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名词解释、术语汇总

刑法名词解释、术语汇总

刑法名词解释、术语汇总
刑法名词解释、术语汇总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汇总
总论基本框架
刑法概论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适用范围 罪刑法定原则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
犯罪构成
构成要件该当性:主体、行为、对象、结果因果 关系 违法性:是否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其他 责任 故意、过失、目的、动机 责任阻却事由:责任能力、责任年龄 未完成形态 预备 未遂 中止
犯罪论
“修正”的犯罪构成
共犯形态:教唆、帮助 总论 单纯一罪 继续犯 法条竞合 连续犯 集合犯 事后不可罚的行为 想象竞合犯 结合犯 吸收犯 牵连犯
包括的一罪 罪数论
科刑的一罪
刑罚论
刑种:主刑、附加刑 量刑情节:从轻、减轻、从重、累犯、自首、立功 量刑制度: 、数罪并罚、缓刑 刑罚执行制度:减刑、假释 刑罚消灭制度:赦免、时效

我国刑法制定于 1979 年 7 月 1 日,修订于 1997 年 3 月 14 日并与同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刑法修正案》是直接对刑法 典的修改,也属于刑法典的内容。
刑法的表现形式有: 1、刑法典: (1)规定了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的犯罪类型及其处 罚; (2)总则适用于其他单行刑法。 2、单行刑法,指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 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 3、附属刑法,指规定在其他性质法律(如民法、行政法)中的孤 立罪刑条文。
我国只有一部单行刑法, 即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 年 12 月 29 日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 决定》 。
1、刑法 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 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此行为是犯罪 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注:刑法和刑法学为不同概念。刑法学是
研究以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 刑事责任 和刑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注:罪刑法定原则是保护人民(包括行为人)的一个 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 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 准则。 手段,所以当结果有利于行为人时,不能因为形式上 不合罪刑法定原则而否定之,即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 解释也是被现代的罪刑法定原则允许的。
2、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 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 刑事责任相适应。
1、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具体体现为自首、坦白、立 功、累犯等量刑情节)相适应。 2、立法上要求确定合理的刑罚体系、刑罚制度与法定刑。 审判中要求强化量刑公正的观念。行刑方面要求注重犯罪 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的消长变化情况,合理的运用减刑、假 释等制度。

又称文义解释,就字面意思进行直接的理解, 从字面探求法律所使用文字语言的正确意义。文义 文理解释: 解释是法律解释的起点和界线,超出法律文义的外 延和内涵,就进入类推的范畴。 3、刑法的解释方法 就是参酌刑法产生的原因、理由、沿革以及其 (法学方法上的解释方法) 他相关事项,按照立法精神,发现刑法真实含义的 论理解释: 解释法。在文理解释不合理或者有多种结论时,需 要论理解释予以补充。
【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 ① ② 结论不同:前者国民具有预测可能性,后者没有。 论证过程不同(即使有时结论一致) :扩大解释是扩大概念的范围,从而将具体的
事例纳入法条的处理范围,解释受到条文用语的严格限制。类推解释首先承认概念与事 例不同,但基于危害性相当,从而将事例纳入概念范围。
论理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扩大解释,即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于是将字面意思扩大,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 2、缩小解释,又称限缩解释,即限制字面含义,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 3、当然解释,即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 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 在同一个犯罪构成内,入罪时,举轻以明重;出罪时,举重以明轻。
4、刑法空间效力 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 4.1属地管辖原则 对国内犯的适用原则。 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除法律有特别的 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部刑法。
既包括领土、也包括领水与领空,还包括我国领域的延伸 ——即不论何地,只要悬挂我国国旗的航空器与船舶,就 “犯罪发生地” :既包括行为地也包括结果地,而且二者 只要具备其一即可(遍在说) 。 (1)在未遂犯的情况下,行为地和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 地或者可能发生结果之地,都是犯罪地。 (2)在共犯场合,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发生在本国领 域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本国领域内,就认 为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 属地原则的例外 (1)适用中国刑法的例外:对有外交特权或外交豁免权的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适用刑法典的例外:1)港、澳、台地区;2)特别刑 法的规定;3)民族自治地区制定了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 属于我国刑事管辖的“领域” 。

4.2、属人原则 这里的“人”即本国公民,是针对我国公民 在国外犯罪的情形: (1)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 员和军人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其他普通公民,原
注: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针
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但犯轻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 以下,可以不予追究。即有限制的属人管辖原则。 4.3、保护原则 针对外国人在国外犯罪的情形,其适用应当 同时遵循三个条件: (1)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 (2)行为人的行为是重罪; (3)行为地法律不认为是犯罪 的除外。在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我国刑法可以追究 犯罪外国人的刑事责任,称为“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 4.4、普遍管辖原则
对的都是国外犯的原则。但 是属人原则针对的是我国 公民在国外犯罪的情形,保 护原则针对的是外国人对 我国公民犯罪的情形。
(1)对象:为保护世界各国共同的利益,认为凡是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犯 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 无论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 犯罪在其领域内时便行使刑事管辖权。 (2)法律适用:虽然管辖的依据是国际条约,但是对犯罪人适用的实体法 根据仍然是国内刑法,而不是国际条约。
关于空间效力必背几句话: 1、犯罪(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危险结果)发生在境内:属地管辖(刑法第六条: “应当” ) 。 2、犯罪发生在港、澳、台,不适用大陆刑法。 3、犯罪发生在悬挂我国国旗的船只和航空器上,属地管辖。 4、中国人在中国境外犯罪,属人管辖(刑法第七条: “应当”+“可以” ) 。 5、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人(或者中国)犯罪:保护管辖(刑法第八条: “可以” ) 。 6、外国人在国外对外国人或者外国的犯罪:普遍管辖(刑法第九条: “应当” ) 。
对外国判决的承认: 我国刑法对外国判决采取了消极承认的态度。既坚持主权独立的原则,又兼顾了刑罚的目的。 1、 《刑法》第 10 条规定, “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 ,即外国的刑事判决不制约本国行使审判权。 外国裁判是基于外国的司法权而做出,与本国主权不相容,在法律上只能将外国裁判当作一种事实状态,而不能认为具 有法律效力。 2、 “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即对于外国刑事判决和刑罚执行的事实,给予考虑, 避免对被告人的过分不公平。

注:行为跨越新旧两部法律,但需要从整 体上解决最终的刑事责任时, 一律按照新 法处理。
5、刑法溯及力 即溯及既往的效力,指《刑法》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 决尚未确定的行为的效力。
1、首先要考虑的是适用旧法即行为当时的法律规定。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定罪判刑应以行为时有法律的 明文规定为限,行为人只能根据行为之时的有效法律预 见其行为后果,对行为之后才实施的法律,原则上不能 对该行为有效。但考虑到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故产生 刑法时间效力的“从旧兼从轻”规则。即适用最有利于 行为人的法律。 1 2、其次,当新旧法规定不同时,适用新法的基本条件是其处刑较 轻或不认为是犯罪,即轻法可以溯及既往。处刑轻重的比较应当以法定 刑轻重为依据。 3、刑法溯及力适用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未判决的案件) ,对于已 决犯(判决生效)则不适用。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不适用从 旧兼从轻原则。 4、有关犯罪人的追诉时效、立功、自首、累犯、缓刑、假释等刑 罚适用,也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处理原则(例外:禁止令和死缓限制减刑 适用从新原则) 。
6、我国刑法中的犯罪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 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 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 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 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7、犯罪构成 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反映行为的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和应当承 担责任性(有责性)的客观和主观构成要件的有机整体。前者重点在法益保护, 后者重点在非难可能性。
1、 犯罪构成反映了主客观相一致的 要求。 2 、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 准。 “赋予了原本困难的对犯罪成立的判 断以安定性” 。 三阶犯罪阶层论(古典) : 1、犯罪 = 构成要件该当性 + 违法性 + 罪责
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 具备违法性,欠缺阻却 违法事由 具备有责性,犯罪行为 成立
2、判断步骤 第一步:构成要件符合性:主体、行为、结果、因果关系。 第二步:违法性:没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者其他违法阻 却事由。 第三步:有责性:责任能力、责任年龄、故意和过失、责任 阻却事由(缺乏期待可能性、违法性认识错误) 。

8、犯罪客体 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思想关系、 物质关系) 犯罪的一般客体 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 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犯罪客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 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 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犯罪的直接客体 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
注: “持有”是一种 作为方式。同时故意 持有多种犯罪对象 相类似,同时故意走
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的,数罪并罚。与此 9、 犯罪对象 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 体物。 10、犯罪客观方面 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 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作为:制造或增加一般人不应承担的危 险。典型的行为。 11、行为 基于意思的身体动静 不作为:具有保护义务而不救助,没有 实行某个作为。在一定状况下 有行为性。
注:不作为犯不是什么也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所期待的行为。是否成立不作为犯罪,是 在与结果的关系上,追问到底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引起了结果。 (1) 将不作为当做明示的构成要件要素加以规定, 对不作为成立犯罪在条文上明确规定的, 是纯正不作为犯。 (2)不作为并没有明示地作为构成要件要素加以规定,以不作为的方式实现了通常是由作 为所实现的构成要件的场合,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一)义务来源(非伦理义务,而是法律义务) 1、基于对危险源的支配产生的监督义务(对引起结果的原因的支配) (1)对危险物的管理义务。管理义务如饲养动物的人负有防止 动物致人伤亡的义务。 (2)他人危险行为的监督义务。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危害行为的制止义务。 (3)对自己先前行为引起的法益侵 害危险的防止义务。如意外提供了有毒食品,在他人中毒后有立刻救助的义务。 (正当防卫作为先行行为不能产生救助义务) 2、基于法益的无助(脆弱)状态的特殊关系产生的保护义务(保护法益的责任) (1)基于法规范而产生的保护义务。如母亲对婴儿 有哺乳义务;交通警察对事故受害人有救助义务。 (2)基于制度或者体制产生的保护义务。如游泳教练对游泳学习者的保护义务。 (3) 基于自愿而产生的保护义务。如数人登山,形成危险共同体,即意味着各人自愿接受了保护他人的义务。 3、基于对法益的危险发生领域的支配产生的阻止义务法益的危险发生在行为人支配的领域并且该领域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时,行为人 具有实质的法义务。 (1)对自己支配的建筑物、汽车等场所内的危险的阻止义务。如对自己家突然闯入的危重病人,他人不能发现和 救助,住宅的支配着有救助的义务。 (2)对发生在自己身体上的危险行为的阻止义务。如男子任由幼女对自己实施猥亵行为时,该男 子负有阻止义务。 (二)作为可能性 指负有作为义务的人有能力履行该特定义务,避免危害结果出现。 (三)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不作为者对危险有支配控制力,不作为与最终结果的出现是有因果关系的,即有结果回避可能性。 (四)符合犯罪构成的要求(同视可能性) 行为符合不作为的一般客观条件,并不直接成立犯罪,只有当某种不作为符合具体的犯罪构成,即以不作为的方式实现了构成要件, 才成立犯罪。不能以不作为的条件代替犯罪构成要件。 私多种对象的,数罪 并罚。
见下页

虽然防卫手段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正当防卫不能引起救助义务,但是防卫手段超过必要 限度,暂时性地没有出现严重危害后果的情况下(依据法律还是正当防卫) ,防卫人有义务阻止自 己的行为发展为防卫过当。防卫与救助义务的具体关系参看下表: 防卫行为 在必要限度内 超过必要限度 结果 任何结果 没有重大损害 造成重大损害 违法性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救助义务 无 有 有
接上页
注:行为对象不同于以下内 容:组成犯罪行为之物、行 为孳生之物、作为犯罪行为 的报酬取得之物、供犯罪行 为使用之物(主要表现为犯 罪工具) 。
12、行为对象 指实行行为所作用的物(有形物与无形物) 、人(人 的身体、身份或者状态)与组织(法人、非法人团体与机构) 。行 为对象并不是所有犯罪都要求的构成要件要素。
13、犯罪结果 指行为给法益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或者危险状态。结果是所有的 犯罪的共通的构成要件要素。 14、犯罪主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 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指成立犯罪要求主体具有一定的属性, 从而对该犯罪的成立范围予以限定。 身 份犯分为两种:真正身份犯(定罪身份)和不真正身份犯(量刑身份) 。
特殊自然人主体构成的犯罪——身份犯 注:行为主体,首先 是自然人。作为客观构成 要件要素的行为主体,只 要求是自然人。 身份犯 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1)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委派,指国有位的委任、派遣,形 式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 ) (4)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如依法履行政府 行政职责的村委会等基层组织成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需要具备相应的编制,只需要依法履 行国家机关的职责即可。范围小于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 法机关、军事机关、政协、中国共产党乡镇以上各级机关。 司法工作人员:指依法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注: (1)普通人(无身份者) 不能成立身份犯的正犯,既不能 成立直接正犯,也不能成立间接 正犯。 (2)普通人(无身份者)可 以成立身份犯的教唆犯、 帮助犯。
判断标准: (1) “依照法律” ,指行为人的任用、地位、职务、公务行为等具有法律上的 根据。国家机关的临时工作人员:如果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即 “依法”获得 了执行公务的权力,也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具备国家工作 人员身份。 (2) “从事公务” ,指从事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者其他法定的公共团体的事 物。公务指的是拥有国家公权力,并非由形式上的职务来确定,而是要看是否 享有一定的裁量权。 裁量权指的是至少有一部分不经上司批准可以自行裁量的 权力。

接上页 单位犯罪 指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集合,也不是指单位 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犯罪。
注: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 主体:依法成立的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国有、集体性质的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 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 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 主要活动的,不得以单位犯罪论处; (2)司法实践中,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分 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 主体。 行为: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
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非法所得进入单 位账户)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 利益(小金库私分) 。
注: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 个人私分的,直接以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而不以单位 犯罪论。
注: (1)如果单位不能成为某罪的正犯,也不应认为单位可 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单位犯罪以刑法有 明文规定为前提,主要集中在经济犯罪类型中。 以成立该罪的共犯。 (2) 若对于具体的犯罪, 刑法并未明文规定单位的主体身份, 而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由具体决策、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 承担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的处罚: 1、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起较大作用)判处自然人刑罚。 2、单罚自然人: (1)并非为本单位谋利益,而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私分国家资产、私分罚没财物等犯罪(第396条) ; (2)对单位的过失犯罪(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 (3)处罚单位会损害无辜者的利益(第161条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 (4)单位涉嫌犯罪后,若被其主管部门、上级机构等吊销其营业执照、宣告其撤销或者破产,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或主管人员。 (5)涉嫌犯罪的单位分立、合并或者改组的,对原犯罪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依法定罪量刑。在审 判时,对被告单位应列原犯罪单位名称,但注明已被并入新的单位,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数额以其并入新的单位的财产及收 益为限。
附:按照司法解释,有一个例外,即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法律并未规定单位可以成立贷款诈骗罪,于是认定为 单位作为主体的合同诈骗罪。尽管如此,这一行为事实仍然属于贷款诈骗行为,他人针对贷款诈骗所得进行洗钱的, 仍然成立洗钱罪。单位不能成立贷款诈骗罪。

15、犯罪主观方面 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
直接在眼前即将 马上发生的,已经 开始进行或是还 在持续当中的攻 击。
态度。 16、正当行为 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 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17、正当防卫 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 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的方 法,制止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1)行为性:限于人为的侵害,不限于故意或者过失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是制裁,因而并不需要侵害者有责) (2)作为和不作为侵害皆属之;但需要具备攻击性、紧迫性、破坏性而且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的 违法行为。 (3)所侵害的利益不限于刑法所承认的利益,也包括其他法律承认的利益。 (4)有“后台”的动物攻击,属于人的不法侵害。如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却误以为存在而防卫的,成立假想防卫, 处理: (1)过失犯罪 ; (2)意外事件。假想防卫本身具有不法性,对假想防卫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1)开始时间:原则上是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的时间,但有的情形即使没有达到着手阶段,如果存在法益侵犯 的急迫性,也可以正当防卫(综合说,即着手说与直接面临说相结合的学说) 。 (2)结束时间:法益不再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之中,或者说不法侵害已经不可能(继续)侵害或者威胁法益。具体 表现为: 第一,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或者已经丧失了侵害能力。 第二,不法侵害人已经自动中止了不法侵害或者已经逃离现场。 第三,不法侵害行为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并且不可能继续造成 更严重的危害结果。 注: 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财产性违法犯罪 的侵害行为, 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 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在这期间,追捕者可以 使用强力将财物夺回,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限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1)被侵害者的利益绝对地优越于不法侵害者的利益,在防卫的必要限度内, “不法侵害”者的法益的保护 价值被否定。 (2 ) “明显”指能被清楚、容易地认定。 (3 ) “必要限度”包括质上的限度和量上的限度。侵害的攻击力与防卫行为的危险之间的实质上的比较衡量。 (4 ) “重大损害”往往指出现重伤或者死亡结果。
18、防卫过当 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正当防卫手段超过必要限度,必然是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情况,不承认行为与后果的分离可能。所以即使一般的正当防卫不产生救助义 务,但是一旦有发展为严重后果的危险时,就有救助义务,以防止自己行为发展为防卫过当。 2、防卫过当不是罪名,只是一个法定的量刑情节,处罚原则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定性上应根据行为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 大损害时的主观罪过与客观后果、援引相应的刑法分则条文,触犯什么罪名就定什么罪。 3、如果防卫人对于行为的过当性有认识,就属于故意的防卫过当,成立故意犯罪;如果防卫人对于行为的过当性没有认识,属于过失的防 卫过当,成立过失犯罪。 4、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注:特殊正当防卫的出现需要满足二个要 素: (1)暴力犯罪; (2)严重危害人身安全。

注:对于职务上、业务上 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 因避免本人危险而以紧急 避险为由不履行责任。
19、紧急避险 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 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 益的行为。
20、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 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行为人辨认和控制 自己行为的能力。 )
1、无责任能力: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人 2、限定责任能力: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能力的精神 病人(2)又聋又哑的人,盲人
21、刑事责任年龄 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 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1、周岁的计算原则,应当以实足年龄为准,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为已满 14 周岁或 16 周岁。年龄计算, 应以行为时为基准,而不是结果发生时。 2、已满 14、不满 16 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情况: (1)已满 14 不满 16 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 17 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竞合(想象竞合或法 条竞合)了刑法第 17 条第二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 17 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 (2)已满 14 不满 16 周岁的人对于满足法律拟制而成立的故意杀人罪、故意重伤害、抢劫罪也承担刑事责 任。 (3)转化型抢劫罪中的例外:已满 14 不满 16 周岁的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 暴力故意致使他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不再转化成抢劫罪。

22、犯罪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 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2.1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故意 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2.2间接故意 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 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3、犯罪过失 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 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心理 态度。 23.1过于自信的过失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过失 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 23.2疏忽大意的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故意过失图: 主观形态 认识因素 明知(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 直接故意 明知(行为确定地会发生危害 结果) 间接故意 意志因素(态度) 意图实现(追求) 仍然行为的,视为 “希望” “未必的故意” 说明 一级直接故意 “确定的故意” ,二级直接故意
明知 (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 放任(冷漠,有接受 结果的心理准备)
过于自信的过 失 疏忽大意的过 失 意外事件、不 可抗力
明知(犯罪结果一度进入意识 但最终被否定) 对具体结果无认识(但有结果 预见可能性)
不希望具体的危害 结果发生 无意志因素
对结果确信不会发生
如果足够谨慎,结果将不发生
即使行为人足够谨慎, 结果也不 可避免
24、犯罪目的 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 度,也就是危害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

25、犯罪动机 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 起因。 26、认识错误 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 确的认识。 26.1法律认识错误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 犯罪或者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刑事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26.2事实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 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个犯罪 构成的范围。如欲盗窃手机却拿成手表的。手机 和手表都可以是第 264 条盗窃罪的对象。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 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如 欲盗手机,却错拿手枪的。主观上是盗窃罪的故 意,客观上却是盗窃枪支罪的内容。
(1)对象错误:行为人对于行为对象属性的认识错 误。如误将狼狗当作人而打杀。 (2)打击错误:行为人在其他对象上发生了侵害。 如抛向甲的砖头却落在了旁边看热闹的乙头上。 (3)因果关系错误:实际的因果过程与行为人预见 的不同。如计划把人推下桥淹死,不料对方被摔死。
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标准: 任务:消除主客观之间事实上的差异。即在实际上发生的事实与行为人所预想的事实重合的限度内确定故意。 1、法定符合说(抽象的法定符合说) ,行为人所预想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在犯罪构成范围内一致时,就 成立故意犯罪的既遂。 (即将具体事实抽象为法条中的要素) 。 2、具体符合说(具体的法定符合说) ,行为人所预想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在犯罪构成的范围内相一致时, 并且法益主体没有发生变化, 才成立故意犯罪的既遂。 (即其他要素都可以抽象, 但法益主体的具体性不可舍弃) 。 二种标准只在处理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打击错误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其他情况下结论一致。在司法 资格考试中,如果没有要求依据何种理论解决问题,采取法定符合说。
见下页

接上页
27、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 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 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27.1犯罪中止形态 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 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既可以存在于预备阶段, 也可以存在于实行阶段。 27.2犯罪预备形态 已经开始犯罪预备活动,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尚 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犯罪预备形态。 27.3犯罪未遂形态 已着手实行犯罪,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形态。 27.4犯罪既遂形态 故意犯罪的完成状态(概念没有直接规定)
见下页

接上页
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既遂的判断标准: 1、客观:寻找着手。无着手,不会出现未遂和既遂;有着手,不会出现犯罪预备。 2、主观:自动放弃还是被迫放弃。自动放弃为中止,被迫放弃为犯罪预备或未遂。 3、出现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的任一停止形态,不能再同一犯罪构成下向其他形态转化。 未遂犯与不可罚的不能犯的区别: 不能犯未遂指行为本身不可能既遂,但是仍然存在具体的危险的情况。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是不可罚 的不能犯(无罪) : 1、 客观上,行为本质上不可能实现既遂; 2、 主观上,一般人在事后没有危险感。即没有 带来社会恐慌或者给假定的第三者带来困扰。 注: 如果中立的第三者认为该行为是犯罪行为, 即使他对行为人的犯罪意图并不清楚,那就具有具 体的危险性,应当成立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1、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基于自己消灭既遂危险的意思,实现了消除既遂危险的结果。 2、弗兰克公式: “能达目的而不欲,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为犯罪未遂” 。对“能”与“不能”的判断,应以行为人的认识标 准(主观说)为原则进行判断;但对于特别案件,采取一般人标准(客观说)进行判断。 3、具体应用(1)中止与伦理道德无关,中止可以是犯罪人理性计算的结果。 (2)害怕受 到即时的抓捕而放弃的,不成立中止;如果是担心日后可能的抓捕而放弃的,成立中止。 (3)目的物障碍的情况下:指在财产犯罪中,没有发现当初预想的目的物而放弃的情况。 立中止。 (4)发现是熟人而放弃的:如夜抢路人,却发现“路人”是熟人,可以成立中止。 4、中止不只是内心状态的一种转变,还要求客观上有中止行为。中止行为有两种: (1)消极中止:行为未实行终了,只要不继续实施就不会发生犯罪结果时,行为人自动放弃继 续实施犯罪行为。 ( “不作为的中止” ) (2)积极中止:行为实行终了,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发生犯罪结果时,行为人自动地采取积极 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仅仅以不作为的方式消极地停止犯罪的继续实施还不够,还要求 必须采取积极的作为来预防和阻止既遂的犯罪结果发生且这种防止行为必须奏效) 。 放弃犯意必须具有彻底性,当然指完全放弃该次特定犯罪的犯意,而不是完全放弃一切犯 财物过多,打算回去开车来取的,不是中止。 5、犯罪中止的处理: (1) “必减”原则: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减轻。 (2) 犯罪中止的成立必然建立在客观上满足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的要件的前提下, 但是由于主观要件不同, 并不同时成立犯罪未遂 (预 备) ,不得同时适用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预备)的处罚条款。 3、行为成立甲罪中止但同时满足乙罪既遂的,属于法条竞合,适用甲罪而不另定乙罪。如杀人中止但给他人造成伤害的,只按照故意 杀人罪中止认定。 一般人不会放弃, 行为人特意放弃的, 是中止;一般人会放弃的情况,成立 未遂。
1)意欲盗窃一般财物,嫌少而放弃的,成立中止;2)意欲盗取特定财物,但不存在特定财物的,即使没有盗窃其他财物的,也不成 注: 基于刑法分则司法解释的规定: 对于近亲属或者自己家的财产侵害 行为,如果近亲属不追究的,不追 究刑事责任。所以主客观一致地抢 劫自己近亲属的, 可以不成立犯罪; 如果误将近亲属当作路人施抢的, 成立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罪的犯意。如果行为人并不是真实地放弃犯罪行为,而是在等待时机继续实施该行为,是不能成立中止的。如行为人侵入仓库后发现

28、共同犯罪 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犯处罚的根据是各共犯人“惹起” 了法益侵害。实行犯是单独惹起或者共同惹起;教唆犯、帮助犯是间接惹起。各 共犯人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与最终的危害结果之间具有物理的或者心理的因果 关系。即各共犯人的行为都对最终危害结果有因果力。如果没有因果力,则不成 立共犯或者脱离共犯。
(1)正犯的故意超出了狭义共犯的故意:罪名可以不同。如甲以盗窃故意帮助乙,乙实际是抢劫。 则甲成立盗窃罪,乙成立抢劫罪。 (2)狭义共犯的故意超出了正犯的故意:由于在正犯的构成要件内,才允许刑法惩罚狭义共犯,所 以狭义共犯的罪名受正犯罪名的制约。如甲以抢劫故意帮助乙,乙实际是盗窃。则甲也只能成立盗 窃罪。 注: (1)共同过失犯罪的不成立共同犯罪。 (2)一方为故意,一方为过失的犯罪行为不成立共犯。 (3)同时犯不成立共犯。同时犯指两个以上的主体没有犯意联络,各自行为,却在同一时间对 同一对象加以侵害的情况。 (4)先后故意实施的相关犯罪行为,彼此没有主观联系的,不成立共 犯(5)实行犯过限:实行者的实行行为超出了共同犯意的范围,超出部分不成立共犯。 (6)事 前不通谋的事后窝藏、窝赃、销赃的犯罪行为,不成立共犯。但如果事先有通谋和事中有通谋的, 则成立共同犯罪。 (7)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各自承担各自责任。
28.1.1任意共犯 指单一主体可以实行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的情况。此 类犯罪既可以以共犯犯罪形态出现,也可以单独犯罪形态出现。 28.1.2必要共犯 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的犯罪。
1、对向犯: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对向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 (1)双方罪名法定刑相同:如重婚罪。 (2)双方罪名与 法定刑不同:如行贿罪和受贿罪。 (3)只处罚一方的行为(片面的对向犯) :如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 2、聚众共同犯罪 3、集团共同犯罪
28.2.1主犯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的,是主犯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其按照集团所犯的全 部罪行处罚。即除了对自己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及其结果承 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照该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 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2、在《分则》中规定的“首要分子”并不一定是“犯罪集团 的首要分子” 。 3、 “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不等于“集团成员所犯”的全部 罪行,首要分子对于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所实施的罪 行不承担刑事责任。 1、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聚众犯罪 中的首要分子) ,对其应按照其组织、指挥 的全部犯罪处罚。 2、对于没有组织、指挥活动的主要犯罪分子, 对其应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28.2.2从犯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8.2.3胁从犯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
量刑原则: 应当从轻、 减轻或免除处罚
注:行为人虽然是被胁迫参
1、胁从犯仅包括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不包括被 诱骗而参加犯罪的情形; 2、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并非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仅 是不完全自愿地、而尚有选择的自由。 3、胁从犯必须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
加,但却起主要作用,则按 照按主犯来处理。
28.2.4教唆犯 是故意唆使他人实行犯罪的人
教唆犯的成立条件: 1、教唆对象合格。被教唆人必须是具有违法性认知能力的人。 2、教唆对象和教唆内容特定。教唆行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如果唆使的对象 是不特定的,则是“煽动” 。教唆行为必须是唆使他人实施较为特定的犯罪的行为。 3、教唆行为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 4、教唆必须是故意的,过失教唆不能构成教唆犯。
注:唆使他人实施过失犯 罪的,成立间接正犯;教 唆行为单独规定为犯罪行 为,如教唆他人吸毒罪。
与帮助犯的区别: 引起犯意与强化犯意的区别。 (1)如果引起他人改变犯罪性质的,是教唆犯; (2 ) 如果只是深化对方的犯罪意图,属于帮助犯。
教唆犯的处罚: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一般情况下都是按 照主犯来处罚,因为能够引起他人的犯罪决意,当然是起主要作用。但是在两种情况下有成 立从犯的余地: (1)存在数个教唆犯的情况下,起次要作用的教唆犯。 (2)教唆从犯的也是 从犯。 2、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该条文可以适用于间接正犯,将间接正犯 视为是一种强度升格的教唆犯。 3、理论上的教唆未遂。刑法第 29 条第二款: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 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间接正犯分为三种情形: 1)通过强制达成的意思支配; 2)通过欺骗达成的意思支配; 3)通过权力组织的支配:将实施者作为可以随时替换的 机器部件而操纵。 利用无责任能力和未成年人的情形,是强制性支配 与欺骗性支配的结合。
正犯性:行为人支配了引起构成要件结果的原 因。行为人以自己的身体动静实现客观构成要 件的,是直接正犯。间接正犯指行为人并没有 亲自实行行为,而是利用他人的行为实现犯罪。 他人的实行行为就是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

28.2.5承继共犯 指前行为人已经实施了一部分实行行为之后,后行为人以共同 实行或者帮助的意思参与实行犯罪的情况。包括承继的正犯和承继的帮助犯。
(1)承继者成立先行为者的共犯。如在诈骗犯既遂前,参与为其接受财物的,成立诈 骗罪共犯。 (2)对于结合犯,则承继者只成立后罪的共犯。如在他人绑架被害人后仅参与杀死被 害人的,只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3)后行为人对于自己参与之前的前行为人的行为产生的结果不承担责任。如在他人 以抢劫故意造成被害人重伤之后,参与获取财物的,后行为人不成立抢劫致人重伤。
29、继续犯 也称持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 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30、连续犯 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
犯同一罪名的情况。
31、想像竞合犯 也称想像的数罪、观念的竞合,通说认为,是指一个行为触犯 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从一重适用罚条,没有数罪并罚。
注:刑法分则的特殊规定,第 204 条第 2 款: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 欺骗方法(骗取出口退税款) ,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逃税罪定罪处罚;骗取 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 依照骗取出口退税款罪处罚。 此处对理论上的想象竞 合犯进行数罪并罚。
32、法规竞合犯 或称法条竞合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在 犯罪构成上具有包容关系的刑法规范,只适用其中一个刑法规范的情况。
1、 “特殊法优先” : (1)法律有明文规定:如诈骗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等条文中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2)被不同的法律所规定。 2、 “重法优先” : (1)法律有明文规定:如第 149 条。 (2)规定在同一部法律中,没有禁止“重法优先”的规定,并且适用特殊 法优于一般法时会导致罪刑失衡。
见下页

接上页
法条竞合犯之特别法(成立要素数量多)与一般法(成立要素数量少)
A 构成要件 B 构成要件 要素=b1+b2+b3 要 素 =b1+b2+b3+a
种类 想象竞合
行为数 一行为
法益数 数法益(例外的情况下一法 益,但行为具有多重属性)
罪数 数个犯罪构成
处理 从一重 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or 重 法优于轻法
法条竞合
一行为
一法益(即使数法益,也高 度重合)
一罪
33、结果加重犯 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 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
1、实施基本犯罪行为,造成加重结果。其一,基本犯为抽象危险犯,结果却出现实害。如生产、销售有毒、 有害食品致人死亡。其二,基本犯是具体危险犯,结果出现实害。如放火致人死亡。其三,基本犯为实害犯, 行为导致性质相同但更为严重的实害。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四,基本犯为实害犯,行为造成了性质更为 严重的犯罪。如抢劫致人死亡。 2、基本的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3、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 4、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即结果加重犯是一种立法现象。 5、结果加重犯也有未遂的情况。
34、吸收犯 指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的犯罪行为,仅成立 吸收的犯罪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35、牵连犯 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 的犯罪形态。
见下页

接上页
行为数
法益数
行为之间的关系 处于同一犯罪的过程: 前行为可能是后行为发展的
罪数
处理 重行为吸收轻行为(如伪造货币后又出 售或运输的) 、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
吸收犯
数行为
数法益 所经阶段,后行为可能是前行为发展的当然结果。
数罪
(如入室抢劫中的非法侵入住宅罪与抢 劫罪 ) 、主行为吸收从行为(如教唆犯 同时有帮助行为的) 。
牵连犯
数行为
数法益
在客观上存在目的行为与方法或手段行为的通常 牵连或者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通常牵连
数罪
从一重罪处罚;有法律规定的则数罪并 罚
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貌似牵连犯,实则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1、基于刑事政策从重打击而并罚: (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并利用该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前者可谓原因行为,后者可谓结果行为) ,以组织、 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该具体的故意杀人、爆炸、绑架等罪实行并罚(见 120 条第 2 款 ) ; (2)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 或者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并利用该组织而犯其他罪行的,实行并罚(见 294 条第 3 款 ) 。 2、基于罪刑相适应而并罚: (1)实施第 140 至 148 条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以及假药等特定的伪劣产品犯罪行为,同时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实行数 罪并罚。 (2)走私犯罪并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抗拒缉私的,以具体的走私犯罪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珍贵文物罪与妨害公务罪 实行并罚。 (3)保险诈骗行为与故意造成财产损毁、被保险人死亡、残疾或疾病等保险事故的行为,该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行为本身又 触犯其他罪名如放火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的情形下,应以保险诈骗罪与该具体之罪实行并罚。 3、基于刑罚预防目的而特殊规定: 收买被拐买的妇女儿童之后又非法剥夺限制人身自由、伤害、强奸、侮辱行为的,以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与收买 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实行数罪并罚。
36、结合犯 指数个各自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而成为另 法定的一罪 一个独立的新罪的犯罪形态。如绑架罪结合故意杀人罪,仍以绑架罪论处。 37、集合犯 指行为人以实施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虽然实施了数个
注:主观上有以此 为职业(业务)反 复多次实施犯罪行 为的意思,在这一 意思的指导下,客 观上行为人的第一 次行为就可以被评 价为犯罪,但是多 个行为也被评价为 一个犯罪。
同种犯罪行为,刑法规定还是作为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包括常习犯、职业犯 (非法行医罪) 、营业犯(以营利为目的反复实施一定犯罪,如赌博罪) 。 38、刑事责任 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 罪者随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39、刑事责任根据 刑事责任赖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国家据以对犯罪者 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或基础。 40、刑事责任实现方式 指刑法规定的,以犯罪为前提的,由犯罪人承担的法律 后果,是国家制裁犯罪人的方法和犯罪人承担制裁的方法。 41、刑罚体系 刑法所规定的,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刑罚方法的总和。

42、主刑 只能独立适用的刑罚方法。 42.1管制 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 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42.2拘役 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 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自由刑 42.3有期徒刑 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迫其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 造的刑罚方法。 42.4无期徒刑 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 罚方法。
注:判决执行之日:指法 院签发执行通知之日。
性质 管制 限制自由刑
权利义务
执行机关
刑期 3,2,3
刑期折抵 1:2
刑期起算 判决执行之日
同工同酬; 社区矫正与禁止令由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 机构执行
拘役
剥夺自由刑
酌量报酬; 公安机关 就近执行; 探亲权
1,6,1
1:1
判决执行之日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剥夺自由刑 剥夺自由刑
有劳动能 力者必须 参加劳动
监狱及其他执行场所 监狱
6,15,25 长期不定期刑
1:1 不予折抵
判决执行之日 判决确定之日
补充:禁止令
对象 社区矫正 管制、缓刑、 假释等 司法行政机关管 理和指导的社区 禁止令 管制犯、缓刑犯 矫正机关 在管制或者缓刑期间 不得从事特定活动, 不 得进入特定区域、场 所,不得接触特定的 人。 可以与管制执行、 缓刑考验的期限相 同,或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 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 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 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 注: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 1、禁止进行的活动(主要基于犯罪手段) :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在设立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实施证券犯罪、 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 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3)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 生产经营活动; (4)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 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5)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2、禁止进入的场所(主要基于犯罪诱因) : 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 执行的期限少于三个月的,禁 止令的期限不受最短期限的限 制。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 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执行机关 执行内容 期限
见下页

刑法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减刑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死缓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作为我国一项独特的死刑执行制度。 引证罪状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通过存入金融机构、投资或者上市流通等手段使非法所得收入合法化的行为。 累犯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 单位犯罪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管制对犯罪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一种刑罚方法,属于主刑。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在条文对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的某种情形之规定单一固定无量刑的刑种和刑度的法定刑。 绑架罪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

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结果加重犯又叫加重结果犯。是指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刑法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施的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军人违反职责罪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假释对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在犯罪的危险,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在假释考验期内若不出现法定的情形,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制度。 罚金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 缓刑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 交通肇事罪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诉讼时效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纳什均衡 2.科斯定理 3.等产量线 4.需求的变动5.帕累托最优状态 6、消费者剩余 7、边际替代率 8、价格歧视9、寻租活动 10、经济租金 11、供给的价格弹性 12、引致需求 13、生产的契约曲线 14、占优策略均衡 15、外在性 16、机会成本 17、供求定理 18、替代效应 19、短期 20、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21、微观经济学 22、需求 23、边际效用24、长期 25、正常利润 26.均衡价格 27.吉芬商品 28.边际产量 29.垄断竞争市场 30.公共物品 31、效用 32、边际收益 33、寡头市场 34、市场失灵 35、收入效应 36、边际技术替代率 37、逆向选择 38、占优策略 39、需求量的变动 40、等成本线 41、无差异曲线 42、预算约束线 43、边际替代率 44、寻租活动45、纳什均衡 46、需求价格弹性 47、政府失灵 48、生产函数 48、生产的契约曲线 49、供给 50、串谋 51、需求的价格弹性 52、边际收益产品53、需求的交叉弹性 54、搭便车 55、等成本线 56、价格歧视 5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8、生产函数 59、供求规律 60、外在经济61、非价格竞争 62、道德风险 63、内在经济 64、长期成本 65、规模收益(规模报酬) 66、厂商均衡 简答题 1.试述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2.如何理解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外部影响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无效? 4.武汉黄鹤楼的入场券采取差别价格策略,国内游客的入场券为2元,国外游客的入场券为5元,试用有关理论分析:(1)为什么采用差别价格策略? (2)在怎样的条件下,施行这种政策才能有效? 5.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成U形的原因。 6.应用最恰当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论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意义。 7、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8、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9、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如何? 10、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11.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猪肉价格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 12.试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13.什么是生产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它对生产者有何启示? 1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论述:“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似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请给出解释。 15.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16.如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 ,能否增加全社会的总效用? 17.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中 ,政府实行票证配给制度,请问这种制度实行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1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请解释它们形成U形的原因有何不同?

刑法学名词解释

1.狭义的刑法:指规定犯罪的刑罚的一般原则和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刑法典。 2.广义的刑法:指包括刑法律典和单行刑事法律及非刑法规范文件中的刑法规范。 3.刑法的基本原则:指贯穿于刑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 4.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6.罪刑相适应原则: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7.刑法的任务:通过运用刑罚同一切犯罪作斗争。 8.刑法的效力范围:指称刑法的适用范围,就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 9.犯罪:指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0.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11.犯罪构成: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12.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的侵害的社会关系。 13.一般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14.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 15.直接客体:指某一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某种特定的客体,也就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关系中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16.犯罪对象: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 17.犯罪的客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外在表现或客观事实,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8.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9.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的动机及目的等因素。 20.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1.紧急遇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22.犯罪的预备: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行为。 23.犯罪的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 24.犯罪的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的犯罪行为。 25.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26.共同犯罪的形式: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结构,或者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间结合方式。 27.犯罪集团: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是指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 28.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9.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30.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

华师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 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 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16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完整版)刑法学名词解释精选

刑法学名词解释精选 第一章 1 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⑴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⑵狭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2.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3. 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第二章 1.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体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2.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刑”。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刑事责任相适应,罚当其罪。 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不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也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第三章 1.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适用的时间、地方、人及其是否具有朔及力。 2.刑法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 3.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又称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一部刑法生效、失效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保护原则(保护管辖原则)~在本国领域内、外犯罪的本国人、外国人,凡侵犯本国利益的都适用本国刑法。 第四章 1.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集体所有或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民主和其他权利,以及其它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危害社会行为,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构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3.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根据刑法对该行为人否定性道德政治评价的承担标准。 4.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第五章 1.犯罪客体: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刑事责任能力~行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需的,行为人必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4.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7.意外事件~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刑法部门名词解释

●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我国刑法仅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发文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 罚”。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的定罪处罚。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 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化。 ●刑法第五条规定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 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就是罪重的量刑要重,最轻的量刑要轻。 ●犯罪的概念、特征 ●犯罪是指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罚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 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的特征: ●法益侵害性(客观违法性)。刑法只能将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的行为规定为 犯罪。由于其他法律也保护着一定的法益,因而刑法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种法益侵害性,就是实质的违法性。 ●主观有责性。只有当行为人对所实施的客观违法行为具有有责性,应当受到 谴责时,这种行为才是犯罪。或者说只有当能够将客观违法行为及其结果规则于行为人时,才能认定该行为成立犯罪。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题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 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 语音

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 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17.相对音高: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18.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9.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20.辅音音位:

刑法分论名词解释汇总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转化型抢劫: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消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抢劫既遂标准: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 盗窃罪既遂标准:失控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对财务的控制时,就是既遂。但由于盗窃犯是数额犯,即使行为人窃取财物,但财物数额极其低廉,也应该定为盗窃未遂。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 遗忘物:非基于他人本意而脱离他人占有,偶然(即不是基于委托关系)由行为人占有或者占有人不明的财物。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村民小组长)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具体结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敲诈勒索罪和绑架罪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绑架了他人。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区分的关键在于被害人是基于恐惧心理不得已交付财物还是基于认识错误“自愿”交付财物。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区别的关键在于暴力是否达到了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当时当场)。 抢夺罪: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对物暴力、对人轻微暴力、紧密占有、当场直接、来不及反抗)。携带凶器抢夺定抢劫。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

刑事诉讼法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刑事诉讼:在我国,刑事诉讼是指公检法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国家制定的调整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3、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4、被害人: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 5、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 6、送达:公安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手续,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以及有关单位的活动。 7、犯罪嫌疑人:在立案侦查和审查阶段中,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 8、被告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或自诉人正式向审判机关提起诉讼,要求审判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人。 9、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0、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针对控方面的指控,根据事实和法律,从实体上和程序上,提出有利于被指控人的证据和意见,论证控方的指控不能成立,维护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不公正对待和处理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总合。 11、立案管辖: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12、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13、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依照法律规定立案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制度。 14、诉讼证据:公检法、当事人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15、证据力:是指证据依法能够成为法律上的证据的资格和条件。 16、证明力:,又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亦即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 17、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18、书证:就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的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 19、原始证据: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20、视听资料: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正经案件情况的资料。 21、直接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22、诉讼证明:诉讼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运用已知的证据和事实来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 23、证明对象:是指司法人员和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在诉讼中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绪论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 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13、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刑法名词解释复习

刑法学名词解释 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在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活动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进入实行阶段的状态 犯罪未遂: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能达到既遂状态的未完成形态。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未完成形态。 罪刑法定: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国家在对犯罪人定罪量刑时只能根据已经生效的刑事法律的明文规定,不能法外定罪、法外用刑;无罪的公民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并科处刑罚;犯罪人只接受法律规定的制裁。 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转化犯:指实施一个较轻之罪,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之罪,法律规定较重的罪论处的情形。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如果在该期限内遵守了一定的条件,所判刑罚就不在执行,否则,仍然要执行所判刑罚。 数罪并罚指对于一人在一定期限内犯有数罪的,在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并罚原则和刑期计算方法,决定最终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假释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一段时间后,因其有悔改表现,认为其不致再危害社会时,将其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制度。假释是为了纠正长期自由刑的弊端。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想象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其犯罪结果侵害两个或两个以上权益,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 自首: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以及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1.自动投案。指犯罪分子犯罪后,在未被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且将自己置之于有关机关的管束、控制之下的行为。 (1)投案时间。(2)投案对象。(3)投案方式。(4)投案动机。(5)投案后必须将自己置之于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管束、控制之下。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人在自动投案后,应当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罪行。主要罪行是相对于次要罪行而言的,指影响定罪量刑的重要犯罪事实和情节。 (1)在共同犯罪中,一般共同犯罪人除了应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外,还应当交代所知道的共同犯罪人。主犯除了要交代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外,还应当如实交代其他共犯的犯罪事实。 (2)一人犯有数罪时,如果只交代了其中的一部分犯罪事实,只就已经交代的部分成立自首,未交代的不能成立自首。 特殊自首,又称准自首,指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 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 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 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 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6. 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7.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 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8.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9.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10.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刑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罚得法律。 立法解释:由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作出得解释。 司法解释:由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刑法作出得解释。刑法得基本原则:刑法本身具有得,贯穿刑法始终得,必须得到普遍遵循得具有全局性、 根本性得准则。(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刑法效力:指刑法在时间、空间范围得效力。 1、刑法空间效力:《刑法》适用得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与对什么人有效力。属地管辖 ——凡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内犯罪得,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得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与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得也适用本法。犯罪得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与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一项发生在中华共与国领域内得,就认为就是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内犯罪。属人管辖 ——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得,适用本法。但就是本法规定得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工作人员与军人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得,适用本法。保护管辖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可以适用本法,但就是按照犯罪地得法律不受处罚得除外。普遍管辖 ——对于中华人民共与国缔结或者参加得国际条约所规定得罪行,中华人民共与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得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2、刑法时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得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得行为就是否具有溯及力得问题。 溯及力——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判决、判决未确定或未裁定得行为就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有适用效力则就是有溯及力,否则就就是没有溯及力。 (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得行为,如果当时得法律不认为就是犯罪得,适用当时得法律;如果当时得法律认为就是犯罪得,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得规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取保候审: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察、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2、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又有法定的厉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件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3、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进行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4、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对某些简单轻微的刑事案件依法适用较普通审判程序简易的一种刑事审判程序。 三、名词解释 1、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 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2、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是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 3、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4、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的案件,在审判过程中遇有影响审判继续进行的 情况,由合议庭决定延期审理日期,待影响审判的原因消除后,再开庭审理。 5、诉讼权利,是指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享有的提起诉讼要求国家司法机关予以保护和救济的权利,即司法保护请求权。具体而言,公民诉讼权表现为各种类型诉讼中的起诉权、应诉权、反诉权、上诉权、再审请求权,等等。总而言之,凡属要求启动或参加司法救济程序进行裁判之权利,均属公民诉讼权。 6、管辖,是指公检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管辖分为两大类:职能管辖和审判管辖。 7、职能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即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在立案上的分工)。 8、刑事审判管辖是指普通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权限范围上的分工(即法院内部的分工)。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 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 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 为。 2.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不应或不 必对犯罪嫌疑人定罪,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诉讼活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很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 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16.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7.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8.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21.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22.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3.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与 简答

刑事诉讼: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 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刑事诉讼法:规范刑事诉讼的法律,在我国指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有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 一般可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两类。 当事人:与案件的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作用的诉讼参与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除当事人以外,参与诉讼活动并在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参与人。 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的职权范围上的分工。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管辖,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依照法律规定立案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审判第一 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制度,即立案管辖(职能管辖)和审判管辖两个部分。 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者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 职权范围,也就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权限划分。 审判管辖,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和专门人 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 指定管辖、专门管辖。 自诉案件,指由被害人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即不需要经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 立案侦查,不通过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而由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直接立案和审判的刑事案件。 在我国有三种 类型:(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 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回避,指与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审判人员、检查人员和侦查人员等不得参与该案诉讼活动。 有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种类。 自行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解释的行为。 委托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委托律师或者其他公民担任辩护人,协助其进行辩护。 指令辩护,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 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其辩护人,协助被告人进行辩护。 刑诉中的代理,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由被代理人承担 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诉讼活动。分为公诉案件中的代理、自诉案件中的代理和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 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我国强制措施由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 捕构成。 拘传,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询问 的一种强制方法。(传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使用传票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指定的 时间自行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 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 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监视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 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拘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在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 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绪论 1、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 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5、声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16、韵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17、押韵: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或压韵)。 18、声调: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19、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20、调类: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 21、儿化韵:“儿”这个音可以同韵母结合起来,变更原来韵母的音色,成为一种卷舌韵母,叫做“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韵韵母可以叫做平舌韵。 22、语调:句子里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也叫做句调。 28、元音: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 29、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黄本) 30、口音:说话时,有时软腭、小舌上升,鼻腔通路关闭,气流在口腔发生共鸣,成为口音。 31、鼻化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32、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 33、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34、送气音:塞音、塞擦音发音时,阻碍气流的两个部分要完全闭塞,使口腔中的气流不能流出,当发音器官突然打开时有一股很强的气流呼出,这样的音叫送气音。 35、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36、四呼: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术语。音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洪音、细音两种。开口洪音称开口呼,细音称齐齿呼;合口洪音称合口呼,细音称撮口呼。以四呼为标准,普通话韵母分为下面四类:1)开口呼韵母,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 U U的韵母;2)齐齿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3)合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4)撮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37、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38、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 39、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46、音变: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这种变化叫“音变” 文字: 1、象形:比照事物的形体,描画事物的形状。 2、指事:用抽象的符号组成,或者在象形符号上加指示性符号。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5、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23、表音文字: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 24、表意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25、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6、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27、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是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镏文、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其他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 的文字。大篆一般以镏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28、异体字:是社会上并存并用的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29、楷书:又叫真书,是现代通行的字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魏晋以后就大大流行,直到现在仍然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