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合与关系

集合与关系

集合与关系
集合与关系

第三章集合与关系

3.1 第2题(2)(3)(5),

第3题(2)(4),(广义并,广义交)

第4题(1)(4)(5),

第5题(1)(2)(3),

第8题(2)(4),

3.2 第11题,第12题

3.3第19题, 第20题,第23题,

第26题,第27题,

第31题(2)(5)

3.4 第33题,第37题,

3.5 第47题,第49题(2)

3.6 第53题,第54题,第57题

3-1

2. 设有集合A={x| x是小于等于6的质数} B={ x| 4≤x≤12 ,x是偶整数}

C={ x| x=1,4,5,7,8} ,并设全集为A∪ B∪C。求下列集合表达式的结果。

解: 根据题目所给的集合,先求得集合

A={2,3,5},B={4,6,8,10,12},C={1,4,5,7,8}

(2)(B∩C)–(A∪B)

= ({4,6,8,10,12}∩{1,4,5,7,8})–({2,3,5}∪{4,6,8,10,12})

={4,8}-{2,3,4,5,6,8,10,12}

(3) (A⊕B)–(A⊕C)

=( {2,3,5}⊕{4,6,8,10,12})–({2,3,5}⊕{1,4,5,7,8})

= {2,3,4,5,6,8,10,12}-{1,2,3,4,7,8}

={5,6,10,12}

(5)A∪~(C∩B)

= {2,3,5}∪~({1,4,5,7,8}∩{4,6,8,10,12})

= {2,3,5}∪~{4,8}

={ 1,2,3,5,6,7,10,12}

3. 设A={{1,2},{1},{1,0} } , B={{1,3},{2,3},{1,0}},计算下列并集和交集。

(2)∩∪A

(4)∩∪B

解:(2)

∩∪A

=∩{0,1,2}

(4)

∩∪B

=∩{}

4.求下列集合的幂集,并用下标子集表示。

(1)φ

(4)2φ

(5){x,y,z}

解:(1)设A=φ,A的幂集为{φ},ρ(A)的下标子集表示为{A0}。

(4) 设A=2φ,A是空集的幂集{φ},A的幂集ρ(A)为{φ,{φ}},

ρ(A)的下标子集表示为{A0,A1}。

(5) 设A={x,y,z},A的幂集ρ(A)为{φ,{x},{y},{z},{x,y},{x,z},{y,z},{x,y,z}},

ρ(A)的下标子集表示为{A0,A4,A2,A1,A6,A5,A3,A7}。

5.设集合A有5个元素,根据子集的下标,写出子集的列举表示。

(1)A12

(2)A23

(3)A0

解:设A={a,b,c,d,e},则

A12=A01100 ={b,c}

A23= A10111 ={a,c,d,e}

A0= A00000 = φ

8. 设A,B,C都是集合,证明下列命题。

(2)如果对一切集合A都有A∪B=A ,那么必有B=φ

(3)如果 A ?B 那么ρ(A)?Aρ(B)

(4)ρ(A)∩ρ(B) =ρ(A∩B)

证明:

(2)反证法:

∵已知B?A∪B,A∪B=A ∴B?A 对一切集合A成立,假定B不等于φ,那么必有B的非空真子集C, C ?B?A , 由于C是集合,满足

C∪B=C (替换已知条件中的A), 由定理六可得B?C ,此与C ?B 矛盾。

由反证法可得B=φ。

直接证法:

构造式子(A∪B)∩(~A∪B) 由已知A∪B=A可得:

=A∩~A

而(A∪B)∩(~A∪B)=(A∩~A)∪B, 由已知条件得

=B

所以:(A∪B)∩(~A∪B) =(A∩~A)∪B=B =φ

(3) 任取α∈ρ(A),得α?A,

由于A?B,则α?A ? B,由包含关系的传递性知α是B的子集,可得α∈ρ(B),故ρ(A)?ρ(B)。

(4)一方面,由(3)的结果可得:如果A∩B?A和A∩B?B

那么有ρ(A∩B)?ρ(A) 和ρ(A∩B)?ρ(B)

(由A?B, C?D可得A∩C?B∩D)

于是得ρ(A∩B)?ρ(A)∩ρ(B)

另一方面,任取α∈ρ(A) ∩ρ(B),得α∈ρ(A)且α∈ρ(B) ,

即α?A 且α?B , 于是得α? A∩B ,α∈ρ(A∩B) ,故得

ρ(A)∩ρ(B) ?ρ(A∩B)

综合此两方面

∴ρ(A)∩ρ(B) =ρ(A∩B)

3-2

11.200名学生中有120 人选网络课程,130 名选人工智能课程,110 人选多媒体制作课程。已知同时选网络课程和人工智能课程的有80人,同时选媒体制作课程与网络课的有90人,同时选人工智能和多媒体制作的人有70人,同时选三门课的学生有60人。是否能算出一门课都没有选的人数?

解: 根据包含排斥原理,

设选网络课程的同学组成A集合,|A|=120

设选人工智能课程的同学组成B集合,|B|=130

设选多媒体制作课程的同学组成C集合,|C|=110

设没选任何课程的同学组成D集合,|D| = y

| A∩B|=80

| C∩B| =70

| A∩C| =90

|A∩B∩C|=60

如果200人中有y个人没选课

200=120+130+110-80-70-90+60+y

y=20

12.证明:任意n个连续的整数中,必存在一个整数能被n整除。

证明:反证法:

设a1, a2,…,a n 是任意n个连续的整数,每个数被n 整除的余数只能是

0,1,2,…,n-1 中之一。如果这n个数中不存在任何数被n整除,那么余数的选择范围就在1,2,…,n-1之中。根据鸽巢原理则必有两个数被n除时余数相同,不妨设为a i, a j, 1 ≤ i < j ≤n , 由a i, a j同余可得a j = a i+n > a n ,

此与 a j≤a n 矛盾,

所以必存在一个整数能被n整除。

3-3

19.设A={0,1}, 求A×A ,A3。

A×A={<0,0>,<0,1>,<1,0>,<1,1>},

A3={<0,0,0>,<0,0,1>,<0,1,0>,<0,1,1>,<1,0,0>,<1,0,1>,<1,1,0>, <1,1,1>}

20.设有A={0,1,2} ,构造一个所有两位三进制码的集合。

解:根据

A×A={<0,0> ,<0,1>,<0,2>,<1,0>,<1,1>,<1,2>,<2,0>,<2,1> <2,2>} 构造所有两位三进制码的集合为{00,01,02,10,11,12,20,21,22}

23.设集合A={0,1,…,9}, A上的二元关系R={| x,y∈A, x=y+2n, n∈I }

写出关系R的关系集合,关系矩阵,画出R的关系图

关系矩阵M R=

关系图G R

24.设A={a,b},R={|x,y∈ρ(A),x?y}写出关系R的关系集合,关系矩阵,画出R的关系图。

25.设A={1,2,…,26},B={a,h,j,p,t},R={|x∈A,y∈B,x是y在字母表中的次序}

写出关系R的关系集合,关系矩阵,画出R的关系图。求出dom(R),ran(R),fld(R)。解:R={<1,a>, <8,h>,<10,6>,<16,p,>,<20,t> }

dom(R)={1,8,10,16,20},ran(R)=B,fld(R)={1,8,10,16,20,a,h,j,p,t}。

矩阵是26行5列阵

图是从A到B的对射图。略

26.集合A={0,1,…,6}, A上的二元关系R={| x,y∈A, x是y的质因子}

写出关系R的关系集合,关系矩阵,画出R的关系图。

解: 根据R的入集条件,写出关系R如下:

R={<2,2>, <2,4>,<2,6>,<3,3,>,<3,6>,<5,5>}

27. 对习题23,24,25,26 所述的关系R讨论其关系性质。

解:23 题是等价关系,R具有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24 题诗篇序关系,R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传递性。

25 题的R关系是A到B的关系,且A与B不相等,所以不能讨论R的

关系性质。

26题从关系集合可以看出,R不是自反的,不是反自反的,不是对称的,是反

对称的,是传递的,不是反传递的。

31. 设A是给定的集合,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以下命题。

(2)如果R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那么R是恒等关系I A的子集。

R-是传递的。

(5)如果R满足对传递性,那么1

证明:

(2)已知R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那么

由对称性知对任取∈R 必有∈R, 由反对称性知a=b ,

即任取∈R必得a=b, 所以R ? I A 。

(5)已知R具有传递性,即对任意取的∈R,∈R,有

∈R。根据逆关系的定义,可以得到

对任意取的∈R-1,∈R-1,有∈R,∈R,,

由R是传递的可得任取∈R ,于是得到∈R-1

可见R-1具有传递性。

3-4

33.设A={1,2,3} ,B={a,b,c,d} ,C={ 4,5,6} , 对下列关系,求复合关系R?S的关系集合与

关系矩阵。

(1)R={ <1,b > ,<2,d >,<3,c >,<2,b > }; S={,, }

(2)R={ <1,a > ,<2,d >,<3,c > }; S={ ,,, }

(3)R={<1,c>,<2,b>,<3,c>,<2,d>,<1,a>}; S={,,,}

解:(1)R?S={<1,5>,<2,6>,<2,5>}

(2)R?S={<1,4>,<2, 4>,<3,6>}

(3) R?S={<1,6>,<2,6>,<3,6>,<2,5>,<1,4>}

37. 设A是给定的集合,R,S,T是A上的二元关系,举出反例说明以下事实。

(1) 如果R?S ?I A , 那么,未必有S= R-1。

(2) 如果R,S 都是对称的,那么R?S未必是对称的。

(3) 如果R,S 都是反对称的,那么R?S未必是反对称的。

(4) 如果R,S 都是传递的,那么R?S未必是传递的。

(5) 如果R?S= R 那么S未必是恒等关系。

(6) 如果R? R= R,那么R未必是自反的。

解:设A={a,b,c}

(1)R={}; S={} , R?S={}

R?S I A但S≠R-1

(2)R={} ; S={} , R,S都对称,

R?S={} ,R?S不是对称的。

(3)R={} ; S={, } R,S都反对称,

R?S ={,, }, R?S不是反对称的。

(4) R={} ; S={,} ,R,S都传递,

R?S={,<.b,a>,} R?S不传递

(5) R={} ; S={} , R?S= R, 但S不是恒等关系。

(6) R={} ,R? R= R, 但S不是自反的。

3-5

47.举出反例说明下列事实。

(1) 如果R,S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那么R?S 未必是等价关系。

(2) 如果R,S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那么R∪S 未必是等价关系。

(3) 如果R,S是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那么R?S 未必是相容关系。

(4) 如果R,S是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那么R-S 未必是相容关系。

解: 设集合A={1,2,3}

(1)R={<1,1>,<2,2>,<3,3>,<1,2>,<2,1>,};

S={<1,1>,<2,2>,<3,3>,<2,3>,<3,2>}

R?S={<1,1>,<2,2>,<3,3>,<1,3> } ,不对称,不是等价关系。

(2)R={<1,1>,<2,2>,<3,3>,<1,2>,<2,1>};

S={<1,1>,<2,2>,<3,3>,<2,3>,<3,2>}

R∪S={ <1,1>,<2,2>,<3,3>,<1,2>,<2,1>,<2,3>,<3,2>} 不传递,不是等价关系。

(3)R={<1,1>,<2,2>,<3,3>,<1,2>,<2,1>};

S={<1,1>,<2,2>,<3,3>,<2,3>,<3,2>}

R?S={<1,1>,<2,2>,<3,3>,<1,3> } 不对称,不是相容关系。

(4)R={<1,1>,<2,2>,<3,3>,<1,2>,<2,1>};

S={<1,1>,<2,2>,<3,3>,<2,3>,<3,2>}

R-S= {<1,2>,<2,1> }不自反,不是相容关系。

49.设有集合A={1,2,3,4} , 对以下完全覆盖给出其对应的相容关系图。

(2) B={ { 1,2,4},{3,2,4} }

解:根据三结点的完全多边形图可以划出对应相容关系的简图:

3-6

53.设有一个偏序集合的HASS图如下图所示,对给出的子集填写表格。

54.根据下列偏序关系图,画出其HASS图。

解:

根据(a),(b), (c) ,(d) 图中的盖住关系。分别划出对应的HASSE图如下:

57.设A={0,1,···8},D={[x]a|x,y∈A,y∈[x]a,x≡y(mod a),a是9的整因子}∪{φ},其中[x]a是模a同余的等价类。画出的HASS图。

解:先把关系D中的元素搞清楚,再根据包含关系划出HASSE图。

9的因子有1,3,9,D集合中有三个等价类和一个空集。

D={ [x ]1,[x ]3,[x ]9, φ },其中φ是空集。

[x ]1= A

[x ]3= {3,6 }

[x ]9= { 0 }

根据包含关系,科的hasse图如下:

58.证明:良序关系一定是全序关系。

证:设< A ,≤>为任意给定的良序集,任取x,y∈A,x≠y,{x,y}是A的子集。由良序集的定义,知必有x≤y或y≤x之一成立,故良序关系一定是全序关系。

59.证明:设有良序集< A ,≤>,对任意的S?A, S是非空子集,则< S ,≤>仍是良序集合。

证:取S的任意子集C,C ? S,C ?S?A。由A的任一子集总是存在最小元素,所以C作为A和S的任意子集也存在最小元,根据良序集的定义知< S ,≤>仍是良序集合。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作者】王心铭 【提要】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要搞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应把握客观事物中类和分子、整体和部分、集合体和个体三种不同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把一个概念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准确判定它的类属。这样才不会在概念的使用上出现误用集合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类、整体、集合体、集合概念 概念的逻辑分类,是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特征给概念进行的划分。单独概念对应于普遍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反映某一特定对象的概念,是单独概念其外延独一无二;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是普遍概念,其外延最少两个。集合概念对应于非集合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一类事物的集合体。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因而,每一种划分的子项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即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集合概念和非集体概念之间也是不相容的。但是,由于它们是采用不同的根据从不同的方面对概念进行的两种划分,因此,两种划分所得的不同系列的子项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其中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只有把握好这三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一个具体概念进行正确的归类,才能做到使用准确。

一 弄清客观事物中类与分子、整体与部分、集合体与个体三种关系是区别三种概念的根据。 客观事物中的类是许多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事物的综合,从属于类的每个对象叫做分子,属于一个类的任何分子都具有这类事物的属性并能独立存在。比如综合大学是由一所所象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等设有文科、理科方面各种专业的大学组合而成的类,综合大学所具有的多科系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作为分子的每个具体的大学必定具有,用造句法检验时,山东大学是综合大学这样的语句必定成立。综合大学与山东大学之间就是类与分子的关系。反映类的概念和反映分子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属种关系。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每个单独事物都可看作一个单个整体,整体依赖部分,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整体所具有属性部分并不具有。比如山西大学是由山西大学组织部、山西大学后勤处、山西大学哲学系等党务、业务、行政方面许多具体部门组成,任何一个部门不可脱离山西大学而独立存在。比如离开了山西大学,也就没有山西大学哲学系。同时,这些部门也都不具有山西大学所具有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用造句法作检验时,山西大学哲学系是大学这一语句必定不能成立,山西大学与山西大学哲学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反映整体的概念和反映部分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全异关系。 集合体是由许多同类个体有机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或叫群体),这个统一体形成后,有着自己的本质属性,组成集合体的个体,虽然可以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精品)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 (2)了解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 (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然后给出定义. (3)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理解包含关系及相关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用类比思想,在探究两个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辨证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子集的概念;难点:元素与子集,即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在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下,一方面注意利用生活实例,引入集合的包含关系. 从而形成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概念. 另一方面注意几何直观的应用,即Venn图形象直观地表示、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概念及有关性质. (四)教学过程

图表示为: =2}. }.

备选训练题 例1 能满足关系{a ,b }?{a ,b ,c ,d ,e }的集合的数目是( A ) A .8个 B .6个 C .4个 D .3个 【解析】由关系式知集合A 中必须含有元素a ,b ,且为{a ,b ,c ,d ,e }的子集,所以A 中元素就是在a ,b 元素基础上,把{c ,d ,e }的子集中元素加上即可,故A = {a ,b },A = {a , b , c },A = {a ,b , d },A = {a ,b , e },A = {a ,b ,c ,d },A = {a ,b ,c ,e },A = {a ,b ,d ,e },A = {a ,b ,c ,d ,e },共8个,故应选A. 例2 已知A = {0,1}且B = {x |x A ?},求B . 【解析】集合A 的子集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0},{1},{0,1}. 由题意可知B = {?,{0},{1},{0,1}}. 例3 设集合A = {x – y ,x + y ,xy },B = {x 2 + y 2,x 2 – y 2,0},且A = B ,求实数x 和y 的值及集合A 、B . 【解析】∵A = B ,0∈B ,∴0∈A . 若x + y = 0或x – y = 0,则x 2 – y 2 = 0,这样集合B = {x 2 + y 2,0,0},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x + y ≠0,x – y ≠0. ∴22 220 xy x y x y x y x y =?? -=-??+=+? (I ) 或22 220xy x y x y x y x y =?? -=+??+=-? (II ) 由(I )得:00x y =?? =?或01x y =??=?或1 0x y =??=? 由(II )得:00x y =?? =?或01x y =??=-?或1 0x y =??=? ∴当x = 0,y = 0时,x – y = 0,故舍去. 当x = 1,y = 0时,x – y = x + y = 1,故也舍去. ∴01x y =?? =?或0 1x y =??=-? , ∴A = B = {0,1,–1}. 例4 设A = {x | x 2 – 8x + 15 = 0},B = {x | ax – 1 = 0},若B A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并写出它的所有非空真子集. 【解析】A = {3,5},∵B A ?,所以

2集合之间的关系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解读】 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和B ,若集合A 中______元素都属于集合B ,那么集合A 叫做集 合B 的子集,记作_______(或B A ?),读作“___________”或“B 包含A ”。 如:每个整数都是有理数,就是说:整数集中Z 的每个元素都属于有理数集Q ,即Z Q ?,同理Q R ?,即N _____Z ______Q ______R ; 注意: 任何集合都是它自身集合的子集,如A_____A 。 (2)相等的集合:对于集合A 和B ,如果______且_______,那么叫做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记作A=B ,读作“集合A 等于集合B ”。因此,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 注意: 当A=B 时,A 一定是B 的子集,B 一定是A 的子集,即A=B ,A B B A ???。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________,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 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___ B 或(B _____A ),读作“A 真包于B ”或是“B 真包含A ”。由真子集的定义可见,真子集是子集关系中的特殊关系。 如:对于数集N ,Z ,Q ,R 来说,有N _____ Z _______ Q _______ R ; 注意: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有关有限集的子集个数的结论: 若集合A 是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则集合A 的子集共有____________个, 集合A 的非空子集有__________个,集合A 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________个; 【例题讲解】 例1、 确定实数,x y ,使{}{}2,7,4x x y +=。 例2、确定下列每组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 (1){|A n n =为12的正约数 }与}{1,3,2,4,6,12B =; (2)}{ *|2,C m m k k N ==∈与{|D m m =为4的正整数倍数}。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课时1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第一课时) 一、高考考纲要求 1.理解交集、并集的概念. 2.理解补集的概念,了解全集的意义. 3.会用交集、并集、补集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高考考点回顾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的概念: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简称为集). (2)集合的分类:根据集合中元素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3)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 (4)元素的特征:①、②、③ . (5)常用数集及其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2.集合有三种表示方法: 3.集合之间的关系: (1)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记作或 . (2)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记作或 .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B且B?A,则称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 简单性质:①A?A;②??A;③若A?B,B?C,则A?C. 4.空集 空集是指的集合,它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记作?. 5.有限集的子集、真子集的个数 若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个子集(其中个真子集).

课时1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 三、课前检测 1.已知集合{,,}S a b c =中的三个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2.集合8{|,}3M y Z y x Z x =∈= ∈+的元素的个数是(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3. 已知集合2{|320}M x x x =+->,{|}N x x a =>,若M N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B .(3,)+∞ C .(,1]-∞- D .(,1)-∞- 4.已知集合2{|32,}M x x a a a R ==-+∈,2{|,}N x x b b b R ==-∈,则M 、N 的关系是(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不确定 5.已知集合{1,3,21}A m =--,集合2{3,}B m =,若B A ?,则实数m = 6.(2016·新课标全国Ⅰ,1)设集合A ={1,3,5,7},B ={x |2≤x ≤5},则A ∩B =( ) A.{1,3} B.{3,5} C.{5,7} D.{1,7} 7.(2016·新课标全国Ⅱ,1)已知集合A ={1,2,3},B ={x |x 2<9},则A ∩B =( ) A.{-2,-1,0,1,2,3} B.{-2,-1,0,1,2} C.{1,2,3} D.{1,2} 8.(2016·新课标全国Ⅲ,1)设集合A ={0,2,4,6,8,10},B ={4,8},则?A B =( ) A.{4,8} B.{0,2, 6} C.{0,2,6,10} D.{0,2,4,6,8,10}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从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关系入手,联想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从中学会观察、类比、概括和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直观感知、类比联想和抽象概括,让学生体会数学上的规定要讲逻辑顺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积极探索创新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 难点:子集、空集、集合间的关系及应用。 互动探究: 一、课堂探究: 1、情境引入——类比引入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可否拓展到集合之间的关系?任给两个集合,你能否发现每组的前后两个集合的相同元素或不同元素吗?这两个集合有什么关系? 注意:这里可关系两个数学思想,分别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类比思想 探究一、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1){1,2,3},{1,2,3,4,5}A B ==; (2)设A 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可以发现,在(1)中,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这时,我们就说集合A 与集合B 有包含关系。(2)中集合A ,B 也有类似关系。 2、子集的概念: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记作B A ?或A B ?。图示如下符号语言:任意x A ∈,都有x B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 注意:强调子集的记法和读法; 3、关于Venn 图: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的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这样,上述集合A 与B 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 自然语言: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第一课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考点 1、 集合、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其中每一个对 象叫做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元素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做a A 。 (2)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做a A 。 3、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4、 集合的分类:空集、有限集、 5、 常用数集 实数集:R 有理数 集: 整数集:Z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6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7、集合之间的运算 、典型例题 o 无限集 A 、( 0,2 ) B 、[0,2] C {0,2} D 、 {0,1,2} 2、设 P = {1,2,3,4} , Q= {4,5,6,7,8}, 定义 P*Q = {(a , b)|a € 中兀素的个数为( ) A. 4 B .5 C 19 D .20 3、已知集合A={ (x , y ) |x , y 为实数, 且x 2 y 2 1} , B={(: y=x},则 A B 的兀素个数为() A 、0 B 、1 C 、 2 D 、3 4、设集合A x x-a 1, x R , B x x -b 2, x R , 必满足( ) |x , y 为实数,且 B ,则实数a , b a-b a-b 5、已知集合A Rx 2 ,集合 B x R x -m x-2 0 ,且 A B -1, n ,则m 1 已知集合 A={x||x| < 2, x R}, 3 A B P , b € Q a 工 b},贝U P*Q x , y ) 若A a b a b 3 B={x| 、、x w 4, x Z},则 A B=()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能力目标: 知识梳理: 1.【基础+中等+培优】集合的概念 ①集合: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②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③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知识点讲法:举例子解释元素的确定性,例如:2班中个子比较高的学生和2班中身高大 于1.7米的学生,用{1,2,3}和{3,2,1}来解释无序性,并解释集合相等) 2.【基础+中等+培优】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知识点讲法:举例子说明,描述法一定要强调“|”,例如{x| }{ y| }来解释注意观察“|” 符号前边的元素区别) 3.【基础+中等+培优】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②真子集: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③空集: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④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21n -个真子集,非空子集21n -, 非空真子集22n -. . (知识点讲法:①举例子解释,例如用集合A={1,2,3,4,5},B={1,2,3},C={1,2,3,4},D={5,4,3,2,1},B ,C,D,都是集合A 的子集,其中B ,C 是A 的真子集,D=A ②把集合A 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写出来)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xy >0等价于????? x <0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是( ) A .M P B .P M C .M =P D .M 、P 互不包含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两集合代表元素不同,因此M 与P 互不包含,故选D. 6.集合B ={a ,b ,c },C ={a ,b ,d };集合A 满足A ?B ,A ?C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 .8 B .2 C .4 D .1 [答案] C [解析] ∵A ?B ,A ?C ,∴集合A 中的元素只能由a 或b 构成.∴这样的集合共有22=4个. 即:A =?,或A ={a },或A ={b }或A ={a ,b }. 7.设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k ∈Z },则(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关系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解法1:用列举法,令k =-2,-1,0,1,2…可得 M ={…-34,-14,14,34,54…}, N ={…0,14,12,34,1…}, ∴M N ,故选B. 解法2:集合M 的元素为:x =k 2+14=2k +14(k ∈Z ),集合N 的元素为:x =k 4 +12=k +24(k ∈Z ),而2k +1为奇数,k +2为整数,∴M N ,故选B. [点评] 本题解法从分式的结构出发,运用整数的性质方便地获解.注意若

集合的概念与关系练习题.(精选)

集合的概念与关系练习题 1.集合{x ∈N +|x -3<2}用列举法可表示为 ( ) A .{0,1,2,3,4} B .{1,2,3,4} C .{0,1,2,3,4,5} D .{1,2,3,4,5} 2.给出下列几个关系,正确的个数为 ( ) ①3∈R ;②0.5D ∈/Q ;③0∈N ;④-3∈Z ;⑤0∈N +. A .0 B .1 C .2 D .3 3.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是 ( ) A .{x ∈R |x 2-1=0} B .{x |x >6或x <1} C .{(x ,y )|x 2+y 2=0} D .{x |x >6且x <1} 4.将集合????? (x ,y )|??? ??? ??? ?x +y =52x -y =1表示成列举法,正确的是 ( ) A .{2,3} B .{(2,3)} C .{(3,2)} D .(2,3) 5.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 ) A .{x |x =1} B .{y |(y -1)2=0} C .{x =1} D .{1} 6.下列正确表示集合M ={-1,0,1}和N ={x |x 2+x =0}关系的Venn 图是 ( )

7.若集合A ={-1,1},B ={0,2},则集合{z |z =x +y ,x ∈A ,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 .5 B .4 C .3 D .2 8.已知集合A 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 ,则实数m 为( ) A .2 B .3 C .0或3 D .0,2,3均可 9.集合M ={(x ,y )|xy <0,x ∈R ,y ∈R }是 (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 .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10.下列命题:①空集无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A ??,则A ≠?.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1.集合M ={x |x =3k -2,k ∈Z },P ={y |y =3n +1,n ∈Z },S ={z |z =6m +1,m ∈Z }之间 的关系是 ( ) A . S P M ?? B . S P M =? C .S P M ?= D . P M S =? 12.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π的正整数; ②本班中成绩好的同学; ③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简单题; 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数. 13.设a ,b 都是非零实数,y =a |a |+b |b |+ab |ab | 可能取的值组成的集合是________. 14.已知集合A 是由a -2,2a 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 ,求a . 15.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 ={3,m 2}.若B ?A ,则实数m =________. 16.如果有一集合含有三个元素1,x ,x 2-x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已知集合A ={x |1<x <2},B ={x |x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练习题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 xy >0等价于??? x <0 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及集合间的关系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及集合间的关系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年新课标II 理)已知集合(){}22|3 A x y x y x y = +≤∈∈Z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9 B .8 C .5 D .4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1)求解此类问题时,要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这是正确求解此类问题的两个先决条件.学!科网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3)若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1n -,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 -.熟练记忆此类结论可快速准确得解. 1.已知单元素集合()2 {|210}A x x a x =-++=,则a = A .0 B .4- C .4-或1 D .4-或0 2.已知集合(){}22,|,,2M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2N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则M N

的元素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3.已知集合{}{}1,2,31,A B m ==,,若3m A -∈,则非零实数m 的数值是_________. 1.【答案】D 【解析】 集合()2{|210}A x x a x =-++=为单元素,则2(2)40a ?=+-=,解得4a =-或0. 故选D . 2.【答案】B 【解析】联立方程组2222 x y x y ?+=?+=?,所以2210x x -+=.判别式0?= ,所以M N 的解集只有一个. 所以选B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两个集合的交点个数问题,主要注意两个集合都为点集,所以交集的个数也就是两个方程的解的个数,因此可以通过方程思想来解,属于简单题.

第一节集合的概念和表示及关系练习题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第一节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A={x|3-3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3∈A B.1∈A C.0∈A D.-1?A 2.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 A.{y|y=2} B.{x=2} C.{2} D.{x|x2-4x+4=0} 3.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1=0}为( ) A.{1,1} B.{1} C.{x=1} D.{x2-2x+1=0} |-5≤x≤5},则必有 ( ) 4.已知集合A={x∈N + A. -1∈A B.0∈A C. 3∈A D.1∈A 5.集合A中的元素y满足y∈N且y=-x2+1,若t∈A,则t的值为 ( ) A. 0 B. 1 C. 0或1 D. 小于等于1 6.已知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2,4,6,且当a∈A,有6-a∈A,那么a为 ( ) A. 2 B. 2或4 C. 4 D. 0 7.下列各组对象 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 ②比较小的正整数全体; ③平面上到点O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 ④正三角形的全体; 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 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有( ) A.2组B.3组 C.4组D.5组 8.设集合M={大于0小于1的有理数}, N={小于1050的正整数}, P={定圆C的内接三角形}, Q={所有能被7整除的数}, 其中无限集是( ) A.M、N、P B.M、P、Q C.N、P、Q D.M、N、Q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x |x 2+2=0}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 B .{(1,2)}与{(2,1)}表示同一个集合 C .{4,5}与{5,4}表示相同的集合 D .{4,5}与{5,4}表示不同的集合 10.直角坐标平面内,集合M ={(x ,y )|xy ≥0,x ∈R ,y ∈R }的元素所对应 的点是(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 B .第三象限内的点 C .第一或第三象限内的点 D .非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 11.已知M ={m |m =2k ,k ∈Z },X ={x |x =2k +1,k ∈Z }, Y ={y |y =4k +1,K ∈Z },则( ) A .x +y ∈M B .x +y ∈X C .x +y ∈Y D .x +y ?M 12.下列各选项中的M 与P 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 ) A .M ={x ∈R |x 2+0.01=0},P ={x |x 2=0} B .M ={(x ,y )|y =x 2+1,x ∈R },P ={(x ,y )|x =y 2+1,x ∈R } C .M ={y |y =t 2+1,t ∈R },P ={t |t =(y -1)2+1,y ∈R } D .M ={x |x =2k ,k ∈Z },P ={x |x =4k +2,k ∈Z } 二、填空题 1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 ①12 ∈R ; ② 2 ?Q ; ③|-3|?N *; ④|-3|∈Q . 14.已知M ={x|x ≤22},且a =32,则a 与M 的关系是 . 15.已知P ={x|2<x <a ,x ∈N },已知集合P 中恰有3个元素,则整数a = . 16.由实数x ,-x ,|x |所组成的集合,其元素最多有______个. 17.集合{3,x ,x 2-2x }中,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18.对于集合A ={2,4,6},若a ∈A ,则6-a ∈A ,那么a 的值是______. 19.用符号∈或?填空: ①1______N ,0______N .-3______Q ,0.5______Z ,2______R . ② 2 1______R ,5______Q ,|-3|______N +,|-3|______Z . 20.若方程x 2+mx +n =0(m ,n ∈R )的解集为{-2,-1},则m =_____,n =_____. 21.若集合A ={x |x 2+(a -1)x +b =0}中,仅有一个元素a ,则a =___,b =___. 22.方程组?? ???=+=+=+321x z z y y x 的解集为______. 23.已知集合P ={0,1,2,3,4},Q ={x |x =ab ,a ,b ∈P ,a ≠b },用列举 法表示集合Q =______. 24.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①{2,4,6,8,10,12} . ②{2,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练习题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姓名:__ 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集合}{Z x x x A ∈<≤=且30的真子集 的个数为 ( ) A.5 B.6 C.7 D.8 2.已知集合}{{x B x x A =<<-=,21 }1 0< B. B A ? C. A B D. B A 3.已知}13,2,1{2--=a a M ,}3,1{=N ,若a M N M 则且,3?∈的取值为 ( ) A.1 B.4 C.-1或-3 D.-4或1 4.已知集合???∈???==Z k k x x A ,3, = B ? ? ?∈???=Z k k x x ,6,则 ( ) A. A B B. B A C.B A = D. A 与B 关系不确定 5.满足M a ?} {的集合},,,{d c b a M 共 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15个 6. 已 知 集 {}} {a x x B x x A <=<<=,21,满足 A B ,则 ( ) A.2≥a B. 1≤a C.1≥a D. 2≤a 二、 填空题 1.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若在A 中增加一个元素,则它的子集增加的个数为____ 2.设} 1,1{},,3,1{2+-==a a B a A 若 B A ,则a 的取值为__ __________. 3.已知集合{ }1 2==x x P ,集合{x Q = }1=ax ,若P Q ?,则a 的取值______ . 4 设 {}= ==∈B x y y x A R y x ,),(,,? ??=???1),(x y y x , 则B A 间的关系为____ 5.已知集合 }{ {x B x x x A =>-<=,51或}4 +<≤a x a ,若 B A ,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 设 集合}{{ ax x x B x x A -==-=2 ,01} 02=-,若B A ?,求a 的值. 2.若集合{ }==-+=N x x x M ,062 }{0))(2(=--a x x x ,且N M ?,求实数 a 的值.

集合之间的关系教案

§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 1.理解子集、真子集、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2.掌握有关子集、真子集的符号及表示方法,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3.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 4.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准确地表示出来. 【学法指导】 通过使用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培养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子集:一般地,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 B?A,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2.子集的性质:①A?A(任意一个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②??A(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 3.真子集: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 (或B 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4.维恩图:我们常用平面内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这种图形通常叫做维恩(Venn)图 . 5.集合相等:一般地,如果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反过来,集合B的每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的 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 ,记作A=B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如果 A?B ,且 B?A ,那么A=B . 6.一般地,设A={x|p(x)},B={x|q(x)},如果A?B,则x∈A?x∈B,即 p(x)?q(x) .反之,如果p(x)?q(x), 则 A?B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问题情境] 已知任意两个实数a,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可能是ab,那么对任意的两个集合A,B,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探究点一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 导引前面我们学习了集合、集合元素的概念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三组集合: (1)A={1,3},B={1,3,5,6};(2)C={x|x是长方形},D={x|x是平行四边形};(3)P={x|x是菱形},Q={x|x 是正方形}. 问题1 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 答:集合A,B的表示是用列举法;集合C,D,P,Q的表示是用描述法. 问题2 这三组集合每组彼此之间有何关系? 答: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集合C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D的元素,集合Q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P的元素. 小结:一般地,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或B?A,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问题3 类比表示两集合间子集关系的符号与表示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等号之间有什么类似之处? 答:在实数中如果a大于或等于b,则a,b的关系可表示为a≥b或b≤a; 在集合中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则A,B的关系可表示为A?B(或B?A). 所以这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问题4在导引中集合P与集合Q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答:集合P不包含于Q,或Q不包含P,分别记作P Q或Q P. 问题5 空集与任意一个集合A有什么关系,集合A与它本身有什么关系? 答:(1)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 (2)任何一个集合A是它本身的子集. 问题6对于集合A,B,C,如果A?B,B?C,那么集合A与C有什么关系? 答:A与C的关系为A?C. 问题7“导引”中集合A中的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集合B中的元素不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那么如何定义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答:如果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问题8 集合A,B的关系能不能用图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

集合的基本关系及运算

集合的基本关系及运算 编稿:丁会敏 审稿:王静伟 【学习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一些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 2.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要点梳理】 要点一、集合之间的关系 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集合A 是集合B 的部分元素构成的集合,我们说集合B 包含集合A ; 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记作:A B(B A)??或,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用Venn 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A B(B A)??或 要点诠释: (1)“A 是B 的子集”的含义是: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即由任意的x A ∈,能推出x B ∈. (2)当A 不是B 的子集时,我们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不包含于B ”(或“B 不包含 A ”). 真子集:若集合A B ?,存在元素x ∈B 且x 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记作:A B(或B A)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 A B B A ??且,则A 与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A=B 要点诠释: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作A A ?. 要点二、集合的运算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集合之间的关系练习题

~ 集合之间的关系 1.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22≤x x ? B.{}21且x x x >< C.{}{}41,21,x x k k x x k k =±∈≠=+∈Z Z D.{}{}31,32,x x k k x x k k =+∈==-∈Z Z 3.下列八个关系式①{}0=?;②0?=;③{}?=?; ④{}?∈?;⑤{}0??;⑥0??;⑦{}0?≠;⑧{}?≠?其中正确的个数( ) ( A.4 B.5 C.6 D.7 4.下列语句:(1)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2)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3)集合{}45x x <<是有限集,正确的是( ) A.只有(1) B.只有(2)和(3) C.只有(2) D.以上语句都不对 5.给出下列关系:(1)12=R ;(2Q ;(3)3-?+N ;(4)Q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关系:(1){}0是空集;(2)若a ∈N ,则a -?N ;(3)集合{} 2210A x x x =∈-+=R ;(4)集合{} 6B x x =∈∈Q N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7.下列四个命题:(1)空集没有子集;(2)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真子集;(3)空集的元素个数为零; : (4)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已知集合{}3,A x x k k ==∈Z ,{}6,B x x k k ==∈Z , 则A 与B 之间最适合的关系是( ) A.A B ? B.A B ? C.A B D.A B

集合的概念与关系练习题

集合的概念与关系练习题 1.集合{x ∈N +|x-3<2}用列举法可表示为??? ?? ?( ) A.{0,1,2,3,4} ?? B.{1,2,3,4} C.{0,1,2,3,4,5} ? ?? D .{1,2,3,4,5} 2.给出下列几个关系,正确的个数为 ??? ( ) ①错误!∈R ;②0.5D ∈/Q;③0∈N;④-3∈Z ;⑤0∈N +. A .0 ?B .1 C.2 ? D.3 3.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是? ?? ? ( ) A.{x∈R |x 2-1=0} ?? ? B .{x |x >6或x <1} C.{(x ,y)|x2 +y 2=0} ?? ? D .{x |x>6且x<1} 4.将集合错误!表示成列举法,正确的是?? ?( ) A.{2,3} ???B.{(2,3)} C.{(3,2)} ? D.(2,3) 5.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 ?? ? ( ) A.{x |x =1} B .{y |(y -1)2=0} C .{x=1} ?D.{1} 6.下列正确表示集合M ={-1,0,1}和N ={x |x 2 +x =0}关系的Ven n图是 ?( ) 7.若集合A ={-1,1},B ={0,2},则集合{z |z =x +y ,x ∈A ,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 .5 ? B .4 ?C.3 ? ?D.2 8.已知集合A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 ,则实数m 为( ) A.2 ? ? B.3 C.0或3 ?? D.0,2,3均可 9.集合M ={(x ,y )|xy <0,x ∈R ,y ∈R }是?? ??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10.下列命题:①空集无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A ??,则A≠?.其中正确的有 ? ?( ) A .0个 B.1个 ?? C.2个 ??? D.3个 11.集合M ={x |x =3k-2,k ∈Z },P ={y |y=3n+1,n ∈Z },S={z |z =6m +1,m ∈Z }之间 的关系是?? ?? ?? ? ( ) A . S P M ?? B . S P M =? C .S P M ?= D . P M S =? 12.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