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第24课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课题:第24课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原因①欧洲的共同特征

②近代以来的战争造成

③二战后的西欧

④目的

二、进程1、开始:(时间,地点,标志)

2、成立

3、加快欧洲共同体一体化建设:①建立关税同盟:

②推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原则:

③欧洲共同体还着手建立

,稳定成员国之间的

。④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4、4、成立欧盟:①条件:

②标志:1991年欧共体成员在荷兰签订《_________________》,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制定了实现

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

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

)简称

,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

政策,以及

的合作。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成立,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③意义:

5、欧元诞生①时间:

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②意义: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

,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

;因而

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加强了民众的

。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

参与推动的

的进程。6、欧盟扩大:XX年,欧盟扩大到_____个成员国,包括中、东欧的

等国。三、意义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想一想,为什么?结合教材P109阅读与思考,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国家主权、本国利益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欧洲、世界和中国分别有何影响?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重难点解析】1、什么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地理上相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为了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对外增强竞争能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组建一定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2、什么是主权让渡?主权让渡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往往越需要成员国转让国家主权。换句话说,各国的经济政策必须与区域内或国际惯例接轨,有时不得不放弃本国的一些保障措施,以求得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欧洲一体化得以出现的根源在于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①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②关贸总协定成立

③世界银行的成立

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3.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B.实现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c.加快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D.保证西欧国家的独立与安全4、.西欧国家开始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②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③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④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5、.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6.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的是A.(布鲁塞尔条约》的

签订

B.1969年“欧共体”共同目标的确定

c.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

D.1973年英国加人“欧共体”7.下列有关欧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它是欧洲国家经济大联盟

B.欧盟的前身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欧共体

c.“北约"组织是欧盟由经济一体化向军事一体化发展的标志和产物

D.欧盟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8.欧盟的建立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无关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共体的建立9.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B.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c.改变了世界格局

D.破坏了欧盟各国的主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10、欧元的启动对这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最主要的是A.促

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B.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c.有效地保护了区域经济的独立发展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2分)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总结与反思】课题: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ccccBcDA11、

(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危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

济发展迅速。

(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第24课河中石兽教案

第24课《河中石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 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掌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关注古今词义的异同,熟悉课文的故事,从中体验作者对僧人、讲学家的批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这篇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庙靠近河,庙门倒塌之后,门旁的两只石狮也掉到了河里。后来要修庙,决定要把石狮打捞上来。有人说,到下游去找,因为石狮被水冲走了,结果在下游没找到。一个读书人说,石狮肯定沉到沙泥里去了,因为石头重,沙泥轻,结果在庙前的沙泥里也没

找到。一个老水手最后说,这两个石狮在上游,结果果然在上游打捞到了。怎么会到上游去呢?阅读完课文后我们便知道了。 1.介绍作者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2.《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河干(gān)曳(yè)棹(zhào)柿(fèi) 暴涨(zhǎng)圮(pǐ)募(mù)欤(yù) 铁钯(pá)湮(yān)啮(niè)溯(sù)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课文,感受经典魅力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然后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神态。 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停顿节奏。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ɡ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活动二: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机电一体化公开课教案

项目九物料分拣机构 知识目标: 1.掌握分拣机构的工作原理 2.编写控制程序并调试分拣机构的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控制程序并能独立运行分拣机构 重点及难点:理解控制程序并能独立运行分拣机构 器材准备:电源模块、FX2N-48MR型PLC、指示灯、编程电缆、导线、分拣机构 任务一:复习分拣机构(实物观察,让学生回顾各分拣机构的组成部分)教师问:我们这个装置有哪些组成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由光电传感器、输送带、电感传感器、2个光纤传感器、3个物料槽、3个单杆气缸、1台三相异步电动机、6个磁性传感器及电磁阀组成)。 教师问:那你们知道这些元件的功能吗?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主要完成通过传感器检测实现物料的分拣任务) (1)光电传感器:当有物料到放入时,给PLC一个输入信号。 (2)输送带:由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输送物料。 (3)电感式传感器:检测金属材料,检测距离为2~5mm (4)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非金属的白色、黑色物料,检测距离为3~8mm。 (5)料槽:对物料进行分拣时,用于放置物料。 (6)单杆气缸:将物料推入料槽,由单向电控气阀控制。 (7)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传送带转动,由变频器控制。 (8)磁性传感器:用于气缸的位置检测。 (9)电磁阀: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

注:双向电控阀用来控制气缸进气和出气,从而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单向电控阀用来控制气缸单向运动,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与双向电控阀区别在双向电控阀初始位置是任意的可以控制两个位置,而单控初始位置是固定的只能控制一个方向。 引入:教师演示分拣机构运行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兴趣。任务二:物料分拣机构的程序设计 控制要求:从入料口放入物料,落料处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放入后,变频器驱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传送带运行;当物料被输送至金属传感器检测位置时,推料一气缸动作,将物料推入料槽一;若为白色物料,待传送到白色物料检测传感器位置时,推料二气缸动作,将物料推入料槽二;若为黑色物料,待传送到黑色物料检测传感器位置时,推料三气缸动作,将物料推入料槽三。 教师问:程序设计一般分为那几个步骤? 学生回答:(1)列I/O分配表(2) 编写梯形图(3)将梯形图传入PLC (4)画外部接线图(5)运行 程序设计: 1.列I/O分配表(师生合作)。

教案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2017年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的支持,为其后三大战役及解放南京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大战役及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教材主要写军事斗争,但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需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理解能力都相应的有些加强了,且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的时期,好奇心强,所以课堂上应该着重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但本课需要学生思考、概括的问题难度较大,需教师多引导。 三.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的作用;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4 月23日渡江战役后写的,渡江战役是怎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如何解放的?下面我们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回顾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历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教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三、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要求: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建议: 1、关于“浪漫的乐章”一目,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 (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B.舒伯特。舒伯特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被称为“歌曲之王”。所作的600多首歌曲显示出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能力。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妙运用变化音;钢琴伴奏风格多样,他把和声、伴奏提高到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诗与歌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他的交响曲均采用古典曲式,曲调抒情、和声独特、色彩巧妙,表现出浪漫风格特征。 C.舒曼。舒曼,是德国作曲家。自幼爱好文学,音乐,但是母亲强求他学了两年法律。为了急于成为优秀的钢琴家,把自己手吊起来练琴,致使手伤而改攻作曲。加之为婚姻之事的长期苦斗,使舒曼一生的大部时间为一种痛苦的幻觉和恐怖的心理所折磨,患上严重的精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迹(教案)

24*月迹 1.会认“妒、袅”等6个生字,读准“悄、累”这2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月亮的足迹都会出现在哪里,品味月色的美。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3.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的含义。体会孩子的童真、童心、童趣,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重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难点 赏读文章,理解月亮代表的情感和寓意。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孩子们寻月踪迹,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文中奶奶的形象,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抒发人们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能享有的纯真愿望。。 1.预习提纲 (1)搜集与月亮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理清寻月踪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4)回读课文,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5)体会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情感。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那么,在孩子的眼里,月亮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为我们营造的澄澈透明的童心世界,一起去寻找美好的月迹。(板书:月迹/贾平凹) 2.作者资料。(贾平凹在陕西农村长大,父母为他取名平娃,“娃娃”的“娃”,长大后就用陕西方言中的“凹”来代替了“娃”) 3.解题。 题中“月迹”的“迹”是什么意思?(踪迹、足迹)谁在寻月迹?他们在哪儿找到了月亮的踪迹?音乐声中请大家听老师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 从题目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并通过理解题目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边读边圈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生读课文、圈画课文重点情节。 2.师生交流。 明确: 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门外 人物——奶奶、我、弟弟、妹妹 事件——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重点——寻月亮 借此明确课文结构、确定教学重点。 三、研读课文。 要求:月亮是什么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教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学》、《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课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强调知识结构系统性和教学体系完整性的统一,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元部件的选择、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能力。 2.课程任务:任务是使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学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涉及的相关技术,重点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构建、设计,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的一般知识。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各部分的性能、特点。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交流逆变技术,位置检测技术,plc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常用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机械部件与气液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能设计电气电路图(就是控制电机启停、正反转,星三角这样的),并能完成配线。二、能进行PLC编程,能设计PLC控制电路。三、能用AUTOCAD画机械零件图,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三、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看懂设备的说明书等。

4.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占30%左右,期末占70%左右。 三、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第一章绪论 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意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作的组织;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代表产品的范围及分类;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交流逆变技术 内容:熟悉电力电子器件,掌握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PWM逆变原理。 重点: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PWM逆变原理。 3.第三章位置检测技术 内容:熟悉包括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检测开关原理及功能。 重点:在了解各种开关原理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设计。 难点:传感器接口技术,以及各传感器和plc输入模块连接。 4.第四章PLC控制系统 内容:PLC控制系统,系统组成与PLC结构,PLC的工作原理,PLC的规格与型号,PLC连接技术 重点:PLC连接技术,程序编制。 难点:PLC的应用与实践。 5.第五章伺服传动技术 内容: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直流伺服系统结构和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直流伺服系统的动态校正,交流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异步型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器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重点: 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组成的基本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变频调速装置的基本原理。 难点: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 6.第六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

法国经济地理

法国 一、自然地理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共与8个欧洲国家接壤: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北与比利时、卢森堡相邻。东接瑞士、德国。东南与意大利交界。南与安道尔、西班牙接壤,并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 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北与比利时、卢森堡相邻。东接瑞士、德国。东南与意大利交界。南与安道尔、西班牙接壤,并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 法国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是中央高原和丘陵 1.平原占优势的地形 法国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法国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是中央高原和丘陵,是一个低地国家。60% 以上在海平面和海拔 250 米之间。 全国面积为55.16万平方公里。 欧洲最高峰——勃朗峰 2.多样的气候 法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布局提供了较为有利的自然基础。 3.完整的水系 法国众多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内河运输网络,完整河网对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能源资源贫乏 法国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工农业生产,但能源资源十分贫乏。 二、居民 人口:法国人口总数为6062.8万。 三、工业概况 法国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法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07年GDP为25623亿美元,仅次于美、日、德、中、英,居世界第六位,人均GDP为27500美元,位于世界前列。 主要工业部门 法国是西方世界第四工业大国,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5%以上,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的1/4用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 1.能源工业 2.机械工业 3.钢铁工业 4.航空航天工业 5. 化学工业 6.纺织、服装工业 7.电子工业 法国工业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如埃尔夫-阿基坦、法国电力公司等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集团,占工业产品销售总量的56%,工业投资的60%,以及产品出口的70%。 主要工业部门及布局 1.能源工业 包括煤炭、石油、电力和新能源部门。目前法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占到一半,核能占40%以上,成为首要能源,煤炭已下降到5%左右。 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总计 95.1 35.6 14.0 107.3 6.2 258.2 消费量(百 万 吨油当量) (%)36.8 13.8 5.4 41.6 2.4 100.0 法国资源比较贫乏,能源自给率为35%,能源工业主要有煤炭、石油、电力和原子能工业。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教案

24.《给予是快乐的》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学习重难点: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坐车、停车承诺 保罗的哥哥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 坐车、观光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各有什么难忘? 5、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6、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

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梁杰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及学分48学时3学分 授课班级机械07 机电方向 使用教材姜培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03年9月第一版 系(院、部) 工程机械系教研室(实验室) 机械电子技术

课时授课计划 课次序号: 1 一、课题:1 绪论 1.1 概述 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 1.3 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二、课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通过该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定义、研究内容、产生与发展历程;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日常生活、机械制造、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应用情况;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四、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本次课的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尽量多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的普及程度及掌握该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加深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 六、参考资料: 1、张建民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梁景凯、盖玉先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七、作业:1-1 八、授课记录: 九、授课效果分析: 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2、导入课题: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现代工程机械等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普及程度,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 课程说明,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1.1 概述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起源、研究内容,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意义。 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 1、20世纪60年代前为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2、70年代到80年代为第二阶段,“蓬勃发展阶段” 3、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 1.3 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 家电、机械制造、机器人、汽车、工程机械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1、机械本体 2、动力源 3、检测传感装置 4、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 5、执行机构 6、驱动单元 7、接口 4、课堂总结:进一步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涉及到电子或计算机硬件部分较多,需要在时间上多投入和多查阅一些参考书;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系统由七大部分组成。 5、布置作业: 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有哪些?功能各是什么?

东欧和北欧 世界经济地理

俄罗斯—世界大国 ?1、自然地理--疆域辽阔 1707.54万km2(苏联76%),居世界第一位。 ?2、资源--丰富多样、能源大国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 天然气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5%,产量占30% 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13%;产量占10%,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煤蕴藏量占世界17.3%,居第二位,产量占6% 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30%。 铝2、铀14%、黄金储量居世界前列 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 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占国土面积51%。木材蓄积量807 亿立方米 ?3、经贸--工业基础雄厚 出口品有:油、气、电、煤、机器设备、金属等

进口品有:机器设备、食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等 ?4、科技文化--科技一流、文化厚重 ?5、中俄友谊--安全与发展 中俄两国边界问题——4300km 世代友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国为俄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7.5% 自中国进口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0年合计进口243.0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4.3% 乌克兰UKRAINE ?【语言】官方乌克兰语,通用俄语 ?【首都】基辅(KIYV) ?工农业均较发达 ?煤炭、冶金、机械、化学工业是其经济的四大支柱 ?黑土面积居世界首位,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中国为乌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白俄罗斯(Belarus) ?【语言】官方白俄罗斯语和俄语 ?【首都】明斯克(Minsk) ?工业基础较好 ?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 ?激光、核物理、核能、粉末冶金、光学、软件、微电子、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 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公路运输量居欧洲第4位 立陶宛LITHUANIA ?【语言】立陶宛语 ?【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 爱沙尼亚Republic of Estonia ?【语言】爱沙尼亚语 ?【首都】塔林Tallinn 拉脱维亚Latvia ?【语言】拉脱维亚语 ?【首都】里加Riga 煤炭分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新人教版

24 真正的英雄 教与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4.培养困境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教与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教与学难点: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加强朗读。 2.了解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概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学生已知导入。 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宇航员杨立伟的事迹,从而引出杨立伟是一个成功的英雄。再讨论明确美国“挑战者”号英勇牺牲的七名宇航员虽然升空失败但仍然称得上是英雄,应“不以成败论英雄”,从而引出课文。 (板书课题、作者) 2、欣赏图片:七名宇航员的肖像和“挑战者”号爆炸时的情景。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做到: 1.看看里根总统讲了哪些内容? 2.体会里根总统在演讲时的感情是怎样的? (师提醒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①必须是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倒回去重读。②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内容相同的段落可以适当合并,有时可以读得快些,甚至是跳读。)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朗读指导 1.师明确课文大致所包含的两种感情:悲痛和力量。阐释说明这两种感情的变化脉络是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后半部分主要是表达力量。但两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的。 2.师明确朗读课文的语气:低沉→激昂。 3.教师选取三个自然段范读。 4. 小组朗读互评 (三)、重点赏读,探究质疑: 师——找出你认为精彩或让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学法指导:这个环节可结合“研讨与练习”一、二。学生说理由时,只要能说出他所体会

《机电一体化》教案本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教案本 201 -201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编写要求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要求,并结合我校情况,对我校教师教案的编写提出如下要求: 在写教案时明确所教学科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基本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能较准确突出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设计方面比较有特色。 教案包括:课题、授课日期、课时、教学目标(包括理论应知目 标和技能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仪器、教学过程(含 练习、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课后反思等。

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周备好教案(开学前应备好两周课的教案)不允许无教案上课。 来宾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 2008年3月

落料光电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物料到传送带上,并给PLC —个输入信号。(接线注意棕色接“+”、蓝色接“-”、黑色接输出)

放料孔:物料落料位置定位。 金属料槽:放置金属物料。 塑料料槽:放置非金属物料。 电感式传感器:检测金属材料,检测距离为3~5m(接线注意棕色接“+”、蓝色接 “-”、黑色接输出) 电容式传感器:用于检测非金属材料,检测距离为5~10m(接线注意棕色接“ +”、蓝色接“-”、黑色接输出) 三相异步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由变频器控制。 推料气缸:将物料推入料槽,由双向电控气阀控制。 板书设计: 1.功能 2.结构 3.安装要求 作业:实训报告册 课后反思:

经济地理试题集

经济地理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推和。 2.17世纪开始,欧洲地理学中的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3.早期区位理论研究侧重于的微观分析。 4.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二选择题 1.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提出的。 A.奇泽姆 B.斯特拉波 C.葛茨 D.罗蒙诺索夫 E.瓦伦纽斯 2.5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表现出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 A.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 B.韦伯“工业区位论” C.皮鲁的增长极理论D.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 E.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 3.未来经济地理学发展及其研究领域,在理论研究上应把握四个关系,分别是()。A.人地关系 B.全球与地方关系 C.区域公平与效率关系 D.企业与区域关系 E.城市与区域关系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一填空题 1.区位定义为某事物。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2.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 3.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的原因。 4.现代经济活动主要是围绕而开展的,获取更多的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5.能够同外界产生便捷联系的场所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点,能否同外界产生便捷的联系取决于该场所的。 二选择题 1.区位主体已知,根据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来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是下面()研究的特点。 A.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B.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 C.区位主体的空间形态D.古典区位理论 E.现代区位理论 2.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投入因子有()。 A.劳动力 B.运费 C.原材料 D.技术 E.土地 3.能源作为产业活动的影响因素,体现在()。 A.能源供给 B.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C.产业经营成本 D.效率 E.环境影响4.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激励竞争 B.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C.“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D.改善信息环境 E.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黄继光》优质教案

24*黄继光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黄继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篇目。这篇课文主要写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本文写的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事,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品质。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黄继光那种为了祖国和人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抗美援朝战争、黄继光和其他英雄人物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中,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激趣导读 1.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音频资料。 2.导思: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 4.导学:1950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道,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众多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从他胸膛迸发的热血,阻断了敌人凶残的弹雨,而他奋力一扑的瞬间,震天,憾地。让我们一起呼唤这位英雄的名字——黄继光(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交流背景资料,为学生感受人物思想感情和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品读课文,内化情感 (一)导学: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52年的战场,一起感受黄继光的英雄气概。请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想好后可以先和小组同学交流。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 预设一:黄继光在敌人火力凶猛,进攻受阻时毅然请命。 1.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谈感受,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随学生汇报相机展现句子。 (1)屏显句子一: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①指生再读句子,指导抓住重点字词和短语“屡次”“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朗读并体会摧毁火力点的艰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黄继光为了取得战斗胜利,舍身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壮举。相机识记生字“屡”:形声字,“尸”为形,“娄”为声。本义表示情况多次发生,不止一次。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屏显句子二: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①指导学生同桌合作读黄继光和营参谋长的话,想象一下:黄继光的愤怒来自什么?他的坚定来自什么?而他这一请命意味着什么?结合相关句子说一说。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24课教案

第24课《妈妈给我寄来了礼物》教案

第一次课(90分钟) 一、复习第23课(15分钟) 1.听写23课部分生词 南方、北方、下雪、下雨、气温、左右、 差不多、突然、气候、锻炼、季节、正常 2. 用所给的词语回答问题 你们那儿最冷的时候是多少度?(最) 这家饭馆怎么样?(还可以) 他现在还是学生吗?(了) 你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左右) 这两件衣服一样吗?(差不多) 二、学习课文一(50分钟) 1.读课文一生词:跟CD读两遍,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读至熟练;请 学生读,纠正发音。 难读词语:庆祝、大使馆、举行、联系、如果、感恩节 2.词语用法 (1)为了:介词,表示目的。 用法:你想要做什么,就是“为了什么”。 为了学习汉语,我来中国留学。 为了(),我今天晚上要准备一下。 为了(),我得去买一些漂亮的衣服。 为了(),我今天做了很多好吃的。 为了(),我去很多地方旅游。 为了(),我每天听收音机、看电视。 (2)庆祝 庆祝感恩节 庆祝生日 庆祝国庆节 为了庆祝国庆节,路两边都摆放(bǎifàng)了很多漂亮的鲜花。 (3)举行 举行晚会今天中国大使馆举行国庆节晚会。 举行婚礼你们什么时候举行婚礼? 举行活动公司准备举行一次新年庆祝活动 举行比赛下星期,学校准备举行一场足球赛。 (4)联系 你们有事可以联系留学生办公室。 我们以后多多联系。 我们不常联系。 我的联系电话是:

我们公司的联系方式(fāngshì)是:(电话、邮箱、地 址) 跟……联系 有事可以跟我联系。 想要报名可以跟办公室联系。 (5)层 一层(楼) 二层 (6)短信 发(送)短信 3.读课文一:听CD两遍,领读两遍,然后学生自读,最后请学生读, 教师纠正发音。 4.学习语法 (1)如果……就…… 如果表示假设,后面常与“就”搭配。有时候“如果”可以不 说。例如: 如果你想参加晚会,就给我打电话。 如果天气好,我就去爬山。 如果你能便宜一点儿,我就买。 练习: 如果我有时间,( )。 如果你想学好汉语,( )。 如果大家都不愿意,()。 (),我就给你打电话。 (),你就问老师。 (),我就自己做饭,不去外边吃饭。 5.再齐读一遍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下个星期四是美国的什么节日? 下星期四美国大使馆举行什么活动? 活动在哪儿举行? 6.模仿课文说一说 (1) ()月()日是(),为了庆祝(),我们在 ()举行()。 (2)如果你(),就给我们发()、发()或者打()。 二、学习课文二生词(20分钟) 1.读课文二生词(读法如课文一) 2.词语用法 (1)全 我们班今天全来了。 十个包子我全吃了。 我们班同学全去吗?

机电一体化教案本.doc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案本201-201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科目 班级 教师

教案编写要求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要求,并结合我 校情况,对我校教师教案的编写提出如下要求: 在写教案时明确所教学科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基本 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确定科学的教 学方法,因材施教。能较准确突出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设计方面 比较有特色。 教案包括:课题、授课日期、课时、教学目标(包括理论应知目标和 技能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仪器、教学过程(含练习、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课后反思等。 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周备好教案(开学前应备好两周课的教案),不允许无教案上课。 来宾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 2008年 3月

课题传送系统安装 授课日期第 1.2.3 周课时10 理论知识目标: 1.能描述 YL-235A 装置功能和结构 教 2. 能描述机电一体化概况和发展史(选)学 技能目标: 目 1. 学会正确拆解皮带运输系统 标 2.学会安装和调试皮带运输系统 教 学 重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的拆装 点 教 学安装和调试皮带运输系统 难 点 教 法讲授、实训 教学仪器:拆装工具 教学过程:

落料光电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物料到传送带上,并给 PLC一个输入信号。(接线注意棕色接“ +”、蓝色接“ - ”、黑色接输出) 放料孔:物料落料位置定位。 金属料槽:放置金属物料。 塑料料槽:放置非金属物料。 电感式传感器:检测金属材料,检测距离为3~5mm(接线注意棕色接“ +”、蓝色接“ - ”、黑色接输出) 电容式传感器:用于检测非金属材料,检测距离为5~10mm(接线注意棕色接“ +”、蓝色接“ - ”、黑色接输出) 三相异步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由变频器控制。 推料气缸:将物料推入料槽,由双向电控气阀控制。 板书设计: 1.功能 2.结构 3.安装要求 作业:实训报告册 课后反思:

英法德三国经济地理之大国崛起比较

英、法、德三国经济地理之经济崛起比较 我们知道英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国土面积都不算大,却都是响当当的经济大国,它们对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当然,它们的崛起是有很多方面原因的,现在我仅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以各国资源条件作为切入点,来分析比较英国、法国、德国三国经济崛起的一些原因。同时也希望从这三国经济崛起的原因分析中,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英国 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西南部康沃尔半岛有锡矿。在柴郡和达腊姆蕴藏着大量石盐。斯塔福德郡有优质粘土。康沃尔半岛出产白粘土。奔宁山脉东坡可开采白云石。兰开夏西南部施尔德利丘陵附近蕴藏着石英矿。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总的来说,英国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丰富。 16世纪是英国开始崛起的时代。从总体上看,16—17世纪英国进人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先进国家行列,其经济形成了两大特征:一是在国内经济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形成,英格兰经济发展趋向全国整体化;二是在国际经济领域,英国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地理格局演变有直接关系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之形成,其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乡村毛纺业的兴起。 乡村毛纺业的繁荣不光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引起了英国社会经济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它使已经萌芽的新兴生产关系冲破城市封建性行会的束缚,来到农村寻找新的发展天地;同时,毛纺业的发展使得养羊业有利可图,从而诱发了圈地运动,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高潮的到来。乡村毛纺业的普遍发展,也促使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即从自给自足的谋生型经济转变为主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牟利型经济,加快了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村的城市化。随着毛纺业发展和圈地运动进行,英国社会又涌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贵族和乡绅,这是其时英国社会结构中一支极富生气的力量。可以说,毛纺业的发展为英国经济走向整体化,为英国民族经济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毛纺业的原料和产品、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毛纺业的兴盛,也使英国对外贸易能建立在坚实的生产基石之上。英国能在16世纪迅速成长为欧洲经济大国,正是因为有毛纺业作为主 要支柱的国内经济背景。在这个日渐形成的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中,原来各自封闭的大小城市也不再固守传统市场区域,经济功能开始改变,呈现出日益商业化、专业化、开放化的趋势,演变成为国内市场体系中的有机成分。 法国 法国铁矿蕴藏量约为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煤储量约为210亿吨(其中褐煤100亿吨),有开采价值的约为14.7亿吨。铝土矿储量约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水力资源约为1000万千瓦,核能,水力资源和地热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00万公顷,占欧盟森林总面积的25%,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2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6.7%。农业很发达,农牧结合,综合发展。主产小麦、大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烟草、葡萄、苹果、蔬菜和花卉。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 二战中,法国曾经遭受重创,然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很快。在1951年~1979年间,法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