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来至平乐镇下坝学校的刘清志,很高兴今天能来这里锻炼一下自己,在此我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评委。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圆柱的表面积》,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中第二节的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

《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基础。

而《圆柱的表面积》这个内容又是《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及其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个具有探索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把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识转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即圆的面积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教材十分注重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运动、位置、度量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结合《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教学:

①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力训练: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

(3)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本课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所以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本课由于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探索的可操作性难把握。为了化解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

“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即以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教学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活动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强化,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说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学生的学法以教师设计的多媒体演示为依托,以学

圆柱表面积的说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以及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后面学习一些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本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操作等多种方法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理解空间观念,并能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从交流中获益。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认识来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让他们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计算,提高他们对问题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学生的学法以学生自备的圆柱形纸盒、长方形纸、剪刀等学具为载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小组共同探索、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创设平等、自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落实这几点,我按以下四个阶段完成本课。 (一)xx故而引新,复习导入。 这个过程我展示3个方面的复习内容: (1)我知道圆柱的特征是…… (2)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说一说,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 以上设计让学生逐题完成。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完全与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有关,为下一步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作好铺垫,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33~34页例1、例2、例3的“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2~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 的侧面 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3、德育目标:渗透事物之间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感悟 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计算繁琐,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发现

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合理有效的教学程序。 (1)抓住关键,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的和,圆柱的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对于圆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以前学过的面都是“平面”而圆柱的侧面却是个“曲面”。怎么样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就成了圆柱表面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于是让圆柱的侧面“由曲变直”,使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就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教具演示,把侧面展开可以使侧面“由曲变直”,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接受起来思维障碍较大。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卷一卷、分一分,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尽可能粗的圆柱形的纸筒。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在一定的条件下,平面也可以“由直变曲”,那么反过来曲面当然也可以“由曲变直”。又经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长方形纸的长和宽与用它卷成的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已经水到渠成,得到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抓住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动脑思考,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形成能力 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求圆柱侧面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高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练习处理好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说课稿集(珍贵资料)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 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 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30张门票需要4X30=120(元), 买27张门票需要5X27=135(元),由于120〈135,所以买30张门票比买27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 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x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120<5x的不等关系。那么在不等式概念提出之前,先让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类比”等式的概念,尝试着去总结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使学生从一个低起点,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调动了积极。 接下来我用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1)a是负数; (2)a是非负数; (3) a与b的和小于5; (4) x与2的差大于-1; (5) x的4倍不大于7; (6) y的一半不小于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 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5x,我们希望知道X的取植范围,则须学习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性质的学习解决X的取植 难点突破:通过上面三组算式,学生已经尝试着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了。不等式性质3是本节的难点。在不等式性质3用数探讨出以后,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

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88号)说课者,我叫陈礼贵,来自习水县寨坝镇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所选用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定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对于本节课。我将根据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 章第1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平行四边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其他四边形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应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运用它进行平行四边形判断,对此本节课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难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推导过程(这点要求比较难) 我将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课堂实验研讨,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学生学习的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3.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知识与技能) 2)探索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由此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方法与过程) 3)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样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通过推理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总之,我这节课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针对这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课堂研讨法 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适当的形象化,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从多种感观获取信息,体验我们的数学活动。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体验: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3)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从整体课堂来看,我们这节课很关注学生的发展,古人说:学贵有方” 三、说学法 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明白数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思维进行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落实这几点,我按以下 5个阶段来,完成本课教学过程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surface area of a cylinder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第21~22页例3例4,第22页“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对长方体特征和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也为了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知识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关于几何形体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例3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相应的“练一练”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例4是引导学生在例3的

基础上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经历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理解这些方法的来源,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从中学到一些数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 (四)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判断、概括、推理”等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生知识的形成总是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情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演算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知识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我采用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引导发现法、

圆柱表面积说课稿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33~34页例1、例2、 例3的“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2~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的侧面 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 表面积。 2、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3、德育目标:渗透事物之间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感悟 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计算繁琐,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合理有效的教学程序 (1)抓住关键,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的和,圆柱的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对于圆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以前学过的面都是“平面”而圆柱的侧面却是个“曲面”。怎么样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就成了圆柱表面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于是让圆柱的侧面“由曲变直”,使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就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教具演示,把侧面展开可以使侧面“由曲变直”,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接受起来思维障碍较大。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卷一卷、分一分,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尽可能粗的圆柱形的纸筒。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在一定的条件下,平面也可以“由直变曲”,那么反过来曲面当然也可以“由曲变直”。又经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长方形纸的长和宽与用它卷成的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已经水到渠成,得到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这样抓住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动脑思考,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形成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

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柱的表面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 《圆柱的表面积》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的内容。《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几何与图形》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圆柱的表面积》又是《圆柱和圆锥》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以及圆柱特征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具有探究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究活动,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这一新知识转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中,即圆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知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教法分析 本课由于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探索的可操作性难把握。为了化解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的进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说课稿全集

买文具说课稿 今天我上课的课题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下面把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及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说一说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与态度: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本单元后面要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基础。因此,理解算法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学法上谈: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中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下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圆柱与圆锥,它是学生初次接触圆柱这个几何形体,要求学生认识掌握圆柱的特征,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是在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因而要以上述知识为基础,运用迁移规律使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法 本课由于概念抽象,知识难懂,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或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尝试学习为主线,以创新能力为主旨”。采用微机辅助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本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以教师设计的导思题为依托,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温故引新,巧妙入境 开课提问,我们都认识了哪几种立体图形?学生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教师拿出圆柱体模型问,这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后回答,得出这个物体的形状不是长方体,它是一种新的形体——圆柱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如:药瓶、铅笔、墨盒等。(这样以旧引新,通过讨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圆柱体表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由此引出新课,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

2013年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线的性质》,对本节内容的讲解,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七年级数学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图形的平移以及学习了《探索了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平行线的性质。 二、目标分析 学生上节课刚刚学完平行线的判定,对“平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互相评价互相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对于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条件比较成熟,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热情已经具备,因此,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索活动课。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教学习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2.能够运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平行线的另外 两条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用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且与上节课所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互为逆命题,所以学生在记忆和使用时很容易混淆。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怎样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柱的表面积》。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课程标准是: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2、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猜想、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二、说教材 《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他们学习立体几何奠定初步基础。 1、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较活跃,我在设计这一课教学时,着重体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操作等多种方法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并能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从交流中获益。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思想。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 2、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主干,而本节课中学生对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要把此处作为重点处理。 3、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1 一共有多少 说课稿

一共有多少 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小节的内容。“一共有多少”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1的问题是“手中有几支铅笔”,通过把左右手中的铅笔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说和数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主题图2的问题“有几只熊猫”,有3只在吃竹子, 2只在玩耍,一共有几只。通过学生的数数,知道了一共有5只。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认一认,认识加号,并且学会正确读算式。 第二板块“摆一摆,算一算”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1个桃子图片,再摆3个,一共是几个?摆2朵花,再摆2朵花,一共是几朵花?摆4只小鹅,再摆1只,一共有几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 第三板块安排试一试练习,一是通过看图求一共有多少车?一共有多少小鸟?加深学生对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就是合在一起的思维训练;二是说一说,通过四组图计算1+4=?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第四板块教材安排了“练一练”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进行说一说和动手摆一摆,加深学生对“加法就是合在一起的计算”的认识,来进一步巩固加法算理。 教学目标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计算算式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文 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 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基础。而《圆柱的表面积》这个内容又是《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及其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个具有探索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把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识转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即圆的面积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 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教材十分注重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运动、位置、度量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结合 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教学: ①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最新《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1 2 一、教材分析: 3 《圆柱的表面积》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 4 计算、以及圆柱特征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具有探究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 5 象、操作等探究活动,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这一新知识转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 6 中,即圆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以后 7 学习其它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8 二、学情分析: 9 10 学生已经有了计算长方形和圆面积知识基础,而且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 11 对表面积的意义也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 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12 13 形;或是不能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14 三、教学目标: 15 16 结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7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18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和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 19 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20 情感态度: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1 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2 23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4 (一)教学内容: 25 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26 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27 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圆28 柱体的侧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所以本课的难29 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30 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在本节课中,我 31 32 创设利于学生探究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放开学生的思维,33 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动脑去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完成探34 究、发现和应用的过程。 35 (二)教学方法: 36 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直观演示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实际操作、 37 38 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39 (三)教学过程: 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情境”和“探 40 41 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42 1.温故知新,巧妙入境 上课伊始,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圆柱体实物,让学生回忆圆 43 44 柱的基本特征,为下一步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做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到新

圆柱表面积易错易混题上课讲义

圆柱表面积易错易混题 1.一段圆柱木料,如果截成两个小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米,如果沿着直径截成两个半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就增加8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错题分析:此题解题的关键一是“如果截成两个小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米。”增加的面积就是两个底面积之和,根据这一条件可以求出圆柱体的半径;二是“如果沿着直径截成两个半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就增加80平方厘米。”增加的面积是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根据这一条件可以求出圆柱体的高。这样就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详解:r:6.28÷3.14÷2=1(厘米) h:80÷2÷(2×1)=20(厘米) 表面积:6.28+2×3.14×1×20=131.88(平方厘米) 反思:这道题首先应明确两次截取是怎样截取的,其次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尤其是反求高的时候,应认真仔细。 2.右图是一块长方形铁皮,利用图中的阴影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形容器(接口处忽略不计),这块长方形铁皮的利用率约是()% 错题分析:此题求“这块长方形铁皮的利用率”也就是用圆柱的表面积除以长方形铁皮的面积,根据已知条件直径是2分米,(如图)小长方形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2×3.14),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2分米),大长方形的长是(2×3.14+2+2),宽是2分米。 详解:长方形的面积:(2×3.14+2+2)×2=20.56(平方分米) 圆柱体的表面积:3.14×(2÷2)2×2+2×3.14×2=18.84(平方分米) 利用率:18.81÷20.56≈91.6% 反思:此题是图形与百分数应用题相结合的一道题,计算过程较繁琐,首先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过关;其次要求学生数据的选取要准确,否则也容易出错。 3.一个圆柱形茶叶盒,它的高比底面周长少12厘米,有一个与它等底的圆柱形纸筒,比茶叶盒高12厘米,这个圆柱形纸筒侧面展开是()形。 错题分析:当高=底面周长时,侧面积是正方形,“茶叶盒高比底面周长少12厘米”,“纸筒比茶叶盒高12厘米,”此时就推导出高=底面周长,所以侧面积展开后是正方形。 反思:要找到圆柱形纸筒底面周长与高之间的关系,借助两个已知条件推导出来。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胡宗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柱的表面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学习了。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活动,运用迁移的思想把新知识转化学生已经熟悉的圆的面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过程。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圆柱的表面积》这课的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 想。 3.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 圆柱体的表面积在本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由于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所以本课的难点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对于课堂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一开始先让学生展示课前学生制作的笔筒,然后启发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当学生提出类似于“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问题的实质是求无盖圆柱的表面积。随之引入本课主要研究内容《圆柱的表面积》。为了更好的明确圆柱表面积这个概念,要让学生亲自摸一摸、说一说自己对圆柱表面积的理解,教师给以指正。 这样设计不仅可以自然导入新课,而且使微课程能够更好的服务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感官深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直接进入主题研究,为后面学生合作探究留下充足时间。 二、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教师以“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呢?”一句简单的问句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并汇报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感受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圆柱表面积的求法有个整体的感知,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逐步探究,各个击破,自然生成本节课的研究脉络。使知识过度自然,学生研究有序,避免了教师的硬性规定给学生带来的疲倦。 三、生问生答,难点突破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教师询问学生在总结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有什么难处。然后学生可能会提出“求圆柱的两个底非常简单,关键是圆柱的侧面积怎么解决呢?”这个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又一次深入的思考。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把焦点先转入到学生预习的环节,通过统计笔筒制作情况,让没有做成功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困难之处,让制作成功的学生做小老师,上台叙述、演示解决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在一旁利用课件配合学生讲述,使圆柱侧面积的难点在无形中就得到了解决。如果所有学生都成功完成了笔筒的制作,可以由教师述说自己操作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寻求学生帮助,让学生展示解决的办法。当然再讲解时要尊重学生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渗透解决问题用到的转化的思想。 这样设计不仅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信息整合的能力,有效解除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疑虑,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无形中解决难点,自然生成新知,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化吸收,充分体现“翻转课堂”要求。 四、梳理方法,实际运用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讲义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讲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打字员打一份稿件,已经打了5 1,如果再打14页,已经打的和没有打的比是 3:5,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页? 2、 6x =3x -7 5(x -2)=4-(2-x ) 4.2×3—3x = 5.11 7.8÷x ﹦2.6 二、【知识点讲解】 1.认识圆柱特征 2.圆柱的表面 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 (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归纳小结: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4.圆柱的侧面展开 (1)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5.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ch S =侧 6.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底侧表S S S 2+= 三【练习】 1. 2.6米=( )厘米 48分米=( )米 7.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9300平方厘米 =( )平方米 2.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 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7.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 )平方分米。 8、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7.3分米。 2.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5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