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

光缆测试报告工程名称:

光缆测试报告工程名称:

光缆测试报告工程名称:

光缆测试报告工程名称:

光缆测试报告工程名称:

光缆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

光缆测试报告两篇

光缆测试报告两篇 篇一:光缆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 生产厂家测试日期20XX年01月20日测试地点S36风机温度 0 ℃ 光缆盘号001 光纤芯数24 测试波长 ≤1310 nm 测试项目□开盘测试 标称长度4200 m 外层损伤无光纤封头完好 实测长度4200 m 线盘质量完好无损坏 □接头衰减测 试 接头桩号A3 接头塔号A3 □纤芯衰减测 试 测试线路长度0. 844km 方向升压站至S36风机 纤芯序号纤芯色别纤芯衰减(db/km) 纤芯序号纤芯色别 纤芯衰减(db/km)允许值实测值允许值实测值 1 B ≤0.35 0.3 2 18 W ≤0.35 0.31 2 OR ≤0.35 0.32 19 R ≤0.35 0.30 3 G ≤0.35 0.31 20 N ≤0.35 0.31 4 BR ≤0.3 5 0.30 21 Y ≤0.35 0.32

5 GR ≤0.35 0.31 22 V ≤0.35 0.31 6 W ≤0.35 0.32 23 P ≤0.35 0.30 7 R ≤0.35 0.31 24 AQ ≤0.35 0.31 8 N ≤0.35 0.31 25 9 Y ≤0.35 0.30 26 10 V ≤0.35 0.31 27 11 P ≤0.35 0.32 28 12 AQ ≤0.35 0.31 29 13 B ≤0.35 0.30 30 14 OR ≤0.35 0.31 31 15 G ≤0.35 0.32 32 16 BR ≤0.35 0.31 33 17 GR ≤0.35 0.30 34 测试仪器:采用XX牌OTDR(光时域反射仪),具体型号为S20。 测试结论:经测试光缆熔接损耗值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可以投入运行。 试验单位(盖章):审核人: 年月日 光缆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

光缆接头盒市场分析

2015-2020年中国光缆接头盒行业市场供需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特别声明 本报告由华经视点独家撰写并出版发行,报告版权归华经视点所有。本报告是华经视点专家、分析师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华经视点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客服人员(8610-56188812 56188813),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华经视点是中国拥有研究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咨询机构(欢迎客户上门考察),公司长期跟踪各大行业最新动态、资讯,并且每日发表独家观点。 目前华经视点业务范围主要覆盖市场研究报告、投资咨询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征信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IPO 上市咨询等领域,同时也为个阶层人士提供论文、报告等指导服务,是一家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信息研究咨询服务机构。 Report Description 报告描述 本研究报告由华经视点公司领衔撰写。报告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业的现状,行业运行数据,行业供需,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分析,行业产业链进行分析,对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在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通过最深入的数据挖掘,从多个角度去评估企业市场地位,准确挖掘企业的成长性,为企业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报告还对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

光缆接头盒

光缆接头盒 光缆接头盒是浅显的叫法,学名叫光缆接续盒,又称光缆接续包、光缆接头包和炮筒。归于机械压力密封接头体系,是相邻光缆间供给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设备。首要是在适用于各种布局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办法之直通和分支衔接。盒体选用进口增强塑料,强度高,耐腐蚀,终端盒适用于布局光缆的终端机房内的接续,布局老练,密封牢靠,施工便利。广泛用于通讯、网络体系,CATV有线电视、光缆网络体系等等。右侧为二进二出接头盒; 用于两根或多根光缆之间的保护性衔接、光纤分配,是用户接入点常用设备之一,首要完结配线光缆与入户线光缆在室外的衔接效果,并可依据FTTX接入需求设备盒式或简式光分路器商品特性 ·商品的盒体选用优质工程塑料。 ·商品选用2次压缆技能,保证盒内光纤无附加衰耗。 ·商品具有屡次复用和扩容功用。 技能特性 ·尺度:高度430mm 内径Φ135mm 最大外径Φ210mm ·入缆孔颈:Φ20mm ·单盘芯数:12/24 ·最大熔纤盘:最小容量4芯最大容量144芯.

·最大熔纤盘数:6 ·拉伸密封性:2000N轴向拉力,不漏气。 ·耐电压强度:15KV(DC)。 ·拉伸密封:商品充气后,能接受2000N的轴向拉力,不漏气。 ·冲击密封:商品充气后,能接受冲击能量16N*m(牛顿*米)的冲击三次,商品无裂缝,不漏气。 ·其它各项功用需求均契合YD/T814.1-2004规范需求。 接头分类 按外形布局可分为帽式光缆接头盒和卧式光缆接头盒两种; 依据光缆敷设办法有架空、管道(地道)和直埋等类型; 按光缆衔接办法分为直通接续和不合接续两种; 按密封办法有热收缩密封型和机械密封型。[1] 通常需求 具有康复光缆护套的完整性和光缆加强构件的机械连续性的功用。 供给光缆中金属构件的电气连通、接地或断开的功用。 具有使光纤接头免受环境影响的功用。 供给光纤接头的安放和余留光纤存储的功用。 需求时,光缆接头盒还应具有防白蚁的功用。[2]修改本段功用需求 光纤接头通过接头盒保护后,应能免遭潮气的腐蚀,不该添加保护前的光纤接头衰减,以及契合以下需求: 光学功用 光缆接头盒内的余留光纤环绕在光纤安放设备内,在光缆接头盒设备运用

电信光缆验收报告记录

电信光缆验收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电信光纤施工验收报告 工作概况 对集团原有光纤结构进行整改。 1、废除原有主干双模光纤,改换单模光纤线。 2、改变原有光纤结构走向,重新布局光纤网络结构。 示意图 改造前改造后 3、更换光纤终端设备(改用高速单模光纤猫)验收报告 施工单位:电信施工工程队 工程于2013年5月15日完成,预计施工期2天,实际施工期为4天。共铺设光纤线缆1.2公里、高速光纤猫6对、熔光纤接头16蕊.并应行政部要求对原有光纤线缆以及电话线缆规整。施工过程由集团行政部网管全程监督。验收单位:集团行政部 施工单位: 验收单位:篇二: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1、随工检验 (1)按国家机关规定,光缆线路工程均应实行监理制。由监理人员采取巡视、旁站等方式进行随工检验。对隐蔽工程项目,应由监理和施工双方签署《隐蔽工程检验签证》。 (2)光缆线路工程的随工检验,应按下表的项目及内容进行 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 2、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简称工程初验),应在施工完毕并经工程监理单位预检合格后进行。业主(省级)在收到监理单位“关于工程初验申请报告”后一周内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初验工作,一般可分档案、安装工艺、传输特性测试和财务、物资等四个组,分别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议。初验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隐蔽工程质量进行复查。 (2)光缆线路的安装工艺、传输特性应按下表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和抽测。安装工艺和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标准,测试数据还应与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测试记录相符或吻合。 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项目内容 (3)初步验收会议应在全面检查和抽测后对施工质量进行评议,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标准的为合格。 (4)初步验收会议还应对施工图设计能否指导施工进行评议。施工图设计应达到的深度要求按相关规范或规定。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业主的主管单位(集团公司)组织进行。 (2)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初步验收合格并经3~6个月的试运行后进行。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应由各业主(省级)组织竣工验收检查测试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①初步验收会议上提出的工程遗留问题应整改处理合格。 ②中继段的光纤特性、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等指标,应进行近期维护普测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抽测,各项指标应符合标准。 ③检查、抽测项目,可参照初步验收的项目内容。 (4)工程竣工验收应对工程质量及档案、投资决算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竣工验收通过后颁发验收证书,正式投产。篇三:光缆验收规范 目次 前言 iii 3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 月日 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实验仪器 20MHz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实验原理 αλ,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纤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为()

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长度为L 时, 10()()lg (/)(0) P L dB km L P αλ=- (公式1.1) ITU-T G.650、G.651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2()P λ和剪断后约2m 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1()P λ,按定义计算出()αλ。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偏置电路 注入系统 光源 滤模器 包层模 剥除器 被测光纤 检测器 放大器电平测量 图1.1 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 1 P 、 2 P 的测量 没有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关于接头盒的测试及使用对比报告

关于接头盒的测试及使用对比报告 本次测试报告针对东旭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和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接头盒。 测试内容及评价: 评价:从外观和用料来看:两家的接头盒个头差别不大,宁波余大接头盒使用的材料和配件要好一点。 评价:工程设计应考虑到可能的光缆扩容,一般都会让接头盒预留10%~20%的容量。本次测试宁波余大的接头盒可以用于36芯以下本地网的光缆工程,东旭通信更适用于16芯以下小型接入点的接续工程,或临时抢通工程。 评价:两家接头盒的操作均不复杂,操作步骤简单明了。 4、两家接头盒盘纤尺寸对比: 东旭通信 宁波余大

评价:测量熔纤盘尺寸后,发现最小容许盘纤半径,东旭通信为33.5毫米,宁波余大为38.5毫米。均满足《EPON 工程设计施工规范》中盘纤半径≥30毫米的要求。 5、防水性能对比: 现场通过将东旭通信和宁波余大的接头盒封装后在浸泡室温(20~34℃),一个大气压(100kpa),水深1米的环境下,分段测试联到接头盒内的测试电缆,测试数值如下,未发现进水。 评价:参加测试的人员发现东旭通信是通过安装密封胶带和胶条实现接头盒防水的,在实际的工程中密封胶带往往会碰到工人手上的光缆油膏、灰尘甚至地面的泥土,密封胶带黏度降低会产生小缝隙,使防水作用下降。密封胶带易拉伸,往往会一边胶多了,而另一边又少了,由于不平整而产生缝隙,造成防水失败。宁波余大采用的是一种类似高压锅密封圈的材料做接头盒密封的,施工中密封圈被泥灰污染后可以用清水洗净,擦干后即可使用。由于该材料尺寸略大于填充的空隙,并且密度均匀,因此在上紧的螺丝密封后,在压力下可以靠自身弹性长期保持紧压接触面的状态,从而堵上了接头盒进水的一个源头。 评价:将光缆固定好、熔纤盘均安装三层的条件下,通过人工模拟搬运和安装的震动。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两个接头盒的光缆固定部分都没有损坏。对于熔纤盘,宁波余大的熔纤盘完好无损,但东旭通信熔纤盘的塑料连接材料已经断裂,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塑料连接点本身偏小,受力强度不够。 通过这次测试我发现宁波余大接头盒的综合性能均好于东旭通信接头盒。东旭通信接头盒由于结构的原因不建议熔接超过36芯的光缆,针对一些低芯数的架空工程,它还是满适合的。 吴旌 2009-10-15

光纤测试报告简易说明手册

光纤测试报告简易说明手册 ④ ② ③ ① ⑤ ⑥ ⑦ ①:所测试光缆名称及编号。 ②:光缆编号、光纤编号、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光纤类型及操作者说明。本图中的所测试光缆是东区2#教学楼的第01芯光纤,本光缆系从实验楼(起始位置)敷设至2#教学楼(结束位置),光纤类型系单模光纤,操作测试人员为徐虎。

③:光纤测试所需的参数。本图中采用统计平均的方法,设置OTDR获取数 据取样的最大范围为2.5公里,测试波长为1310nm,发射100ns的光脉冲,以折射率为1.6459的投射光对总长度为0.2991千米的光纤进行测试,得出3个事件个数(事件个数详见⑥)。 ④:起始位置A端到结束位置B端的曲线图,所测试的光缆从A端到B端 总长度为298.59m(约299.1m)的取样曲线图。A-B之间的曲线图最能反映所测试光缆的通断情况以及衰减情况。正常情况是在仪器和光纤的连接点,通常会产生一个反射信号,同时光功率会因此降低,表现在OTDR曲线图上就是突然出现一个反射峰,图中的B端出现反射峰已表示光纤测试通过。若光纤尾端被压、损坏或光纤没连接上,B端就不会出现反射峰,或是与A端的曲线持平、或是低于A端的曲线。 ⑤:杂波(看图时请忽略)。因测试时设定的数据取样最大测量范围是 2.5km,实际测试光缆的长度为298.59m,因此图⑤中的曲线不是实际需要关心的数据。 ⑥:光纤测试的结果事件表。编号1和2显示所测量光纤的总长度及衰减情况,编号3是反射回来的杂波。 ⑦:衰减值。由编号1、2看出,光纤衰减值是0.057dB/km,表明光纤的衰减较少。 注:(1)单模光纤在1310nm波长的衰减常数一般为0.3~0.4dB/km(长度不同的光纤测试结果不一样) (2)看图时,④、⑥、⑦是工程中需要的直观结果,用户只需要了解这三个地方的数据。一般来说看图④时,B端有反射峰则可说明光纤熔接好并且无损坏,再看图⑥⑦,就知道所测量光纤的衰减值,工程上使用中,单模光纤衰减值低于3dB属于正常范围。 (3)因不同颜色的纤芯的衰减都不一样,请见下表: 同一条光缆不同的纤芯,由于施工、熔接工艺、所使用的测试跳线接口的洁净度等各方面原因,每一条芯所测试出来的衰减值是不一样的。 广州京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7月30

光缆接头盒说明书

GTJA202 horizontal Fiber Optical Splice Closure Instructions

Ⅰ. Product Description 1. Product Description The GTJA202 Closure is 6 in 6 out closure that is designed for use in any outside plant environment (direct buried, wall-mounting and aerial) for through or bifurcation cable connection. It can also accommodate coupler, FC, SC or LC adapters. The open typed closure is made from high-quality PC, with mechanical sealing structure filled with sealing materials. The external accessories and fastening pieces are made from high-quality stainless steel. The closure can be opened after sealing and can be reused by changing the sealing materials. 2.application Aerial-hanging Wall-mounting Direct-bury 3. Product Specifications

光纤实验心得体会

光纤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信息和通信工程学院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题目: 姓名:董敏华班级:2010211112 学号: 10210368 班内序号: 27 日期:2013/5/27 一、实验原理及框图 多模光纤基带响应测试方法既可用频域的方法,也可用时域的方法。时域法利用的是脉冲调制。按照对脉冲信号采集及数学处理方法的 不同,又分为脉冲展宽法、快速傅立叶变换法和频谱分析法。本实 验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脉冲展宽法。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原理图: 如上图所示为多模光纤时域法带宽测试原理框图。从光发模块输出 窄脉冲信号,首先使用跳线(短光纤)连接激光器和光检测器,可 以测出注入窄脉冲的宽度??1;然后将待测光纤替换跳线接入,可以 测出经待测光纤后的脉冲宽度??2。经过理论推导可以得到求解带宽 公式: b? ghz) 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前面板接口分上下两层,上层用于850nm 测试,下层为1310nm。每隔波长分别由窄脉冲发生器输出极窄光脉冲经被侧光纤回到测试仪内进行o/e变换后送出电信号,通过高速示波器即可显示。 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实物图如下所示:

实验采用的数字示波器实物图如下所示: 二、实验步骤 (一)850nm窗口下光纤的带宽测试 1. 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位于背面),前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 2. 将示波器输入端和本仪器850nm的“rf out”输出端用信号线接好; 3. 用一根光纤跳线将850nm的“optical in”和“optical out”连接起来; 4. 仪器连接好后如下图所示: 进行示波器操作: a) 按auto-scale键调出波形; b) 点击time base键,并通过右下方旋钮调整脉冲至适当宽度(一般设置为10.0ns/div); c) 点击?t、?v键,显示屏右方会出现?v markers(off/on)、?v markers(off/on)选框,先通过右侧对应按键将?v markers设为on,分别调节v marker1和v marker2测出脉 冲高度并找出脉冲半高值;再将?v markers设为on,分别调节t marker1和t marker2 使其和脉冲半高值相交。则有t marker2-t marker1即为脉冲半高全宽?1。 5. 换下该光纤跳线,接入待测光纤用同样方法测出?2;其测试步骤 和4相同,如下图所示: 21)1/2 (ns) (二)1310nm窗口下待测光纤的带宽测试: 和850nm窗口下测试不同的是:应该选择1310nm区域内的“optical in”和“optical out”,“rf out”口进行正确连接,除此之外,其他都和850nm下待测光纤的带宽测试步骤相同。 三、实验注意事项

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附件2 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线路名称: 电压等级: 测试地点: 测试单位:单位盖章 测试日期:

编写人: 参与测试人员: 审查: 核定: - I -

一、测试条件 阴大雾大雨 二、设备情况 1、现场运行设备 64kbps2Mbps专用光纤 注:1、继电保护光电转换装置指将接点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如FOX-41A、GXC-01、CSY-102A等,有的可设展宽时间;继电保护信号数字复用接口装置指将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等出来的光信号转换为G.703规约2M电信号的装置,如MUX-2M、GXC-64/2M、CSY-186A等。 2、保护装置使用的64kbps采用G.703同向数字接口或2Mbps透明传输接口,SDH的2Mbps 通道再定时功能不用,此项工作由通信人员负责。 2、试验仪器

三、保护通道构成 备注:以罗平变滇罗Ⅰ线为例,主一保护通道一通信通道编号为如“罗平变2M29”,通道路由为点对点,罗平——滇东。通道路由通常指:专用、点对点、迂回,当为迂回时应说明迂回通道经过的站点。 四、差动保护光纤通道测试 4.1专用光纤方式

(A)配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 (B)未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 图1 差动保护专用光纤通道连接示意图 4.1、保护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发光功率和接收功率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保护装置和光纤接口的发光功率以及接收功率。 测试方法:分别用光功率计测量保护装置发信端(F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和保护装置收信端(R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接收到的光功 率。 测试地点:保护装置光纤端口和光纤接线盒光纤端口及ODF架处。 测试分工:测试点1处由继保人员负责,测试点2处由保护人员和通信人员共同负责。注意事项:1、了解保护装置和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是否在厂家的给定范围内,同时测试尾纤及接头的损耗是否满足要求。 2、新安装试验、全检及部检时测试点1和测试点2都应进行测试,并建立

光缆接头盒技术规范书

. 汇珏网络通信设备质量管理三阶文件 QCT-07-013-2014 A版 0次修改 光缆接头盒技术规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受控状态 . .

1 目的 为了完善光缆接头盒技术规要求,提高检验力度对光缆接头盒进行严格规的质量检验和管控。故特制定此规。 2 适用围 适用于汇珏网络通讯设备接头盒(又称接续盒)。 3 职责 3.1 销售负责下生产任务单到计划科,并在生产任务单上注明是公司常规包装或为特殊要求的包装。 3.2 计划科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安排排产日期。并在生产流程单注明包装方式。 3.3 物控科根据生产计划表提前做好备料。 3.4 生产科根据生产计划表要求投产并严格按照本文件要求包装。 3.5 品质科负责根据本文件要求严格进行成品发货检验。 4 工作程序 4.1接头盒类型 4.1.1数分为:芯、12芯、24芯、48芯、72芯、96芯、144芯、288芯; 4.1.2接头盒按类型分为:哈扶式、卡接式、帽式; 4.2引用标准 本技术规格书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和标准主要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以下所列围: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实验方法

. .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试验方法 GB/T 1120-1992 不锈钢棒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 法 GB/T 1634-19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实验方法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T 2423.14-199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太阳辐射试验导则 GB/T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试验 GB/T 2951.38-1996 电线电缆白蚁试验方法 GB 3281-1982 不锈耐酸及耐热钢厚钢板技术条件 GB/T 7424.2-2002 光缆总规第2部分:光缆基本实验方法 GB/T 13993.2-2002 通信光缆系列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 光缆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5577-85 合成橡胶牌号规定 YD/T 590.1-1992 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光缆测试报告

M L C项目通信传输系统 光缆测试报告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7月21日 一、光缆测试说明 1、通信系统说明 MLC项目配套工程包括通信传输系统,由MLC在TCC通信机房、小营/西直门MLC机房分别新设一套传输设备,三套传输设备通过光缆组成4芯复用段保护环网,通过TCC既有配线架与各线OCC在TCC设置的传输设备业务层互联。MLC新设的传输设备通过TCC 既有ODF与MLC机房新设ODF通过光缆连接,实现各线LC业务接入MLC。 2、光纤使用说明 1)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占用南环4芯光纤; 2)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占用北环4芯光纤; 3)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 通信设备,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4)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西直门7层通信机房(南环、北环均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5)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B1层通信配线间(南环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6)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7层配线间,新敷设2根4芯多模光缆。(此处的2根4芯多模光缆不属于通信传输系统,是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交换机之间的多模光缆); 此次测试针对以上6部分进行。 3、测试仪器

采用信维牌OTDR(光时域反射仪),具体型号为S20。 4、相关图纸 《MLC项目通信系统光纤传输路由图》

二、光缆测试内容 光缆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光缆熔接损耗(MLC项目中的光缆熔接点);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 具体说明如下: 光缆熔接损耗:西直门本项目敷设的1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4芯多模光缆;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三、测试目的 序号测试内容测试目的合格标准备注 1 光缆熔接损耗检查光纤熔接质量每个熔接点损耗 < 光纤熔接规范 2 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 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 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检查光纤链路质量<25dB 通信设备对光衰 减的要求 3 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 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 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检查光纤链路质量<25dB 通信设备对光衰 减的要求 4 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 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 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 的链路衰减 检查光纤链路质量<15dB 通信设备对光衰 减的要求

北邮光纤实验报告背向散射法测量光纤的衰减常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光纤通信实验 ——背向散射法测量光纤的衰减常数

一、实验原理 背向散射法是测量光纤衰减常数的替代法。背向散射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这种方法不仅能测量光纤衰减常数,还能检测光纤的物理缺陷和断点位置,测定接头损耗位置,测量光纤的长度等。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光纤光缆的研究、生产、工程施工和传输系统的维护中。利用背向散射法原理做成的测试仪表叫做光时域反射计(Optical Tin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 背向散射法的原理与雷达相似,它在光纤的一端注入大功率的窄光脉冲,在光脉冲沿着光纤传输时,由于光纤各处存在着瑞利散射,其后向散射部分不断返回光纤的输入端;而当光信号遇到裂纹时反射回的光信号会比后向散射的光信号强很多。在光纤输入端通过适当的耦合和接收信号处理,可以得到光脉冲沿着光纤的衰减及其它信息。 OTDR的主要组成包括光源、光分路器/耦合器、信号处理部分和显示器等。光源是一个或几个脉冲激光器,可以提供单个波长或多个波长的不同脉冲度和重复频率的光脉冲。光分路器/耦合器将光脉冲信号耦合到被测光纤,并将后向散射光和反射光信号耦合到光接收器中。 信号处理部分完成电信号的放大和处理,并将处理过的电信号与从光脉冲中提取的触发信号同步扫描到显示器上,在显示器给出相关数据和结果。 背向散射法是测量光纤衰减常数的原理图

OTDR测得的背向散射法典型曲线 由于信号是通过对数放大器处理的,衰减曲线的纵坐标是对数标度。图中5个典型的曲线段分别表示: ①为光纤输入端的耦合器件产生的反射(菲涅耳反射); ②为恒定斜率区; ③为接头损耗点或耦合引起的不连续性; ④为波导缺陷引起的强反射点; ⑤为输出端菲涅耳反射。 图中A、B两点之间是一条直线,表明相应于光纤上AB段的衰减常数为一定值,由于后向光经过往返两次衰减,所以曲线AB段光纤的衰减为 二、实验步骤 (1)按上图所示连接OTDR和被测光纤; (2)开启OTDR的电源,设置OTDR;

浅谈光缆接头盒

浅谈光缆接头盒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缆接头盒的概况,着重分析了密封和电气两项主要性能指标,同时列举了市场上常见的违反标准的现象。 关键词光缆接头盒衰减密封性能接地保护 引言 随着光缆网络的日渐普及,为光缆提供可靠接头的光缆接头盒逐渐为大家所了解和熟悉,目前市场上的光缆接头盒种类繁多,结构各异。本文就笔者见到的光缆接头盒作一概括,供大家参考。 一、光缆接头盒概况 光缆接头盒是为光缆的接续提供可靠保证的无源设备,在使用场合上分为架空、管道和直埋;内部的接续方式分为直通接续和分歧接续两种,前者简言之就是将两根相同芯数的光缆作对应连接在一起,后者是将一根大芯数光缆分开和一根以上的小芯数光缆对应连接或多根光缆之间相互的交叉连接,骨干网一般以直通方式为主,接入层以分歧方式为主;光纤之间的连接分为机械式连接和热收缩式连接,前者采用机械式接头将需要对接的光纤以机械方式卡断并通过接头的同心度将纤芯对齐,后者采用熔接机将需要连接的光纤热熔接在一起,通过热缩套管加以固定和保护。由于后者产生的附加衰减很小,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较小,所以目前绝大多数采用热收缩式连接,以提高网络的通信能力。目前市场上的光缆接头盒主要分塑料壳体和不锈钢壳体两种,以塑料壳体为主,所用塑料一般都是工程塑料中性能优良的品种,常见的有聚碳酸酯、合金PP等,聚碳酸酯可以说是目前工程塑料中性能最好的,其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价格在20000元/吨左右;合金PP是目前美国一家资深通信产品制造公司的接头盒中使用的材料,性能也相当优良,价格在16000元/吨左右,近年来由某大学研究机构消化吸收,制造出国产化的合金PP,在国内接头盒制造业中广泛使用。 二、性能分析 对光缆接头盒材料的如此讲究是因为它要为光纤接头提供相当苛刻的保护环境,对光缆接头盒的常规试验项目有密封性能、再封装性能、拉伸、压扁、冲击、弯曲、扭转、轴向压缩、环境性能(分为温度循环、持续高温、振动、水汽渗透、太阳辐射、化学腐蚀六项)、电气性能(分为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这些项目中较为主要有密封性能和电气性能两项,下面就这两项主要性能作一介绍。 1、密封性能分析 密封性能是基本的也是比较重要的,它要为光纤提供相对独立的环境,免受或尽可能小地受外界的影响,保证整个环网的一致性,对此项性能的要求为“盒体内压力为100Kpa±5Kpa,浸泡在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或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无变化”。假如有水汽或灰尘进入盒体内势必会影响光纤接头的性能,增加衰减,降低网络的传输能力。密封性能是否良好一是取绝于壳体结构的合理性,二是与密封材料有关,当然正确的操作也必不可少。密封材料主要有硫化橡胶和非硫化(自粘)橡胶两种,后者效果好,应用较多,但再封装时必须重新更换新的密封件,另外为保证能进行密封试验,盒体必须配有充气气嘴。 2、电气性能分析 电气性能中分为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两项,具体为“光缆中金属加强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104MΩ;在15KV直流的作用下,1min不击穿,无飞弧。作为电气性能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担负着为整个光缆网络甚至机房提供在强电或高压串入时的安全保护。“光缆接头盒进网质量检验实施细则”中要求能提供“光缆中金属构件的电气连通、接

光纤配线架验收测试报告

光纤配线架验收测试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光纤配线架测试报告 检验记录 检验清单 主检人: 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光纤配线架测试 一、认可项目、检验类别及检验依据、流程图 1.认可项目及检验标准 产品名称:光纤配线架 检验标准:YD/T 778-2006 光纤配线架 2.检验类别 (1)产品认证型式检验 (2)产品认证复评型式检验 (3)产品认证监督检验 (4)产品认证监督检验+产品认证变更检验 (5)委托检验 上述(1)-(4)类别的检验依据除了对应产品的检验标准以外,还应依据泰尔发布的最新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来执行。 3.检验流程图

二、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1、外观与结构检查 用卡尺或卷尺检测机架外形尺寸。 用手实际操作转动、插拔、锁定部位应感觉适度,用万能角尺,检测机架门开启角;用塞规检测其间隙的上、中、下三处。 用装配工具手工检查紧固件,用裸手触摸外露和操作部位。 用R 量规检测光缆尾纤的弯曲半径。 其它用目视方法检查。 2、功能检查 测试步骤:采用视察法和操作法检查各功能装置安装的完整齐备性及其达到的功能性。 3、光电性能测试 插入损耗 测试连接框图 测试步骤 按测试连接图连接测试光纤测试,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的光源输出口作为稳定光源,此时,图中S 2点先不接入被测尾纤,而是通过标准尾纤2按虚线连接(S 2R 1),至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的光功率输入口,将光源和光功率计光波长设置为指定波长,开启光源开关,预热15分钟后,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 1。然后将被测尾纤和标准尾纤2按图中实线连接,测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 2。P=P 1-P 2即为S 2R 2插入损耗。同理,将被测尾纤调换方向,则可测出另一 端对应的插入损耗值。 回波损耗 测试连接框图 标准尾纤1 S 1稳定光 光功率 光纤配线架 标准尾纤 图 插入损耗测试连接框图 光回损仪 光纤配线 被测适配器

光缆接头盒

光缆接头盒 特点综述 ◆在光通信网络中,由于光缆长度有限以及光缆在传输线路上需要分支,因此而产生光缆接头,光缆接头盒为光缆接续、分支提供条件并对接头进行保护 ◆本产品适用于架空、管道、直埋等光缆敷设方式 ◆所有原材料(含附件)均无毒害、无腐蚀,对人体健康及其它设备无副作用 ◆主体采用优质进口工程材料模压成形,强度高、抗老化 依据标准 ◆各项指标均符合YD/T 814.1-2004标准要求 技术指标 工作温度:-40℃~+6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密封性能:盒内气压100±5kPa,水浸没15min,无气泡 再封装性:盒内气压100±5kPa,水浸没15min,无气泡,重复三次 抗拉强度:≥800N 抗压强度:架空1000N/100mm;直埋2000N/100mm 抗冲击力:16N·m,冲击三次 抗弯强度:接头盒与光缆接合处能承受弯曲张力负荷为150N、弯曲角度为±45°的10个循

环的弯曲 抗扭强度:承受扭矩50N·m,扭转角度±90°的10个循环 轴向抗压:≥100N 温度循环:-40℃~+65℃,循环次数10次 抗高温性:65±2℃,持续100h 抗振性能:106次,频率10HZ,振幅±3mm 抗腐蚀性:能够在5%盐酸、5%氢氧化钠、5%氯化钠溶液中持续浸泡24h,无明显腐蚀 光纤存放:盒内的预留光纤盘绕在收容盘内,可存放长度≥1.6m,弯曲半径>30mm,光纤接头无明显附加衰减 电气连接:光缆接头盒装有电气连接装置,能使光缆中金属构件的电气连通或断开,需要时外壳上安装接地引出装置 绝缘电阻:接头盒封装后,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2×104MΩ 耐电压性:接头盒封装后,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15kV直流作用下,1min内不击穿,无飞弧 产品分类 ◆按外形结构分类可分为帽式和卧式两种 ◆根据光缆敷设方式有架空、管道(隧道)和直埋等类型 ◆按光缆连接方式分为直通接续和分歧接续两种 ◆按密封方式有热收缩密封型和机械密封型

光缆接头盒使用说明

光缆接头盒使用说明 1 用途 本产品适用于直径Φ22mm以内的各种型号、结构光缆(单纤)的架空、管道、直埋和人井敷设的直通和分歧(一分二,一分三)连接。同时还适用于全塑市话电缆的连结。 接头盒装配示意图 2 主要技术指标 ●外形尺寸(mm):(长×宽×高)435×190×120 ●重量:2.6kg ●光纤曲率半径:≥37.5mm ●光纤盘附加损耗:≤0.01dB ●盘留光纤长度:≥1.6m ●光纤最大容量:单纤:144芯

●适用温度范围:-40℃-- +55℃ ●抗侧压力:≥2000N/10cm ●抗冲击:≥20N.m 3 操作要点 ●如果是普缆直接通过进线孔进入接头盒,如果是微缆,应该是微管进入接头盒并固定,微缆从微管内进入接头盒,并固定加强芯,如果是中心管式光缆,需固定增强纱。 ●开剥光缆,除去外护套、内护套、松缩管,清洗、清除缆内石油填充膏,留1.1--1.6m的光纤长度和30--50mm的加强芯芯。 ●固定好压缆线卡,将微管或普缆固定,微管长处压缆线卡5-10mm,同时固定光缆加强芯,如果是中心管式光缆,需固定增强纱。 ●光纤引入熔接盘内,将热缩管和热熔管套在一对待接光纤的任意一根上,熔接好光纤后,移动热缩和热熔管,套上不锈钢(或石英)加强芯棒,使光纤熔接点处在光纤保护管中央位置,对保护管进行适当的加热,使光纤和保护管熔为一体,经保护的光纤接头卡入布纤槽内(每板熔接盘可布光纤12芯)。 ●将余留光纤均匀地在光纤熔接盘内布好,并将盘绕后的光纤用尼龙扎带理齐定位。熔接盘的使用一般由下至上,待全部光纤接续后,在熔接盘最上一层盖好盖板,并固定。按要求自行定位使用接地线。 ●选择与微管或普缆外径合适的缆环(O型圈)穿入光缆,并调整到接头盒外壳进管口相应压缆处,在两缆环中间微管或普缆部分缠绕密封胶带,同时将未使用的接头盒进缆口用堵头封闭(堵头外部凹部份用密封胶带缠绕),再在接头盒壳体边缘两边的密封槽内垫上密封胶条,同时在两瓣接头壳体进缆端凹部份嵌满密封胶,将两片接头盒挂具左右螺孔对齐,在将外壳合拢,拉紧不锈钢螺栓。要求螺栓受力应对称、均匀,直到全部拧紧为止。 ●接头盒外部3-5cm处加阻水接头,阻水接头的旋钮远离接头盒。 ●按敷设要求,自行定位固定好挂具进行敷设。 4装箱单 接头盒主体:1套堵头:2个 缆环:24个密封胶条:2根 密封胶带:1卷打磨砂布:8条

光缆测试报告

MLC项目通信传输系统 光缆测试报告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7月21日

一、光缆测试说明 1、通信系统说明 MLC项目配套工程包括通信传输系统,由MLC在TCC通信机房、小营/西直门MLC机房分别新设一套2.5G传输设备,三套传输设备通过光缆组成4芯复用段保护环网,通过TCC既有配线架与各线OCC在TCC设置的传输设备业务层互联。MLC新设的传输设备通过TCC既有ODF与MLC机房新设ODF通过光缆连接,实现各线LC业务接入MLC。 2、光纤使用说明 1)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占用南环4芯光纤; 2)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占用北环4芯光纤; 3)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 通信设备,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4)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西直门7层通信机房(南环、北环均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5)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B1层通信配线间(南环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6)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7层配线间,新敷设2根4芯多模光缆。(此处的2根4芯多模光缆不属于通信传输系统,是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交换机之间的多模光缆); 此次测试针对以上6部分进行。 3、测试仪器 采用信维牌OTDR(光时域反射仪),具体型号为S20。 4、相关图纸 《MLC项目通信系统光纤传输路由图》

二、光缆测试内容 光缆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光缆熔接损耗(MLC项目中的光缆熔接点);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 具体说明如下: 光缆熔接损耗:西直门本项目敷设的1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4芯多模光缆;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三、测试目的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报告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 月日

预 习 报 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 实验仪器 20MHz 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 实验原理 光纤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为()αλ,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长度为L 时, 10()()l g (/)(0) P L dB km L P αλ=- (公式1.1) ITU-T G .650、G .651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2()P λ和剪断后约2m 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1()P λ,按定义计算出()αλ。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图1.1 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 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1P、2P的测量没有 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a) (b) 图1.2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