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9生物技术实践部分名校试题汇编(教师版)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9生物技术实践部分名校试题汇编(教师版)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9生物技术实践部分名校试题汇编(教师版)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9生物技术实践部分名校试题汇编(教师版)

1.(2013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定位检测) 葡萄发酵可产生果酒、果醋,请利用

相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

化,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 适宜条件。

G)t

葡萄籌|竺[7丽卜3一両闯

(2)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

下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操作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发酵结束后,检验甲发酵过程中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臭于

甲乙画

涯:各崑肆養的盅便管力尢

(3)如下图是采用纯化酵母菌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

O QQ ?

A : B

判断图A所用接种方法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O

(4)自己在家中制作的果醋很容易腐败,而包装瓶上写着105 C高温瞬时的果醋瓶上

写着“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正常果酒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

1L [生樹一一选修[生物技术实艦"15分)

(1》筑%爲0它?35弋(2分.毎点1分)

口}甲*丙⑴分?每点1分)在戳性条杵下?录铮酸悍与祈潇辰应呈

现来绿色<2?) (3)?释涂齐甲桩逵形虎的菌髀分布较均

匀(2井〉平板划线袪(2分)W)髙掘杀死了灘生钩

爲}(4分.如图*蒔阶段各2分?若密封培养后期曲线有下降静勢也给分)

【解析】⑴④过程为制作果醋的阶段,乃至的醋酸杆菌为好氧性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C。⑵酵母菌无氧呼吸

可以产生酒精和C02是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已接近作用的

微生物。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02导致乙装置中气压升高,要定期打开排气管进行放气丙装置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

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不利于放气;同时导致瓶内氧气

过少,不利于发酵前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⑶根据菌落特点可以直接判断出接种方法, 详解见

答案。⑷见答案。⑸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酵母菌可以增殖,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增殖。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果酒和果醋制作、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等相关知识。属于识记、 理解层次的考查。

2.

( 2013届湖南省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联考)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 灭菌、干热灭菌和 ____________ 灭菌。

(2) 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 g 土壤加入盛有90 mL 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 吸取0.1 mL 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 ③

D .①④②③

(3) 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

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 ____________ 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

发酵液逐渐呈现 深红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

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 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

生物是

(6)

腐乳制作过程中 些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答案】4)灼烧高压蒸汽 ⑵C ⑶巫绿红葡萄皮朗性素进入炭酵港

(4)平板划线眩稀释涂帝平板法选择堵养基

毛弯(6)A

【解析】(1)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旳焼夬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稀釋徐布 平板法分厲

纯f 匕土壌中徴生物的正确操作歩骤是土境取样、称取10琴土壌加入盛有90 mL 无菌水的锥

形瓶中制备土壌提取液、眠取0.1皿落掖进行平E 涂布' 依次稀释至1礼1只

10\ 10\ 10'釋度.⑶ 在盤性条件下,重锯觀钾与痔稱反应呈红色,由于

红葡萄皮的色盍进九发糜液,所屈在发奮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揚高,发晰逐渐呈现深虹 €>

U )撐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迭,分离徽生韧朗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⑸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倉生物是毛畫.⑹腐乳制作过程中彫响其図味 和品质的

因素有①盐的甲聲、②酒的种类和用重、③友酵温度、④夏酵时间、⑤香辛料的用 JEL a

点评:本题考查徽生物的培养、利用,属于对识记理解层祺的考萱.

3. ( 2013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下列是有关固定化酶及细菌培养与分离 的问题。请回答: (1)

固定化酶是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 ①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

为 ②

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 可用 ③ 法将a -淀粉酶固定在石英砂上形成固定化酶

柱。

(2) 为获取土壤中的芽胞杆菌,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流程如下图。 O 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 () 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香辛料的用量 C .①②⑤

D .③④

影响其

上图中步骤A为④,步骤B为⑤。要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采用的方法是⑥。

(3)下列消毒灭菌方法中,常用于接种环灭菌的是⑦。

A. 70%酉精浸泡

B.紫外线照射 C .灼烧 D.高压蒸汽

(4)请分析划线分离法能得到单菌落的原因:⑧。

【答霓】(1)①化学②不溶于水③吸酣(2)④制平扳⑤培葬⑥将峽菌后的培弄基培养一段时f可后观察是否出现菌蒂C3)?C【4)⑧划聂过程中播种环上的菌液逐斷诚少,到划嶷最后部分细菌间距离加大,经培养后能得到单菌落

【解析】(1)固定化繭的制作方法除物理吸附酝化外,逐有化学结合酝化,将南固宦在不F容于水的载体上石英砂化学性质稳定.可用吸附法爲o淀粉繭固定在石英砂上形成固定化■酶柱;⑵划线分离前需制平板,后妾进行培养.再观察=耒用空白培养的労法到断培养基灭两杲否彻底舟(3)?种环灭繭一般用灼烧迭弟(4)划荻程中接种环上的菌筱逐普斤减少,郅划往最洽部分细菌间距离加尢,疑培养后能得到单菌落,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坯本题肴查固宅化曲及划线分离的有关知识.

点评匚基础题氏固定化酶的固宦方法?徽主物培养中基年的消毒灭菌的为法,均沟识记内容,空自对.照是检验培养基醺菌蝕臬的常用方法;划线分离法应从原理上理解其分画的膜因?

4.(2013届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检测)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I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后者则是将菌液进

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然

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而来的形态可

见的子细胞群体。

n .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菊花植物体未开花K)幼墩枝条一^ 愈伤组织

D t ----------- 试管幼苗1--------------------------- 1c

图中B C依次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填名称),添加的关键激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操作成功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要对外植体、超净工作台等消毒,对 __________________ 等灭菌。

【答案】T稀释涂布平板悌度稀释晅温培养单个细胞

II脱分再分化(全答给分)细昶分裂素、生长素(全答给分】无菌操作(或无菌按术)培养基(或墙养器具)

【髀析】I .徽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有平根划竝法和稀释涂布平扳法,洽若则是将團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絡然后将不同稀釋產的菌楝分别涂布到固体壻养基的表面,然话进行恒温培养.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形态可见的子细胞群俶属于种群.

II .植物组织培养中B衰示脱分比》成愈伤组纽C再分化成试管幼苗,添加的羌键恿素是细胞分裂盡生长養张庫的配比调节分化过程.实验成功的黄谨是无僦防止杂菌在

上面迅速生长而消耗营养,且会危害培养物的生长;所以要对外植体、超净工作台等消毒,对培养基(或培养器具)等灭菌。

考点: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植物的组织培养。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5.(2013届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高三阶段考试)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F面是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代谢类型为,应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取土样。

(2)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并加入__

指示剂进行鉴别。

(3)若取土样5g,应加入__ 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

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取样稀释前,一定要

以减少误差。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 __

将菌液铺平。这种接种方法称为。

(4)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 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_ _

(现象)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答案】H)畀养需氧(2)以尿素为唯一氮源酚红⑶45福勻涂

布■器稀释涂帝平板法(4)红色环帯10勺或1沪

【解析】⑴分解尿気的细菌代谢娄型是畀养需氧型;所以需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壌表层取土样.(2)好解尿索的细菌,其藐源昱尿臺,而其他傲主物的氮源是有机氮,所以欲分离分解尿盍的细菌,应用以尿素为咋一氯源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开加AWIffi示刑进行鉴别.(3)将5g 土样稀释10倍,则应加入45ml无菌水,为了减少误差?则在取样稀释前一定鑒摄荡捲外将稀释液舖平则应利用涂布器,该方法称为稱释徐希平板法.⑷以尿素対唯一氮源的培养呈中加入酣红扌莽剂:培养分解尿盍的细葡后:如果PH11升高,则指示剂将变红,所以谀实验应培养具有红色坏带的菌落数,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稀释10石或105fi,繭蒂数校少可计紀

靑点,本题考査飆主物的分离和计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7丈.解答肚題的关蔭是理解分解尿橐的细菌只以尿養作黄氮源,而其他織生物则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这样就可以确宦选择培养基的成分.

利用选择培养技术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⑴ 本实验所需培养基按功能分属于 ____________ __ —,碳源为 _________ _ 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

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和⑦属于对照组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设置对照的目的是 。

5 (2分)⑤—⑥采用单菌落挑取法,接种到⑥

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 菌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写出二条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

I 【答案】口)选择培养基 时疑基苯甲酸(2〕利用以对理基苯甲漲沏惟一碳源的选择

培养基」经选择培养,选择出能降解衬羟基苯甲醍的微生韧⑶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瞬 生物的比例(扩丈目的菌的数量)(4) ? 说明通过选择培謀的确得到了歡分禽的目标徴 生物 ⑸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天菌,熔工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扌丁开血盖时只打开一部 分;试管口不离开酒精灯火焰附近:挑取甫落接种钊试管中后塞好棉塞;

【解祈】(1)本实验所用培养基是以对坯基苯甲霰为懂一碳源的选择眉养基.(2) 培养的徽主物主要是能降解对疑基丞甲酸朗锻主物. ⑶ 经过①②③闲重复培养,増大了 分解对径基苯甲WW 生物的比阿C4)最后通过设立对照咫单菌落挑取法将培养基上的 单菌落分别接种到皆有对範基苯甲酸及不含有该物质的培养基上?脸证是否得至!1 了目的菌 株.⑥中没育对羟基差甲臨 ⑦中舍有对轻基苯甲漲?所以⑧是对照组,对頗的目的是说明 通过选择培养的瞬得到了欲分画的目标尉生断(5)整个操作过程都应是无菌操作,所用 仪器和垢养基都需灭菌,拱作耍在酒精灯火焰旁逬行,接种环用完之后也宴在火焰上灼烧以

考点;本题考查航生物的分离和堵养.

点评:加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F 丸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菌的代谢特征与其 他徽

7. ( 2013届江西省重点中学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

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挑選简轉—神療W 一鬧帝

发陪一—

91果弼、果皤的制柞说程 ⑴完成图 1中的实验流程。

6. ( 2013届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

选择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 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 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

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

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 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

物的实验过程。

存裁北对JW 加

律甲址的站养

川?"爪AE 胆出

? @ ■/!律卄站悴堆 苹甲權曲協养 <3)

将上壤样品挨稗制含 対处

川篆屮幡的般 餘口別件冇対" 肚苹

叩酸的跆那 平戦菱

充P 图2果稠,果議的发酵裂實

四川省宜宾市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A、B卷)

2012级生物二轮复习A线生 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训练(A卷) (全卷满分:90分) 姓名班级得分 第I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仍然可以大量繁殖 D.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2. 下列所示四种菌落分布结果图中,均是是采用同一接种方法得到的是() A. ○2○3○4 B. ○1○3○4 C. ○1○2○4 D.○1○2○3 3.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土壤样液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伊红指示剂的固体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4.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D.两种方法都可以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5.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值,每支试管加五块0.1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下列的说法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实验选取pH值梯度可以是5、6、7、8、9 B.为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将温度由25℃提高到大约80℃ C.生成果汁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酶活性越大,果胶分解越快,生成的果汁越多 D.可根据果汁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来判断最适pH值 6.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B.MS培养基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不含各种氨基酸

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第17讲Word版含答案

第17讲微生物的利用与酶的应用 [考纲要求] 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3.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4.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1.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 提醒(1)LB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等凝固剂,用于单菌落的分离。 (2)全营养LB培养基与尿素固体培养基:①全营养LB培养基(含琼脂糖)是基础培养基;②尿素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如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尿素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如尿素培养基中加入酚红)。(3)加入尿素前的固体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尿素溶液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 2.灭菌与消毒的比较

3.微生物分离的两种常用方法的比较

提醒划线分离操作的注意事项 (1)每次划线之前及最后一次划线之后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2)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4)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4.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操作 (1)原理 ①接种在LB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快速分裂增殖。 ②将待检测微生物样品通过划线分离法或涂布分离法接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样品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 (2)流程 5.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实验原理 ①筛选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②有些细菌合成的脲酶能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③细菌合成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从而使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变红。 (2)操作步骤

提醒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中的易错点 (1)误以为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应加入琼脂糖作为凝固剂。 (2)误以为降解尿素的反应中反应物只有尿素。降解尿素的反应中反应物除了尿素外还有水。 (3)误以为尿素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尿素遇高温会分解,所以其灭菌方法为G6玻璃砂漏斗过滤除菌。 6.探究酶活性最适条件和用量的实验设计 (1)探究影响果胶酶活性因素实验的分析 ①实验原则: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严格控制变量,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 ②实验原理:果胶酶活性受温度、pH或酶抑制剂的影响,在最适温度或pH时,其活性最高,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都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呈正相关。 (2)三个实验的变量分析 提醒关于果胶的两点说明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二 习题教学提纲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二 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二习题 1.下列有关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以准确计算出一定容积的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C.活菌计数法就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D.为保证活菌计数法的结果准确,需设置重复组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2.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3.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目的菌进行诱变B.制备培养基时,将各种营养成分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化后调pH 值,再进行分装、灭菌处理 C.筛选出的菌种,若需频繁使用,可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立即放入4℃冰箱保藏 D.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的细菌不一定都能产生淀粉酶 4.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5.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 D.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6.菌落的特征包括 ①菌落的形态②菌落的结构③菌落的大小④菌落的颜色⑤菌落的隆起程度⑥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 1.(2016·佛山市二模)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 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中步骤①称为________________消毒法。步骤②是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________。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________附近进行。 A B C D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_同时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________/mL。 牛奶稀释倍数10-210-310-4 平板1菌落数87 10 1 平板2菌落数83 12 1 平板3菌落数85 10 0 解析:(1)80 (或梯度稀释);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③是接种,因为需要计数,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是涂布器;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3)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87+83+85)÷10-2=8 500个。 答案:(1)巴氏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2)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B 酒精灯火焰(3)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10-28 500个 2.(2016·沈阳市高三质检)红方是腐乳的一种。请回答与其制作有关的问题: (1)补充制作红方的实验流程:①________→②加盐腌制→③________→④密封腌制。 (2)在实验流程①中,首先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笼屉中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论文

浅谈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 王招弟 经济管理学院 14会计4班 70 摘要: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在世界围发展迅速,渗透科学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回顾生物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基因工程、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人类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生产出白细胞介素-2、尿激酶、乙型肝炎苗等,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人类已知至少五千多种疾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艾滋病,如何根治这些疾病还需人类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2003年4月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六国政府首脑联合发表了《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宣布: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已经解读了人类生命密码书中所有章节的秘密,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并且全世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免费获取这些信息。日前美国奎格?文特研究所和多伦多儿童医院以及加州大学的研究者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个人的二倍体基因组序列。 有关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的密切联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一、基因制药 科学家预言,下个世纪的药物主要是基因药物。在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这台大戏中,基因药物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尤其是针对一些遗传疾病与疑难顽症,基因药物把传统疗法上升到了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将相应的人体遗传物质(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中,制造出如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药物,已成现实。科学家在牛羊中植入人类基因,使这些动物的乳汁含有人类血液的主要成分,如特有的蛋白质、使血液凝结的成分和抗体等等。科学家还把基因切开、粘上,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从一种动物转移到另一种动物,把切下的基因植入任何生命细胞中,从而获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八第15讲 生物技术实践 含解析

第15讲生物技术实践 1.(2018课标全国Ⅰ,37,15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 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 (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答案(1)细菌选择(2)碳源、无机盐蛋白质、核酸(3)碘液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 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从功能上看,添加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微生物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无机盐、氮源、碳源等。氮源进入细胞后,可以用于合成含氮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3)淀粉遇碘液显蓝色,若淀粉被水解,则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的淀粉被水解,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选择菌落 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取结果差别不大组别的平均值,进而得出计数结果。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2018

伤寒与细菌性痢疾 1 【单选题】(B)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渠道。 A、唾液 B、食物 C、水源 D、体液 2 【单选题】通过(B)传播有可能会感染伤寒沙门氏菌。 A、空气 B、水源 C、唾液 D、接触 3 【单选题】伤寒可能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引起(A)出血和穿孔。 A、肠道 B、胃 C、肾 D、肺 4 【判断题】采用抗生素治疗后,伤寒病死率可以降低到1%以下。(对)

【判断题】任意一种细菌与志贺氏菌结合都可以感染伤寒。(错) 1.2 霍乱与破伤风 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是霍乱可能引起的结果?(D) A、酸中毒 B、腹泻 C、反射性呕吐 D、血压上升 2 【单选题】下列不是关于破伤风杆菌说法的是(A)。 A、经飞沫传播感染 B、棒槌状 C、广泛分布与环境、土壤 D、厌氧细菌 3 【单选题】霍乱从1817年到1923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了(A)次。 A、6次 B、5次

C、4次 D、3次 4 【判断题】几乎不引起局部炎症症状,煮沸即可使之失活是破伤风感染。(错)5 【判断题】分泌外毒素,造成末端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的症状是破伤风感染。(错) 1.3 梅毒与幽门螺杆菌 1 【单选题】梅毒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约达(D)。 A、50% B、30% C、40% D、20% 2 【单选题】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病症,(C)是十二指肠溃疡。 A、95% B、85% C、90% D、80%

3 【单选题】梅毒根据现有资料推测,(B)是其原发地。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4 【判断题】 梅毒病毒可能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对) 5 【判断题】存在于胃的上半部分幽门附近的病菌是幽门螺杆菌。(错) 1.4 黑死病 1 【单选题】通过(A)传播最容易得结核病。 A、空气 B、食物 C、水源 D、唾液 2

9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9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十大关键生物技术改善人类健康 美国《自然遗传学》杂志9月27日发表一项调查报告 列出了未来5至10年内最有希 望为改善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健康状况作出贡献的十大关键生物技术。这项调查综合了全球28位知名专家的看法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杨焕明教授。 位居第一位的是针对传染病的分子诊断技术。报告指出 在发展中国家 近一半的死亡 病例由传染病所导致 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很多诊断技术存在着操作不便、费用高昂等缺陷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克隆抗体等分子诊断技术如能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进一步降低成本 将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传染病诊断的水平 使死亡率降低。 报告列出的第二至第十位的生物技术分别为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开发重组疫苗的技术 除注射之外 更有效的药物和疫苗输送技术 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检测或清除污染的环保生 物技术 病原体基因组测序技术 使妇女能有效防御性传播疾病的新技术 可用于识别药物 靶标等的生物信息技术 营养价值更高、可对付营养不良的转基因作物技术 可降低激素、干扰素等治疗性蛋白质成本的转基因等技术 可有效促进新药研制开发的组合化学技术。 9.1生物技术与疫苗 9.1.1疫苗概述 什么是疫苗 请简述其研究史. 疫苗的英文名称vaccine 最初是因牛痘得名。现在将一切通过注射或通过黏膜途径接 种 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 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 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 利用疫苗对人体进行主动免疫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在接受疫 苗者的体内建立起对入侵物质感染的免疫抗性。 注射或口服疫苗可以激活体内免疫系统 产生相应的抗病原体的抗体。 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998 1023年)就开始从症状轻微的天花病人身上取得疱浆 人 工接染到健康儿童 使之产生轻微症状的感染 从而获得免疫力 避免引起严重天花和造成 死亡。后来这一方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1721年传入英国。英国医生詹纳注意到感染牛痘的人不会感染天花。经过多次实验 詹纳于1796年 从一挤奶女工感染牛痘的豆疱中取出疱浆 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在手臂上。后来再给男孩接种天花疱浆 这个男孩并没有染上天花 证明该男孩对天花确实具有免疫力。这个牛痘疱浆就是天花疫苗 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天花。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 1979年4月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詹纳发明了用牛痘接种来预防天花 但并不清楚为什么这样能够预防天花。1870年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鸡霍乱病时发现 将引起鸡霍乱的弧菌培养几代后 毒力降低很多 给鸡接种 后 可使鸡产生对霍乱的免疫力 从而发明了第一个细菌减毒疫苗──鸡霍乱疫苗。后来 巴斯德总结出给动物接种某种细菌后 就可以使动物不再受这个细菌感染的免疫接种原理。这个原理奠定了疫苗的理论基础。因此 人们把巴斯德称为疫苗之父。1885年 西班牙的佛瑞 J.Ferran 将霍乱菌肉汁培养物注射到人体 成为人体注射疫苗的开始。1896年 德国的考来 Kolle 将霍乱弧菌加热杀死后制成菌苗 并在1902年日本霍乱大流行时使用

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 专题九 生物技术

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专题九生物技术 知识要点:发酵技术、食品保存、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1. (2017枣庄)将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培育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中,用到了转基因 技术和( ) A. 杂交 B. 人工授粉 C. 细胞核移植 D. 植物组织培养 2. (2017安徽)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 错误的是( ) A. 泡菜——醋酸菌 B. 酸奶——乳酸菌 C. 酱——多种霉菌 D. 米酒——酵母菌 3. (2017巢湖)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织培养属于克隆技术 B. 有目的地改变了生物性状 C. 可以应用于拯救濒危物种 D. 给人类带来社会伦理问题 4. (2017潍坊A卷)下列设想,通过现有的生物技术不可能实现的是( ) A. 让从委内瑞拉进口的几株名贵兰花快速繁育 B.培育出吃起来带有浓浓牛肉味的土豆 C. 仅依赖三只生育期的雌性藏羚羊就能繁育出雄性藏羚羊 D. 让一对良种雌、雄奶牛呆在英国,就能在中国生出它们的后代 5. (2017广东)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组织培养技术②细菌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③运用转基因技术④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2017怀化)以下成果均用到了生物技术,其中利用了细胞工程的是( ) A. 利用普通小鼠培育巨型鼠 B. 采用苏云金杆菌培育出抗虫棉 C.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出胰岛素 D. 采用普通羊培育多莉羊 7. (2017枣庄模拟)试管婴儿的培育诞生和嫁接繁殖无核蜜桔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 A.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C. 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D. 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8. (2017德州A卷)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 “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 “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 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了成功表达,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9. (2017青岛)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 白酒酿造过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 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 10. (2017通辽)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 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初二某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 ) A、可以培育出大量不含病毒的幼苗 B、受开花季节的限制 C、属于无性繁殖 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肯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关于花药接种和培养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花药开裂形成幼小植株后才给予光照 B、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长出的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C、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释放出的胚状体整体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D、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鉴定和筛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是植物的体细胞)和花药离体培养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得到大量幼苗的方法.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基础都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基本相同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必须经过移栽炼苗后,才能大田栽培,而花药培养不需要 D、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技术基本相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B、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C、花粉发育经历双核期时,两个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D、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 【答案】:

基因与人类健康

基因与人类健康 系别:生物科学系专业:生物技术姓名:王晓思学号:20111341031028 【摘要】:介绍了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主要是肿瘤与其基因的关系)、基因治疗与基因免疫的原理及其应用等。阐述基因在疾病产生中的作用,反衬出正常基因的表达其对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字】:基因疾病 基因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能够表达产生蛋白质,且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物质基础。生物之所以能幸存、维持机体各部分结构功能的正常,首先在于它的DNA能被忠实的复制(复制后的DNA携带遗传信息进入新的细胞或机体),并且尽可能的保护机体免受各种因素的损伤,维护DNA编码蛋白质的准确性。但这些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一系列的或轻或重的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基因对医学各生命科学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1]。 1、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在人类的疾病中,由遗传因素或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称谓遗传病。其中的一部分是由基因组某个基因座(Locus)上存在致病基因而引起的,此类遗传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白化病等。另一些疾病则是由多个基因座位存在有缺陷基因,这些缺陷基因相互协同作用所致。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缺陷基因还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参与,才能致个体发病,这一类疾病称谓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等。 基因疾病的发生往往由于基因缺失、突变、错位或外来基因(或DNA片段)插入所引起,导致疾病症状发生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基因控制的产物发生改变所致[2]。基因产物(蛋白质、酶)的一级结构,二级结物、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的改变都可引起疾病[3]。 1.1 基因与肿瘤 癌(Cancer)是一群不受生长调控而增殖的细胞,也称恶性肿瘤。目前已经发现了上百个原癌基因和许多抑癌基因,证明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基因突变,DNA的变化和不正常活动导致了细胞癌变。癌基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病毒癌基因(主要有DNA病毒和RNA病毒),其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另一类是细胞转化基因(原癌基因),其广泛存在与生物界,具有高保守性,属于管家基因,正常表达时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调控作用。 ①RNA病毒至少含有gag(组成病毒中心和结构的蛋白质的基因)、pol(逆转录酶的基因)、env(病毒外壳的基因)三种基因,其反转录出的线性双链DNA与宿主的DNA整合,其线性双链表达的产物会激活宿主特定的基因表达,破坏宿主细胞本身固有的平衡,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②原癌基因的突变使其转录活性改变造成细胞癌变。 ③基因互作与癌基因表达主要有染色体构象影响原癌基因表达与抑癌基因产物对原癌基因的调控。 2、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通过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手段,将正常基因包括它表达所需要的顺序导入有缺陷基因的患者细胞内,使导入基因发挥作用,从而纠正基因缺陷所致的各种疾病临床症状。纠正致病基因,才能根本上消除病患。目前肝癌基因治疗的方法有: ①反义基因治疗[4]根据肝癌发病原因,导入反义寡核苷酸封闭肝癌基因的表达或用正常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通过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以及对这些领域中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人们研究出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得出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结论,并对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做一定的展望和预期。 关键词:基因,领域,应用,展望 引言: 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高新技术。被视为是 21世纪人类彻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增强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也十分重视生物技术,并组织力量追踪和攻关。现代生物技术为什么会引起世界各国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呢?首先,生物技术是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关键技术,在迎接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五大危机的挑战中将大显身手。其次,生物技术将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畜牧、轻工、食品、化工、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促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生物技术是现实生产力,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是 21 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 1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改良微生物的苗种性能 生物技术已用于啤酒酵母的改造,如将α-乙酰乳酸脱羧酚基因克隆到啤酒酵母中进行表达,可降低啤酒双乙酰含量而改善啤酒风味,日本生物技术专家还将霉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中使其能直接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省掉了高温蒸煮工序,可节约60%的能源,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1.2应用于食品酶制剂的生产

2020届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五 专题九 第14讲 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________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________的大小,可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上图显示的A~E 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3)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将1 mL土壤溶液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各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过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和2、7、5,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没有菌落,则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数的理论值为________个。实际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能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2)已知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该除草剂,使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可见,在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可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综合训练题(一)精编+解析版(附评分标准)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综合训练题(一) 每题15分,共90分 1、[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泡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一碟酸甜香脆的泡菜,能令人胃口大开。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泡菜的制作过程离不开乳酸菌,因为乳酸菌可以在条件下产生乳酸,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泡菜中亚硝酸盐会在乳酸菌的作用下有所降解。亚硝酸盐含量的测 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 合形成色化合物。 (2)某人在家里制作泡菜,为了缩短制作泡菜的时间,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年泡菜 液,其目的是。要测定泡菜液中乳酸菌 的数量,可以用抽样检测法或法,用后一种方法接种培养后可得到下图 中 (A/B) 所示的结果。 (3)将在泡菜液中分离的两种乳酸菌L1和L2接种于含适量NaNO2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 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48h 后取样,检测NaNO2的含量进行对比。该实验的目的的是 。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该实验还 应补充设置,为防止乳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可 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2、[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海棠果营养丰富,富含黄酮类、钙质,用以制作的海棠果酒对人类的健康大有裨益。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制作海棠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醋是利用醋酸菌,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在对氧气 需求上的区别是。 (2)制作果酒与制作果醋相比,其所需的发酵温度偏(填“高”或“低”),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家庭制作果酒,发酵过程中不需严格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等特 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生物技术实践 自查卷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13 生物技术实践 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 1.培养基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两种纯化培养方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开。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3.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1)两种选择培养基。 ①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尿素分解菌。 ②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2)两种鉴别培养基。 ①添加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尿素分解菌可使该培养基变红。 ②加刚果红的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 4.两种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1)直接计数法:用血细胞计数板借助显微镜观察计数,不能区分菌种死活,实验结果偏大。 (2)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结果偏小。 二、传统发酵技术 1.四种传统发酵食品技术的比较: 2.发酵过程中消毒、灭菌的措施: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榨汁前葡萄应该先冲洗再去枝梗。 ②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腐乳的制作。 ①制作腐乳的玻璃瓶要洗刷干净后用沸水消毒。 ②酒、盐、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 ③接种、封瓶时都要进行无菌操作。 3.影响酒精发酵的两大因素: (1)发酵前期供氧不足。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少,产生酒精少。 ②原因:前期,酵母菌大量增殖,耗能多,需要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中留有一定空间。 (2)发酵后期密封不严。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充足,但是产生的酒精较少或不能产生酒精。 ②原因:后期要通过密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以利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三、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植物有效成分的三种提取方法: (1)蒸馏法:适合提取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且不与水混溶的物质。 (2)压榨法:适合提取高温易分解或原料易焦糊且含量较高的物质。 (3)萃取法:适合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2.物质分离的五种方法: (1)分液法:分离油水混合物。 (2)过滤法: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3)离心法:除去液体中质量较小的固体残留物。 (4)加入无水硫酸钠后过滤:除去芳香油中的残留水分。 (5)蒸馏法:除去萃取液中的有机溶剂。 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②③④⑤。 ①果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需人工添加酵母菌种。 ②葡萄制作果酒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酒精含量,提高品质。[来源:学_科_网] ③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香辛料既能调制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论文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 1341901201 黄鑫 引言 首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对“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我日后的生活提出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更增加了我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兴趣。于是我尝试去图书馆找相关书籍,并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写了这篇论文。 摘要 生命科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科,包括了很多的领域。在现代社会.它是高科技的前沿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类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后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的研究正在成为当前生命科学技术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并将成为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崭新领域。生物信息学作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平台技术,其两大主要任务,即发现致病基因、阐明生命发育进化规律和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已经逐渐逼近生命科学研究的纵深,并开始有所收获,正在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前沿科学研究中解析海量数据的最佳工具。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和生物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 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心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

高考生物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 【考情分析】 本专题内容包括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全部内容。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以非选择题呈现的较多,多为二选一模式。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点有: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计数分离等技术,尤其是培养和分离;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原理、过程、条件控制;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操作及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区别;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原理、方法等;DNA、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的原理、方法与装置。 【知识网络】 【知识综合】 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8

二、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1 2、微生物的纯化 (1)平板划线法:操作简单,但是单菌落不易分离 (2)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复杂,但是单菌落易分离 3、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分离:选择培养基 (2)计数: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菌落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三、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2种—培养—移栽—栽培(1) 包埋法:适合于较大的细胞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2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五:五种重要物质的提取 适用于酶的固定 常用方法

(1)提取方法总结 (2)DNA粗提取与鉴定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不适于作DNA提取的材料,但却是提取血红蛋白的理想材料。 ②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 ③鉴定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并沸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④注意事项:经以血液为材料时,需加入柠檬酸钠抗凝,搅拌动作在轻缓,二苯胺在现用现配 (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操作程序 ①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除去血浆蛋白等杂质)、血红蛋白的释放(使红细胞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经过离心使血红蛋白和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②粗分离——透析: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③纯化:一般采用凝胶色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④纯度鉴定:一般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典例导航】 1、【201 2、海南、30】【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和 ;其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和。 (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生长。 (3)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卤汤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 【答案】(15分) (1)毛霉肽氨基酸脂肪酶甘油脂肪酸(每空2分,共12分) (2)微生物(2分) (3)风味(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1)酵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够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发酵过程中加盐腌制,不仅可以调制风味,而且能够抑制杂菌等其他微生物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十八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强化练(十八) 生物技术实践 时间:45分钟 非选择题 1.(2019辽宁辽阳一模)酸奶和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乳酸菌,请回答下列有关制作酸奶和泡菜的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含牛肉膏,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 有;培养皿灭菌常采用法;检验培 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 (2)培养乳酸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pH会下降,原因是。 (3)家庭制作泡菜时,一般需要配制泡菜盐水,但会因其含盐量过高而影响口感。直接接种乳酸菌制 作泡菜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抑制,因此可以采用低盐工艺制作泡菜,从而大幅 降低泡菜的含盐量。 (4)乳酸菌活菌数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检测某酸奶中乳酸菌的含量取不同稀释 度的样品各1 mL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得到106、107、108三个稀 释度的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数依次为413个、86个、13个,据此估算,每毫升样品中的乳酸菌数约 为个,接种乳酸菌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干热灭菌取若干个灭菌未接种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 (2)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杂菌生长 (4)8.6×108涂布器 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含牛肉膏,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有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 生素等;培养皿等耐热器具灭菌常采用干热灭菌法;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取若干个灭 菌未接种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 (2)培养乳酸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pH会下降,原因是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直接接种乳酸菌制作泡菜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抑制杂菌生长,因此可以采用低盐工艺制 作泡菜,从而大幅降低泡菜的含盐量。

三年高考(2017-2019)生物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4 生物技术实践(原卷版)

专题14 生物技术实践 1.(2019北京卷·3)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透明圈直径:H(mm)H/C 菌种菌落直径:C(m m)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2.(2019江苏卷·9)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3.(2019江苏卷·10)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 B.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 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4.(2019江苏卷·13)下列关于加酶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含有酸性脂肪酶 B.用加酶洗涤剂能减少洗涤时间并节约用水

C.含纤维素酶洗涤剂可以洗涤印花棉织物 D.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相对耐高温的 5.(2019江苏卷·19)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 ...的是 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 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 C.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D.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 6.(2019江苏卷·20)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 B.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 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7.(2018北京卷·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8.(2018江苏卷·8)花药离体培养是重要的育种手段。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花药育种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过程①所用的花药需在70%乙醇中浸泡30min B.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以利于根的分化 C.过程③逐步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