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若干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与建议,5

对若干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与建议,5

对若干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与建议,5
对若干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与建议,5

对若干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高彪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

摘要:本文从国家现行建筑设计常用防火规范的防排烟相关条文出发,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探讨了防排烟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包括穿越变形缝处两侧的防火阀如何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管道穿过防火墙处防火阀的设置;排烟风机负担多个防烟分区排烟时排烟量的计算、风管风口尺寸的计算;汽车库排烟方式的选择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防排烟防火阀加压送风汽车库

中图分类号:S762.3+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设计中防排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颁布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2006》(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以下简称《空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以下简称《库规》)等相关防火规范。本文结合笔者在工程设计贯彻防火规范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对防火规范中有关的防排烟条文谈谈个人的理解,并提出一些建议,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1风管穿越变形缝处防火阀的设置

关于风管穿越建筑变形缝处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在工程设计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和做法:一是只要通风管道穿越变形缝,就在变形缝两侧的通管道上各设一个防火阀;另一种观点是只有在变形缝两侧同时为防火分区边界时才在变形缝两侧的通风管道上设防火阀。

所谓变形缝,《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2.0.25条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变形缝存在水平和竖直沉降变形破坏的可能,从而导致穿越变形缝处的通风管道的破坏,火灾就可能在变形缝处竖直或水平方向蔓延。

《高规》第8.5.3.4条规定,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应设防火阀。条文说明指出:“第8.5.3.4款的规定是为有效阻隔火势、保证防火阀的可靠性而提出的必要措施”。并附有通风管道穿越变形缝两侧设置防火阀的示意图(双墙式)。根据《高规》,只要通风管道穿越变形缝,就应在变形缝两侧的通风管道上各设一个防火阀。

《建规》第10.3.12.4条规定,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此条较《高规》增加了“防火分隔处”的限定词,条文说明对防火分隔处做了解释:“主要防止防火分区或不同防火单元之间的火灾蔓延。在某些情况下,必须穿过防火墙或耐火墙体时,应在穿越处设防烟防火阀,此防烟防火阀一般依靠感烟探测器控制动作,用电讯号通过电磁铁等装置关闭,同时它还具有温度熔断器自动关闭以及手动关闭的功能”。根据《建规》,是否需要在穿越变形缝的通风管道两侧设置防火阀要根据通风管道是否穿越“防火分隔”来定。

建筑防排烟设计说明

建筑防排烟设计 作者:

--------------- 日期: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体会 摘要:从应用技术角度出发,针对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诸多环节予以探讨,提出了完善的建筑防排烟系统所需的必要条件及设计注意要点。 关键词: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要点、技术环节 建筑防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防火设计,更要注重防排烟设计,防烟就是将烟气控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确保消防疏散信道不受烟气侵害,而排烟则是火灾时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保证疏散信道安全可靠以及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烟气的控制、排放等是暖通设计专业的重点,同时也需要建筑及控制等相关专业工程有效的协调配合,笔者认为:防排烟设计首先是一门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的消防科学技术,设计人员需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理解和掌握国家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经济合理地运用现代消防技术,全方位地完成此项工作,笔者就防排烟设计相关方面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识,提出一些想法建议,以供参考交流。 一、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概念的明确 防火分区按方向可分为垂直及水平防火分区两类,暖通消防设计应充分体现防火分隔这一基本的概念,在普通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必然与防火分隔物如楼板、窗、门、卷帘等相对应一致,规范中涉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则须是防火单元,否则风管穿越隔墙,楼板处设防火阀就

失去意义,事实上空调通风机房如何合理设置防火阀的问题,目前存在一刀切现象,即凡是穿墙均设置防火阀,笔者认为在具体设计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探讨。 在排烟系统设置方面,原则上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事实上排烟系统管路穿越防火分区的情况往往不可避免,比较常见的是多层排烟共享竖井,(穿越垂直防火分区),其防火分隔处理方法也较简便,排烟井壁耐火时限,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均可按规范执行,而排烟系统管路穿越水平防火分区的情况则显得相对复杂些,往往超大型地下车库等区域会出现此类情况,排风排烟竖井在某些特定的防火分区内无法设置而出现排烟管路水平穿越一个甚至多个防火分区的情况,较为妥善的作法是将排烟管道耐火时限提高为 2 小时,其支吊架系统亦作有效的防护,即将水平排烟管道作有效防火分隔,缺点是造价较高,目前设计往往在排烟管路水平穿越防火隔墙处设置280 C常开排烟防火阀,其理论基础是我们设计依据的规范标准大多仅限于单点火灾,不考虑两个以上防火分区同时着火的可能性,事实上该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 防烟分区较防火分区而言,在建筑消防设计中往往容易忽视,事实上,防烟分区是烟气控制的基础手段,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依靠采用挡烟垂壁(帘),挡烟梁(墙)等形式来实现,在具体防烟分区的划分,挡烟手段的确定在设计人员中存在误识,在以往的无吊顶的商(市)场、地下车库排烟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习惯于将大于

关于防排烟的一些设计问题

防烟系统有关建筑专业常用的要求 (民用建筑) 1、防火规范8.5.1条摘选: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2)、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具体要求见防排烟规范3.1.2、3.1.3条,可以看图示帮助理解) 2、防排烟规范3.1.3-2条摘选: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反之,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置要求防排烟规范3.1.5条)。 3、防排烟规范3.1.4条摘选: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置要求防排烟规范3.1.5条)。 4、防排烟规范3.1.6条摘选: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 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5、防排烟规范3.2.1条: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 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 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 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 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 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 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0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勺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 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C ,补风管 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C。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 3.0m;当水平 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 烟方式。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率也越来越少。为了能够更好,更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摩天高楼早已是屡见不鲜,地下土地的利用花样也越来越繁杂。地下室通风问题早已成为地下土地利用中的难题和难关,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地下室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本文就主要围绕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通风设计;防排烟系统;系统设计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已经十分拥挤,用地紧张已经成为了城市开发建设的阻碍因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是保证地下室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加强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十分必要。 二.建筑地下室的特点 大型地下室是当今建筑的一大特征,住宅建筑地下室主要功能区域有:汽车库、自行车库、电气设备用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其主要特点是建筑面积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扑救工作较地上建筑困难。同时地下室水电通风等管线多而且复杂,位于塔楼下的区域结构异形柱较多,影响管道走向,且要保证汽车库等的层高要求等。因此需要设置经济合理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以保证地下室各功能区平时使用要求及火灾时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的要求。 三.地下室通风设计的要求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和实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要求设计带人防工事的地下室,汽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转换成人防工事,且大多数为五、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对于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平时的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时的防烟、排烟系统;战时的送风、排风系统。其中送风系统有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通风系统较多,相互转换复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做好各通风系统的相互转换,以简化系统,节约投资,并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 四.各功能区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1.汽车库 根据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住宅建筑地下室一般根据使用功能和建筑面积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汽车库被划分为多个单独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大约为4000m2。因此,在设置有直通室外的汽车道和采光天井且

建筑防排烟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

建筑防排烟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增高。而房屋建筑作为一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特殊建筑工程项目,房屋建筑排烟设计不当将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见,防排烟设计是建筑生命安全系统的重点。下文就针对防排烟设计在施工中常见的一些缺陷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些见解和工程设计中中常用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防排烟设计;防排烟通风;缺陷问题;处理措施 abstract : along with china’s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also is in ceaseless heighten. while the building 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he special construction project, building smoke poorly designed to giv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visible, exhaust and smoke control design is the focus of building safety system. i aimed at the design of smoke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on defec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the engineering design commonly used in solution. key words: design of smoke; smoke control and ventilation; defects; treatment measures

通风及防排烟施工方案

通风及防排烟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第二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二管理机构设置 三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第三章工程质量、安全组织措施 一工程质量组织措施 二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三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五章业务能力及售后服务承诺 第六章工程维修保养服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依据xxxxxxx通风及防排烟工程招标文件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标准、规范及标准施工图集、施工预算进行编制的。 2、为确保“xxxxx”安排的顺利进行,以优质的工程交付建设单位使用。在满足设计、符合国境现行规范、法律要求的前提下,为本工程编制了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 2、工程地址:xxxxxx 3、施工内容:xxxxxxxxxxx工程招标图纸范围内全部的通风工程。 三、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消防部门验收合格。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人员进场后,组织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解决建筑结构和水电暖

施工图中的管路走向、坐标、标高与通风管道之间跨越交叉出现的问题。 1.2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规范和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风管的制作尺寸,采用的技术标准、咬口及风管的连接方法进行明确。 1.3对选好的预制加工场地进行布置,根据风管制作的工序合理布置风管加工设备。 2、材料准备 材料要求:本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风管采用玻璃钢风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风管和配件的壁厚及法兰规格。当设计无规定时,玻璃钢风管的材料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原材料应有合格证书。所有材料进场后要堆放整齐,并作好相应的标识。 表1 中、低压系统无机玻璃钢风管板材厚度 表2 中、低压系统无机玻璃钢风管玻璃纤维布厚度与层数

防排烟设计规范

防排烟设计规范 (09年最新修订)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中庭; 6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汽车库。 1.4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 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

地下车库的防排烟设计

交流主题:地下车库的防排烟设计 专家观点:建议平时排风及火灾排烟共用系统 一、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 枫松柏说:氧化物(NOX)等有害物。它们来源于曲轴箱及排气系统。燃油箱、化油器的污染物主要为碳氢化合物(HC),即由燃油气形成的。若控制不好,其污染物将达到总污染物的15%~20%;由曲轴箱泄漏的污染物同汽车尾气的成分相似,主要有害物为CO、HC、(NOX)等。有的汽油内加有四乙基铅作抗爆剂,致使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成分,其毒性比有机铅大100倍,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很危害很大,其表现有: (1)一氧化碳是最易中毒且中毒情况最多的一种气体,它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人吸入一氧化碳,经肺吸收进入血液。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能力比氧气大21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阻碍了血色素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严重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2)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排到空气中也引起人们的中毒,对粘膜、吸收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引起损害。 (3)汽油热气内毒性最大的是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各种牌号的汽油内芳香的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一般为2%~16%。当人们吸入汽油蒸气后,会引起人的特殊的刺激(以如麻醉)。当中毒严重时,将会导致人们丧失知觉,并引起痉挛。 (4)有易燃易爆危险。汽油发爆极限为下限2.5%,上限为4.8%。当空气内一氧化碳的含量为15%~75%时,一氧化碳也会发生爆炸。 怠速状态下,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由此可见,CO是主要的。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的空气,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HC、NOX均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二、地下车库的气流分布 枫松柏说:根据上述关于《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则对于车库内的送排风气流有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排除比空气重的汽车尾气,又要排除比空气轻的CO。所以对于车库的送排风口的设置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求气流要均匀,不论送风还是排风。风量分配上要求上排1/3,下排2/3。但是由于受车库建筑结构的限制,工程实际中,车库排风口均集中布置在停车位上部,下部排风口已取消。 三、通风系统设计 1、防火分区按照防烟分区分设送排风机房(两送两排) 枫松柏说:地下车库防火分区可以做到4000平米(均设置喷淋系统,防火分区面积增加一倍。)而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平米,且防烟分区面积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暖通专业根据防排烟的控制来考虑并且综合考虑地下风管的合理布置。减少风管对于地下车库层高的影响。建议每个防烟分区均设置一送一排的送排风机房,对于一个防火分区就是两送两排。并且最好送排风机房位置在防烟分区的两侧考虑。有利于气流组织。有利于风管布置,最大限度内减少风管交叉对于层高的影响。现在对风量的计算及风机选择做以概述。因为是两送两排所以按照每个防烟分区进行计算。2000平米层高3.4米(净高)计算。一般不按照车库CO浓度计算。实际工程中按照换气次数进行计算。进5排6。排风量为2000x3.4x6=40800m3/h,选择排风机时附加10%的漏风系数。则风机排风量为44880 m3/h。补风量为2000x3.4x5=34000m3/h,选择补风机风量为37400 m3/h。我们看基本上补风风量为排风风量的80%。所以有的时候就是按照排风的风量80%计算补风风量。对于漏风量及风压的附件值这里也一并介绍:考虑到风管设备的漏风及压力损

浅析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常见问题

浅析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常见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建筑的规模大、功能性复杂,火灾时很难逃生和灭火。目前,我国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较多,但在设计细节上仍有许多不清楚或缺失,导致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防排烟系统的常见问题, 提出了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的主要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给行业内人士提 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但由于建筑装修标 准高,功能复杂,人员众多,火灾频发,难以及时疏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 安全隐患。最近几年,由建筑火灾而引发的事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给国家、 人民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失。而在这些建筑的火灾事故中,只有30~50%的人员伤亡是由火烧直接造成,其余都是由于火灾中的烟气,导致人员窒息或中 毒死亡。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由于自身的“烟囱效应”,产生的大量烟气迅速上升,对人员疏散、灭火行动有较大影响。如何才能在建筑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 建筑物内的烟气,避免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 防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降低由于烟气导致的人员伤亡,是房建工程师们一直 重点关注和寻求解决的设计目标。 1建筑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排出大量的热量和火焰燃烧产生的烟雾,防 止烟雾扩散到无火灾区域。最重要的是防止烟雾侵入疏散通道(走廊、楼梯间、 前厅等)。其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排烟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协同工作。当建筑物内某 个房间发生火灾时,通过烟雾监测启动排烟系统,对燃烧室内进行排烟控制,同 时启动非火灾区的防烟系统,对非火灾区和疏散通道进行加压送风,使气压高于 火灾区,防止火灾区烟雾侵入,控制火势蔓延,便于疏散和扑救。烟气控制方法 主要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和机械加压送风。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 热烟气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的作用,通过建筑物外部开口的阳台或设置在外墙 上的排烟窗向外排烟。这样的排烟方式简单经济,没有设置专门的排烟口,在火 灾时不受停电的影响,平时也可作为通风。然而,自然排烟也存在一些不足:其 排烟效果往往取决于室外风向、风速和建筑本身的密封性或热作用的影响,排烟 效果不稳定。火灾时,如果开窗方向正好与室外风向相反,楼梯间、前室等疏散 通道会出现冒烟现象,严重影响疏散。根据排烟通道的不同,自然排烟可分为外 窗自然排烟和室外阳台自然排烟两种。 2建筑防排烟的主要的问题 2.1选择增压风机的位置时不考虑新风入口通道 在一些工程的防排烟设计中,增压风机布置在上下设备层的密闭室内,不考 虑新风进风通道。当房间处于关闭状态时,新鲜空气不会进入空间,只有通过门 窗缝隙才能使新鲜空气的进气难以满足增压风机的工作要求,从而严重影响增压 供气的效果。因此,在选择增压风机的设置位置时,充分考虑了新风入口的位置,甚至设置了专门的独立进风口或进风通道,保证了新风的流畅,在火灾时增压风 机能够正常运行。 2.2加压风机出口处设有防火阀

高层建筑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37935768.html, 高层建筑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探讨 作者:陈志惠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第11期 摘;要:在我国建筑事业快速的发展背景下,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其建筑结构使用功能性、建筑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建筑使用功能中的相关隐患也在增加,例如火灾隐患等,极易造成重大的损失及人员伤亡现象。基于此,本文以高层建筑为例,重点分析了其消防设计中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注意要点,为开展系统化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设计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社会背景下,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而其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消防结构使用规范化也应引起各方重视。近几年,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较多,由此显现出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等消防安全技术的应用没有得到创新,同时出现了较多设计问题。高层建筑中,由于火灾引发的死亡事故等,经调查主要是由于火灾烟尘导致的人员窒息,在高层火灾中,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导致建筑内部人群缺氧。因此,加强高层建筑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提升设计思路,构建良好的设计体系,对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简介 本文选择项目为高层建筑,主要使用功能为音乐学院教学楼。地上共11层,建筑总高度为47.45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地下室结构为两层,总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23.32m2。其中地下负一层建筑为地下停车场,还含有消防水池及水泵房等建筑结构空间。地下二层建筑与地下一层建筑布局大致一致。其中地上一层结构为多功能教学厅、展示展览厅及变配电室等建筑结构;二层结构中主要为校史办公室、练琴房、录音室及对应音乐器材室等;三层及往上全部为教学办公室、教室、厕所、各层变配电室等建筑结构。 二、高层建筑通风设计要点分析 (一)车库排风系统设计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地下停车场中的排风机处于低速运转的状态,主要功能为对车库通风。而当火灾发生的过程中,由于火灾报警的联动系统作用,使得排风烟机高速运转,并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高温现象,当烟温温度高达280℃时,对应的排烟防火阀会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使得联动风机停止运行。 (二)火灾发生时排风系统设计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中庭; 6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解读一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解读一 本人从事暖通设计十多年,根据新的标准及结合工程实际对标准进行解读,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往指正。《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下文中简称为《标准》。2018.8.12 1.《标准》3.1.3中的第2条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当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时需满足前室的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送风口设置在顶部是想形成风幕隔断烟气,设在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想通过送风阻止烟气侵入前室,这个前室入口是指从走道或房间进入前室的那个口,而不是从前室进入楼梯间那个口,这个住宅较难满足,一方面有的住宅开向前室的门多,另一方面住宅层高小于3m而不能设置顶送式风口,所以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楼梯间也需加压送风。 2.《标准》 3.1.4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这条有别于之前的做法,只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在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墙上加余压阀的做法不适用于地下了。因此强调了地下部分的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也需加压送风。 3.《标准》3.1.5中的第1条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

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住宅的前室一般是一个以上的户门不满足此条,所以前室也得加压送风而不能采用之前的通过余压阀向前室送风。 4.《标准》3.1.5中的第2条和第3条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解读:下图这种做法均不适用于以上两条,即不能采用通过余压 阀向前室送风,这样就增加了竖井面积。 5.《标准》3.1.6中的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解读:这个比之前规范更细化了,只有地下一层的楼梯间可采用开门或开窗的方式就不需要做机械加压送风来防烟了,门或窗面积不小于1.2㎡。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1.1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电动开启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电动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第二节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2.3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2.4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第三节机械防烟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避难层(间)。3.2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楼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3.2-1至表3.2-4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表3.2-1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 / h) <20层 25000~30000 20层~32层 35000~40000

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施工统一说明 设计依据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建筑气象参数》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六级人防通风采光窗井通用图集》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空调通风设计计算按惠州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 设计范围 1. 防排烟系统;2?通风系统。 防排烟系统 1防排烟系统设置 1.1地下室 地下室为车库和设备房, 按防火分区设通风和排烟共用系统,平时通风换气,火灾时机 械排烟。车库排风及排烟量均按换气次数不小于 6次/h 确定,对不能由车道进行补风的防 火分区,设机械送风机补充新风,送风量为排烟量的 50% 1.1.1地下一二层,分别为两个防火分区。 1) 地下停车库,两个防火分均区划分为多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 500m 2。每个防烟分区选用一台消防柜式离心排烟风机,变频控制,防火分区均为自 然进风补充新风系统。 2) 生活泵房、消防泵房用各设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 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 时对设备排烟。 3) 配电房用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 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排烟,灭火后 通风。 4)发电机房和储油间独立设置一台防爆型排风机 ,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汽车库、候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划》 GB50067-2014 GB50243-2002 JGJ75- 2012 GB 50189-2015 GB 50176-93 GFC15-1-90 GB/T50114-2001 GB 50038-94 GJBT — 342 GB50981 — 2014

45个关于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

45个关于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 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1条“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现在审查中遇到开窗面积合适,自然排烟距离满足要求,是否可以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答:不可以不设机械排烟系统。超过2000平米的地下车库,火灾发生时,由于烟气瞬间爆发且迅速蔓延,其流动特性无法预测,因此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可开启外窗可作为排烟补风口。 2、高层住宅地下室为自行车库、机电设备用房时,地下一层前室和楼梯间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装置,地下一层中超过20m的内走道是否要设排烟系统。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8.4.1条:一类高层住宅及超过32m的二类高层住宅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排烟系统。 3、底层外门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吗?(①某七层公共建筑,二层以上均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一层有一个58米长的无外窗内走道,内走道两端各有一个直接通往室外的外门,外门开启后满足内走道排烟面积要求,一层内走道是否需设机械排烟.②商场、超市等建筑的一层入口的大门是否可计入自然排烟的可开启外窗面积?③自然排烟口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2.2-4规定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对于长走廊,走廊尽头的门是否可作为自然排烟口,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如何计算,最底高度从多少开始算。 答:外门为安全出口,为有利安全疏散,不宜作为自然排烟口。某些场合,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可以兼作排烟用,但有效面积应该折算。 4、超过50m的一类高层建筑,地上部分采用机械防烟措施,只有一层地下室,地下防烟楼梯间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可以采用吗? 答:应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2.1条处理。

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汽车库、候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划》 GB50067-201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建筑气象参数》 GFC15-1-9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50114-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94 《六级人防通风采光窗井通用图集》 GJBT—34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空调通风设计计算按惠州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 设计范围 1.防排烟系统; 2.通风系统。 防排烟系统 1防排烟系统设置 地下室 地下室为车库和设备房,按防火分区设通风和排烟共用系统,平时通风换气,火灾时机械排烟。车库排风及排烟量均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对不能由车道进行补风的防火分区,设机械送风机补充新风,送风量为排烟量的50% 地下一二层,分别为两个防火分区。 1)地下停车库,两个防火分均区划分为多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 500m2。 每个防烟分区选用一台消防柜式离心排烟风机,变频控制,防火分区均为自然进风补充新风系统。 2)生活泵房、消防泵房用各设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对设备 排烟。 3)配电房用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排烟,灭火后通风。 4)发电机房和储油间独立设置一台防爆型排风机,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排烟,灭 火后通风。 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 1)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均设置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风机放在电梯前室。 2)风机的选择以能保证防烟楼梯间余压为40~50Pa,前室余压为25~30Pa为原则;防烟楼 梯间设常开送风口,前室设一个常闭电动送风口,电动送风口与系统相应加压送风机联

防排烟中的设计中的难点问题

一. 基本概念 1.简易防火阀:平时开启,70°C时温度熔断器动作,阀门关闭;也可手动关闭,手动复位。 2.防火阀:平时开启,70°C时温度熔断器动作,阀门关闭;也可手动关闭,手动复位。阀门关闭后可发出电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防火阀与普通百叶风口组合,可构成防火风口。 3.防烟防火阀:平时开启,70°C时温度熔断器动作,阀门关闭;也可手动关闭,手动复位消防控制中心可根据烟感探头发出的火警信号通过(DC24V)执行机构将阀门关闭;阀门关闭后可发出反馈电讯号至消防中心。 4.排烟阀:平时常闭,发生火灾时,烟感烟感探头发出火警信号,控制中心通过(DC24V)执行机构将阀门打开排烟,也可手动使阀门打开,手动复位。阀门开启后可发出电讯号至消防控制中心。还可与其它设备联动。排烟阀与普通百叶风口或板式风口组合,可构成排烟风口。 5.排烟防火阀:平时常闭,发生火灾时,烟感烟感探头发出火警信号,控制中心通过(DC24V)执行机构将阀门打开排烟,也可手动使阀门打开,手动复位。阀门开启后可发出电讯号至消防控制中心。还可与其它设备联动。当烟道内温度达到280°C时,温度熔断器动作,阀门自动关闭。阀门开启后可发出电讯号至消防控制中心。 6.中庭:中庭短边(半径)长度不小于6m,且连通空间的最小投影面积不小于100m2,共享层数不小于3层,并带有顶盖的室内共享空间。--上海建筑防排烟规范 7.疏散通道与避难走道的区别: 疏散走道:通行、疏散的安全通道。有排烟要求,无防烟要求。疏散走道包含避难走道。避难走道:通道两侧有实心防火墙且有防烟设施,能够安全疏散到安全出口的通道。并且不能和其它功能区合用防烟设施,不分防火分区。 二.防烟系统 1.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 ①压差法:当疏散通道门关闭时,加压部位保持一定的正压值。 Ly=0.827xAxΔP1/nx1.25x3600 0.827--漏风系数 A为门缝隙的计算漏风量总面积(m2)门缝宽度按照0.002~0.004m ΔP--门缝两侧的压差值(Pa)对于防烟楼梯间取40~50Pa,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取 25~30Pa 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n--指数(一般取2) ②风速法:开启着火层疏散门时,需要相对保持门洞处一定风速所需送风量 ν--开启门洞处的平均风速,取0.7~1.2(m/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