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_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_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_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_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中国环境科学 2011,31(4):688~695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

——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谢花林1,2* (1.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3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本文以我国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兴国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结构中的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借助空间统计学中的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并随着粒度增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94-2005年的11年中,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上升,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有所较少.研究区的中部区域生态风险度高,相邻区域的生态风险度也较高.1994年和2005年,研究区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异的步长都比较小,分别为43km和9.3km.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生态风险;红壤丘陵区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1)04-0688-08

Spati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land use eco-risk based on landscape structure: a case study in the Xingguo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XIE Hua-lin1,2* (1.Institute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32, China;2.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31(4):688~695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of land use eco-risk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Xingguo County, an typical red soil hilly region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assessment method was based on landscape disturbance index and landscape fragi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gradient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eco-risk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patial statistics lik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semi-variance analysis. Conclusions from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Eco-risk degree of land us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a decreasing trend exits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in size of landscape patches. Eco-environment quality mounted up to a small extent while and the area with high eco-risk lessened in the period from 1994 to 2005 in Xingguo County. Eco-risk degree of land use in the east area and its peripheral regions were high. The step length of the eco-risk index’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s short 43km in 1994 and 9.3km in 2005.

Key words:land use;landscape structure;ecological risk;red soil hilly region

土地利用对环境和生态的作用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受到高度重视[1-4].在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产生的生态影响具有区域性和累积性的特征,并且可以直观地反映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上[5].基于景观结构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可以综合评估各种潜在生态影响类型及其累积性后果.景观格局中沿某一方向的高度自相关可能预示某种生态学过程在起着重要作用[6].因此,进行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空间统计分析,能准确地显示出各种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目前表征景观格局的指数有多样性指数、镶嵌度指数、距离指数及其景观破碎度指数等[7].景观格局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自相关性.本研究以我国典型的红壤丘陵区—兴国县为案例区,在基本判别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并通过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景观格局指数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之间的定量化表达,借助

收稿日期:2010-08-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01106);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GQH005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09557)

* 责任作者, 教授, xiehl_2000@https://www.doczj.com/doc/d31832564.html,

4期谢花林: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689

空间统计学空间化变量的方法,研究兴国县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空间特征,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区概况

兴国县(26°03′N~26°42′N,115°01′E~115°51′E) 位于江西省南部,总面积3210km2(见图1).海拔130m~1200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年降雨量1500mm,多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年均气温为18.9,1

℃月(最冷月) 平均气温3.4,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34.4,

℃全年积温6029.9,

℃无霜期280~300天.主要地貌类型有河谷冲积平原、红土岗地、红色砂砾岩和紫色页岩丘陵、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地等.本区于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气候带,母岩主要有第四纪红色黏土、砂页岩、花岗岩、千枚岩等.主要的土壤类型为红壤,但因地形、母质等成土条件较为复杂,导致除红壤外,还有黄壤、紫色土等土类分布.红壤丘陵区是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织和生产力波动性大,对人类活动及突发性灾害的反应敏感,自然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方向演替的一类自然环境类型.近年来,由于人地矛盾突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增多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8]

.

图1 研究区概况

Fig.1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2005年末,兴国县农用地295926.8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2.21%,其中耕地33310.2hm2,园地4631.8hm2,林地245957.83hm2,其他农用地12027.05hm2;建设用地14720.6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9%.根据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成果,兴国县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为726.27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2.60%.其中,土壤侵蚀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的面积分别为313.53,167.54, 187.67,46.40,11.13km2.

2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及处理

运用ArcGIS9.0、MGE、ERDAS8.5等GIS 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参照兴国县1:10万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不同时期的区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TM影像进行图像镶嵌、几何纠正、判读解译等工作.根据解译标志把空间栅格数据矢量化并且进行地类编码,在ArcGIS9.0中建立拓扑关系,最终生成土地利用图形库和属性数据库.利用了1994年和2005年的兴国县土地利用解译数据,对建立的空间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考察其中的一些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变化特征.根据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分析特点,本次遥感解译把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个一级类和12个二级类,一级地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6个;二级地类包括水田、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高覆盖度草地、中低覆盖度草地、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等12个.

2.2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

2.2.1景观干扰度指数不同的景观类型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完善整体结构和功能、促进景观结构自然演替等方面的作用是有差别的,不同景观类型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也是不同的.根据前人研究成果[9-11],景观干扰度指数(E i)是用来反映不同景观所代表的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程度[9],可通过对景观破碎度指数(C i)、景观分离度指数(S i)和景观优势度指数(DO i)三者赋予权重叠加获得.其中,C i是表述整个景观或某一景观类型在给定时间和给定性质上的破碎化程度,即指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作

690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1卷

用下,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10].S i 是指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元素或斑块个体分布的分离程度,分离程度越大,表明景观在地域分布上越分散,景观分布越复杂,破碎化程度也越高. DO i 是用来衡量斑块在景观中重要地位的一种指标,其大小直接反映了斑块对景观格局形成和变化影响的大小[12].景观优势度由斑块的频度(Q i )、密度(M i )和比例(L i )决定.相应的计算公式,见表1.

表1 景观结构指数计算方法

Table 1 Calculation methods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序号 指数名称 计算方法

1 景观破碎度指数(C i )

i i i A n C /= 2 景观分离度指数(S i )/i i i S D A A =?,A

n D i i

21= 3 景观优势度指数(DO i )

2

4)(i i i i L M Q DO ++=

4 景观干扰度指数(E i )

i i i i cDO bS aC E ++= 5 景观脆弱度指数(F i )

由专家咨询法并归一化获得 注: n i 为景观类型i 的斑块数; A i 为景观类型i 的总面积; D i 为景观类型i 的距离指数; A 为景观总面积; DO i =斑块i 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 M i =斑块i 的数目/斑块总数; L i =斑块i 的面积/样方的总面积; a, b, c 为相应各景观指数的权重,且a+b+c=1,根据分析权衡,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9-11]

,破碎度指数最为重要,其次为

分离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以上3种指数分别赋以0.5,0.3,0.2的

权值.

2.2.2 景观脆弱度指数(F i ) 不同的景观类型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完善整体结构和功能、促进景观结构自然演替等方面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也不同,这种差异性与自然演替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有关[12].由于人类活动是该区生态系统的主要干扰因素之一,而土地利用程度不仅反映了土地利用中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而且反映了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综合效应.本区6种景观类型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以未利用土地最为脆弱,其次是水域,而村镇及工矿最稳定.分别对6种景观类型赋以脆弱度指数:未利用地为6、水域为5、耕地为4、草地为3、林地为2、居民点及工矿地为1,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12],得到各

自的脆弱度指数(F i ).

2.2.3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 结合前人研究

成果[9-11],利用上述所建立的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用于描述一个样地内综合生态损失的相对大小,以便通过采样方法将景观的空间格局转化为空间化的生态风险变量.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ERI 计算公式如下:

ERI=N

i =

(1)

式中: ERI 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 N 为景观

类型的数量; E i 为景观类型i 的干扰度指数; F i

为景观类型i 的脆弱度指数; S ki 为第k 个风险小

区i 类景观组分的面积, S k 为第k 个风险小区的

总面积. 2.3 采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4km×4km 的正方形样地对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进行空间化,采样方式为等间距系统采样法,共有样区206个.计算每一样地内各类景观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以此作为样地中心点的生态风险值(如图2所示).

N

图例

风险小区中心坐标点风险小区(采样网格)县界 0

15 30km

图2 生态风险小区的划分 Fig.2 Division of the ecological risk area

2.4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2.4.1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某一变量是否在空间上相关,其相关

程度如何[13-14].本研究中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

4期 谢花林: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691

Moran 的I 系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 来分析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模式.Moran 的I 系数反映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的属性值的相似程度.与统计学上的一般相关系数一样, Moran 的I 系数的数值在-1 至+1 之间: I <0 表示负相关, I =0 表示不相关, I >0 表示正相关. Moran 的I 系数表达公式如下:

112

11

1

()

1

()

/n n

ij i i j n

n n ij i i j i w x x I i j w x x n

=====?=

?

≠?∑∑∑∑∑ (2)

式中: x i 和x j 是变量x 在相邻配对空间单元(或栅

格细胞)的取值;x 为n 个位置的属性值的平均值;W ij 是通用交叉积统计中的二元空间权重矩阵W 的元素,可以基于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构建,反映空间目标的位置相似性;C ij 反映空间目标的属性相似性,由()(i j x x x x ??给出.()()i j x x x x ??表示考虑所有的空间单元(或栅格细胞),将单元i 的值x i 减去所有的平均值x ,再将得到的值()i x x ?与单元j 的值x j 减去所有的平均值x 而得到的值()j x x ?相乘.

当需要进一步考虑到是否存在观测值的高值或低值的局部空间聚集,哪个区域单元对于全局空间自相关的贡献更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空间自相关的全局评估掩盖了反常的局部状况或小范围的局部不稳定时,就必须应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 i 的计算公式如下: LISA i =

2()

()()/i ij j j

i i

x x W x x x x n

???∑∑i ≠j

(3)

式中: x i 、x j 、x 和W ij 的含义同上.正LISA i 值表示该区域单元周围相似值(高值或低值)的空间聚集,负LISA i 值表示非相似值的空间聚集. 2.4.2 半方差分析法 半方差分析是地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半方差分析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描述和识别格局的空间结构,二是用于空间局部最优化插值,即克瑞金插值.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作为一种典型的区域化变量,它在空间上的异质性规律,可以用半方差来分析:

2)

(1

)]()([)(21)(h x Z x Z h N h i h N i i +?=∑?γ (4) 式中:h 为配对抽样的空间分隔距离,N (h )为抽样间距为h 时的样点对的总数,Z(x i )和Z (x i +h )分别是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位置x i 和x i +h 上的观测值(i =1,2,……, N (h )), N (h )是分隔距离为h 时的样本对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风险度的空间自相关及其对粒度变化的响应

表2 兴国县在粒度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

Moran ′I 值

Table 2 Moran ′I of land use eco-risk index at different

grain levels in the Xingguo county

粒度(km) 1994年 2005年 1994~2005年

4 0.5847**

0.4553** 0.3476**

8 0.4721** 0.3289** 0.2578** 12 0.3802** 0.2513** 0.1784* 16 0.3299** 0.2108* 0.1434* 20 0.2714** 0.1609* 0.1081* 24 0.2276* 0.1283* 0.085* 28 0.1866* 0.104* 0.067 32 0.1315* 0.0817* 0.0388 36 0.0891* 0.06 0.0189 40 0.0555 0.0407 0.0037 注:*,**表示统计检验分别达到5%和1%的显著性水平

0.10.20.30.40.50.60.74

8121620 24 28 32 36 40

M o r a n I

粒度(km)

图3 兴国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Moran ′I 对粒度

变化的响应

Fig.3 Moran ′I of land use eco -risk index responds to

grain changes in the Xingguo county

692 中国环境科学 31卷

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对于空间数据或图像资料而言,其粒度对应于最大分辨率或像元大小.分析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Moran′I对粒度变化的响应,可以揭示不同尺度上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

表2和图3为兴国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Moran′I对粒度变化结果.从图3和表2可以看出,在各粒度水平下,1994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以及1994~200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变化的Moran′I均>0,即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关系.在4km的粒度下,1994年、2005年和1994~ 2005年变化的Moran′I值分别为0.5847,0.4553和0.3476,1994年的Moran′I值最大,并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正自相关性(P<0.01).总体而言,1994年、2005年和1994~2005年的生态风险度,随着粒度增大,曲线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1994~2005年的生态风险度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较为明显,在24km范围内表现出强烈正的空间自相关(P<0.05),说明当粒度较小(24km)时,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在空间分布上的依赖性具有明显的尺度特征,而当粒度逐渐增加时,相邻风险度的差异急剧增加,而相似性减小.整体上来说,1994年生态风险度的Moran′I大于2005年,而1994年至2005年期间生态风险度变化的Moran′I在各粒度水平下都较小,表现出弱的空间正自相关性.

3.2生态风险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用于验证整个研究区域某一要素的空间模式,而局部指标用反映整个区域中,一个局部小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与相邻局部小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的相关程度[15].由于全局Moran’s I不能探测相邻区域之间生态风险度的空间关联模式,所以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是可选择的度量指标[15].根据公式(3),可以得出兴国县206个样区1994年和2005年生态风险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结果(图4、图5),以及1994~2005年期间生态风险度变化的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结果(图6).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研究区1994~2005年生态风险度的高值区明显地聚集在中部的高兴、长冈等乡镇,这说明这些地区的生态风险度高,相邻地区的生态风险度也较高.其中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地形起伏度高,植被覆盖率低,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土壤侵蚀严重.因此,应加强这些区域的土地生态管理,降低生态风险,维护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生态风险度的低值区明显地聚集在研究区东北部的南坑、良村和兴江等乡镇,这说明这些区域的生态风险度低,同时相邻地区的生态风险指数也较低

.

图4 兴国县1994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局部空间自相

关图

Fig.4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land use eco-risk in

1994 in the Xingguo county

图5 兴国县200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局部空间自相

关图

Fig.5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land use eco-risk in

2005 in the Xingguo county

4期谢花林: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693

从图6可以看出,研究区1994~2005年期间大部分区域的生态风险度变化不显著.变化较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茶园、高兴、长冈良村和兴江等乡镇,且这些区域生态风险度变化较大,同时相邻地区生态风险度的变化也较大

.

图6 兴国县1994-2005年期间生态风险度变化的局部

空间自相关图

Fig.6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eco-risk change from 1994 to 2005 in the Xingguo county

3.3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的空间分异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空间分异研究,通过对两期采样数据变异函数的计算,得到1994年和2005年各模型的拟合参数(表3).

从表3可以看出,1994年球状模型的拟合最为理想,2005年指数模型的拟合最为理想,因而1994年和2005年生态风险度的空间结构分析分别是基于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计算的(图7).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部分和自相关部分组成[16-17].块金值表示随机部分的空间异质性,较大的块金值表明较小尺度上的某种过程不可忽视,本研究中,C0/C + C0在1994年和2005年分别为26.3%和28.1%.说明在所选择的4km采样间距以内,还存在一些小尺度的非结构性因素影响着该区生态环境的质量,但结构性因素仍然是该区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变程表明了研究对象空间自相关的尺度,当取样距离大于这个尺度时,各要素是随机的.在此尺度之内,各要素的空间分布是自相关的,其主要的生态学功能、过程与格局都与该尺度有关.

从表3和图7可以看出,1994年和2005年,研究区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异的步长都比较小,分别为43km和9.3km,这是因为研究区地形起伏大,地貌相似性较小,地形地势对其空间分异的尺度效应明显.从各向异性变异函数曲线可以看出,无论1994年还是2005年,35km以内各个方向受结构性因素影响的差别不大,具有显著的各向同性的特点;35km以外曲线出现了偏离标准曲线的趋势(图7c,图7d),且水平方向较显著,这与研究区的形状有一定的关系.

表3 199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变异函数的拟合模型参数

Table 3 Model parameter of Isotropic variogram for land use eco-risk index among 1994 and 2005

年份拟合模型块金值

C0

基台值

C0+C

变程

A0

有效变程

拱高占基台值的比例

C/C0+C

r2 RSS

球状模型 0.00428 0.01626 43000 43000 0.737 0.984 1.821×10-6指数模型 0.00297 0.01814 21600 64800 0.836 0.981 2.262×10-6线性模型 0.00706 0.01836 55758 55758 0.615 0.877 1.431×10-5 1994

高斯模型 0.00605 0.0164 21600 37412 0.631 0.982 2.065×10-6球状模型 0.00529 0.01059 140300 40300 0.500 0.537 5.488×10-6指数模型 0.00217 0.00773 9400 28200 0.719 0.914 1.026×10-6线性模型 0.00547 0.00822 55758 55788 0.335 0.517 3.132×10-5 2005

高斯模型 0.00608 0.01217 84600 41531 0.500 0.347 7.722×10-6

基于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对1994年和2005年的生态风险指数进行了kriging插值(图8).从图8可以看出,1994年和2005年研究区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生态风险度都较高,主要在高兴、长冈、龙口和埠头等乡镇,这些地区地形起伏度高,植被覆盖率低,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土壤

694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1卷

侵蚀严重.从1994年至2005年,生态风险度变化较大的乡镇是兴莲和东村等乡镇.

从图8可以看出,1994年至2005年研究区的

生态风险度较低的区域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分布北部、东部地区,具体包括南坑、良村、兴江、枫边等乡镇.

0 15000

30000 45000 60000球状模型(C 0=0.0042; C 0+C =0.0164; A 0=43200;

r 2=0.986; RSS=1.715×10-6)

半方差

步长(m)

指数模型(C 0=0.0062; C 0+C =0.0281; A 1=95970;

A 2=67320; r 2=0.629; RSS=2.942×10-4)

10000200003000040000

500006000070000

0.004

0.008

0.0120.0160.0200.024半方差

步长(m)

0 15000

30000 45000 60000指数模型(C 0=0.0022; C 0+C =0.0077; A 0=9400;

r 2=0.914; RSS=1.026×10-6)

半方差

步长 (m)

010000200003000040000 50000 60000 70000

0.000

0.0020.0040.0060.0080.010球状模型(C 0=0.0058; C 0+C =0.015;A 1=601500;

A 2=286300; r 2=0.388; RSS=8.191×10-5)

半方差

步长(m)

图7 兴国县1994年和2005年等方向异性曲线和各向异性曲线

Fig.7 Variance function curve of eco-risk index among 1994 and 2005 in the Xingguo county

N

生态风险指数1994

0.91

0.16

10,000 20,000km

N

生态风险指数2005

0.82

0.16

10,000 20,000km

图8 兴国县199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kriging 插值图

Fig.8 Kinging figure of land use eco-risk index among 1994 and 2005 in the Xingguo county

4期谢花林: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695

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学的结合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与手段,研究结果可为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管理,生态环境整治与恢复,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今后该地区应在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高的区域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尽量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土地利用格局的破碎度和分离度,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度,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由于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表现应为土壤侵蚀,通过计算每个风险小区内的土壤侵蚀模数,在风险度与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建立某种数学关系,将是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

4结语

本研究基于景观结构的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的生态风险指数,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状况.在各粒度水平下,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并且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的Moran’s I随着粒度的增大,呈出下降趋势.研究区1994~200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的高值区明显地聚集在中部的高兴、长冈等乡镇,这些区域的生态风险度高,相邻地区的生态风险度也较高.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的低值区明显地聚集在研究区东北部的南坑、良村和兴江等乡镇.1994~ 2005年的11年中,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提高,生态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有所减少.今后该地区应在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高的区域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尽量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土地利用格局的破碎度和分离度,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度,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

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J]. 地理学报, 1996,51(5):553-558.

[2]程江,杨凯,赵军.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上海土地利用变

化影响评价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1):95-100.

[3]王瑾,钱新,洪坚平,等.忻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环境敏感区

分析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0(12):1702-1707.

[4]李晋昌,王文丽,胡光印,等.玛曲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0(11):

1579-1584.

[5]曾辉,刘国军.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 [J]. 中国

环境科学, 1999,19(5):454-457.

[6]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7]谢花林,李秀彬.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特征——以

江西东江源流域为例 [J]. 资源科学, 2008,30(12):1866-1872.

[8]梁音,张斌,潘贤章,等.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

合治理对策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6(1):22-27.

[9]李谢辉,李景宜.基于GIS的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以渭河下

游沿线区域为例 [J]. 干旱区研究, 2008,25(6): 899-902. [10]荆玉平,张树文,李颖.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

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08,27(2):229-234.

[11]臧淑英,梁欣,张思冲.基于GIS的大庆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

分析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14(4):141-145.

[12]许学工,林辉平,付在毅,等.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7(1):111-120.

[13]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1988.

[14]谢花林,刘黎明,李波,等. 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

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J]. 地理学报, 2006,61(4): 389-400.

[15]Anselin L.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J]. Geogr. Anal.,

1995,27:93-115.

[16]李哈滨,王政权,王庆成.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理论与方法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9(6):651-657.

[17]Journel A G, Huijbregts C G. Mining geostatistics [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作者简介:谢花林(1979-),男,江西莲花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安全、土地系统模拟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

土地登记办法释义

土地登记办法释义 【篇一:《土地登记办法》解读系列】 《土地登记办法》解读系列 编者按--- 有关土地登记的基本概念更加明确 ——《土地登记办法》解读系列之一 《土地登记办法》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对有关土地登记的一些基本概 念进行了明确,使定义更加科学,更便于地方在实践中进行操作。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对土地登记的概念进行了明确 1986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就对土地登记工作进行了规定,1989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发了《土地登记规则》(1995年进行了修订)专门用以指导全国的土地登记工作,之后国家出台了不少法律 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土地登记工作进行了规定。但什么是土地登记,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或文件中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土地 登记规则》第二条第一款曾规定:“土地登记是国家依法对国有土 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但这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概念。 此次《土地登记办法》第二条对土地登记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土 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 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 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此定义包括了三层含义: 一是明确了登记的土地权利范围,即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 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 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 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 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 经营权)。 二是土地登记是将需要登记的土地权利在土地登记簿加以记录、记载。记录、记载是登记的字面含义,将土地权利在土地登记簿上加 以记载是土地登记的应有之义。 三是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利的公示行为。登记在民事方面最重要的功 能就是产生公示公信效力。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只是行政确认,而不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和等级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Landscape Ecology Pattern,Process,Scale and Hierarchy,Higher Education Press 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于1939年创造了“景观生态学”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只见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Naveh和Lieberman(1984)继承并发展了欧州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提出“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系统论、控制论和生态系统学之上的跨学科的生态地理科学,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北美,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逐渐兴起。如今,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系中的广泛应用,为该科学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 研究范畴 研究对象和内容 (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 (3)景观动态: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研究的重点: (1)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和动态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2)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3)景观的等级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演绎问题; (4)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 (5)景观异质性(或多样性)的维持和管理。 格局、过程、尺度 格局(Pattern)是指空间格局,广义地讲,它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 尺度(Scale),广义地讲,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是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来表达。空间粒度之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或取样的)频率. 或时间间隔。幅度指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持续范围或长度。 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某种生态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程度。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空间梯度(Gradient)的综合反映。缀块性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为具体化一些。而梯度则指沿某一方向景观特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1.主要内容 园林布局、立意和园林布置的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立意与布局 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布局形式的内容和 要素构成 园林设计方法 (1)对景对景是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段之一。对景是人与景物之间形成直接面 对的关系,是指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 观察到的景致。对景具有相对之意,它 往往是一个视觉中心,对整个构景起着 主导的作用。对景又可分为直接对景和 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线与景直接产 生关系,间接对景会在视线与景的引形 成一定的偏移和隐蔽,景物不一定设在 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使人在 不经意间去发现景物,给人以惊异或若 隐若现之感。 (2)借景借景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 的方法。借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组景手段,将其他空间景物纳入所设置的组景范围。

(3)障景障景也称作抑景。障景顾名思义具有隐藏之意,是利用欲显故隐、欲扬先抑的手法,对景物进行必要的遮挡。障景在处理上可由植物、山石或其组合的景物构成屏障。 (4)漏景漏景是一种随意的造景方法,通过稀疏的植物群落或栏杆显现前方的景物,借以引起人的联想,激发人的探究感。古代园林的漏窗便是一例。窗外景物体现为点状时适合框景,体现为面状或散点状时,使用漏景手法可使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内外渗透。这也是漏窗之所以称为漏景的原因。(5)框景是根据选择的特定视点,利用窗框、岩洞、墙洞透视景物,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立体画面,尽管框景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种手法,但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也屡有应用。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保证框景的效果,要注意避免由于景框形状和细节上的繁杂而分散游人的注意力。

(6)夹景夹景主要是在主景前限定一狭长空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起到屏障周围无半景物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利用自然地形构成夹景虽有极好的效果,故常以人工方法构建夹景。(7)隔景隔景主要利用隔墙、植篱、密植的树木将景物划分为不同的景观空间,形成多个视点,隔景还可将又差又乱的景象用培体、竹篱、植物等遮挡起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掌握规划式和自然式的园林布局。

土壤风险评估技术

1,对比场地评估技术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分为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评估。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是指 针对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场地条件,评价场地上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可能性的技术方法;污染场地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价场地污染物对植物、动物和特定区域的生 态系统影响的可能性及影响大小。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考虑到多种污染物可能同时存在于场地不同的介质之中,如土壤、 空气、水、食物和尘埃等,通过分析与受体相关的多种暴露途径,实现对多介质的健康风险 评估;以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为出发点,提出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修复目标值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内容: “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确定土壤修复目标值”五部分内容。 “暴露评估”就以下技术内容进行了规定: (1)典型用地方式下,土壤污染的暴露情景、主要暴露途径和敏感人群;(2)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来自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型; (3)主要暴露途径的风险评估模型及模型参数的取值方法。 (4)人体暴露量的计算。 “毒性评估”部分规定了污染物的毒理性质参数取值、确定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取值和确定污染物的地下水环境标准值。 “风险表征”部分规定了污染物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计算方法、进行风险的空间表征、基于 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的计算、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 “确定土壤修复限值”部分则基于可接受的风险,计算关注污染物基于场地所有可能暴露途 径致癌风险的修复目标值和非致癌风险的修复目标值。 2, 从土壤污染现状与潜在风险的不同角度,采用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估与生态风险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染土壤进行评估,把传统的化学指标与生态毒理指标结合起来,更能够准确地衡量土壤的污染程度。 (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估。土壤污染程度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进行评价,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土壤的等级划分,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 (2)生态风险评估。目前,中国尚无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生态毒性的标准分析方法。 污染土壤的分级结合污染场地的再利用要求,提出将土壤的污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1级:土壤基本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土壤不必处理可以利用(非农业用途) 。判别方法:急毒性与遗传毒性都在3级以下,同时污染物浓度达到轻度污染以下。 2级:土壤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需作适当处理或可选择性利用。判别方法:急毒性与遗传毒性都在2~3级之间,同时污染物浓度也在中度污染以下。 3级:土壤为重度污染,必须处理后方可利用。在未处理前,该污染场地应作为红线

《土地登记办法》解读系列之三

《土地登记办法》系列解读之三2008-09-10 16:22调整土地登记类型分类标准,增加新的土地登记类型——《土地登记办法》解读系列之三 法律中心蔡卫华 关于土地登记的种类,《土地登记规则》将土地登记分为初始土地登记(总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其中变更土地登记包括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登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注销土地登记等。此种分类,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不足:一是初始登记和设定登记容易产生混淆,不容易区分;二是将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登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注销土地登记等都统称为变更土地登记,有时不知所指。 因此,起草《土地登记办法》的过程中,大家都认为登记类型应该调整,但具体怎么调整,争议比较大。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在《土地登记规则》分类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保持原有的土地登记分类的延续性;第二种意见的有的特别是房地合一的城市主张借鉴房屋登记的分类方法,将土地登记也分为“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等,以便于与房屋登记衔接,促进统一登记;第三种意见主张根据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的四种情形,而将土地登记分为“设立登记”、“变更登记”、“转让登记”、“消灭登记”等,与《物权法》的规定保持一致。《土地登记办法》综合上述意见,根据土地登记的特点,将土地登记分为“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其他登记”,而“其他登记”又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其中,“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和“地役权的登记”是根据《物权法》新增加的土地登记类型。 关于总登记,《土地登记办法》将其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土地总登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阶段性。土地总登记有期限,持续一段时间后即结束;二是区域性。土地总登记的作业区是一个行政辖区,它通常是一个县或市;三是集中性。土地总登记是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有计划统一进行的。 关于初始登记,《土地登记办法》将其定义为是指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初始登记具有以下特点:(1)是在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第一次登记。初始登记有可能在土地总登记之后发生,也有可能在总登记之前发生;(2)初始登记具有经常性,只要某宗地上新设定了某种权利,就要进行初始登记。(3)初始登记具有分散性,哪块土地设定了新的权利,就要对那块土地进行初始登记。 关于变更登记,《土地登记办法》将其定义为因土地权利人发生变更,或者因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变更登记具有以下特性:(1)变更登记是以总登记或初始登记为基础,没有进行总登记或初始登记,不可能进行变更登记;(2)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包括权利人、地址、土地用途、面积等发生变更都应该进行变更登记。 关于注销登记,《土地登记办法》将其定义为因土地权利的消灭等而进行的登记。注销土地登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被全部征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2)国家组织移民后不再使用的原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3)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土地权利灭失的土地使用权或者土地所有权注销登记。(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注销登记。(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租赁期限届满,未申请续期或续期申请未获批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6)因债权实现解除抵押等而产生的抵押权注销登记。 关于更正登记,《土地登记办法》没有定义。一般是指土地登记的结果有误或有遗漏时,由权利

浙江省土地登记实施细则

浙江省土地登记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规范土地登记行为,维护土地交易安全,保护土地权利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我省土地登记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土地登记类型包括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以及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预查封)登记和补(换)证登记等。 登记的土地权利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其他依法设立的土地权利。 第三条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土地登记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登记工作。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应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登记。 土地抵押权、地役权和其他依法设立的土地权利的登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登记。 第四条土地权利的设立、变更和消灭,由当事人向土地所在地土地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登记。 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土地的,应当向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登记机构分别申请土地登记。特殊情况下可由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登记机构的共同上级指定机构办理。 土地登记的前提是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第五条下列情形的土地登记,可不经申请由土地登记机构直接予以办理:(一)因区域地址整体变更引起土地坐落或宗地号等变更的登记;

(二)依职权可以进行的注销登记; (三)依职权可以进行的更正登记; (四)预告登记和异议登记失效、查封登记、查封期限届满或法院解除查封的登记; (五)其他可以依法直接予以登记的情形。 第六条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宗地按其所处层面可分为地表宗、地下宗和地上宗。 宗地以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决定书(宗地平面界址图和竖向界限图)、用地批准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为依据并结合实际用地情况划定。 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共同拥有一宗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为共有宗地,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第二章土地登记程序 第七条土地登记的一般程序为:(一)申请;(二)受理;(三)审核批准;(四)注册登记;(五)核发、变更或注销土地权利证书。 必要时,土地登记机构可以就有关登记事项进行实地查看和公告。 第八条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是土地权利合法来源证明中记载的土地权利人或者土地权利合法变动的当事人。 按份共有的,各土地权利人可以就拥有的相应份额分别申请土地登记。 共同共有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共同申请土地登记。 共同共有的土地因部分共有人下落不明无法申请登记的,应通过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等法定程序确定土地权利的继承人或代理人后,由继承人或代理人与其他共有人共同申请登记。 第九条未成年人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土地使用权,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方法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摘要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它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为研究重点关注尺度的重要性 与时空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内容都进一步扩大 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或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将地理过程与生态过 程也列为研究重心并且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 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 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学中也被广泛提出和应用为 其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2 -3]。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 系这一特点也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景观的 结构(即组成单元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空间格 局分析方法是指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既包括 一些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一些专门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格局分析方 法。笼统地讲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格局指数方法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前者 主要用于空间上非连续的类型变量数据(categorical data)而后者主要用于空间上 连续的数值数据(guantitative data)[4-5]。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商业银行适用《土地登记办法》应注意的问题

商业银行适用《土地登记办法》应注意的问题 陈福录西北政法大学上传时间:2010-5-29 浏览次数:2566 字体大小:大中小 一、《土地登记办法》出台背景及意义 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施行。《物权法》对现实生活中包括土地方面出现的一些新的物权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规范。而国土资源部门原有的土地登记规定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为此,国土资源部在已往土地登记规定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30日颁布了《土地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制定出台,为土地登记各方当事人依法登记提供了操作规程,有利于土地权利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土地登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或纠纷。 二、商业银行适用《土地登记办法》应注意的问题 《土地登记办法》中的“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查封登记”等,均直接或间接涉及商业银行的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因此,商业银行应正确适用《土地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防范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法律风险。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有关问题 1、土地用途变化需作变更登记。《土地登记办法》第48条规定:“土地的用途发生变更的,当事人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和原土地权利证书,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登记。”依据该条规定,土地的用途发生变更的,当事人应申请变更登记。商业银行在接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时,应实地调查土地的实际用途与登记的用途是否相符,必要时应要求土地使用权人向登记部门申请出具土地用途未变化的证明文件。 2、土地使用权期限可能影响抵押权的存续。《土地登记办法》第52条规定:“非住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当事人

土地登记办法全文文档

土地登记办法全文文档 Full text document of land registration measures 编订:JinTai College

土地登记办法全文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 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下面小泰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土地登记办法的全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前款规定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条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 申请人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依法报县级以上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但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由县级以上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核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在京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土地,按照《在京中央国家机关用地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土地权属审核和登记审查的工作人员,应当取得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土地登记上岗证书。 第二章一般规定

国土[籍]字[1990]第93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土地登记的意见》

关于土地登记收费及其管理办法 国家土地管理局、测绘局、物价局、财政部 1990年7月 21日 1990 国土 [籍]字第93号 国土[籍]字[1990]第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帽土地(国土)管理局(厅)、测绘局(处)物价局(委员会)、财政厅(局):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查、登记和发证。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一次性解决土地登记所需经费,特制定本办法。 一、收费原则 土地登记费的收取本着“收费适度,负担合理,保证工作需要”的原则,既考虑用地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能保证土地登记工作的需要。 二、收费范围 凡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者,均按本办交纳土地登记费。

三、收费项目及标准 (一)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 1、党政机关、团体土地使用面积在2;000平方米(含2,000平方米)以下宗地收200.00元,每超过500平方米以内加收25.00元,最高不超过700.00元 2、企业土地使用面积在1,000平方米(含1,000平方米)以下每宗地收100元,每超过50O平方米以内加收40.O O元,最高不超过40,00O.00万元。 3、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用地执行党政机关、团体收费标准;差额预算管事业单位土地用面积在 5,000平方米(含 5,000平方米)以下每宗地收300,00元,每超过500平方米以内加收25.00元,最高不超过10.000.00万元;自收自支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用地执行企业收费标准。 4、城镇居民住房用地面积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下每宗地收13.00元,每超过50平方米以内加收5.0 0元,最高不超过30.00元。 5、农村居民生活用地面积在200平方米(含200平方米)以下每宗地收5.00元,200平方米以上每宗地收10.00元。 6、凡有土地利用详查成果资料的村家民集体所有土地,国营、林、牧、园艺、养殖、茶场等用地(不包括内部非农业建设用地),水利工程、矿山、铁路公路、国家储备仓库、

《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浙土资发[2003]38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土地产权管理,促进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省厅制定了《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结合建议,请及时反馈厅地籍管理处。 二○○三年四月八日 《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办法》所称的土地登记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的设定登记和变更登记,用途、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使用条件等变更登记以及注销、更正及其他登记。 第三条土地登记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由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省级国家机关、省属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依法使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工作,除需要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办理外,委托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后及时抄告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条土地登记卡是土地登记的主件,是土地权利设定、转移、变更、终止等的法律依据。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设定、变更或注销,都应在土地登记卡上记载,并应有取得土地登记上岗资格的经办人、审核人签字盖章。 第二章土地登记类型 第五条依法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在实地定点放样之日起或批准使用之日起30日内申请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设定登记。依法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有偿使用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有偿使用费)后30日内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国有土地无使用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和登记。 第六条农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坚持一户一宅。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为一户一处(宗)的,依法予以登记,其面积超过法定面积标准的,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 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一户多处(二宗以上)的,确定一处为主宅,依法予以登记,其余作为非主宅进行登记,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载明“非主宅”字样。一处主宅面积不到规定标准的,可以确定二处以上为主宅(两处以上累计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 对符合分户建房标准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居民,其现有合法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将现有宅基地作主宅依法予以登记。

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精)

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一)规划基本理念 城市绿色廊道理念: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廊道简单地说,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可以是隔离的条状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所联结,这种双重而相反的特性证明了廊道在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廊道在运输、保护、资源和美学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一个景观中。 湿地理念: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带,河带密集,水系发达,存在大量湖泊、池塘,土地潮湿,又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湿地环境特征,尤以万江区地带特征为最。湿地退化和受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其内在实质是系统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减弱与破坏,而在外在表现上则是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和自然景观的丧失。由于生态演替的作用,只要克服或消除自然的或人为的干扰压力,并且在适宜的管理方式下,湿地环境是可以恢复的,恢复湿地的最终目的就是再现一个自然的、自我持续的生态系统,使其与环境背景保持完整的统一性。 系统建构: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国际上城市发展的目标,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可以使其纳入更大的城市生态系统中去,以空间的合理利用为目标,建立科学的城市绿色环境,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城市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各类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结构、功能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建构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最高目标。 (二)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生态原理为基础,以绿廊和河岸湿地为理念,以城市设计方法为手法进行绿色空间形态布局,提出“一网、二环、二轴”的绿色空间结构模式的布局。 一网:建构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网络。运用绿色廊道理念,在东莞市东江两岸沿线、市区内部规划开辟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结合城市主导风向,把城市外围的生态信息,如空气、绿化等引入城市中心区域,绿色廊道与道路绿化结合形成绿化空间网络系统,从而保证城市在绿色网络中良性运行,每段绿廊、每段道路绿化和每个绿化节点,都尽可能体现出自然生态的氛围。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 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 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 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 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 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 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 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 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 2.1.1研究区域概况 (4) 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 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 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 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 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 2.2.1研究区域概况 (7) 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 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 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 2.3.1研究区域概况 (11) 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 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 2.3.4结果与分析 (12) 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日常土地登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国土籍…2010?489号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日常土地登记工作 有关问题的通知 市国土局各分局: 根据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北京市土地总登记工作方案?和市国土资源局下发的?北京市开展土地总登记发证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到2009年12月31日我市顺利完成了城镇国有土地总登记发证工作。为下一步继续衔接做好日常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规范全市土地登记工作行为,现就土地登记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土地总登记结束后日常土地登记问题

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初始登记是指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土地初始登记是土地权利的第一次登记,因此,对土地总登记遗漏或各种原因在总登记时未能登记的土地进行的第一次登记,应当按照初始登记的程序办理。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初始土地登记不发布通告。 (二)初始土地登记的公告: 1.对历史遗留迄今,尚未办理过土地登记手续的存量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进行的初始土地登记,对权属审查结果必须公告。公告应在权属审核后进行,公告期限为15天,公告内容按照?土地登记办法?规定执行; 2.通过土地征收、招拍挂、划拨、出让等方式取得的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审批手续齐全,且四邻指界无争议的可以不进行公告。 (三)土地总登记与日常土地登记衔接问题: 城镇国有土地总登记发证工作结束后,各分局应当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办法?和我市土地登记的有关规定,按照全市土地登记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依法依规开展日常土地登记工作。并做好与土地总登记工作的衔接,确保土地登记的全覆盖。 (四)关于“划拨决定书”问题: 1.2008年7月1日前,党政机关、军队、武警、大专院校、国有企事业等单位经依法批准无偿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并使用至

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2.5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描述是分析景观结构功能及过程的基础。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它是 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傅伯杰等,2001),是自然、生物和社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景观空间格局可以用景观格局指数来度量,景观格局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邬建国,2000)。 2.5.1斑块面积(A)和斑块周长(P)斑块面积和斑块周长是描述景观斑块 形态特征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斑块的面积可以反映湿地景观类型/覆盖斑块的基本特征.斑块的大小直接影响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生产力及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蒋卫国等,2003)。 2.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C)景观的破碎化指数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 程度.该指数的研究对景观中生物和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鹏,2O05)。其表达式为:C=MPS x(Nf 1)/Nc式中.MPS为景观中各类斑块的平均斑块面积,Nf是某~种景观类型的斑块总数,Nc是景观总面积。通过景观破碎化分析可以从一定的角度对景观的稳定性和人类干扰程度进行适当评价。 2.5.3斑块的分维数(D) 斑块的分维数主要揭示斑块及斑块组成的 景观的形状和面积大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在一定的观测尺度上斑块和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表达式是:D = 2Ig(P/4)/Ig(A) 式中,P为斑块周长,A为斑块面积,D为分维数,且满足1≤D≤2。D 值越大,反映斑块的形状越复杂;当D=1时,斑块形状为简单的欧几

里德正方形(阎传海等,2003)。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利用武汉市土地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等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和评价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003-2010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呈逐年扩大趋势,风险值从2003年的-1.003 3(Ⅴ)上升为0.557 5(Ⅱ),即由安全级降为风险级。根据此评价结果,提出了协调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PCA模型;K均值聚类;武汉市 土地利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条件变化的综合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强烈需求使得人地关系矛盾步步升级,随之而来的土地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生态破坏性加剧等。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有意调控土地利用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使二者关系趋于协调。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腹地,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该区域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泛,水资源优势突出,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当等原因,大量的土地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丧失,土地生态功能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本研究以武汉市2003-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对象,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K均值聚类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旨在把握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变化规律,以期能充分认识武汉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两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城市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武汉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全市土地总面积849 400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7%。表1选取了武汉市2003年和2010年两个时段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出了各地类的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8年间武汉市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总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在农用地类型中,耕地、牧草地显著流失,其中牧草地减少最快,8年共减少6 604.97 hm2,减幅为95.93%;耕地面积由2003年所占总土地面积的44.16%减少到2010年的39.57%。林地、园地面积增加最多,8年共增加了22 767.71 hm2,两者增幅共计38.79%。在建设用地类型中,交通水利用地面积增速快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速度,增幅比例达33.77%。在未利用地类型中,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共减少了6 111.91 hm2。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未利用地是难以开发的山丘区荒草地和裸岩地,可垦地较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

土地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文档

土地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文档 Document of land mortgage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m easures 编订:JinTai College

土地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文档 前言: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本文档 根据办法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 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土地登记办法》,已经20xx年11月28日国土资源部 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2月1日起 施行。下文是最新土地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前款规定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条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 申请人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依法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但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核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在京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土地,按照《在京中央国家机关用地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土地权属审核和登记审查的工作人员,应当取得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土地登记上岗证书。 第二章一般规定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选取湖北民族学院主校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对其进行空间格局的定性分析,并对景观格局中的斑块进行分类,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区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关键词:空间格局指标斑块景观格局指标 大学校园景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衍生出了独特的景观类型。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1]。本文以恩施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高校的景观结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校园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内部及景观类型间的结构特征。 一、研究区域概况 湖北民族学院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湖北民族学院的主校区(桂花园),校园占地面积为578028.59平方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地貌属于红层丘陵。整个校园内水域面积为6433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769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 二、校区景观结构分析 景观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斑块、廊道和基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自由组合形成的空间格局即为景观结构。在景观的组合模式中最普遍的为斑块——廊道——基质,因此在校园景观中的模式,也属于这一模式。研究区域的各斑块示意如图1所示。 1、基质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2]。在高校景观中景观基质已经与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融为一体,没有发生独立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分析中,不对基质再进行考虑和研究。 2、斑块 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3]。根据斑块在高校校园中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a、教学设施斑块(黄色),这一类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机关和相关辅助建筑。b、生活设施斑块(红色),这一类斑块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以及食堂浴堂和商业用地。c、娱乐设施斑块(紫色),这一类斑块是指提供娱乐健身活动的场所,包括体育场,篮球场等。d、绿地斑块(绿色),主要指具有绿化功能的斑块,包括草地、林地和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_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中国环境科学 2011,31(4):688~695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 ——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谢花林1,2* (1.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3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本文以我国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兴国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结构中的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借助空间统计学中的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并随着粒度增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94-2005年的11年中,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上升,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有所较少.研究区的中部区域生态风险度高,相邻区域的生态风险度也较高.1994年和2005年,研究区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异的步长都比较小,分别为43km和9.3km.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生态风险;红壤丘陵区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1)04-0688-08 Spati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land use eco-risk based on landscape structure: a case study in the Xingguo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XIE Hua-lin1,2* (1.Institute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32, China;2.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31(4):688~695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of land use eco-risk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Xingguo County, an typical red soil hilly region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assessment method was based on landscape disturbance index and landscape fragi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gradient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eco-risk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patial statistics lik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semi-variance analysis. Conclusions from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Eco-risk degree of land us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a decreasing trend exits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in size of landscape patches. Eco-environment quality mounted up to a small extent while and the area with high eco-risk lessened in the period from 1994 to 2005 in Xingguo County. Eco-risk degree of land use in the east area and its peripheral regions were high. The step length of the eco-risk index’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s short 43km in 1994 and 9.3km in 2005. Key words:land use;landscape structure;ecological risk;red soil hilly region 土地利用对环境和生态的作用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受到高度重视[1-4].在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产生的生态影响具有区域性和累积性的特征,并且可以直观地反映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上[5].基于景观结构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可以综合评估各种潜在生态影响类型及其累积性后果.景观格局中沿某一方向的高度自相关可能预示某种生态学过程在起着重要作用[6].因此,进行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空间统计分析,能准确地显示出各种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目前表征景观格局的指数有多样性指数、镶嵌度指数、距离指数及其景观破碎度指数等[7].景观格局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自相关性.本研究以我国典型的红壤丘陵区—兴国县为案例区,在基本判别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并通过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景观格局指数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之间的定量化表达,借助 收稿日期:2010-08-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01106);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GQH005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09557) * 责任作者, 教授, xiehl_2000@https://www.doczj.com/doc/d31832564.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