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江苏省260株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研究

江苏省260株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 基因分型研究 刘巧许卫国万康林王建明杨丹丹吕冰邵燕汪华 [摘要] 目的 研究江苏省结核分枝杆菌DNA指纹图谱的分布特征,分析北京家族株与结 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关联性。方法 江苏省30个耐药监测点收集260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应用 比例法检测分离株对于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药性,应用间隔 区寡核苷酸分型( Spoligotyping)方法进行基因分型,使用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 与SpolDB4数据库比对。结果 260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可分为34个基因型(27个独特基因型 和7个共享基因型),菌株经聚类分析分为两个家族:北京家族(80.4%,209/260)和非北京家族 (19.6%,51/26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北京家族株能增加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的发生风险 (OR= 11.07,95%CI:1.45~84.50)。非北京家族包括T1、T2、H3、H4、CAS、LAM、U和MANU2,其 中CAS、LAM和MANU2家族在中国比较罕见,在江苏省是首次报道。结论 江苏省结核分枝杆 菌流行株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型为北京家族,且该家族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耐多 药之间存在关联。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北京家族 Study on the genotypes of 260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by Spoligotyping method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LIU Qiao1XU Wei-guo2WAN Kang-lin3WANG Jian-ming1YANG Dan- danLV Bing3SHAO Yan2, WANG Hua11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2 Department of Chronic  Communicable Disease, Jiangsu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Program of Mega  Infectious Diseases (No. 2008ZX10003-010) and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China (No. 2009ZX 10004-904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notyp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strains isolated from Jiangsu province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ijing family'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 tuberculosi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ixty M. tuberculosis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30 drug surveillance sites in Jiangsu province. Susceptibility of the isolates to the  first-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soniazid, streptomycin, rifampicin and ethambutol) was tested by  using the proportion method. Molecular typing of M. tuberculosis strains was determined by  Spoligotyping and analyzed with BioNumerics software. Results Based on Spoligotyping  fingerprint, 260 strains showed 34 different genotypes, including 27 exclusive genotypes and 7 shared  genotypes. These strains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two groups:the Beijing family (80.4%, 209/260) and  the Non-Beijing family ( 19.6%, 51/260). Data from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fection  by the Beijing family was relat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multi-drug resistant M. tuberculosis, with the  OR (95% CI) of 11.07 (1.45-84.50). Non-Beijing families including T1, T2, H3, H4, CAS, LAM, U  and MANU2 families were also found. Among them, the CAS, LAM and MANU2 families were first  reported in Jiangsu province. Conclusion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marked gene polymorphisms did  exist in M. tuberculosis strains. The Beijing family had been the predominant strain circulating in  Jiangsu province,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multi-drug resistant M. tuberculosis strain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Genotyping; Beijing family  10.3760/cma.j .issn.0254-6450.2011.12.016 国家科技重大传染病专项( 2008ZX 10003-01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10004-904)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刘巧、王建明、汪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防治所(许卫国、杨丹丹、邵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万康林、吕冰)

2017年新项目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2)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 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 申请人:张艳 申请人职称:副主任技师 所在科室:检验科 申请日期:2017.06

医务部印制 说明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需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并遵循伦理原则,并具有实用、有效、安全、先进等技术特点。 2、项目各栏请认真填写,如无相关内容,请填写“无”,以确认该栏无需填写相关说明;各栏填写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3、填写本表,如涉及伦理问题,即视为申请者已提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针对所申请项目进行伦理审查和评议,可不再另行提交申请表。 4、项目审批过程包括填写申请表、专家预审、医疗技术管理或/和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表格填写如存在字迹潦草、内容不完整等,视为废表,将不予预审和讨论。 5、凡未履行准入并填写该申请书的新技术新项目,不得参与医院年度新技术新项目成果奖励的申报。 6、本申请书及其审批结果,是申请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申请、鉴定的重要基本支持依据。 8、申请项目获得批准后,根据申请人、申请科室承诺,管理部门有责任对批准项目进行全程追踪管理、进度检查、伦理督查,可根据完成情况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目的及主要内容(简述) 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基于免疫层析和胶体金显色技术开发而成的一步法检测。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 应用目前国际医学基础研究最新进展及公认的最新抗原片段,采用基因工程制备的结核抗原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确保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基础上,更加符合《结核病管理办法》的核心要旨:“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进而实现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和化疗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及特殊人群体检筛查等。 二、该技术项目相关的国内外进展(简要说明)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常见,其他器官也可受感染致病。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各类人群易感,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方式。结核病的常用诊断方法有痰结核菌检查,影像学诊断,PPD试验,抗体诊断方法是近几年引进的结核辅助诊断方法。 该技术的国内外使用单位综述: 《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江西省胸科医院检验科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年8月第33卷第4期 《结核抗体IgG/IgM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年第20卷第15期 该技术项目的国内外参考文献: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现阶段结核抗体检测在我国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国防痨杂志》 三、该技术项目的技术原理、先进性、有效性、安全性及应用价值 采用基因工程制备的结核抗原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定性检测血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IgG和IgM)。检测时,样本中的结核抗体可与胶体金标记的抗原形成结核抗体-金标抗原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该复合物沿着试剂条向前移动,经过T1检测线时IgM抗体-金标抗原复合物与膜上包被的小鼠抗人IgM结合而显色,经过T2检测线时IgG抗体-金标抗原复合物与膜上包被的结核抗原结核

病例分析——肺结核

` 第三章病例分析——结核病一、概述 1.概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痰中带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飞沫传播。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引起发病。 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型、增生型、干酪样坏死三种类型。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交错存在,很少单一病变独立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 2.结核病分型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V型:其他肺外结核 二、诊断要点 1.全身症状:发热,多数为长期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 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 病灶以渗出型病变为主的肺实变且围较广或干酪性肺炎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故听诊于肩胛间区闻及细湿啰音,有极大提示诊断价值。 空洞性病变位置浅表而引流支气管通畅时有支气管呼吸音或伴湿啰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的空瓮音。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的体征有患侧胸廓塌陷、气管和纵隔间向患侧移位、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啰音,以及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结核有局限性哮鸣音,特别是于呼气或咳嗽末。 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病原学检查 ①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 ②痰培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③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 2)影像学检查 ① X线胸片 文档Word ` 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特征有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或纵隔肿大的淋巴结组成哑铃状病灶。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基因检测分析。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首次诊治患者39例为观察组,首次诊治失败后行第二次治疗患者23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分析及rpsL、rpoB、embB、KatG基因检测。结果62例患者中共19例出现耐药,耐药率为30.65%,对照组患者1种药物耐药率为26.09%,同观察组1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种药物耐药率为17.39%,同观察组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药物耐药率为8.70%,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psL、rpoB、embB、Kat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3.33%,86.11%,88.89%,91.67%,x2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产生同菌株基因具有较大关联,且耐药率同治疗次数有关,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耐药情况,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in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and genetic testing. Methods 62 cases of TB patients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and allocat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ly grouping method,firs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3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firs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ailure underwent secondary treatment of 2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resistant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was analyzed and rpsL,rpoB,embB,KatG genetic were tested. Result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19 cases of drug resistance,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1,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26.09%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10.26%),(P<0.05),2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17.39% and 7.69%,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3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8.70%,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rpoB,embB,rpsL,KatG gene mutation rate was 86.11%,88.89%,91.67%,83.33%,x2 test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generation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strains with gene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r,and the number of drug-related rates with treatmen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to be based drug resistance in patients choose combination therapy programs,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Drug resistance;Gene;Detect 重大传染性疾病对于人们健康及社会稳定均具有较大危害,因此,对其进行快速诊断历来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自1882年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以来,结核病便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的重要传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称“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1998年称“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1999年数据显示[1],全世界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高达300万,是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之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结核病与艾滋病、疟疾列为21世纪人类需要攻克的三大传染

病例分析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分级:轻度FEV1 ≥80%中度50%≤FEV1<80%重度30%50%极重度30%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 进一步检查:1.肺功能检查2.胸部影像学检查3.血气分析4.痰培养 治疗原则:1.控制性氧疗,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CO2潴留(2)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3)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和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4)短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肺炎 青壮年+受凉+高热+湿哆音+铁锈色样痰=大叶性肺炎 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 发绀+鼻扇征(+)、三凹征(+ )+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呼吸快、心率快=左心衰 肝大+双下肢水肿=右心衰 儿童+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头痛及胸骨下疼痛+关节疼(肺外并发症)=支原体肺炎 鉴别诊断:(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急性肺脓肿(3)肺癌 进一步检查:(1)X线胸片(2)胸部CT(3)痰培养+药敏试验(4)痰找癌细胞(5)痰找结核杆菌(6)必要时行纤维气管镜检查 治疗原则:1.抗感染使用抗生素2.对症治疗退热、祛痰等 (三)支气管哮喘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进一步检查:1.动脉血气2.胸部X线检查3.肺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1.吸氧2.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3.支气管舒张剂4.急性发作控制后综合防治 (四)肺癌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鉴别诊断:1.肺炎2.慢性支气管炎3.肺结核 进一步检查:1.胸部CT 2.纤维支气管镜及活检3.痰脱落细胞检查,或CEA检测4.腹部B超 治疗原则:1.手术切除2.化疗、放疗配合 (五)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1型呼衰PaO2 < 60 mmHg 2型呼衰PaO2 < 60 mmHg + PaCO2 > 50 mmHg pH < 7 . 35酸中毒 pH > 7 . 35碱中毒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意识障碍=肺性脑病

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基因的特征

系统细菌学 课程论文 题目: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特征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魏文凭 学号: 2016304120036 中国·武汉 二0一六年十二月

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特征 摘要:分枝杆菌属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人畜共患病的结核分枝杆菌和引起麻风病的麻风分枝杆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类病原菌,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疫情也逐年增加。因此关注分枝杆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对农业、卫生和环境都用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分枝杆菌的特征和一些耐药基因的研究。 关键词:耐药机制结核病生物学特征 1、结核病的认识及治疗发展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tuberculosis)是全球第二大致死性传染病—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最大的特点就是持留性(persistence)[1],有时感染可达几十年,因此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高达180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中国是结核病高发的国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和特别警示的高耐药国家之一。 结核病很早就存在,在考古学界,从新石器时代人遗骨中发现有骨结核,古埃及木乃伊中也发现有结核病,说明结核病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400-3400年。在中国历史上,结核病也是广泛流行的,当时称为痨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在认识到它的致病菌之前,人们没有治疗的手段,只能通过环境的影响,在空气清新、气候湿润的地域抑制结核病的发作。在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通过特殊的染色技术,发现了细棒状的结核杆菌,又通过血清培养基获得了结核杆菌,证实了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自此对结核病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结核病的检测技术也不断发展。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Calmette)和格林(Guerin)在1908年和1919年间,经过230次的传代,获得了一株牛分枝杆菌减毒株,卡介苗[2]。自1921年首次使用以来,成为有效治疗儿童结核病的疫苗,但对于成人型结核病的的治疗很有限。到了上世纪中期以来,临床上又应用了一些抗结核的药物,如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

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学生:何燕华学号:20111061 一、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 1、结核病简介 趣味背景:林黛玉的不足之症是什么病症呢? 不足之症是中医的病症名,即民间常说的先天不足,泛指各种虚证。虚证是指人的正气虚弱不足,又分气虚、血虚,气虚可发展为阳虚,血虚可发展为阴虚,有些病人可气血皆虚或阴阳皆虚。气虚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心悸、自汗、头晕、耳鸣、小便清而频、脉虚弱等。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色淡、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疲倦乏力或手足麻木,脉细弱等。 根据小说的描写,林黛玉患的应是一种慢性病。她“从会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旧疾”,并且病症主要表现是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又咳嗽数声,吐出好些血来”。王大夫分析她的病症时说“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每到五更,必醒个几次。即日间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从她所患之病的症状及疾病演变和进展分析,林黛玉患的是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愈演愈烈。 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统计,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880万新发病例,200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每15s就会有一个死亡病例。并且,随着社会人员流动,HIV感染者增多造成的交叉感染使我国的结核病感染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已经成为造成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传染病类型。了解宿主的免疫系统及机体相关细胞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机制非常重要,并且能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2、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是一种抗酸阳性棒状杆菌,主要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结核菌。结核菌细长略弯曲,大小约1~4X0.4μm,无鞭毛、无芽孢、不能产生内、外毒素,专性需氧,培养要求高,生长缓慢,菌体成分主要有脂质、多糖、蛋白质等。 大量研究表明结核杆菌属于兼性寄生菌,原因是首先在感染的巨噬细胞内复制,故称为胞内菌;然后,随着病变发展又会出现在坏死组织中即巨噬细胞外进行复制结核杆菌的致病性与其在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菌体和细胞壁成分以及代谢物质的毒性和机体产生抗结核免疫反应等有关。 在结核杆菌胞壁中含有许多特殊脂类物质这种特殊的胞壁赋予结核杆菌能在宿主吞噬细胞内生存的能力,也为特异性T淋巴细胞提供了独特的糖脂抗原;而且从其基因组序列可以看出结核杆菌具有潜在的由一种代谢途径转变为其他代谢途径的能力,包括有氧呼吸(如氧化磷酸化)和厌氧呼吸(如硝酸还原反应)。这一代谢途径转换的灵活性对结核杆菌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有极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结核杆菌既可以在人高氧压力的肺泡中生存繁殖,还可以在结核肉芽肿的微氧和厌氧的环境中存活。 二、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内的免疫机制 1.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病例分析报告完整公式

(完整版)病历分析答题公式---快速写出诊断 (增加辅助检查+鉴诊+治疗)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分期:急性加重期?稳定期?)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补:肺功能分级:FEV1/FVC<70,FEV1于30、50、80间分别为轻、中、重、极重。伴慢性呼衰亦为极重。 查:肺功能、胸片、血气分析、痰培养。 治:控制性氧疗,维持氧合水平>60%,或血氧饱和度>90%。、抗生素、支气管舒剂、必要时糖皮质激素、并发症治疗、加强教育、戒烟等康复治疗。 (2)肺炎 青壮年+受凉+高热+湿啰音+铁锈色样痰=大叶性肺炎 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发绀+鼻扇征(+)、三凹征(+)+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呼吸快、心率快=左心衰 肝大+双下肢水肿=右心衰 儿童+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关节疼=支原体肺炎 鉴别:金葡菌炎、干酪样肺炎、肺脓肿、肺癌。

查:胸片、胸部CT、痰培养+药敏、痰找癌细胞、痰找结核杆菌、必要时行纤支镜。 治:抗感染,对症治疗。 (3)支气管哮喘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鉴别:心源性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肺嗜酸细胞浸润(胸片肺部游走性淡片影,肺组织活检诊断) 查:血常规、痰涂片、动脉血气、肺功能、胸片、变应原。 治:吸氧、静脉运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剂、控制急性发作后综合防治(减少接触危险因素、评估及检测哮喘、随访)。 (4)肺癌()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 鉴别:肺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性假瘤、肺转移瘤慢性肺脓肿、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节病、淋巴瘤)、胸腔积液(胸膜间皮瘤、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查:胸片、胸部CT、纤支镜、胸腔积液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免疫学检查、肺组织活检,腹部B超 治:手术。配合化、放疗。 (5)呼吸衰竭() 模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Ⅱ型呼衰;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TB检测试剂盒

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TB)检测试剂盒 一、检测原理------斑点金免疫渗滤法 二、临床意义------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呈阳性 (一)、抗细胞壁脂多糖LAM抗体呈阳性 1、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是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功能,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2、检测到此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要考虑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3、由于在某些呼吸道炎症等良性疾病中,此抗体也会呈现阳性,所以,请医生要结合其他的临床信息加以鉴别诊断。 (二)、38KDa抗体阳性 1、38KDa抗原是定位在质膜上的磷酸盐转运蛋白。 2、检测到此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病史,非常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 3、由于此抗原和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杆菌)同源蛋白有30%以上的交叉,所以,在肠道感染患者中有一定的假阳性,要注意加以鉴别。 4、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接种过卡介苗(BCG)的患者中,也会出现阳性,要注意鉴别。 (三)、16kDa抗体阳性 1、16kDa蛋白又被称为HSP16.3蛋白,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HSP)家族成员之一。 2、此抗体在结核病患者中有相当高的阳性率(46~50% ),检测到此抗体阳性,并结合临床要考虑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3、在大多数接种过卡介苗(BCG)的患者中,并不会出现阳性,能将结核病患者与BCG 接种患者区别开来。 4、作为儿童结核的早期诊断指标,敏感性为64.8%左右,特异性96.2%左右。

(四)、MPT63抗体阳性 1、MPT63抗原是结核杆菌的分泌蛋白之一。 2、它的灵敏度为15~40%,特异性很高,约为98%左右。即在检测到此抗体阳性时,临床 上基本就可诊断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三、临床意义------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呈阴性 (一)不是结核病患者 (二)病情好转 (三)在结核病患者病情加重、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痰涂片、 痰培养呈阴性的患者中,由于机体免疫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产生的抗体滴度太低,以至于 不能被检测到,会呈现假阴性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加以鉴别。 四、多指标联合检测的优势 (一)多指标联合检测,提高了阳性率 由于单个抗原不可能捕获全部或大多数抗体,所以,多指标联合检测,提高了阳性率,减少 了漏检,是结核血清学诊断的发展趋势。 指标组合灵敏度 LAM 56.5% LAM+38KD 68.3% LAM+38KD+16KD 75.2% LAM+38KD+16KD+MPT63 77.4% (二)多指标独立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监控 结核菌侵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体液免疫反应,体液免疫随着病变的加重(或血行播散)而增加。当多个抗体呈现阳性时,提示病情有加重的迹象,所以,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不 同时期的抗体谱,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病情的监控和疗效的判断。

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1.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结核杆菌作为兼性胞内寄生菌,以巨噬细胞为宿主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微生物并处理衰老死亡的组织, 其自身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参与局部炎症反应、发热反应等。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氧依赖性和非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发挥杀伤和消除病原菌的作用。 (1)巨噬细胞的识别作用 巨噬细胞是MTB进入机体内首先侵入的细胞, 是MTB感染过程中的主要靶细胞。巨噬细胞有两种识别MTB的方式:①直接识别:巨噬细胞能通过其表面的激素样受体直接识别侵入机体的MTB。②间接识别:巨噬细胞可以通过表达补体受体识别MTB。(2)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 巨噬细胞能通过自身凋亡等杀灭菌体。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毒素具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氧依赖系统, 在抗微生物效应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另一个是氧不依赖的系统,溶菌酶等属于该系统产物,这个系统也参与杀微生物活性。巨噬细胞主要通过氧依赖系统杀伤侵入机体的MTB,激活的巨噬细胞发生呼吸暴发,产生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OIs)和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NIs),释放溶菌酶等活性蛋白质,这些物质有强的氧化作用和细胞毒作用,对MTB有强的杀伤作用。另外,巨噬细胞与病原菌作用后处于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可以通过病原菌与TLR相互作用激活caspase-8,诱导其自身凋亡,破坏MTB的生存环境,杀灭入侵的MTB。 (3)MTB的免疫逃逸机制 MTB能在巨噬细胞内定居存活以及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是与其免疫逃逸的机制分不开的。MTB进入巨噬细胞胞膜内化形成吞噬小体,然后与溶酶体结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溶酶体分泌的胞内酶可以促使吞噬溶酶体酸化,外源性抗原在吞噬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中被水解为抗原多肽。而MTB之所以能够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是因为它能够阻止吞噬溶酶体的酸化。MTB可以通过降低磷脂酶D的活性,抑制活性氧中间体和活性氮中间体的产生,下调MHCⅡ的表达,抑制吞噬溶酶体的成熟,进而抑制巨噬细胞的氧依赖杀伤作用。 2.特异性免疫在抗结核中的作用 MTB的感染过程,分为初始感染,潜伏感染,再次大量增殖造成的疾病复燃三个阶

病例分析——肺癌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 癌 一、概论 1.概念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亦称支气管肺癌,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速度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关。本病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高峰在60~79岁之间。 2.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大量资料说明肺癌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吸烟;空气污染;职业致癌因子;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如病毒感染、某些慢性肺部疾病与支气管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3.分类 按解剖学部位分类 (1)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癌肿称为中央型,约占3/4,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较多见。 (2)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癌称为周围型,约占l/4,以腺癌较为多见。

按组织学分类 按细胞分化程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点,目前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鳞腺癌。 二、诊断要点 1.40岁以上男性,长期重度吸烟史。 2.症状体征 ①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体征 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少许泡沫痰;肺泡癌可有大量粘液痰。 咯血:以中央型多见,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性血痰。 喘鸣、气急、胸闷、发热、厌食、乏力、体重下降等。 ②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体征 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胸壁静脉曲张和上肢,颈面部水肿。 Horner综合征:肺上沟瘤(Pancoast's tumor),癌肿侵犯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导致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无汗。 ③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脑,中枢神经系统转移,骨转移。 ④肺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肿瘤综合征。 Ⅰ.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异位ACTH综合征,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 Ⅱ.其他肺外表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肌无力样综合征,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3.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①胸部X线检查 1)中心型肺癌 直接X线征象:多为一侧肺门类圆形阴影,边缘毛糙,可有分叶或切迹等表现。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并存时,可呈现反“S”形征象,有诊断意义。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诊断结核病的比较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结核病的比较 池云生张东浩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检验科 130500 【摘要】目的将诊断结核病的蛋白芯片法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价三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蛋白芯片法、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检测125例确诊结核病人、50例肺部其它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蛋白芯片法、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为64%,72%及22.7%,前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抗酸染色法(P<0.05)。三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0%,76.7%及96.7%。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比较,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蛋白芯片;结核分枝杆菌;比较;诊断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入我国法定重大传染病。为了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临床上现已开展了多种针对于结核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我院以开展的检测项目有蛋白芯片法、金标法、抗酸染色法、PCR-荧光探针法、结核菌培养等多种方法。根据临床应用情况,现就相对简便易行的蛋白芯片法、金标法、抗酸染色法进行比较,来评价三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为结核病防治的临床应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结核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PC)是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利用微阵列技术将纯化的结核菌脂阿拉伯甘露糖(LAM)、蛋白16 KDa(rT—PA16)和38KDa(rTPA38)等三种抗原固相于同一膜片上,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膜上快速进行,再以免疫金作为标记物在膜上显色,然后放入芯片阅读仪,在专门软件的支持下对抗原点阵的灰度值进行分析,以达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目的。为了评价此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此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及常规的抗酸染色法作一比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①标本来源:125例确诊结核病人血清由我院内科肺结核确诊病人提供,50例肺部其它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来源于本院胸外科、内科和门诊体检人员。②主要仪器和试剂:蛋白芯片阅读仪、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试剂盒均为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胶体金诊断试剂盒为

病例分析——肺结核

第三章病例分析——结 核病 一、概述 1、概念 结核病就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得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 核最为常见。 痰中带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排菌就是结核传播得主要来源,主 要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飞沫传播。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 才会引起发病。 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型、增生型、干酪样坏死三种类型。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交错存在,很少单一病变独立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 2、结核病分型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与肺门淋巴 结得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得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与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V型:其她肺外结核 二、诊断要点 1、全身症状:发热,多数为长期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 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 病灶以渗出型病变为主得肺实变且范围较广或干酪性肺炎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 气管呼吸音与细湿啰音。 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故听诊于肩胛间区闻及细湿啰音,有极大提示诊断 价值。 空洞性病变位置浅表而引流支气管通畅时有支气管呼吸音或伴湿啰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得空瓮音。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得体征有患侧胸廓塌陷、气管与纵隔间向患侧移位、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啰音,以及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结核有局限性哮鸣音,特别就是于呼气或咳嗽末。 4、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1)病原学检查 ① 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 ② 痰培养具有较高得敏感性与特异性 ③ 结核菌抗原与抗体检测 2)影像学检查 ① X线胸片 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特征有原发灶、淋巴管炎与肺门或纵隔肿大得淋巴结组成哑铃状病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 规程操作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胶体金法) 规程操作 1、检验目的 本试剂盒可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结构分枝杆菌抗体,用于临床结构病的辅助诊断。 2、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利用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技术(DIGFA),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膜蛋白抗原分离纯化,点样并固化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膜上TB抗原捕获人血清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被捕获的结核IgG 抗体可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胶体金缀合物标呈色(SPA能与IgG 特异性结合),形成红色斑点,根据是否出现红色斑点即可判断阴、阳结果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3、样本要求 必须使用新鲜血清标本,血浆标本必须用玻璃棒剥离纤维蛋白,保证血清无混浊沉淀。 4、试剂 4.1试剂名称: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4.2生产厂家: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4.3包装规格:20人份/盒 4.4贮存条件及有效期:2-8℃干燥处保存,有效期12个月。 5、检验方法: 5.1在反应板的反应孔中间,加入2滴封闭液,等待薄膜吸入;5.2 取40μl新鲜的血清标本,加入反应孔中间,等待薄膜吸入; 5.3 在反应孔中间加入6滴洗活液,等待薄膜吸入; 5.4 在反应孔中间加入2滴金标液,等待薄膜吸入;

5.4 在反应孔中间加入6滴洗涤液,等待薄膜吸收,目测结果; 6、结果判断 6.1 阳性——质控点显示红色,反应孔中间有红色斑点出现。 6.2 阴性——质控点显示红色,反应孔中间无红色斑点出现或仅为痕迹。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少数标本(急性感染、高血脂、溶血等)可出现背景偏红,一般不影响结果判断,可通过将标本用封闭液1:3稀释,加样80μl背景将获得改善。严重乳糜血标本可能会阻塞硝酸纤维素膜孔,使背景很红,影响中间红色斑点有无的判别,不宜用本法测定。 7、注意事项 7.1 必须以单人份操作,严禁多标本同时检测,每个标本的操作步骤需要连续进行,不宜停顿过长。 7.2 质控点显示红色表明试剂盒有效;阴、阳性对照也是确保定性结果可靠的一个环节,但临床阳性标本显色深浅可以与阳性对照不同。 7.3 血清、包括健康人血清属潜在生物危害物质,操作者应戴手套,测试后凡接触血清的物品应消毒后再丢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