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3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3含解析

小题练透3

时间:20分钟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青山倚碧海,朋自远方来。6月的青岛,花木葱茏,生机勃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成员国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合作大计。6月1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强调,尽管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________;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________;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________,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宣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到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从继续举行“和平使命”等联合反恐演习到中方为各方培训数千名人员,中国贡献为上合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________的判断,务实亲和的倡议,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同。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B.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C.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D.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解析文中画线句子“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正确把握和认识”语序不当,应该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语序不当,应该先“破解”再“化解”;“发挥‘上海精神’”搭配不当,应该把“发挥”改为“弘扬”。故选A。

答案 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更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

B.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

C.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

D.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中国的思想力更被见证

解析按照逻辑发展顺序,应该是由“思想”到“行动”,所以应该是“思想”在前,“行动”在后,且括号之前主要讲思想方面,括号之后“一系列具体措施”是中国人的行动方面,排除A、D两项。B项,“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主语是青岛,这次会议在青岛举行,青岛见证了中国人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人的行动力,主语都是“青岛”,强调了后者,领起下文的“一系列具体措施”。C项,“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突然转换成“被”字句,主语变成了“中国的行动力”。故选B。

答案 B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东山再起登高望远

B.人心向背大势所趋东山再起居高临下

C.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沉渣泛起登高望远

D.人心向背众望所归沉渣泛起居高临下

解析人心所向: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人心向背:向,归向,指拥护;背,背离,指反对。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此处是说“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所向往的,选用成语“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此处是说“合作共赢”是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故选用“大势所趋”。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以后又出来做了大官。后用以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沉渣泛起:已经沉到水底的渣滓又漂浮了起来。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此处是说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这些陈旧的论调不时地又重新出现,选用“沉渣泛起”。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此处是说习近平总书记站的高,其判断看得更远,选用“登高望远”。故选C。

答案 C

4.某中学高一五班李源拾到一个钱包,写了一则招领启事,其中格式和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招领启事

各位同学:

本人于6月13日下午在学校篮球场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205元、饭卡和钥匙,请失主两日内前来认领,过期不候,十分感谢。

李源

2018年6月14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来看格式。“招领启事”四个字居中,然后直接空两行写“招领启事”正文,不需要称呼。最后在右下角署名,在署名下面写上时间。所以“各位同学”删去。“本人……”要空两格。再来看“招领启事”的内容,“招领启事”中不能写清楚被招领物(特别是钱)的数量,所以“人民币205元”改为“人民币”,或改为“人民币若干元”。还有招领启事要写明在何地、找何人认领,如“到高一五班与我联系”;“过期不候”,超过一定时间就不等待了,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才有效。用于此处表达不得体,可以改为“敬请及时”。还有结尾的“十分感谢”应该是失主感谢捡到钱包者,此处是请失主前来认领,不用“十分感谢”,删去。

答案①去掉“各位同学”(启事不需要称呼语) ②“人民币205元”改为“人民币”,或改为“人民币若干元”③应写明在何地、找何人认领,如“到高一五班与我联系”④“过期不候”改为“敬请及时”⑤去掉“十分感谢”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符合逻辑,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示例吟诵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不断探索。

材料:

视死如归舍弃小我心忧天下

林则徐范仲淹谭嗣同

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我自横刀向天笑

后天下之乐而乐去留肝胆两昆仑苟利国家生死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谱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心忧天下。咏叹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舍弃小我。怒喊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视死如归。(写出一个句子得2分:注意诗文上下句搭配是否正确,三组句子应该按照朝代顺序排列。)

【文化常识】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

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