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二)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二)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二)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二)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二)

(总分:49.02,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21.00)

1.只可用于碑石、海堤、桥墩等人类很少涉及的地方的花岗石的外照射指数应该{{U}} {{/U}}。

? A.大于1.8

? B.等于2.8

? C.小于2.8

? D.大于2.8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2.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U}} {{/U}}。

? A.软化系数

? B.渗透系数

? C.抗渗指标

? D.吸水率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3.耐水性材料的软化系数值大于{{U}} {{/U}}。

? A.0.50

? B.0.60

? C.0.70

? D.0.80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4.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U}} {{/U}}。

? A.吸水性

? B.吸湿性

? C.耐水性

? D.渗透性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5.某块体质量吸水率为18%,表观密度为1200g/cm3,则该块体的体积吸水率为{{U}} {{/U}}。

? A.15%

? B.18%

? C.21.6%

? D.24.5%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6.某砂子密度为2.50g/cm3,表观密度为1500kg/m3,则该砂子的孔隙率为{{U}} {{/U}}。

? A.60%

? B.50%

? C.40%

? D.30%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7.氡-222的半衰期为3.82d,平衡时间一般为{{U}} {{/U}}个半衰期。

? A.1~2

? B.3~4

? C.5~7

? D.7~8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8.进行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测量时,密封后的样品应放置一定时间,使样品中的天然放射性衰变链基本达到平衡,一般约为( )d。

? A.10

? B.20

? C.30

? D.40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9.在下列无机材料的金属材料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U}} {{/U}}。

? A.建筑钢材

? B.铜合金

? C.铝合金

? D.铁合金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的力学性质的是{{U}} {{/U}}。

? A.导热性

? B.弹性与塑性

? C.脆性与韧性

? D.硬度与耐磨性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11.下列放射性物质中,属于气体的是{{U}} {{/U}}。

? A.铀

? B.镭

? C.氡

? D.钍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2.下列刻划材料中,按照硬度递增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U}} {{/U}}。

? A.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

? B.滑石、方解石、石膏、磷灰石、萤石

? C.石膏、滑石、磷灰石、方解石、萤石

? D.萤石、磷灰石、石膏、滑石、方解石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13.材料的耐水性能一般可用{{U}} {{/U}}表示。

? A.吸水性

? B.含水率

? C.抗渗系数

? D.软化系数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14.材料传导的热量与{{U}} {{/U}}成反比。

? A.热传导面积

? B.热传导时间

? C.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

? D.材料的厚度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15.某钢材、木材、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为400、35、30MPa,表观密度分别为7860、500、2400g/cm3,它们的比强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为{{U}} {{/U}}。

? A.钢材、木材、混凝土

? B.钢材、混凝土、木材

? C.木材、钢材、混凝土

? D.混凝土、钢材、木材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6.某材料,给其施加800N的压力,受压面积为40cm2,则其抗压强度为{{U}} {{/U}}。

? A.0.2MPa

? B.2MPa

? C.20MPa

? D.无法确定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17.材料的{{U}} {{/U}}与外力(荷载)成正比。

? A.塑性变形

? B.永久变形

? C.弹性变形

? D.柔性变形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8.含水率为7%的砂600g,其含水量为{{U}} {{/U}}。

? A.42g

? B.39g

? C.40g

? D.65g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19.液压式压力试验机适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U}} {{/U}}试验。

? A.抗拉

? B.冲击

? C.抗压

? D.抗折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0.下列选项中,材料的抗弯(抗折)极限强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U}} {{/U}}。

? A.普通黏土砖、普通混凝土、松木(顺纹)、花岗石、建筑钢材

? B.普通黏土砖、松木(顺纹)、普通混凝土、建筑钢材、花岗石

? C.普通混凝土、普通黏土砖、松木(顺纹)、花岗石、建筑钢材

? D.普通混凝土、普通黏土砖、松木(顺纹)、建筑钢材、花岗石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Ⅱ类民用建筑的是{{U}} {{/U}}。

? A.学校

? B.书店

? C.宾馆

? D.办公楼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

22.材料抗渗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的因素有{{U}} {{/U}}。

? A.密度

? B.闭口孔隙率

? C.亲疏水性

? D.孔隙特征

? E.导热性

(分数:1.00)

A.

B. √

C. √

D. √

E.

解析:

23.下列选项中,关于土木工程材料技术标准有关部门代号,说法正确的有{{U}} {{/U}}。

? A.GB——国家标准

? B.JGJ——建设部行业标准

? C.JG——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 D.JC——国家建材局标准

? E.DB——国家级专业标准

(分数:1.00)

A. √

B. √

C. √

D. √

E.

解析:

24.下列材料中,属于功能性材料的是{{U}} {{/U}}。

? A.防水材料

? B.墙体材料

? C.建筑涂料

? D.绝热材料

? E.防腐涂料

(分数:1.00)

A. √

B.

C. √

D. √

E. √

解析:

25.下列材料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有{{U}} {{/U}}。 A.有色金属 B.建筑钢材 C.水D.混凝土 E.泡沫聚苯乙烯

(分数:1.00)

A. √

B. √

C. √

D. √

E.

解析:

26.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材料的( )。

? A.导热系数增大

? B.导热系数减小

? C.吸水率减小

? D.吸水率增大

? E.实际密度减小

(分数:1.00)

A.

B. √

C.

D. √

E.

解析: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建筑的是{{U}} {{/U}}。

? A.生产车间

? B.包装车间

? C.图书馆

? D.维修车间

? E.仓库

(分数:1.00)

A. √

B. √

C.

E. √

解析:

28.下列性质中,属于力学性质的有{{U}} {{/U}}。

? A.抗冻性

? B.强度

? C.弹性与塑性

? D.脆性与韧性

? E.硬度与耐磨性

(分数:1.00)

A.

B. √

C. √

D. √

E. √

解析:

29.下列材料中,属于建设工程的结构性材料的有{{U}} {{/U}}。

? A.钢材

? B.水泥

? C.商品混凝土

? D.混凝土构件

? E.管道

(分数:1.00)

A. √

B. √

C. √

D. √

E.

解析:

30.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U}} {{/U}}等。

? A.物理性质

? B.化学性质

? C.力学性能

? D.耐久性能

? E.装饰性能

(分数:1.00)

A. √

B. √

C. √

E.

解析:

31.下列放射性物质中,带来内照射问题的是{{U}} {{/U}}。

? A.氡

? B.镭

? C.铀

? D.钍

? E.钾

(分数:1.00)

A. √

B. √

C. √

D.

E.

解析:

32.下列选项中,反映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指标的是{{U}} {{/U}}。

? A.吸水率

? B.含水率

? C.软化系数

? D.抗渗等级

? E.抗渗性与抗冻性

(分数:1.00)

A. √

B. √

C. √

D. √

E.

解析:

33.根据外力作用方式不同,材料的强度可分为{{U}} {{/U}}。

? A.抗压强度

? B.抗拉强度

? C.抗弯强度

? D.抗剪强度

? E.抗扭强度

(分数:1.00)

A. √

B. √

C. √

E.

解析:

34.影响水泥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水泥中{{U}} {{/U}}所致。

? A.游离氧化钙过高

? B.游离氧化镁过高

? C.游离硫酸钙过高

? D.碱含量过高

? E.C3A含量过多

(分数:1.00)

A. √

B. √

C. √

D.

E.

解析:

35.下列选项中,属于材料的物理性质的有{{U}} {{/U}}。

? A.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 B.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 C.吸水性及吸湿性

? D.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

? E.导热性和热容量

(分数:1.00)

A. √

B.

C. √

D. √

E. √

解析:

36.在下列材料的破坏因素中,属于机械作用的是{{U}} {{/U}}。

? A.侵蚀作用

? B.持续荷载

? C.反复荷载

? D.干湿变化

? E.温度变化

(分数:1.00)

A.

B. √

C. √

E.

解析:

37.下列选项中,关于材料的基本性质,说法正确的是{{U}} {{/U}}。

? A.材料的表观密度是可变的

? B.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反映了材料的同一性质

? C.材料的吸水率随其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加

? D.材料的强度是指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 E.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说明材料越不易变形

(分数:1.00)

A. √

B. √

C.

D. √

E. √

解析:

38.堆积密度是指{{U}} {{/U}}单位堆积体积的质量。

? A.块状材料

? B.散粒状材料

? C.粉状材料

? D.固体材料

? E.纤维状材料

(分数:1.00)

A.

B. √

C. √

D.

E. √

解析:

39.材料传导的热量与{{U}} {{/U}}成正比。

? A.热传导面积

? B.热传导时间

? C.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

? D.材料的厚度

? E.材料的密度

(分数:1.00)

A. √

B. √

C. √

E.

解析:

40.材料抗冻性的高低取决于材料的{{U}} {{/U}}和材料对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应力的{{U}} {{/U}}。

? A.吸水饱和程度

? B.孔隙特征

? C.变形能力

? D.软化系数

? E.抵抗能力

(分数:1.00)

A. √

B.

C.

D.

E. √

解析:

41.建筑物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其中,Ⅰ类民用建筑包括{{U}} {{/U}}。

? A.住宅

? B.老年公寓

? C.托儿所

? D.医院

? E.体育馆

(分数:1.00)

A. √

B. √

C. √

D. √

E.

解析:

三、分析计算题(总题数:2,分数:8.00)

某建筑工程,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对基坑进行验槽,并对基底进行钎探。发现地基东南角有卵石和软土层。监理工程师随即指令施工单位进行换填处理。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及筏板基础。已知卵石的密度为

2.6g/cm3,把它装入一个2m3的车厢内,装车时共用3500kg。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

(1).该车箱内的实际密度为{{U}} {{/U}}kg/m3。

? A.1450

? B.1500

? C.1750

? D.1800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该卵石此时的孔隙率为{{U}} {{/U}}。

? A.28.6%

? B.32.7%

? C.35.4%

? D.41.7%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3).若用堆积密度为1500kg/m3的砂子填入上述车内卵石的全部空隙,共需砂子{{U}} {{/U}}。

? A.860kg

? B.895kg

? C.934kg

? D.981kg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4).该卵石此时的密实度为{{U}} {{/U}}。

? A.32.7%

? B.45.7%

? C.67.3%

? D.85.2%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一块烧结普通砖,其规格符合标准尺寸(240mm×115mm×53mm),当烘干至恒重时,质量为2400g,吸水饱和后质量为3000g,将该砖磨细、过筛、烘干后取50g试样,用比重瓶测得粉末体积为20.5cm3。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2)

(1).该砖的表观密度为{{U}} {{/U}}g/cm3。

? A.1.64

? B.1.71

? C.2.7

? D.3.5

(分数:0.67)

A. √

B.

C.

D.

解析:该砖的表观密度为:ρ0=m/v0=2400/(24×11.5×5.3)=1.64(g/cm3)

式中ρ0——表观密度(g/cm3或kg/m3);

m——材料的质量(g或kg);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2).该砖的孔隙率为( )。

? A.32.0%

? B.36.5%

? C.37.0%

? D.38.7%

(分数:0.67)

A. √

B.

C.

D.

解析:该砖的孔隙率为:P=V孔/V0=(1-ρ0/ρ)×100%=(1-1.64/2.4)=32%

式中 P——孔隙率(%);

ρ0——表观密度(g/cm3或kg/m3);

ρ——实际密度(g/cm3)。

某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使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粒径为5~40mm,中砂、自来水、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50~70mm,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施工单位无混凝土强度标准查历史统计资料(σ取5)。

(3).根据以上情况,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

(分数:0.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

①试配混凝土强度:f cu,0=f cu,k+1.645σ=30+1.645×5=38.3(MPa)

式中 f 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确定水灰比:

[*]

其中,f ce=γc f ce,g,γc取1.13,f ce,g为水泥强度等级值,αa取0.46,αb取0.07,则

[*]

③确定用水量: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初步选该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m co为185kg。

④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

式中 m c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 w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⑤确定砂率: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混凝土的砂率表,初步选该砂率βs为34%。

⑥计算石子、砂子用量:根据题中给定条件,选用重量法,并假设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重量c mp=2400kg,则有

[*]

式中 m 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 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解联立方程组得:m go=1239.92(kg),m so=638.74(kg)。即经初步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336.36kg、砂子638.74kg、石子1239.92kg、水185kg。)

解析:

(4).该砖的质量吸水率为( )。

? A.16%

? B.17%

? C.20%

? D.25%

(分数:0.67)

A.

B.

C.

D. √

解析:该砖的质量吸水率为:[*]

式中 W m——材料的质量吸水率(%);

m——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g);

m s——材料在烘干至恒重后的质量(g)。

(5).该砖的实际密度为{{U}} {{/U}}g/cm3。

? A.2.4

? B.2.8

? C.2.9

? D.3.2

(分数:0.67)

A. √

B.

C.

D.

解析:该砖的实际密度为:ρ=m/v=50/20.5=2.4(g/cm3)

式中ρ——实际密度(g/cm3);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6).已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2.10:4.20:0.60,且水泥用量为300kg/m3混凝土。若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3%,石子的含水率为1%,搅拌机的出料容量为800L。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凝土每次搅拌的投料量是多少?

(2)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是多少?(分数:0.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每次投料量:

C=300×0.8=240(kg)

S=300×2.1(1+3%)×0.8=519(kg)

G=300×4.20×0.8×(1+1%)=1018(kg)

W=300×0.60×0.8=300×2.1×0.8×3%=300×4.20×0.8×1%=119(kg)

(2)混凝土表观密度:ρ0=C+W+S+G=300×(1+2.1+4.2+0.6)=2370(kg/m3))

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