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

有的公式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https://www.doczj.com/doc/d318340726.html,的支持!

新课标高中物理公式汇编

一、力学公式

1、胡克定律: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G=mg(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求F、的合力的公式:

F=

角:α合力的方向与F1成

=αtg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Fx=0∑或F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

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

(1)滑动摩擦力:Nμf=

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

接触面μ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fm≤f静≤O(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

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VgρF=(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F=G

(1).适用条件(2).G为万有引力恒量

(3).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R一天体半径g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a、万有引力=向心力

G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Gg=G

c、第一宇宙速度

mg=mV=

8、库仑力:F=K(适用条件)

9、电场力:F=qE(F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V)⊥(B方向一左手定

(2)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I)⊥公式:F=BIL(B方向一左手定则

11、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x=max∑或者Fy=may∑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

(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Vt=V0+atS=vot+at2几个重要推论:

(1)Vt2-V02=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2==(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匀速:Vt/2=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Vs/2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n2;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5)s=aT2?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13、竖直上抛运动: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

为VO、加速度为

(1)上升最大高度:H=

(2)上升的时间:t=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Vot一gt2Vt=Vo一gt

Vt2一Vo2=一2gS(S、Vt的正、负号的

理解)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R=2fR=ωV==ω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a=2f2R

向心力:F=ma=m2R=mm4n2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

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15直线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x=vot水平分速度:vx=vo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y=gt2竖直分速度:vy=gt

=θtgθVy=VotgθVo=Vyctg

θVo=VcosθVy=VsinyV=Vo

七个物理量中,如果θ在Vo、Vy、V、X、y、t、x

θ)vo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vyv

16动量和冲量:动量:P=mV冲量:I=Ft

17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F合t=mv’一mv(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

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p2?p1=一?+m2v2=m1v1‘+m2v2’或p2=O?p1+?或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

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

守恒。

18功:θW=Fscos(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19动能和势能:动能:Ek=

重力势能:Ep=mgh(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0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增量)。

公式:Ek=Ek2一Ek1=?W合=

21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mgh1+或者Ek增?Ep减=?公式:

22功率:P=(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FV(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P一定时,F与

V成正比)

23简谐振动:回复力:F=一KX加速度:a=一

单摆周期公式:T=2(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2?(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f=λ24、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V=(适用于一切波)二、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I=(I=nesv)

2、电阻定律:(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1+R2+R3+……+Rn

并联:两个电阻并联:R=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R

εr(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路端电压:-Ir=IRεU=R

输出功率:=Iε-Ir=

电源热功率:

==RR+r电源效率:

(5).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电热:Q=

电功率: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W=IUt=P=IU=()

>P=IU对于非纯电阻电路:>W=IUt

(6)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内阻为,n节电池串联时

电动势:ε=n内阻:r=n

(7)、伏安法测电阻:

(二)电场和磁场

1、库仑定律:,其中,Q1、Q2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 表示它们间的距离,k叫做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

2、电场强度:

(1)定义是:

F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q为检验电荷。单

位牛/库伦(N/C),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描述电场具有力的性质。

注意:E与q和F均无关,只决定于电场本身的性质。

(适用条件:普遍适用)

(2)点电荷场强公式:

k为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为场源电荷(该电

场就是由Q激发的),r为场点到Q距离。

(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

(3)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式:

其中,U为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d为这两点在平行

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3、电势差:

为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单位:伏特(V),标量。数值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无关,与q及均无关,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4、电场力的功:

5、电势:

为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到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数值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有关,但与q及均无关,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 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 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2 3 24GT r M π=r GM v =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必修一: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

三、追及相遇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常见追及模型有两个: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 1、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有三种情况) a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恰好追上。 【题1】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应在距离自行车多远时关闭油门,做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才不至于撞上自行车? b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小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追不上。(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最小值) 【题2】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问: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c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大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有两次相遇。(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极大值) 【题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的道路上同向运动,图中三角形OPQ和三角形OQT 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A.若S0=S1+S2,两车不相遇 B.若S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汇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0 t a t v v -= ②0t v v at =+ ③0 2t V v v += ④02t v v S v t t +=?=? ⑤2012 S v t at =+ ⑥2202t v v aS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 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 1∶s 2∶s 3∶…∶s n =1∶3∶5∶…∶(2n -1). ④通过前s 、前2s 、前3s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 3∶…t n =1∶2∶3∶…∶n .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 1∶t 2∶t 3∶…t n =1∶)12(-∶)23(-∶)1(--n n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 ①t v gt = ②212h gt = ③22t v gh = ④ 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中间时刻速度:0 22t t v v s 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 s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1n n s s aT --=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n n k s s ka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公式.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1 公式 1. V=X/t V 是平均速度(m/s ) X 是位移(m ) t 是时间(s ); 2. Vt=Vo+a0t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2)t 是时间(s ); 3. X=Vot+(1/2)at 2 X 是位移(m ) Vo 是初速度(m/s ) t 是时间(s ) a 是加速度(m/s 2); 4. Vt 2-Vo 2=2aX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2)X 是位移(m ); 5. h=(1/2)gt 2 Vt=gt Vt 2=2gh h 是高度(m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 2) t 是时间(s ) Vt 是末速度(m/s ); 6. G=mg G 是重力(N ) m 是质量(kg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 2); 7. f=μFN f 是摩擦力(N ) μ是动摩擦因数 FN 是支持力(N ); 8. F=kX F 是弹力(N ) k 是劲度系数(N/m ) X 是伸长量(m ); 9. F=ma F 是合力(N ) m 是质量(kg ) a 是加速度(m/s 2)。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gh gt v t 2== ②下落高度:221gt h = ③下落时间:g h t 2=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 1gt t v h += 6.竖直上抛运动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高中物理公式完整版

如果你理科不好,不要只归结于公式没记住,方程式没记住。高中一年一学科错题要是没有一两本,怎么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话。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 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路程、温度。 速度的定义式:t x v ??= (速度是矢量) 平均速度:t x v =_ 加速度:m F t v v t v a t =-=??=0 末速度:at v v t +=0 重力加速度:28.9s m g = t v -图像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数值 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实践的关系: at v v +=0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02 1at t v x +=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与位移的关系:ax v v 22 02 =-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理公式: 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恒定的: 22)(aT n m x x aT x n m -=-?=? 推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02 t x v v v += ; 推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方和 的一半的平方根: 22 22 t o x v v v += 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①第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n v v v v n ::3:2:1::::321 = ② 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位移之比为: :9:4:1::3:2:1::::222321 ==n x x x x n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之比为: ])1([::)23(:)12(:1::::2222222321----=n n x x x x n )12(::5:3:1-=n ④ 前x ,前2x ,前3x …nx 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 n t t t t n ::3:2:1::::321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高一所有物理公式整理

高中物理公式汇编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 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g = F F F 212sin cos θ 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α F 2 F F 1 θ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与选修3-1、2、4)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 刀伟宏主编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2 3 24GT r M π=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

人教版高考复习——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定义式):t s v = ; 2、有用推论:as v v t 22 02 =-; 3、中间时刻速度:2 02 t t v v v v += =; 4、末速度:at v v t +=0; 5、中间位置速度:22 202 t s v v v +=; 6、位移:20021 2at t v t v v t v s t +=?+= ?=; 7、加速度:t v v a t 0 -={以0v 为正方向,a 与0v 同向(加速)0>a ;反向则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必修二公式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1 公式 1. V=X/t V 是平均速度(m/s ) X 是位移(m ) t 是时间(s ); 2. Vt=Vo+a0t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2)t 是时间(s ); 3. X=Vot+(1/2)at2 X 是位移(m ) Vo 是初速度(m/s ) t 是时间(s ) a 是加速度(m/s2); 4. Vt2-Vo2=2aX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2)X 是位移(m ); 5. h=(1/2)gt2 Vt=gt Vt2=2gh h 是高度(m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 t 是时间(s ) Vt 是末速度(m/s ); 6. G=mg G 是重力(N ) m 是质量(kg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 7. f=μFN f 是摩擦力(N ) μ是动摩擦因数 FN 是支持力(N ); 8. F=kX F 是弹力(N ) k 是劲度系数(N/m ) X 是伸长量(m ); 9. F=ma F 是合力(N ) m 是质量(kg ) a 是加速度(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gh gt v t 2== ②下落高度:221gt h = ③下落时间:g h t 2=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 1gt t v h += 6.竖直上抛运动 绳子伸绳子摆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动力学(运动与力) 五、振动与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六、功与能(功就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七、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八、气体的性质 九、电场 十、恒定电流 十一、磁场 十二、电磁感应 十三、电磁波 十四、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十五、原子与原子核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2-V 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臵速度Vs/2=[(V o2+ V t2)/2]1/2 6、位移s=V平t=V o2+at2/2=(Vt+Vo) t /2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就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就是定义式,不就是决定式; (2)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与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臵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1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路程、温度。 速度的定义式:t x v ??= (速度是矢量) 平均速度:t x v =_ 加速度:m F t v v t v a t =-=??= 0 末速度:at v v t +=0 重力加速度:28.9s m g = t v -图像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数值 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a 和0v 同向 加速运动 a 和0v 反向 减速运动 a 增大,v 增加的快 a 减小,v 增加的慢 a 增大,v 减小的快 a 减小,v 减小的慢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实践的关系: at v v +=0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02 1at t v x +=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与位移的关系:ax v v 22 02 =-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理公式: 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恒定的: 22)(aT n m x x aT x n m -=-?=? 推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 02 t t v v v += ; 推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方和 的一半的平方根: 22 22 t o x v v v += 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①第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n v v v v n ::3:2:1::::321 = ② 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位移之比为: :9:4:1::3:2:1::::222321 ==n x x x x n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之比为: ])1([::)23(:)12(:1::::2222222321----=n n x x x x n )12(::5:3:1-=n ④ 前x ,前2x ,前3x …nx 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 n t t t t n ::3:2:1::::321 = ⑤ 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23(:)12(:1::::321----=n n t t t t n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α F 2 F F 1 θ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 基础练习 1.一质量为4kg的小球从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求物体:(1)前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2)第2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2.一个小球从离地面高80m的位置自由下落,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落下一半位移所用时间; (3)从开始下落时刻起,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3.一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经4 s匀加速运动到达斜面底端,加速度的大小为a=6m/s2求: (1)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2)斜面长度; (3)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速度。 4.如图所示,用细线通过轻网兜把质量为m=0.5kg的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细线延长线通过足球球心)。已知悬点到足球球心的距离为L=0.5m,足球的半径为R=0.3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细线的拉力T的大小; (2)足球对墙壁弹力N的大小和方向。 5.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求: v/m·s-1 1 10 16 4 t/s (1)质点前1 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2)质点从1 s到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质点在整个4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6.某战斗机静止在地面上,若该战斗机起飞时速度为80 m/s,发动机能够提供的加速度是16 m/s2,则 (1)该战斗机从静止到起飞的时间是多少? (2)飞机跑道长度至少要多长? 7.(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0.78 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 桌面上,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大小为3.0N 的拉力F作用下,以4.0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m/s2.) (1)求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从撤去拉力时算起金属块 在2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8.低空跳伞属于极限运动中的滑翔项目,一般在高楼、悬 崖、高塔、桥梁等固定物上起跳。设有一运动员参加低空跳 伞比赛,先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5秒末时打开降落伞, 开伞后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9s刚好着陆。(取 g=10m/s2)求: (1)运动员在5秒末的速度的大小; (2)运动员到5秒末时下落的高度; (3)运动员着陆时前一瞬间的速率。 9.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 已知物体的重量是G=10N,水平推力F=5N。求: (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2)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10.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0,在斜面上放着一重为100N 的物体,问:(1)重力沿斜面下滑方向的分力多大? (2)重力沿斜面垂直方向的分力有多大?物体对斜面的压 力有多大? (3)如果物体静止不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 向如何? (4)如果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让物体 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sin370=0.6cos370=0.8) 11.(10分)据报载,我国自行设计生产运行速度可达 v=150m/s的磁悬浮飞机。假设“飞机”的总质量m=5t,沿 水平直轨道以a=1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做匀加速起动至最大 速度,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飞机”所需的动力F (2)“飞机”起动至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 12.用F=135N的水平力拉质量m=30kg的箱子,使箱子在 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箱子的速度达 到v=10m/s时撤去力F。已知箱子运动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f=75N,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求: (1)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力F的作用时间; (3)在撤去力F后,箱子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13.(12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0 37 = θ,一质量为 7kg m=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于木块上,使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求此恒力F 的大小。(2 sin370.6g10/ m s = ?=,) 14.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 s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0 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0角。求: (1)初速度的大小; (2)落地速度的大小; (3)开始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 (4)水平射程.(g取10m/s2)。 15.(12分)把一小球从离地面h=5m处,以v0=10m/s的初 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16.(10分)长为L的细线,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端固定 于O点。让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 为圆锥摆运动),如图所示。当摆线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θ 时,求:(1)线的拉力F;(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17.(6分) 如图所示,在以角速度ω=2rad/s匀速转动的水 平圆盘上,放一质量m=5kg的滑块,滑块离转轴的距离 r=0.2m,滑块跟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未发生相 对滑动).求: θ F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 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 大全(超全版),希望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学习,更多高中物理知识请关注。 1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 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 =(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 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 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 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 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 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 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 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 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 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V=X/t V是平均速度(m/s)X是位移(m)t是时间(s); Vt=Vo+aOt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2)t是时间(s); X=Vot+(1/2 )at 2 X是位移(m)Vo是初速度(m/s)t是时间(s)a是加速度(m/s2 ); Vt2 -Vo2 =2aX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2 )X是位移(m); h=(1/2 )gt2 Vt=gt Vt 2 =2gh h是高度(m)g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 ) t是时间(s)Vt是末速度(m/s); G=mg G是重力(N)m是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2 ); f=卩FN f是摩擦力(N 卩是动摩擦因数FN是支持力(N); F=kX F是弹力(N) 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 .F=ma F是合力(N) m是质量(kg)a是加速度(m/s2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a 向=V2 /r= 3 2 r= (2n /T )2 r= (2n f )2 r= w V (3 = ? /t )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 )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 3是角速度(rad/s )?是弧度(rad)t是时间(s ) T是周期(s )f是频率(Hz); F 合=F 向=ma向=m (V2 /r )=m3 2 r=m (2 n /T)2 r=m (2 n f)2 r 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 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 )V是线速度(m/s ) r是半径(m)3是角速度(rad/s )T是周期(s )f是频率(Hz); F 引=F 向=m(2n /T)2 r= G (Mm/r2 ) F引是引力(N 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T是周期(s )r是半径(rr)G是引力常量(6.67 x 10-11N/ (kg ? n2 )M 是质量(kg ); 推导公式:. F引=F向?? g=G( M /r'2 ) 二G )=m (V2 /r) =>V=VGM/r (Mm/i2 JcM/r5 =m 3 2 r=> 3 k/4 Ji2r3/GM =m(2n /T) 2 r =>T= =m(2n f) 2 r =>f=JGM/4 h2P =ma向=>a向=GM/r2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 一、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 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o):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o,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 1 2 F F 。 F 1=F 2,θ=60o,F=2F 1cos30o,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o,即φ=30o θ=120o,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o,即φ=60o 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 二、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平均速度t s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 1at t v s o +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 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 s v v v v t o t =+= =22 ,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 2 2t o s v v v +=,并且2 2t s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 n+1 —s n =aT 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 1:t 2:t 3:......:t n =)1(:......:)23(:)12(:1----n n θ cos 2212221F F F F F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