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现课文描写的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

2.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3.朗读四季琴声,并能仿照其特点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教学重点:

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2.朗读四季琴声,并能仿照其特点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被琴声吸引,“我”想见弹琴人,“我”见到了她,琴声流入“我”的心中。)

流入我心里的,是怎样的琴声呢?

二、品读描写琴声的词句学习提示一:

“请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画出描写琴声的词语和句子。”

1.学生汇报画出的词句

2.小朋友们找得都很好,老师帮你们归归类,我们先来看描写琴声的短语。

“动听的琴声悦耳的琴声悠扬的琴声叮咚的琴声流水般的琴声熟悉的、使人感到温暖的琴声”

学生练读,试着读出琴声不同的味道来。个人展示,然后再齐读。

3.这一句直接描写琴声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五次,谁来读一读。“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通过学生个人展示读,教师指导读,男女比赛读,边打节拍边读,放入句子中模拟琴声读,体会这句直接描写琴声句子的节奏韵律美。

三、发现四季琴声的写作特点

(相机出示描写四季琴声的段落)

1.小朋友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心读一读这四段,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2.学生谈收获与发现。

汇报:这四段都写了四季琴声的季节特点。师引导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四季的季节特点;两次写到窗帘、窗口。师引导体会窗帘颜色的不同的原因,以及作者写窗帘的妙处。;每一段都对琴声进行

了描写。

那这样的琴声勾起了“我”怎样的情感呢?

四、填词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我常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我()这个弹琴的人。我()这个弹琴的人。我()这个弹琴的人。”

学生汇报“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作者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语来写感受呢?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汇报:春天,“我”便想知道谁弹琴;夏天,天气如此炎热,其他人都出去乘凉了,只有窗口仍然飘出悦耳的琴声,“我”钦佩弹琴人刻苦的精神;秋夜,天气晴朗,如此美的景色,弹琴人能弹出如此悠扬的琴声,“我”当然羡慕;冬天,“我”深夜归来,琴声带给我温暖,所以“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总结:“我”一年四季都能听到悦耳、悠扬、温暖的琴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弹琴人非常勤奋刻苦。)板:勤奋刻苦。

五、小组合作,品读四季琴声

学习提示二:小组合作,品读2-9自然段。

读书建议:

1.边读边想象画。

2.边读边体会“我”的情感。

合作提示:每个小朋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季琴声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朗读建议。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机会展示你们组读得的一个季节。)全班合作配乐朗读。

请四位小朋友分别读2、4、6、8段,其他小朋友读描写作者情感的段落。

六、填标点,体会作者两次见到弹琴人心情的变化导读过渡段。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是谁呢?我很想知道,并且想见一见他。”后来“我”见到他了吗?几次见到?原来她是一位?(板:小姑娘)那作者两次见到她,心情有何变化呢?完成导学单第二个任务,看谁又快又好。

“谁在弹琴呢( )

弹琴的是谁呢( )

我很想知道,并且想见一见他。难道那弹琴的就是她()

我愣住了,真的就是她()”

汇报:“我”一开始很想知道这个弹琴的人是谁,一次音乐会上,“我”终于见到她,但是又有点怀疑,后来确定弹琴人真的是一位小姑娘,“我”又惊讶又高兴。

七、学习首尾段

首段“清晨、傍晚,我家斜对面高楼的窗口,常常传出阵阵动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尾段:“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流水般的琴声,又响在我的耳边,流淌在我的心里。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课文的首尾段有什么不同?最后琴声

不仅响在耳边,还流淌进了“我”的心里。

流淌进“我”心里的难道只有琴声吗?(还有小姑娘勤奋刻苦的精神品质)

八、拓展延伸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得比较简单,让我们来当一当小作者,模仿2-9自然段的样子,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学生展示练笔成果。

篇二

教学目标: 有思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弹琴人的"钦佩""羡慕""感谢" 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读议法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交流)

2、.提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琴声叮咚》吧!

(板书课题:琴声叮咚)

3、.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自学提示:

(1)将课文读通、读)1顶。

(2)圈画出生字,抓字音、偏旁、笔画、字形。

(3)圈画出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

(4)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按自学要求自学。

4.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2)指导书写。

"羡"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慕"字的下面是"山",不是"小"。

"暴"字的下面是"战"不要写成"水"。

(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钦佩:敬重佩服。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凝神:聚精会神。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

(1)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 "我"家对面高楼的小姑娘,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练琴,从她

的琴声中",我"感悟到了"勤奋""温暖"我"对她充满感谢之情。

(2)第1自然段:写"我"家对面的高楼里常传出动听的琴声。

第2 ~9自然段:写"我"对弹琴人充满"钦佩""羡慕""感谢"之情。

第10 ~ 14自然段:写弹琴的是一位小姑娘。

第15自然段:写琴声再次响起。

3.学生再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一、把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小结→下吧!

五、作业:写小字

篇三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情课文内容。

2.借助课外工具、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对创造美的人的感激之情。

教法与学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上课前,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如《秋日的私语》),把学生带入美的音乐氛围。

师问:喜欢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琴声叮咚》。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懂,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反馈质疑。

2.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尝试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要注意渗透方法。指导学生用文中关键句子或自己的话概括,语言尽量简洁。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并给生字组词。

重点指导读音:“叮、凝”的韵母是后鼻音,“钦、羡”的韵母是前鼻音,可比较认读。

重点指导书写:“慕、暴”是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它们下边的写法,可引导学生采用想像记忆或编字谜的方法记忆。

3.教师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及教师评议。

4.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反复让学生读词语,并引导理解词语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师及时纠正。

3.引导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和感受,相互交流。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再指生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记忆生字的小窍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

(1)指名学生上小黑板范写最拿手的生字,然后说一说自己书写时应注意哪些。

(2)学生评议。

(3)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听写生字词。

二、再读品味,感受情境。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描写琴声的句子,朗读品味。

2、思考: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抓关键问题,品读理解。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应抓住“清晨、傍晚”体会琴声出现的频繁;引导体会象声词“叮咚”的好处,它使读者身临其境,感觉亲耳所闻。[]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同样写法的地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2、学习2—14自然段。

学生齐读,分段读课文,谈感受。重点感悟以下句子。

“琴声常常伴着雨点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

(朗读体会“洒”字的韵味,它把琴声写活了,仿佛琴声感染了周围的人和景,突出了琴声的美妙。)

“我深夜回来,走进这条寂静的胡同,……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为什么说琴声是“温暖的”?)“这琴声那样优美动听,有甜味儿,又是那样亲切熟悉,如逢故友。”(引导学生谈谈:“那样”是怎样的?)

“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流水般的琴声,又响在我的

耳边,流淌在我的心里。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此段与第1自然段形成首尾呼应。采用泛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反复咀嚼。)

3、品读完句子后,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这个弹琴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谈:练琴刻苦,锲而不舍,冬练数九、夏练三伏,琴艺高超等都可以。)

4、小组合作,找出写“我”的情感变化的句子,想想都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抓住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上不同的词语。)

CAI出示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

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

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引导学生用换词等方法辨析带点词的意思,然后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啻实淖既罚合奶煅兹龋?嗣浅肆梗?」媚锪非伲?业比?ldquo;钦佩”;秋夜晴朗,琴声悠扬,怎不叫我“羡慕”;冬夜寒冷,我深夜归来,聆听亲切温暖的琴声,我自然是“感谢”了。

5、抓住文中的四个疑问句和一个感叹句来体会“我”的情感。

CAI 我常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是谁呢?

难道那弹琴的就是她?

我愣住了,真的就是她!

先让学生找到它们分别在课文中什么地方,然后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感想: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呢?

品读完这些句子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为什么“我”这么急切地希望知道并见到这个弹琴的人呢?(琴声太优美了,被她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感动了……)

6、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想像中诵读。

朗读时,语气要清缓抒情,饱含情感,表达出对优雅琴声的喜爱,对小姑娘的钦佩、赞赏之情。

四、拓展延伸,语言训练。

1、说说你的周围有小姑娘这样的人吗?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2、琴声叮咚

想见他。

勤学苦练

琴声叮咚就是她?

琴技高超

就是她!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 题 1、我长大了教学时间课时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 学 难 点 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 程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 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 (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 A、学生轻声识读乐谱。 B、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

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 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 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 (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 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小结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我长大了教学时间课时数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唐圣东命题)

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班别计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12分) bàn shì pāo xí yì 打()舒()()弃空()()立 pí xī lǎn xiàn mù chǐ rú()劳熟()()汉()() 二、我会填写(29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拼音,将错误读音划去。(4分) 旋.转(xuàn xuán)回答.(dá dā) 教.书(jiāo jiào)音乐.(la yua) 2、我能给这些字组词。(4分) 攻功:进()()课摇遥:()远()摆 碗婉:菜()()转疑凝:()视怀()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无()于事精()力竭报仇雪() ()()有味小心()()三()五次 4、照样子,写词语。(6分) 1、有始有终 2、平平淡淡 5、填写诗句。(9分) (1) ,怕得鱼惊不应人。 (2)借问酒家何处有,。 (3)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8分) 1、《一鼓作气》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各国军队在曹刿的指挥下打败鲁军的故军。() 2、《卧薪尝胆》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应该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穿裙子的老师》一文“红裙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4、“小赖”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共有15画。()四、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彻底消灭了敌人。 “把”字句 “被”字句 2、又大又红的蜜桃,带着晶莹的露珠,向着太阳微笑。 (仿写拟人句) 3、没有弓,箭怎么能够射出去呢? (仿写反问句) 五、阅读。(9分) 这一天晚餐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动听)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胡说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几句话,我又(羞愧羞耻),又悔恨,比挨打挨吗还难受。 1、画去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紧张()复杂()清楚() 3、“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意思是() (1)鲁迅先生记得牢。 (2)伯父批评我读书马虎。 六、作文。(30分) 题目我最熟悉的人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教案2013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1走进大自然课型:讲授 第 1 课时总序第 1 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学生拼读生字,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拼读。 (3)指名读,注意及时纠正。 (4)教师教读生字,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 (5)学生练习正确书写生字。 2.学习词语,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 大自然:自然界。 斑斓:灿烂多彩。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宽厚:宽大厚道。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朗读、相互评议。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4.教师指导、点拨。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2.小组间讨论交流初读课文后的体会。 作业 比一比,再组词。 班( ) 脸( ) 过( ) 隔( ) 斑( ) 验( ) 辽( ) 融( ) 课题:1走进大自然课型:讲授 第 2 课时:总序第 2 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6班倪惠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97个,会写222,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 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 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 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落 序号课题计划课时 1《走进大自然》2课时 2、《我家的大花园》2课时 3《故乡的风景》2课时 4、《短文两篇》1课时

湘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备课

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 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 明的对比。 二、教学目的 1. 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 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 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于鉴赏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习。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教师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 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 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适当把握好这个“度”! 目次 课题周次节次 祖国,妈妈1 2 晨2 2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 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tíng chú tou biān fúhé xié nù hǒu xiāo sǎméng lóng jiàn kāng 2. 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uǐɡēn jùɡuǎnɡ kuòpàn zhe fān ɡǔn tián tǔfēnɡ súdào ɡǔyuè chūchénɡ shú 3. 看拼音写词语。 shǐ zhōng xìng fúhùn luàn yì sī bù gǒu yōng jǐcàn làn miáo huì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4. 看拼音,写词语。 pú tao xū ruòmào shèng bó dòu fā chàn zhù wēi zá guōxiōng huái 5. 看拼音,写词语。 shà shíào mìpí láo cāo chǎng kuān kuòfēng súdòng xuéàn zhào 形近字词 6.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怀(_________)坏(_________)昧(_________)味(_________)占(_________)古(_________)沸(_________)佛(_________)堤(_________)提(_________)庄(_________)压(_________) 7. 辨一辨,再组词 憾(_________)倔(_________)妨(_________)吭(_________)撼(_________)掘(_________)防(_________)炕(_________)徽(_________)慌(_________)匀(_________)端(_________)微(_________)谎(_________)均(_________)瑞(_________)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审定版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审定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 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cháo xū ruòshì jìpí láo jìng pèi yǎn hùqīng xīguàn gài 2. 看拼音,写词语。 qì shìjù jíyōng jǐtún bùyí dòng hūn àn jǐ yāé jiǎo shí sǔn guān shǎng 3. 看拼音,写词语。 yóu rúchóng diéào mìpíng zhěng lín shíkuān kuòzhèng míng xiū bǔ

4. 看拼音,写词语。 shà shíào mìpí láo cāo chǎng kuān kuòfēng súdòng xuéàn zhào 形近字词 5. 形近字组词。 梅(_________)麦(_________)唯(_________)蛱(_________)海(_________)青(_________)惟(_________)峡(_________) 6. 比一比,组词语。 抢(_________)曾(_________)玻(_________)愉(_________)枪(_________)增(_________)波(_________)输(_________) 7. 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竞(_______)戎(_______)徒(_______)扔(_______)旱(_______)竟(_______)戒(_______)陡(_______)仍(_______)早(_______) 8. 比一比,再组词。 项(_________)蝇(_________)旱(_________)掩(_________)顾(_________)绳(_________)量(_________)淹(_________) 正确读音选一选 9.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鲫.鱼(jíjì)挓.挲(zhāzhà)嗅.到(xiùchòu)

最新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四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等。在唱歌方面要学习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习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5.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6.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7.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8.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音乐作品,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解析与练习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一)、题目训练:反问改陈述 方法讲解:只改挨着问好的那一小句,前面有多少文字都只照抄;反问句中有“无”“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改成陈述句就将其去掉。反之,如果原句中没有否定词,改成陈述句就要加上。这个句子反问句中没有否定词,所以该成陈述句就要添上。 1、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成陈述句) 答案: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2、大冷的天,你竟不穿棉衣(改成陈述句) 答案:大冷的天,你应该穿上棉衣。 3、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改为陈述句) 答案:不耕耘就没有收获,不学习就没有知识。 4、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改为陈述句) 答案: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5、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改为陈述句) 答案:字典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6、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答案: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改为陈述句) 答案:当农民也需要文化知识。 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陈述句)

答案: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9、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改为陈述句) 答案: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 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改为陈述句) 答案: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二)、题目训练:陈述改反问 方法讲解: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1、小红在做作业。(改为反问句) 答案:小红在做作业吗 解析:陈述句改为疑问句方法是:在陈述句句末加上“吗”和问号。 2、这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答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解析: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是:将陈述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是、能、会)改为否定的词(不是、不能、不会)。反过来把指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词语改为肯定的词语,句末加上语气助词(吗、呢),再加上问号。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全册教案

第一课嘀格伢儿的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 2、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3、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教材重点与难点: 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 难点是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 教学准备:有关土家族风俗民情的音像资料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工作 1、组织上课 2、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 3、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土家风俗 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 你们回忆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哭嫁对山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土家歌、风俗民情) 2、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 放光碟《脚踏水车唱山歌》 1=E---C 2/4 5 1︱5 1 ︱5 4 3 4︱ 5 —︱5555 1 5 ︱5555 15︱ 3 3 2 2 ︱ 1 - ‖ 脚踏水车唱山歌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 噜 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 3、学唱《嘀格调》 (1)师:你们的声音真美,把土家族的娃娃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正唱着山歌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什么歌? 播放《嘀格调》 师:你们从这首歌曲的歌词中知道了他们唱些什么吗? 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教师简介 (2)你能给歌曲取名吗? 师:嘀格调是根据一首土家山歌改变而成的歌曲,出示《嘀格调》曲,再次欣赏 土家族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嘀格调》,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唱歌曲。 (3)学唱歌曲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全册分类复习含答案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全册分类复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选词填空 1. 选词填空。 严厉严格 1.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_____)的惩罚。 2.新来的教师对我们的要求很(_____)。 承担承受 3.这样,普罗米修斯所(_____)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4.这次事故他必须(_____)全部责任。 2. 辨析选词填空。 镇静平静寂静 (1)初夏的夜不再(______),蛙声一片。 (2)听了老师的话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______) (3)哈尔威船长(______)地指挥着大家撤离。 发现发明发展发生发射 (4)中国航天事业的(______)呈现出勃勃生机。 (5)197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______)卫星的国家。 (6)科学家(______)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7)蜘蛛扑向苍蝇时,突然(______)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8)未来,科学家会(______)出纳米机器人,让癌症不再可怕。 3.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必须必需 1.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_____)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

样。 2.然而他所(_____)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不定。 高傲傲慢 3.鹅的(______),更表现在他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4.鹅的步态,更是(______)了。 4. 选词填空。 虚弱软弱柔弱 (1)我握住他(__________)无力的手,鼓励他要坚强起来。 (2)一束阳光柔和地洒在她(________)娇小的身躯上,此时的牵牛花比原来更翠绿,更鲜艳动人。 (3)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_________),躺在床上一整年了。 请求乞求要求 (4)火神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_________)他饶恕你。 (5)同学们一再(__________)多开展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 (6)和平不是(__________)来的,只能靠斗争得来。 拼音词组 5. 看拼音,写词语。 wāi tóu tǎo yàn zāo yāng mó cèng chèn jīyuán tóu shū cài mǐn jié 6. 读拼音,写词语。 xún mìmǐn ruìshǎn shuònù hǒu wǔ cān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湘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97个,会写222,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一、复习课文 1、《多梦的季节》写了少年儿童在阳光雨露下成长的历程,体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问、多思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少年儿童的热爱之情。 2、《琴声叮咚》记述了小姑娘为了学会弹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赞美了小姑娘的好学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小姑娘的喜爱之情。 3、《穿红裙子的老师》记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在教学上有与众不同的教法,寓教于乐,深得同学们和家长喜爱的故事,歌颂了穿红裙子的老师不计个人得失,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高贵品质。 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记叙了在老师读自己作文的时候的种种感受,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热爱老师和同学的个性特点。 二、背诵《多梦的季节》《小儿垂钓》 三、听写 繁茂雏鹰遨游曾经旋涡谜语沉默叮咚一般

悦耳钦佩羡慕熟悉开启凝神暴雨琴谱脚趾打扮喊叫捞到笛子小碗锅碗 四、辨字组词 哼()繁()曾()遨()叮()亨()紧()蹭()傲()盯()股()佩()悉()咬()趾()没()佣()奚()校()址()扮()偏() 盼()翩() 五、多音字 zhǎng( ) céng( ) dàn( ) 长曾弹 cháng( ) zēng( ) tán( ) lè( ) jué( ) bēi( ) 乐觉背 yuè( ) jiào( ) bèi( ) 六、补充短语 1、填入合适的动词 ()蓝天()琴声()在树叶上()树梢()音乐会()钢琴前()台前()脚趾()书包()作文()小学()图钉 ()作文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的家()的校园()的树叶 ()的白天()的夜晚()的琴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1.走进大自然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指导学生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意。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合作探究,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美丽的世界,有森林,有鲜花,有千奇百怪的动物,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大自然。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你感受到的大自然是个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诗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学生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感受诗句。 3、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试拼字音。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分节轮读诗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读音:追昆融慧 学生给生字组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四、指导、巩固朗读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朗读,并以小组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3、全班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生字的体会及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生背诵,体会感情。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听出唢呐的音色。 2、能学会《猜谜谣》,表现歌曲的情绪,能打着节拍演唱。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唱《猜谜谣》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 各种乐器,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入学教育 二、师生相互介绍认识 三、音乐课堂常规训练,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 四、学唱新歌《猜谜谣》 听老师范唱《猜谜谣》,请大家说说这首歌是几几拍的。 学着打拍子 老师逐句教唱《猜谜谣> 4. 随琴跟唱,练习两次。 5、全班齐唱

2 第二课时 一、听赏歌曲《山村来了售货员》 1、边听《山村来了售货员》的音乐边拍手。 2、听后说说你知道演奏中高亢的声音是什么乐器。 3、再听演奏音乐,跟着哼唱主旋律,如果不会,教师可以多带唱几次。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说说乐曲的情绪,节奏和你的感受。 二、认识唢呐 1、看图片,唢呐的音色特点是音色高亢,明亮 。它是我们的民族乐器,在民乐团中常常作为主奏乐器。 三、复习上节课内容,演唱《猜谜谣》。 请同学上台表演唱,评选今天的小歌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唱《猜谜谣》 二、音乐游戏《小乌鸦爱妈妈》 出示乐谱,画出节拍 交给学生游戏的玩法。唱谱游戏: 1)随着琴声划拍唱谱 2)边背唱歌谱边律动。 xx xxIx xIx - Ix -l 跑跑跑跑走 走 踏 踏 3)分组唱谱接龙,边唱边律动 3、送音符回家 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专项练习题湘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专项练习题湘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 看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 líng qiǎo hén jìmào shèng jì yútí shìgān hàn fēi fán 2. 看拼音,写词语。 gē zi tàn chūqiān shǒu kǒng pà zǐ dàn nài xīn àn zhào céng jīng 3. 读拼音写字词。 chū sài qín cháo cháng zhēng cuī cùhē zuì jié chūguǐ xióng luò xiàxiàng yǔhú zi

4. 看拼音写词语。 chū sài qín guóchū zhēng cí yǔcuī cù hē zuìjié chūyì rán yīng xióng xiàng mù 5. 看拼音,写词语。 kuàng qiěyù liào jué sèhùn luàn jǐn zhāng tí shìzhù wēi jié shí 补全词语 6.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斑斓(______)(______)相干 (______)(______)翱翔(______)(______)之笔 (______)(______)饮血天之(______)(______) 上面的词语中,“__________”可以用来形容孔雀;“________”可以用来形容老鹰;“________”可以用来形容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 7.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生机(___)(___)欲聋五彩(___)(___) 欣喜(___)(___)天高(___)(___)甜甜(___)(___) 丰富(___)(___)(___)(___)不安从容(___)(___)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 全册教案

第一课《茉莉花》 一、教学设计理念: 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二、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浙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整个教学内容分三大块: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 2、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3、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茉莉花》,让学生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领域较前一段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策略: 1、教学形式设计 课始用一段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接过奥运圣火时,中国小女孩站在大红灯笼上演唱茉莉花的录像,引出课题《茉莉花》。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为什么会选择演唱茉莉花?这一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就被茉莉化的魅力所折服,进而有了学习的强烈愿望。 演唱歌曲是教学内容的三大板块之一,为了让学生用细腻的声音演唱《茉莉花》,我利用CAI创设了一个置身茉莉花园的意境,画面上洁白美丽的茉莉花,配上优美动听的《茉莉花》音乐,再悄悄洒上茉莉花的空气清新剂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深吸气,慢呼气,从而用甜美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 欣赏不同风格和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是本课的第二大板块,我利用C AI向学生展示流行最广的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的音乐和歌谱,让学生跟着音乐,看着乐谱小声哼唱,通过欣赏,比较两者的不同风格:江苏民歌委婉,河北民歌豪放。 接下来我又用CAI展示了二胡演奏的茉莉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茉莉花,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法国人用法语演唱的茉莉花

湘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完美版

湘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 看拼音,写词语。 huǎn màn zhī chēng xuè yèmào mì dì wáng bēi cǎn wéi kàng zhù míng 2. 看拼音写词语。 è dújiè bèi wāi tóu bái huàlǎo yīnɡ jì jìnɡzhāo xiáhuā suìruì lìbiān fú 3. 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cháng shìzhū wèi wéi yīyān mòbī pò piāo fúfù ráo guàn gài xí fu dān yōu

4. 看拼音,写词语。 jiè shào yāo guài shòu xiǎo guāi qiǎo liū kāi xìng fúkuí huāliè shì 形近字词 5. 比一比,再组词。 堤(_________)即(_________)换(_________)愉(_________) 提(_________)既(_________)唤(_________)偷(___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淘:(______)侍:(______)刺:(______)坑:(______) 萄:(______)待:(______)剌:(______)吭:(______) 7. 比一比,再组词。 竟(_________)斥(_________)恨(_________)辩(_________) 竞(_________)斤(_________)狠(_________)辫(_________) 幻(_________)俗(_________)坚(_________)峰(_________) 幼(_________)浴(_________)竖(_________)锋(_________) 8. 辨字组词。 矛(_________)疏(_________)钩(_________)倘(_________)茅(_________)蔬(_________)构(_________)淌(_________)籍(_________)烁(_________)尊(_________)皆(_________)藉(_________)炼(_________)蹲(_________)谐(_________)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 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内容概要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次语文活动。《走进大自然》这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我们的大花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美景,这里既有色彩斑斓的植物,又有自由快乐的动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儿童的一种天真烂漫心理。《故乡的风景》通过记叙小曦陪双目失明的爷爷回故乡,小曦善意隐瞒故乡景色这件事,写出了小曦美好的心灵。《短文两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其中《放飞一只蝴蝶》教会了我们善待生命、关爱弱者的情感;《听》则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生动画面。口语交际是通过阅读一组材料进行口语交流,增强环保意识。习作是由“花产生联想”,让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文质兼美,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物的美好心灵。学生乐于朗读,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本单元的习作则是注重学生由实景产生合理想象。学生通过习作训练,一定可以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想象能力。 三、目标导向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4、能按要求完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语文活动。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感悟为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优势,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上的疑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四、教法与学法 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词句进行反复朗读、品味。从而读懂课文内容。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感悟和积累,教师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点拨。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3~15个课时。其中精读课文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