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六年级作文教案

五六年级作文教案

五六年级作文教案

【篇一:五六年级作文讲稿教案】

五六年级作文讲稿

第一讲山水村落皆画本,耳目及处有诗材

——作文没写的,就先学会观察

这题目的意思是,到处都有作画的样本和作诗的材料。也就是说

只要注意观察,身边到处是作文的材料。

我们曾经让高年级的许多同学写过《秋天真凉》(或《春天真暖》、《夏天真热》、《秋天真凉》)这个题,要求必须写真实感受,只

有少数人能在一课时内写出400字以上,多数人写三五行就写不下

了,原因就是不会观察。

用眼睛看。我们没法看见“凉”这种无形无色的东西,但可以看到因

为凉而表现出的各种现象。看天空、地面、植物、动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与刚过去的夏天比,各写成一段,就九

了,每段写五六行,不是什么难事。

如植物,没受过观察训练的人一说秋天就说“树叶落了”,就没的写了,但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树与树不同,大部分树的叶子开始

掉了,有的树叶枯黄了才掉,有的还是绿色的也掉下来了,还有的

发黄了仍然留在树枝上;松树、柏树等远看还绿油油的,但近看就

会发

现它们的叶尖泛黄了,新叶子长得少、长得慢了……这不仅解决了“没

写的”的问题,更解决了“要真实具体”的问题。

用耳朵听。我们能听到许多与“凉”有关的声音,如风雪声、人们的

议论声等。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很有内容:“好凉快啊!”“真舒服

啊!”“我们家晚上都不开空调了!”……选自己觉得精彩的、有特色

记下来,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吗?

用皮肤感触。用手试试自来水、地面、铁栏,与前一阵子比较,都

可以有明显的感觉上的变化,把这些感觉记下来,又是别致的一段。应该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种感觉器官”不是说所有的感觉器官都硬

派上用途,像写天凉,味觉就不必非写不可,嗅觉不好写也可以不

要。

试试:写现在的季节特点,你会发现有很多可写的,还会发

现你很能写。

第二讲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

——想把作文写好,就得学会分析

把观察结果具体记下来是作文的第一步,再学会分析,文章才有

思想,才“活”起来。

同一片草坪上的草为什么长得不一样?我们将会发现草的长势与阳光、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长得不匀称是很正常的,也才是合理的,认识到这一点,再写“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草都黄了”之

类的句子时自己都会觉得好笑:像有人在发号施令、并且这些花草

挺听话似的。

教室里一张桌子倒了,一个同学把它扶进来,这是学校里司空见惯

的现象,但用这同学过去的表现和现在比,拿其他同学的表现与这

个同学比,就能有所发现。

狐狸是童话、寓言世界的主角之一,它和人一样有可爱的一面,也

有问题和缺点错误,甚至有讨嫌的一面,拿《狐狸和乌鸦》、《狐

狸和小鸡》、《狐假虎威》这些故事中的狐狸的表现相对比,就可

以发现许多超出表象的东西,就不会一说到狐狸就只想到“狡猾”。

许多人不爱看广告,但许多广告很有意思:有两个本来意思没什么

关联的电视广告,前一个是一个小孩蹲在马桶上方便,然后很得意

地按一个开关喷洒那种消除异味的产品;另一个是说方便面的:“xxx 香辣牛肉面,就是这个味!”这两则广告中间只有两三秒钟的间隔,这就令人喷饭了。

学生口渴了找老师要水喝,老师给了是好事还是坏事?绝大多数学

生都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好事,但只给很小的一滴、给刚刚够喝和赌

气灌上三五杯,是不是都是好事?“好”和“坏”还不能这样简单地下

论呢。

我亲历过一件事:一辆中巴车架着大喇叭、贴着“反偷税漏税宣传车”几个字满街做宣传,那车一二十分钟从我们办公室外过一次,几位

同事叫烦,我到阳台上透透气,结果我发现稀奇事了:车上的“反”

字掉了上半,翻下来把整个字盖住了,这车就成了“偷税漏税宣传车”,有意思不?

这一个题目强调的是:对周边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观察和分析,

会有许多乐趣和收获,不要人云亦云。

“厚望先生讲作文”

——“观察#8226;分析#8226;表达”系列能力训练

讲座提纲(中年级自信36讲)

入门课“说,就是用口来写;写,就是用笔来说”

第一讲作文没写的,就先学观察

第二讲写出自己的作文

第三讲“前言”要搭“后语”

第四讲“除了老师教的,他什么都会”

第五讲“眼处心生句自神”——用眼睛观察

第六讲“甘苦炎凉自身知”——用其它器官体验第七讲“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按顺序观察第八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观

察事物的联系第九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作文要发挥联

想第十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文要

发挥想象

十一讲“山外青山楼外楼”——观察描写景物的固定特

十二讲“二月春风似剪刀”——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

十三讲“水清石出鱼可数”——观察描写景物的动静变

十四讲“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写景

中表达心情

十五讲种一棵“写景知识树”

【篇二:小学六年级作文辅导教案】

课题六级第三课观察

教学目标 1、在写作中运用“色形声味光” 2、培养细致观

察习惯

教学重点“色形声味光”在写作中运行

教学难点培养细致观察习惯

教具婚礼视频短片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1、点名 2、背诵《弟子规》诵读散文复习提问

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画,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画都有什么颜色?(红色、白色、黑色)有什么形状?(花瓣是椭圆形的,杯底是圆

形的,杯身是圆柱形的),假如我们用笔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发出什

么声音?对,清脆的响声,图片中的花朵娇艳欲滴,我们想象一下

会闻到什么气息呢?(花朵会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同学们看

看杯子的影子,看到有一点红晕的光吗?(看到了)这是阳光照射

的杰作。同学们,我们刚才颜色、形状、声音、味道、光的角度来

观察这幅画,使画面生动形象。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从色形声味光

的角度来观察,使我们的作文也生动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

来学习的色形声味光。(板书)

新授步骤内容

一、一、新知识,色形声味光

观察到事物的特点也就把握了事物的方向。而事物普遍存在五方面

的特点可以给我们提供观察的方向——色、形、声、味、光。

二、二、练习

(一)色

师:我们先来看色,同学们来说一下描写颜色的词语都有哪一些?

学生说颜色的词语(两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语)师:我们刚才

说了颜色的词语,同学们再来听一个例子这个老板娘真是个黑心肠。同学们黑心肠是不是描写颜色的词语呢?(是)同学们再来举几个

类似的例子好吗?学生说

师:在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看到天空是明亮的蓝色,在我们心情

不好的时候呢?如:被批评了

生:天空是灰色的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同学们可以来说一说生说

(二)形

师:我们再来看形,同学们来说一下描写形状的词语都有哪一些?

生说形状的词语,同学们再来听一个例子

这个老人很瘦,真实骨瘦如柴啊。骨瘦如柴是描写形状的词

语呢?

(是)同学们再来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好吗?

学生说

(三)声

师:我们再来看声,同学们来说一下描写声音的词语都有哪一些呢?生说声音的词语

师:我们刚才说了声音的词语,同学们再来听一个例子声:心声,

同学们这也是写声音吧?

(四)味

师:我们再来看味,同学们来说一下描写味道的词语都有哪一些呢?生说味道的词语

师:我们再来听这两个句子

妈妈做的凉菜真有滋味。

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两个滋味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二个指感受

师:同学们能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打翻了五味瓶等

(五)光

师:我们再来看光,同学们来说一下描写光的词语都有那一

些?

生说光的词语。

诗:除了这些光的词语,我们还会想到还有哪些光呢?学生:目光、眼光…….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说了很多色形声味光的词语,非常好,我们在作文中可以多运用这些词语。

三、砺智故事《要学会观察鲜活的现在》

一名年轻人兴冲冲地向他的老师讲述自己的出游经历:“最近,我在

喜马拉雅遇见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看见不可预测的未来,还把自

己的这套绝学传授了弟子。先生,您也懂这个吗?我真想学。

“每个人都懂呀”,老人平静地说,“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年轻人不解。“先生,还有比未卜先知更高深的学问?”“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林木,人人都能张眼即见,但你看得见自己的

睫毛吗?它可是就在你的眼前呀。所以,我要教给弟子的,不是让

他们预见朦胧的未来,而是看清鲜活的现在。”

下课休息

第二课时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来看这篇文章,出示文章《春天的早晨》《金笔思维》 p13

大地寂静,圆圆的月亮像怕羞的小姑娘似的躲进了云层,向西坠去…..

我推开窗户,一股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万物显得十

分安静.大雾笼罩着大地,给大地添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迎着晨风去跑步。那雾一会儿在我脚下穿过,一会儿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衣服上……我穿行在雾中,好像是在腾云驾雾。过了一阵,太阳出来了,瞬间,千万缕阳光透过晨雾射向大地,大雾慢慢

地淡了,散了……

红红的太阳终于撩开了晨雾的面纱露面了。这时,一切都显得那么

清晰,那么明朗,与日出前相比,简直换了个世界。朝阳的光芒柔

和地照着大地。树木的嫩叶片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透明的露珠,

小花悄悄地绽开了笑脸,迎着初升的太阳调皮地摇着头。小草也充

满了生机,十分惹人喜爱。

太阳升高了,大地热闹起来了。瞧,那广阔的田野上,身轻如燕的

姑娘们正你追我赶地插秧。她们动作敏捷,不一会,身后便留下一

片片嫩绿;健壮的小伙子们,扶着犁,吆喝着牛,正欢快地犁着田。鹤发童颜的老者,扛着锄头,衔着烟斗,在田埂上走着,不时地下

到田里看看,脸上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

【篇三:小学六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作文教案:《_______爱我,我爱_______》

一、背景知识

1.本次习作训练是一次记事作文训练。

2.教材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要求”。“习作要求”有两点,

一是要求“写发生在我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小伙伴……之间

的事。”二是作文必须真实,要“写出真情实感。”第二部分是“习作

提示”。提示习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习作记真人真事,写作范围

很广,只要记的是自己与他人之间发生的事都行,父母、老师、同学、伙伴、医生等都行。②习作要赞颂的是真挚健康的情感,可以

是骨肉亲情,也可以是师生情、同学情、邻里情,还可以是病友情。

③习作题目是半命题,但题中有两个“爱”。“爱”是双方的,要写好

双方的活动,但习作又不是平均用力,写明应有详有略。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真诚的情感。

2.有真实具体的事例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能用人物的言行和心

理描写表达中心思想。

3.能有详有略地处理写作材料,安排结构。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真实具体的事例,用人物之间的言行、心理来反映人与人

之间的的美好情感。难点:学会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

让学生整理素材,了解班内典型材料,安排优生先写习作,作教学

示范引路。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真诚的情感,审清题意,选准写作对象,试写

人物言行和心理的重点片断。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揭题。

你最尊敬爱戴的是谁?为什么敬他爱他?

怎样把你们之间那份真诚美好的感情写下来呢?揭题《爱我,我爱》 2.审清题意。读题,讨论:

这篇作文要写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是什么?

作文题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爱”可以是写哪些真挚的感情?你最

想写的是谁?最想赞颂什么感情?你们之间有哪些事值得回味和记述?

3.草拟提纲。

(1)先补全题目。

(2)写明作文的目的,罗列回忆出的素材。

(3)出示灯片,学生进行判断。

题目:奶奶爱我,我爱奶奶。

素材:爸妈出差,李奶奶接我到她家住。

中队要举行放风筝比赛,李奶奶把准备给孙子的新风筝给我。

我爱吃果冻,李奶奶赶到超市给我买。

我得了好成绩第一个告诉李奶奶。

我用积攒的零花钱为李奶奶生日在电视台点了一支歌。

奶奶生病住院,我和妈妈去医院看她。

这些素材中哪些可作为习作的材料?哪些不该写入?为什么?

(4)学生各自草拟题目,决定作文材料。

4.试定习作片断。

先由预先写好的学生读习作片断。再由同学评议习作优势,作者说明这样写的原因。最后学生各自试写。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交流习作试写片断,懂得正确安排文章详略。

(二)教学过程

1.试写交流。

抽优、中两位学生谈试写片断,指导怎样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和神态、心理,突出中心思想。

2.学会详略。

《爱我,我爱》写几个人之间的事?(两个人或两方的事。)《爱我,我爱》是不是《爱我》加上《我爱》?在写作时要注意什么?

请事先准备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学生判断,习作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再请小作者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3.学生写全文。

小学作文课教学设计“写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不觉间,我们已由孩童渐渐长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离我们又太遥远。于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二、讨论畅谈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各自畅谈内心的烦恼。

2、交流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烦恼。

4、教室小结。

三、学会表达

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吗?

举例示范:

(1)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

一大障碍。

(2)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学生模仿练习,指名表达。

四、引导化解

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

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爱迪生、毛泽东成长的故事,你们

都听说过吗?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并模仿名言警

句的格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五、激情写作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课《我敬佩的一个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范围、重点和难点。

2.能选择典型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使自己敬佩原因具有说服力。

3.文章要内容健康、重点突出,用词造句恰如其分,能表达真情实感,基本上没有错别字和错误标点,字迹工整。

教学过程:

一、审题立意

板书文题《我敬佩的一个人》,思考议论,清楚写作人称,写作内容。

明确敬佩之意,确立敬佩之人,阐明敬佩之因,即确立本次写作的

目的。(这一步允许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二、取舍材料

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中心思想,拿出“一句话的日记本”,看

其中哪件事最典型,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然后确定下来,在小组内

交流,进行素材取舍。

2.组长代表发言,口述本组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三、确定详略

1.根据上述自己确立的内容,快速列出提纲。

2.交流提纲,议论详略确立情况。

四、成文修改 1.围绕提纲,快速成文,要求一气呵成。 2.自我修改。五、交流评议 1.先小组内互换批阅,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备全班交流。 2.全班重点交流,调动学生情绪,大胆评议,教师要及

时适当地点拨引导。六、个人誊清

小学六年级作文教案:我的课余生活

教材分析

本次是记一项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记叙事情一类的。从题目看,

限定写“课余“的某种生活。“习作提示”、中说:我们的课余生活丰

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集邮、唱歌等都是

课余生活。本次习作有三点突出的要求2第一要选好事例,应该在

真实的课余生活中选择自已最喜爱的活动,再选印象最深的一两次写。第二耍围绕中心,而且这一中心应该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

或锻炼体魄,或增长知识,或启迪心智,或陶冶情操。这点要求与

本单元阅读训练要求——划找中心句紧密相关。第三要做到有详有略,与第十一册“注意详略”的习作要求相比应该有明显的提高。而

这就成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训练目标

1.会选择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作为习作内容。

2.学会有详有赂地记叙活动过程。

3.感受丰富的课余生活,发展自己的爱好。

训练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带课余生活照片,印发习作范文《我爱集邮》,自设

填空灯片。课时目标

1.审清题目,知道本次习作的要求,学习范文《我爱集邮》

2.指导选材,口头作文,开始习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活。

1.引言。同学们,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将要离开这所学校了。但老师还有一件心愿没了,就是不知道同学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如果我知道这些情况,今后也可以向你们的初中老师介绍。同学们能不能来介绍介绍你的课余生活,了结老师的这桩心

愿?(板书:我的课余生活)

什么叫课余?

课余就是指除在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如每天放学以后,双休日及

其他节假日。

2.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照片,带来了吗?

现在请你拿出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最好采用以下的句式:

(灯片出示)

我在课余喜欢(),看,照片上的我(),

参加这项活动能()。或()是我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能()。小结:看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喜欢下棋、打

乒乓球,这是体育活动;有的喜欢集邮、唱歌,这是文娱活动;还

有的喜欢游山玩水、养鱼种花等活动。

二、展示生活。

1.片断细说。

刚才你们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但我的印象不深刻。你们能不能把某个生活过程说得详细一点,譬如动作过程、语言心

理过程,请大家想一想再说。学生细说生活片断(可先小组讨论再指

定说)。

2.评议指点。

三、反映生活。

1.提出建议。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老师了解了一小部

分同学的课余生活。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大家一个一个都介绍,大家说怎么办?好!呆会儿请大家写。在写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有的同学把偶然参加的一两次

活动作为课余生活;二是有的同学课余生活是不健康的或危险的,

如射弹子,晚上去掏墙洞捉鸟等,还有的课余生活完全是为了玩,

没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介绍好的课余生活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学

习本次的习作要求及提示。

2.学习“习作要求”及“提示”。

自读、思考: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要注意什么?

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

课余生活。要注意3点: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

(板书: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

讲解:确定中心就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有积极意义的一种活动写(补

充板书:最喜爱,有意义),选好事例就是选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次

来写(补充板书:印象最深),并且详写跟中心有关的内容(补充板书:详写跟中心有关的内容)。

3.学生试写,反映生活。

题目可用指定题《我的课余生活》,也可以自定——以课余生活的

名称作题目中的主要词语,如《我爱集邮》、《课余栽培乐趣多》等。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柔和、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目标

通过讲评,例文比较,进一步修改习作及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写作5分钟。

二、讲评指导(教师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巡回辅导,并有意识地挑选习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