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上册各课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冀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上册各课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冀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上册各课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冀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上册各课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冀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各课基础知识汇总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8课 吹向新时代的号角

1、文艺复兴时间:14世纪-16世纪;发源地:意大利;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2、根本原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和愚民政策。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4、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及作品:①但丁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作品《神曲》地位: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6、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的觉醒,为资本主义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

7、新航路开辟(15-17世纪)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东方贸易和财富的渴求。

8、开辟新航路的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航海知识和地理知识的增加。

9、最早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

10、航海家贡献:①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印度洋,发现好望角;②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发现新大陆美洲;③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④葡萄牙人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1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②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加强(积极影响)。③给亚非拉带来了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消极影响)。

12、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人为了到东方寻求财富;②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大;而新航路开辟时规模小;③时间不同:郑和从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④影响也有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第9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主要事件:①开始标志:1640年,重开议会,限制王权;斗争的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资产阶级新贵族为领导的革命势力;斗争焦点:限制王权。②1649年,经历7年战争后,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进入共和国时代。③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④查理二世复辟⑤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1、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目的: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时间:1689年;通过机构:英国议会。

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限制财政权),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限制军事权);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限制立法权)。

作用: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0课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意义: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为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7、《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8、性质:既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9、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第11课 法国大革命

1、14-16世纪文艺复兴是欧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启蒙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以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三位思想家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主张是什么?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倡导民主、自由、平等。

3、启蒙运动的意义?

①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的思想的解放。②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③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的解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和推动力。

4、大革命爆发前夕的法国,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①法国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法国宫廷奢侈腐败,致使国家财政困难。

③资本主义经济有进一步发展。

5、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法国大革命的过程:①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②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评价: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

度,对法国大革命具有伟大的推动作用。③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④高潮: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⑤结束:1794年7月,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7、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有力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资产阶级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12课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1、1799年,雾月政变,夺取政权-修宪任终身执政-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2、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政权。

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对内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的许多地方,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4、《拿破仑法典》内容:

①废除贵族特权;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5、怎样评价《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它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法典 》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因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制定的,因此深深的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6、拿破仑失败原因:因为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引发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同时,拿破仑连年征战,造成法国经济困难。这就最终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7、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①正义的反对欧洲反法同盟入侵的战争;

②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吞并西班牙等)③非正义的争霸战争(英法之间)。

8、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果实;所到之处冲击了当地的封建制度,传播了法国的革命的成果;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去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9、贝多芬为拿破仑作《英雄交响曲》,背景:法国大革命;内容:用音乐描绘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得知拿破仑称帝,撕毁乐谱封面。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

1、 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市场扩大;牛顿的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的成就。

2、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英国技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意义: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巨大飞跃,生产技术方式产生根本性变革。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意义: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动力问题,促进了生产的机械化,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

4、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克莱蒙号”轮船;②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1825年,设计制造“旅行者号”。意义:新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人们的生产、运输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5、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②引起社会生关系的巨大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使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④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4课 美国南北战争

1、南北方矛盾:劳动力、原料、市场、关税等各方面的矛盾在于双方经济制度,即工业资本主义与南方种植园奴隶经济的差别,因此矛盾焦点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南方的黑人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林肯政府参战目的:为维护联邦的统一。

4、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性举措: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自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注意:只针对叛乱州,体现了林肯政府参战目的:为维护联邦的统一。),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作用: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6、影响: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日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7、评价林肯: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第15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时间:1861年 ;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直接原因)。

3、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目的: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3、主要内容:农民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4、影响:①1861年改革是一次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②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积极作用)。③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俄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局限性)。

5、改革的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6、列夫.托尔斯泰: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以拿破仑对外战争为背景,歌颂了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爱国热情。);《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第16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内忧);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直接原因、外患)。

2、前提: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建立明治天皇政府。时间:1868年;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3、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②经济方面: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改革税制;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与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努力发展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③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6、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

同:资本主义都有一定发展,但都受封建制度阻碍;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保留封建残余。

异: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7、日本明治维新对我们有和启示?

进一步对外开放,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技术与经验;重视科技、教育,重视人才;重视民族独立于民族团结;进一步完善本国的政治体制。

第五单元 追求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

第17课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1、英国宪章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地位和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欧洲规模最大(三次高潮、数百万人参加)、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主要内容:要求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结果: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而失败。制定了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基础: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思想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发展;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主要内容: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作用:《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6、我们要向马克思、恩格斯学习什么?

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勤奋学习、终身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创新精神。

7、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3月28日,公社成立。建立背景: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签订卖国和约;地位性质: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高潮和结局:五月流血周:5月21-28日。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无产阶级不够成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8、巴黎公社意义:①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的新时期;③无产阶级的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9、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

背景:巴黎公社失败;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含义:表达了国际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信念。

10、达尔文1859年发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极大影响,猛烈冲击了当时支配思想领域的神学观念。第18课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1、15世纪末-19世纪,“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过程:

①出程:欧洲(枪支、杂物等)→非洲(掳获黑人);②中程:非洲(黑人奴隶)→美洲(贩卖黑人得利,购买金银和工业原料);③归程:美洲(金银和烟草、蔗糖等工业原料)→欧洲(投资工商业)

2、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后来居上的是:英国。

3、影响:为欧洲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非洲损失了上亿人口,社会经济严重倒退,给非洲大陆带来了长期的贫困;对美洲而言,增加劳动力,但黑人奴隶制产生。

4、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掠夺和殖民统治;外部因素: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5、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玻利维亚。到19世纪30年代,除古巴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全部结束。

6、1600年英国商人组成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扩张的据点;英国殖民者代表:克莱武。

7、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意义: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第六单元 走向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第19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

1、前提条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展;起止时间: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主要特征:电力、电动机、内燃机的应用。

2、电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电走进家庭,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①美国爱迪生(发明大王):留声机、白炽碳丝灯泡(1879年、电灯泡)、有声电影系统;②德国卡尔本茨(汽车之父)设计制造内燃机、三轮汽车(1885年);③美国亨利福特(汽车大王)制造四轮汽车、T 型车,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行者一号”试飞成功。

4、汽车、飞机的发明有什么作用?

①积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沟流,地球进一步“缩小”了。②消极: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问题。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国家;②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③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最突出的特点);④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日俄)。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生产关系: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③世界格局:东西方联系更密切,差距拉大,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④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8、面对科技革命的浪潮,我们应怎么应对?

从国家讲,我们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从自身讲,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20课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

1、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整个世界已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列强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德国为核心,1882年正式形成;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以英国为核心,以1907年英俄协约,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3、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实质: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反映了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统治秩序的矛盾。)

4、欧洲列强结成军事结盟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

5、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6、两大军事的形成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归纳总结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知识点归纳及习题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Unit1How can we becomegood learners?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短语总结: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1. good learners优秀的学习者 2.work with friends和朋友一起学习 3.study for a test备考 4.have conversations with与……交谈 5.speaking skills口语技巧 6.a little有点儿 7.at first起初起先 8.the secret to......,.......的秘诀 9.becauseof因为 10.as well也 11.look up(在词典中等)查阅;抬头看 12.so that以便,为了 13.the meaning of……的意思 14.make mistakes犯错误 15.talk to交谈 16.depend on依靠依赖 17.in common共有的 18.pay attention to注意关注 19.connect……with……把……联系。 20.for example例如 21.think about考虑 22.even if即使尽管纵容23.look for寻找 24.worry about担心担忧 25.make word cards制作单词卡片 26.ask the teacher for help向老师求助 27.read aloud大声读 28.spoken english英语口语 29.give a report作报告 30.word by word一字一字地 31.so……that如此……以至于 32.fall in love with爱上 33.something interesting有趣的事情 34.take notes记笔记 35.how often多久一次 36.a lot of许多 37.the ability to do sth.做某事的能力 38.learning habits学习习惯 39.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40.get bored感到无聊 41.be good at在……方面擅长 42.be afraid of害怕 43.each other彼此互相 44.instead of代替而不是 二.用法集萃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1.by doing sth通过做某事 2.it+be+adj+to do sth做某事是……的 3.finish doing sth完成某事 4.what about doing sth?做某事怎么样? 5.try to do sth尽力做某事 6.the+比较近,the+比较近越……,就越…… 7.find it+adj+to do sth发现做某事 8.be afraid of doing sth害怕做某事 9.help sb(to)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10.practice doing sth练习做某事11.keep doing sth一直做某事 12.be afraid to do sth害怕做某事 13.begin to do sth开始做某事 14.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15.need to do sth需要做某事 16.remember to do sth记得做某事 17.shoot射(射着,射死等表结果) 18.shoot at(瞄准)射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Unit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途径(程序)?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3.人们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二、依法治国 9.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10.依法治国的意义(重要性)?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11.依法治国的要求(括号内是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1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13.为什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4.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公民应该怎样做(对公民的要求)?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5.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最新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篇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被后人称为“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二、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三、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四、一词多义 (1)之代词“他”如:呼尔而与之助词“的”如为宫室之美 (2)而表顺接“不译”如: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却”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表比较“比”如: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对”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五、重点词语解释 1、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 2、鱼我所欲也。所欲——所字词组(所+动词)是名词性词组,译“……的东西”。 3、如使:假如,假使。 4、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丧:丢掉。 5、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 6、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8、何加:有什么益处。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禄厚。辩通“辨”,辨别。 10、妻妾之奉。奉:侍奉。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1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13、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六、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 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 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 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 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 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初中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

初中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 源 2.治国战略: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 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 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一 第1课诗两首 一、生字清单。 嘶哑(sīyǎ)喉咙(hóu、lóng)汹涌(xiōng、yóng)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中心思想 《我爱这土地》全诗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 《乡愁》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实物化了,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生字清单

锦幛(zhàng)荇(xìng)藻(zǎo)蘸(zhàn)憔悴(qiáo、cuì)蝼蚁(lóu、y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中心思想 这首抒情诗,用虚拟和想像的手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以及热爱祖国并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心。 四、段背记知识清单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生字清单 干瘪(biě)纤(qiàn)绳簇新(cù)笑涡(wō)绯红(fēi)淤滩(yū)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知识整理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 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3.感受家庭温暖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2)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附习题)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 k y =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 k y = (0k ≠), ②1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 k y =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x k y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26.2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6.3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 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 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26.4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如下表: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 包含两层含义: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就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她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子女,学生,朋友,陌生人,普通公民,社会成员。。。。。 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4、自己对自己负责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守时,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自信、有能力承担起对她人、对社会的责任”; 5、自己不对自己负责任的后果 我们生活的社会就是一个整体,我对她人负责,她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就就是对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6、正确对待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回报 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就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回报:更重要的就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她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 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与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就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就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就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7、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就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她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第二课复习 1、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就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就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就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与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与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4、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她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6 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 y≠,所以它的图像 x≠,函数值0 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和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k|(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1/2|k|)。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2|k|。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1 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的习俗、公民的身份、道德原则等 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子女,责任是:孝敬父母 作为学生,责任是: 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完成学习任务 作为朋友,责任是:忠诚、互帮互助互谅 作为普通公民,责任是: 位卑未敢忘忧国、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作为社会成员,责任是: 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4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个人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具体表现,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5 谁对我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 他人对我负责, 我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6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者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7 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用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承担责任要不计代价与回报,这是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8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怎样? ①集体离不开个人而存在,个体也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的利益个人毅力才有保障 ③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④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9 如何关爱集体? ①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 ②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的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③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④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10 如何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①作为公民,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当国家的尊严收到侵犯时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我们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名族辉煌的重任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1 如何做负责人的公民? ①信守承诺,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②勇担过错,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自觉承担责任,愿意承担责任、主动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⑤承担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1 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政治:①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发起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③主持召开了“六国朝核会议” ④派驻维和部队 经济:①加入世贸组织 ②三峡水电站的建成 ③青藏铁路的建成 ④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 文化:①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 ②2010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③“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等等 2 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变化发展最快 ②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 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显示 3 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说明的道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1、最早的人类远祖是500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 2、最早的人类是250万年前的能人,会制造工具; 3、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形成,区别在体貌特征上,地理环境是主因。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大河文明) 1、古代埃及☆发祥地: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时间:公元前3100年 ☆文明成果:(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2.古巴比伦☆发祥地:亚洲(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发祥地点:亚洲(印度河)流域。☆文明成果: (种姓制度),内容:社会分为四个等级。①(婆罗门)指祭祀 贵族。②(刹帝利)指国王、武士。③(吠舍)农民、牧民和商 人。④(首陀罗)指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奴隶;影响:阻碍了印 度社会的发展 4、人类最早期文明产生(即进入奴隶社会)都是在(大河)流 域,北纬30度左右;都是农业文明。 5、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海洋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公元前8-6世纪世纪,雅典成为(奴隶制城邦)。 2、民主政治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期间。 ②内容:(公民一律平等,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最高司法与监 督机构是陪审法庭。)③评价:使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最高峰,是近代民主政治源头;实质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奴隶、妇女、外邦人、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 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4、罗马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战后,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5、(公元前27年)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 1.7世纪中期(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大化改 新)开始了。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废除贵族世袭制,按才能选拔官吏;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把 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班给公民口分田,需负担租庸调; 2.作用:☆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解放了社会生 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3.七世纪初,穆罕穆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4.622年,穆罕默德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穆罕穆德又征服(麦加),使它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第5课欧洲封建文明(中古欧洲社会)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 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内容是(废除给贵族无 偿赏赐土地,采取“采邑”分封制,土地受封者必须服兵役)影响:在封建 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罗马教廷的地位: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把一片土地献给(罗马教皇),称为丕平献土,后来导致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经济上罗马教廷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在政治上,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思想上,罗马教廷垄断了(文化教育),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 4、(11-12)世纪,(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农奴争取自由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 5、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法国一些城市为争取城市自治权,同(封建主)展开斗争。(琅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