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华理工大学岩石学复习题

东华理工大学岩石学复习题

东华理工大学岩石学复习题
东华理工大学岩石学复习题

普通岩石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

1.岩浆:是指上地慢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

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2.岩浆岩:是指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

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3.浅色矿物:硅铝矿物,SiO2与A12O3的含量较高,不含FeO、MgO。

暗色矿物:铁镁矿物,FeO与MgO的含量较高,SiO2较低。

4.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的形态、外貌和相互关系。

5.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

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6.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或捕虏晶,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补反应不

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

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这种结构称反应边结构。常见的有橄榄

石具顽火辉石反应边;单斜辉石外围的角闪石反应边;橄榄石外的辉石

反应边,再外又有角闪石、黑云母反应边的复杂情况等。

7.块状构造:其特点是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

石各部分在成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常见于花岗岩侵入体之中部。

气孔构造:熔岩流中含有尚未逸出的气体,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

孔构造。

杏仁构造:熔岩流中含有尚未逸出的气体,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

孔构造。气孔的拉长方向,指示着岩浆流动的方向。当气孔被岩浆期后

矿物所充填,则形成杏仁构造。

8.流纹构造:是酸性熔岩中最常见的构造。它是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

条纹、条带和球粒、雏晶定向排列,以及拉长的气孔等表现出来的一种

流动构造,是在熔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

9.变质作用: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地壳的构

造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的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使原来岩石所处的

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

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地质过程就总称

为变质作用。

10.变质岩:由于地球内力作用使地壳中己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 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转化的作用形成的岩石,

称为变质岩。

11.特征变质矿物:是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范围相对较窄,能较好

地指示变质条件(温度、压力,有时还可指示原岩成分)的变质矿

物。变质岩中出现一些岩浆岩、沉积岩中不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

例如,云母片岩中出现十字石或蓝晶石,说明此岩石是由粘土质原

岩经中级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因此,十字石和蓝晶石属于特征变

质矿物。

12.变质作用的因素:

1、温度温度是体系的热状态的直接标志。热状态的改变是导致变质

作用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所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1)促使矿物重结晶,引起原岩的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岩石组分基本

不改变如石灰岩重结晶成为大理岩。

2)促进变质反应的进行,使组分重新组合,致使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都发生改变。

2 、压力可分为均向压力(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和定向压力(应力)

(1)均向压力以p1表示。一般指地壳一定深处岩石所承受的上覆岩层的重力。

(2)流体压力以 pf表示。流体主要由岩石中存在的挥发分,特别是H2O和CO2所引起。

(3)定向压力又叫应力,主要指由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所引起的侧向挤压力。

3 、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化学活动性的流体,通常指的是气态或

液态的水溶液,因为在水溶液中经常会有不同数量的CO2、硼酸、盐酸、

氢氟酸和其它挥发分,这些物质大大增强了水溶液的化学活动性。

13.变质作用的类型:

一般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以下的几

种类型:热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

用、混合岩化作用。

1、热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体散发的热量,使接触带围岩发生变化的一

种变质作用。原岩主要发生重结晶和变质反应,而化学成分没有显著改

变。

2、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

变质作用。一般温度不高,重结晶作用不强烈。往往与断层带有关,故

常呈带状展布。

3、气热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对岩石进行交

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当溶液来自于岩浆体,使接触带围岩

发生交代作用,称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4、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上升,便产

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形成混合

岩,这种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

5、区域变质作用:指大面积分布的,作用因素复杂的一种变质作用。可分为:

1) 埋藏区域变质作用仅仅随着埋藏深度的变化,在负荷压力和地

热增温的影响下,使岩石发生重结晶的变质作用。特点是基本上无变化,不具定向构造。

2) 区域动热变质作用由温度、均向压力、定向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

的流体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变质作用。常以形成定向构造为特征。

14.变质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组分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它着重于矿物

个体的性质和特征。

变质岩的构造:是由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所反映的岩石构成

方式。着重于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15.糜棱结构:几乎全部破碎成微粒(细粒~隐晶质),发生矿物韧性流变,

使微粒常定向排列成条带、条纹,可残留少量稍大的碎斑(石英、长石)。

16.交代净边结构:被蚀变的斜长石,表面因钠黝帘石化,绢云母化显得较

脏,其周边若有钠长化,将会显得十分洁净。

17.变余构造: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的构造特征成为变余构造。

18.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构造。

1.斑点状构造:某些组分聚集形成斑点,碳质、硅质、铁质或红柱石、

堇青石雏晶,瘤状突起。

2.板状构造:应力产生一组密集平行的破裂面,可伴有轻微的重结晶,

肉眼难以分辨,劈理面常光滑平整。

3.千枚状构造:组分重结晶,定向排列,岩石呈薄片状。以显微变晶结

构为主,片理面上具丝绢光泽,片理常显挠曲和小褶皱。

4.片状构造:显晶质,鳞片状,柱状,部分粒状矿物定向排布或薄的面

状。片理面可平直,也可弯曲。

5.片麻状构造:显晶质,以粒状变晶矿物为主,相间有鳞片状矿物继续

分布,重结晶程度较高。以上以矿物定向排列为特征,统称片理。

19.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的基本特征并举例。

超基性岩:SiO2含量低,一般<45%,是贫硅、贫碱、富镁铁的岩石。

矿物几乎完全由铁镁矿物组成,主要有橄榄石、辉石,无长石或长石很

少。

2.岩浆岩的分类。

⑴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①超基性岩类SiO2低,不含石英,不含或很少含长石,以极富暗色矿物,

色率>90为特征。

②酸性岩类SiO2高,富含石英和长石,以贫暗色矿物,色率<15为特征。

③基性岩主要由暗色矿物和斜长石组成,色率40-90。

④中性岩主要由暗色矿物、斜长石和碱性长石组成,色率15-40。

⑵根据形成深度可把每大类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又细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喷出岩分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每大类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份上相近,但由于形成深度不同,它

们的结构有显著的差异。

深成岩为全晶质,中粗粒结构,似班状结构。

浅成岩为细粒结构,斑状结构。

喷出岩以隐晶质-玻璃质结构、斑状结构为主。

3.岩浆岩演化包括哪三种作用。

一、分异作用

分异作用是指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下依靠

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岩浆岩的全部作用。按其作用的

过程可以分为结晶开始前的岩浆分异作用和结晶开始后的结晶分异

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

(1)熔离作用(liquation) ,也叫分液作用。是指原来成分均匀的

岩浆,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分成成分不同的互不混溶的两种岩

浆的作用。早期硅酸盐熔浆中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在岩浆的早

期阶段是有分液现象的,如在炼铁炉中熔炼铁矿石时,在CaCO3

和CaF2等熔剂的作用下,使铁水和炉渣分为互不混溶的液层。

又由于重力场的作用使比重大的铁水下沉,熔渣上浮。这种类

似的现象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也有表现。

(2)扩散作用(diffusion),在岩浆的活动过程中,难熔的高熔点

组分会自发向温度低的部位扩散,这样就形成了温度低的部分

有高熔点组分浓度加大的现象。例如某些岩体边部高熔点物质

(暗色矿物)集中,岩石成分较岩体中心基性。

(3)气体搬运作用 (gas transportation) ,由于压力降低岩浆中

所含的气体自岩浆中散逸,这种作用可使岩体上部富集含挥发

分的矿物,形成多孔状和伟晶状的上部带。

2、结晶分异作用

这是岩浆自结晶作用开始至完全固结所进行的分异作用。因己晶出

的晶体与熔浆体系分离,这样改变了原来熔浆的成分,从而形成各

种各样的岩浆岩。分异的总趋势是,愈到晚期,岩浆愈向富硅、富

碱方向演化。

(1)重力分异(gravitative differentiation),如果从岩浆中析出的晶体与周围岩浆之间存在密度差,而且岩浆的粘度较低

时,只要充分的时间,这些晶体就会在岩浆中上升或下沉,分

别集中,形成不同成分的岩浆岩;而且周围的岩浆就会亏损构

成晶体的那些组分。如四川某地的层状超镁铁—镁铁岩中的韵

律性堆积层就是由重力分异作用形成的。

(2)流动分异作用(flow differentiation)和摩擦分异作用(friction action) ,岩浆在结晶作用的同时有流动发生,致

使晶体向央的高速带集中。或在流动时与围岩发生摩擦而使晶

体滞流边部。有人以此解释辉长岩—苏长岩岩墙中心的苦橄岩

成因。

(3)压滤作用 (filter pressing) 由早先析出的晶体网中挤出残浆的作用,就是压滤作用。有人用这种作用解释岩脉和矿脉的

成因。如苏格兰中部石英粗玄岩床和岩脉中的红色霏细岩与文

象斑岩就可能是这样产生的.

二、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熔化了围岩及捕虏体,或与其发生反应,称同化作用。由此而使岩浆成分发生变化,称为岩浆受了混染,这种岩浆可称为混染岩浆。同化作用的规模及强度主要决定于岩浆的热状态。

1)岩浆可以熔化比自己熔点低的矿物集合体,使熔体总成分发生改变。

2)岩浆不能熔化比自己熔点更高的围岩,但可以与其发生反应。通过离子交换,改变结晶相的成分。

3)与岩浆相适应的围岩可以保存于岩浆中。

同化混染作用受到一系列条件制约:

1 首先是构造条件,一般是活动的造山区比稳定的地区要强些。

2 岩浆和围岩的化学成分,岩浆的深度和岩浆岩体的大以及围岩的

破碎程度等也都影响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岩体愈大愈深,成分愈酸

性,挥发分愈多者愈有利于同化作用的进行。

同化混染现象有如下的一些标志:

①岩体的边缘或顶部可能有围岩的碎块或捕虏体,岩体和围岩

呈渐变的接触关系,成分上有变化,有混染岩发育,或有其它矿物

存在。

②岩石的颜色和结构构造变化大,且不均一,矿物无明显的结

晶顺序,长石可有反环带形成。具斑杂构造(不均一的构造、成分、

结构上差异,表现在颜色上或粒度上都非常不均一)。

三、混合作用

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岩

浆的作用。

一般认为,发生混合作用的岩石证据,主要是出现了矿物之间明显

的不平衡现象,如两种成分差别较大的斜长石同时存在,斜长石或

石英被辉石包裹等。

综上述可看出,岩浆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种作用的过程。因此

在判断某些岩石成因时,必须全面的收集资料,客观的进行分析,

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试述分异作用。

分异作用是指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岩浆岩的全部作用。按其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结晶开始前的岩浆分异作用和结晶开始后的结晶分异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

1)熔离作用(liquation) ,也叫分液作用。是指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分成成分不同的互不混溶的两种岩浆的

作用。早期硅酸盐熔浆中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在岩浆的早期阶段

是有分液现象的,如在炼铁炉中熔炼铁矿石时,在CaCO3和CaF2

等熔剂的作用下,使铁水和炉渣分为互不混溶的液层。又由于重

力场的作用使比重大的铁水下沉,熔渣上浮。这种类似的现象在

岩浆演化过程中也有表现。

2)扩散作用(diffusion),在岩浆的活动过程中,难熔的高熔点组分会自发向温度低的部位扩散,这样就形成了温度低的部

分有高熔点组分浓度加大的现象。例如某些岩体边部高熔点物

质(暗色矿物)集中,岩石成分较岩体中心基性。

3)气体搬运作用 (gas transportation) ,由于压力降低岩浆中所含的气体自岩浆中散逸,这种作用可使岩体上部富集含挥

发分的矿物,形成多孔状和伟晶状的上部带。

2、结晶分异作用

这是岩浆自结晶作用开始至完全固结所进行的分异作用。因己晶出

的晶体与熔浆体系分离,这样改变了原来熔浆的成分,从而形成各

种各样的岩浆岩。分异的总趋势是,愈到晚期,岩浆愈向富硅、富

碱方向演化。

1)重力分异(gravitative differentiation),如果从岩浆中析出的晶体与周围岩浆之间存在密度差,而且岩浆的粘度较低时,只

要充分的时间,这些晶体就会在岩浆中上升或下沉,分别集中,

形成不同成分的岩浆岩;而且周围的岩浆就会亏损构成晶体的那

些组分。如四川某地的层状超镁铁—镁铁岩中的韵律性堆积层就

是由重力分异作用形成的。

2)流动分异作用(flow differentiation)和摩擦分异作用(friction action) ,岩浆在结晶作用的同时有流动发生,致使

晶体向央的高速带集中。或在流动时与围岩发生摩擦而使晶体滞

流边部。有人以此解释辉长岩—苏长岩岩墙中心的苦橄岩成因。

3)压滤作用 (filter pressing) 由早先析出的晶体网中挤出残浆的作用,就是压滤作用。有人用这种作用解释岩脉和矿脉的成因。

如苏格兰中部石英粗玄岩床和岩脉中的红色霏细岩与文象斑岩就

可能是这样产生的.

5.简述鲍文反应序列,并用其解释反应边结构及环带结构。

鲍文反应原理,是根据鲍文所作的玄武岩浆冷却结晶过程的人工实验提出的。它大体能反映硅酸盐岩浆结晶分异的总趋势,并能解释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的一般规律与某些结构特征。

鲍文反应原理由两个系列组成。

一为连续系列(斜长石固溶体系),矿物的结晶格架不发生大的改变,早形成的矿物与新矿物在成分上呈连续的渐变关系;一为不连续系列,相邻铁镁矿物之间存在不连续的反应,反应不完全时还可保存残余核心,形成反应边结构,它们之间成分上结构上都呈渐突关系。

这两个系列之间呈共结关系,从而形成岩浆岩中矿物有规律的共生。

鲍文反应原理能解释以下岩石学现象:

解释了斜长石的正环带结构及暗色矿物的反应边结构。

6.试简述变质作用类型及其特点。

变质作用的类型

一般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型:热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1、热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体散发的热量,使接触带围岩发生变化

的一种变质作用。原岩主要发生重结晶和变质反应,而化学成分没有显著改变。

2、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发

生的变质作用。一般温度不高,重结晶作用不强烈。往往与断层带有关,故常呈带状展布。

3、气热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对岩石进

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当溶液来自于岩浆体,使接触带围岩发生交代作用,称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4、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上升,便

产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这种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

5、区域变质作用:指大面积分布的,作用因素复杂的一种变质作

用。可分为:

1) 埋藏区域变质作用仅仅随着埋藏深度的变化,在负荷压力和地

热增温的影响下,使岩石发生重结晶的变质作用。特点是基本上无变化,不具定向构造。

2) 区域动热变质作用由温度、均向压力、定向压力和具化学活动

性的流体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变质作用。常以形成定向构造为特征。

7.试简述变质作用的方式。

变质作用方式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导致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变的机制。变质作用的方式:重结晶作用、变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形和碎裂。

1 重结晶作用指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

使矿物形状、大小变化,而无新矿物相形成的作用。

2 变质重结晶作用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化学成分重新组合而

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3 交代作用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

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的复杂置换的作用。交代作用的结果是使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在交代作用过程中,新矿物的形成与旧矿物的消失是同时进行的。

4 变质分异作用指成分、结构构造均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使其矿

物成分、结构构造成为不均匀的各种作用。

5 变形和碎裂指在应力作用下,由于应力超过了弹性限度,矿物和

岩石就会出现塑性变形;而当超过破裂强度时,则发生碎裂,此外还伴随应力下的重结晶,从而改变原岩的岩性。

8.超基性岩的成因。

目前认为超基性岩类的成因可能有:

1 由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浆在构造合适部位就地演化而

成。如洋中脊和大陆上比较稳定的地区分布的超基性、基性层状杂岩体。

2 是由地幔橄榄岩局布熔融产生的部分橄榄岩浆直接结晶而成的超基性

岩。这类超基性岩富镁为特点,主要由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辉石岩组成。

3 由亏损的地幔橄榄岩块构成。这类岩石是部分熔离玄武岩浆之后的地

幔橄榄岩残余块。

9.花岗岩的成因。

花岗岩的成因,有两种意见,即岩浆说和交代说。

1 岩浆论

即认为花岗岩类岩石是由花岗岩浆冷凝形成的。

花岗岩浆的来源,可以有不同的形成方式,从高温高压实验来看,在地壳的局部热流值较高的部分,某些深埋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造成深熔是完全可能的。据推断花岗岩浆的熔化温度可能在640一730?C之间,如果地热增温率为30?C/km,则在21 km深处可产生花岗岩浆。如果地热增温率升高,其形成深度还可减少。这些深熔的花岗岩浆就可在地壳的不同部位形成各种花岗岩类岩石。

2 交代论

或叫变成论。即认为花岗岩类岩石是通过水热熔液、透岩浆熔液、岩汁等不同方式交代先成岩石形成的,也就是所谓岩浆岩化作用形成的。10.岩浆岩的相与结构、构造之间的关系。

不同环境条件下形的岩浆岩,其特征也不一样,因此不同的岩石特征就能反映一定的生成环境条件。这种能反映岩浆岩生成环境的岩石特征就是岩浆岩相。根据岩浆岩的表征可以将岩浆岩的相简分为火山岩相、深成岩相和浅成岩相。分述如下:

1 火山岩相

根据火山岩的产出环境、产出形态、岩性特征和所处火山部位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

2 侵入岩相

由于侵入岩可形成于地壳的不同深处,因此可将侵入岩相分为浅成岩相、中深成岩相和深成岩相三种。

浅成相:特点是其形成深度小(<3Km),往往还与地表火山岩相

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规定

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规定

————————————————————————————————作者:————————————————————————————————日期:

高职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规定 为了让高职学生安心在企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就业,特对有关高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作出相关规定:1.各教学学院在每学年的9月底前,安排高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并将安排表交一份纸质稿给高职学院,表中要包含指导老师联系电话。 2.对于已就业并在就业单位签署就业协议(以上交学生科有效就业协议为准)的学生,要求按照《高职毕业实习报告要求》做好毕业实习报告,不用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 3.在校内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手册》的要求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手册》的要求做好指导工作。 4.高职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材料装订好后,全部装在高职院统一印制的资料袋中。 5.每学年的5月底前要完成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并上交成绩。

毕业实习报告要求 1.毕业实习报告采用A4幅面纸张填写。 2.毕业实习报告封面要求: 封面填写的字体采用三号宋体加黑。 3.目录规范要求: “目录”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目录内容用宋体四号字(行间距1.5倍)。4.实习报告内容要求: 1) 基本情况概述。对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岗位等基本情况的概述。 2)对实习内容的总结。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习企业的情况,结合自己实习的岗位内容、特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 3)主要收获。从个人的思想进步,业务锻炼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总结。 4)自我评价。梳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5)对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字数不少于5000字。实习报告的页码编在当前页的右下角。 5.实习自我鉴定要求: 以一页纸为宜,要求对实习的主要内容、本人实习的表现、收获与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评价。 6.评语要求: 要求校外、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填写考核意见,并要求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在评语栏内按等级打分(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7.装订顺序要求: 1)毕业实习报告封面 2)目录 3)毕业实习报告正文 4)毕业实习鉴定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文字编辑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文章编辑 姓名杨博 学号201520220205 班级1522202 指导教师邹国华 2016年6月30日

东华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评分表 学生姓名:杨博班级:1522202 学号:201520220205 课程设计题目:文章编辑 项目内容满分实评 选题能结合所学课程知识、有一定的能力训练。符合选题要求 (5人一题) 10 工作量适中,难易度合理10 能力水平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有一定查阅文献及运用文献资料能力10 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正确10 能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资料搜集录入、加工、排版、 制图等 10 能体现创造性思维,或有独特见解10 成果质量总体设计正确、合理,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10 说明书综述简练完整,概念清楚、立论正确、技术用语准确、 结论严谨合理;分析处理科学、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 严谨、版面清晰 10 设计说明书栏目齐全、合理,符号统一、编号齐全。格式、 绘图、表格、插图等规范准确,符合国家标准 10 有一定篇幅,字符数不少于5000 10 总分100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2016年6月30 日

实验题目:简单的文本编辑器 1、题目及要求 名称:简单的文本编辑器 内容:输入一页文字,程序可以统计出文字、数字、空格的个数。静态存储一页文章, 每行最多不超过80个字符,共N行。 要求:(1)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数和空格数及整篇文章总字数; (2)统计某一字符串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并输出该次数; (3)删除某一字符或者子串,并将后面的字符前移。 (4)插入某一字符或者子串。 (5)查找某一字符或者子串。 存储结构使用线性表,分别用几个子函数实现相应的功能;输入数据的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大写、小写的英文字母、任何数字及标点符号。 输出形式: (1)分行输出用户输入的各行字符; (2)分4行输出"全部字母数"、"数字个数"、"空格个数"、"文章总字数" (3)输出删除某一字符串后的文章。 2、对题目的大概理解: 本程序应实现以下功能: (1)文章内容的输入:包括字母、标点符号、数字、空格等; (2)文章内容的统计:包括文章中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空格以 及文章所有字数的个数的统计; (3)文章内容的处理:包括对文章内容的查找、删除以及对指定位置进行插入操作,其中在查找的过程中统计出该字符或字符串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 1、问题分析 本程序是对一段英文文章的内容进行处理,存储方式采用链式存储,没有文件操作,故本程序对其文本内容的所有操作都是在链表中进行的。对于文本的输入,采用头插法将文本信息存储到链表已申请好的存储空间中,在此部分设计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输入文章过程中输 入的字符数大于80时如何换行;对于文本内容的统计,使用循环对已存储的文章进行匹配,大写字母数、小写字母数、空格数、数字数直接通过比较即可得到,标点符号通过ASCⅡ比较即可得到;对于文本内容的处理,查找部分仍是使用循环对已存储的文章进行匹配,判断需要查找的字符或者字符串是否与文章中某部分内容相同,如果存在相同的记录相同的个数及位置并输出个数及位置。删除部分先使用程序的查找功能对文章中需要删除的字符或者字 符串进行查找,然后对其进行删除。插入部分为通过输入的插入位置(行、列)将字符或者 字符串插入到文章制定位置。 一、数据结构选择和概要设计

弦振动实验报告

弦振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固定均匀弦振动共振干涉形成驻波时的波形,加深驻波的认识。 2、了解固定弦振动固有频率与弦线的线密ρ、弦长L和弦的张力Τ的关系, 并进行测量。 三、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波为反射波,取它们振动位相始终相同的点作坐标原点“O”,且在X=0处,振动质点向上达最大位移时开始计时,则它们的波动方程

分别为: Y1=Acos2π(ft-x/ λ) Y2=Acos[2π (ft+x/λ)+ π] 式中A为简谐波的振幅,f为频率,λ为波长,X为弦线上质点的坐标位置。两波叠加后的合成波为驻波,其方程为: Y1+Y2=2Acos[2π(x/ λ)+π/2]Acos2πft ① 由此可见,入射波与反射波合成后,弦上各点都在以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为|2A cos[2π(x/ λ)+π/2] |,与时间无关t,只与质点的位置x有关。 由于波节处振幅为零,即:|cos[2π(x/ λ)+π/2] |=0 2π(x/ λ)+π/2=(2k+1) π/ 2 ( k=0. 2. 3. … ) 可得波节的位置为: x=kλ /2 ② 而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为: x k+1-x k =(k+1)λ/2-kλ / 2=λ / 2 ③ 又因为波腹处的质点振幅为最大,即|cos[2π(x/ λ)+π/2] | =1 2π(x/ λ)+π/2 =kπ( k=0. 1. 2. 3. ) 可得波腹的位置为: x=(2k-1)λ/4 ④ 这样相邻的波腹间的距离也是半个波长。因此,在驻波实验中,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节或相邻两波腹间的距离,就能确定该波的波长。 在本实验中,由于固定弦的两端是由劈尖支撑的,故两端点称为波节,所以,只有当弦线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距离(弦长)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才能形成驻波,这就是均匀弦振动产生驻波的条件,其数学表达式为: L=nλ/ 2 ( n=1. 2. 3. … ) 由此可得沿弦线传播的横波波长为: λ=2L / n ⑤ 式中n为弦线上驻波的段数,即半波数。 根据波速、频率及波长的普遍关系式:V=λf,将⑤式代入可得弦线上横波的

成都理工大学岩浆岩石学复习题

岩浆岩石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岩石、岩石学的概念?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学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层的岩石。 ●2.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三大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者可互相转化: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搬运、趁机、成岩作用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经重熔作用可形成岩浆岩。 ●3.岩浆岩、岩浆岩岩石学的概念? 岩浆岩是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活动、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科学。 4.结晶岩的概念? 地壳深处主要由岩浆岩、变质岩组成,是内动力作用的产物。又称为结晶岩。

第二章岩浆、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1.岩浆的概念? 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2.岩浆的成分有哪些? 主要为硅酸盐和一部分挥发分。 ●3.挥发分在岩浆中有哪些作用? 1.降低岩浆的粘度,使之易于流动。 2.降低矿物的熔点,延长岩浆的结晶时间。 3.促进有用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富成集矿,故又称为矿化剂。 4.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温度、粘度特点? 基性一般为1000-1300℃,粘度小;中性900-1000℃,粘度中等;酸性700-900℃,粘度大。 ●5.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有哪些? 1.氧化物可显著增加粘度,二氧化硅影响最大 2.挥发份可降低岩浆的粘度。 3.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4.晶体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撰写规范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根据学校相关要求2009年6月修订) 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装订的顺序如下: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评阅人评语→毕业设计评定书→毕业设计答辩许可证→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前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2.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二)论文摘要 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外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 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三)目录 (四)前言 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

东华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组建校园局域网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0211112 学号:1021111222 姓名:吴美冬 指导教师:李宇锋 2012年9月6号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二、问题描述 三、分析与设计 四、绘制拓扑结构图 五、详细步骤 六、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七、显示最后的结果 八、课程设计总结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培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网络组网的过程及方案设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熟练掌握子网划分及路由协议的配置,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二、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 路由器配置。 二、问题和描述 组建校园局域网 总体要求: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假

设学校有100台计算机,请规划各个部门,便于管理。 三、分析与设计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网络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足够的冗余,提供拓扑结构及设备的冗余和备份,为了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要避免网络出现单点失效。在网络骨干上要提供备份链路,提供冗余路由。在网络设备上要提供冗余配置,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以热插拔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恢复,把故障对网络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避免由于网络故障造成用户损失; 校园网网络整体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为实现校区内的高速互联,核心层由1个核心节点组成,包括教学区区域、服务器群;汇聚层设在每栋楼上,每栋楼设置一个汇聚节点,汇聚层为高性能“小核心”型交换机,根据各个楼的配线间的数量不同,可以分别采用1台或是2台汇聚层交换机进行汇聚, 主机分配 部门主机数目 教务处25 财务处30 人事处20 软件学 院25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Geological Engineering (081401) 一、专业简介(Ⅰ Major Introduction) 地质工程专业门类为工科,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是国内最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地学类专业之一,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地球科学”的主要支撑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始建于1956年,“探矿工程系”专业始建于1959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专业改名为“勘察工程”专业。1999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和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分别隶属于当时的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勘察与机电工程系。2001年底,成都理工学院重新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和工程地质方向统一归属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12年,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调整要求,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并沿用至今,仍设工程地质和钻掘工程两个方向。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以地质学及机械学原理为基础,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我校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钻掘工程方向在岩土钻掘工程材料、岩土钻掘机具、定向钻探与取心、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还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 本专业全面落实企业导师制度,采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四年中,每年一次校外实习。 二、培养目标(Ⅱ 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到相关工程训练,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地质工程相关领域承担资源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后经过持续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达

神秘国度的爱情故事实验报告 (2000字)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神秘国度的爱情故事 学生姓名谢良斌 学号 1224269809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 1221809 指导教师李翔 2014年 1月 5 日

东华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评分表 学生姓名:谢良斌班级:1221809 学号:201220180914 课程设计题目:神秘国度的爱情故事 一、课程设计题目:神秘国度的爱情故事 二、课程设计内容:

某个太空神秘国度中有很多美丽的小村,从太空中可以望见,小村间有路相连,更精确一点说,任意两村之问有且仅有一条路径。 小村a中有位年轻人爱上了自己村里的美丽姑娘。每天早晨,姑娘都要去小村b里的面包房工作,傍晚6点回到家。年轻人终于决定要向姑娘表白,他打算在小村c等着姑娘路过的时候把爱慕说出来。问题是,他不能确定小村c是否在小村b到小村a 之间的路径上。你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算法设计: 我们能够注意到条件中有一条“任意两村之间有且仅有一条路径”,这表明这是一棵n个节点的树,每次查询给定点c是否在其余两点a、b之间的路径上。最直接的解法是沿着a、b点往上找,直到相遇或者碰到c,不过这样对于全部节点在一条线上的树,每次查询的复杂度是o(n),肯定超时。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点c在a、b之间的路径上,那么它满足下面这个有趣的规律:点c在a、b之间的路径上当且仅当c仅是a、b其中一个节点的祖先——除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当c是a、b两点的最低公共祖先时,点c也在a、b的路径上(其实这道题的关键就是判断这个特殊情况)。因此,我们得到如下的算法:判断点c 是否仅是其中一个节点的祖先。如果是,那么c肯定在路径上(那么就有该青年可以等到这位美丽姑娘);否则,如果c是a、b两点的共同祖先,则判断c是否为最低公共祖先,如果是,那么c肯定在路径上(那么就有该青年可以等到这位美丽姑娘),否则c不在路径上(该青年不可以等到这位美丽姑娘)。 那么现在剩下两个问题: (1)如何快速判断一个点是否是另外一个点的祖先?

成都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自然地理学2004——2005 旅游资源学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测量学2004——2005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 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遥感地质学2004 遥感导论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渗流力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结晶学与矿物学2005 能源学院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渗流力学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2004——2005 工程岩土学2004 岩土力学2004——2005 结构力学2004——2005

工程力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水力学2004——2005 建筑设计原理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信息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信号与系统2004——2006 通信原理2004——2006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数据结构2004——2006 数字电子技术2004,2006 计算数学2004 线性代数2004——2005 概率论2004 计算方法2004——2005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分析化学2004——2005 无机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电子测量与仪器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核电子学基础2005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修订稿) 2006年10月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适用于我校所有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毕业设计(论文)存档资料 1.《东华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手册》,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000~5000字)、毕业实习成绩鉴定表、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记录、毕业设计(论文)进展中期小结、教师评语和评分表、毕业答辩评分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卡等); 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 3. 外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 图纸、软盘等; 5.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日志。 二、毕业设计(论文)存档文档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存档资料使用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存放。毕业设计(论文)存档资料应包括(一)中规定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存档文档应按要求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 毕业设计(论文)存档文档应按顺序分成两册装订。封面应按照学校提供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封面颜色可以院系为单位统一自行选用,填写论文题目、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内容。其中“申请学位级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填写,如工学学士、管理学学士、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文学学士等。扉页的内容、格式与封面相同。 第一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装订顺序为:封面、扉页、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 第二册(即附件——东华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手册)的内容和装订顺序已经确定,按规定要求认真填写。 外文译文与原文复印件、文献综述与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电子文档、软盘及学生日志等资料一起放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阅、答辩后,交院(系)统一归档保存。 三、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标题、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一)标题、封面及扉页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5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教务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总体情况 2013.01

一、中心概况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前身为物理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是学校首批建设的实验室之一。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有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及时的调整实验室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构建教学平台,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实验室搬迁到化工楼E座一、二、三楼,实验室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不断增加,五年多来,累计投资330多万元,进行实验室的环境改造及仪器设备的更新,现有实验室面积1040m2,仪器设备总台数895台。根据学校“实验中心-实验室-实验分室”的管理模式,2010年数理学院成立了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为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学院教学资源,2011年学院成立了数理学院实验中心,下辖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统计学实验室。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分为力热综合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电学实验室、创新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机房、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室四大部分组成,承担全校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创新与演示实验、部分学生课外科技制作和部分专业软件类课程教学。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制定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了管理规范、教学规范。针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把物理思想突出的实验方法和实践性强的项目提炼并转化为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密切跟踪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做法,及时的修改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新的实验体系包括演示实验、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五个层次。其先进性(新技术新方法新内容)、综合性(理论方法应用)、实用性(实际问题的解决)与针对性(学科特点专业特色)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获批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校级实验实践类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专业毕业设计刘排过1(同名45143)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专业毕业设计刘排过1(同名45143)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一幢旅馆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着重解决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建筑物与各种细部构造,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建筑施工图。 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变形验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本工程为旅馆设计,因地处城市中心交通要道,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场地要求、绿化设施、其它功能要求,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设计时采用┛型。 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两部分空间合理,连接紧凑,主次分明,使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加以提高。 关键词:抗震采光结构桩基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scheme of a hotel building it includes two parts-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ing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 compressively consider the base averment using faction, structure type, constru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architecture economy and architecture economy and

拆装实验报告1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专业技术综合实践 院部: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学号:1030670326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姓名:程倩娟 指导教师:刘汉代 二〇一三年六月

夹具拆装综合实践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夹具的结构和夹具主要零部件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如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机构、辅助装置; 2、了解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机构、辅助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3、熟悉夹具的拆装和调整过程,初步掌握夹具的工作原理。 注意事项:1. 夹具体的材料; 2. 定位方式的选择; 3. 夹紧机构确定; 二、实验设备及拆装工具 1、实验设备:夹具 2、拆装工具: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锤子等。 分组安排: 注:F是组长,担任检查和调试任务。 三、实验内容 1、双臂曲柄钻孔组合夹具结构简图及拆装步骤

1)双臂曲柄钻孔夹具结构简图(如下) 双臂曲柄钻孔组合夹具 1—长方形基础板2—伸长板3、4、12—方形支承5—圆形定位盘6—圆柱形定位销7—螺栓8—垫圈9—螺母10—a孔 11、14—钻模板13—b孔15—槽用方头螺栓 2、确定拆装方案 1)拆过程 旋转螺母9,使其从螺栓杆7上取下;依次取下垫片8、工件、定位销6、定位盘5、方形支撑4、最后从基础板1上取下螺栓杆7。 工件定位装置拆卸:旋转螺母,使其从螺栓杆上取下;然后取下垫片;从钻套10中取下定位螺钉,然后从螺杆上取下钻模板11、依次取下方形支座12、将螺栓杆从基础板1上拿下。 旋转螺母,将其从螺纹杆上拿下,然后取下垫片,将方形支撑3从螺栓杆上取下;旋转螺母,将其从螺栓杆上取下,依次取下伸长板2,最后从基础板上取下螺栓杆。

(精选)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岩石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反应边结构:岩浆结晶过程中,先结晶的矿物与剩余岩浆发生反应,形成新矿物的环边。 2.次变边结构:岩浆中原生矿物在岩浆期后热液或其他热液作用下发生交代。 3.斑状结构:当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的时候,叫斑状结构。 4.似斑状结构:当基质为显晶质的时候,叫似斑状结构 5.熔离作用:指原来均匀的岩浆,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分离成两种互不相熔、不同成分岩浆的作用。 6.超镁铁岩类:镁铁质含量>90%的所有岩石总称,包括所有超基性岩和部分基性岩。 7.超基性岩类:是指二氧化硅含量<45%的岩浆岩,包括橄榄岩等 8.中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在53%-65%之间的岩浆岩,包括闪长岩、安山岩等。 9.花岗岩:指二氧化硅含量在>65%之间的岩浆岩,具有半自形粒状结构的一类岩石。 10.花岗岩化:指高级变质作用或岩浆的交代,使岩石具有花岗岩特征的作用。 11.S型花岗岩:是由沉积岩经部分熔融产生的花岗岩结晶而成。 12.花岗岩结构:花岗岩具有的半自形粒状结构。 13.钙碱性系列岩:σ>3.3的所有岩石。 14.变晶结构: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 15.重结晶作用: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成分迁移以及再沉淀结晶,致使原矿物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而无新矿物的生成。 16.变质结晶作用:原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过程。 17.变晶作用:编制过程中,原有的非晶质矿物或结晶矿物转变新矿物的过程。 18.正变质岩: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19.副变质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0.片麻岩:高级变质岩类,具有中粗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21.变粒岩:中低级变质岩,具有细粒粒状变晶结构,片柱状构造。 22.石英岩:是指由>75%得石英组成的,浅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的变质岩。 23.糜棱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类,是由韧性变形成的。 24.碎裂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类,是脆性变形形成的。 25.等化学系列:化学成分相同,变质条件不同所形成的若干矿物共生组合。 26.等物理系列:变质条件相同,化学成分不同所形成的若干矿物共生组合。 27.分选性: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差异。 28.磨圆度:指碎屑颗粒接近圆的程度,通常反映碎屑被搬运的距离。 29.化学岩类:是化学作用、火山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主要包括碳酸盐、蒸发岩等。 30.陆源沉积物:是大陆原岩风化的产物,是外源碎屑岩的主要成分。包括各种风化作用形成的机械的和化学的物质。 31.外源沉积岩:指沉积岩中的物质来源并非来自沉积盆地内部,而是其他地质作用形成的物质,通过介质被搬运到盆地内形成的岩石。 32.内源沉积岩:在沉积盆地内形成的碎屑及化学物质沉积形成的一类岩石。 33.水平层理:主要存在于细碎屑岩和泥质灰岩中,是在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出现正在低能的环境中(深海、湖泊),细层平直且与层面平行。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答辩安排 一、组织领导 学院组成毕业答辩委员会,领导答辩工作。毕业答辩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任:贾宗璞 副主任:孙君顶 委员:付子义张长森杨立身黄玉许辉朱世松安葳鹏于金霞汤永利薛霄许焱平冯红梅申自浩刘静刘艳霞贾慧娟 张磊张延良 秘书:赵珊韩秀娟曾咪鲁保云 二、论文送审 1、6月1日(星期三):所有学生论文打印初稿(不需正式装订,隐去导师信息)、毕业设计任务书等内页及计算机学院毕业论文评阅表(后两样材料均可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网站文档下载页面下载,不要和论文装订在一起)用档案袋装好,由指导教师集中收齐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页1),统一交到系主任处,同时上报准备评优的学生名单。 2、6月1日(星期三):各系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审阅并填写计算机学院论文评阅表(需有修改意见并给出相应五级制成绩,注意不要签名)及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论文内页2)。由各系组织对论文进行审阅,评审时注意准备评优的学生论文必须安排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审阅。 3、6月7日(星期二):审阅结束后将论文审阅结果(含论文)返指导教师,同时由系主任将审阅安排上报教学科研办公室。 4、6月9日(星期四)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评阅意见进行修改并填写修改情况说明;指导教师检查学生修改情况并签署意见,返回各系部。 5、6月10日(星期五)前:各系(部)将学生修改后的论文及修改说明反馈给原论文评阅人,由原评阅人签署意见,并签名。如发现未按审阅意见修改且无正当理由者,取消其相应答辩资格。 6、6月12日(星期日)前:论文评阅人将复审后的论文返回各系(部),由各指导老师将论文反馈给学生装订,督促学生准备好所有答辩材料(答辩时请将评阅表交答辩组)。 三、毕业答辩 1、答辩时间:6月15日(星期三)至6月16日(星期四)。 2、答辩时,有软硬件成果的论文要现场演示,其他内容论文做PPT,自备软硬件环境。 3、答辩次序由答辩小组决定。 4、所有学生答辩前,必须向答辩小组提交以下七项材料,否则,不能进行答辩,请各答辩组组长负责审查,严格把关。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手册正文[东华理工大学][2018][毕业设计][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定稿)

学术诚信承诺书 本人以信誉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东华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设计(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东华理工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本人声明:该学位论文是本人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审阅过论文的全部内容,并能够保证题目、关键词、摘要部分中英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课题类型:课题来源:指导教师: 1.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2.课题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资料、技术参数、工作要求等)

3.主要参考文献 4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进行的日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学生实际开始执行任务书日期:年月日 学生送交毕业设计(论文)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5.系领导或专业负责人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6.学生意见 学生签名: 年月日7.课题变更情况记录(无变更者不需要填写) 指导教师签名:院(系)领导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注:1)课题类型:理工类——①理论研究型;②应用研究型;③应用设计型;④综合型 经管文法等——①专题型;②项目研究与设计型;③综述型;④综合型2)课题来源:①国家、省部级课题;②企业(公司)资助项目;③学校资助项目;④自选项目

DAC0832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

DAC的输出控制 班级: 1221201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 xxxxx 学号: xxxxx 指导老师:周伟 东华理工大学 2015年1月12日

目录 第1章系统设计方案 (2) 1.1 设计思路 (2) 1.2 方案比较与选择 (2)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2. 2.1 主控制器电路 (2) 2.2 数模转换电路 (3)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6 3.1 系统整体流程………………………………………………………………………….. .6 3.2 数模转换程序………………………………………………………………………….. .6 第4章系统调试 (8) 4.1 proteus的调试 (8) 第5章结论与总结 (11) 5.1 结论 (11) (系统总体设计与完成做一个总结,是客观的,主要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测试结果及完善改进的方向。) 5.2 总结 (11) (这是一个主观的总结,谈谈自己收获和不足等方面的内容。)

第1章系统设计方案 1.1 设计思路 (一)、课设需要各个波形的基本输出。如输出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这些波形的实现的具体步骤:正弦波的实现是非常麻烦的。它的实现过程是通过定义一些数据,然后执行时直接输出定义的数据就可以了。然而为了实现100HZ的频率,终于发现,将总时间除了总步数,根据每步执行时间,算出延时时间,最终达到要求,然后建一个表通过查表来进行输出,这样主要工作任务就落到了建表的过程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查表所耗费的时钟周期相同,这样输出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相等了,输出的波形行将更趋于完美,当然更让我们感到的高兴的是它输出波形的频率将近达到了100赫兹,能够满足我们设计的扩展要求了。而三角波,则每次累加1,当达到初值时,每次累减1,算出延时时间,也就达到要求了,矩形波和锯齿波类似。 (二)、这次做的三种波形可以相互转换,这个实现起来找了很多人最终发现,在每次循环之初进行扫描,而在每个中断入口处,对中断优先级进行设定,最终达到设计目的。 1.2 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模拟电路搭建函数信号发生器,它可以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但是这种模块产生的不能产生任意的波形(例如梯形波),并且频率调节很不方便。 方案二:采用锁相式频率合成器,利用锁相环,将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 在所需频率上,该方案性能良好,但难以达到输出频率覆盖系数的要求,且电路复杂。 方案三:使用集成信号发生器发生芯片,例如AD9854,它可以生成最高几十MHZ的波形。 但是该方案也不能产生任意波形(例如梯形波),并且价格昂贵。 方案四:采用AT89C51单片机和DAC0832数模转换器生成波形,加上一个低通滤波器, 生成的波形比较纯净。它的特点是可产生任意波形,频率容易调节,频率能达到设计的500HZ 以上。性能高,在低频范围内稳定性好、操作方便、体积小、耗电少。 经比较,方案四既可满足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又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电路简单,易控制,性价比高,所以采用该方案.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2.1 主控制器电路 89C52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有三个输入输出端口,即A口、B口和C口,对应于引脚PA7~PA0、PB7~PB0和PC7~PC0。其内部还有一个控制寄存器,即控制口。通常A口、B口作为输入输出的数据端口。C口作为控制或状态信息的端口,它在方式字的控制下,可以分成4位的端口,每个端口包含一个4位锁存器。它们分别与端口A/B配合使用,可以用作控制信号输出或作为状态信号输入。 89C52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工作方式说明: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指导教师:冯红梅职称: 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研室(研究室):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学生姓名骆振永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6班学号311109020619 一、选题质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填写:1、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否体现综合训练要求;2、题目难易程度;3、题目工作量;4、题目与生产、科研、经济、社会、文化及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电子密码锁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它的种类很多,有简易的电路产品,也有基于芯片的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现在应用较广的电子密码锁是以芯片为核心,通过编程来实现的。所选毕业设计题目综合运用了本专业所学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基本电路》、《传感器基础》等知识,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的要求。本设计着重硬件设计,同时需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仿真和焊接作品时需要较大的工作量。电子锁可以在日常生活和现代办公中,住宅与办公室的安全防范、单位的文件档案、财务报表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的保存等多种场合使用。大大提高了主人物资的安全性,安全可以代替老式机械锁。目前使用的密码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本文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款具有防盗自动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该密码锁设计方法合理,简单易行,成本低,符合住宅、办公室用锁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开题报告完成情况: 按时完成开题报告。

三、阶段性成果: 1. 毕业设计课题的基本硬件电路图的设计基本完成。 2.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有了大概的轮廓。 3. 对Protel软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并对Protues等计算 机仿真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存在主要问题: 1. 毕业设计电路原理图的布线是主要问题,因为本课题的外围电路包括单片机的晶振电路,复位电路, 7805稳压电路,掉电存储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及矩阵键盘,线路比较复杂,布线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自动布线已经不再适用,只能单根布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阅资料。 2. 元器件的封装,没有现成的封装库可以利用,需要进行手动封装。 3. 时间上有些紧促,不过论文的绪论已经完成,详细介绍设计方案只是时间问题。我会尽快完成。 五、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劳动、学习纪律及毕业设计(论文)进展等方面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