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课程标准1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课程标准1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课程标准1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课程标准1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本课程是机电技术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专业理论具体应用于工业技术的实践性课程。《机电设备与管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机修钳工的工作过程来讲授机械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常用的维修知识,失效零件的测绘设计,零部件常用修复工艺,机械设备维修中常用的精度检查方法,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运转等内容以及企业设备管理常用知识。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 A类: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课□C类:实验(践)课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电机的运行性能,一方面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进行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能正确进行设备精度检测;

掌握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养成。

具体要体现:本课程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技术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在学习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探索的兴趣,在平时学习实践中不断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兴奋感,并引发他们对后续课程中涉及的更先进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的学习热情和渴望。

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进行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能正确进行设备精度检测;掌握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养成。

加强的实践环节训练,通过层次性的技能和技术训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维护、设计和推广能力,具有运用和开发先进技术来解决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思想和潜力。

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善于组织团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技术问题。

培养学生关注相关学科发展动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终生适应科技发展水平,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二)分目标:

专业能力

1、掌握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设备维修中失效零件测绘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步骤,能正确选用测绘工具并使用手册资料,具有测绘设计正确机械零件工作图的能力。

3、掌握机械零部件修复技术的常见工艺和修理方法,并了解先进的修理工艺技术。

4、掌握机械设备维修精度的检验方法。

5、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设备维修作业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正确选用设备修理中常用的工具、检具及量具。

6、熟悉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车验收等维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7、具有编制和实施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设备维修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般设备管理能力。

方法能力

1、善于观察,故障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

2、动手操作能力;

3、信息收集、归纳能力;

4、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

5、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

6、在生产组织、品质控制、工艺文件实施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

社会能力

1、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职业素质

1、文明礼貌的职业素质

2、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

3、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

4、团结互助的职业素质;

三、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根据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加强实践教学,着眼课程群,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相关现代化先进工具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基础上,课程组成员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规划。选择普通机床及数控机床等典型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为教学载体,力求适应现代化企业机电

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管理等岗位需求。

在内容选取过程中,通过对济南二机床集团、济南一机床集团等企业实地走访调研,与行业专家座谈,了解设备管理与维修相关职业岗位,从中分析、提取、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围绕核心技术能力,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最终提炼归纳出本课程的六个学习项目。

(2)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技能,本课程采用了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四步教学法。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料收集,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分小组实施完成任务,并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在各教学环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培养,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所遇到问题的理解,并学会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习室,学中做、做中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揉为一体。设备投入保证学生操作训练在生产情景中进行,对学生操作定任务、定时间完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激发学生进取心,确保双边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学方法

(1)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倡导探究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电机与电气控制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未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无论是课堂讲授、探究活动,还是资料查询,均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教师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多下功夫。

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也是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不是惟一的渠道。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发展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

(3)加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

实践教学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许多探究性活动也是通过实践来进行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人们的职业能力构成也必将有大的改变,社会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是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形成新方案、新产品、新创意,能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应用。因而课程实践教学应以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三)学习方法

采用探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六、考核与评价

结合课程特点,分为平时考核及期末综合考核。平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考勤、回答问题、作业、教学单元逐个考核(实践操作技能、论文、报告等)等形式、期末课程综合考核包括笔试或操作,侧重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一般按平时考核40%、期末综合60%比重确定成绩。

七、教学条件

(一)教师基本要求

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的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资质的要求。

如: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电工高级工及以上资质,具备两年以上电学教学经验。

2)兼职教师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资质的要求。

如: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电工高级工及以上资质,具备两年以上电学教学经验。

3)本课程教学任务由相关任课教师完成。

(二)教学硬件环境要求

1、建议教学中多采用实物、挂图、课堂演示、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不需校外实训。

2、各种电机与电气控制教学音像制品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直观认识,这样学

生可以了解到实验室以外的实际微机系统以及相关知识。例如,交直流电机的教学录象带、CAI课件及相关教学软件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达一些用文字表达起来较烦琐的内容,既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能有效地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

3、实验室资源应包括基本技能的实训场所,基本和综合性的实验场所,开发创新实验的条件,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及相关专业软件的条件。同时,还应积极建造创新实验室,在这个开放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所给课题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行设计、制作、调试一系列工作,这样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得到极大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资源

1、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名称:《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作者:吴先文,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版别(2016年07月)

2、参考资料: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作者:程周,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电机及拖动》,作者:许晓峰,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电机应用技术基础》,作者:牛维扬,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八、其他说明

1、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

2、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3年后修订。

金属工艺学

金属工艺学试题 一、填空题:25% 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会形成三个表面,它们是待加工表面、过度表面·已加工表面。 2.切削运动主要包括_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类。 3.切削用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切削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清洗作用。 5._________________是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6.α—Fe是_________________立方晶格 7.合金在固态下,组元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称为_________________ 8.珠光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机械混合物 9.含碳量处于0.0218%~~~2.11%的铁碳合金称为________ 10.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组成。 11.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号。 奥氏体________ 铁素体________ 珠光体________ 12.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________ 13.钢的热处理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组成。 14.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___________性能、___________性能、___________性能和___________性能。15.原子规则排列的物质叫_________________,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___________。 16.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7.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号。 奥氏体___________ 铁素体___________ 渗碳体___________ 珠光体___________ 18.钢的热处理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组成。 19.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需要很大过冷度,其冷却速度应___________,而且必须过冷到_________________温度以下。 20._________________是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1._________________是材料产生变形而又不破坏的性能。 22.珠光体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机械混合物 23.目前常用的硬质合金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0% 1、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极限 B 抗拉强度 C 弹性极限 2、洛氏硬度C标尺所用的压头是() A.淬硬钢球 B 金刚石圆锥体 C 硬质合金球 3、纯铁在700摄氏度时称为() A B C 4.铁素体为()晶格 A 面心立方 B 体心立方 C 密排元方 D 复杂的人面体 5.铁碳合金状态图上的共析线是() A ECF线 B ACD线 C PSK线 6、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为() A 一次渗碳体 B 二次渗碳体 C 芫晶渗碳体 7、在下列三种钢中,()钢弹性最好。 A T10 B 20 C 65Mn 8、选择齿轮的材料为()

《英语阅读》课程标准

《英语阅读》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是商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专门发展学生目标语阅读能力。它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共同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利用语境线索猜测词义、理解句子、区分主题和大意、辨识细节发展模式、概括段落大意、略读和寻读,归纳和演绎推理等阅读技巧和方法;了解说明、议论、叙述、新闻、广告等常见文章体裁的篇章结构,熟悉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8学分,总学时108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培养基本的阅读技能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 3.扩充词汇量和加大词汇的接触频度,增强英语语感,逐步掌握篇章概括方法。(二)能力目标 1.具有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2.具有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 3.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四、课程实施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 2.教学方法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外作业。 3.教学场地要求:普通教室。 五、教材选用 1. 《世纪商务英语阅读教程》(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委会组 织编写,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8 六、课程考核 (一)学生考核 1.该门学科的考试评价依据是按照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把握合适的难易程度出试卷,用笔试、平时成绩(含作业、出勤)、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 2.考试方法:笔试、平时作业、出勤。 3.期末总成绩(百分制)=平时作业*20%+期末笔试*60%+出勤*20% (二)教师教学效果考核 1.由分院组织教研室成员采用随机抽查的手段,检查平时的教学过程(平时作业布置 与批改和出勤的登记); 2.由分院其他教师出题,对随机抽选所任课程班级的30%的学生进行考核。 3.考核结果评选:》90分的为优秀;》80分的为良;》60分为中合格;〈60分为不合格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课本内容及翻译

Lesson Eight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Mike Mclntyre 1. One summer I was driving from my home town of Tahoe City, Calif, to New Orleans. In the middle of the desert, I came upon a young man standing by the roadside. He had his thumb out and held a gas can in his other hand. I drove right by him. There was a time in the country when you' d be considered a jerk if you passed by somebody in need. Now you are a fool for helping. With gangs, drug addicts, murderers, rapists, thieves lurking everywhere, "I don't want to get involved" has become a national motto. 2. Several states later I was still thinking about the hitchhiker. Leaving him stranded in the desert did not bother me so much. What bothered me was how easily I had reached the decision. I never even lifted my foot off the accelerator. 3. Does anyone stop any more? I wondered. I recalled Blanche DuBois's famous line: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Could anyone rely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these days? One way to test this would be for a person to journey from coast to coast without any money, relying solely on the good will of his fellow Americans. What kind of Americans would he find? Who would feed him, shelter him, carry him down the road? 4. The idea intrigued me. 5. The week I turned 37, I realized that I had never taken a gamble in my life. So I decided to travel from the Pacific to the Atlantic without a penny. It would be a cashless journey through the land of the almighty dollar. I would only accept offers of rides, food and a place to rest my head. My final destination would be Cape Fear in North Carolina, a symbol of all the fears I'd have to conquer during the trip. 6. I rose early on September 6, 1994, and headed for the Golden Gate Bridge with a 50-pound pack on my back and a sign displaying my destination to passing vehicles: "America." 7. For six weeks I hitched 82 rides and covered 4223 miles across 14 states. As I traveled, folks were always warning me about someplace else. In Montana they told me to watch out for the cowboys in Wyoming, In Nebraska they said people would not be as nice in Iowa. Yet I was treated with kindness everywhere I went. I was amazed by people's readiness to help a stranger, even when it seemed to run contrary to their own best interests. 8. One day in Nebraska a car pulled to the road shoulder. When I reached the window, I saw two little old ladies dressed in their Sunday finest." I know you're not supposed to pick up hitchhikers, but it's so far between towns out here, you feel bad passing a person," said the driver, who introduced herself as Vi. I didn't know whether to kiss them or scold them for stopping. This woman was telling me she'd rather risk her life than feel bad about passing a stranger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9. Once when I was hitchhiking unsuccessfully in the rain, a trucker pulled over, locking his brakes so hard he skidded on the grass shoulder. The driver told me he was once robbed at knifepoint by a hitchhiker. "But I hate to see a man stand out in the rain," he added. "People don't have no heart anymore." 10. I found, however, that people were generally compassionate. Hearing I had no money and would take none, people bought me food or shared whatever they happened to have with them. Those who had the least to give often gave the most. In Oregon a house painter named Mike noted the chilly weather and asked if I had a coat. When he learned that I had "a light one," he drove me to his house, and handed me a big green army-style jacket. A lumber-mill worker named Tim invited me to a simple dinner with his family in their shabby house. Then he offered me his tent. I refused, knowing it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family's most valuable possessions. But Tim was determined that I have it, and finally I agreed to take it. 11. I was grateful to all the people I met for their rides, their food, their shelter, and their gifts. But what I found most touching was the fact that they all did it as a matter of course.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喷刷涂料、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格控制开型时间、浇注灰口铸铁件要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冲子)尺寸。(落料件的光面尺寸与凹模的尺寸相等的,故应该以凹模尺寸为基准,冲孔工件的光面的孔径与凸模尺寸相等,故应该以凸模尺寸为基准。)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 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并确保型腔质量。 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 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

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 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 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 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 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

金属工艺学

第一章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一般可分为钢铁材料和非铁金属两类。 2. 钢铁材料是铁和碳的合金。 3.钢铁材料按其碳的质量分数w(C)(含碳量)进行分类,可分为工业纯铁;钢和白口铸铁或(生铁)。 4.生铁是由铁矿石原料经高炉冶炼而得的。高炉生铁一般分为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两种。 5.现代炼钢方法主要有氧气转炉炼钢法和电弧炉炼钢法。 6.根据钢液的脱氧程度不同,可分为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 7.机械产品的制造一般分为设计、制造与使用三个阶段。 8.钢锭经过轧制最终会形成板材、管材、型材、线材和其他材料等产品。 9.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10.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11.洛氏硬度按选用的总试验力及压头类型的不同,常用的标尺有A、B和C。 12.500HBW5/750表示用直径为5 mm的压头,压头材质为硬质合金,在750 kgf( 7.355 kN)压力下,保持10~15秒,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500。 13.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屈服点σs、洛氏硬度A标尺HRC、断后伸长率δ5或δ10、断面收缩率ψ、对称弯曲疲劳强度σ-1。 14.吸收能量的符号是K,其单位为J。 15.金属疲劳断裂的断口由裂纹源、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组成。 16.铁和铜的密度较大,称为重金属;铝的密度较小,则称为轻金属。 17.根据金属材料在磁场中受到磁化程度的不同,金属材料可分为:铁磁性材料和非铁磁性材料。 18.金属的化学性能包括耐蚀性、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19.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等。 20.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组成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呈规则排列。 21.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与密排立方晶格三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课程标准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型: B类(理论+实践) 学分:6学分 学时: 68学时(4学时/周,上课总周数17周)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任务:学生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体包括语言体系知识(指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话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包括学习策略能力、语言尝试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同期及后续课程:《英语语音语调》、《英语听说》、《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 (2)掌握语法基础知识; (3)掌握词汇2500个; (4)掌握篇章结构的分析理论; 2、技能要求: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练习收听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8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8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1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3、素质要求: 针对英语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的特点,培养学生在幼儿英语教学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 1、教师任职条件 本科以上英语专业学历,身心健康,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另外要求教师具有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并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语言实验室、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能容纳60人、安装多媒体投影仪设备的教室一间。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最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教学大纲2018

综合英语 1 Comprehensive English1 【学分】4 【学时】64 【编写】袁邦照【审核】程莹 (一)授课对象 四年制本科英语专业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是本科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课程,在整个基础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奠基作用。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语音、语法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主要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口笔头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词汇、语法、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接受英语专业高年级教育打下全面的牢固的基础。本课程以课文教学为中心,采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启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并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 1.改变观念: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引导学生改变应试学习的观点,逐步树立“To know English is to speak English.”的观念。 2.语音:通过一对一纠音练习,语音模仿秀等,整顿学生的语音面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3.词汇和语法:盘活中学所学语法和词汇,使之成为语言交际的实际技能。认知词汇3000-4000个(其中含中学已学2 000个),熟用其中1600-18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听力:能在15分钟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的材料(词数120左右,念四遍,第一、四遍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第二、三遍根据意群停顿),错误率不超过8%。要求学生每天收听CRI及VOA的Special English。熟悉新闻广播的特点和语速。 4.口语:能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复述课文;能用英语正确表达所学的功能意念,以达到实际交流运用的目的。 5.阅读和写作:能读懂词汇量为2000-2500的浅易材料及简易读物,阅读速度每分钟60-80个词,理解基本正确,能抓住中心大意。对重点句子能够释义。学会初步使用“英英”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3)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喷刷涂料、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格控制开型时间、浇注灰口铸铁件要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尺寸。 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简答题(共15分) 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3分) 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并确保型腔质量。 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 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3分) 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2分) 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2分) 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 落料的凸凹模间间隙小,拉深凸凹模间间隙大,普通拉深时,Z=(1.1~1.2)S 5.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3分) 焊前措施:合理布置焊缝,合理的焊接次序,反变形法,刚性夹持法。 焊后措施:机械矫正法,火焰加热矫正法 6.试比较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的焊接过程特点有何不同?(2分) 电阻对焊:先加压,后通电;闪光对焊:先通电,后加压。五、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0.5分,共5分) 1.加工塑性材料时,不会产生积屑瘤。(× ) 2.顺铣法适合于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 ) 3.拉削加工适用于单件小批零件的生产。(× ) 4.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 ) 5.插齿的生产率低于滚齿而高于铣齿。(√ ) 6.作为定位基准的点或线,总是以具体的表面来体现的。(√ ) 7.轴类零件如果采用顶尖定位装夹,热处理后需要研磨中心孔。(√ ) 8.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零件的数量。(√ ) 9.镗孔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上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孔系。(√ )

经贸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经贸英语阅读教程》是为310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英语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理解商务英语文章的基本技能,掌握一些国际经济文章中常用词汇,懂得一般的商务表达,熟悉主要的商务英语文章类型,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商务英语课程,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310英语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学习的职业拓展模块课程,属于B 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二)、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学习有关的商务活动的实用语言材料,学生应熟悉主要的商务英语文章类型,提高阅读商务文章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进一步提高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要求: 1.熟悉主要商务英语文章的类型。

2.能读懂主要英语报刊、杂志上面有关商务活动的难度适中的报道和 评论。 3.能将一般性英语商务材料译成汉语,要求译文符合原义,行文顺畅; 同时,进行一些中英句子翻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商务文章中 最常用的表达方法的实际运用。 4.熟练阅读、正确理解并逐渐学会欣赏商务文章的语言和文字魅力, 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能力。 5.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学会解读商务英语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 想;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撰写文章概要和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小 论文等。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 (一)先修课程:英语泛读 (二)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Unit 1 国际经济组织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TextA和TextB中的单词短语. (2).通过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大意。 (3).了解世界旅游组织的作用。 本章教学重点: 单词短语。 本章教学难点: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课本内容

Lesson One Half a Day Naguib Mahfous 1. I walked alongside my father, clutching his right hand. All my clothes were new: the black shoes, the green school uniform, and the red cap. They did not make me happy, however, as this was the day I was to be thrown into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2. My mother stood at the window watching our progress, and I turned towards her from time to time, hoping she would help. We walked along a street lined with gardens, and fields planted with crops: pears, and date palms. 3. "Why school ?" I asked my father. "What have I done ?" 4. "I'm not punishing you, " he said, laughing. "School's not a punishment. It's a place that makes useful men out of boys. Don' t you want to be useful like your brothers?" 5. I was not convinced. I did not believe there was really any good to be had in tearing me away from my home and throwing me into the huge, high-walled building. 6. When we arrived at the gate we could see the courtyard, vast and full of boys and girls. "Go in by yourself, " said my father, "and join them. Put a smile on your face and be a good example to others. " 7. I hesitated and clung to his hand, but he gently pushed me from him. "Be a man, " he said. "Today you truly begin life. You will find me waiting for you when it's time to leave. " 8. I took a few steps. Then the faces of the boys and girls came into view. I did not know a single one of them, and none of them knew me. I felt I was a stranger who had lost his way. But then some boys began to glance at me in curiosity, and one of them came over and asked, "Who brought you?" 9. "My father, " I whispered. 10. "My father's dead, " he said simply. 11. I did not know what to say. The gate was now closed. Some of the children burst into tears. The bell rang. A lady came along, followed by a group of men. The men began sorting us into ranks. We were formed into an intricate pattern in the great courtyard surrounded by high buildings; from each floor we were overlooked by a long balcony roofed in wood. 12. "This is your new home, "said the woman. "There are mothers and fathers here, too. Everything that is enjoyable and beneficial is here. So dry your tears and face life joyfully. " 13. Well, it seemed that my misgivings had had no basis. From the first moments I made many friends and fell in love with many girls. I had never imagined school would have this rich variety of experiences. 14. We played all sorts of games. In the music room we sang our first songs. We also had our first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We saw a globe of the Earth, which revolved and showed the various continents and countries. We started learning numbers, and we were told the story of the Creator of the universe. We ate delicious food, took a little nap, and woke up to go on with friendship and love, playing and learning. 15. Our path, however, was not totally sweet and unclouded. We had to be observant and patient. It was not all a matter of playing and fooling around. Rivalries could bring about pain and hatred or give rise to

金属工艺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使用性能________,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______工艺性能______,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2、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布氏硬度、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 3、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根据原子在内部的排列特征可分为晶体与_非晶体_两大类。 4、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包括__晶核的形成__与__晶核的长大_两个过程 5、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_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__三大类。 6、晶体的缺陷主要有_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7、铁碳合金室温时的基本组织有______铁素体_____、____渗碳体______、_____奥氏体____、珠光体与莱氏体。 8、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_ 6、69%。 9、纯铁的熔点就是_____1538℃______。 10、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______加热_______、____保温_________与冷却三个阶段。 11、常用的退火方法有____完全退火_____、球化退火与____去应力退火_______。 12、工件淬火及___________高温回火_______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13、常用的变形铝合金有__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__ 。 14、灰铸铁中的石墨以___片状石墨___ 形式存在 15、工业纯铜分四类,分别代号___T1____ 、____T2_____、___T3___、______T4__ 表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有: 、、、等。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就是金属力学性能的就是( D)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压力加工性能 2、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就是( ) A、强度 B、硬度 C、热膨胀性 D、耐腐蚀性 3、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 A、越好 B、越差 C、无影响 D、难以确定 4、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 ) A、组元 B、合金系 C、相 D、组织 5、金属材料的组织不同,其性能( ) A、相同 B、不同 C、难以确定 D、与组织无关系 6、共晶转变的产物就是( ) A、奥氏体 B、渗碳体 C、珠光体 D、莱氏体 7、珠光体就是( ) A、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B、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C、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D、铁素体与莱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8、下列就是表面热处理的就是( ) A、淬火 B、表面淬火 C、渗碳 D、渗氮 9、下列就是整体热处理的就是( ) A、正火 B、表面淬火 C、渗氮 D、碳氮共渗 10、正火就是将钢材或钢材加热保温后冷却,其冷却就是在( ) A、油液中 B、盐水中 C、空气中 D、水中 11、最常用的淬火剂就是( ) A、水 B、油 C、空气 D、氨气 12、45钢就是( )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p11) 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 答:应力是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应变是试样在应力作用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 2、缩颈现象 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 缩颈发生在拉伸曲线上bk段。 不是,塑性变形在产生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4、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检查其硬度? “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锻件、台虎钳钳口” 答:洛氏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氏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氏法高。 迅速,因压痕小,不损伤零件,可用于成品检验。 其缺点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 硬质合金刀头,台虎钳钳口用洛氏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和锻件用布氏硬度法检验。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答: b——抗拉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s——屈服点:它是指拉伸试样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σ0.2——规定残余拉伸强度 σ-1——疲劳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应力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 环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应力:它指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ak——冲击韧度:它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 韧性。 HRC——洛氏硬度:它是指将金刚石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力,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 HBS——布氏硬度:它是指用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金属的布氏硬度。 HBW——布氏硬度:它是指以硬质合金球为压头的新型布氏度计。 第二章(p23) (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 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 答: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成分

中职学段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中职学段:《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商务英语。 二、适用专业 既可适用中高职衔接的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又可适用于中职商务英语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教育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项目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该课程是在中职阶段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习惯,训练阅读技巧,扩大商务知识面,。课程为后续的高级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以任务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在体验中学习语言、提高商务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总体设计要求,利用大量真实、生动的素材,运用任务式、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增强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现代国际商务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解决了以往由于缺乏真实的商务活动而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难题。 本课程的素材涉及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包括商务交际、商务职场、客户接待、商务会议、客户服务、商务旅行、公司简介、市场营

销、网络等主题。通过每个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商务词汇和商务概念;阅读并理解一些与商务有关的文章;理解文化差异并掌握基本的商务沟通技巧;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商务交际,为后续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组织 中职学段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组织见表2-3。 表2-3 中职学段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组织

五、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商务词汇与商务概念知识 ?阅读并理解与商务有关的文章的方法和技巧?理解文化差异并掌握商务沟通技巧 ?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以及处理问题 ?用英语进行书面的商务沟通和交际 专业能力: ?听懂商务会话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