: 18.理性人:19.内生变量:20.外生变量: 二、单选题: 1.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 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 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 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 B.个体行为 C.总体经济活动 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 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 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 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 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产品效用的不同 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 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金融经济学导论第1章讲义

为什么我们需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呢? 一个金融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机构和市场所组成,它们允许交换合约和提供服务,其目的是使得经济代理人(economic agents)的收入流和消费流不同步,即让它们缺少相似性。 这一功能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和风险维度(risk dimension)。 金融: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 为什么将消费和收入夸时分离是有用的呢? 理由1:收入在离散的时间情况下获得(比如一个月),而与此同时按照人们的习惯,消费是连续的(即每天)。 理由2:消费支出决定了生活水平,绝大多数人都发现要逐月逐年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困难的。这样就有了对平稳消费流的要求。 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具有普遍性,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人的,因此这一要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于为退休而储蓄的需要,即消费小于收入,这样才能使退休后消费流超过收入,即动用储蓄。 对于较短时期的情况,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同样需要。例如,消费和收入的季节性模式:特定的个体(汽车销售员、百货公司销售员)可能会经历由于季节性事件(如绝大多数的新车都是在春季和夏季销售的)所导致的收入波动,而他们不希望这一波动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同样由于营业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暂时性失业也会产生这一问题,工人不想因为暂时的失业而失去了可持续的收入时,工人们不希望他们家庭的消费大大下降。 因此,金融中第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时间 (勤俭创业的企业家) 在一个不受时间影响的世界中,将没有资产,没有金融交易(虽然人们使用货币,但货币仅具有交易的功能),也没有金融机构。 持有资产则使得消费流和收入流不同步。例如农民留着种子、守财奴将金子埋起来或老奶奶将钞票放在床底下,都会使他们的消费和收入不同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有一个更高水平的福利。 一个完全发达的金融体系应当具备有效完成这一同样功能的性质。因此金融体系应当提供多功能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在贷款规模、贷款时间的选择和贷款到期日以及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等方面,满足存款人和借款人普遍不同的需求。

《金融经济学导论》A 卷考题答案

《金融经济学导论》A卷考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e 2、 c 3、 b 4、 c 5、 d 6、 b 7、 d 8、 c 9、 b 10、 c 11、 b 12、 c 13、 d 14、 c 15、 c 16、 b 17、 a 18、 d 19、 d 20、 a 二、简答题 1、 答案:(共10分) 具体讲,每一个投资者将他的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和无风险借入和贷出上,而每一个投资者选择的风险资产都是同一个资产组合,加上无风险借入和贷出只是为了达到满足投资者个人对总风险和回报率的选择偏好。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这一特征常被称为分离定理:一个投资者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是与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状况无关的。……………………..2分 分离定理的核心在于揭示一下事实: 1) 在均衡条件下,每一位投资者只要向风险资产投资则必定持有切点组合。 2)如果切点组合的构造已知,或者有一个切点组合基金,则均衡条件下的投资组合工作大为简化,投资者只需将资金适当分配于无风险资产和切点组合即可实现最佳投资……………………..4分 分离定理的意义:

对于从事投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来说,不管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偏好如何,只需找到切点所代表的风险资产组合,再加上无风险证券,就可以为所有投资者提供最佳的投资方案.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偏好,就只需反映在组合中无风险证券所占的比重. ……………………..4分 2、 答案(共10分) CAPM 模型:……………………..2分 iM M F M F r r E r σσ2i )( j ir E ?+= 多因素APT 模型:……………………..2分 ik f k i f f i b r b r r r E )(....)(][11?++?=?δδAPT 和CAPM 的根本区别在于,APT 强调无套利均衡原则。CAPM 是典型的收益/风险权衡所主导的市场均衡。无风险套利机会建立市场均衡价格和收益/风险权衡关系建立市场价格均衡关系有着本质区别:收益/风险权衡关系所主导的市场价格均衡,一旦价格失衡,就会有许多投资者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来重建市场均衡,但每个投资者只对自己的头寸作有限范围的调整。套利则不然,一旦出现套利机会,每一个套利者都会尽可能大的构筑头寸,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只需少数几位(甚至只需一位 )套利者就可以重建市场均衡。………………..2分 CAPM 是典型的收益/风险权衡所主导的市场均衡,每一位投资者都按照自己的收益/风险偏好选择有效组合边界上的投资组合。如果市场组合中的某一项证券价格失衡,资本市场线就会发生移动,所有投资者都会吸纳价植被低估的证券而抛出价值被高估的证券。所以重建市场均衡的力量来自于许多投资者共同行为。………………..2分 CAPM 对证券回报率的分布以及个体的效用函数作出假设,APT 假设证券的回报率是由因子模型产生,而在CAPM 中,证券的价格依赖于市场组合的回报率,需要对其进行估计,而APT 需要对因子回报率进行估计。…………..2分 3、答案:(共10分)

第1章 计量经济学 导论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案

第1章导论 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营销学以及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定量分析用得越来越多,对于这些领域的初学者来说,掌握一至两门经济计量方面的课程是必要的—这个领域的研究变得十分流行。本章的目的旨在给初学者一个经济计量学的概貌。 1.1 什么是经济计量学 简单地说,经济计量学(Econometrics)就是经济的计量。虽然,对诸如国民生产总值(GNP)、失业、通货膨胀、进口、出口等经济概念的定量分析十分重要,但从下面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计量学的研究范围更为宽泛: 经济计量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统计推断等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计量学运用数理统计知识分析经济数据,对构建于数理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数学模型提供经验支持,并得出数量结果。 1.2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计量学 从上述定义我们知道经济计量学涉及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即经济数据),以及数理统计学等相关学科,但它是一门有其自己研究方向的一门独立学科。 从本质上说,经济理论所提出的命题和假说,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例如,微观经济理论中提到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学中著名的Ceteris paribus从句),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因而得出结论: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这就是著名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简称需求法则。但是,该理论本身却无法度量价格和需求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说,它不能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发生某一变动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了多少。经济计量学家的任务就是提供这样的数量估计。换一种说法,经济计量学是依据观测和试验,对大多数经济理论给出经验的解释。如果在研究或试验中发现,当每单位商品的价格上升一美元,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比如说下降100个单位,那么,我们不仅验证了需求法则,而且还提供了价格和需求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估计。 数理经济学(mathematical economics)主要关心的是用数学公式或数学模型来描述经济理论,而不考虑对经济理论的度量和经验解释。而经济计量学家感兴趣的却是对经济理论的经验确认。下面我们将会讲到,经济计量学家通常采用数理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学模型,但把它们用于经验检验。经济统计学家主要关心的是收集、处理经济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图表的形式。这是经济统计学家的工作:他或她收集GNP、失业、就业、价格等数据,这些数据就成为经济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但经济统计学家却不关心用这些收集到的数据来检验经济理论。 虽然,数理统计学提供了许多分析工具,但由于经济数据独特的性质,即许多数据的生成并非可控制试验的结果,因此,经济计量学经常需要使用特殊的方法。类似于气象学,经济计量学所依据的数据不能直接控制。所以,由公共和私人机构收集的消费、收入、投资、储蓄、价格等方面的数据从本质上说是非试验性的。这就产生了数理统计学不能正常解决的一些特殊问题。而且,这些数据很可能包含了测量的误差,或是遗漏数据或是丢失数据。这就要求经济计量学家去运用特殊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测量误差。 对于主修经济学和商业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经济计量学有实用性。毕业以后,在其工作中,或许被要求去预测销售量、利息率、货币供给量或是估计商品的需求函数、

《金融经济学导论》教学大纲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文件之四 《金融经济学导论》教学大纲 《金融经济学导论》 教学大纲 项目负责人: 林桂军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经济学导论》课题组 二零零五年六月

课程名称 《金融经济学导论》 Introduction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林桂军 教 授 郭 敏 副教授 余 湄 讲 师 吴卫星 讲 师 办公地点 博学楼908 接待时间 周四下午3:00-4:50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64495048 E-MAIL minguo992002@https://www.doczj.com/doc/d12516426.html, yumei@https://www.doczj.com/doc/d12516426.html, wxwu@https://www.doczj.com/doc/d12516426.html, 课程性质 金融学院专业基础课 学分学时 3学分, 3学时(18周),共54学时 授课对象 金融学院本科生及全校各年级本科生 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金融市场:机构与工具 微积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平时作业计成绩。 考试方式 期中、期末考试均为闭卷考试。 考试成绩 平时作业占20%,期中占20%,期末占60%, 考勤要求 教师可根据作业、考勤情况确定是否允许参加考试和扣减成绩。 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框架,为进一步学习现代金融理论打下基础; 2.介绍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模型,包括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M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 3. 从经济学和金融学角度了解金融商品相对于一般实际商品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掌握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相对于一般商品市场的均衡机制的共性与差异。 4.掌握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金融商品的未来回报的不确定性的刻划方法、处理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定量方法、证券投资组合方法、资本资产定价的原理和无套利均衡方法等。 教学方法 本课程属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为在实证角度上增强学生对理论模型的深入了解,在部分章节安排了上机试验课。 课程简介 参见本课《课程介绍》。 教材 指定参考教材和授课教案结合 《金融经济学》毛二万 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投资学》威廉.F.夏普等著,赵锡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宋逢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金融经济学导论-补充练习及参考答案-给学生-2018级

附录:补充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1. 假设1期有两个概率相等的状态a 和b 。1期的两个可能状态的状态价格分别为a φ和b φ。考虑一个参与者,他的禀赋为(011;;a b e e e )。其效用函数是对数形式 问:他的最优消费/组合选择是什么? 解答:给定状态价格和他的禀赋,他的总财富是011a a b b w e e e φφ=++。他的最优化问题是 011011,,0110111max log (log log )2s.t.()0,,0 a b a b c c c a a b b a b c c c w c c c c c c φφ++-++=≥ 其一阶条件为: 00 110111/1(1/)2 1(1/)2 0,0,,a a a b b b a a b b i i c c c c c c w c i a b λμλφμλφμφφμ=+=+=+++=== 给定效用函数的形式,当消费水平趋近于0时,边际效用趋近于无穷。因此,参与者选择的最优消费在每一时期每一状态都严格为正,即所有状态价格严格为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一阶条件中去掉这些约束(以及对应的乘子)而直接求解最优。因此,0(0,,)i i c i a b μ==。对于c 我们立即得到如下解: 1 c λ=, 11112a a c λφ=, 21112b b c λφ= 把c 的解代人预算约束,我们可以得到λ的解: 2 λω= 最后,我们有 12c w =, 114a a w c φ=, 114b a w c φ=

可以看出,参与者把一半财富用作现在的消费,把另外一半财富作为未来的消费。某一状态下的消费与对应的状态价格负相关。状态价格高的状态下的消费更昂贵。结果,参与者在这些状态下选择较低的消费。 2. 考虑一个经济,在1期有两个概率相等的状态a 和b 。经济的参与者有1和2,他们具有的禀赋分别为: 两个参与者都具有如下形式的对数效用函数: 在市场上存在一组完全的状态或有证券可以交易。因为有两个状态,因而只有两个状态或有证券。试分析这个经济的均衡。 解答:考虑一个经济,在1期有两个概率相等的状态a 和b 。经济中 有参与者1和2,他们具有的禀赋分别为: 10 :1000e --- 2200:050 e --- 两个参与者都具有如下形式的对数效用函数: 01 ()l o g (l o g l o g ) 2a b U c c c c =++ 在市场上存在一组完全的状态或有证券可以交易。因为有两个状态,因而只有两个状态或有证券。 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这个经济的均衡。从给定交易证券价格下参与者的最优化问题开始。记[;]a a φφφ=为状态价格(向量),即两个状态或有证券的价格。我们可以定义每个参与者的财富为T w e φ=,这里[1;]φφ=;而e 是他的禀赋。这时,最优化问题变成了: 001m a x l o g (l o g l o g )2 s .t .a b c a a b b c c c c c c w φφ+ +++= 该问题的解为 ,012k k c w = , ,14k k a a w c φ=, ,14k k b a w c φ=

【北大经济学院14春】金融经济学导论8-9次课

第四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 CAPM)

理论的产生 ? 应用马克维茨的分散原理去选择证券组合,需要 大量而繁重的计算工作,投资者必须计算每一种 证券的期望收益及其离差,以及各种证券之间的 相关度。 ? 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十分频繁, 价格一有变化,现有的证券组合与市场上的其他 证券的风险—收益关系也将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2

理论的产生 ? 经济学家威廉?F?夏普(William F . shape )发展了马柯 维茨的理论,他于196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 分析的简化模型》的论文,新辟了一条简捷的证券组 合分析途径。 ? 他认为,只要投资者知道每种证券的收益同整个市场 收益变动的关系,不需要计算每种证券之间的相关度, 就可以达到马柯威茨须用计算机计算的复杂模型才能 得到的相似结果。 ? 大大简化了进行证券组合分析所必需的数据类型和输 入量,也大大简化了计算最佳证券组合所必需的计算 程序。 3 ()() i i i m i E r a b E r e =++

? 马克维茨:若说我指导夏普,这种说 法并不十分精确,是他指导他自己。 ? 夏普投稿时:在此对兰德公司的马克 维茨博士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本 篇论文无法清楚区分哪些是马克维茨 博士的观念,哪些是作者的想法,哪 些是两人共同发展出来的观点。也许 只能这样说,作者唯一的成就,也就 是属于作者的部分,首先是电脑程序 的部分,其次是完成这篇文章。

? 电脑打出来的投资组合,施乐 (Xerox)的比重总是超过40%。 ? 推荐给自己的母亲。 ? 5000美元,1971年变为171.8万美元; 1990年,50万美元。 ? 防止垃圾进‐垃圾出 ? 100只证券 33分钟‐不到1分钟

《金融经济学导论》 卷答案

《金融经济学导论》B 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2 c 3 c 4 d 5 b 6 e 7 d 8 c 9 d 10 a 11 c 12 a 13 c 14 e 15 c 16 b 17 c 18 d 19 b 20 a 二、简答题 1、 答案:(共10分)] 公平赌博是指赌博双方或各方的输赢机会和所能得到的金额均等的赌博 即()1210pw p w +?=w 2)()2()2)()………………2.5分 个体风险厌恶是指个体不愿意接受或至多无差异于任何公平的赌博。 即 ………………2.5分 ()1211()(1u pw p w pu w p u w +?+?????f 投资者是风险中性型是指投资者对是否参与所有公平的赌博没有任何差别. 即 ………………2.5分 ()1211()(1)u pw p w pu w p u w +?=+?????投资者是风险爱好型是指投资者喜欢参与所有公平的赌博。 即………………2.5分 ()1211()(1u pw p w pu w p u w +?+?????p 2、答案:(共10分) 1)到期期限 当期权的到期期限增加时,美式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的价值都会增加。因为有效期长的期权不仅包含了有效期短的那个期权的所有执行机会,而且他的获利机会会更多。因此有效期长的期权价值总是大于或等于有效期短的

期权价值。随着有效期的增加,欧式看涨期权和欧式看跌期权的价值并不一定增加。 ……………5分 2)波动率 股票价格的波动率是用来衡量未来股票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随着波动率的增加,股票上升很高或下降很低的机会也随着增加。 看涨期权的持有者从股价上升中获利,但是当股价下降时,由于他/她的最大损失就是期权费,他仅有有限的损失。与此类似,看跌期权的持有者从股价下跌中获利,但当股价上升时,仅有有限的损失。因此,随着波动率的增加,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值都会增加。 (5) 分 3、答案:(共10分) 对于一个理性投资者而言,他们都是厌恶风险而偏好收益的。…………1分 对于同样的风险水平,他们将会选择能提供最大预期收益率的组合;…2分对于同样的预期收益率,他们将会选择风险最小的组合。………2分 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投资组合的集合被称为有效集,………2.5分 当既允许无风险借入又允许无风险贷出时,证券组合前沿向左扩展,可行集的范围大大扩大,有效集也将变成一条直线.………2.5分 1、 答案: (共10分) 风险溢价为7.5%,无风险利率为3% 计算方法:根据单因素APT 公式: ………5分 假设风险溢价为x,无风险利率为y,则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方程组 %,y=3%………1分 答案: (共10分) () 11()i f i f E r r r βδ=+?12=y+1.2x ………2分 9=y+0.8x ………2分 最后我们得出:x=7.5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