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拱桥》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

就是通过比喻进行说明。文中对石拱桥的比喻很多,集中起来,是比作两种事物:一是虹,二是弓。这两种事物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受,又便于对石拱桥在建筑上的特点给予形象的说明。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2、举事例

就是举出典型事例来进行说明。如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就举了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这四个典型的例子。概括介绍旅人桥和长虹大桥,这是纵向说明,既说明我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说明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赞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文章着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是横向说明,赵州桥是单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文章列举的四座桥很有代表性,有略写、有详写,详略得当,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全貌。运用举例说明,一定要注意例子的典型性、代表性,切不可用个别事实、偶然现象来代表一般,代表必然。

3、列数字

就是用准确的数字来进行说明。比如对赵州桥存在的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都用了具体数字。有概数、有确数,能收到很好的说明效果,如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用了“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4、作比较

就是用与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说明。文中在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时,讲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是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

5、引用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说明方法多样课文同步讲解新人教版20180907136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说明方法多样,解说给力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一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解说给力。 ★打比方 【精彩在线】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这句话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石拱桥的桥洞喻为彩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拱”的形状特点。 ★列数字 【精彩在线】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第①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几个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的特点。第②句介绍了卢沟桥的长、宽、石拱的数量及石拱的长度,准确地介绍了卢沟桥的整体尺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举例子 【精彩在线】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这句话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另外,文章还使用了作比较、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清楚而严谨。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完整版)中国石拱桥阅读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一) ①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D)(2分)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原因到结果 D、由一般到个别 2.第①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打比方。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 3.结合第②③段内容,说说我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2分)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到处都有。 4.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举例子。举旅人桥的例子,更真实具体的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5.第④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6.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6分)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早”限定了程度,说明石拱桥在桥梁史上出现的还不是最早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都表示对这些情况只是估计、推测,旅人桥修建于哪一年,是不是有记载最早的石拱桥还不能完全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一词限定了程度,表明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的可能。 《中国石拱桥》(二)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7.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 A. 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 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专家评课记录

专家评课记录材料 专家张老师点评范树峰老师的《中国石拱桥》: 1、初中学生首次接触说明文,应把握哪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等,范树峰老师在课堂中都非常好的呈现了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2、范老师课件的设计也非常用心,导课用感性的图片进行铺垫拓展了桥的特点,结尾又用到杨浦大桥等,首尾呼应,说明教师备课用心认真。 3、上课过程中能够关注群体学生的活动情况,从不同层次多个角度来引导关注学生学习。 建议: 1、忽视了将单元提示引入备课中,单元提示明确了本单元教学的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等,所选课文是范例,以范例为载体来教学时要有所选择和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2、教学设计的重点要素过多,本节课说明文的哪一点最重要呢?应该是把抓住事物的特征作为一个重点,特征是什么,最难捕捉,要反复品味。教师在备课时要用心解读文本,不要讲太多,精心让学生明白一两个问题,教学思路要简单清晰,主次分清,设计目标要单一准确,教学环节要落实到位。 3、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学到了什么,获得的成长和进步在哪里,要引导学生思维上的进步,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上一个层次,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专家张老师点评翟国芳老师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议论文应该怎样上,关注什么,教师的引导体现在什么地方,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分歧是怎样引导处理问题,这个时候就该是教师出手的时机,引导启迪学生进一步研究文本,给思路给方法。学生讨论时,要给出讨论的标准,从而提高讨论效率,体现教师智慧。2、学生研究文本,读课文的方法需要思考,不同的读有不同的目的,朗读侧重于整体感知,默读侧重于关注内容提取信息,要在指导学生读上设计好。 专家张老师点评申爱丽老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教学设计、备课很好,充分考虑到学生、学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应考是亮点。 2、教师仪态亲和,师生关系融洽。 建议: 1、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问题在于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要在设计问题上有所突破,要创设学生说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尝试,把设计问题让学生去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包办的过多,会让学产生依赖,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多留空白,让学生提问,点燃学生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和思考文本的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灵活,要有深度,用好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兴奋点和灵性。 专家常老师总结点评:

11 中国石拱桥全解

11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2.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学法指导: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检查预习 1.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弧形拱桥陡坡匀称惟妙惟肖 2.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总结: 名称位置修建年月结构特征 赵州桥横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听写 2.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4.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

河南省武陟县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新人教版

中国石拱桥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课标陈述: 1.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说明方法。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明顺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的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4、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列图表 }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整体感知 1 给课文题目加上适当的定语:的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在这里可对比一下“令人骄傲”,看看哪个答案更适合这种文体) 2、速读课文解决基训一二题。 三探究内化 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莫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赵州桥: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阅读题目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阅读题目及答案 一、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5.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6.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二、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3.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运用比喻,或列举数字,或引用古籍,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中国石拱桥听课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石拱桥听课心得 篇一: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1 听课时间:9月26日授课老师:宗克玉 授课学校:机厂学校授课年级:八年级 新闻两则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

得大家借鉴。】 2 听课时间:9月30日授课老师:宗克玉 授课学校:机厂学校授课年级:七年级 《羚羊木雕》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题目解说。 2.朗读要求。 (1)、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2)、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中有哪里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由什么事物引起(幻灯片6) 研读赏析: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读文章最后3段,回答问题。 ①写月亮冷冷的有什么作用?②写万芳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③“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重难点) 3.把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重点) 4.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爱国热情。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 提问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提问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明确: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提问3: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

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提问4: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提问5: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教师强调“桥长……11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提问6: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提问7: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分明。 三、板书设计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事物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中国石拱桥阅读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阅读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 一、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 __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C ) 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一般到个别D.由原因到结果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4.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列数字 D 作比较 5.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优秀教案

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优秀教案 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拱、贞、撑、涧、虹、弧”等6字。 2、初步学会从“抓住特点”的角度分析一般说明性文章,圈画关键性语句。 3、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中国石拱桥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一般说明性文字,找出关键性语句。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举例的典型性,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以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得要求解释事物或事理,使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道理的文章,就是说明文。

1、你见过哪些说明文( 举例) 2、简介课题及作者。(板题) 二、熟悉课文,理清行文脉络。 1、听录音,划生字词语。 拱、贞、撑、涧、虹、弧 2、理解运用下列词语:巧妙绝伦 3、思考:阅读说明文,首先要理清说明的顺序。本文采用 了怎样的`顺序? 提示:先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a、石拱桥的外型 b、石拱桥的结构 c、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d、赵州桥的历史 e、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f、卢沟桥的特点 g、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h、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i、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j、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明确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由一般到个别)

三、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1、集体朗读1、2段,讨论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3、赵州桥的特点( 4、5两段,讨论明确:结构坚固、形式 优美、历史悠久、巧妙奇特)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二、讨论: 1、本文介绍了卢沟桥哪些内容它有什么特点 a、引导朗读6、7、8段,明确:所在地点、建造年代、桥身长宽、 路面、桥墩、桥面、石栏、石柱;艺术价值、纪念意义等。 b、特点;历史悠久、设计奇巧、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作者为什么先介绍赵州桥,后介绍卢沟桥在万千座石拱桥中,

中国石拱桥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阅读训练题 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B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 ..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D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1、概括A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介绍赵州桥的特征。 2、这段文字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标出。其结构形式是什么?概括各层大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第一层:总写赵州桥的雄伟和制造奇特第二层:从四个方面介绍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第三层:总写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还补充介绍了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总--分--总的结构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列数字?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像是一张弓。?打比方 4、文中引用张嘉贞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赵州桥结构的奇特。 5、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6、从文中摘录能表现全段中心的一个句子。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作用。 ?在当时 ...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限制时间,使表意准确。[不能去掉,“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就连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强调赵州桥处处显得美观。 ?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形容赵州桥造型优美。 8、赵州桥比其它石拱桥坚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就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和洪水的冲击。?大拱的28道拱圈第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9.概括第B段文字的说明中心。说明卢沟桥位置、修建时间及结构特点。 10.第B段文字可以分为四层〔共9句〕请用‖划出。简述各层意思?‖?-⑸‖⑹‖⑺-⑼ ①建桥时间②结构特点③结构坚固④形式优美。 11.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举例子,摹状貌。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3)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联拱石桥。作诠释。解释什么是联拱石桥。 12.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为什么不能去掉? “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去掉“几乎”就变成完全与河面平等这样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13.找出卢沟桥不同于赵州桥特征的一句。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 14.第C段文字用马可·波罗的赞语和卢沟晓月都为了说明什么?说明卢沟桥具有艺术价值。 15.由卢沟桥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16.语段B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它的结构特征是联拱石桥。 17.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18.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或“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19.“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外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文档

2020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 文档 Document Writing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听了刘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可谓受益匪浅。刘老师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刘老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教育。 在上课之前,学生自觉朗读生字词,然后是演讲比赛,学生点评。课后我了解到刘老师在七年级的第二节课,也就是这班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综合训练,一开始是讲故事,后来是学生自定主题进行演讲。现在是定了几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都是学生自觉操作,如抽签定先后,学生之间的相互修改讲稿等等。演讲的学生虽然在台上有点紧张,但是演讲得非常好,而且是脱稿演讲;点评的学生说得连贯通顺,也很到位。可见这班学生在刘老师的培养之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上课时,刘老师没有把讲台作为自己表演的舞台,而是把课

堂交到学生手中,紧扣文本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如他问“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一学生回答“形式优美”,然后他又问“形式优美是不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片刻之后学生就答“是石拱桥的特点”,刘老师又进一步追问“这既然是石拱桥的特点,那为什么又成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这一追问,学生就会进行深入思考,不仅知道中国石拱桥是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也能理解下面所要学习的本文得说明顺序――从一般到特殊。这样步步引导,学生不仅学到了文本知识,更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及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一问一答的思考、交流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反思自己,以前也进行了课前三分钟演讲,但是进行得很随意,后来为了上课没再进行下去,上课也变得越来越来随意,其实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评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没能持之以恒地抓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作为语文老师,对着一本语文课本,对着一班学生,我们要教予学生什么?我想不仅仅是学生手头上的课文,更重要的是以课文为载体,教予学生如何学习语文,逐步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才是学生的一生的财富。感谢刘老师!

11、中国石拱桥教案(公开课)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 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扫清生字词障碍。 弧形(hú)长虹饮涧(jiàn)匀称(chèn) 桥墩(dūn)惟妙惟肖(xiào)河堤(dī) 2、词语解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巧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3、学生听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特征。(播放课文录音)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4、学生自学找出作者主要以那几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四、再读课文,局部探究。 请学生速读4~8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1、找出赵州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鷟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迄今保存完整的大量石桥,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找出卢沟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13世纪就闻名于世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 3、教师小结: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五、学习说明方法。 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中国石拱桥 (A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 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你对(A)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3分) 3.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2分) 4.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写在横线上。(2分)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___,又突出了桥的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6.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1分) (1)巧妙绝伦.: (2)语无伦. 次: 7.“中部略窄”中的“略”体现在文中何处,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2分) 8.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赵州桥的以下特征:(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单音节形容词)(2分) (1)用料 (2)强度 (3)形式 (4)结构 9.“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的“设计”指的是(1分) ( ) A .赵州桥 B . 两端宽、中间窄 C .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D .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听了刘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可谓受益匪浅。刘老师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刘老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教育。 在上课之前,学生自觉朗读生字词,然后是演讲比赛,学生点评。课后我了解到刘老师在七年级的第二节课,也就是这班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综合训练,一开始是讲故事,后来是学生自定主题进行演讲。现在是定了几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都是学生自觉操作,如抽签定先后,学生之间的相互修改讲稿等等。演讲的学生虽然在台上有点紧张,但是演讲得非常好,而且是脱稿演讲;点评的学生说得连贯通顺,也很到位。可见这班学生在刘老师的培养之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上课时,刘老师没有把讲台作为自己表演的舞台,而是把课堂交到学生手中,紧扣文本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如他问“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一学生回答“形式优美”,然后他又问“形式优美是不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片刻之后学生就答“是石拱桥的特点”,刘老师又进一步追问“这既然是石拱桥的特点,那为什么又成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这一追问,学生就会进行深入思考,不仅知道中国石拱桥是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也能理解下面所要学习的本文得说明顺序——从一般到特殊。这样步步引导,学生不仅学到了文本知识,更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及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时在这一问一答的思考、交流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反思自己,以前也进行了课前三分钟演讲,但是进行得很随意,后来为了上课没再进行下去,上课也变得越来越来随意,其实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评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没能持之以恒地抓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作为语文老师,对着一本语文课本,对着一班学生,我们要教予学生什么?我想不仅仅是学生手头上的课文,更重要的是以课文为载体,教予学生如何学习语文,逐步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才是学生的一生的财富。感谢刘老师!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

11中国石拱桥

11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 ☆德育目标: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 弧.形( hú ) 拱.桥( gǒng ) 陡坡 ..( héxié) ..( dǒu ) 和谐 饮涧.( jiàn ) 匀称 ..( yúnchèn ) 桥墩.( dūn ) 郦.道元( Lì ) 2.解释词义和字义: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课文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和谐:配合得适当。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巧妙绝伦: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能与之相比。绝伦,独一无二。伦,类。 以上两项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或利用投影显示。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短语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