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氏试剂鉴定葡萄糖

班氏试剂鉴定葡萄糖

班氏试剂鉴定葡萄糖
班氏试剂鉴定葡萄糖

班氏试剂鉴定葡萄糖

篇一:班氏试剂的配制与鉴定结果

班氏试剂的配置

取无水硫酸铜,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到150ml,取柠檬酸钠173g,无水碳酸钠100g和600ml水共热,溶后冷却并加水至850ml,再将冷却的150ml 硫酸铜倾入即可。

鉴定糖尿的结果

沸水浴加热后的现象

葡萄糖含量(g/dl)

透明蓝色

加热时无变化,仅冷却后有少量沉淀

微量,约以下

加热1分钟后即出现少量黄绿色沉淀

少量,约-1

加热10-15秒后即出现土黄色沉淀

中量,约1-2

加热时很快出现多量砖红色沉淀

大量,约2以上

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比较:

首先,两者的配方不一样。斐林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1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其中0.1gmL-1的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gmL-1的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为: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 无水碳酸钠;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制成Cu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其次,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略有差别。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

应产生Cu(OH)2,Cu(OH)2和可溶性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而班氏试剂中Cu(OH)2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第三,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反应产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Na2CO3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有限,与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的Cu(OH)2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无论利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因此两者反应现象一样25v;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种

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内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可与弱氧化剂反应。与醛基有特定颜色反应的化学试剂可用来鉴定这三种糖的存在。

利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mL的Na0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mLL的CuS04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2沉淀。Cu2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醛基则被氧化为羧基。可见用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性糖,不能鉴定可溶性的非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利用班氏试剂:班氏试剂由A液,B液配制而成。将A溶液倾注人B液中,边加边搅,如有沉淀可过滤。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

利用银氨溶液:银氨溶液是在2%

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人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就是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中含有Ag20H,这是一种弱氧化剂,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同时Ag+被还原成金属银。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可见,银镜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结果是出现银镜。

2.用班氏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比用斐林试剂更简便。

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实验难以得到满意结果,因为此反应利用的是斐林试剂中的Cu2产物作为弱氧化剂参与与还原糖的反应,而我们知道,Cu2是一种沉淀物质,放置过久沉淀过多则不利于反应,而班氏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它利用柠檬酸作为Cu2+的络合剂,使溶液稳定、灵敏度高且可以长期使用,故更简便。

3.利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可以进行尿糖检测。

实验原理尿液中葡萄糖属可溶性还原糖,可以用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检验。

材料器具人体新鲜尿液,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班氏试剂。

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1mL班氏试剂,加热到沸腾,如不变色,则可使用。

再在试管中滴人2滴新鲜澄清的尿液,摇匀。

加热上述混合液到沸腾,并持续2min~3min。

观察试管内混合液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有沉淀物产生,并按表5提示作出判断记录。混合液现象—记录符号含糖量

混合液呈蓝色或蓝灰色- /100mL

出现浅黄绿色沉淀+ /100mL

出现黄绿色沉淀++ /100mL 出现黄色沉淀+++ /100mL 出现橘黄色沉淀++++ /100mL

注意事项:

班氏试剂和尿液混合液的体积比例应为10:1。

如是糖尿病人,检验前两三天最好停止服药。

篇二:班氏试剂

班氏试剂,又叫本氏液(Benedict’s reagent),也称本尼迪克特试剂、本尼迪克试剂、本尼迪克试液或本尼迪特试剂,是一种浅蓝色化学试剂。其命名来自于一位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本尼迪克

班氏试剂常用于尿糖的鉴定。班氏试剂遇葡萄糖,在加热后由红黄色沉淀编辑本段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

(1)其配方与斐林试剂不一样,其配方为:

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

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

③把溶液倒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作用原理:无论用班氏试剂还是斐

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备注:斐林试剂是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在偏碱性环境下反应生成Cu2悬浊液。Cu2悬浊液由于能够和CO2反应而不易保存,因此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应用新制Cu2悬浊液,避免对鉴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班氏试剂是一种络合复盐,其商品名称为枸椽酸多羟基碳酸合铜酸三钠-硫酸钠六水合物,化学式为

Na3[CuCO3]-Na2SO4-xNaOH-6H2O.在水溶液中不会和CO2反应,能够冷却结晶制成晶体粉末,需要时配制溶液即可使用。[CuCO3]3-阴离子直接在碱性环境中与-CHO作用,因此反应较慢。

(3)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只适用于还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鉴定,不用于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的鉴定。

篇三:糖鉴别

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

的鉴别方法

第一步,首先我来说明一下这几种糖的性质。还原性糖种类: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还原性糖概念: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第二步,由于葡萄糖、麦芽糖、果糖都是还原性糖,而蔗糖、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银氨溶液就能鉴别分类出其中有特征反应的四种还原性糖,另两种没有特征反应的为蔗糖、淀粉,而淀粉与蔗糖用碘水KI就能鉴别了,遇碘变蓝的为淀粉。另一种就为蔗糖。

第三步,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物质的鉴别,两种方法:

(1)将这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分别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果糖,因为果糖会与Ca2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而其他三种糖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2)用溴水鉴别,葡萄糖、麦芽糖(都含有醛基)能使溴水褪色,与溴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糖酸,而果糖是酮糖(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醛糖),在酸性条件下不能被溴水氧化,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

第四步,将一定量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分别与水混合,由于乳糖在冷水(常温下)溶解度很小,加水搅拌后不能完全溶解,所以混合后浑浊的就是乳糖,能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溶液的为另两种。第五步,两种方法:

(1)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别与H2在镍的催化下加热反应,消耗的H2多的为葡萄糖,少的为麦芽糖。

(2)葡萄糖、麦芽糖二者与苯肼反应,形成糖脎,成脎较快的为葡萄糖,成脎较慢的为麦芽糖。

补充:淀粉和乳糖在冷水(常温即可)中溶解度都较小,一开始就可以将他们与另外四种易溶的糖区分开。

斐林试剂配置:将溶于200mL水中,用浓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释到500mL 待用;取173g酒石酸钾钠,71g NaOH 固体溶于400mL水中,再稀释到500mL,使用时取等体积两溶液混合。

检测: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甲液量较多,乙液只需少量。然后再注入)。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十八页说的是“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核糖、葡萄糖、果糖均为砖红色沉淀;蔗糖、淀粉无变化。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实验十三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 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实验原理 I 2与NaOH 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 和NaIO 3,当酸化时NaIO 3又恢复成I 2析出,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4、C 6H 12O 6作用完后,过量的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 3+2NaI 5、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 NaIO 3+5NaI+6HCl=3I 2+6NaCl+3H 2O 6、析出过量的碘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实验还涉及到Na 2S 2O 3和 I 2溶液的标定 1、Na 2S 2O 3的标定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I 2+2S 2O 32-=S 4O 62-+2I - Cr 2O 72-~3I 2~6S 2O 32- 32232272232200.256)(6O S Na O S Na O Cr K O S Na V c V cV c ??=?= 2、碘的标定 I 2+2S 2O 32-=S 4O 62-+2I -

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法 1.原理 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邻联甲苯胺生成蓝色物质,此有色物质在625nm 波长下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蓝色物质的吸光度可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谷类、乳类、饮料、酒类等食物样品和血液样品。检出量为0.02 mg。 3.仪器 722分光光度计。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醇。 (2) 40% 三氯乙酸:称取40g 三氯乙酸,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 2 mol/L NaOH 溶液:称取8g NaOH,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 1 % 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0.1 g 邻联甲苯胺溶解于10 ml无水乙醇中,倒入棕色瓶中,4 ℃冰箱保存。 (5)乙酸缓冲液(pH 5.0):称取14.28 g 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加入2.7 ml 冰乙酸,并调节pH 5.0,用水定容至1 L。 (6)葡萄糖氧化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Sigma 公司)用水溶解,使酶含量为100 U/ml。4 ℃冰箱保存一周。 (7)过氧化物酶溶液: 0.010 g 辣根过氧化物酶溶于10 ml 水中,4 ℃冰箱保存一周。(8)酶溶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葡萄糖氧化酶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4℃冰箱可保存七周。 (9)酶空白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4℃冰箱保存一周。(注意酶空白液中不含葡萄糖氧化酶) (10)葡萄糖标准液:将葡萄糖标准品(纯度大于99%)于80 ℃干燥至恒量。精确称取0.050 g,用水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相当于浓度为0.5 mg/ml。 5.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 (1)固体样品:称取0.5~5g已粉碎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后沸水浴15min。冷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己糖激酶比色法)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己糖激酶比色法) 简介: 葡萄糖(Glucose, Dextrose,Glu)又称玉米葡糖,简称葡糖,化学式C6H12O6,分子量为180.1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重要的一种单糖,属于多羟基醛。用酶学方法测定葡萄糖是生化检测中的常用方法,最常用的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上述酶学法特点是:1、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高;2、使用温和的反应条件;3、操作简便;4、适用于自动分析仪。 Leagene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己糖激酶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在己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后者与NAPD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和NAPDH,NADPD的生成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本试剂盒专门用于人或动物的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组织等样本中葡萄糖含量定量测定,特异性高,不受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干扰,故可以检测尿液中葡萄糖。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生理盐水或PBS 2、离心管、小试管或96孔板 3、水浴锅或恒温箱 4、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编号 名称TC0703 20T TC0703 50T Storage 试剂(A): 显色试剂10ml2×12.5ml -20℃避光试剂(B): 酶试剂10ml 2×12.5ml -20℃避光临用前,按显色试剂:酶试剂混匀,即HK工作液,4℃保存。 试剂(C): Glu标准(5mmol/L) 1ml1ml -20℃使用说明书1份

5、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样本处理: ①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样本:从待测样本中分理出的血清或血浆不应有溶血,直接检测,如超过线性范围,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检测。 ②细胞样本: a、取适量的细胞(一般推荐>106以上),离心,弃上清,留取沉淀。 b、用PBS或生理盐水清洗,离心,弃上清,留取沉淀。 c、加入的PBS或生理盐水匀浆,冰浴条件下超声破碎细胞,功率300W,每次3~5s,间隔30s,重复3~5次。亦可手动匀浆,制备好的匀浆液不可离心,待用。亦可用1~2% Triton X-100冰浴30~60min,制备好的裂解液不可离心,待用。 ③组织样本:准确称取适量组织样本,按质量(g):生理盐水或PBS(ml)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或PBS,冰浴条件下手动或机械匀浆。离心,取上清待用。 2、分光光度计(1ml比色杯)、半自动生化分析仪Glu测定操作: ①按下表依次加入试剂: 空白管(B)对照管(C)标准管(S)待测管(U)生理盐水(ml) 0.01 1.0 Glu标准(5mmol/L)(ml) 0.01 待测样本(ml) 0.01 0.01 HK工作液(ml) 1.0 1.0 1.0 ②充分混匀,水浴中孵育。 ③分光光度计测定340nm波长处吸光度。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和各待测管的吸光度。 3、普通分光光度计(2ml比色杯)Glu测定操作: ①按下表依次加入试剂: 空白管(B)对照管(C)标准管(S)待测管(U)生理盐水(ml) 0.02 2.0 Glu标准(5mmol/L)(ml) 0.02 待测样本(ml) 0.02 0.02 HK工作液(ml) 2.0 2.0 2.0 ②充分混匀,水浴中孵育。 ③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处吸光度。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和各待测管的吸光度。 4、酶标仪Glu测定操作: ①按下表依次加入试剂:

葡萄糖-6-磷酸酶(G6P)试剂盒使用说明

葡萄糖-6-磷酸酶(G6P)试剂盒使用说明 分光光度法货号:BC0930 规格:50管/48样 产品内容: 提取液:6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47.5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支,-20℃保存; 试剂三:粉剂×1支,-20℃保存; 试剂四:液体×1支,-20℃保存; 产品说明: 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EC3.1.3.9)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细胞中,是糖异生过程水解葡萄糖-6-磷酸生成葡萄糖的限制酶,在保证血糖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G6P催化葡萄糖-6-磷酸生成葡萄糖,变旋酶和葡萄糖脱氢酶进一步依次催化NAD+还原生成NADH,在340nm下测定NADH生成速率,即可反映G6P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操作步骤: 一、样本的前处理: 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 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

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 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将试剂二、试剂三和试剂四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待用;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 2、将工作液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预热5分钟。 3、在1mL石英比色皿中加入50μL样本和950μL工作液,立即混匀,记录340nm处 初始吸光值A1和2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2-A1。 注意:在该试剂盒中,若ΔA大于0.3,需将样本用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后测定,使ΔA小于0.3可提高检测灵敏度。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G6P活性计算: 1、血清(浆)G6P活力计算 单位定义:每毫升血清(浆)每分钟生成1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6P(U/mL))=[ΔA×V反总÷(ε×d)×109]÷V样÷T=1608×ΔA 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G6P活力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生成1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6P(U/mg prot)=[ΔA×V反总÷(ε×d)×109]÷(V样×Cpr)÷T=1608×ΔA÷Cpr

实验一葡萄糖含量测定

实验一、果蔬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目的要求 1、复习碘量法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3、学习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二、原理 果蔬中的葡萄糖可用水提取,除去干扰物质后,其中的葡萄糖可用碘量法测定。 碘与NaOH 作用能生成NaIO (次碘酸钠),而C 6H 12O 6(葡萄糖)能定量地被NaIO 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 6H 12O 6作用的NaIO 可转变成I 2析出,析出的I 2可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示意如下: 46应用2: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返滴定法) 基本单元:1/2(葡萄糖) 三、试剂 I 2标准溶液(0.05 mol ·L -1) Na 2S 2O 3标准溶液(0.1 mol ·L -1) NaOH 溶液(2 mol ·L -1); HCl 溶液(6 mol ·L -1);淀粉指示剂(w 为0.01)。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准备 水果样品去皮、去核后搅碎、匀浆;称量适量的匀浆于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于40~50 ℃ 的水浴中提取30 min 后用干滤纸抽滤,弃去前面的少量滤液,保留后面的滤液。 2、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25 mL 滤液置于碘量瓶中,准确加入25 mL I 2 标准溶液。一边摇动,一边慢慢滴加2 mol /L NaOH 溶液,直至溶液呈淡黄色(加碱速度不能过快,否则过量NaIO 来不及氧化C 6H 12O 6而歧化为不与葡萄糖反应的NaIO 3和NaI ,使测定结果偏低)。将碘量瓶加塞于暗处放置10~15 min 后,加2 mL 6 mol ·L -1 HCl 溶液酸化,立即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 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到蓝色消失。记录读数。再重复测定二次。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电极法)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电极法)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序号规格 1500ml 22×2000ml 2.性能指标 2.1外观 试剂R溶液黄色、无颗粒、无杂质。 2.2净含量 试剂盒各试剂装量应不小于标示值。 2.3分析灵敏度 灵敏度(检测限)应≤3.31mmol/L。 2.4线性范围 在(0~20)mmol/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浓度≥5.0mmol/L时,相对偏差≤20%;浓度<5.0mmol/L时,绝对偏差≤1.0mmol/L。 2.5测量精密度 2.5.1重复性 用控制血清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6.0%。 2.5.2批间差 批间差应≤10.0%。 2.6准确度 用参考物质进行测试,其相对偏差应≤10.0%。 3.检验方法 仪器基本要求 a)恒温装置温度:37℃±1℃。 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试方法按说明书规定,因不同机型使用试剂最终浓度相同。在此推荐以本公司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试。 3.1外观和性状 目测检查,试剂R溶液性状应符合2.1的要求。 3.2净含量 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应符合2.2的要求。 3.3分析灵敏度 用蒸馏水作为空白,测定20次,计算空白平均值和SD,按式(1)计算,结果应符合2.3的规定。 检测低限(LLD)=空白的平均值+2SD (1) 注:参照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58页分析灵敏度(检测限)的操作。 3.4线性范围 用接近线性范围上限高浓度(活性)的样品和接近线性范围下限低浓度(活性)的样品,混合成5个稀释浓度(xi)。分别测试试剂(盒),每个稀释浓度测试3次,分别求出检测结果的均值(yi)。以稀释浓度(xi)为自变量,以测定结果均值(yi)为因变量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稀释浓度(xi)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yi的估计值及yi与估计值的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应符合2.4的要求。 3.5测量精密度 3.5.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控制物质测试试剂(盒),重复测试至少10次(n≥10),分别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按公式(2)计算变异系数(CV),应符合2.5.1的要求。 =x CV (2) S /? 100 % 式中: CV--变异系数; S--标准差; x--测量值的平均值。 3.5.2批间差

葡萄糖含量测定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摘要 运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设计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案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掌握Na 2S 2O 3及I 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巩固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技能。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其中,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IO -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故可将一定量过量的I 2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使醛基完全转化为羧基。再将其酸化,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根据所加I 2标准溶液的量及滴定所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量结合反应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便可计算葡萄糖的含量。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间接碘量法 返滴定法 1引言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案一:旋光测定法 根据葡萄糖分子结构中的五个碳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取出旋光计的测定管,先用蒸馏水为空白对仪器进行校正。用供试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读取旋光度,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 方案二:间接碘量法。 碘与NaOH 作用能生成NaIO ,而C 6H 12O 6能定量地被NaIO 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 6H 12O 6作用的NaIO 可转变为I 2析出,只要用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便可计算C 6H 12O 6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案进行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2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碘与氢氧化钠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葡萄糖能定量的被次碘酸钠氧化成葡萄糖酸(C 6H 12O 7)。过量的NaIO 可以转化为NaIO 3和NaI 。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析出I 2,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便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其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己糖激酶法)产品技术要求sainuopu

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己糖激酶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 试剂1:1×25ml,试剂2:1×5ml;试剂1:2×60ml,试剂2:2×12ml;试剂1:3×40ml,试剂2:3×8ml;试剂1:4×60ml,试剂2:4×12ml;试剂1:2×400ml,试剂2:1×160ml;试剂1:2×40ml,试剂2:2×8ml。校准品(选配):1×1ml;1×3ml。 1.2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 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浅黄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0.3。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浓度为5.55mmol/L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在(0.2,0.4)范围内。 2.5 线性范围 在(0.5,38.9)m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6。在[5,38.9)mmol/L范围内的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0%;测定结果(0.5,5)mmol/L时线性绝对偏差不大于±0.5mmol/L。 2.6 重复性 重复测试两份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6%。 2.8 准确度 当参考物质浓度在(0,4.16)mmol/L时,实测值与标示值偏差不应超过± 0.833mmol/L;当参考物质浓度在[4.16,38.9)mmol/L时,实测值与标示值偏差应在±20%范围内。 2.9校准品溯源性 依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产的有证参考物质(GBW10062)。 2.10稳定性

葡萄糖检测方法

葡萄检测方法汇总 与葡萄糖检测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汇总: GB/T 30390-2013 油料种籽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DB41/T 321-2003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 NY/T 2279-2012 食用菌中岩藻糖、阿糖醇、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核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测定 GB/T 20379-2006 淀粉衍生物葡萄糖浆、果糖浆和氢化葡萄糖浆成分的测定 GB/T 16285-2008 食品中葡萄糖的测定酶-比色法和酶-电极法 CNS 2874-N5083 葡萄糖浆及干葡萄糖浆 GB/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 GB/T22221-2008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YC/T252-2008烟用料液?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国家地方标准检测方法汇总表

葡萄糖的应用范围 葡萄糖作为人体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的医药原料,其作用和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糖作为蔗糖的替代用糖应用于食品行业,为葡萄糖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一)发酵工业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碳氮比,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是发酵培养基的主料,如抗生素、味精、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都需大量使用葡萄糖,同时也可用作微生物发酵多聚糖和有机溶剂的原料。 1.抗生素发酵 葡萄糖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尤其是抗生素发酵必不可少的原料,抗生素中最主要的品种是青、链霉素,而这两种抗生素发酵都是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碳底物。链霉素发酵以结晶葡萄糖为主,也可用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其他如利福平也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主要碳源;沽霉素、红霉索、麦迪霉

SIGMA 葡萄糖HK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SIGMA 葡萄糖HK 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Glucose (HK) Assay Kit; Product Code GAHK-20) 一、产品介绍 食品、生化和制药业普遍将酶作为分析工具。酶法具有特异性高、重现性好、敏感性高以及反应快速的特点,是用于分析的理想工具。由于酶具有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所以不需样品制备即可进行定量分析。本试剂盒以酶法定量测定食品和其他材料中的葡萄糖。 原理: 葡萄糖+ATP Hexokinase 6-磷酸葡萄糖+ADP G6P+NAD G6PDH 6-磷酸葡萄糖酸+NADH 葡萄糖在己糖激酶催化反应中被A TP 磷酸化,然后G6P 在NAD 存在下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氧化为6-磷酸葡萄糖酸;反应中,等分子量的NAD 被还原为NADH 。随后的340nm 吸光度的增加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二、试剂组成 1、葡萄糖检测试剂 用20ml 水溶解小瓶内粉剂;加水后立即盖紧瓶塞,反转混匀数次,不可震动。 加水20ml 溶解后,每瓶溶液含有1.5 mM NAD ,1.0 mM ATP ,1.0 U/ml G6PDH ;并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 小瓶粉剂保存于2-8℃。如果粉剂受潮结块、加水不能充分溶解、或水溶液浑浊,则应将试剂弃用。 试剂水溶液比较稳定,18-26℃保存7天、2-8度保存4周不会有微生物生长。以水作为空白参照,新配置的溶液340nm 吸光度如果大于0.350,则溶液不适合使用。 2、葡萄糖标准溶液 D-葡萄糖,1.0mg/ml 溶于0.1%苯甲酸;该标准液为即用型,符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标准;2-8℃可至少保存半年。期间如果溶液浑浊,则应弃用。 三、需自备的实验仪器 1、可测定340nm 吸光度的分光光度计 2、测量杯 3、10μl-1ml 量程的移液器 四、注意事项和免责声明 本试剂仅供科研使用,不能用于药品、家庭以及其他用途。涉及危害和使用安全性问题,参照材料安全数据表。 五、存储及稳定性 2-8℃保存。 六、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液体:以去离子水稀释样品至0.05-5mg 葡萄糖/ml 。可过滤或去蛋白处理使样品澄清;样品葡萄糖含量较低而颜色较浓时,应予以脱色处理。含碳酸或发酵样品,须脱气处理。 固体:称量0.1mg 样品,用去离子水提取样品。可以加温溶液(<75℃)以助提取。以去离子水稀释提取液至0.05-5mg 葡萄糖/ml 。可过滤或去蛋白处理使样品澄清。 2、测定 吸取0.5-50μg 葡萄糖质量相当的溶液。为使ΔA360在0.03-1.6之间,必要时可重复测定并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化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试剂1:10ml×10(干粉复溶后的体积);试剂2:100ml×1。 1.2组成成份: 试剂1:4-AAP 0.77mmol/L,葡萄糖氧化酶≥13000U/L,过氧化物酶≥ 900U/L; 试剂2:磷酸盐缓冲液(Na2HPO4,NaH2PO4)pH7.0,苯酚0.5g/L。 2.1 外观:试剂1为干燥粉末,试剂2为澄清溶液,外包装完整。 2.2 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A<0.05(波长505nm,光径10mm)。 2.4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5.55mmol/L时,吸光度变化△A≥0.20。 2.5 线性区间 2.5.1线性相关系数:[2.2,27.75]m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0.9900。 2.5.2线性偏差:[2.2,5.55]mmol/L时,绝对偏差不超过±0.555mmol/L;(5.55,27.75]mmol/L时,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重复性:重复测定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变异系数(CV)≤5.0%。 2.6.2批内瓶间差:用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重复测试同一批号及同一瓶试剂,CV≤5.0%。 2.6.3批间差:用同一质控血清测试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相对极差≤10%。

2.7 准确度:测定国家标准物质,如所用标准物质浓度≤4.16mmol/L,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833mmol/L;如所用标准物质浓度>4.16mmol/L,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 稳定性 2.8.1效期稳定性:试剂盒在2℃~8℃贮存,有效期为24个月。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测定,试验结果满足2.1、2.3、2.4、2.5、2.6.1、2.6.2、2.7的要求。 2.8.2复溶稳定性:工作液18℃~25℃可稳定2天,2℃~8℃可稳定7天。试验结果满足2.5、2.7的要求。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GOD-PAP法)产品技术要求rzsd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GOD-PAP法) 组成: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2主要组成成分 2.1外观 2.1.1 试剂(R)应为浅黄色透明溶液,无混浊,无未溶解物; 2.1.2 校准液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混浊,无未溶解物; 2.1.3 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损。

2.2 净含量 试剂(R)和校准液的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主波长505nm、副波长700nm处(光径1cm),试剂空白吸光度A ≤0.2。 2.4分析灵敏度 测量1mmol/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ΔA≥0.02。 2.5 线性范围 在[1,25]m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 在[1,10]mmol/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1mmol/L;在(10,25]mmol/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 重复性 重复测定(2.8±0.5)mmol/L、(5±1)mmol/L和 (7± 0.5)mmol/L的样品,变异系数CV≤5%。 2.6.2 批间差 相对极差≤5%。 2.7 准确度 测定标准物质GBW09175,测定值与靶值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8 稳定性 原包装的Glu试剂盒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试剂盒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满后,检测2.3、2.4、2.5、2.6.1、2.7项,结果应符合各项目的要求。 2.9 校准液溯源性 按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试剂盒校准液溯源至NIST SRM965。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实验十三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 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 实验原理 I 2与NaOH 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 和NaIO 3,当酸化时NaIO 3又恢复成I 2析出,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4、C 6H 12O 6作用完后,过量的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 3+2NaI 5、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 NaIO 3+5NaI+6HCl=3I 2+6NaCl+3H 2O 6、析出过量的碘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实验还涉及到Na 2S 2O 3和 I 2溶液的标定 1、Na 2S 2O 3的标定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I 2+2S 2O 32-=S 4O 62-+2I - Cr 2O 72-~3I 2~6S 2O 3 2- 32232272232200.256)(6O S Na O S Na O Cr K O S Na V c V cV c ??=?= 2、碘的标定 I 2+2S 2O 32-=S 4O 62-+2I - V V c 322322O S Na O S Na c 2/1= 3、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计算式:%100506126?=L g O H C W 标示量葡萄糖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 仪器 称量瓶、电子台秤、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 )、移液管(25ml )、量筒(10ml )、锥形瓶(25ml ,3个)、酸式滴定管(50ml )、烧杯(50ml )、玻璃棒、碘量瓶 2、 药品 K 2Cr 2O 7(S )、盐酸(6mol/L )、KI 溶液(100g/L)、淀粉(5g/L)、Na 2S 2O 3溶液(L )、I 2溶液(L )、NaOH 溶液(1mol/L )、葡萄糖注射液(5%) 四、 实验步骤 ()()()()()) (100000.25100021101612632232222-??????????-?L g O H C M O S Na v O S Na c I v I c 葡萄糖含量=

实验1 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1)

实验一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葡萄糖中一般杂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等一般杂质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杂质限量计算; 3.正确使用纳氏比色管。 二、实验操作 试药:葡萄糖 试剂:酚酞、氢氧化钠、氯化钴、重硌酸钾、硫酸铜、硝酸、硝酸银、氯化钠、氯化钡、盐酸、硫酸、硫氰酸铵、90%乙醇、无水乙醇、磺基水杨酸、硫代乙酰胺、硝酸铅 仪器:石蕊试纸5盒、滴瓶5个、量筒50ml、10ml各8个,移液管5ml、2ml、1ml各8只,烧杯100ml各8只、石英比色皿3对 2.1 酸度取本品2.0克,加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显粉红色。 2.2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g,加热水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10ml,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中国药典2000年二部附录IX 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3ml、比色用重硌酸钾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6ml,加水稀释50ml)1.0ml加水稀释至10ml比较,不得更深。 2.3 氯化物取本品0.6g,加水溶解使成25ml(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遇石蕊试纸显中性反应),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滤过。臵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适量使成约40ml,加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臵5分钟,如发生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一定量制成的对照液【取标准氯化钠溶液(10

μg Cl/ml)6.0ml臵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用水稀释使成约40ml后,加硝酸银试液1ml,再加水适量使成约40ml后,加硝酸银试液1ml,再加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再暗处放臵5分钟】比较,不得更浓(0.01%)。 2.4 硫酸盐取本品2.0g,加水溶解使成40ml(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遇石蕊试纸显中性反应)。溶液如不澄清,滤过,臵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加25%氯化钡溶液5ml,加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放臵10分钟,如发生混浊,与对照标准液【取标准硫酸钾溶液(100μgSO4/ml)2.0ml,臵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使成40ml,加稀盐酸2ml,加25%氯化钡溶液5ml,加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放臵10分钟】比较,不得更浓(0.01%)。 2.5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90%乙醇30ml,臵水浴上加热回流约10分钟,溶液应澄清。 2.6 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碘试液1滴,应即显黄色。 2.7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不得过9.5%。 2.8 铁盐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3滴,缓缓煮沸5分钟,放冷,加水稀释使成45ml,加硫氰酸铵溶液(30→100)3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2.0ml用同一方法制成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2.9 重金属取25ml纳氏比色管两支,一管加标准铅溶液(10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氧化酶法(精)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氧化酶法 Glucose使用说明书(液体双试剂) 【用途】: 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 血糖增高:糖尿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膜炎、胰癌等。 血糖降低:饥饿、胰岛素分泌过多、甲减、急性肝损害、原发性肝癌等。 【方法学原理】: 葡萄糖+O2+H2O 葡萄糖氧化酶 ?→ ????葡萄糖酸+H2O2 H2O2+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 过氧化物酶 ?→ ????醌亚胺染料+H2O 【使用方法】: [仪器要求]:适用于各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标本要求]:标本在30分钟内分离血清,否则由于糖酵解使结果降低;用草酸钾—氟化钠为抗凝剂可抑制糖分解,分离血清(浆)标本在2-8℃可稳定24小时,-20℃冷冻可稳定30天。 [稳定性与保存]:试剂2~8℃贮存可稳定一年;单试剂工作液在2~8℃贮存可稳定一个月。 【结果计算】: GLU含量(mmol/L)=标准 C A A S T? 【正常参考值】: 3.89-6.11mmol/L (70-110mg/dl) 低血糖症临界水平2.7-3.89mmol/L 高血糖症临界水平6.11-7.22mmol/L 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注意事项】: 1、试剂与样品的用量可按其比例放大缩小,计算公式不变。 2、谷胱甘肽,10mg/dl左旋多巴可能引起负偏差。 3、双试剂法可有效消除维生素C、胆红素等的干扰。 【性能特征】: 1、试剂空白:<0.300 2、线性范围:0-23mmol/L 3、准确度:与质控血清靶值相对偏差应≤10% 4、精密度:n=20 批内CV≤5% 批间极差≤6%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沪药管械生产许2004 【产品注册号】:沪食药监械(准)字号 【执行标准】:YZB/沪0840-40-2005 上海容铸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电话:02190761

9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碘量法

新乡医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一、实验名称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二、授课对象药学授课形式实验教学 三、教学目标1.学习间接碘量法中剩余滴定法的操作 2.掌握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1.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2.终点的观察 五、教学安排与课时分配实验讲解 40min 学生做实验 120min 六、授课重点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 七、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淀粉指示剂指示的终点2.控制NaOH的滴加速度 八、授课方法教师示范讲述,学生操作 九、使用教材《分析化学实验》自编教材 十、教研室 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间接碘量法中剩余滴定法的操作; 2.掌握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以上反应可知,有关反应物间化学计量的物质的量比为: Na2S2O3:I2:NaIO:CH2OH(CHOH)4CHO = 2:1:1:1由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求得剩余I2溶液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葡萄糖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25mL碱式滴定管,250mL碘量瓶,25mL移液管,10mL、100mL 量筒,洗耳球;葡萄糖(药用),0.05 mol·L-1碘溶液,0.1 mol·L-1NaOH 溶液,0.5 mol·L-1H2SO4溶液,0.1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0.5%淀粉指示液。 四、实验步骤 取样品约0.1g,精密称定,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 使之溶解。加入0.05 mol·L-1I2溶液25.00mL,在不断摇动下缓慢滴加0.1mol·L-1NaOH溶液40mL至溶液呈淡黄色。密塞、暗置10分钟。加0.5 mol·L-1H2SO4溶液6mL,摇匀,用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1)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到溶液蓝色消失,即达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计算葡萄糖的含量: = 198.2 五、注意事项 NaOH的滴加速度不宜过快,否则过量的NaIO来不及与葡萄糖作用,本身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不与葡萄糖作用的NaIO3而导致葡萄糖氧化不完全,使结果偏低。 六、思考题 1.样品称取量是如何确定的? 2.怎样判断接近滴定终点?如何判断滴定终点?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九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实验原理 I2与NaOH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和NaIO3,当酸化时NaIO3又恢复成I2析出,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 I2与NaOH作用生成NaIO和NaI: I2 + 2OH- = IO- + I- + H2O 2) C6H12O6和NaIO定量作用: C6H12O6 + IO- = C6H12O7 + I- 总反应式为:I2 + C6H12O6 + 2OH- = C6H12O7 + 2I- + H2O 3) 未与葡萄糖作用的NaIO在碱性溶液中歧化成NaI和NaIO3: 3IO- = IO3- + 2I- 4) 在酸性条件下,NaIO3又恢复成I2析出: IO3- + 5I- + 6H+ = 3I2 + 3H2O 5) 用Na2S2O3滴定析出的I2 I2 + 2S2O32- = S4O62- + 2I- 因为1mol葡萄糖与1molI2作用,而1molIO-可产生1molI2从而可以测定出葡萄糖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分析天平、台秤、烧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碘量瓶(250mL) I2(s)(A.R.)、KI(s)(A.R.)、Na2S2O3(s)(A.R.)、Na2CO3(s)(A.R.)、K2Cr2O7(s)(A.R. ,于140℃电烘箱中干燥2h,贮于干燥器中备用)、KI(20%)、HCl(6mol·L-1)、淀粉溶液(0.5%)、NaOH(2mol·L-1)、葡萄糖试样(0.05%)。 四、实验步骤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1 / 2 实验十三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 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 实验原理 I 2与NaOH 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 和NaIO 3,当酸化时NaIO 3又恢复成I 2析出,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4、C 6H 12O 6作用完后,过量的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 3+2NaI 5、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 NaIO 3+5NaI+6HCl=3I 2+6NaCl+3H 2O 6、析出过量的碘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实验还涉及到Na 2S 2O 3和 I 2溶液的标定 1、Na 2S 2O 3的标定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I 2+2S 2O 32-=S 4O 62-+2I - Cr 2O 72-~3I 2~6S 2O 32- 3223 2272232200.256)(6O S Na O S Na O Cr K O S Na V c V cV c ??=?= 2、碘的标定 I 2+2S 2O 32-=S 4O 62-+2I - V V c 322322O S Na O S Na c 2/1= 3、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计算式:%100506126?=L g O H C W 标示量葡萄糖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 仪器 称量瓶、电子台秤、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 )、移液管(25ml )、量筒(10ml )、锥形瓶(25ml ,3个)、酸式滴定管(50ml )、烧杯(50ml )、玻璃棒、碘量瓶 2、 药品 K 2Cr 2O 7(S )、盐酸(6mol/L )、KI 溶液(100g/L)、淀粉(5g/L)、Na 2S 2O 3溶液(0.1mol/L )、I 2溶液(0.05mol/L )、NaOH 溶液(1mol/L )、葡萄糖注射液(5%) 四、 实验步骤 ()()()()())(100000.25100021101612632232222-??????????-?L g O H C M O S Na v O S Na c I v I c 葡萄糖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