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新能源风电项目进展顺利

宝新能源风电项目进展顺利

宝新能源风电项目进展顺利

宝新能源风电项目进展顺利

时间:2009年09月29日

来源:羊城晚报

下一步将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宝新能源(000690)陆丰甲湖湾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之一———陆丰甲湖湾(陆上)风电场一期工程(48MW)今日正式宣告建设完工。同日,陆丰甲湖湾能源基地东湖公路南段也宣告竣工。这两项工程的完工,标志着宝新能源风电项目已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据介绍,陆丰甲湖湾(陆上)风电场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99MW,总投资约12亿元。该项目规划分两期建设,一、二期分别装设24台2MW风力发电机组。今日完工的一期工程实际装机容量为4.8万千瓦,目前已全部建设完工,下一步将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宝新能源董事长宁远喜表示,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在建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梅县荷树园电厂煤矸石发电的基础上,宝新能源积极实施蓝海战略,进入前景广阔的风力发电领域,这是公司做大做强新能源电力产业的战略决策。这两项工程的完工,意味着宝新能源陆丰甲湖湾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进入整体提速发展阶段,将有力促进公司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宝新能源陆丰甲湖湾能源基地项目远期规划还包括甲湖湾(陆上)风电场二期4.95万千瓦工程、甲湖湾(海上)风电场125万千瓦工程、甲湖湾发电厂8?0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项目,及陆丰甲湖湾煤电及通用码头10万吨级项目;清洁能源总规划装机容量935万千瓦。项目完全建成后,有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之一。

风电新能源及其并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风电新能源及其并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提倡低碳生活,大力发展风电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点之一,众所周知,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生成周期非常长,甚至需要上千年的生成周期。因此,风电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风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我国沿海地区、草原地区、山区以及高原地区等严重缺乏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但是这些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带动当地的发展,已经成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标签:风电新能源;并网技术;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F7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是能源和环境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证各自的能源安全并应对气候变化,纷纷调整能源战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尤其是风能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以其无污染、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使用前景广阔的优势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由于海域面积辽阔,风能储量很大且分布较广,开发潜力很大。近年来,在能源和环境危机日趋紧迫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能源战略,对能源结构进行了调整,风电产业及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风电并网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并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深入推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1风电新能源存在的问题 1.1风能不稳定、不可控 风能的能量密度低,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此对风能的利用在调节和控制方面不易掌控,对风能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阻碍。 1.2风力发电厂的位置偏远 我国的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都比较偏远,对于资源短缺地区的距离较远,风电的外送被电网的输电能力所限制,中国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加强电网的建设。 1.3风能的能量密度不大

新能源专业-风能试卷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在风资源测量中风速仪.风向标安装时,建议至少安装()层。 A.2 B.3 C.5 D.8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2.()是影响风力发电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A.风向 B.风速 C.风况 D.风能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3.()的接线形式包括:单元接线,桥形接线,角形接线,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等。 A.有汇流母线 B.无汇流母线 C.双母线分段 D.带旁路母线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4.风电场工程施工的()是工程管理中最为核心的管理。 A.投资控制

B.工期控制 C.质量管理 D.合同管理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5.单母线接线的优点是: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A.操作简单 B.可靠性高 C.调度灵活 D.便于试验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6.系统中设置旁路母线的主要作用是() A.可实现多母线供电 B.可检修出线断路器时不中断出线供电 C.可增加系统运行方式 D.可构成环网供电形式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7.我国建设风电场时,一般要求在当地连续测风()以上。 A.3个月 B.6个月 C.3年 D.1年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8.()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A.东南沿海及其岛屿 B.内蒙古和甘肃北部 C.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 D.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9.以下()为有汇流母线系统的工作特点。 A.易于扩建.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大 B.不易于扩建.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小 C.易于扩建.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小 D.不适用于有较多出线场合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10.风电场电气设备停电过程中的设备工作状态变化为:()。 A.运行-热备用-检修-冷备用 B.运行-检修-热备用-冷备用 C.运行-冷备用-检修-热备用 D.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风电场施工辅助工程指为辅助主体施工而修建的临时性工程,主要包括:()。

新能源风力发电的发展思路探索

新能源风力发电的发展思路探索 发表时间:2019-04-01T11:54:53.1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作者:刘波 [导读] 摘要:风能是一种十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地满足当前我国用电量增加的问题。 (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可克达拉市 835213) 摘要:风能是一种十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地满足当前我国用电量增加的问题。我国具有大量的风能资源,使得风能在我国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要继续推动风能产业的发展,保证市场公平,推动风能汗液的技术研发,推动风能发电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风力发电;发展思路;分析 1风力发电 1.1风力发电的原理和特点 风力发电是一个将风能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由风力发电机和其控制系统实现,当风力进入发电系统后,便成为发电系统的输入信号,系统内的风力控制器输出桨距角信号,对机械的转和输出功率进行调整。机械产生的能量会进入发电机,最后转化成电能进入电网[1]。风能发电的特点在于风能是可再生的,发电厂的建设周期很短,装机规模灵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运营维护简单,造价低。 1.2风力发电系统的类型 常见的风力发电系统主要有三种,包括恒速感应发电系统,变速恒频双馈式发电系统和变速同步发电系统。恒速感应发电系统在当前使用的最为广泛,这种系统的构造简单,造价很低,发电过程比较容易控制,后期维护投入非常低;但是这类系统存在着不能有效控制无功补偿的问题,使得供电效率很低[2]。变速恒频双馈式发电主要使用在电力生产中,这类系统的优势在于发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容易控制,不需要无功补偿,成本低的同时对风能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但是这类系统比较复杂,使得维护比较困难。变速同步发电系统还处于摸索阶段,而且造价很高,目前并没有太多的使用,但是该系统具备着不需要无功补偿和稳定性高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潜力。 2我国新能源风力发电的现状 《可再生能源法》作为我国对新能源发展的规划,其预示着可再生能源将会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部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风力发电水平已经不容小觑,风电装机比重越来越高,到2008年8月,已经进入世界前五,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大国。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增长率和总装机量都占全世界第一,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风电系统最大的国家。 如今我国对于国内风电发展所需的一般零件都已能够自给自足,但在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部件如励磁系统和一些关键电子元件仍然需要从外国大量进口。因此,我国必须在高层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才能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趋势。 3问题分析 3.1风能能源的评估有待完善 对于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并以此制定风力发电的规划是我国风力发电进行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相关机构在开展的风力能源评估还处于有点完善的状态,距离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开展对于风力发电的相关资料整理以及重新进行调查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部门应该更加严格的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风力分别进行检测和评估,同时还需要不断对我国现有的风力发电场所产能进行更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 3.2自主创新需要提升 在目前我国对于风力发电产业生态圈建设尚未完成的过程中,我国的企业对于大型兆瓦发电机的信息技术吸收还没有充分进行。与此同时,我国对于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核心设备和相关零件还无法进行自主生产,这是制约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更快地进行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作的自主创新,同时加强完整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研究,都是保障我国风力发电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1]。 3.3国家电力网络与风力发电的发展不协调 目前我国电力网络设施的管理和运用并没有与风力发电产生足够的协调性。在风力发电场所接入电网的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完成,整个国家电网的发展规划也缺乏对于风力发电场所的重视。就这个问题,还需要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从而保证风力发电场所与国家电网之间可以共同协调发展,更好地为风力发电的发展提供保障。 4新能源风力发电的发展思路 4.1政府提供足够的政策 风力发电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没有足够底气的公司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因此政府如果能够给出一些充满诱惑的“橄榄枝”,那些企业还是会冒一下风险闯一下的。比如,政府颁布多购多奖励,少购少处罚的政策,通过政策来刺激企业的投资,这样能够带动起风力发电的发展。其次,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电厂和电网的建设点,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定的补助,让害怕风险的企业有了保障,这样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风力发电,达到推动风力发电发展的目的。 4.2实现风力发电的产业化发展 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风力发电后,风电企业就会慢慢变得和其他发电产业一样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些企业能够在产业集群中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就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样,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营造一个以发展为目标的产业集群。这样就能使电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促进经济的发展。 4.3政府完善市场检查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风电发展规划与电网规划的不相协调,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并且完善监管制度。首先,要吸引其余公司加入风电产业,这就需要政府对风电产业结构体制进行改革,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中建立一个公平开放、能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投资的平台。其次,为了使投资的主体群众保持一个较高的积极性,政府应该放低政策,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投资平台。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风力发电投资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保障,这就需要政府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保证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 4.4明确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目标 为了促进我国风力发电的健康发展,同时不断提升我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需要对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目标进行

有关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的探讨

有关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31T12:46:23.82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0期作者:乔健邓高 [导读] 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已被世界公认为一大难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风电新能源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开发和利用风电新能源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风电难以储存、风能不稳定、风电场位置分布不均匀,在风电并网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中通过探讨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为我国新能源风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风电新能源;发展;并网技术 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已被世界公认为一大难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在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因技术相对其它新能源来说相对成熟,因此在我国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加之,风能资源实际上也是在间接利用太阳能,本身具有污染小、占地少、储量大的优点,我国具有较大的地理面积和较长的海岸线,因此,在我国推行风力发电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本文中笔者通过探讨风电新能源与并网技术在新能源风力发电中的应用,重点突出并网技术对于风力发电的影响。 一制约我国风力发电机装机规模的因素 风力发电因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所重视,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部大陆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都逐步在加快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风电场,现在风力发电也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向产业化发展。这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结构、治理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意义。 中国风电新装机容量在2016年达到了2337万kw,数量已经很大,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风电开发国之一。但是我国风电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而且在供电方面,我国的电力系统主要是恒温恒频异步风电系统,而风电比较依赖自燃资源,电源比较分散,这就造成了风电并网电网后,降低了电网的稳定性和质量,很多企业不愿意风电入网。因此,在我国要不断发展风电事业,就必须首要解决风电入网问题。 1.1 风能在储存方面较难 风电在存储过程中成本较高,风电相较于火力发电成本就较高,同时,相比较储电成本,发电成本更高,这就导致基本上不储电的现状。 1.2 不稳定的风能 对于风能来说,主要利用自然资源,风向和风速都是不确定因素,属于过程性能源,因此,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风力发电过程中也较难控制。因此,通过风力发电,电能波动性较大,也比较随机。 1.3 分布不均匀的风电场 我国地理位置大,风能资源分布不均匀,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当需要开发大规模风电时,就需要相应配套的风电输送设备,同时配合强化电网建设。 二解决我国风电并网技术难题的有效途径 2.1 科学合理管理电力项目工程 风电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和举措,因此要不断深入和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深度剖析原因,使得风力发电项目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大监督检查施工现场,若与设计存在偏差,要及时记录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时调整施工,减少工程变更,使后续工程有序开展进行。 2.2 合理规划建设、优化布局结构 闭环结构开环运行的方式应该为电网建设所使用,采用此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换言之,网络建设主要为环形状,出现故障时转变为辐射状,线路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就必须能够通过合理使用开关,选择其它线路供电,用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因此,在开发风力发电时,也要采取这种手段,这样有利于风力发电入网建设,这就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规划,形成自己的布局结构,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通过降低功率损耗来降低电网压力 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是电网中的两种损耗形式。因此要通过功率计算来深化研究功率损耗,采用降低损耗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用电负荷,进一步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换言之,我们在设计电路时,要合理选择导线的路径,减少电路中电阻的功率损耗,这个主要通过有功功率的计算来实现。 在考虑无功功率的损耗问题时,这就在于专业变压器的选择问题,这也是要求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电网事业时,要不断实现电网资源的整合,采取静止无功补偿器、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等方法,来实现有针对性的无功补偿。对于我国来说,要结合自身电网特点,建设和选择设备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断降低电网运行过程的负荷问题,这样有利于新能源风电事业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 2.4 不断提高风电设备技术,延长使用寿命 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方与用电负荷距离较远,就存在必须进行输电,输电线路长,就不可避免得电能损耗,从而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在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电压就存在了偏低的现象,这就造成电力系统不能在正常负载下正常运行。电灯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这一原因,低电压造成感应电机的温度上升,使得电灯没有达到使用寿命,就降低了其亮度。在采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在变压器上设置开关的方法,有效避免电压过低,从而降低电能损耗。这就需要电力行业发展时,要不断为风力发电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2.5 多能互补政策的实施 风力发电不稳定,电速过快电压过高,就会停止设备运行。为了能够解决在风力发电并网后存在的技术问题,我国政府要不断为风力发电配套电力调度,完善市场机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多种能源互补的运行模式,促进电网消耗风电的能力,探索我国自身

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作业精

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作 业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 风能概述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发展潜力巨大。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中国陆上离地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居世界第1位。其中, 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2, 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900万kW。另外,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全国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 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中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约在7000-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km之内。而且海上风电场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海上风能丰富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7. 5亿kW。海上风速高,很少有静风期,可以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发电容量。海水表面粗糙度低,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可以降低风电机组塔架高度。海上风的湍流强度低,没有复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可减少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延长使用寿命。一般估计海上风速比平原沿岸高20%,发电量增加70%,在陆上设计寿命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以下,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在3000h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大, 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 风力发电

北京京城新能源(原北重风电)1.5MW机组情况介绍

北京京城新能源有限公司(原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风电分公司)风电产品情况介绍 一、企业情况介绍 北京京城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是在原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风电分公司和大电机事业部的基础上,由北京京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市机械局)直接投资控股,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重型电机厂参股组建,旨在打造风电全功能型企业。新公司将成为集技术研发、相关组件制造、机组总装、技术咨询、售后服务、风电场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风电设备制造与服务的供应商。 公司注册资本亿元,现有员工400多人,目前已具备风电机组1000MW以上、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和交流电动机1000MW的生产能力。 北京京城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重公司,前身北京重型电机厂创建于1958年),是以生产经营火力发电机组(包括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其辅机)、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交流电动机为主导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 北重公司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注册资本亿元。现有员工28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50多人;拥有以数控设备为主的加工设备700多台(套),装备水平精良,试验检测设施完备;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并在北京延庆、河北三河建有生产基地3万平方米。 二、企业发展风电的背景和历程 2005年末,北重公司贯彻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生产综合实力,在北京市政府、京城机电控股公司的支持下,通过市场调研以引进世界上先进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为依托,在2006年1月引进了德国Dewind 公司 D8型2000KW风力发电机组全部设计、制造技术。 2007年正式进入BZD80-2000型风电机组生产阶段,2008年7月首台低温型风电机组正式下线,2008年实现生产75台套风电机组,2009年底99台风机都

中国新能源风能的利用现状及发展

中国新能源风能的利用现状及发展 发表时间:2016-07-05T14:55:10.1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作者:王飞王丹 [导读]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 王飞王丹 (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新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永续性等特点。我国新能源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其中,风电发展最为迅猛。但中国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风电的并网消纳难、电力市场不完善、相关配套法规不健全和风机制造技术基础薄弱等,这些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风能资源,风电 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自然储量的有限性以及人类对其需求的无限性,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化石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资源量少、资源消耗量大、能源供需矛盾尖锐以及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发了气候的极端变化和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必须另辟蹊径,积极寻求能够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以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又称非化石能源,不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低碳、清洁、环保,既有利于保障能源供给,又可极大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新能源被认为是能够同时解决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点,因而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热点。 新能源特别是风能,是一种清洁、廉价、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它与常规能源不同,在其利用过程中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其储量也不会随着其本身的转化和利用而减少。不但分布来源广泛和储量丰富,而且技术相对成熟,开发利用成本相对较低,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条件。因此,风能这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日益关注。我国不但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而且风电开发和利用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1 中国的风能资源及分布 地球大气中蕴藏着巨大的风能资源,据估算约有2 x 1010 kW。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 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 /m2,风能资源总量约32. 26亿kW,估计只有约10%可以利用,测算出陆地上技术可开发风能储量约2. 53亿kW;近海可开发利用风能约7. 5亿kW,共计约10亿kW,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按同样条件对沿海水深2-15 m海域估算,海上风能储量750GW,共计约1 TW。 2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在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众多可再生能源资源中,风能因其易获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成本低等特征,在世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中获得了巨大发展。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进步,风电发电量、装机容量和风电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2. 1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规模不断扩大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的增长数量均翻番。截至2011年底,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800万kw,而在2006年新增装机容量仅为134. 73万kW;到2011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了62. 7GW,居全球领先地位。连续6年的装机容量的大规模、快速增长,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率已占全球总增量的40%。在过去的几年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在不断增加,且每年的增长幅度也逐步扩大,在这段时期我国进入了风电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连续5年的翻番增长后,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有所减缓。截止到2012年6月,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kw,首次超越美国,达到世界第一。 2. 2 中国风电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 我国风力发电起步较晚,在2004年之前风能利用技术落后,风电设备制造业不完善。为了促进我国风电发展,降低设备成本,国家一直坚持推进风机设备国产化,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臻完善,我国风电装机在全国的覆盖面逐步扩大。我国首先安装第一台风力机的省市分别为北京、湖北、山西、河南和湖南,其他各省市也相继建立起了风电场。中国可再生能源课题综合组和风能组就风能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分别进行了预测,另外,国内外一些专家和机构也对我国风能发展目标进行过预测。 2. 3 风电技术阻碍了我国风电的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我国风能发展中技术创新还很薄弱,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从国外引进技术。虽然,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所有国家都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通过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来缩小差距,提高竟争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就不知道引进什么先进技术,引进以后也不会消化吸收,更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尽管目前我国的风机设备企业已经打破了国外对于兆瓦级风机的技术垄断,风电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风能利用的进程中,技术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在2010年前,我国的风电行业技术标准在风电设备制造、安装、维护和检测等整个产业链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中,要么存在空白,要么是早期制定的,更新太慢,要么采用的是欧洲标准,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要求。风电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与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转变的进程。 3 中国风能未来的发展 我国的风能发展尽管在2010年和2011年两年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但这也正标志着我国的风电行业将要从高速发展期步入到调整期,即将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提到,风电是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国内看,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发展陆上风电的同时,海上发电也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黄金发展期。“十二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为500万kW, 2015年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和服务体系;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

风能及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风能及新能源发电技术 授课教师:王凌云 开课时间:二O一一至二O一二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基本情况

第一章太阳能及其利用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作业:1.1,1.2,1.5,1.6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太阳能概述 一、太阳能利用概述 太阳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H·H →He ;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2.5亿桶(158.98L,128-142kg)石油/天;500万t标煤/s ; 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化石燃料等几乎所有的能源均来自太阳;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陆地每年辐射总量3.3×103-8.4×106 kJ/(m2·年),相当于2.4×104亿t标煤,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日照在5×106kJ/(m2·年)以上; 丰富地区: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 二、太阳能的特点 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地球诞生起,太阳已向地球提供能源47亿年,太阳寿命还可有60亿年。 2、清洁、无污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影响生态平衡。 3、太阳能能量密度低,并且受地区、昼夜、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即便是晴天中午,每平方米太阳能最多仅1kW。 三、太阳对地球的辐射 1、太阳常数 指的是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辐射的单位面积上每秒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强度。太阳可视为一个温度为5762K的黑体,经长期实测与推算,太阳常数为1353w/m2。 2、大气质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大气层厚度的影响,大气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反射越严重,到达地面的辐射能量就越少;而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路径的长短与太阳辐射方向有关。 3、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衰减 各种气体(臭氧、温室气体、水汽等)、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面的是很少一部分,波长范围在0.29-2.5μm,占太阳辐射能量的95%,其中紫外区(0.3-0.4μm)能量很少,可见光区(0.4-0.76μm)和红外区(0.76-2.5μm)各占50%。 太阳辐射强度的峰值随太阳高度减少向长波方向移动,因此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光呈橘(暗)红色。 4、到达地面太阳辐射(日射)的强度 直射(直接接受且方向没有改变)+ 散射(反射和散射,来自半球天空各个方向) 四、太阳辐射的测量 太阳直射强度:太阳光垂直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 总辐射强度:水平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来自整个半球形天空的太阳辐射能总和,包括直射和散射。 第二节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并转化为热量向工质传热的基本部件。 一、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一)概述 平板型集热器属于非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特点是:直接采集自然光,其采光面积= 集热面积= 散热面积,因此,一般集热温度较低(小于100℃)。

新能源风力发电技术基础知识

新能源风力发电技术基础知识 风力大点技术是把风能转变为电能的技术。通过风力发电机实现,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人类对于风能的开发利用也很早就开始了。但是,近代火力、水力发电机的广泛应用和20世纪50年代中东油田的发展,使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缓慢下来。在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工作开展较早,但是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因而发展较慢。如今在我国风能利用与风力发电技术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开发与研制方面。 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风轮是集风装置,它的作用是把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转变为风轮旋转的机械能。一般风力发电机的风轮由2个或3个叶片构成。在风力发电机中,已采用的发电机有3种,即直流发电机、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异步交流发电机。风力发电机中调向器的功能是使风力发电机的风轮随时都迎着风向,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获取风能。一般风力发电机几乎全部是利用尾翼来控制风轮的迎风方向的。尾翼的材料通常采用镀锌薄钢板。限速安全机构是用来保证风力发电机运行安全的。限速安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风力发电机风轮的转速在一定的风速范围内保持基本不变。塔架是

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机构,稍大的风力发电机塔架一般采用由角钢或圆钢组成的桁架结构。风力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大小有关。由于自然界的风速是极不稳定的,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极不稳定。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一般是不能直接用在电器上的,先要储存起来。目前风力发电机用的蓄电池多为铅酸蓄电池。 风轮叶片是风力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平面和剖面几何形状与风力机空气动力特性密切相关。目前,水平轴风力机叶片一般为2 片或3 片。两叶片风轮的制造成本较低,但叶片几何形状及风轮旋转速度相同时,两叶片风轮对应最大风能利用系数的转速比较高、由脉动载荷引起的风轮轴向力变化也较大。三叶片风轮由于外形整体对称,旋转速度较低、噪声相对较小,更易于为大众接受,故目前三叶片风轮居多。风轮叶片在空气动力作用下主要产生两种力:升力推动风力机旋转进行有效工作,阻力形成对风轮叶片的正面压力。 通常笼型异步发电机,其定子由铁芯和定子绕组构成,转子为笼型结构,转子铁芯由硅钢片叠成。其转子无需外加励磁,没有集电环和电刷,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价格便宜且并网容易。由于是定速恒频机组,转速基本不变,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最佳Cp下的概率较小,因而其发电能力比后述的两种机型低。该类型机组运行时,从电力系统吸收无功功率,为满足电网对风电场功率因数的要求,多在机端并联补偿电容器。由于风速随气候环境变化,驱动发电机的风力机不可能常运行在额定风速下,为充分利用低风速时的风能,

新能源风电光伏电站典型解决方案

新能源/风电/光伏电站典型解决方案 1.方案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火电、水电、核电等传统电力能源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尤其是光伏面板原材料和制作工艺的越来越成熟,使得太阳能光发电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型光伏发电站,相比传统电网变电站而言,在智能微机保护、测量、计量及控制方面,提出了全新要求,对此,我公司基于电网变电站强大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平台,结合光伏电站的新需求,完善了一整套光伏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系统解决方案。 2.应用场景 光伏电站典型应用场景为: 1)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10MW及以上)如图1所示。 2)工业厂区屋顶光伏发电站(通常是1MW及以上级别)如图2所示。 3.方案实现 3.1.概述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因光伏场地大,各逆变器室之间、各逆变器与主控制室之间距离较远,工业控制监控系统宜采用光纤环型网络,相邻逆变器室内的环网交换机互相连接,环型网络如

厂区屋顶光伏电站,因光伏场地分散,各屋顶光伏发电监控单元之间没有专用的电缆或光缆连接通道,计算机监控系统宜采用无线网桥星型拓扑网络,实现各屋顶光伏箱变测控装置模块的集中监控,网络如图4。 3.2.设计原则 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14285-2006 2)《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1990 3)《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9 4)《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4 5)《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 6)《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2004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8)《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2010年9月 9)根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和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意见进行并网光伏电站的系统继电保护设计、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通信系统设计。 3.3.装置列表 1.光伏电站后台监控系统,远动主机.前置机及规约转换.公用测控装置.110kV送出线光线差动保护装置.35kV送出线光线差动保护装置.升压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升压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升压变压器

新能源专业——风能试卷

新能源专业——风能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地形较为平坦的风电场,可选择场址中央处安装测量设备,一座测风塔控制半径不宜超过()m。 A.2k B.5k C.8k D.10k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2.风力发电是在大量利用风力提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首先起源于()。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丹麦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3.以下()为有汇流母线系统的工作特点。 A.易于扩建.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大 B.不易于扩建.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小 C.易于扩建.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小 D.不适用于有较多出线场合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4.单母线接线的优点是: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便于扩建和

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A.操作简单 B.可靠性高 C.调度灵活 D.便于试验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5.桥形接线采用的高压断路器数量少,4个回路只需要()断路器,在容量较小的发电厂,变电站经常使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6.风速随地面高度的变化随之变化,地面粗糙度越大,这种变化就( )。 A.越大 B.越小 C.基本不变 D.不确定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7.风电场电气设备送电过程中的设备工作状态变化为:()。 A.检修-冷备用-热备用-运行

B.冷备用-检修-热备用-运行 C.检修-热备用-冷备用-运行 D.冷备用-热备用-检修-运行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8.系统中设置旁路母线的主要作用是() A.可实现多母线供电 B.可检修出线断路器时不中断出线供电 C.可增加系统运行方式 D.可构成环网供电形式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9.目前,风电场的主流风力发电机本身输出电压为(),经过机组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10KV或35KV。 A.110V B.220V C.380V D.690V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10.()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 A.东南沿海及其岛屿 B.内蒙古和甘肃北部 C.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

基于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的探讨 孟令峰

基于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的探讨孟令峰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的发展壮大为其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为此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环境状况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新能源的开发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解决能源消耗问题以及整合能源结构,本文主要探讨的新能源发电,对比过去传统的煤、天然气、石油发电,风力发电 实现了能源的可再生,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研发 和推广使用,风力发电技术也日趋成熟,相对风力发电的电机组装机容量变大, 攻克了风力发电中的缺点问题,促进了风力发电的稳定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风力发电;技术探讨 现如今,世界各国对于环境问题和能源损耗问题日益关注,之前为了经济发展,导致环境受到破坏,能源损耗过大,因此,新能源的研发和发展对与我国的 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再生资源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风能作为新能源中发展比较成熟且目前相对技术比较稳定先进的存在,对各 国风能转化发电奠定了基础。 风能转化为发电,也就是风力发电,其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进而 转化成电能的整体过程。加上我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可借助风力涡轮机和控制 系统将风能换成机械能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进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力涡 轮机在整个风力发点系统中直接影响了其性能和效率。目前风力发电机变桨距功 率控制技术和发电机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发电技术,是目前乃至未 来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目前风能的相关现状 我国相对来说属于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风能的储量约为4.83x109MW,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北部地区和东部至南部沿海地带以及岛屿上,比较适 合安装风力发电装置,补充能源发电,进而实现新能源风力发电的覆盖面积扩大。 二、目前风力发电的优缺点 1.风力发电的缺点 目前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电网的冲击较大,二是对于电能的储存存在 浪费,实际用电和风能发电量不匹配。因此,采用风机变桨,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另外,由于风能发电的电波不是标准的正弦函数波形,这也是对电网承载力 的一个考验,加之,风力发电装置都比较大,运输和安装存有一些难度。 2.风力发电的优点 风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且对环境不会存在污染破坏,是相对来说比较安 全可靠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建设的周期一般较短,可实现安装一台运转一台,对 于土地的占有率低,全部设备总占风电场约1%,剩余还可进行农、牧使用,运 行简单,可实现无人值守等等,对于我国实现新能源发电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风力机的功率调节技术 对于风力发电系统,目前的关键核心是如何控制风力机的功率调节,一旦出 现超过额定风速,就会对风力发电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影响机械工作,就需 要减少风力机对于风能的捕获,使其功率保持在额定值左右,确保风力机的正常 运转。现如今,对于风力机进行功率调节的方式主要有定桨距失速调节、变桨距 调节和主动失速调节。 1.定桨距失速控制 对于风力机调节功率方式中的定桨距失速控制,其是将固定螺距风机叶片与

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作业精

一、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 1.1 风能概述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发展潜力巨大。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中国陆上离地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居世界第1位。其中, 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2, 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900万kW。另外,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全国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1.2.1 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 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中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约在7000-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km之内。而且海上风电场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1.2.2 海上风能丰富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7. 5亿kW。海上风速高,很少有静风期,可以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发电容量。海水表面粗糙度低,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可以降低风电机组塔架高度。海上风的湍流强度低,没有复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可减少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延长使用寿命。一般估计海上风速比平原沿岸高20%,发电量增加70%,在陆上设计寿命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以下,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在3000h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大, 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 1.3 风力发电

关于新能源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新能源风力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述 本项目风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区域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豫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京九铁路、济广高速公路、105国道、豫203省道纵贯南北。 XXXX风力电场工程位于XXXXXXXX境内,风场90m高度风速达5.61m/s,地势平坦,距地面90m处湍流较小,本项目拟推荐150台GHFD120-2000/S 型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00MW。其理论发电量为88295.36万kWh,据此推算风力电场的年上网电量为67104.47万kWh,平均单机上网电量为447.36万kWh,风场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236h,有较好的发电效益。 XXXX属黄XXX市属黄河冲积平原,地质结构稳定,无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适合建设风力电项目。 本风力电场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向河南省供电,满足区域负荷发展的需要,节约煤炭等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1风场概述 河南省XXXXXXXX风力电场位于XXXX下的XXXX,XXXX地处XXXX区东部,西邻商丘新区。位于北纬33°43'~34°52'和东经114°49'~116°

39'之间,县境东西宽47.5公里,南北长67.6公里,面积1558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率53%,年平均无霜期216天。XXXX地处中纬度,属于东部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和雨量变化显著,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温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风速3.1m/s,年均气温为14.1℃,年均降水量726.5mm。 虞城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十县通衢,投资环境优良。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豫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京九铁路、济广高速公路、105国道、豫203省道纵贯南北。 项目所在位置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高程在39m~58m之间,自然坡降为1/5000~1/6000。因黄河决口、泛滥,形成三种明显的微型地貌。在区域性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中、新生代盆地南缘,为巨厚的新生界松散沉积物覆盖,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无不良地质灾害。 XX市的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但煤炭资源优势比较突出。目前XXXX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7种,煤炭资源为最重要的优势矿产资源,已进行过地质勘探工作的矿产地15处。 XXXX风力电场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向河南省供电,满足区域负荷发展的需要,节约煤炭等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2风资源及产能分析 2.1风能资源概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