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各位同学请注意!!!看这里,最新的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新鲜出炉,这里包含了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给同学参考学习。请各位同学相互传阅!谢谢!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2. 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分析

4.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

5. 西盟县佤族贫困人口现状调查及致贫原因分析--以力所乡王雅村为例

6.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提升策略探究

8. 北京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视角

9. 人口安全视野下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11. 人口转变背景下风险家庭表现形式. 成因及公共政策再建构

12.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13.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

14.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原生家庭的维系与裂变

15. 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以武汉市清真拉面馆从业人员为例

16.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17. 兰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18. 城市新移民中的“老啃族”现象探析

19. 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

20.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

21. 单靠人口数量就能博得的吉尼斯纪录,不要也罢

22.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23.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

24. 珠海市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5. 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对心理融合影响的研究

26. 转型期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性重塑与秩序化重构

27. 生物医学研究中因检测范围所限致数据缺失时简单

28. 人口构成变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29. 特大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中的农民工群体研究--基于对北京的调查

30. 人口流动视域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

31.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研究--以上海为例

32. 基于循证实践的我国老年人口安全保障制度探索

33. 流动人口与新疆嵌入式民族社会结构构建

34. 社会性别平等:男性参与的倍增效应与观念变革

35.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市女性务工人员活动空间探究--以J市为例

36. 我国在业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及幸福工作寿命研究

37. 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38.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测算与分析

39. 身份认同对农村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

40. 中国单身人口已近两亿

41. 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42. 山东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43. 中外大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对比

44. 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及社会结构分析

45. 社会质量. 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

46. 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47. 剪子湾:一个北方村庄的人口迁移与身份认同

48. 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

49. 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5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

51.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52.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价值. 困境与对策

53.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

54. 基于户籍制度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障碍研究

55. 人口统计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非教学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差异研究

56. 全球单身人数攀升美国单身人口首超已婚者

57. 中国同性爱者. 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

58. 国内流动人口休闲研究文献综述

59. 试析女性流动人口职业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60. 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61. 跨省流动就业人口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重庆户籍人口为例

62. 浅议机构养老中社会工作的介入

63. 社会资本. 社会融合与健康获得--以城市流动人口为例

64. 韩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策略探析

65.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探析

66. 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67.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生活适应性研究--基于合肥市大杨镇的田野考察

68. 西北内陆中心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空间及其社会效应--以兰州市为例

69. 清代乡村聚落分布与人口规模的环境要素分析

70. 转型中国城乡住房不平等--基于2010人口普查汇总和CGSS2010数据

71. 人口统计信息化建设探讨

72. 人口老龄化困境中的“安倍经济学”--兼评日本经济增长的前景

73. 农民工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

74. 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7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探析

76. 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

77. 人口结构变化中的德国家庭政策得失分析

78. 人口. 户数和家庭规模变动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

79. 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80.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理财问题研究

81. 人口和耕地要素作用下中国传统聚落规模的层级分布特点

82. 农村流动人口户籍迁入意愿研究

83. 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疆跨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

84. 需要为本:流动人口犯罪青少年社工介入模式--兼以“宝安项目”的分析为例

85.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嵩山少林寺游客重游意愿研究

86. 女性劳动参与. 生育行为选择与人口红利研究综述

87.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的主要特点及其思考

88. 流动人口文化认同的过程. 困境及消解

89. 城市适应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90.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城市人口分布分析

91. 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与区域演变分析--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

92.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居住分异测度及变化分析

93. 流动人口二代社会融入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的问卷调查分析

94. 社会融合视角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路径探析--以余姚为例

95. 流动人口子女的辍学问题研究

96.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获得的类型学:一个分析框架

97. 亲近还是疏离?乡城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关系类型分析

98. 乡-城移民家庭融入趋势及政策研究框架

99. 青年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

100. 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与共性--以福建省为例101.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基于东中西部的实证分析102. 苏州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基于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103. 我国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04. 广东流动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特征

105. 探究增权视角下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问题

106.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107. 城市流动人口中“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干预

108. 上海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

109. 京津冀地区青年流动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110. 中国人口老龄化下的代际关系解读

111. OECD国家老年人口就业政策

112. 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113. 理性选择视角下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意愿研究

114. 唯物史观视域下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研究

115. 城市银行网点及其与人口-经济活动关系的空间分析

116. 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域与路径探索117. 农牧区单身汉的人口社会学分析--以海北州为例

118.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村落变迁--以贵州9个少数民族村落为典型

119. 定量测算方法在确定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中的应用

120. 农村围更年期女性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121. 北京市流动人口性生活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22. 城市化进程中青少年流动人口犯罪特点与对策

123. 基于人口指标的中国老年人力资本测算与实证:2000-201

124. 历史人口学视角下的日本“近代家庭”论批判

125. 人力资本. 融城能力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

126. 中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研究

127. 云缅跨境婚姻的现状研究--基于云南省芒市(四个边境镇)人口状况分析128. 小组工作介入老年流动人口城市融合问题研究

129. 北京流动人口社会分层及机制研究

130. 人口学指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131. 社工服务让流动人口与城市和谐共融

132. 美国人口健康调查系统的残疾研究应用

133. 跨国人口流动浪潮下的边境农村空心化

134. 老年人口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算

135. 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36. 医疗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支持服务的可行性研究

137. 河北省80后人口省内流动特征研究

138. 人口流动. 代际生态与乡村民俗文化变迁

139. 日韩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的经验及启示

140. 丧偶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影响研究

赠送论文选题思路:

毕业论文选题思路

一、毕业论文选题思路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工作。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所以对一个初学论文写作的学生来说,确定好选题,更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

除了要考虑有无社会价值(围绕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来做选题)、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资料来源的难易程度、时间上的保证等因素外,一个论文选题的确定有它的思路:

1、热门与冷门的选择

热门选题的好处:一是资料容易搜集,一段时间内各种媒体会有较多的相关资料信息出现;二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这类问题,你有切身的感受;三是一旦你写得好就有机会被有关报纸、杂志采纳。其缺点是,一个选题有许多学生选,大家搜集资料的来源差不多,写出来的文章七拼八凑,从内容到结构都差不多,难出新意。指导老师看到这类文章自然不可能给出好成绩。如笔者去年指导的高职市场营销毕业班的11篇论文,有415篇,就是一个选题,从品牌到名牌。从中可以看出来,学生搜集资料的来源有网络、杂志,文章中使用的案例也差不多,照搬照抄的为多数,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品牌研究是前几年最热门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太多,你就很难有自己新的观点。当然,在这个选题下,你从另一个角度(不要与多数论文的角度一样),对标题重新设计,内容突出现在企业最关心品牌的问题作更深人的探讨,穿插具说服力的案例,也许会是一篇好文章。

冷门选题也是相对而言的,对学生来说,也就是选得少或不选,资料搜集较难的选题,但也必须具有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而不是指脱离经济生活,太陈旧的选题。如笔者去年出版了《招商学》一书。2002年我们在做这么一个选题时,就发现几年来全国招商引资工作做得红红火火,市场上描写招商引资工作的书也有,但极少,各地招商引资以各部门为主都编辑了手册,但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的尚没有;同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各招商引资机构缺的就是这样一本,能够指导他们具体工作的工具类性质的书。

招商引资机构有许多的实例,但很少有人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一年中,搜集资料的困难太多了,似无资料可搜集,只能从边缘学科中去参考和借鉴。因此,选择这一类“冷门”的选题更容易获得写作上的成功。

是选“热门”选题,还是选“冷门”选题,这要根据你自身的情况来定。“冷门”选题搜集资料难,你会付出比别人多的劳动,但往往会有好的收获,即论文成绩高于别的同学。

2、大题与小题的选择

大题涉及面广,可写的东西多,但不容易写深,四面出击,面面俱到,只能是泛泛而谈,也容易出现漏洞。如论中国的企业文化,题目太大,这个题目应该是可以写出一本书的题目,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如何论述得清楚,只能是一些条条框框,文章不容易写深。如在这个大选题下选一个小选题:中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文化或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构想等就可将文章写得深入了。

小题虽然可集中精力,但也不能太小,没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又可能达不到毕业论文的要求(5,000字左右),从而把自己限制得太死,搜集起来的资料也没办法安排到文章中去。

对于初学写论文的学生来说,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定不宜宽泛。如“论企业改革”、“论国有企业改革”、“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由某某公司股份制改革谈起”.这四个题目,一个比一个小,一个比一个具体。相对而言,写作难易程度也一个比一个容易。

3、选题与实践的结合

选题无非有二种情况:一是确定选题后搜集资料,有局限性(一般学校都这样要求);二是围绕某一方面,在占有资料基础上或有实践经验基础上确定小的选题(这种较科学和合理)。如果你遵循正确的选题思路,确定好选题以后,开始搜集资料,撰写提纲,按要求写出论文固然最好,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你们的毕业论文实际上是在你们下个学期参与实习或实践,或就业一段时间后再完成,毕业前夕再交回学校。这样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有的学生受到实际工作的启示,或受实习环境的影响,觉得原来在学校的选题太大难于写好,不如换一个小一点的题目,比较容易把握。这就结合实际工作对选题作了变动,更具现实意义。这时,学生应该主动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指导老师同意后再作变动。作为指导老师,对于情况属实的,应鼓励学生,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毕业论文。如,有一位学生在一家外资企业实习,发现做好吸引外商投资工作对企业发展影响大,而当前这方面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探讨。这就对自己原先的选题作了变动。该学生对新的选题不仅感兴趣,而且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还得到企业老总的支持。最后,该生的毕业论文既为企业老总出谋划策,又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当然,学生一旦确定选题后,没有特殊理由,一般不主张随意变动,因为选题变动太随意,学校不好管理,指导老师也没办法把握,而学生自己最终可能把握不好,失去成功写作论文的机会,即三心二意,时间浪费了,到最后一团槽。笔者主张在大选题上再选小选题。所以,学生在做选题时应选大一点的选题,待某一方面搜集好资料后,再做小选题,这样不容易把自己限定太死。

4、给论文列出一个时间表

以3个月左右来按排论文写作的时间表开始动笔(2月底)

完成第一稿(6周)

导师审阅(1周)

完成第二稿(3周)

导师审阅(1周)

完成第三稿(2周)

导师审阅(1周)

定稿(1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