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方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方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方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方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方案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质”对称,激趣引入(5分钟)1、出示图形的一半

2、师:说说观后感

3、师:这只蝴蝶美吗?

美在哪儿?、

4、揭题

1、猜测:你能否根据图

形的一半猜出它原来的

图形是什么?这些图形

有什么特点?

2、观察一幅不对称的图

3、观察蝴蝶图片

电脑先出示几副只显示一半的图

形,再根据你的回答将图形一一打

开完整的图形

[学生对头像“对称”的特性非常熟

悉,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初步感知对称。同时,通过活动营

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

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

电脑选出其中一幅色彩斑的蝴蝶

“识”对称,感悟特征(10分钟)1、老师这有个红折子,

想知道里边是什么

吗?(师快速打开,呈现

剪好的对称图形——

喜)。你们想自己动手创

作一个对称图形吗?

2、师:按照我们刚才剪

纸的步骤,用自己的话

说:“什么是轴对称图

形?”

3、出示合页实物

1、利用这些材料剪一

剪、画一画创作一个对

称图形。(边做边想,怎

样能证明创作出的图形

是个对称图形?)

2、,互相欣赏欣赏,选

一个你们认为创作的最

好的对称图形展示到黑

板上。

3、反馈汇报(谁创作的

---怎样创作—创作小

结)

4、阅读100页的内容

学具盘中有材料:彩纸、点子图、

剪刀、彩笔、尺子。

[通过两种不同剪法的比较,让学生

初步感受到这些图形是“两边一样

的”。]

[本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

出发,通过让学生自主剪、折、议、

想,层层推进,使学生亲历了初步

体验——深入探究——发现归纳这

一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概括能力。]

“用”对称,加深理解(15分钟)1、指导画对称轴

2、探究常见几何图

形的对称轴

出示要求:

拿出课前准备的几何

图形,分别将这些图

形对折,从中找出轴

对称图形;在探究表

中轴对称图形的下面

画√,在不是轴对称

图形的下面画×

3、展示作业,交流评

价。

1、辨析

(1)判断下面图形是

不是轴对称图形。

(2)举例说说身边物

体上有哪些轴对称图

形?

2、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

形的对称轴

(1)学生独立操作,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集体

评价。

3、巩固

4、验证、还原

(1)解决导入时的不对

称问题.

(2)还原不完全图形

课前准备的几何图形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辨析轴对称图

形,画对称轴,有利于巩固新知。

判断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

对称轴的数量,加深了学生对这些

几何图形的认识。验证的过程又使

学生能学以致用,感受有用的数

学。]

“赏”对称,畅谈收获(5分钟)1. 师:轴对称图形在

生活中应用非常广

泛,请欣赏以下图片。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

受?

1、欣赏图片

2、畅谈收获。

播放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

片。

[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

生活中的对称美和数学在生活中的

实际价值。谈收获更能让学生自主

整理信息,完善他们的知识系统,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做”对称,

拓展延伸(5分钟)要求:(1)自由创意;

(2)采用的形式可以是

剪贴,也可以是画画;

我们将从中评选出优秀

作品,举办作品展。

1、课堂作业:第102页

第4题、第6题

2、课外创作。

让学生以小组(4人为一

小组)为单位,在方格

纸上创作一份轴对称图

形作品。

[小组创作能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

识去创造美,体验美,欣赏美。培

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

小组合作精神。]

九、教学评价设计

一、自主探索环节中采用小组学习及实验操作,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我展示、小组评议、全班反馈。这样可以能很好的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又非常感兴趣。(目标2)

二、畅谈收获环节中采用以自评为主、组评与班评为辅。让学生感受对称美,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形成乐于探索的态度,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目标3)

三、课后反馈;主要了解学生能否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目标1)

姓名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你能不能把你今天在《轴对称图形》课堂上的学习方法介绍给老师呢?这和你平时的学习方法一样吗?你喜不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为什么?

2.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不能举例子说明你打算怎么用这些知识呢?

3.今天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和平时在普通教室上课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在哪里上课,为什么?

练习题:

十、帮助和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同学们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不能举例子说明你打算怎么用这些知识呢

十一、评价

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评价分为两部分:

1.定量评价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3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20)+小组成果汇报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2.定性评价

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等。

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30)

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2.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评价系列表

表二:小组协作互评表(20分)

表三:小组成果汇报评价表(折合成30分)

注:1.本表针对该生所在小组作评价,对该生的评价还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分配。对于每个小组都有N张这种评价表,取所有评价表的均值作为对该小组的评价得分。

2.本表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价两部分;

3.本定量评价表满分为100分,在加入总分时需进行折合;

4.定性评价部分,听完汇报后我的问题是评价者在听取他组汇报时所想到的问题,评价意见是对被评小组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作评价,以作该小组改进之用。

3.学习感受(20)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

4.学生总体活动统计表

表四:定量评价量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