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欧洲西部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欧洲西部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欧洲西部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欧洲西部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指图说出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2.读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及其地理环境特征

3.理解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课 前 预 习 案

填图并识记以下内容

(1)判断欧洲西部的经纬度范围 (2)本区临什么洋?有哪些内海、海湾和海峡?

(3)本区的主要半岛和岛屿 (4)找出本区主要的山地、河流

1.位置:欧洲西半部,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2.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3.地形:

特点:以 为主,是世界平均海拔最 的大洲 平原: 北海、波罗的海沿岸, 莱茵河以东为 平原、以西为 平原 山地: 北部 山脉、南部 山脉, 本区最高

深受冰川影响: 多湖泊、峡湾海岸,部分平原呈波状起伏

4.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从西向东,降水量_____________,年温差___________

气候 :成因

分布

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为

气候,东部为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

气候,南部是

气候

5.河湖

特征:河网,水量且全年流量,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

①多瑙河:发源于国西南部山地,注入,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②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北麓,向北注入,流经德国鲁尔区。

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多为作用形成)。

6. 国家和居民

(1)国家: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还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

7.农业:以_______业为主,地中海沿岸发展_______业。西欧限制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是_____。

8.工业: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衰落原因和整治措施有哪些?(课本P46找出并识记)

1.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

①冰川地貌分布较广②气候南北差异大,东西向无明显差异

③河网密布,水量充沛④人口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北海海域重要的资源有()

①海底铁矿②渔业资源③海盐资源④油气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国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英国、德国

B.挪威、法国

C.瑞士、芬兰

D.挪威、芬兰

4.下列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峡湾

B.地中海

C.巴黎盆地

D.阿尔卑斯山脉

课内探究案

1. 欧洲西部与冰川作用相关的地貌有哪些?成因分别是什么?

2. 为什么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要比北美洲西部的范围更大?

土耳其海峡

3. 为什么欧洲西部有着发达的畜牧业?

4. 欧洲西部航运业发达的原因?

1. 欧洲西部的地形以()

A. 高原为主

B. 平原为主

C. 山地为主

D. 盆地丘陵为主

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 光热、水分 C.风向、地

势 D.地形、河流

4.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②扼北海航线要冲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东南高西北低 D.北高南低

6.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从气候特点来看,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D.④地

7.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课后拓展案

1.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回答

(1)写出字母A、B、F所代表的海区名称

A B F 。

(2)B海区沿岸各国畜牧业发达的主要自然因素

是,

该区居民在夏季喜爱到F海区旅游的自然原因

是。

(3)E国拟建一个大型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应在该国的北部还是南

部?,其原因是

2.读某国葡萄种植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葡萄种植业在农业的地域分类中属于农业。

(2)说出葡萄种植区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A 气候,气候特征;

B 气候,气候特征;

(3)该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目前农业可能面临的问题有()A.农业所需能源依赖进口,农业成本高

B.农业人口外流、老化现象严重,后继乏人

C.因农业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D.粮食生产受牧业、园艺业的冲击,粮食不能自给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

(2)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3)2014年冬奥会将在索契举行。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索契适宜滑雪比赛

的优越自然条件。

(4)图中D所在国家东部自南向北有三条注入北冰洋的大河,试分析这

三条河流下游农业不发达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课内探究案

1. 欧洲西部与冰川作用相关的地貌有哪些?成因分别是什么?

①湖泊多——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两侧的众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冰川堆碛作用形成的。②挪威沿海的峡湾海岸——冰川侵蚀作用;上峰峦挺拔,多宽谷、尖峰——冰川侵蚀

③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上的波状起伏丘陵——冰碛物堆积

2. 为什么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要比北美洲西部的范围更大?

①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大部分地区受中纬西风带控制,气候温暖湿润。

②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破碎,海岸曲折,多内海、边缘海、海湾,使海洋影响深入内地

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④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3. 为什么欧洲西部有着发达的畜牧业?

①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晴天少,雨日多,不适宜需光照充足的小麦、水稻生长,但阴湿的天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②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使草场广布,③西欧城市化程度高,人们有喝牛奶的习惯,则提供了市场。④西欧畜牧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4. 欧洲西部航运业发达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多,通航里程长。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且降水均匀,使河流流量大且稳定。③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④有运河相连,河运便利

人文原因:西欧经济发达,人口密度较大,货流量大。

1.B

2.D

3.B

4.C

5.解析:选C。从河流分布来看,图示区域东南高,西北低。

6.解析:选D。④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葡萄生长。

7.解析:选D。②城市为巴黎,其形成与发展和河流、地形、农业、气候等有关,和矿物能源无关。

课后拓展案1.【答案】(1)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2)温带海洋气候适宜牧草的生长夏季地中海沿岸阳光明媚(3)南部;葡萄酿酒业接近原料地

2.(1)园艺(2)A,地中海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B,温带海洋性终年温和湿润(3)AB

3.解析:(1)据图中信息,从山脉走向和海拔两方面分析。(2)C处为北海,多雾及阴雨天气,和洋流、西风、气候特点有关。(3)索契适宜滑雪的条件和地形、气候因素有关。(4)D国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不利于农耕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冻土、沼泽等方面。

答案:(1)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2)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3)索契南临黑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迎风坡降水量大;北邻高大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山地积雪量大。

(4)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光照较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冻土、沼泽广布,不利于农耕。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市高三地理中心组活动研讨课教案 考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 教案设计及授课人:陆芹一、教学目标: (一)考点说明 1.本考点在近5年高考中重现率为100%。 2.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反映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图表分析西南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考纲要求及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南昆铁路的建设,大西南地区在建国后的交通发展和今后措施。 2.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西南地区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2.能利用南昆铁路示意图分析南昆铁路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从而能联系当地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断转化的观念。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制约,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 2.南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大西南地区交通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3.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利条件的转化。 4.南昆铁路建设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 三、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式教学。 四、教学流程: (一)基础回顾: 引入:回顾必修地理,提问: 1.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突出? (5种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我国主要以铁路为主。) 2.建国后,我国交通建设成绩巨大,为什么还要大力加强交通建设? (可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交通现状等考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但不均,需要发展交通进行地区资源间的调剂;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需要发展交通加强地区间的联系;因此,虽然取得了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南亚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熟悉南亚地区地理概况。 2.掌握南亚的重要地理事物。 3.掌握印度的农作物和城市的分布 课 前 预 习 案 读图识记: (1)关注10°N 、北回归线、30°N 、70°E 、80°E 、90°E 穿过的区域。 (2)识记海湾 海峡、岛屿及南亚、南亚次大陆、印度半岛、德干高原的区别 (3)填出南亚七国及河流、地形、城市的名称: 一、填空识记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位于 山以南, 洋以北的地 区,大部分位于 (纬度)之间 内陆国: 2、国家 临海国: 岛国: 北部 山地 3、地形 中部 平原 南部 高原 印度河:源出我国西藏,注入 ,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 境内,下游流经 国,注入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 月为雨季, 月~次年 月为旱季。 季 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 印度东北部的 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少,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二)人文地理特征 1、悠久的历史:印度著名古代建筑泰姬陵。 2、宗教和居民: 教和 教的发源地。 (三)印度 1、农业 (1)耕地面积占 以上, 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粮食作物: (2)主要的农作物 经济作物: 2、工业 (1)矿产:主要有 等,分布在 东北部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 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 和西部 为中心 的传统工业,南部以 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 中心 5、气候 (3)城市 23. 5° 90°E 10°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欧洲西部学案

欧洲西部 学习目标 1.欧洲西部以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2.海洋性显著的气候||。 3.欧洲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特征||。4.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 5.鲁尔区的位置及发展条件||。 6.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欧洲主要的地形区、岛屿、海湾及河流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7.学会分析欧洲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8.能够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件及综合整治的主要途径||。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欧洲大部分介于35oN~60oN之间||,最北部 可达70oN以北地区||,挪威、瑞典、芬兰3个国家的北部均有 小部分国土位于北极圈以内(瑞典、芬兰无濒临北冰洋)||。 (2)海陆位置: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约占欧洲的一 半左右||,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2、范围 欧洲西部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1)北欧: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丹麦5国||。 (2)西欧:英国、爱尔兰、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 (3)中欧: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等8个国家||。 (4)南欧: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四个袖珍国家-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利诺、梵蒂冈||,巴尔干半岛的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10国||,地中海中的岛国-马耳他||,总共18个国家||。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海陆轮廓破碎、平原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1)曲折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 ①轮廓特征:欧洲在亚洲西面||,好象是亚欧大陆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不到亚洲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七大洲中||,仅大于大洋洲||。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和海湾||。②主要的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亚半岛||,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③主要的岛屿:不列颠群岛、爱尔兰岛、和冰岛、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等||。④主要的内海:有北面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爱琴海和黑海||。⑤主要的边缘海和海湾:有北海和比斯开湾||。⑥地中海重要地位:其中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又叫陆间海)||,西经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在世界交通中占重要地位||。 (2)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①地势特征:欧洲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中部是平原||,山脉分布在北部和南部的半岛上-即南北高中部低||。欧洲平原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是世界上平均高度最低的一洲||。 ②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以莱茵河为界||,以东是波德平原(因位波兰和德国境内而得名||,又称中欧平原)||,以西是西欧平原||。北部山脉有纵贯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和大不列颠岛上的奔宁山脉(因形成的年代都很早||。由于久经剥蚀||,山势起伏较缓)||。南部山脉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并有支脉延伸到三半岛||,构成阿尔卑斯山系||,是世界三大山系之一||。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是位于意、法边境上的勃朗峰||,海拔4807米||,是西欧最高峰||。 ③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南欧是欧洲地势高峻、地形崎岖的地区||。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向东、南、西三面延伸||。向东延伸的又分出两支||。向东北分出的一支||,就是喀尔巴阡山脉和巴尔干山脉||,呈弧形婉蜒于中欧南部和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向东南分出的一支||,是巴尔干半岛西部的狄那里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有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 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A.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答案】1. B 2. A 【解析】 1.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此时害虫尚未活,A错;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一年中主要的旱情出现时间可能在春、夏甚至秋,但冬季因越冬作物基本不生长状态,旱情并不严重;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据此选B。 2.大雪出现在冬至之前,此次大范围降雪是在1-2月,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我国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可能出现极夜;我国纬度小于48.5°N及其以南地区都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此时段,赤道上日出东南,故其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据此选D。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冬季风势力强盛 B.雨带停滞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答案】3. B 4. A 【解析】 3.读图可知,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雨带没有移动,一直停滞在该地,此时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 4.雨带位于①时,为我国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且雨季还没有来临,所以干旱缺水;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黄河流域雨季还没有来;渤海位于温带海域,水温较低,不易形成台风,台风活跃的是我国东南的太平洋海域;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出现沙尘天气,多沙尘天气的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读某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地区的所有山脉总称为()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秦岭 D.昆仑山 6.与西南侧相比,该山脉东北侧发育的河流多、流程长,下列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完整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2017.8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 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 教学内容:(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 130课时) 时间内容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 8.30 第一讲1、地球 (重点: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 8.31—9.5 第一讲2.地图 (重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 9.6—9.11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12—9.13第一次月考 9.14--9.20第三讲地球的运动 (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9.21—9.27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 9.28—9.30 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0.8—10.11 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10.12—10.14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10.15—10.18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 10.19--10.20 第二次月考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21—10.24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单元 10.25—10.26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27--10.30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31—11.3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11.4—11.7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11.8—11.10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 11.11—11.14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初中地理欧洲西部学案

第六章第四节欧洲西部 1.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一线以西的亚欧大陆部分及附近岛屿(请在图中画出大致的范围) 2.大陆轮廓破碎,多半岛和岛屿;海岸线,利于建设优良,发展(交通方式) 3.国家众多,但面积都较,且多为(发达/发展中)国家 1.位置:大致位于33°N -71°N之间,(特殊纬线)穿过其部。由此可知,欧洲西部位于(南/北)半球的(中/低/高)纬度地区,以带为主,小部分位于带(请在图中描出特殊纬线) 2.位置:位于大陆部,三面临海; 北临北海、挪威海和洋,西临洋,南临海。 其中,由地中海、北海通往大西洋的海峡分别是和

1.欧洲西部地形类型以 和 为主,且它们之间 分布; 地势 高 低 2. 欧洲西部气候深受 的影响,西部以 气候为主,主要分布在 洋沿岸,且自西向东气候的 性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东部以 气候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 ,南部属 气候 3. 读图“三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表:

4.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区域,其成因是该区域地处 纬度,西临 洋,中部为 地形,地势 ,有利于 风携带海洋的 气流深入大陆内部。此外,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加强了海洋对本地气候影响,降水丰富,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1. 欧洲西部是 (发达/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是工业革命的 地 2. 欧洲西部是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海上航运极为发达。

3.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说出下图序号所代表的国家的典型旅游资源 4.欧洲西部最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组织成员国内实行统一的货币,该组织对实现欧洲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选择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 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 人均GDP 和人均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 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 题。 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 耗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 年前)。据此完成5—7 题。 5.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6.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7.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李克强总理在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 题。 8.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9.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10.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B.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C.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 ,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图完11—12 题。 11.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12.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 ,适宜重点发展A.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考点八:洋流 (一)基础知识巩固请同学们对照教材、地图册和资料完成下面内容。 1.洋流按性质分为判断方法是: 按形成原因分为 2.洋流分布规律: ①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或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或寒流)。 ②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或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或寒流)。 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洋流名称),其性质是。 ④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盛行风呈时针,夏季,盛行风呈时针。其按成因属于。 3.由于盛行风形成的风海流有哪些? 4.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请填出下列渔场所交汇的寒暖流: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这些渔场多分布在地区的大陆东岸。与上升流有关的渔场是,这些渔场多分布在地区的大陆西岸。 5.简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题。 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 系统的是 ( )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⑦阿拉斯加暖流⑧巴西暖流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 之一。读右图,回答2~4题。 2.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3.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4.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右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模拟图”。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 C.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D.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6.日本暖流()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B.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C.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D.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日专题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日专题 “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0°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日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C A. 正东—正西 B. 东北—西南 C. 西北—东南 D. 正南—正北 2、每年的某些日期,这些街道在日落时也会出现“悬日”景观。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分析: 1、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日出在东南方,如日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那么该街道应是西北—东南走向。故选C。 2、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太阳的日落方位应是西北方,此时太阳应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其洋流为顺时针;北半球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因昼长夜短,所以日出时间早于6时;因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澳大利亚的西北部盛行东南风。故选A。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左图)。右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 C.在北京的人们可以欣赏日出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4、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5、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7月12日前后B.9月10日前后 C.12月5日前后D.1月8日前后 试题分析: 3、5月3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曼哈顿(西五区)昼长夜短,日落在当地下午6点之前,伦敦为半夜1点以前,街头没有多少上班的人群,全球6月1日的范围自零时区往东到东十二区约占一半;5月31日若纽约位于昏线附近(日落),北京应位于晨线以东(已经日出过了),太阳早已升起,因为纽约和北京的纬度相当,该日其纬线上昼弧大于1800,而北京往东到纽约(此范围是昼半球)小于1800;该日圣地亚哥(西五区)昼短夜长,与曼哈顿(西五区)经度相当,日落要早,已是日落黄昏后。故选A。 4、5月3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方位应在西北方向,阳光与街道平行,所以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东南—西北走向。故选C。 5、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应是一年中太阳直射同一条纬线的那一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5.31-6.22-7.14,5月31日和7月14日太阳基本直射同一条经线,与之最接近的是7月12日前后。故选A。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下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题。 6、5月30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全球5月3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

第九节 欧洲西部 学案答案

第九节欧洲西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定位 1.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欧洲西部主要国家、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2. 能够说明欧洲西部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3. 能够结合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特点,说明其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4. 能够分析欧洲西部主要工业区及其发展的条件。 二、区域认知导学: 读地图册中“欧洲西部地图”识记: 1.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冰岛,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荷兰,丹麦,希腊等; 2.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日德兰半岛; 3.大西洋,北冰洋,波罗的海,地中海,亚得里亚海,黑海,北海,挪威海,巴伦支海,比斯开湾,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丹麦海峡,土耳其海峡; 4.波德平原,西欧平原;斯堪的那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 三、考点导学 (一).地形地势——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南高西北低 1.欧洲地形总特点: ①.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②.以平原和山地为主;③.地势南北高,中间低;④.冰川地形广布. 西欧自然环境各要素关系 2.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貌。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思考探究: 1、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挪威)西海岸多幽深曲折的U形峡湾原因是: (二).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1、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北冰洋沿岸为亚寒带针叶林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练习试题(含答案)

202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练习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5-6题 5、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10.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1-13题。 1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1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1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 A.40米B.60米 C.0米 D.80米 参考答案: 1-5:ACABC 6-10:CDDBC 11-13:CDA

2018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海南华侨中学 康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地域差异; 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⑶掌握垂直自然带及雪线高低的判读; ⑷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⑸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及模式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垂直自然带及雪线高低的判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先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再复习整体性的两个表现。) [师]上节课咱们复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承转】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 【板书】地域差异性 [师] 陆地环境差异性(也叫地域分异)主要是通过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体现出来的。 【板书】一、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 [师] 自然带名称的命名规律是“热量带名称+植被名 称 地带性 规 律 地 域差异性 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 整体性(已在上一课时复习) 地带性规律的表 现 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山地垂直 自然带的 判读 雪线的 高 低 1.判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 2.判读基带或山体所处的热量带 3.判读南北半球 4.判读自然带数量的多少 1.雪线的概念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3.雪线高低的判读:

2020年(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气候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热点提示:我国各地气候对农业业生产及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 预习学案 一、气温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气温的最低值出现于;原因是;气温的最高值出现于,原因是 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降水多的原因是,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原因是。 三、气候的基本特征 1. 和是我国气候的两大基本特征。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不稳定,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则容易导致;夏季风势力弱则容易导致,华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后果,因此旱涝灾害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危害极大,但是也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地区的伏旱,这种灾害一般发生在季节。 探究案 知识点一、中国的气温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 ⑴我国1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0℃等温线大致穿过 一线。图中C处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弯曲处气温比两侧,主要受因素影响。 ⑵我国7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受和因素影响。 ⑶我国夏季(7月)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各在哪里?分析原因。 (4)冬季四川盆地较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地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

(完整word版)欧洲西部和德国学案(整理好)

欧洲西部 考纲要求: 1、欧洲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2、欧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填图在欧洲西部图上填注: 1、主要经纬线:40°N,北极 圈,本初子午线,30°E 2、岛屿:A B C 半岛:D E F 山脉:H G 平原: 河流:J K 海、海湾: M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经纬度:°W~°E, °N~°N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带,无热带,处于西风带 海陆位置:西半部,北临,西临,南临 2.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为主,世界平均海拔的大洲 主要地形: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为平原、以西为平原分布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本区最高 (2)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多、、海峡、内海和海湾; (3)冰川地貌广布;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②冰川作用为主的(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2.气候

(1)特征: 特征显著 东西差异:西部为 气候,东部为 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 气候,南部是 气候 (3)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可从影响气候的因素综合分析本区气候的特点、成因。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 ,年温差逐渐 。3.河流与湖泊 (1)河流特征:河网 ,水量 ,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2)主要河流: ①多瑙河:全长2850 m 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注入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主要流经的国家有哪九个? ②莱茵河:源自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流经德国 工业区,向北注入 (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③运河:莱茵—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3)湖泊:主要分布在 (多为 作用形成)。千湖之国是 (4) 分析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三.人文特征 1、国家和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 (2)居民: 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 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2、欧洲经济发展的条件: 有利: 不利: 3农业 (1)乳畜业 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原因: (2) 地中海式农业,园艺业 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 、 、 和葡萄等果树的栽培,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 (3)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 交汇)—— 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四季和五带

四季和五带 1.在2019年12月24日(市调考)到2019年6月7日(高考)期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汕尾昼渐长夜渐短 B.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汕尾大 C.汕尾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汕尾由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 2.2019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判断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 15° B. 105° C. 195° D. 285°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出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4.若此刻丙地是6: 30,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 3小时30 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飞机先向西南后向东北飞 C.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3:20 D.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3:40 5.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黄河正处于主汛期

B.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 C.地中海气候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台风袭击 图中L表示洋流,a为最冷月等温线,M为此时的晨昏线。完成下列两题。 6.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7.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俄罗斯的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读我国甲乙两个不同纬度城市的某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列两题。 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B.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 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甲的大 9.在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受西北季风影响 B.亚欧大陆气压值最大 C.我国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0.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

第周星期共2 课时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让学生了解,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GIS、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挂图、图表等缺勤登记: 【板书设计】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作用: 2、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2、应用范围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 2、作用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 2、工程性防御措施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教、导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引言导入……P62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①自然灾害的监测机构,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县、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 ②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是从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观测站,海上的船只等平台进行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 ③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应用的范围广泛,对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检测。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P63 P63,了解: ①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建立的时间、监测系统组成、监测范围及主要作用。 ②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优势。 1998年九江段决堤前(左)后(右)的景象。大图的上方河道是长江,左下方的深色水体是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之间是九江段堤坝,小图是九江段堤坝的放大图。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P65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P65 GIS在收集信息、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和预报预测三个方面的作用。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说明: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①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受灾面积和范围进行估算和预测,从而为抢险和救援提供了线索和数据。 ②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GIS在分析和确定灾害的类型、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将来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自然灾害防御……P6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