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DAS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

ERDAS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

ERDAS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
ERDAS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根据作者多年遥感应用研究和ERDAS IMAGINE软件应用经验编著而成,系统地介绍了ERDAS IMAGINE 9.3的软件功能及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全书分基础篇和扩展篇两部分,共25章。基础篇涵盖了视窗操作、数据转换、几何校正、图像拼接、图像增强、图像解译、图像分类、子像元分类、矢量功能、雷达图像、虚拟GIS、空间建模、命令工具、批处理工具、图像库管理、专题制图等ERDAS IMAGINE Professional级的所有功能,以及扩展模块Subpixel、Vector、OrthoRadar、VirtualGIS等;扩展篇则主要针对ERDAS IMAGINE 9.3的新增扩展模块进行介绍,包括图像大气校正(ATCOR)、图像自动配准(AutoSync)、高级图像镶嵌(MosaicPro)、数字摄影测量(LPS)、三维立体分析(Stereo Analyst)、自动地形提取(Automatic Terrain Extraction)、面向对象信息提取(Objective)、智能变化检测(DeltaCue)、智能矢量化(Easytrace)、二次开发(EML)等十个扩展模块的功能。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将遥感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方法与ERDAS IMAGINE软件功能融为一体,可以作为ERDAS IMAGINE软件用户的使用教程,对其他从事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和高校师生也有参考价值。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概述2

1.1 遥感技术基础2

1.1.1 遥感的基本概念2

1.1.2 遥感的主要特点2

1.1.3 遥感的常用分类3

1.1.4 遥感的物理基础3

1.2 ERDAS IMAGINE软件系统6 1.

2.1 ERDAS IMAGINE概述6 1.2.2 ERDAS IMAGINE安装7 1.3 ERDAS IMAGINE图标面板11 1.

3.1 菜单命令及其功能11

1.3.2 工具图标及其功能14

1.4 ERDAS IMAGINE功能体系14

第2章视窗操作16

2.1 视窗功能概述16

2.1.1 视窗菜单功能17

2.1.2 视窗工具功能17

2.1.3 快捷菜单功能18

2.1.4 常用热键功能18

2.2 文件菜单操作19

2.2.1 图像显示操作20

2.2.2 图形显示操作22

2.3 实用菜单操作23

2.3.1 光标查询功能23

2.3.2 量测功能24

2.3.3 数据叠加显示25

2.3.4 文件信息操作27

2.3.5 三维图像操作29

2.4 显示菜单操作33

2.4.1 文件显示顺序33

2.4.2 显示比例操作33

2.4.3 显示变换操作34

2.5 AOI菜单操作34

2.5.1 打开AOI工具面板35 2.5.2 定义AOI显示特性35 2.5.3 定义AOI种子特征35 2.5.4 保存AOI数据层36 2.6 栅格菜单操作37

2.6.1 栅格工具面板功能37 2.6.2 图像对比度调整39

2.6.3 栅格属性编辑40

2.6.4 图像剖面工具43

2.7 矢量菜单操作45

2.7.1 矢量工具面板功能46 2.7.2 矢量文件生成与编辑47

2.7.3 改变矢量要素形状48

2.7.4 调整矢量要素特征48

2.7.5 编辑矢量属性数据49

2.7.6 定义要素编辑参数50

2.8 注记菜单操作50

2.8.1 创建注记文件51

2.8.2 设置注记要素类型52

2.8.3 放置注记要素52

2.8.4 注记要素属性编辑54

2.8.5 添加坐标格网55

第3章数据输入/输出56

3.1 数据输入/输出概述56

3.2 二进制图像数据输入57

3.2.1 输入单波段数据57

3.2.2 组合多波段数据58

3.3 其他图像数据输入/输出59 3.3.1 HDF图像数据输入操作59 3.3.2 JPG图像数据输入/输出60 3.3.3 TIFF图像数据输入/输出61

第4章数据预处理62

4.1 遥感图像处理概述62 4.1.1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62 4.1.2 遥感图像裁剪与镶嵌63 4.1.3 数据预处理模块概述63 4.2 三维地形表面处理64 4.2.1 启动三维地形表面64 4.2.2 定义地形表面参数65 4.2.3 生成三维地形表面66 4.2.4 显示三维地形表面67 4.3 图像几何校正67

4.3.1 图像几何校正概述67 4.3.2 资源卫星图像校正70 4.3.3 遥感图像仿射变换76 4.3.4 航空图像正射校正78 4.4 图像裁剪处理81

4.4.1 图像规则裁剪81

4.4.2 图像不规则裁剪82

4.4.3 图像分块裁剪84

4.5 图像镶嵌处理84

4.5.1 图像镶嵌功能概述84 4.5.2 卫星图像镶嵌处理90 4.5.3 航空图像镶嵌处理93

4.6 图像投影变换95

4.6.1 启动投影变换95

4.6.2 投影变换操作96

4.7 其他预处理功能96

4.7.1 生成单值栅格图像96

4.7.2 重新计算图像高程97

4.7.3 数据发布与浏览准备97 4.7.4 产生或更新图像目录98 4.7.5 图像范围与金字塔计算99

第5章图像解译100

5.1 图像解译功能概述100

5.1.1 图像空间增强100

5.1.2 图像辐射增强101

5.1.3 图像光谱增强101

5.1.4 高光谱基本工具102

5.1.5 高光谱高级工具103

5.1.6 傅里叶变换103

5.1.7 地形分析功能104

5.1.8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104 5.1.9 实用分析功能105

5.2 空间增强处理106

5.2.1 卷积增强处理106 5.2.2 非定向边缘增强107 5.2.3 聚焦分析108

5.2.4 纹理分析109

5.2.5 自适应滤波110

5.2.6 统计滤波111

5.2.7 分辨率融合111

5.2.8 改进IHS融合112 5.2.9 HPF图像融合114 5.2.10 小波变换融合115 5.2.11 删减法融合116

5.2.12 Ehlers图像融合117 5.2.13 锐化增强处理118 5.3 辐射增强处理120

5.3.1 查找表拉伸120

5.3.2 直方图均衡化120 5.3.3 直方图匹配121

5.3.4 亮度反转处理122 5.3.5 去霾处理123

5.3.6 降噪处理123

5.3.7 去条带处理124

5.4 光谱增强处理124

5.4.1 主成分变换124

5.4.2 主成分逆变换125

5.4.3 独立分量分析126

5.4.4 去相关拉伸127

5.4.5 缨帽变换127

5.4.6 色彩变换129

5.4.7 色彩逆变换129

5.4.8 指数计算130

5.4.9 自然色彩变换131

5.4.10 ETM反射率变换131 5.4.11 光谱混合器133

5.5 高光谱基本工具135 5.5.1 自动相对反射135

5.5.2 自动对数残差136

5.5.3 归一化处理136

5.5.4 内部平均相对反射137 5.5.5 对数残差137

5.5.6 数值调整138

5.5.7 光谱均值139

5.5.8 信噪比功能139

5.5.9 像元均值140

5.5.10 光谱剖面141

5.5.11 光谱数据库142

5.6 高光谱高级工具142 5.

6.1 异常探测142

5.6.2 目标探测147

5.6.3 地物制图149

5.6.4 光谱分析工程向导153 5.6.5 光谱分析工作站154 5.7 傅里叶变换156

5.7.1 快速傅里叶变换156 5.7.2 傅里叶变换编辑器157 5.7.3 傅里叶图像编辑158 5.7.4 傅里叶逆变换168

5.7.5 傅里叶显示变换169 5.7.6 周期噪声去除169

5.7.7 同态滤波170

5.8 地形分析171

5.8.1 坡度分析171

5.8.2 坡向分析171

5.8.3 高程分带172

5.8.4 地形阴影173

5.8.5 彩色地势173

5.8.6 地形校正175

5.8.7 栅格等高线175

5.8.8 点视域分析176

5.8.9 路径视域分析181 5.8.10 三维浮雕182

5.8.11 高程转换183

5.9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184 5.9.1 邻域分析184

5.9.2 周长计算186

5.9.3 查找分析186

5.9.4 指标分析187

5.9.5 叠加分析188

5.9.6 矩阵分析189

5.9.7 归纳分析190

5.9.8 区域特征190

5.10 实用分析功能191 5.10.1 变化检测191

5.10.2 函数分析192

5.10.3 代数运算192

5.10.4 色彩聚类193

5.10.5 高级色彩聚类194 5.10.6 数值调整195

5.10.7 图像掩膜196

5.10.8 图像退化197 5.10.9 去除坏线197 5.10.10 投影变换198 5.10.11 聚合处理199 5.10.12 形态学计算199

第6章图像分类202 6.1 图像分类简介202 6.1.1 非监督分类202 6.1.2 监督分类203

6.1.3 专家系统分类206 6.2 非监督分类208

6.2.1 获取初始分类209 6.2.2 调整分类结果210 6.3 监督分类212

6.3.1 定义分类模板213 6.3.2 评价分类模板221 6.3.3 执行监督分类226 6.3.4 评价分类结果227 6.4 分类后处理231

6.4.1 聚类统计232

6.4.2 过滤分析232

6.4.3 去除分析233

6.4.4 分类重编码233

6.5 专家分类器234

6.5.1 知识工程师235

6.5.2 变量编辑器239

6.5.3 建立知识库242

6.5.4 知识分类器248

第7章子像元分类251

7.1 子像元分类简介251

7.1.1 子像元分类的基本特征251 7.1.2 子像元分类的基本原理252 7.1.3 子像元分类的应用领域253 7.1.4 子像元分类模块概述254 7.2 子像元分类方法256

7.2.1 子像元分类流程256

7.2.2 图像质量确认258

7.2.3 图像预处理259

7.2.4 自动环境校正260

7.2.5 分类特征提取263

7.2.6 分类特征组合269

7.2.7 分类特征评价271

7.2.8 感兴趣物质分类274

7.2.9 分类后处理276

7.3 子像元分类实例277

7.3.1 图像预处理277

7.3.2 自动环境校正277

7.3.3 分类特征提取278

7.3.4 感兴趣物质分类279

7.3.5 查看验证文件281

7.3.6 分类结果比较282

第8章矢量功能283

8.1 空间数据概述283

8.1.1 矢量数据283

8.1.2 栅格数据284

8.1.3 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比较285 8.1.4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转换286 8.2 矢量模块功能简介289

8.3 矢量图层基本操作289

8.3.1 显示矢量图层289

8.3.2 改变矢量特性290

8.3.3 改变矢量符号291

8.4 要素选取与查询298

8.4.1 查看选择要素属性298

8.4.2 多种工具选择要素299

8.4.3 判别函数选择要素300

8.4.4 显示矢量图层信息302

8.5 创建矢量图层303

8.5.1 创建矢量图层的基本方法303 8.5.2 由ASCII文件创建点图层307 8.5.3 镶嵌多边形矢量图层308

8.5.4 创建矢量图层子集310

8.6 矢量图层编辑311

8.6.1 编辑矢量图层的基本方法311 8.6.2 变换矢量图层313

8.6.3 产生多边形Label点314

8.7 建立拓扑关系314

8.7.1 Build矢量图层315

8.7.2 Clean矢量图层315

8.8 矢量图层管理316

8.8.1 重命名矢量图层316

8.8.2 复制矢量图层317

8.8.3 删除矢量图层317

8.8.4 导出矢量图层318

8.9 矢量与栅格转换318

8.9.1 栅格转换矢量318

8.9.2 矢量转换栅格320

8.10 表格数据管理322

8.10.1 INFO表管理322

8.10.2 区域属性统计328

8.10.3 属性转换为注记329 8.11 Shapefile文件操作331 8.11.1 重新计算高程331

8.11.2 投影变换操作332

第9章雷达图像处理334

9.1 雷达图像处理基础334 9.1.1 雷达图像增强处理334 9.1.2 雷达图像几何校正336 9.1.3 干涉雷达DEM提取336 9.2 雷达图像模块概述337 9.3 基本雷达图像处理337 9.3.1 斑点噪声压缩338

9.3.2 边缘增强处理340

9.3.3 雷达图像增强341

9.3.4 图像纹理分析344

9.3.5 图像亮度调整345

9.3.6 图像斜距调整346

9.4 正射雷达图像校正347

9.4.1 正射雷达图像校正概述347 9.4.2 地理编码SAR图像348

9.4.3 正射校正SAR图像352

9.4.4 GCP正射较正SAR图像355 9.4.5 比较OrthoRadar校正效果358 9.5 雷达像对DEM提取359

9.5.1 雷达像对DEM提取概述359 9.5.2 雷达立体像对数据准备359 9.5.3 立体像对提取DEM工程360 9.6 干涉雷达DEM提取369

9.6.1 干涉雷达DEM提取概述369 9.6.2 干涉雷达图像数据准备369 9.6.3 干涉雷达DEM提取工程370 9.6.4 DEM高程生成375

9.7 干涉雷达变化检测376

9.7.1 干涉雷达变化检测模块376 9.7.2 干涉雷达变化检测操作377

第10章虚拟地理信息系统381 10.1 VirtualGIS概述381

10.2 VirtualGIS视窗382

10.2.1 启动VirtualGIS视窗382 10.2.2 VirtualGIS视窗功能382 10.3 VirtualGIS工程385

10.3.1 创建VirtualGIS工程385 10.3.2 编辑VirtualGIS视景387 10.4 VirtualGIS分析391

10.4.1 洪水淹没分析391

10.4.2 矢量图形分析394

10.4.3 叠加文字注记396

10.4.4 叠加三维模型398

10.4.5 模拟雾气分析405

10.4.6 威胁性与通视性分析406 10.4.7 立体视景操作409

10.4.8 叠加标识图像410

10.4.9 模拟云层分析412

10.5 VirtualGIS导航414

10.5.1 设置导航模式414

10.5.2 VirtualGIS漫游415 10.6 VirtualGIS飞行416

10.6.1 定义飞行路线417

10.6.2 编辑飞行路线419

10.6.3 执行飞行操作420

10.7 三维动画制作420

10.7.1 三维飞行记录421

10.7.2 三维动画工具422

10.8 虚拟世界编辑器422

10.8.1 虚拟世界编辑器简介422 10.8.2 创建一个虚拟世界425 10.8.3 虚拟世界的空间操作429 10.9 空间视域分析431

10.9.1 视域分析数据准备431 10.9.2 生成多层视域数据432 10.9.3 虚拟世界视域分析434 10.10 设置VirtualGIS默认值436 10.10.1 默认值设置环境436 10.10.2 默认值设置选项436 10.10.3 保存默认值设置439

第11章空间建模工具440

11.1 空间建模工具概述440

11.1.1 空间建模工具的组成440 11.1.2 图形模型的基本类型441 11.1.3 图形模型的创建过程441

11.2 模型生成器功能组成442 11.2.1 模型生成器菜单命令442 11.2.2 模型生成器工具图标443 11.2.3 模型生成器工具面板444 11.3 空间建模操作过程444 11.3.1 创建图形模型444

11.3.2 注释图形模型447

11.3.3 生成文本程序448

11.3.4 打印图形模型449

11.4 条件操作函数应用450

第12章图像命令工具453 12.1 图像信息管理技术453 12.1.1 图像金字塔453

12.1.2 图像世界文件453

12.2 图像命令工具概述454 12.3 图像命令功能操作455 12.3.1 改变栅格图像类型455 12.3.2 计算图像统计值456 12.3.3 图像金字塔操作457 12.3.4 图像地图模式操作458 12.3.5 图像地图投影操作459

12.3.6 图像高程信息操作459

12.3.7 图像文件常规操作461

第13章批处理操作462

13.1 批处理功能概述462

13.2 批处理系统设置462

13.3 批处理操作过程463

13.3.1 单文件单命令批处理463 13.3.2 多文件单命令立即批处理465 13.3.3 多文件单命令随后批处理467 13.3.4 多文件多命令批处理469

第14章图像库管理473

14.1 图像库管理概述473

14.2 图像库环境设置473

14.3 图像库功能介绍474

14.3.1 打开默认图像库474

14.3.2 图像库管理功能475

14.3.3 图像库图形查询476

第15章地图编制479

15.1 地图编制概述479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实习报告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实习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实习报告 ( 2011 - 2012学年第 1 学期) 专业班级:地信09-1班 姓名:梁二鹏 学号:310905030114 指导老师:刘春国 ---------------------------------------------- 实习成绩: 教师评语: 教 师

签 名 : 年月日 实习一:图像彩色合成实习 一、实验目的 在学习遥感数字图像彩色合成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基于遥感图像处 理软件ENVI进行遥感数字图像彩色合成。 二、实验内容 彩色合成:利用TM图像can_tmr.img,实现灰度图像的密度分割、多波 段图像的真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 三、实验步骤 1、显示灰度图像主要步骤: 1、打开ENVI4.7,单击FILE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open image file 选 项,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can_tmr.img文件,单击打开。 2、在可用波段列表对话框中,选中某一波段图像,选中gray scale单选按 钮,单击LOAD BAND按钮,显示一幅灰度图像。 3、在可用波段列表对话框中,选择其他某一波段图像,进行显示。

4、利用可用波段列表中的display按钮,同时有多个窗口显示多个波段图像。 5、链接显示。利用图像窗口tool菜单下的link子菜单link display实现多图 像的链接显示。如图所示:红色方框。 6、使用tool菜单下的Cursor Location/value和pixel Locator功能在确定像 素的值和位置。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设计题目:图像处理 教师:赵哲老师 提交日期: 12月29日

一、设计内容: 主题:《图像处理》 详细说明:对图像进行处理(简单滤镜,模糊,锐化,高斯模糊等),对图像进行处理(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单双色显示,亮暗程度调整等),对图像进行特效处理(反色,实色混合,色彩平衡,浮雕效果,素描效果,雾化效果等), 二、涉及知识内容: 1、二值化 2、各种滤波 3、算法等 三、设计流程图 四、实例分析及截图效果: 运行效果截图: 第一步:读取原图,并显示 close all;clear;clc; % 清楚工作窗口clc 清空变量clear 关闭打开的窗口close all I=imread(''); % 插入图片赋给I imshow(I);% 输出图I I1=rgb2gray(I);%图片变灰度图 figure%新建窗口 subplot(321);% 3行2列第一幅图 imhist(I1);%输出图片

title('原图直方图');%图片名称 一,图像处理模糊 H=fspecial('motion',40); %% 滤波算子模糊程度40 motion运动 q=imfilter(I,H,'replicate');%imfilter实现线性空间滤波函数,I图经过H滤波处理,replicate反复复制q1=rgb2gray(q); imhist(q1); title('模糊图直方图'); 二,图像处理锐化 H=fspecial('unsharp');%锐化滤波算子,unsharp不清晰的 qq=imfilter(I,H,'replicate'); qq1=rgb2gray(qq); imhist(qq1); title('锐化图直方图'); 三,图像处理浮雕(来源网络) %浮雕图 l=imread(''); f0=rgb2gray(l);%变灰度图 f1=imnoise(f0,'speckle',; %高斯噪声加入密度为的高斯乘性噪声 imnoise噪声污染图像函数 speckle斑点 f1=im2double(f1);%把图像数据类型转换为双精度浮点类型 h3=1/9.*[1 1 1;1 1 1;1 1 1]; %采用h3对图像f2进行卷积滤波 f4=conv2(f1,h3,'same'); %进行sobel滤波 h2=fspecial('sobel'); g3=filter2(h2,f1,'same');%卷积和多项式相乘 same相同的 k=mat2gray(g3);% 实现图像矩阵的归一化操作 四,图像处理素描(来源网络) f=imread(''); [VG,A,PPG] = colorgrad(f); ppg = im2uint8(PPG); ppgf = 255 - ppg; [M,N] = size(ppgf);T=200; ppgf1 = zeros(M,N); for ii = 1:M for jj = 1:N if ppgf(ii,jj)

(完整版)ERDAS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ERDAS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地信111 姓名:杨登贤 学号:2011011506 2013/12/20 ERDAS实验报告

一.设置一张三维图。 (3) 1.底图与三维图 (3) 2.参数设置 (5) (1)三维显示参数 (5) (2)三维视窗信息参数 (6) (3)太阳光源参数 (6) (4)显示详细程度 (6) (5)观测位置参数 (7) 二.(几何纠正几何畸变图像处理):几何纠正结果图。 (7) (2)选择合适的坐标变换函数(即几何校正数学模型) (8) (3)数据控制点采集表 (9) (4)多项式模型参数 (9) (5)图像重采样参数 (10) (6)结果图 (10) 三.(数据输入\ 输出):镶嵌图(根据不同条件做出不同的几张)。 (11) 1.图像色彩校正设置 (12) 四.(图像增强处理):傅里叶高通/低通滤波图或效果图空间增强效果图。 (13) 1.空间增强卷积处理 (13) (1)原图像 (13) (2)卷积增强设置参数 (13) (3)卷积增强处理图像 (14) 2.傅里叶变换 (14) (1)快速傅里叶变换设置参数 (14) (2)低通滤波 (15) (3)高通滤波 (16) 五.光谱增强。 (18) 1.主成分变换 (18) (1)参数设置 (18) (2)处理图像 (19) 2.缨帽变换 (19) (1)参数设置 (19) (2)处理图像 (20) 3.指数计算 (20) (1)参数设置 (20) (2)处理图像 (21) 4.真彩色变换 (21) (1)参数设置 (21) (2)处理图像 (22) 六.(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结果图分类后处理结果图去除分析结果图。 (23) 1.参数设置 (23) 2.非监督分类结果图 (24) 3.分类后处理结果图 (25)

遥感影像处理步骤

3.2.3 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 目前世界上用于民用的卫星很多,最常用于作物长势监测的是美国发射的一系列陆地卫星。本文使用的是2013年2月11日,NASA发射的Landsat 8卫星数据,Landsat 8上携带有两个主要载荷:OLI(陆地成像仪)和TIRS(热红外传感器)。OLI包括9个波段,空间分辨率为30米,其中包括一个15米的全色波段,成像宽幅为185×185 km。OLI包括了ETM+传感器所有的波段,为了避免大气吸收特征,OLI对波段进行了重新调整,比较大的调整是OLI Band5(0.845–0.885 μm),排除了0.825 μm处水汽吸收特征;OLI全色波段Band8波段范围较窄,这种方式可以在全色图像上更好区分植被和无植被特征;此外,还有两个新增的波段:蓝色波段(band1:0.433–0.453 μm)主要应用海岸带观测,短波红外波段(band9:1.360–1.390 μm) 包括水汽强吸收特征可用于云检测;近红外band5和短波红外band9与MODIS对应的波段接近。 表3-2 Landsat8各波段的名称与用途 Table 3-2 The name and purpose of each band of Landsat8 (引自:张玉君,国土资源遥感,2013) 波段No 波段名称波长范围/nm 数据用途GSD地面 采样距离 /nm 辐射率/ (W·m-2sr-1u m-1)典型 SNR (典型) 1 NewDeep Blue 433-453 海岸区气溶胶30 40 130 2 Blue 450-515 基色/散射/海岸30 40 130 3 Green 525-600 基色/海岸30 30 100 4 Red 630-680 基色/海岸30 22 90 5 NIR 845-885 植物/海岸30 14 90 6 SWIR2 1560-1660 植物30 4.0 100 7 SWIR3 2100-2300 矿物/干草/无散射30 1.7 100 8 PAN 500-680 图像锐化15 23 80 9 SWIR 1360-1390 卷云测定30 6.0 130 10 TIR 10300-11300 地表温度100 11 TIR 11500-12500 地表温度100 本实验获取条带号和行编号为143/029,选取棉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内无云、质量较好的影像数据,过境时间分别为2013年6月25日,8月5日,8月29日。 3.2.4 卫星影像处理 地面目标是个复杂的多维模型,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和相互关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复习分析

第一章. 遥感概念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并根据电磁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应用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地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图像 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图像可以由光学设备获取,如照相机、镜子、望远镜、显微镜等;也可以人为创作,如手工绘画。图像可以记录、保存在纸质媒介、胶片等等对光信号敏感的介质上。随着数字采集技术和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像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有些情况下“图像”一词实际上是指数字图像。 物理图像:图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 数字图像:图像以数字形式存储。 图像处理 运用光学、电子光学、数字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复原、校正、增强、统计分析、分类和识别等的加工技术过程。 光学图像处理 应用光学器件或暗室技术对光学图像或模拟图像(胶片或图片)进行加工的方法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图像处理能做什么?(简答) 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主要目的: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进行图像的重建,更好地进行图像分析,图像数据的变换、编码和压缩,更好图像的存储和传输。数字图像处理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遥感图像处理(processing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是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纠正、图像整饰、投影变换、镶嵌、特征提取、分类以及各种专题处理的方法。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有光学的和数字的两种。

2013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彩色图像增强软件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班级: 1002501 姓名:曾小路 学号: 100250131 指导教师:赵占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3 年12月27日

目录 目录 .......................................................................................................................... I 一. 课程设计任务 (1) 二. 课程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2) 2.1 彩色图像基础 (2) 2.2 彩色模型 (2) 三.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结果 (6) 3.1 采集图像 (6) 3.2 图像增强 (7) 3.3 界面设计 (9) 四. 课程设计总结 (12) 五. 设计体会 (13) 六. 参考文献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课程设计报告 一. 课程设计任务 1.1设计内容及要求: (1)、独立设计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对由于曝光过度、光圈过小或图像亮度不均匀等情况下的彩色图像进行增强,提高图像的清晰度(通俗地讲,就是图像看起来干净、对比度高、颜色鲜艳)。 (2)、参考photoshop 软件,设计软件界面,对处理前后的图像以及直方图等进行对比显示; (3)、将实验结果与处理前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设计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1.2参考方案 1、实现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学习使用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利用imread()语句读入图像,例如image=imread(flower.jpg),利用彩色图像模型转换公式,将RGB 类型图像转换为HSI 类型图像,显示各分量图像(如imshow(image)),以及计算和显示各分量图像直方图。 2、彩色图像增强实现 对HSI彩色模型图像的I分量进行对比度拉伸或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提高亮度图像的对比度。对S分量图像进行适当调整,使图像色彩鲜艳或柔和。 H 分量保持不变。将处理后的图像转换成RGB 类型图像,并进行显示。分析处理图像过程和结果存在的问题。 3、参照“photoshop”软件,设计图像处理软件界面 可设计菜单式界面,在功能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按键式界面,视 功能多少而定;参考matlab 软件中GUI 设计,学习软件界面的设计 - 1 -

遥感图像处理考核、上机、课程设计模版2018版

一 遥感图像处理考核方式(2018版) 1. 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 2. 平时成绩由每次上机报告25%、上机技能测试25%、考勤20%、课堂表现15%、 课程设计报告15%组成。 3. 上机报告评分标准: (100分,占25%) 5. 技能测试评分标准(100分,占25%) 5.1 考试内容: 按规定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和文件名,完成规定的操作,记录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文档。将处理的结果图输出为JPEG 文件(输出方法:在图像显示主窗口中,选择File-Save Image As-Image File- 默认选择Resolution 为24-bit Color (BSQ )-选择Output File Type 为JPEG-选择输出路径-OK ),将输出后的JPEG 文件插入到本文档中。 5.2 文档命名:文件夹和文档命名规则: 末尾附上姓名学号,并将文档名重命名为自己的 学号_姓名,学号在前,姓名在后。

5.3 评分标准 根据技能测试的项目总数、完成情况、文档等综合给分。时间为2个学时。 6.课堂表现:(100 分,占15%) 根据工程实践分组,每节课安排两组进行课堂内容复习、相关内容讨论,每组时间为5分钟。根据团队、内容、材料、PPT制作、演讲5项打分,每项20分。 7. 考勤:(100分,占20%) 上课与上机考勤,一次未到扣10分。请事假一次扣5分,病假不扣分。以辅导员的签字为准。三次未到不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二遥感图像处理上机实验教学计划

三遥感图像处理上机实验报告内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图像处理上机报告

ERDAS遥感图像处理教程,绝对给力

《遥感数字图象处理实验指导书》 实习须知 实验室资源: 1 硬件设备: 局域网系统; 高级PC 计算机(每人一台,在规定时间使用); 2 软件系统 Windows 2000 或Windows XP ERDAS IMAGINE 8.6 ArcToolbox ArcMap Microsoft Word Microsoft Excel Zip program 3 数据资源 数据源: ERDAS IMAGINE 8.6软件附带的examples; XX地区TM、ETM、Spot遥感数据 XX区部分矿山企业基础数据

实习目的与内容 1 实习目的 本实习为已具有RS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学生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了解RS基本组成与数据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使用ERDAS IMAGINE8.6软件进行视窗操作、数据数据预处理、图像解译、图像分类和矢量功能;了解地图投影系统的使用;学习多种数据输入的方法,不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库模式的定义等多种前后期处理工作;掌握遥感图像前后处理和解译、分类地理的技术流程和方法,数据库建设以及地理数据的编辑和管理;配合具体实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通过系列实习过程,重点培养学习者掌握RS提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技巧,并可初步用来解决运用遥感提取信息的问题。 2 实习内容 实习1:ERDAS IMAGINE 8.6系统简介与入门;包括:软件概述,视窗操作中的菜单工具条的介绍,数据的输入输出。 实习2:数据预处理;包括:图像分幅剪裁,图像几何校正,图像拼接处理,图像投影变换; 实习3:图像解译;包括功能简介,辐射增强处理(去霾处理)、常用的光谱增强处理(假彩色合成与指数计算)、空间增强处理(分辨率融合)。 实习4:图像分类;包括;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专家分类器(在高级练习中学习) 实习5: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矢量功能介绍,综合运用GIS工具解决实例提出的问题。 实习6:专题制图输出全过程学习。 3 本书有关约定 实习所用原始数据存放在%sampledata目录下;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 遥感图像处理及遥感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遥感图像处理及遥感系统仿真创新》 姓名:蒋国韬 学号:24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胡悦 时间:2017年7月

实验一:遥感数字图像的增强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幅城市多光谱遥感图像,分析其直方图,并利用对比度增强和去相关拉伸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 二、实验过程: 1.用multibandread语句读取一幅多光谱遥感图像(7波段,512x512图像)的可 见1,2,3波段(分别对应R,G,B层); 2.显示真彩色图像; 3.通过研究直方图(imhist),分析直接显示的真彩色图像效果差的原因;

4.利用对比度增强方法对真彩色图像进行增强(imadjust,stretchlim); 5.画出对比度增强后的图像红色波段的直方图;

6.利用Decorrelation去相关拉伸方法(decorrstretch)对图像进行增强;

7.显示两种图像增强方法的结果图像。

三、实验分析: (1)高光谱影像由于含有近百个波段,用matlab自带的图像读写函数imread和imwrite往往不能直接操作,利用matlab函数库中的multibandred函数,可以读取多波段二进制图像。512×512为像素点,7位波段数,bil为图像数组的保存格式,uint8=>uint8为转换到matlab 的格式,[3 2 1]的波段分别对应RGB三种颜色。 (2)直接观察真彩复合图像发现,图像的对比度非常低,色彩不均匀。通过观察红绿蓝三色的波段直方图,可以观察到数据集中到很小的一段可用动态范围内,这是真彩色复合图像显得阴暗的原因之一。另外,根据三种颜色的三维散点图,如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题目: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学生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别:计科本101班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2013 年 06 月 20 日

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1.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1)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 (2)熟悉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热练掌握FFT的方法反应用 (4)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数字图像的傅里叶变换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如何学习一门语言,如何进行资料查阅搜集,如何自己解决问题等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展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设计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 (1)熟悉并掌握傅立叶变换 (2)了解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4)用MATLAB实现傅立叶变换仿真 3.课程设计背景与基本原理 傅里叶变换是可分离和正交变换中的一个特例,对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图像空间变换到频率空间,从而可利用傅里叶频谱特性进行图像处理。从20世纪60年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提出来以后,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1课程设计背景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3.2 傅里叶变换 (1)应用傅里叶变换进行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一门技术,使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20世纪20年代,图像处理首次得到应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得到普遍应用。60年代末,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为了修改图形,改善图像质量,或是从图像中提起有效信息,还有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可以对图像进行体积压缩,便于传输和保存。数字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各种图像变换;对图像进行编码和压缩;采用各种方法对图像进行复原和增强;对图像进行分割、描述和识别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通讯技术、宇宙探索遥感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遥感图像处理 分类 实验报告

Lab6 non-parametric classification and post classification 12021005龚鑫烨Objection:the major object of the current lab section are to implement non-parametric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BP network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lgorithms,with a full mastery of post-classification operation. Data: the subset of spot 5 imagery covering NJ. Steps: 1、identify a training dataset and an independent set of validation data for built-up, forest,cropland,grassland and water. 2、Implementing above-mentioned non-parametric algorithms to classify your image. 3、Validating your classification. 4、Refining your classifica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majority filtering and modeling process if possible. 实验步骤: 1、将数据加载到envi中

中国地质大学遥感图像处理上机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课程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王蜀越 班学号: 学号: 指导教师:王红平、许凯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7月1日

目录 目录 ............................................................................................................................................... - 1 - 实习一:影像融合........................................................................................................................ - 2 - 1.1【实习目的】 (2) 1.2【实习步骤】 (2) 1.3【实习过程】 (2) 实习二:几何校正........................................................................................................................ - 6 - 2.1【实习内容】 (6) 2.2【实习步骤】 (6) 2.3【实习过程】 (6) 实习三:影像分类(一).......................................................................................................... - 10 - 3.1【实习内容】 (10) 3.2【实习步骤】 (10) 3.3【实习过程】 (10) 实习四:影像分类(二).......................................................................................................... - 14 - 4.1【实习内容】 (14) 4.2【实习步骤】 (14) 4.3【实习过程】 (14) 心得与感想 ................................................................................................................................. - 18 -

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实践》课程设计题目图像增强算法综合应用 学生姓名韩帅_______ 学号 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范春年____ 噪声,不同的去噪方法效果不同,因此应该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以达到最好的去噪效果。? (2)随机噪声应在空间域去除,而空域去噪方法中,中值滤波法效果最好。? (3)周期噪声应在频域中消去。?

(4)去除噪声后的图像仍然可以改善处理。? (5)均方误差评估去噪处理后图像的去噪效果。 2.2算法设计? (1)读入初始图片及加噪图片。? clc;?clear;? f=imread();? ? for?j?=?1?:?N? ???????d?=?sqrt((i-m)^2+(j-n)^2);? ????? h?=?1/(1+0.414*(d/d0)^(2*nn));??%?计算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 ?result(i,j)?=?h?*?G(i,j);???????? end???

end (4)计算均方误差评估去噪效果。? [m?n]=size(p);?l=f-p;? he=sum(sum(l));? avg=he/(m*n); ?k=l-avg;? result1=(sum(sum(k.^2)))/(m*n);? for i=1:M for j=1:N d=sqrt((i-m)^2+(j-n)^2); h=1/(1+0.414*(d/d0)^(2*nn)); %h=1/(1+(d/d0)^(2*nn)); %备用 G(i,j)=h*G(i,j); end end p=uint8(real(ifft2(ifftshift(G)))); subplot(341);imshow(f),title('原图'); subplot(345);imshow(log(abs(f2)),[]),title('频谱'); subplot(349);imhist(f),title('原图'); subplot(342);imshow(g),title('噪声');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字图像处理概论 *图像是对客观存在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 *模拟图像 空间坐标和明暗程度都是连续变化的、计算机无法直接处理的图像 *数字图像 空间坐标和灰度均不连续的、用离散的数字(一般整数)表示的图像(计算机能处理)。是图像的数字表示,像素是其最小的单位。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特征提取、识别等)系列操作,从而获得某种预期的结果的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优势) (1)处理精度高,再现性好。(2)易于控制处理效果。(3)处理的多样性。(4)图像数据量庞大。(5)图像处理技术综合性强。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 (1)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a.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b.改变图像的亮度、颜色; c.增强图像中的某些成份、抑制某些成份; d.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等,达到艺术效果; (2)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 a.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 (3)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码和压缩,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1)图像的数字化 a.如何将一幅光学图像表示成一组数字,既不失真又便于计算机分析处理 b.主要包括的是图像的采样与量化 (2*)图像的增强 a.加强图像的有用信息,消弱干扰和噪声 (3)图像的恢复 a.把退化、模糊了的图像复原。模糊的原因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有运动模糊,散焦模糊等(4*)图像的编码 a.简化图像的表示,压缩表示图像的数据,以便于存储和传输。 (5)图像的重建 a.由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如CT) (6)图像的分析 a.对图像中的不同对象进行分割、分类、识别和描述、解释。 (7)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 a.图像分割是指将一幅图像的区域根据分析对象进行分割。 b.图像的特征提取包括了形状特征、纹理特征、颜色特征等。 (8)图像隐藏 a.是指媒体信息的相互隐藏。 b.数字水印。 c.图像的信息伪装。 (9)图像通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上海理工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红细胞数目统计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姓名王磊学号0916020226 日期2012-11-27 地点图文信息中心成绩教师韩彦芳

一、设计内容: 主题:《红细胞数目检测》 详细说明:读入红细胞图片,通过中值滤波,开运算,闭运算,以及贴标签等方法获得细胞个数。 二、现实意义: 细胞数目检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医学上的作用,可通过细胞数目的检测来查看并估计病人或动物的血液中细胞数,如估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细胞的数目,同时也可检测癌细胞的数目来查看医疗效果,根据这一系列的指标来对病人或动物进行治疗,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的。 三、涉及知识内容: 1、中值滤波 2、开运算 3、闭运算 4、二值化 5、贴标签 四、实例分析及截图效果: (1)代码如下: 1、程序中定义图像变量说明 (1)Image--------------------------------------------------------------原图变量;

(2)Image_BW-------------------------------------------------------值化图象; (3)Image_BW_medfilt-------------------------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 (4)Optimized_Image_BW---通过“初次二值化图像”与“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5)Reverse_Image_BW--------------------------优化后二值化图象取反;(6)Filled_Image_BW----------------------已填充背景色的二进制图像;(7)Open_Image_BW--------------------------------------开运算后的图像; 2、实现代码: %-------图片前期处理------------------- %第一步:读取原图,并显示 A = imread('E:\红细胞3.png'); Image=rgb2gray(A); %RGB转化成灰度图 figure,imshow(Image); title('【原图】'); %第二步:进行二值化 Theshold = graythresh(Image); %取得图象的全局域值 Image_BW = im2bw(Image,Theshold); %二值化图象 figure,imshow(Image_BW); title('【初次二值化图像】'); %第三步二值化图像进行中值滤波 Image_BW_medfilt= medfilt2(Image_BW,[13 13]); figure,imshow(Image_BW_medfilt); title('【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 %第四步:通过“初次二值化图像”与“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Optimized_Image_BW = Image_BW_medfilt|Image_BW; figure,imshow(Optimized_Image_BW); title('【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第五步:优化后二值化图象取反,保证:‘1’-〉‘白色’,‘0’-〉‘黑色’ %方便下面的操作 Reverse_Image_BW = ~Optimized_Image_BW; figure,imshow(Reverse_Image_BW); title('【优化后二值化图象取反】');

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

《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正式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10-05-26 15:02:30 / 个人分类:ENVI 查看( 643 ) / 评论( 5 ) / 评分( 0 / 0 )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E.L.Pruitt提出“遥感”这个词至今,遥感已经成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宇宙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目前,遥感影像日渐成为一种非常可靠、不可替代的空间数据源。ENVI (The 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是由遥感领域的科学家采 用交互式数据语言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开发的一套功能强大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以其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尤其是与ArcGIS 一体化集成,使得众多的影像分析师和科学家选择ENVI来处理遥感图像和获得图像中的信息,从而全面提升了影像的价值。ENVI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环境保护、气象、石油矿产勘探、农业、林业、医学、国防&安全、地球科学、公用设施管理、遥感工程、水利、海洋、测绘勘察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众多领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关于ENVI 的中文教程非常少,给广大用户学习软件和应用软件带来诸多不便。 针对上述情况,在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多年遥感应用研究和软件操作经验,历时一年半编著完成本书。全书按照遥感图像处理流程由浅到深逐步引导读者掌握ENVI软件操作。各个章节相对独立,读者可视个人情况进行选择阅读。全书分为17章,第1、2、3章介绍了ENVI软件的基础知识,可作为ENVI软件入门,也可作为参考内容;第4、5、6、7、8章介绍了遥感图像处理一般流程,包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要点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根据作者多年遥感应用研究和ERDAS IMAGINE软件应用经验编著而成,系统地介绍了ERDAS IMAGINE 9.3的软件功能及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全书分基础篇和扩展篇两部分,共25章。基础篇涵盖了视窗操作、数据转换、几何校正、图像拼接、图像增强、图像解译、图像分类、子像元分类、矢量功能、雷达图像、虚拟GIS、空间建模、命令工具、批处理工具、图像库管理、专题制图等ERDAS IMAGINE Professional级的所有功能,以及扩展模块Subpixel、Vector、OrthoRadar、VirtualGIS等;扩展篇则主要针对ERDAS IMAGINE 9.3的新增扩展模块进行介绍,包括图像大气校正(ATCOR)、图像自动配准(AutoSync)、高级图像镶嵌(MosaicPro)、数字摄影测量(LPS)、三维立体分析(Stereo Analyst)、自动地形提取(Automatic Terrain Extraction)、面向对象信息提取(Objective)、智能变化检测(DeltaCue)、智能矢量化(Easytrace)、二次开发(EML)等十个扩展模块的功能。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将遥感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方法与ERDAS IMAGINE软件功能融为一体,可以作为ERDAS IMAGINE软件用户的使用教程,对其他从事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和高校师生也有参考价值。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概述2 1.1 遥感技术基础2

1.1.1 遥感的基本概念2 1.1.2 遥感的主要特点2 1.1.3 遥感的常用分类3 1.1.4 遥感的物理基础3 1.2 ERDAS IMAGINE软件系统6 1. 2.1 ERDAS IMAGINE概述6 1.2.2 ERDAS IMAGINE安装7 1.3 ERDAS IMAGINE图标面板11 1. 3.1 菜单命令及其功能11 1.3.2 工具图标及其功能14 1.4 ERDAS IMAGINE功能体系14 第2章视窗操作16 2.1 视窗功能概述16 2.1.1 视窗菜单功能17 2.1.2 视窗工具功能17 2.1.3 快捷菜单功能18 2.1.4 常用热键功能18 2.2 文件菜单操作19 2.2.1 图像显示操作20 2.2.2 图形显示操作22 2.3 实用菜单操作23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题目: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学生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别:计科本101班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 年06 月20 日 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1.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1)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 (2)熟悉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热练掌握FFT的方法反应用 (4)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数字图像的傅里叶变换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如何学习一门语言,如何进行资料查阅搜集,如何自己解决问题等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展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设计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 (1)熟悉并掌握傅立叶变换 (2)了解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4)用MATLAB实现傅立叶变换仿真

3.课程设计背景与基本原理 傅里叶变换是可分离和正交变换中的一个特例,对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图像空间变换到频率空间,从而可利用傅里叶频谱特性进行图像处理。从20世纪60年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提出来以后,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1课程设计背景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3.2 傅里叶变换 (1)应用傅里叶变换进行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一门技术,使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 ??20世纪20年代,图像处理首次得到应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得到普遍应用。60年代末,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为了修改图形,改善图像质量,或是从图像中提起有效信息,还有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可以对图像进行体积压缩,便于传输和保存。数字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各种图像变换;对图像进行编码和压缩;采用各种方法对图像进行复原和增强;对图像进行分割、描述和识别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通讯技术、宇宙探索遥感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傅里叶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广泛用于频谱分析,傅里叶变换是线性系统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它使我们能够定量地分析诸如数字化系统,采样点,电子放大器,卷积滤波器,噪声,显示点等地作用(效应)。傅里叶变换(FT)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因此,对涉及数字图像处理的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掌握傅里叶变换及其扩展形式的特性,是很有价值得。 (2)关于傅里叶(Fourier)变换 在信号处理中,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信号变到频域中进行处理,因此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傅里叶变换能将满足一定条件的某个函数表示成三角函数(正弦和/或余弦函数)或者它们的积分的线性组合。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傅里叶变换具有多种不同的变体形式,如连续傅里叶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属于谐波分析。傅里叶变换的逆变换容易求出,而且形式与正变换非常类似;正弦基函数是微分运算的本征函数,从而使得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可以转化为常系数的代数方程的求解.在线性时不变的物理系统内,频率是个不变的性质,从而系统对于复杂激励的响应可以通过组合其对不同频率正弦信号

GIS遥感图像的基本处理教程

实验一遥感图像的基本处理 一、实验要求 1.学会使用Erdas软件打开不同格式的图像

2.认识遥感图 以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高分辨率Quickbird遥感影像为底图, 识别操场位置形状大小颜色阴影 所住宿舍、位置形状大小颜色阴影 教学楼位置形状大小颜色阴影

雷达站位置大小颜色 水塔、位置形状大小颜色阴影 煤堆位置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园广场间接

农田形状大小颜色 东陵陵园,位置形状大小颜色阴影在Erdas中调整遥感图像波段。 在工具栏上点击raster选择band combinations,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对波段进行编辑,然后点击OK 3.学会使用Erdas软件的import/export文件导入功能 导出 在总的工具栏上点击第二个按钮import,在对话框中选择Export,选择

好输出文件类型,找到要输入的文件,并且新建要输出的文件名和确定存储位置,即可点击OK键输出文件 导入 勾选INport,选择输入文件类型,找到输入文件,新建输出文件名称及储存位置,即可点击OK 实验材料:2002年Landsat ETM+ 30m辽宁省沈阳市图像。 4.为图像添加aoi图层,并对遥感影像进行裁切 分别对Quickbird和Landsat ETM+影像进行处理,高分辨率影像要求裁切出沈阳农业大学校区,低分辨率影像要求裁切出沈阳市及周边郊区,aoi比要求实验区稍大,以方便进行后期处理。高分辨率影像适于纵向输出,低分辨率影像适于横向输出。 添加AOI图层

在工具栏点击AOI选项下的tools,选择一个工具对图片中想要创建图层的位置进行框选。 对框选的区域进行保存,存为AOI文件 裁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