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虹阅读题答案

2020年虹阅读题答案

2020年虹阅读题答案
2020年虹阅读题答案

2020年虹阅读题答案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①中,予使契丹②,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③。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

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

间如隔绡縠④。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

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

见之。孙彦先⑤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导读:本篇先写与同事观察虹出现时的情景,后借孙彦先之语,点出虹形成的真正原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深入浅出,生动传神。

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x)年号,公元1068—1077年。②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③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

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④绡縠(xioh);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⑤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隔虹对立,相去数丈()

2.久之,稍稍正东()

3.扣涧观之()()

4.都无所睹()

5.逾山而去()

6.则为日所铄()

二、翻译

1.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2.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三、找出文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

四、《虹》涉及的是___方面的知识,选自____的《梦溪笔谈》。

五、本文说明了虹的变化和______,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回答)

一、1.距2.语气助词,调整音节,不译3.靠近代虹4.看见5.越过6.同“烁”,闪烁

2.站在涧东向西望,就被日光闪眼,什么也看不见了。

三、是时、久之、次日

四、天文沈括

五、形成原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世上传说虹能够进入山涧吸水,的确是这样。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到它极北的黑水地区永安山下竖起帐篷宿营。那一天雨过天晴,看见虹下伸到帐篷前面的小涧里。我和同事走近山涧观察它,虹的两端都垂在涧里。派人越过山涧,和我们隔虹面对站立,距离几丈远,中间好像隔着彩色的绫罗。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站在涧东向西望,就被日光闪眼,什么也看不见了。隔了好久,虹渐渐向东移动,最后越过山头消失了。第二天赶了一段路程,又见到虹出现。孙彦先说过:虹是雨里太阳的影子,阳光照在雨上,就出现了虹。

初三上册期语文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前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共8页,四个大题,24个小题。 3.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或者给汉字注音。(2分) ji é难( ) bi àn 伪去妄( ) 鸢.飞( ) 吹毛求疵.(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用横线画出并改正。(2分) 格物致知 伛偻 袖手旁观 缈茫 默守成规 聆听 悄怆幽邃 招徕 3.按要求写成语。(2分) 请写出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二个: 4.下面是一乒乓球馆印发的广告,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本市五环乒乓球馆是经市体育局、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推广的团体。②在开馆以来,云集了本市社会各界乒乓球高手,吸引了众多乒乓球爱好者,目前拥有会员近百人。③球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各种档次的球拍、球衣、球鞋、衣柜等乒乓器材。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雨打芭蕉”、“隔水樵夫”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4分) 示例: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6.默写填空(从下列8个题目中选做6个题)(6分) ①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②,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④问君何能尔?。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行路难》中反映李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名句是 ,。 ⑦,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课内外不限)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对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 差披拂。

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修订稿

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1.《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没吃葡萄是因为() A它不想吃 B它摘不到 C葡萄是酸的 2.《狼与鹭鸶》中狼不小心吞了() A骨头 B鸡蛋 C栗子 3.《寡妇与母鸡》中寡妇给母鸡多喂些大麦后,它下了()个蛋? A一个 B两个 C一个都没有 4.《农夫和蛇》中蛇醒后() A把农夫咬死了 B逃走了 C报答农夫 5.《苍蝇与蜜》中苍蝇吃了蜜后() A 飞走了 B被蜜粘住了 C被救走了 6.《狮子与报恩》中狮子捉住老鼠后,把老鼠() A吃了 B放了 C杀死 7.《龟兔赛跑》中() A龟赢了 B兔赢了 C双方打了个平手 8.《开玩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次喊救命?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9.《驴子与蝉》中蝉让驴子吃() A露水 B草 C蜜

10.《口渴的乌鸦》中乌鸦用()喝到水? A石头 B橡皮 C泥土 11.《断尾的狐狸》中狐狸被()弄断了尾巴? A刀 B剑 C捕兽夹 12.《渔夫与小梭鱼》中渔夫捉到小梭鱼后() A 卖了或吃掉 B放了小梭鱼 C让小梭鱼长大 13.《宙斯与众神》中宙斯创造了() A牛 B人 C房子 14.《宙斯与众神》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了() A牛 B人 C房子 15.《宙斯与众神》中雅典娜创造了() A牛 B人 C房子 16.《樵夫与赫尔墨斯》中赫尔墨斯第一次捞到了() A金斧 B银斧 C普通斧 17.《樵夫与赫尔墨斯》中赫尔墨斯第二次捞到了() A金斧 B银斧 C普通斧 18.《樵夫与赫尔墨斯》中赫尔墨斯第三次捞到了()A金斧 B银斧 C普通斧

《伊索寓言》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伊索寓言》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欠债人》出自(A ) A.伊索寓言B.格林童话C.洛天寓言D.安徒生童话 2.《伊索寓言》的作者是(D ) A.格林B.安徒生C. 洛天D.伊索 3.《农夫的孩子们》教导人们(B ) A.劳动创造财富B.团结就是力量 C.应当认清恩人D.深仇大恨,不易和解 4.《蚂蚁和禅》嘲笑(A ) A.好逸恶劳B.吹牛撒谎C.比自己高明的人D.自以为是 5.《女巫》是对(C ) A.迷信巫术的赞扬B.迷信巫术的推崇 C.迷信巫术的批判D.迷信巫术的反对 6.《寡母和母鸡》告诫人们(A ) A.不要贪婪B.互相帮助C.知恩图报D.不可冒失上当 7.《狐狸和豹》告诉人们(D ) A.心灵形体都要美B.形体美胜过心灵美 C.只要形体美就OK D.心灵美胜过形体美 8.伊索是(A ) A.古希腊寓言作家B.俄国寓言作家 C.法国寓言作家D.德国寓言作家 9.《伊索寓言》大部分是(C ) A.人物故事B.植物故事C.动物故事D.事物故事 10. 《伊索寓言》中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兔子自恃天生跑得快,竟然在路边干什么去了?(C )A.逃跑B.装死C.睡觉D.吃饭 11.《狐狸和狮子》是说(B ) A.先看清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B.熟识能减少对事物的畏惧 C.撒谎的人越发自吹自擂D.要有智慧 12.《猫和鸡》的故事谴责(C ) A.撒谎的人B.言行不一的人 C.那些口蜜腹剑的人D.明目张胆作恶的人 13.《人和羊》中的羊人指(C ) A.山羊B.披着羊皮的人 C.希腊神话中的山野小神D.头部有些像羊的人 14.《两只青蛙》告诫我们(A ) A.不可轻率从事B.要互相帮助 C.要有预见,才能避免危险D.不能夸夸其谈 15.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A ) A.谁能剥去行人的衣服,就算胜B.谁能让行人走得快些,就算胜利 C.谁能让行人多穿衣服,就算胜利D.谁能让河面结冰,就算胜利 16.《黄鼠狼和爱神》讲的是(B ) A.本性恶劣的人,摸样变了,习性也变B.本性恶劣的人,摸样变了,习性不变C.爱神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用卷

【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分) 这一刻的疼,温暖你一生 王香 深冬,厚雪,无风。 炊烟袅袅地飘,弥散在粉红的朝霞里,亦如《诗经》里飘出的那一缕缕情思。 踏雪而行的人们,穿着厚重而温暖,心态安然。呼着热气,小心慢行,怕踩疼了雪。 . 老爷爷推着自行车,也慢慢地走,是怕摔疼了小孙女。穿红羽绒服的孙女,坐在车后座上,红线帽捂得她只露着双亮亮的眼睛,却举着戴了厚而俏皮白兔手套的手,边拍边喊:“大雪!白雪!白雪!大雪……”双脚还踢着车子,震得枝头的雪团儿,闪着凛凛的光泽,无声地纷落。喜鹊也从枝头“呀”地一声打着弧线飞走了。 昨天化了一部分又被冻了一宿的雪地,格外打滑。爷爷握紧有点抖动的车把手,脚下迈得更仔细,不敢回头,嘴里轻呵着:“坐好,坐好!别摔了。手套戴好,别冻着。冻坏了可怎么上学哟。” “爷爷,我戴着呢。你怎么忘戴了呢冻坏了可怎么送我上学哟!”女孩学着爷爷的腔调,稍稍安静了下来。 “我不冷。爷爷抗冻,不用手套。” “冻得疼吗,爷爷” “不疼。你坐好!戴好手套啊……” 女孩的红,爷爷的灰蓝,慢慢消失在白皑皑的雪里…… 校门口的女孩,举起手,用毛茸茸的小兔子和爷爷说,拜拜。爷爷疼爱地注视着,久久没有离去。 、 女孩,你可知道,这疼将温暖你一生。 因为,这温暖,一直在我心里。

也是儿时,也是隆冬早晨的雪地里。只是那时,没有小手套捂住我的小小手。脚下穿的,是那个年代里最享受不过的黄帮鞋。这鞋伴我走过了春秋——夏天是要打赤脚的,现在又踏在冬天的坚冰利雪上。要快跑啊,到爷爷家的热炕头上。不然鞋都冻透了,脚能不疼吗手已经是猫咬了。 一冬里的白天,爷爷家的炕头上,总是捂着一床小被子,等待着哪个冒了风雪扑进来的孩子,好伸进手脚去取暖。我家的热炕头儿,白天是不太热的,冬天也是忙在队上的爸妈,舍不得也没时间让那炕头儿像个热炕头儿。 于是吃过早饭,奔往爷爷家。在奶奶打理灶底的忙碌中,在爷爷笑眯眯的目光中,我如一条敏捷的鱼儿,倏地爬上炕头儿。脚丫子捂在被底下,冰冷的小手儿捂在爷爷满握的手心里,如雪凉的小脸儿贴在爷爷温暖的脸颊上。我暖了,爷爷却疼了: “噢,凉死我了,你这小淘气……” 我傻傻地笑着,知道呵呵笑着的爷爷,心疼着我呢。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爷爷的笑依然清晰,我的一双早已长大了的手,却抓握不到爷爷那粗糙的双手,只留下满握的温暖,是爷爷曾经给我的疼。 & 女儿,远在异地的南方求学。瑞雪纷披北国时,南方的枝头上,依然有繁的花,硕的果。女儿想家了,想家乡的雪。电话里,偏要找姥爷,问的是雪,撒的是娇。接电话的父亲,笑语盈盈,说的都是孩子话。我知道,一份可以穿越时空的疼和历久弥新的爱,已跨过千里,飞临女儿的身边。 一句念,一握手,那一刻,那份疼,要温暖,你一生。 根据文章叙述的顺序,梳理出“温暖一生”的三件事 ① ②③ 找出文中由叙述眼前所见转入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把它抄在横线上。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按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在完成在轨检察、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服务。 B.经历了30多年的漫长岁月,整理、编纂出一部翔实全面、校订精确的《梁启超全集》后,几位编者均感到梁启超的著作不堪卒读。 C.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六老汉”治沙。古浪县六位老人殚精竭虑,投身于治沙造林的事业中,变荒漠为绿洲。 D.看着身边的朋友们都疯狂追星,许多同学也附庸风雅地买回了一墙的明星海报,到处搜集明星的八卦新闻。 2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由果到因、从现象说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B.《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文的作者伽利略无法知道蝉发音的部位,这说明每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大自然的奥秘是无限的。 C.《叫三声夸克》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 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说明自然选择时,先说风媒花,后说虫媒花。用“蜂争粉蕊蝶分香”说明了昆虫给花传粉授精的特殊功能。 3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红绫(línɡ)怅然(chànɡ)蜷伏(quán)叮嘱(zhǔ) B.虐待(nüè)凝望(nínɡ)丰腴(yú)倏地(shū) C.感喟(kuì)嗔视(zhēn)干瘪(bǐ)战栗(lì) D.魁梧(kuí)栖居(qī)惩戒(jiè)充沛(pèi) 4 . 下列各组短语的类型,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家喻户晓深受感动雄伟壮丽你与他(并列短语) B.目光炯炯精神宁静大家唱歌桃花红(主谓短语) C.外国朋友生日礼物热烈欢迎很委屈(偏正短语)

伊索寓言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伊索寓言》阅读题 一、填空题(20分) 1.《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 (国家) 的伊索(作者)所写,他与莱辛、拉封丹、克雷洛夫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故事,少部分以受欺凌的下层平民或奴隶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4.《朋友与熊》讲了不能共患难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5.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寓言故事中会有不同的形象,比如:《机智的狐狸》中,狐狸是机智的;《乌鸦和狐狸》中,狐狸又是狡猾的。 6.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伊索寓言》中也有很多动物报恩的故事,比如:《蚂蚁报恩》、《狮子和老鼠》等。 7.《报恩的老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8.《龟兔赛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9.《狼来了》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0.《猫和鼠》这个故事说明,聪明人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再受伪装的欺骗了。 1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12.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刺或规劝性质的故事,在创作上常常运用拟人等表现手法。 13.《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 (国家) 的伊索(作者)所写。 13.《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客观的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蕴含的意义。 14. 《伊索寓言》的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5.《狐狸和葡萄》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16.《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是说聪明的人应事先考虑清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做。 17.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2020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百花园。 1.(2019·四川小升初模拟)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请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而又yù yù cōnɡ cōnɡ(),一派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hū háo()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shēn yín()。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shùn jiān(),我kuī jiàn()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包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2.(2018·天津小升初真题)辨字组词。 雅()刑()炊() 难()形()吹() 澡()效() 操()饺() 3.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浑浊.(zhuō zhuó )竭.力(jié jiē ) 惩.罚(chěng chéng )花卉.(bēn huì ) 花圃.(pǔ pú )冶.炼(yě zhì ) 牡.丹(dù mǔ )凶恶.(è wù ) 溺.水(ruò nì ) 4.会查字典。 (1)《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扛”、“杠”、“虹”在字典中的位置是()在前,()在中,()在后。 (2)“乃”字的笔顺是___________,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_______画,在字典里“乃”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你的,你②竟③才④是,为⑤就,于是。“乃”在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应取第_______种解释,在“失败乃成功之母”中应取第_____种解释。 5.(2019·安徽小升初模拟)照样子,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一组反义词的词语。 暑去寒来、________、________ (2)形容技艺高超或精巧的词语。 鬼斧神工、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古_____古_____ 大_____大____ 自_____自_____ 6.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可贵

《伊索寓言》阅读试题

《伊索寓言》阅读题 一、填空题: 1.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的故事。在创作上常常运用()等表现手法。 2.两则《伊索寓言》,前者以()喻人,后者以()喻人,前者喻指(),后者喻指()。 二、选择题 1.选出释义有误的一项() A.虚荣:表面上的光彩。 B.庇护:包庇、袒护。 C.洋洋自得:得意的样子。 D.大模大样:形容外表强大的样子。 2.《蚊子和狮子》一开头详写蚊子对狮子说的话,而开战的精彩场面却略写。这一详一略,原因是() A.为了表现弱者与强者冲突时,弱者毫不示弱,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勇敢性格。 B.为了突出表现蚊子的自信,敢于藐视敌人的性格。 C.既要表现蚊子的“勇士”精神,又要暴露出它骄傲、自信、藐视一切的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寓意。 D.用狮子的懦弱无能衬托蚊子的勇敢聪明,从而更好地表现本文的寓意。 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A.告诉人们:不要信神,神不值得尊重。 B.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人。 C.讽刺那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D.赞颂雕像者不信神,有反抗精神。

4、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这两则寓言都是先叙述故事,后揭示寓意。 B.《伊索寓言》是一本古代伊索寓言集。伊索,是6世纪地中海的一个奴隶国家,后人将伊所一带的寓言编成集子,故称《伊索寓言》。 C.当赫耳墨斯知道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时,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一个“笑”字揭示了他内心骄傲、轻视别人的心理。 D.寓言跟童话比较,从故事情节安排看,寓言比较简单,童话要求完整。 三、判断题 1.《寓言两则》的作者是伊索,他是古希腊寓言作家。()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对话来叙述的。() 3.这两则寓言的情节特点是一样的,即曲折有致,又引人入胜。() 4.“妒忌”的意思是:对才能、名誉、地位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四、阅读题 1.认真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爪:喇叭: ②解释带“”号的词语。 较量: ③文中“这样”一词指代的是

冯骥才作品阅读

冯骥才作品阅读 (一)长衫老者 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 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 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1. 选文题目是“长衫老者”,前三段对长衫老者只字未提,是否离题,为什么?(3分) 2.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3分) 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3. 选文中说“胡同自此大变样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大变样”?(3分) 答:

《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很全)

《伊索寓言》阅读题 一、选择题 1 .用一则成语来概括《骄傲的蚊子》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A )。 A 骄兵必败 B 夸夸其谈 C 纸上谈兵 2. 《伊索寓言》是(C )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A中国B西方 C世界 3. 北风与(B )比赛看谁先脱下行人的衣服。 A春风 B 太阳C南风 4. 中国的先秦寓言相对与《伊索寓言》更加( B )。 A童真童趣 B冷峻苛刻 C丰富多彩 5?《生金蛋的鹅》说明人们应该满足于___ ,切不可贪得无厌,杀鸡取卵。(B ) A .虚幻的世界 B .现有的东西 C .不存在的东西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兔与青蛙》是说不幸的人会以。(A ) A .更大不幸的人聊以自慰 B .自己的不幸而悲伤 C .死亡为解脱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人与梧桐树》是说,有些人不知好歹,享受了别人的帮助,还要___________ 。(C ) A .感谢别人 B .伤害别人 C .贬低别人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樵夫与赫耳墨斯》说明诚实人会得到人们—,狡诈的人必遭到人们_____________ 。(A ) A .帮助、唾弃 B .唾弃、帮助 C .赞美、唾弃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挤牛奶的姑娘》是说,不会给自己带 来任何实惠。(C ) A .胡思乱想 B .欺骗别人 C .想入非非 10. 讽刺只说别人的坏话而看不见自己缺点的故事如( A ) A. 《两只口袋》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11. 下面哪一则故事不是来自于《伊索寓言》(B )

四年级最新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最新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 _____________ ①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农村,自幼年起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②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一位姓商的先生为师,学习古文。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玉,很是得意,就拿去给先生看。商先生看了后满口称赞。南怀瑾就问:“老师,()我在从前参加科举考试,()能考上吗?”“没问题,没问题,”商先生说,“凭你的水平,考个举人、进士不在话下。”南怀瑾听得心花怒放 ....。 ③后来,南怀瑾又拜大名鼎鼎 ....的袁焕仙先生为师。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瞪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下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 ④南怀瑾从没有遇过这样粗暴的老师,()心里非常不痛快,()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回家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有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差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你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具慧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心花怒放: (2)大名鼎鼎: 2.“扫一眼”表示大致快速地看,照样子再写两个表示“看”的词。 ________一眼_________一眼 3.读第①自然段,完成下面的人物档案。 人物:_________ 出生年份:_________ 出生地:_________ 身份及主要贡献: 4.短文写了南怀瑾先后拜________和________两人为师。这两位老师对待南怀瑾的得意之作态度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师读后________;第二位老师读后________,他对南怀瑾的指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A.能背就真正懂了。 B.能背还不是真正懂了。

[2020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一单元测试 (附答案、讲解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稚子(zhì)旖旎(nǐ)玷污(diàn)秉性(bǐnɡ) B.徘徊(huái)点缀(zhuì)无垠(yínɡ)华侨(qiáo) C.萌动(ménɡ)倭瓜(wō)蚌壳(bànɡ)澄澈(chénɡ) 二、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pò xiǎo yīnɡ huāxiā nào ()()()() ɡē cǎo chénɡ shòu shuān zhù ()()() 2.根据语境写字词。 (1)早晨妈妈在田间耕yún(),弟弟在sānɡ shù()下一只手拿着chǎn zi()松土,另一只手bá cǎo()。 (2)花丛中hú dié()飞来飞去,像在ɡuànɡ jiē()似的,mà zhɑ()蹦来蹦去,像是在和行人打招呼,爷爷拿着shuǐ piáo ()耐心地给那些花花草草洒水。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一……就 1.()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2.我也过来浇,但()往菜上浇,()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3.()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4.太阳()出来,榆树的叶子()发光了。 四、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五、下列句子在表达特点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C.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D.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六、句子天地。 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仿写句子) ________愿意________就________,愿意________就________。 2.即使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解释诗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写一写下列情景。 例:写热——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写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黄瓜愿意开一瓣花,就开一瓣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一句中量词用得很恰 当。 () 2.《稚子弄冰》一诗写出了儿童的童真与可爱,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 情。 () 3.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热闹、快乐、美丽、自由的园子。() 4.《月是故乡明》一文中作者最怀念的是朗润园的月亮。() 5.墨梅图和绣花手绢饱含着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八、课文内容回顾。

伊索寓言阅读题答案

伊索寓言阅读题答案 【篇一:带答案《伊索寓言》试题】 班级姓名 1.《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中,乡下老鼠最后喜欢( b )的生活。 a. 城里 b.乡下 c.都不喜欢 2.《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没吃葡萄是因为(b )。 a它不想吃b它摘不到c葡萄是酸的 3.《狼与鹭鸶》中狼不小心吞了( a )。 a骨头 b鸡蛋 c栗子 4.《寡妇与母鸡》中寡妇给母鸡多喂些大麦后,它下了( c )个蛋。 a一个b两个 c一个都没有 * 5.《农夫和蛇》中蛇醒后( a)。 a把农夫咬死了 b逃走了c报答农夫 6.《苍蝇与蜜》中苍蝇吃了蜜后( b )。 a 飞走了 b被蜜粘住了 c被救走了 7.《狮子与报恩》中狮子捉住老鼠后,把老鼠(b )。 a吃了 b 放了 c杀死 8.《龟兔赛跑》中( a)。 a龟赢了 b兔赢了 c双方打了个平手 9.《开玩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c )次喊救命。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10.《驴子与蝉》中蝉让驴子吃( a )。 a露水b草c蜜 ` 11.《口渴的乌鸦》中乌鸦用( a)喝到水。 a石头 b橡皮 c泥土 12.《断尾的狐狸》中狐狸被( c)弄断了尾巴。 a刀b剑 c捕兽夹 13.《宙斯与众神》中宙斯创造了( a )。 a牛b人 c房子 14.《狼与老太婆》中,狼一直等着老太婆把( c )扔出窗外。a小猫b小狗 c小孙子 15.《山羊与牧羊人》中牧羊人打到了山羊的( c )。 a脚 b 身子 c角 16.《猫和生病的鸡》中猫装扮成( b )去看望鸡。 a工匠 b医生 c建筑工人 … 17.《马与驴子》中驴子起初认为马( a )。 a幸福 b可怜 c悲哀 18.《铁匠与小狗》中小狗在主人(a )时睡觉。 a打铁 b吃饭 c睡觉 19.《运盐的驴子》中驴子第一次运的是(a )。 a 盐b棉花 c时间 20.《鹿与洞里的狮子》中鹿被( a)追捕。

四年级(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提高训练及解析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提高训练及解析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诀窍——________ 思考——________ 显现——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3)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胸有成竹”的意思,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造句: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诀窍:关键性的好办法。根据其意思,诀窍的近义词可以是“窍门、秘诀、诀要”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思考:思索、考虑。显现:显露,露面。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很全)之欧阳光明创编

《伊索寓言》阅读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选择题 1.用一则成语来概括《骄傲的蚊子》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A )。 A骄兵必败B夸夸其谈C纸上谈兵 2.《伊索寓言》是( C )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A中国 B西方 C世界 3.北风与( B )比赛看谁先脱下行人的衣服。 A春风 B太阳C南风 4.中国的先秦寓言相对与《伊索寓言》更加( B )。 A童真童趣B冷峻苛刻C丰富多彩 5.《生金蛋的鹅》说明人们应该满足于,切不可贪得无厌,杀鸡取卵。( B ) A.虚幻的世界 B.现有的东西 C.不存在的东西 6.《兔与青蛙》是说不幸的人会以。( A ) A.更大不幸的人聊以自慰B.自己的不幸而悲伤C.死亡为解脱 7.《行人与梧桐树》是说,有些人不知好歹,享受了别人的帮助,还要。( C ) A.感谢别人 B.伤害别人 C.贬低别人 8.《樵夫与赫耳墨斯》说明诚实人会得到人们,狡诈的人必遭到人们。( A ) A.帮助、唾弃 B.唾弃、帮助 C.赞美、唾弃 9.《挤牛奶的姑娘》是说,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 C ) A.胡思乱想 B.欺骗别人 C.想入非非 10.讽刺只说别人的坏话而看不见自己缺点的故事如( A )

A.《两只口袋》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11.下面哪一则故事不是来自于《伊索寓言》( B ) A.《农夫与蛇》 B.《东郭先生与狼》 C.《狼来了》 D.《三只小猪》 1、在《失去尾巴的狐狸》中,狐狸劝伙伴们干了什么事?(B ) A搬家 B把尾巴弄掉 C不要外出 2、宙斯是谁?( C ) A王子 B仆人 C天帝 3、在《熊与两位旅客》中,他们遇见熊时,其中一位旅客爬到了 树上,另一位是怎么做( C ) A逃跑 B跟熊斗 C装死 4、《狮子和老鼠》中狮子捉住老鼠后,把老鼠(B )。 A、吃了 B、放了 C、杀死 5、《农夫和蛇》中蛇醒后( A )。 A、把农夫咬死了 B、逃走了 C、报答农夫 6、《偷东西的小孩儿和他的母亲》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 )。 A、勿以恶小而为之 B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偷东西 7、《乌鸦和狐狸》中,狐狸想得到乌鸦的( B )而献殷勤。 A水 B肉 C老牛 8、《蚯蚓与蟒蛇》中蚯蚓想变成( A )。 A蟒蛇 B大蚯蚓 C公鸡 9、《蚊子和狮子》一开头详写蚊子对狮子说的话,而开战的精彩 场面却略写。这一详一略,原因是(C) A.为了表现弱者与强者冲突时,弱者毫不示弱,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勇敢性格。 B.为了突出表现蚊子的自信,敢于藐视敌人的性格。

外国名著《伊索寓言》文学常识知识点重点考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伊索寓言》考点汇总练习答案 1.简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书中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每个浅显的小故事都有深刻的含义。 2.内容 ①影射当时社会现实,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猫和鸡》《赫剌克勒斯和财神》等; ②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乌龟和老鹰》等; ③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鼹鼠》《蚂蚁和蝉》《骆驼和宙斯》等。 3.写法 ①大部分是动物寓言。 ②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先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③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动物的习性。 4.重要篇目 (1)《狐狸与葡萄》写狐狸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是酸的故事。有的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不成熟。(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 (2)《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下水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3)《乌龟与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4)《蚊子和狮子》写的是微不足道的蚊子虽然机智地战胜了百兽之王,而它沉醉于胜利时却撞上蛛网。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5)《农夫与冻僵的蛇》写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而蛇却本性难改,咬死了农夫。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6)《狼来了》: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7)《蚯蚓和狐狸》不能实现的计划,全是空话。 (8)《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9)《两只口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10)《狐狸和狗》:骗子的伎俩总会被人识破的。 (11)《驴和狼》:面对像狼一样凶残、狡猾的人,我们不要害怕,也不必惊慌,要学会冷静机智的应付。(有些人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自然要倒霉。)(12)《马和驴》:强者帮助弱者,他们才能共存。 (13)《衔肉的狗》:教导人们不要贪婪 (14)《龟兔赛跑》: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1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人。 5.寓意 《蚂蚁和蝉》寓意: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或: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阅读参考答案

写人类参考答案: 《长衫老者》 1.B 2.A 3.ABD 4.与别人的“气急”“忍耐”不同,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写了“此路不通”四个字,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便飘然而去。(意对即可) 5.是为了与下文长衫老者的做法形成对比,从而突出长衫老者不同常人的地方,表现文章主旨。 6.动作描写,运用“站”、“蹲”、“打开”、“取”、“展”、“写”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长衫老者宽厚、大度、肯思索、肯动手、关心世事的热情的形象。 7.说明长衫老者的行动起到了效果,胡同的住家发现老者行动的意义,受其影响,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 《给公交车鞠躬的少年》 1.A 2.B 3.说明老人的年龄已经很大了。这么大的年龄本不该给孩子让座,但他却不忍心看到勤奋好学的少年站着,足可见老人的热情、善良,及对下一代的关爱。 4.(1)少年没想到老先生要下车了,能这么快有座位坐,他很高兴;(2)少年没想到老先生在车门旁站着,非常惊讶,以至于愣住了。 5. 对老先生的感激、敬佩之情。 《修鞋姑娘》 1.C 2.A 3.钉拽扯手艺娴熟、身手利落。 4.漫天要价、唯利是图的人。“我”对修鞋姑娘怀有戒心,可她对“我”非常真诚。 5.因为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实践自己的许诺,做一个遵守诺言的人。 6. 开头第1自然段为一段,倒数第1、2自然段为一段,其余部分为一段。 7. 她是一位勤劳、善良、待人真诚的好姑娘。我是从“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她却笑了笑说:‘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 《“顽童”爷爷》 1.A 2.A 3.A 4.B 5.(1)A (2)B (3)B 《花开的声音》 1.A 2.A 3.A 4.A 5.动作高兴外貌天真可爱对小女孩的喜爱 6.这“谎言”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正是妈妈的爱给了孩子一个纯真、美好的世界。 7.她是一个有耐心、充满智慧、疼爱孩子的人。

伊索寓言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伊索寓言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考考你 1、《伊索寓言》是一部___________。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___人,善于讲 ___________。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____________,少部分以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______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凶残,狐狸的_________,狮子的威猛,山羊的___________,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伊索寓言》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伊索寓言》在寓言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伊索寓言》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你课外已经读过伊索寓言了,请你说说下列寓言的主要寓意:

、《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龟与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蚯蚓与狐狸》《鼹鼠》嘲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骆驼与宙斯》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伊索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狗、公鸡和狐狸》: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鸡,继续打鸣。狐狸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只要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