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最新版本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最新版本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最新版本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最新版本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

第一章目的

本规范详细规定软件项目版本管理的对象、存储目录、分支、权限、维护等内容,使软件项目版本管理流程化并规范化,确保在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项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第二章适用范围

所有系统开发及实施项目的软件项目都应进行版本管理。项目中所有正式文档和代码都应纳入配置库(可使用工具建立配置库,本文所述使用的是SVN)进行版本管理。

2.第三章职责

配置库管理员:负责配置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监督开发及测试部门及时提交版本管理对象(即配置项)。

此岗位可由开发或测试人员兼任。

3.第四章内容

4.1. 版本管理对象

包括但不限于:

项目总体计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发计划

需求说明书

需求设计原型

设计说明书

系统开发变更申请单

系统管理手册

用户操作手册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源程序

支持系统运行的配置文件

存储过程脚本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测试脚本

测试报告

上线计划

上线申请

版本维护日志

4.2. 配置库的目录结构

每个项目在配置库中应拥有唯一的项目名称。配置库目录结构与项目内部的目录结构建议按下列格式创建。

配置库目录结构规划:

┠tags(发布)

┃├v1.0.0_T1_2016909

┃├v1.0.0.33899_T1_20161009 ┃├v1.0.0_R1_20161109

┃├v1.1.0_T1_20170109

┃└v1.1.0_R1_20170209

┠trunk(主版本)

┃└projectA

┃├src

┃├MY_MOOC

┃├doc

┃├tool

┃├。。。

┖branches(分支)

├SY_ABC

├TJ_ABC

├WH_MOOC

其中,项目内部的目录结构:

|–projectA

|–src (保存该项目的源程序)

|–doc (保存项目相关文档)

|–000.项目管理(保存项目过程管理相关文档)

|–010.项目计划(保存项目计划相关文档)

|–020.项目需求(保存项目需求相关文档)

|–030.系统设计(保存项目设计相关文档)

|–030.系统测试(保存项目代码测试相关文档)

|–040.系统实施(保存项目部署实施相关文档)

|–050.系统运维(保存项目运维文档,包括培训、用户手册等)

|–060.技术资料(保存项目技术文档,包括第三方技术资料等)

|–。。。(保存项目过程管理相关文档)

|–tool (包括该项目特定的开发、编译、测试等工具)

4.3. 分支(branch)

建议使用分支来协同不同职能小组对同一个配置库的使用,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支的管理。

解决方案建立三个分支,包括主版本开发(trunk)、分支版本开发(branches)和发布(tags)。

主版本开发

是所有分支版本的基准版本,主版本的开发分支。开发部门开发使用。

分版本开发

主版本的分支版本,供开发部门开发使用。开发工程师如果以主版本为基准,进行软件项目开发,要先将trunk目录下的代码分支到branches目录的一个子目录,在那里对代码进行开发。多个主版本的分版本可通过在branches顶级目录创建多个分支目录来区分。

发布

测试和发布专用分支,该分支代码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修改。每个经过测试后的不同版本的代码做快照放到此分支文件夹下。

4.4. 权限管理

应对配置库的访问权限进行管理,确保软件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建议按如下方式进行管理。

4.4.1. 开发工程师

仅拥有自己所属项目的add file、delete file、check out、check in权限,无目录创建和删除权限。开发工程师若想创建目录,需向配置库管理员申请。

4.4.2. 测试工程师

拥有每个项目的测试分支的add file、delete file、check out、check in权限,无目录创建和删除权限,对于其他分支只有只读权限。

4.4.3. 配置库管理员

拥有全部权限,但增删项目和增删目录需要有项目负责人批准。

4.4.4. 其他人员

若需要配置库访问权限,需经技术总监或经技术总监授权的项目经理批准,由配置库

管理员分配权限。

4.5. 版本管理

应对软件系统的版本进行管理,确保版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议按如下方式进行管理。

4.5.1. 版本维护

软件工程各阶段产生的各种文档和代码,应及时并统一上载到配置库由配置库管理员统一管理。对于要修改的配置项,应从配置库中检出(check out)后修改,修改完毕后及时检入(check in),并填写修改的原因和内容。配置项的历史版本应保存在配置库中。

4.5.2. 分支迁移

从开发分支到测试分支的迁移,由开发工程师操作。迁移的时机有:

1. 当开发负责人提交测试申请时;

2. 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修改好一个或多个bug,需要测试工程师验证时。

从测试分支到发布分支的迁移,由配置库管理员操作。迁移的时机有:

1.当开发组提交上线申请时。

对于每个项目从测试分支到发布分支的迁移,配置库管理员要建立分支迁移日志,并详细记录。

4.5.3. 版本升级

软件系统迁移到发布分支后,生成新的版本。

每个系统新的版本不仅以分支形式存在于配置库中,并且要以独立压缩包形式备份。

新版GSP要求-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

一、目的:通过实施质量方针目标管理,以保证质量方针目标顺利实现,质量体系正常 有效运行。 二、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2013年新版GSP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 规,结合本企业经营实际制定本制度。 三、正文: 1.质量方针:是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本公司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公 司在一定时期内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 2.质量目标:主要包括质量指标、服务指标以及重点质量管理工作。 3.质量领导小组负责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与监督实施,质量管理部为责任部门。 4.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 4.1质量方针、目标由公司总经理主持,质量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共同制订。 4.2质量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 4.2.1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 4.2.2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4.2.3公司现实问题和上年度目标未实现的问题。 4.2.4国内外市场信息、情报、经济发展动向; 4.3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制订时间:每年年底(即每年十二月份)。 4.4质量方针目标制订程序: 4.4.1质量管理部每年年底总结本年度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并制订下年度质量 方针及目标设想,形成质量方针、目标,提交总经理、各副总经理(含质量副 总经理)等公司领导进行审议。

4.4.2质量方针、目标经质量领导小组讨论通过。 5.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质量方针、目标自下年度的1月1日起实施,各责任部门 按目标展开图组织开展工作,适用于全体员工。 6.质量方针、目标的执行情况由质量管理部每年底对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组织检 查,对检查的情况记录在“质量方针目标检查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措施及时间期限,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复查。

公司团建活动管理规定

公司团建活动管理规定 为促进团队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团队凝聚力,增进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交流,感受公司大家庭的和谐、温暖,丰富广大同事的业余生活,完善公司福利,增强友谊,体现公司对全体成员的关爱。现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特针对团建活动作以下规定: 一、团建时间及 各部门,原则上每月一次,如无特殊情况,必须举行。 二、团队建设经费适用范围 “团队建设经费”是指在公司各部门专项设置的,部门负责人有权直接支配的部门内部活动费用,采用费用报销形式,先申请后审批的流程。适用于: 1、团队建设经费用于以部门为单位组织的有积极意义的团队活动,活动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促进工作交流开展,符合企业文化要求; 2、团队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参观、学习、读书会、沙龙、茶话会、联谊会、座谈会、内部竞赛、聚餐等,要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3、团队建设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以实物、现金、奖金、提成、绩效等形式进行分配。 三、管理职责 1、人力资源部:负责团队建设活动审核及监督管理。 2、财务部:负责“团队建设专项经费”的账务管理。 3、各部门负责人:团队建设专项经费的申请、使用、报销;部

门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实施;本部门月度费用的控制与管理。 四、团队建设专项经费使用及报销流程 1、活动部门拟定活动实施方案,填写《团队建设专项经费申请表》(见附表),内容包含参加人员、活动意义、预算费用等。 2、团队建设实际费用由团队先行垫付或按照借款流程申请借款。 3、团队活动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由组织部门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凭有效支付凭证(票据)按财务报销流程报销。 4、团队建设专项经费的报销需提供与活动时间相符的有效票据,按照规定标准金额报销。超出报销标准部分由活动团队自行负担。 5、团队活动要求全体成员参加,组织团建活动,部门负责人必须参加,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应安排其他部门负责人。 6、团建活动时间及行程由各部门自行决定,本着不影响公司正常业务工作为原则,团建活动尽量安排在晚上或休息时间。 五、费用管理 1、根据上月业绩目标完成情况作如下分档说明: (1)完成业绩目标,按部门在职人员,每人30元的标准; (2)未完成业绩目标,按部门在职人员,每人20元的标准; (3)业绩排名第一的团队,团建活动经费在原标准加10元; 文化贡献排名第一的团队,团建活动经费在原标准加10元; (4)未完成业绩目标,且业绩排名在本系统倒数第一的团队, 团建活动经费在原标准减10元; (5)品牌部内部单独排名;除品牌部外其他团队进行排名。

公司软件管理规范

XXXXXX有限公司 文件制订(修订、作废)申请单NO.: 表格编码: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软件、程序的管理,确保开发、使用、变更等过程得以受控,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自主开发、外购、客供软件、程序的管理。(如无特别说明,本规范内“软件”包含软件、程序) 3. 软件分类: 3.1产品源程序: 由研发部软件开发工程师编写,实现产品功能的烧录文件。 3.2 ATE测试软件及测试程序: 是指由信息技术部负责编写的配套ATE硬件使用的产品测试软件平台,及在此平台下针对不同型号产品编写的测试程序。 3.3 设备应用程序: 是指工程部在设备操作系统下针对不同产品型号编写的对应程序(ATE除外)。如:打码程序、贴片程序、SPI检测程序、AOI检测程序、分板程序、回流焊程序、X-Ray 测试程序等。 3.4管理应用软件: 是指企业使用的电子化管理工具或系统平台。如:ERP系统、品质管理系统、SPC系统、生产报表系统、电子看板系统、绩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 3.5办公软件:Windows、office、Coremail、PDM、AutoCAD、杀毒软件等。 4、职责定义: 原则上公司各部门均可依据自身需求提出软件申请,由技术部门进行开发,交由使用部门进行管理,异常无法解决时,可向技术部门寻求技术支援。具体定义如下: 4.1 需求提出部门:依据公司或者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软件需求申请。软件需求多由软

件使用部门提出,但也可以由其它部门提出。 4.2使用/管理部门:对提出的申请进行评估,确定需求后向开发部门发起正式申请;在软件验收合格后负责日常的管理、维护等;当异常时且无法解决时,及时向开发部门反馈,并要求协助处理。 4.3开发部门:对于使用/管理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评估,确定执行方案,并最终完成软件开发;开发部门也负责后期的技术支援。 4.4监控部门:负责对软件验收完成后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不出现使用错误,维规操作,使用非法软件及机密软件外流等。 4.4软件管理职责对照见下表: 分类开发部门使用/管理部门监控部门 产品源程序研发部工程部品质部 ATE测试软件及测试程序信息技术部工程部品质部 设备应用程序工程部工程部品质部 管理应用软件信息技术部使用部门信息技术部 办公软件信息技术部使用部门信息技术部 5.软件管理规范: 5.1软件申请、开发、使用管理流程图:(如下图)

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疾病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同时了解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防范工作,依据《全国死因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1、凡在本院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 2、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该地区地段预防保健工作的医生根据死亡证明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3、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要求使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单位盖章。填写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主要职业及工种、身份证号、户口地址、现住址、生前工作单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实足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死亡地点、疾病最高诊断单位及诊断依据、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及住址或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住院号、医师签名、单位盖章、填报日期。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及根本死因。 4、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每天收集本院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并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填报时,需要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联、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5、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收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6、死亡统计资料或分析信息的管理和使用相关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公布。

新版2018gsp质量管理制度

药品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1、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制度第4-7页 2、质量管理检查考核制度第8-9页 3、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第10-14页 4、采购品种审核管理制度第15-16页 5、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管理制度第17-18页 6、供货单位资质审核管理制度第19-21页 7、药品进货和验收质量管理制度第22页 8、药品陈列管理管理制度第23页 9、药品销售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第24-25页 10、拆零药品管理制度第26页 11、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质量管理制度第27-29页 12、含兴奋剂药品管理制度第30-31页 13、药品陈列检查管理制度第32页 14、冷藏药品管理制度第33-37页

15、阴凉药品管理制度第38-39页 16、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第40-41 页 17、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第42-43页 18、药品质量查询管理制度第44-45页 19、药品质量事故管理制度第46-51页 20、药品质量投诉管理制度第52-54页 21、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第55-56页 22、假劣药品报告管理制度第57-58页 23、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第59-60页 24、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第61-62页 25、药品销毁管理制度第63-65页

26、环境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第67页 27、药学服务管理制度第66页 28、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第68-69页 29、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第70页 30、温湿度监测记录管理制度第71页 31、设施设备检查及保养制度第72-74页 32、追回药品管理制度第75-77页 33、召回药品管理制度第78-80页 34、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第81-84页 35、执行药品电子监管规定管理制度第85-86页 36、药品追溯规定管理制度第87-89页

大型活动管理的规定

大型活动管理的规定 为了加强和规范中心大型活动的管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参与活动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大型活动有关管理方法。 一、组织领导 对于大型活动中心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领导小组长,由有参与关部门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活动的主办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管理措施与办法 (一)、以中心名义举行,人员在500人以上,由团中央以上(含)领导参加,冠以全国名号,参与人员多,影响大的活动,可视为大型活动,必须纳入本办法管理。 (二)、凡要举办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必须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具体方法如下: 1、凡需要组织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必须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申请,申请中应写明:举办活动的目的、内容、规模、场所、时间安排等,并注明举办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及相关的保障防范措施。 2、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举办单位申请后,应在活动举办前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活动可行性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再报领导管理小组组长批准。 3、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活动举办前将领导小组的意见书面反馈给活动主办单位。 三、主办单位应覆行的职责 1、主办单位在开展活动前,应针对本次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维护活动纪律的明确要求,介绍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增强与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防范和自救能力。 2、凡主办单位的组织领导未按要求覆行职责,如活动中出现问题应承担全部责任。 四、会务管理 (一)财务:审核财务预算、审核财务运用情况、进行财务结算、全过程财务监控。参与部门实行内部银行,费用内部划拨。根据参与部门承担的任务量核算劳务费用。 (二)邀请领导:根据活动层次和规模确定被邀请的领导机关和被

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及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及死亡病例报告制 度 1、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2、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二十二、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疾病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同时了解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防范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耍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休征。 5、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县级疾病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医务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公司活动管理规范

公司活动管理规范 为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和加强对公司活动的管理,保证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意识,提高公司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企业形象,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目的: 有效传播企业文化和形象,提高团队意识,增强员工凝聚力、战斗力。 二、类型: 1 、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专题培训、员工培训、拓展活动等。 2 、月例会、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年会等。 3 、“元宵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八一男士节日”等节日活动。 4 、不定期组织的聚餐及其他活动 三、职责 1、公司层面组织的活动由行政部部负责策划、组织、与整理总结。 2、部门内部活动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各策划、组织、与整理总结。 四、流程。 1、公司活动由行政部制定活动方案,完成活动预算,根据预算,申请活动经费,采购活动所需物资,联系活动所关联的商家、单位、 公司等,协助进行活动前期准备。

2、公告活动主题、内容及组织安排。 3 、根据策划方案,组织员工参与活动,进入活动实施阶段。 五、实施与评估 1、行政部根据各部门提交的活动策划方案,统筹安排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联络等工作。 2、公司活动中,行政部对员工行为有监督和劝导的责任。 3、活动结束后,行政部部需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对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活动组织改进建议。 六、活动的管理 1、根据具体活动内容,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急办法和明确要求,向活动参与者详细介绍相关安全防范知识及措施,降低意外发生率。 2、参与组织实施工作的人员需理解策划方案精神,熟悉策划方案要求,掌握实施方案的方法及步骤,做到信息共享,明确责权。 3、活动进行中,工作人员自始至终坚守岗位,主动到岗,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活动进行中,行政部负责对活动器材、道具、设备等物资的监管工作,避免设施损坏。 5 、行政部负责维护活动的正常秩序,对扰乱秩序的员工,劝导不果的有权取消其活动资格。 6、员工参加活动期间,需服从行政部协调劝导,不得擅自违反活动安排。

软件版本管理规定

上海精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管理标准) Q/HT 0001–2005 软件版本管理规定 V1.04 2005-04-11 发布 2005-04-11实施

上海精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范围 (4) 2术语和定义 (4) 2.1软件 (4) 2.2产品软件 (4) 2.3生产支持软件 (4) 3软件版本命名规则 (5) 3.1软件版本命名组成 (5) 3.2手机软件版本命名 (5) 3.3模块软件版本命名 (5) 3.4手机PC侧软件版本命名 (6) 3.5模块PC侧软件版本命名 (7) 3.6手机生产支持软件版本命名 (7) 3.7模块生产支持软件版本命名 (8) 3.8公用于所有手机和模块的软件版本命名 (9) 3.9无线上网卡相关软件版本命名 (9) 3.10无线上网卡驱动软件版本命名 (10) 3.11正式版本号的升级规则 (10) 3.12版本的电子文件命名规则 (11) 4软件版本发布流程 (11) 5禁止条例 (14) 6管理条例 (14) 7附录 (14)

上海精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文档版本变更记录: 版本号拟制日期拟制人版本描述存档编号 V1.00 2005-4-11 郝军初始版本 V1.01 2005-4-27 郝军1.版本号前增加“V”,用以明显标识版 本号 2.版本号和时间之间以下划线分隔 3.增加生产支持软件种类 4.增加无线上网卡生产支持软件、管理 器软件和驱动软件命名 5.增加版本发布流程的文字说明 V1.02 2005-7-1 郝军增加手机和模块生产支持软件的类型:射 频补丁软件(RFP) V1.03 2005-7-15 郝军更改版本号升级规则,更改资料外发申请 表 V1.04 2005-7-26 郝军增加机卡合一版本的命名规则 注:1)拟制、审核、会签、批准不走电子流程时,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用铅笔、圆珠笔填写。

医院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篇一: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法库县中心医院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公民死亡证明书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根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要求,特制订本院死亡证明报告制度。 二.公民死亡证明书是判断死者性质的基本法律依据,同时也是进行死亡原因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凡在我院发生的死亡(包括来院已死,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我院应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四.《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必须由诊治医师认真如实填写,不得缺项和涂改,不得使用铅笔及红色笔填写。死亡主要疾病诊断要准确,勿填写症状体征,对死亡原因不明者,应填写《公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调查记录。 五.所有《死亡证明书》必须有诊治医生签名,盖本人印章,加盖我院预防科专用章。 六.诊治医师必须在死亡后3日内开具证明书,第一联由医疗机构长期保存,第二联由预防科网报后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期保存,第三联由公安部门办理户口注销手续后,由公安部门保存,第四联用于办理尸体火化手续后,由殡仪

馆保存。 七.网络直报人员在死亡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网络直报工作。 八.病案室做好原始医学证明书的保存和管理,协助市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九.预防科对每张报告卡片都要进行先审核后登记而后录入,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每月对网络直报和登记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如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应分别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儿童死亡卡,在网络直报后应报交我县妇幼保健站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十一.对不履行职责,有死亡病例漏报者,按医院有关奖惩办法予以考核。 二○一二年二月二九日修订 篇二: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死亡病例报告制度是指我院根据国家死亡病例必须进行网络直报的规定,在患者临床死亡后,按规定进行报告的相关规章制度。 1、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小组 成立以医院医务科科长为组长、急诊科和各病区主任、医务科职能人员为组员的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具体

新版GSP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1、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制度 2、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 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制度 4、质量否决权管理制度 5、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6、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 7、药品购进管理制度 8、药品收货管理制度 9、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10、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11、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12、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13、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14、药品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15、药品运输管理制度 16、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17、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18、不合格药品、药品销毁管理制度 19、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20、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22、质量事故、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2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24、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5、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26、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27、设施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 28、设施设备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29、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30、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 31、药品电子监管管理制度 32、药品质量考核管理制度 33、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34、中药饮片购、销、存管理制度 35、进口药品管理制度 36、药品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37、温湿度监控系统校准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制度编号HXR-QM-001-2014 起草部门质管部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批准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订部门修订日期 分发部门保管部门质管部 变更原因根据2013年修订版GSP管理规范要求版本号第二版 1、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动的依据,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 2、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新版GSP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3、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各类质量相关文件的管理。 4、职责:管理部。 5、规定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指一切涉及药品经营质量的书面标准和实施过程中的记录结果组成的、贯穿药品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连贯有序的系列文件。企业各项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审核、修订、换版、解释、培训、指导、检查及分发,统一由质管部负责,各部门协助、配合及工作。 5.1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五类: 5.1.1质量管理制度; 5.1.2部门及岗位职责; 5.1.3质量管理工作操作程序; 5.1.4质量记录、凭证、报告、档案; 5.1.5操作规程类。 5.2当发生以下状况时,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相应内容的调整、修订。 5.2.1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改进时; 5.2.2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后; 5.2.3组织机构职能变动时; 5.2.4使用中发现问题时; 5.2.5经过GSP认证检查或内部质量体系评审后以及其它需要修改的情况。 5.3文件编码要求。为规范内部文件管理,有效分类、便于检索,对各类文件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编 码应做到格式规范,类别清晰,一文一号。 5.3.1编号结构 文件编号由3个英文字母的公司代码、2个英文字母的文件类别代码、3位阿拉伯数字的文件序号和4位阿拉伯数字的年号编码组合而成,详如下图: □□□□□□□□□□□□ 公司代码文件类别代码文件序号年号 5.3.1.1公司代码:HXR 5.3.1.2文件类别代码: 5.3.1.2.1质量管理制度的文件类别代码,用英文字母“QM”表示。 5.3.1.2.2质量职责的文件类别代码,用英文字母“QD”表示。 5.3.1.2.3质量管理工作操作程序的文件类别代码,用英文字母“QP”表示。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标准[详]

软件版本管理规 第一章目的 本规详细规定软件项目版本管理的对象、存储目录、分支、权限、维护等容,使软件项目版本管理流程化并规化,确保在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项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第二章适用围 所有系统开发及实施项目的软件项目都应进行版本管理。项目中所有正式文档和代码都应纳入配置库(可使用工具建立配置库,本文所述使用的是SVN)进行版本管理。 2.第三章职责 配置库管理员:负责配置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监督开发及测试部门及时提交版本管理对象(即配置项)。 此岗位可由开发或测试人员兼任。 3.第四章容 4.1. 版本管理对象 包括但不限于: 项目总体计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发计划 需求说明书 需求设计原型 设计说明书 系统开发变更申请单 系统管理手册 用户操作手册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源程序 支持系统运行的配置文件 存储过程脚本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测试脚本 测试报告 上线计划

上线申请 版本维护日志 4.2. 配置库的目录结构 每个项目在配置库中应拥有唯一的项目名称。配置库目录结构与项目部的目录结构建议按下列格式创建。 配置库目录结构规划: ┠tags(发布) ┃├v1.0.0_T1_2016909 ┃├v1.0.0.33899_T1_20161009 ┃├v1.0.0_R1_20161109 ┃├v1.1.0_T1_20170109 ┃└v1.1.0_R1_20170209 ┠trunk(主版本) ┃└projectA ┃├src ┃├MY_MOOC ┃├doc ┃├tool ┃├。。。 ┖branches(分支) ├SY_ABC ├TJ_ABC ├WH_MOOC 其中,项目部的目录结构: |–projectA |–src (保存该项目的源程序) |–doc (保存项目相关文档) |–000.项目管理(保存项目过程管理相关文档) |–010.项目计划(保存项目计划相关文档) |–020.项目需求(保存项目需求相关文档) |–030.系统设计(保存项目设计相关文档) |–030.系统测试(保存项目代码测试相关文档) |–040.系统实施(保存项目部署实施相关文档) |–050.系统运维(保存项目运维文档,包括培训、用户手册等) |–060.技术资料(保存项目技术文档,包括第三方技术资料等)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管理制度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管理制度

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居民死亡证明书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根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粤卫办函【】31号》的填写要求,特制定本院死亡证明报告制度。 二、居民死亡证明书是判断死者性质的基本法律依据,同时也是进行死亡原因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凡在我院发生的死亡(包括来院已死,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我院应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五联单)。 四、《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必须由诊治医师认真如实填写,不得缺项和涂改,不得使用铅笔及红色笔填写。死亡主要疾病诊断要准确,勿填症状体征。对死亡原因不明者,应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调查记录。 五、所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必须有诊治医生签名,加盖我院医疗专用章。 六、诊治医师必须在死亡后7日内开具证明书,第一联-1由医疗机构保存,第二联由公安部门办理户口注销手续后,由公安部门保存,第三联由死者家属保存,第四联用于办理尸体火化手续后,由殡仪馆保存,第一联-2报预防保健科,网报后,由保健科保管。第一联-3交疾控中心用于审核,审核后有疾控中心保存。

七、网络直报人员在死亡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网络直报工作。 八、医务科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九、医务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如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请分别填写江门市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和儿童死亡卡。有保健科收集、整理。分别网络直报和报交我市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 十一、对不履行职责,有死亡病例漏报者,按医院有关奖惩办法予以考核(50.00/例)。

新版GSP要求-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与考核制度

一、目的:使质量管理制度顺利、严格贯彻执行,确保质量体系正常运行,保证药品质 量、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2013年版GSP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 三、正文: 1.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査与考核是指公司定期对质量体系中各管理制度文件的执 行情况进行考査及评审,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监督质量管理制度的检查与考核,质量管理部为具体执行部门。 2.质量管理制度考核分为自查、随机抽査及统一考核三种形式: 2」自查:各部门经理组织对本部门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每季度进行全面检査。 2.2随机抽査:质量管理部组织人员针对各部门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每半年进行随机 抽査。 2.3统一考核:公司质量领导小组每年一次对公司各相关部门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 行的全面检査及考核。 3.质量管理制度考核方法有记录凭证资料的检查、现场观察、知识测验等方式。 3.1记录凭证资料的检查:查看各记录凭证、质量管理文件、台帐等内容是否规范、保存 是否妥当、是否按规定签章。 3.2现场观察:现场观察员工操作情况,有否违返操作规程现彖,考核各岗位现场管理是 否规范、全面。 3.3知识测验:质量管理部根据考核计划,预先制订面试问题提纲或测验试卷,考核员工 对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以及岗位规范操作的掌握情况。 4.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査与考核工作流程:

4.1公司质量管更部每年底制定出下年度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计划,计划 内容包括考核时间、考核制度目录。 4.2质量管理部于考核前一周确定考核成员名单,并将考核时间通知各考核成员,同时制 定出“质量管理制度考核表”。 4.3考核小组根据“质量管理制度考核表”对有关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査。 4.4检査完毕,考核成员召开评议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认真分析检査过程发现 的问题,分清责任部门与贾任人,对由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因素而导致的问题,提出修改方案,对由F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问题应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落实到责任人。 4.5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与考核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检查的 制度名称、被检查部门、岗位、检查结果以及整改措施、整改期限、责任人等详细记录“质量管理制度考核表”屮,检査人员以及涉及部门及岗位人员均应在考核表中签字、确认。 4.6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整改项目进行复査,并总结复査结果。 5.质量管理部每季度对质量管理制度检査与考核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检査时 间、考核项目、涉及部门及岗位、考核结果、整改期限以及复查结果等内容。 6.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的奖惩管理纳入公司的岗位责任考核管理范畴 7.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相关的计划、记录、审核表、总结报告等统一由 质量管理部保管、存档,保存期为五年。

项目软件版本号管理规范

项目软件版本号管理规范

历史修改记录 一. 目的

1.1软件版本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丢失或混淆等现象, 并且可以快速准确的查找到任何版本。 1.2软件版本规范有利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对接工作,有利于公司内部资料统一 管理。 1.3本文档是为规范研发部软件版本管理而制定的。 二. 范围 2.1本文档为研发部软件开发版本提供有关版本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2.2版本标识方法及管理 2.3版本升级 2.4文档及源码的备份制度 2.5所有研发部软件工程师成员都必须遵照项目软件管理规范操作,公司内部使 用按照文档及源码存放备份制度。 三. 版本管理 3.1版本号规则 3.1.1每个归档版本都有两个版本号:内部版本号和外部版本号。版本号使用 VP规则,V(Version)是指外部版本号(研发测试版本),P(Patch)是指补丁版本号(可选)。 3.1.2版本号命名:V/B+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版本号+日期版本号

3.2版本号修改规则 3.2.1主版本号:当功能模块有较大的变动,比如增加模块或是整体架构发生 变化。此版本号由项目决定是否修改。 3.2.2次版本号:相对于主版本号而言,次版本号的升级对应的只是局部的变 动,但该局部的变动造成程序和以前版本不能兼容,或者对该程序以前的协作关系产生了破坏,或者是功能上有大的改进或增强。此版本号由项目决定是否修改。 3.2.3修订版本号:一般是Bug 的修复或是一些小的变动或是一些功能的扩 充,要经常发布修订版,修复一个严重Bug 即可发布一个修订版。此版本号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修改。 3.2.4日期版本号:用于记录修改项目的当前日期,每天对项目的修改都需要 更改日期版本号。此版本号由开发人员决定是否修改。 如: V8.1.0.XXX (上一级版本号有变动时,下级要归零) 3.3版本号修改举例说明 如此时版本号为:V8.1.0.XXX ,此时为内部测试阶段 3.3.1 开发人员修复了测试人员提交的bug并经测试人员测试验证关闭bug 之后,发布到外网时,此时就进入了软件的下一个阶段,版本号可改为: V8.1.1.XXXX ,如当前日期跟上一个版本号的日期不一样,版本号可改为: V8.1.1.XXX。

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市人民医院 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公民死亡证明书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根据《成都市居民死亡证明书》的填写要求,特制定本院死亡证明报告制度。 二、公民死亡证明书是判断死者性质的基本法律依据,同时也是进行死亡原因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凡在我院发生的死亡(包括来院已死,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我院应出具成都市《公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五联单)。 四、《公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必须由诊治医师认真如实填写,不得缺项和涂改,不得使用铅笔及红色笔填写。死亡主要疾病诊断要准确,勿填症状体征。对死亡原因不明者,应填写《公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调查记录。 五、所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有诊治医生签名,加盖我院医疗专用章。 六、诊治医师必须在死亡后7日内开具证明书,第一联由医疗机构保存,第二联随病人尸体,第三联由公安部门办理户口注销手续后,由公安部门保存,第四联用于办理尸体火化手续后,由殡仪馆保存,第五联报预防保健科,网报后,交疾控中心保存。 七、网络直报人员在死亡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网络直报工作。 八、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九、医务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如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请分别填写成都市公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儿童死亡卡。有保健科收集、整理。分别网络直报和报交我市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 十一、对不履行职责,有死亡病例漏报者,按医院有关奖惩办法予以考核(50.00/例)。

新版GSP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临沂市兰山区XX大药房管理文件 1、检查内容: 1.1 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1.2 各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1.3 各项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 1.4 各项记录是否规范; 2、检查方式:各岗位自查与企业考核小组组织检查相结合。 3、检查方法 3.1 各岗位自查 3.1.1 各岗位应定期依据各自岗位职责对负责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完成书面的自查报告,将自查结果和整改方案报请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 3.2 质量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小组 3.2.1 被检查部门:企业的各岗位。 3.2.2企业应每年组织一次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由

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组织,每年年初制定全面的检查方案和考核标准。 3.2.3 检查小组由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组长1名,成员2名,被检查部门人员不得参加检查组。 3.2.4 检查人员应精通经营业务和质量管理,具有代表性和较强的原则性。 3.2.5 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要实事求是并认真作好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参加的人员、时间、检查项目内容、检查结果等。 3.2.6 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小组应写出书面的检查报告,指出存在的潜在的问题,提出奖罚办法和整改措施,并上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 3.2.7 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对检查小组的检查报告进行审核,并确定整改措施和按规定实施奖惩。 3.2.8 各部门根据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决定,组织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向企业负责人反馈。

临沂市兰山区XX大药房管理文件 1、确定供货单位的合法资格,把质量作为选择药品和供货单位条件的首位,从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单位进货,严格执行“按需购进、择优选购,质量第一”的原则购进药品,并在购进药品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2、确定采购药品的合法性,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等,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可

活动管理规范

公司活动流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活动组织实施工作,引导员工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体活动,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企业与合作方、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活动组织实施工作。 第三条职责划分 1、行政与法律部负责总经理负责活动计划和费用的审批。 2、行政综合部经理负责组织制定公司活动计划、方案并组织、监控、实施。 3、行政综合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活动计划。 第二章活动的种类 第四条公司的活动是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公司众多员工或众多员工与相应的社会人员参与的厂内外活动。工厂的大型活动有:各种大型会议、大型庆典或纪念活动、大型参观展览活动、大型文艺演出或体育竞技活动、公益活动、其他各类重要活动等。 第五条公司活动类型繁多,形式多样,但根据公司活动的性质和实质,大体上可作如下分类:

1、一类活动:以弘扬促进企业文化为目的的公司内大型活动,如各类游艺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等。 2、二类活动:以团队构建和能力拓展为目的的公司外大型活动,如拓展训练、参观、旅游等。 3、三类活动:以企业形象推广传播为目的的公司外大型活动,如以公司或公司某类产品为命名的大型文艺演出、各类公益活动等。 第三章活动的策划 第六条公司大型活动的策划,严格遵循四步工作法,即社会调研、活动立项、创意策划、方案论证四个步骤,力求从各个不同的环节严格管控,确保活动的实用性与方案的可行性。 第七条活动调研 1、行政综合部应于每年的6月及12月分别对全体员工做一次活动意向调查,并分析总结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及时确定一、二类活动的计划安排。三类活动则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市场规划,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前提下,进行计划安排。 2、活动意向调查方式 2.1电话调查。 2.2问卷调查。 2.3座谈调查。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19726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 第一章目的 本规范详细规定软件项目版本管理的对象、存储目录、分支、权限、维护等内容,使软件项目版本管理流程化并规范化,确保在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项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第二章适用范围 所有系统开发及实施项目的软件项目都应进行版本管理。项目中所有正式文档和代码都应纳入配置库(可使用工具建立配置库,本文所述使用的是SVN)进行版本管理。 2.第三章职责 配置库管理员:负责配置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监督开发及测试部门及时提交版本管理对象(即配置项)。 此岗位可由开发或测试人员兼任。 3.第四章内容 4.1. 版本管理对象 包括但不限于: 项目总体计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发计划 需求说明书

需求设计原型 设计说明书 系统开发变更申请单 系统管理手册 用户操作手册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源程序 支持系统运行的配置文件 存储过程脚本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测试脚本 测试报告 上线计划 上线申请 版本维护日志 4.2. 配置库的目录结构 每个项目在配置库中应拥有唯一的项目名称。配置库目录结构与项目内部的目录结构建议按下列格式创建。

配置库目录结构规划: ┠tags(发布) ┃├v1.0.0_T1_2016909 ┃├v1.0.0.33899_T1_20161009 ┃├v1.0.0_R1_20161109 ┃├v1.1.0_T1_20170109 ┃└v1.1.0_R1_20170209 ┠trunk(主版本) ┃└projectA ┃├src ┃├MY_MOOC ┃├doc ┃├tool ┃├。。。 ┖branches(分支) ├SY_ABC ├TJ_ABC ├WH_MOOC 其中,项目内部的目录结构: |–projectA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一、工作流程及各部门职责 1. 医生到挂号室的死亡证明存放处领取死亡证明。 2. 医生按规范填写死亡证明,填写好后加盖诊断证明章。 3. 填写好的死亡证明2日内交给直报人员,直报人员进行审查7日内上报疾控中心,上报完成后了封存在办公室长期留存。 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编号、发放、回收管理制度 我院死亡证明每年用量较少,根据实际情况,我院的死亡证明的编号有办公室、直报人员统一编号,发放责由填写医生2、3、4联发放给死亡家属。 三、证明书填写要求 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逐项认真填写,字迹要清楚,不能涂改,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填写。不能错项或漏项。死亡原因填写应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不能用英文或者英文缩写 四、死因编码、直报要求 1. 医疗机构因指定相关专业人员负责死亡病人的死因编码工作 2. 死亡病例编码(报告)负责人在接到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

书后,应在7天内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死亡病例编码 3.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的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病例报告卡》送交市、县CDC,市、县CDC 应在当天网络直报。 4. 医疗机构在报告死亡原因时,必须写明直接死因、根本死因并按标准进行编码。 5. 负责死亡报告和死因编码的人员要认真负责,不得出现编码错误、迟报、漏报 五、原始卡片的保存要求 1.报告单位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 报告单位应定期下载或查看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 3.死亡统计资料或分析信息的管理和使用相关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公布。 4.对于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完整word版)新版GSP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质量管理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分发、保管、修改、撤销、替换、销毁等环节的管理。 2.依据 2.1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2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职责 3.1 企业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批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架、审核。 3.3 质量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起草、修订、汇总、评审。 3.4 综合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印刷、分发、培训、管理。 3.5 各部门负责和本部门职责相关额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起草、修订。 4.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 5.制度内容 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标准操作程序、记录和凭证、外来文件等文件。 6.文件的格式 6.1 文头(图1) 6.2 文件编码:为规范内部文件管理,有效分类、便于检索,对各类文件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编码应做到格式规范,类别清晰,一文一号 6.3 编码结构 文件编码由4个英文字母与3位阿拉伯数字的序号加4位阿拉伯数字的年号编码

组合而成,详见下图: □□□□□□□□□□□□□_□□ 公司代码部门代码文件类别代码文件序号年号_修订号6.3.1 公司代码:TH 6.3.2 部门代码:质量ZL;采购CG;储配CP;财务CW;营运YY;综合ZH 6.3.3 文件类别:制度文件ZD;职责文件ZZ;程序文件CX;记录类文件JL; 6.3.4 文件序号: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按文件类别分别用3位阿拉伯数字,从001开始顺序编码。 6.4 文件编码的应用 6.4.1 文件编码标注于各文件的相应位置。 6.4.2 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号一经启用,不得随意更改。如需更改或废止,应按相关文件管理修改的规定进行。 6.5 文件可以任何媒介行使呈现,如纸张、磁盘或光盘、照片、样件、OA系统电子文档等,按规定保存。 7.文件的控制 7.1 质量管理部门提出编制计划,提交质量管理文件编制目录,确定起草部门,明确进度。 7.2 文件主要有使用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起草(修订),质量部负责组织对初稿的讨论、修改。 7.3 企业负责人负责文件的批准。 7.4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文件的审核。 7.5 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等必须有相关人员签字,并签署相应日期。 8.文件的印刷、发放 8.1 批准的文件应由质量部确定发放范围,使用部门提出发放数量,由企业综合办公室统一印刷,确保在文件使用处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任何人不得随意复印。 8.2 按其印刷数量制定发放号,以便于查询、追踪及撤销。 8.3 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的发放,并建立文件编制、修订等记录,并建立档案,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的编号、文件的发行号、发行数量、发放部门、相关人员签字及日期等,并保留对文件讨论过程的相关记录或资料。 9.文件的执行及监督检查 9.1 文件的执行质量管理文件颁发后,质量部应当协助综合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人员的培训,确保各岗位能够正确理解并执行相关要求。 9.2 文件的监督检查由质量部负责组织对文件的监督检查。 9.2.1 每月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现场使用的文件是否是有效版本,核对文件目录、编号及保存是否完整。 9.2.2 检查文件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质量部每月不定期(不得低于一次)组织对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9.2.3 检查是否按文件规定的程序操作,记录是否准确、及时,各项记录是否真实、完整和规范等。 9.2.4 检查不得在工作场所出现的已作废文件是否全部收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