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化腾战略

马化腾战略

马化腾战略
马化腾战略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成功战略1998年马化腾成立腾讯公司,1999年开发了QQ,一直以来,与其形影不

离的词就是“抄袭”。但是,我认为,马化腾能从一个无名小卒到在2010年5月14日,以336.2亿元资产在“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排名第5位,靠的不可能仅仅是“抄袭”二字。我更愿意称其为“学习”。

马化腾的战略从腾讯的发展史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要活着不可不重眼前利益;

2、后发制人一定要“抄”;

3、先做有把握的事;

4、在“抄袭”的基础上“创新”。

这几个战略都可以称为成功的战略,腾讯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没走多少弯路,一直发展到如今中国互联网老大的地位。所以我认为马化腾是好的战略领导者。马化腾的性格谨慎,内敛,不急不躁,这就造就了腾讯的发展战略。

首先,QQ一开始发展得不到资金扶持的时候,马化腾不急功近利地选择出售该软件以获得维持公司的资金,只是现实的无奈让其继续持有QQ。

第二,马化腾稳重的选择了后发制人。互联网发展迅速,变化太快,选择参考了“先行者”的结局再行动给予了腾讯稳定发展的可能。马化腾说过,他不争第一,只求稳定。大部分的IT工作者会选择的是发行新品以抢占市场,这样往往会忽略互联网的不可捉摸性。

第三,马化腾一直信奉“稳重求胜”,所以他一直都选择做有把握的事。电子商务这个项目,腾讯构思的很早,可是却在淘宝做出效果之后才推出。因为马化腾认为资源有限,业务要排优先级,先做自己能掌控的项目。这样的领导战略虽然会使腾讯失去更好的战机,可是却能确保腾讯在战略发展的大方向上不会出现偏差。这对于变幻莫测的互联网行业尤为重要。

第四,如果仅仅是抄袭,山寨机为什么不能做到像腾讯这样的地位,如果不学习,光靠自己摸索,微软和google又怎能做到现在这样。腾讯学习最成功的案例,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发属于它自己特有的魅力。,“抄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马化腾这样的理念在IT行业毋庸置疑是正确的。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在IT领域,只要好的东西就难免会被模仿抄袭。

总的来说,我觉得马化腾很成功,他注重细节又注重品质,而且他既谨慎又勇敢。他的领导风格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腾讯的成功。然后,腾讯如今所拥有的“QQ”用户群的巨大优势,可能会使腾讯产生优胜心理,从而产生惰性错失市场。这是腾讯和马化腾要面临的问题。如果马化腾的领导战略能带领腾讯越过这个障碍,那么马化腾无疑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作文-有关成就的素材:富豪一半无高学历

有关成就的素材:富豪一半无高学历 虽然学历并不是证明我们自身能力的全部,但“学历无用”的传奇经历或许只适用于那些因机遇而成功的励志鸡汤,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近日,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XX社会大学英雄榜”显示,登上胡润百富榜的20XX多位资产达20亿级以上的企业家中,有一半人没有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对此,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表示:“按照社会标准,这些人或许最不可能成功,但从财富报告来看,他们成功了,而且创造了非常伟大的企业。通过做这个报告,让我学到了‘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 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恰逢硕士研究生考试放榜的关口,胡润的这番统计结论一出,立马又让那些“学历无用”的“鸡汤”呼声再一次甚嚣尘上。但是,仔细查看这份“英雄榜”就不难发现,胡润所指的那些“不问出处”的超级富豪,其实只是没有正规的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文凭罢了,如果将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后期所经历的教育背景结合来看,“学历无用”的结论就自然不攻而破了。 在“英雄榜”中高居榜首的宗庆后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创业企业家,受制于时代的局限

性,并不是以知识作为财富积累的主要筹码,而是以勤奋、务实和胆量等个人素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然而,在知识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对创业者和领导者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马化腾和李彦宏等人的成功并非偶然,只有小学学历的“超人”李嘉诚也曾说过:“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就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需要注意的是,高学历文凭只是一个人接受系统知识教育的重要凭证,如宗庆后一样的“无高学历富豪”并不意味着没有接受与高学历者同等或者更高的教育资源,他们很多人都会通过读EMBA或是短期课程来为自己以前断掉的学习“补课”。据美国皮尤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事业成就的每项测评指标,年轻大学毕业生都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同龄人表现得更出色”,以“学历无用”作为拒绝接受知识或懒于接受知识的借口,无异于一种坐等天收的自欺欺人。 由此可见,虽然学历并不是证明我们自身能力的全部,但“学历无用”的传奇经历或许只适用于那些因机遇而成功的励志鸡汤,毕竟,在没有被上帝眷顾之前,我们只是活在平凡里的芸芸众生啊。

腾讯主要管理团队介绍

腾讯主要管理团队介绍 马化腾: 主要创办人,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本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1998 年创立本集团前,马先生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 工作。马先生于1993 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刘炽平: 总裁 刘炽平,腾讯公司总裁。2005 年加盟腾讯,出任本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于2006年升任总裁,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 席执行官监督公司日常管理和运营。2007 年,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加入腾讯之前,刘先生为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并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刘炽平先生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张志东: 主要创办人,首席技术官 张志东,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身兼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本集团专有技术的开发工作,包括基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 1998年创立本集团前,张先生在深圳黎明网络有限公司任职,主要负责软件和网 络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张先生于1993 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 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 许晨晔: 主要创办人,首席信息官 许晨晔,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席信息官,全面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1998 年创立本集团之前,许先生在 深圳数据通信局任职,累积丰富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管理和市场推广及销售管理经验。许先生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 年取得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 陈一丹: 主要创办人,首席行政官 陈一丹,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席行政官,全面负责集团行政、法律、人力资源和公益慈善基金事宜。陈先生亦负责集团的管理机制、知识产权、政府关系。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 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 在2004年上市之前,腾讯对股权结构重新调整,MIH 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目前,南非MIH集团持有腾讯33.93%的股权,马化腾持股10.22%,还不及MIH的三分之一。所幸的是,南非MIH集团对于马化腾给予充分信任,一开始就放弃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权,因此马化腾持有腾讯的股份比例虽然不高,但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他和几位联合创始人来负责。 百度:美国德丰杰持股25.8% 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中概股中,百度超过560亿美元的市值远高于其他公司,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发行价为27美元,2010年曾以10比1的比例进行拆分,目前股价仍然超过160美元。 同样,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也不是公司的最大股东,百度从创办到上市前一共进行过三轮融资,来自美国的投资基金德丰杰都是主要投资人。百度上市时,德丰杰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25.8%。 当时,百度高管团队持有公司43.5%的股份,其中李彦宏个人持股22.4%,为最大的个人股东。根据百度2012年年报,李彦宏持股比例变为15.98%,其妻子马东敏持股4.8%。 虽然李彦宏和马东敏持股比例合计为20.78%,少于德丰杰,

不过美国股市允许“AB股”的双重架构,通过该模式李彦宏和马东敏的投票权高达68.17%,稳稳地掌握了公司控制权。 阿里巴巴:日本软银持股31.9% 2012年,阿里巴巴和雅虎签署协议,前者以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的20%阿里巴巴股份。回购之后,雅虎和软银持股比例分别为24%和31.9%,来自日本的软银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管理层目前仅持有公司股份10%左右,马云一人就占7.43%。如果按照香港股市“同股同权”的原则,投票权应与股权比例相当,阿里巴巴管理层的投票权只有10%左右。 摆在阿里巴巴管理层面前原本只有两条路,要么采用“AB 股”架构赴美上市,要么效仿腾讯,说服大股东放弃投票权。此前有消息称,为了让阿里巴巴能够顺利在香港IPO,软银愿意放弃部分投票权。不过,阿里巴巴管理层却希望通过“合伙人制度”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与港交所形成了僵持局面。人人网:日本软银持股34.2% 2008年4月,人人公司的前身千橡互动集团对外宣布,获得软银总额400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的投资,交易完成后软银持有千橡约40%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人人公司2011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日本软银是最大机构

腾讯 马化腾(管理)

腾讯:鲜为人知的“水”凶猛 2009-10-12 10:36:13 作者:林涛来源:中国企业家[字体:大中小] 关键字:腾讯鲜为人知发展策略 -------------------------------------------------------------------------------- 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十年间,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中国互联网王国里无处不在的“水公司”,腾讯的王道是什么?是“抄袭”吗?仅是跟随战略吗? 看上去,马化腾和腾讯王国达到了一个巅峰:2300亿港元的互联网“市值王”,2009年上半年54亿元的销售额,活跃帐户数达到4.480亿,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6130万。 这些破天荒、彪悍数字的背后却站立着一个并不彪悍的人。 这个被称作“小马哥”的潜行者,在中国互联网大佬里,不是最先行的(早期ICQ有五六十款模仿者),不是最帅的(以前是张朝阳,现在是李彦宏),也不是最有野心的(你当然会想到马云),“不比一般人聪明”,不够凶猛、缺乏传奇,总之,不够酷。 业界对腾讯有敬畏也有愤怒。腾讯有点像互联网界的微软,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后发制人”战略,先后在休闲游戏、网络游戏、门户、电子商务等领域攻城略地,最近,被谈论得最多的则是QQ邮箱、QQ输入法、QQ旋风、QQ影音等的来势汹汹。在这过程中,腾讯的一些做法被某些同行指责为“抄袭”。 一贯谨慎的马化腾喜欢使用“渗透”这个词汇来代替进攻。这份谨慎使得腾讯在过去十多年里几乎没有犯过大错,同时代的中国互联网大佬,大都曾经因为冒进而吃过苦头,包括盛大陈天桥的“盒子”、马云收购雅虎中国。 对外部人而言,马化腾的凶猛王道只是一个垄断者不断扩张的传统故事,但对腾讯内部员工而言,让腾讯一骑绝尘的并不仅仅是所谓的腾讯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马化腾管理公司的方式。其核心在于,永远认为公司处于危险之中的马化腾,在“用户体验,快速迭代”这一战略下,建立了一整套从运营、产品、技术创新、管理,到数据挖掘、企业文化等的学习型系统。 当这套系统被赋予一种明确的方向,发挥出的能量是可怕的。在内部演讲中,马化腾不断强化这种方向感,“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和电的依赖一样,我们要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 是的,互联网之水。 中国有三家最重要、也是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之水”——全业务模式平台型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三家公司分别依托IM、搜索和电子商务,又都同时在试图以全业务的模式进入对方领地,结果他们每家公司都有了自己的搜索、IM和电子商务。过去几年,他们之间已经有过多次小规模的短兵相接。不过在一番试探之后,三家公司均发现对方的实力

论腾讯公司的成功之道

论 腾 讯 公 司 的 成 功 之 道 班级:会计1581 姓名:虢慧琼

腾讯公司的成功之道 一、引言 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因此就有了管理活动。公司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来达到对公司更好的管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因此一个公司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务实和专注,永葆激情,求知若渴的态度;对于在发展中遇到的要快速思考,坚定执行;最重要的是必须要生产那些对人们有用的,被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就像腾讯公司的创办人所说的一样,好产品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因为自我感觉特别好的人就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完全不需要的东西,这往往是舍本逐末了。

二、正文 从小小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发展到员工超过2.5万,年营业额400亿的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腾讯公司仅仅用了十六年就完成了这一创举。腾讯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而它的繁荣与发展与管理息息相关,处处都体现着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腾讯也将管理发挥到极致,在管理文化,管理环境,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决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地成绩,一步一步登上互联网世界的顶峰。 公司简介: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在广东省深圳市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相继加入。 腾讯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成立十年多以来,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 2011年7月7日,腾讯公司决定斥8.9亿港元投资金山软件。QQ为中国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其服务提供商腾讯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通讯应用软件服务商,创办人简介 马化腾,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全国青联副主席公司业务。他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 企业文化 经营理念: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注重长远发展,不因商业利益伤害用户价值; 关注并深刻理解用户需求,不断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重视与用户的情感沟通,尊重用户感受,与用户共成长。 价值理念: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长远发展规划: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经营目的: 腾讯通过互联网的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腾讯的管理哲学是为了全人类的更加方便丰富的互联网生活而努力,强调自己的服务性质。腾讯开展的互联网业务之多,在国内可谓无人能望其项背。腾讯以即时通讯起家,产品遍及游戏、门户、搜索、电子商务、博客、邮箱、空间、娱乐等等,甚至因此得到一个“行业公敌”的绰号,这可能是由于其每个产品都能做到领先于同业。按正常的商业理论来说,产品线做长之后,是很难再做精细的,而腾讯却能在每个产品中保持极高的竞争力,这和它们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分不开。腾讯是所有大象企业中最执着于创新的企业之一,这体现在微信的成功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转型上。 发展历程 当时公司的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是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但当时好景不长,腾讯初期发展过程中,遭到困难机遇,官司缠身。腾讯经过一个很重要的赔偿官司:在1999-2000年左右,仿照ICQ开发的OICQ抢了很多ICQ的用户群,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后来ICQ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最终判定腾讯败诉,停止使用OICQ这个名称,并归还OICQ域名给ICQ公司,同时赔偿了一定金额的费用,自此腾讯便使用了QQ这

马化腾的人物访谈

马化腾的人物访谈 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正在重新定义互联网,Facebook和iphone 也成就了一批依赖于其他互联网平台上诞生出来的开发商、服务提供商,产业环境的变化让马化腾深刻认识到社区、开放将是未来互联网产业的潮流和趋势。 NBD:腾讯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筹备开放平台,为什么现在才正式对外提出? 马化腾:如何建立一套规范体系,解决技术、安全和运营等问题,是制约平台开放速度的重要原因。我们虽然走得慢些,但一步一个脚印。我一直认为,仓促开放必然弊大于利。除了产业环境的成熟度决定了当时不可能贸然这样做,如何在开放的背景下保护好用户利益始终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就好象给奔跑中的火车换发动机一样,腾讯必须确保用户利益。 NBD:你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化腾:我们在去年12月5日就对外宣布,要步入半年的战略转型筹备期,转型的原则就是开放和分享,但是当时不是特别有底。半年来,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包括公司组织架构上,心态调整上,资本层面上,上半年腾讯办了连续10场“诊断腾讯”的活动,邀请了100多位专家为我们把脉,“腾讯就像照了一次X光一样”,我们将自己几乎所有的业务线都向开放平台进行切换,已经形成了腾讯朋友、QQ空间、腾讯微博、财付通、电商、搜搜、彩贝以及QQ八大开放平台,这些都是我们所做的努力。 NBD:开发者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腾讯的平台? 马化腾:首先是提供的流量,腾讯平台上有海量的用户,其次,有非常完善的账户系统,第三是,拥有国内最大、最紧密的一个关系链。 NBD:您刚才说,开放也是一种能力,您觉得具备这种能力的难点在哪里? 马化腾:主要技术比较麻烦,来自安全方面,腾讯也有顾忌,怕出乱子。开放之后就等于在别的地方让你输入QQ或密码,会产生很多钓鱼等欺诈。这个黑色产业链在地下已经非常完善。腾讯必须保证用户的利益不会因为盗号、钓鱼、欺诈等不良行为而遭受损失。 NBD:您如何看待外界质疑腾讯的真假开放之说?

马化腾采访

马化腾要求每个中层管理为自己“备份”副手,腾讯的高层团队里也一直有着这样的配对模式。早期,在创 业团队中负责研发的张志东和负责市场的曾李青是力量最突出的一对,2004年上市之后,腾讯进行了一轮大规 模的职业经理人引入。 38岁、天蝎座的马化腾有他安静、封闭的一面。童年时的马化腾生长在当时尚属偏僻之地的海南,观察天 象成了他最大的爱好,时至今日,马化腾仍然是一个天文爱好者。有一次去美国参观E3游戏展,看到此前从未 见到过的北半球天象,他当时就在路边如痴如醉地观测起来。马化腾痴迷天文直到高中毕业,他还甚至一度准 备报考天文专业,不过他后来选择了更加实用的计算机。从某种程度上,这些经历塑造了马化腾后来的一部分 性格:不擅长与人交流,但是让他静下心来研究一件事情却是手到擒来。而大学则培养了马化腾的领导力和现 实主义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研究成功出售给一家公司,并因为获得了5万元报酬而欣喜。由于总是能在中立的 态度看问题,同时还能尊重他人的意见,他逐渐成为一些小团队里的主轴,他思维能够迅速从一个产品原型发 散到“这个可以怎么用”,于是“一下子把别人的兴趣也挑起来了”。 马化腾既没有马云那种强悍的作风、非凡的个人魅力,也不像海归派李彦宏那样洋气十足,一副绅士派头。有一次腾讯公司开晚会,一个女性主持人激动之下拥抱了马化腾一下,当时现场所有人都看到小马哥立刻就窘 迫得涨红了脸。 资深互联网人士谢文记得,他第一次见马化腾时,马化腾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通过电话,幸亏我们握手 晚了几年,要不然当年就被你们买走了。”在谢文看来,“腾讯是比较自然的一个公司,你跟它打交道不痛苦,人很谦虚,很简单,也不强人所难,那种自傲或者是自得压得非常深。这是马化腾,他们几个创始人带过来的,是人的本色。”在谢眼里,马云是狂人,马化腾则是强人。 在他看来,马化腾的“强”表现在,认真执着,学习力惊人,同时尤其肯去倾听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会 很主观臆断地去下结论。 一位熟悉腾讯创始团队的人士评价,腾讯的5人创业团队内部有合作也有制衡,“对外马化腾知名度很大,但是对内是相对民主的,就像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大家都是老板”。 这5人早年就是同学或同事,所以互相之间知根知底,马化腾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来确定各自出资和占有股 份的多少,马化腾虽然一股独大,但并不绝对控股,这导致腾讯的创始人团队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民主决策的氛围,后来,当腾讯公司发展到数千人的规模时,这种民主决策的风格被保留了下来。谢文曾经参加过腾讯公司 的会议,留给他的印象是,“集思广益,是投票表决,是专业的,是公正的。”

关于坚持而成功的事例三篇

关于坚持而成功的事例三篇 坚持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使你执着向前走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更是生命的动力与奋斗的目标。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坚持而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关于坚持而成功的事例篇1 杨长林,56岁,重庆金谷集团董事长。1980年开始经商,1993年成立金谷集团,在涪陵区等地从事房产开发;2001年通过开发天赐温泉正式进军温泉产业。目前企业净资产超过6亿元。 1999年初,有一天,在日本北海道的一处温泉景区内,杨长林手握一杯清酒,半躺在树林掩映的汤池里,一边欣赏着周围的花草假山、奔跑的孔雀,一边感叹说:“要是把这个温泉搬回重庆,该多好啊!” 这个念头,让当时已在房产和酒店业颇有建树的杨长林突然迷上了温泉。半年后,他到铜梁收购了一个温泉---古西温泉。没想到,花了上千万投资后,才发现附近有一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 第一次受挫并没有动摇杨长林搞温泉的信心。 之后,他很快又雇了一家地质勘探公司,在重庆一处地方挖起了温泉。井打了几千米却没出水---杨长林这次花了400多万元,明白了一个“行业常识”:打温泉井是要讲点运气的,因为目前普遍的成功率只有60%。 这个不行,那就再开挖一个吧。杨长林马上了又掏了400万元,再找了一处地方打井。哪知道,最后仍然没“挖”出温泉。 “老板不是有毛病吧?公司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偏要去拿这么多钱来挖洞洞耍!”搞温泉一上来就连遭三次失败,让一些员工和朋友对杨长林的举动有了“看法”。杨长林心里也开始有些动摇了。 2001年初,杨长林召集公司员工和有关专家,在自己经营的白市驿“重庆第一垂钓俱乐部”内召开了一个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公司搞温泉两年的失败教训以及下一步的安排。” 在草拟的大会发言稿里,杨长林已作好了对自己“决策失误”道歉的准备。然而,一张地图的意外出现,彻底改变了大会的原来的意思,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杨长林的命运。 就在大会开始前1个小时,一位著名的地质专家,突然不请自到,拿着一张地质结构图,找到了杨长林。 “听说您四处在打温泉井,可您知道吗?就在你的脚底下,就有形成于亿年前的三迭纪嘉陵江组岩层,具有数万年矿化龄的天然温泉?在这里打井,我有九成的把握挖出温泉。”专家说道。 这次,杨长林又动心了。 杨长林在1个月之后,便开始第四次打温泉井。然而,温泉井打了3个多月,仍未发现明显的水热反应。难道这次又失败了?每天七八万元的打井成本,让杨长林的心情十分沉重。 “放弃了吧,董事长!”一位员工劝告说。 “最后再挖5天!”杨长林几乎绝望地说。 “难道老天要我放弃?”2001年4月15日,杨长林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而在“失败倒计时”的第三天,在钻机设备到达3060米“极限钻深”的最后关头,一股浓烈的硫磺气味弥漫而出。 “啊,出水了!”,当第一股温泉水从工地上喷出时,工人们沸腾了。这时候的杨长林,却一个人悄悄回到办公室,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6个字:“哎,终于赌赢了!” “真是命运多坎坷呀!”从商20多年来,无论卖服装、做餐饮、搞房产,杨长林几乎样样

马云简介

马云简介 马云简介 马云,1964年9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绍兴嵊州(原嵊县)谷来镇,中国着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 2013年5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等职务,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求学时期 马云,1964年9月10日出生,祖籍浙江嵊州(原嵊县)谷来镇,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都考了两次。 1982年,当18岁的马云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83年,马云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直到1984年,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 短暂做教师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去了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马云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因此,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 1994年海博翻译社营收持平,1995年开始赚钱。海博翻译社赚钱之后,马云就没再管它。 开始创业 “我自己觉得,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如果马云能够创业成功,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能成功。”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杭州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后不到三年时间,他们利用该网站赚到了500万元。 1997年,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网站。 再度创业 1999年3月,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和他的团队回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意识到互联网产

马化腾:腾讯的发家史10年QQ在线人生-马化腾,腾讯,成功故事完整篇.doc

马化腾:腾讯的发家史十年QQ在线人生- 马化腾,腾讯,成功故事 马化腾:腾讯的发家史十年QQ在线人生中投网 受惠母亲 一本清晰的财务账 “她很负责任地帮我整理财务报表,后来公司搬家,搬那些桌椅板凳都是家里人帮忙,因为公司要减轻负担。” 现在看起来,马化腾的创业途径很符合年轻人对所谓“知识英雄”的想象,写代码出身,几个同学合伙创业,一起加班吃盒饭,熬夜改产品,凭借创意和勤奋取得成功,慢慢地公司上市,简陋的办公室换成宏伟的大楼,创始人进入富豪榜。

但实际的情形要艰苦得多,以至于马化腾需要给自己最感谢的人列一个长长的名单,“要感谢家里人,最开始我妈不同意,我爸挺支持我的,可最早的董事长却是我母亲。”马化腾回忆说,一开始,几个年轻人是拿着母亲的退休证去注册的公司,但这位法人母亲几乎都没来过公司,“可是她很负责任地帮我整理财务报表,后来公司搬家,搬那些桌椅板凳都是家里人帮忙,因为公司要减轻负担。”马化腾的感谢名单里还有当时深圳电脑协会的秘书长“丁阿姨”,还有现在深圳电信局的一个朋友,“是他们帮我们找了办公场地,免我们的租金,联系托管服务器,现在看好像这些事情很小,但没有这些,当时真不敢往下走。” 也许是对创业过程中这些帮助难以忘却,马化腾在招聘时定下一个标准——“人品好”,“我几乎是有点偏执地超级强调这一点,我们几个创始人都喜欢简单,不喜欢搞政治化,哪怕你说我不懂也好,我就是强调简单,人品第一,这样的毕业生进入我的公司培养三年,我让他成为业务骨干。” 增值业务

多元化从“Q币”开始 “门户可以帮忙黏住用户,网络游戏也可以,增值服务也可以,既然我们在即时通信已满足了90%的要求,为什么不多做尝试?” 喜欢玩QQ的年轻人,听到“增值服务”这个名词会觉得陌生,但你如果提到“Q币”、“QQ秀”、“欢乐豆”,他们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些小玩意儿啊”,截至上个季度,对于腾讯来说,这些小玩意和网络游戏每个季度的销售收入已经开始迅猛增长,占腾讯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它们保证了这家公司足够的经济实力,并且为腾讯在门户和等领域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马化腾认为,腾讯之所以开发五花八门的增值服务,后来又运营网络游戏,最后更进入包括搜索和门户在内的全业务竞争,都是源于某种危机感,“门户可以帮忙黏住用户,网络游戏也可以,增值服务也可以,既然我们在即时通信已满足了90%的要求,为什么不多做尝试?”

马化腾成功之路

马化腾成功的原因 个人简介: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1989 年-1993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1998年,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34.2亿元资产排名第5位。 成功原因之一:高瞻远瞩 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1998年11月,马化腾利用炒股所得的资金与大学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之始。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成了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马化腾的名片上也仅仅印了一个"工程师"头衔,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这家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创业的艰难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疲于奔命。马化腾回忆,在那时的深圳,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他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公司创建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OICQ,这就是QQ的前身。可是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并没有给当时的腾讯人带来太多喜悦,因为那时国内也有好几款同类的软件,用户也不多,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OICQ。然而这位1971年出生的倔强的潮州人不肯服输,他认定这个聊天工具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用,可是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招架,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资,"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眼前的困难迫使马化腾把自己的公司转给他人,但由于和很多内容提供商没有谈拢,马化腾下定决心留下这个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孩子",并把它培养长大。于是他四处筹钱,国内筹不到就寻找国外的风险投资。几经周折,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化腾遇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利用这笔资金,马化腾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喜不自禁地回忆。不过马化腾很清楚,光靠国外的风险投资是不够的,他开始想办法从客户身上挣钱,因为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至2元的话,就是近4亿元的收入。有一次他发现韩国有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于是马化腾把它搬到了QQ上。他还找来了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把这些公司最新款产品放到网上,让用户下载。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得到他们一如既往的免费服务,以满足其即时通信需求,而想享受到更具诱惑力的体验性增值服务,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这一措施使腾讯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这一块业务增长很快,有超过40%的用户已尝试过购买。2004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3.28亿。2004年6月16日,腾讯成功在香港上市,又募集了2亿美元的资金。当年弱不禁风的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试想如果当年马化腾把

马化腾五兄弟:难得的创业团队

腾讯的马化腾创业5兄弟,堪称难得,其理性堪称标本。12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而陈一丹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他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 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随机读管理故事:《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就是,随遇而安、遇事不急不躁,该有主心骨的时候能镇得住场,不该有的时候能心安理得躲一旁不多话;会爱人,会关心人,会牵挂人,但不缠人;有思想,有理想,有理性,很幽默,敢自嘲;会为爱的人甘于放下身段,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每天都在进步,但不再期待别人的夸奖。

腾讯QQ总裁马化腾

腾讯QQ总裁马化腾 他,创业7年身家9亿;让2亿中国人改变了沟通习惯,打造了最具知名度的“深圳制造”;与软件巨擘微软争锋中国网络通信市场,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之一,他就是年仅34岁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CEO马化腾。 潮州小子闯深圳 尽管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其中一个最经典的神话,被视为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但当记者见到这位低调的神话创造者的时候,马化腾则更象是一位儒雅而内敛的斯文学者。即使谈到1月份为了赈济南亚海啸灾区,马化腾捐出了自己的“88888”QQ号,并被意外地拍卖出26万元“天价”的时候,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马化腾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看得出,他是一个完全沉浸在IT感觉的人。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一个百业待举却充满希望的年轻城市。进入大学后,曾经酷爱天文的马化腾在深圳大学却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竟天文太遥远了”他说。在深大的岁月,马的计算机天赋已经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又可以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解决方案,有时还干些将硬盘锁死的恶作剧,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谈起大学的趣事,马化腾回味无穷。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而也正在这一年,他的大学师兄史玉柱开发的“汉卡”软件已经红遍中国,巨人集团名噪一时。从师兄的身上,马化腾得到了某种启示。马化腾是潮州人,潮州人那种深入到骨髓里的商业细胞开始在马的身上“激活”。当时正是股市最红火的年代,聪明的马化腾于是与朋友一起开发了针对股民的“股霸卡”,结果这个软件一炮而红,在赛格电子市场甚至卖到断市。同一时间,马化腾亦弄潮股海,并在1994年完成了一次飞跃,为其后来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那时马化腾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 马说。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腾讯QQ),一个网络神话开始了。 微软其实并不可怕 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腾讯QQ的用户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注册用户高达2.91亿,活跃用户7100万,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达600万,腾讯QQ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而QQ的标志——那两个憨态可掬的企鹅更是风靡了无数年轻人。通过和中国移动的合作,腾讯移动QQ曾占据了移动梦网70%以上的业务量,几乎每一个网民都用过她来聊天,她的知名度超过了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名字。现在每十三个中国人中有一个人逢人会说:“别call我,Q我”,还有不少人背着企鹅背包,穿着QQ制服,床头摆着QQ相架,床上扔着QQ靠枕……要做QQ一族。有人说:马化腾打造了一个QQ 江湖,而他就是这个江湖无可替代的帮主。但这个江湖并不平静,全球软件巨擘——微软的MSN并不愿意让腾讯独美。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级对手,马化腾却显得出奇的从容。 他说:“腾讯在与微软正面交锋,但我们并不畏惧。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多变的市场,腾讯创造竞争力的方法就是紧密跟踪市场,超前地思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最强的竞争对手当然是微软的MSN,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腾讯应该并不惧怕来自微软

成功之道

成功之道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成功二字的 评判标准也逐渐变得单一,大多数人认为有钱即 为成功。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深刻的,他们仅仅看到 了表象。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有这些,正所谓八 仙过海,各显神通。成功之道,绝不单一。 事业有成,便为成功。 这是成功最浅层的定义,是大多数人所认可并 追求的成功。腾讯公司,从二十四年前互联网刚 在中国出现时,便在互联网社交领域,游戏领域 不断探索。他们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但他们 坚定了在新兴产业的道路上开拓的决心,网络普 及后,腾讯公司一飞冲天,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脸 书和推特。马化腾和他创立的腾讯公司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这确实是一种成功,是事业上的成功。留名千古,便为成功。

往更深一些的层次探究,其实成功,不一定必 须事业有成。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屈原放逐,仍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古代贤者圣人们,虽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但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他们的圣明, 传诵后世;他们的名字,被刻在迁客骚人们的心中;他们的才华,在后世得到认可。你能说他们 因为没有成功的事业,所以他们就是不成功吗? 独善其身,便为成功。 往成功的最深处发掘,就会发现,不论是谁, 不论他是什么身份,园丁也好,美编也好,程序 员也好,只要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穷却能 独善其身,便是一种成功。假如园丁种好大树, 城市的天空便不再灰霾;假如美编做好装饰,人 们眼中便不再空白;假如程序员编好程序,上网 的安全便得以保障。因此成功不必很得志,小人 物也可收获大成功。

《岛上书店》中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是的,人生的道路就像是一本书,怎样演绎,怎样结尾,全凭自己下笔。成功,实在不必定义为套现几十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路。只要是路,便可达罗马。 成功,之于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定义。成功的道路上,应是百花盛开,绝不是一枝独秀。

马化腾 马云作文积累

马化腾 马化腾,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以“开放、务实、敏锐、专注”的精神获得评委和网友的一致认可,荣膺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殊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定将马化腾纳入“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十年经典案例”。 【人物轨绩】 1.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其创业团队创立腾讯公司。该公司提供的即时通讯产品QQ,每天约有1亿中国人使用。腾讯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市值第一、收入第一、利润第一的综合互联网公司,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市值位居第三。其互联网全业务模式的战略布局增强了该公司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的抗风险性,获得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2.他在获奖感言中称,“今年也是QQ10年,记得10年前我们几位创始人在电脑前看到一个又一个用户进入到QQ系统中,用了一年的时间达到1万人在线,我们非常高兴。然后又过了几年,达到1000万人在线,可能破了记录,我当时想我这辈子可能也看不到下一个量级,即1亿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了。不过非常幸运的是,今年已有9300多万人同时使用QQ,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1亿人同时使用QQ。” 【经典语言】 1.如果说过去在创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互联网让天南地北、天涯海角的人们可以自由通信、不再有隔阂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的梦想是希望互联网能够像水和电一样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你可能会觉得所有的企业和用户都在使用互联网,但又不觉得它存在,我觉得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发挥互联网最大的价值。 2.做互联网,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同样,还要埋头把事情做好。因为有想法的人很多,规划很好的人也非常多,但是能够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的人不多。 【运用方向】 创新就是生命;只要想到,就能做到;恒心成就永恒等。 有关马化腾的作文 1.拥抱期待,实现梦想 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期待,立足于现实,又饱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得无限憧憬。 期待可以使人追逐梦想。马化腾,这个IT界的新新人类,在刚走出大学课堂时,梦想着在中国开一家做及时通讯业务的公司。在三个同学的帮助下,公司诞生了。由于当时计算机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化,很少有人会问津他们的软件。但马化腾没有放弃,它期待着公司未来的命运会有所好转。可喜的事终于发生了,在得到一笔风险投资金之后,马化腾的公司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了亚洲即时通讯的老大。这就是腾讯公司,他们的QQ产品,已深受国人的喜爱。 马化腾在自己的期待之中实现了梦想,他的期待变成了事实。

腾讯公司创始人 现任CEO 马化腾

腾讯公司创始人现任CEO 马化腾 马化腾,这个年仅34岁的年轻人缔造了一个风靡中国的“网络神话” 他,创业7年身家9亿;让2亿中国人改变了沟通习惯,打造了最具知名度的“深圳制造”;与软件巨擘微软争锋中国网络通信市场,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之一,他就是年仅34岁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CEO 马化腾。 潮州小子闯深圳 尽管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其中一个最经典的神话,被视为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但当记者见到这位低调的神话创造者的时候,马化腾则更象是一位儒雅而内敛的斯文学者。即使谈到1月份为了赈济南亚海啸灾区,马化腾捐出了自己的“88888”QQ号,并被意外地拍卖出26万元“天价”的时候,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马化腾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看得出,他是一个完全沉浸在IT感觉的人。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一个百业待举却充满希望的年轻城市。进入大学后,曾经酷爱天文的马化腾在深圳大学却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竟天文太遥远了”他说。在深大的岁月,马的计算机天赋已经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又可以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解决方案,有时还干些将硬盘锁死的恶作剧,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谈起大学的趣事,马化腾回味无穷。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而也正在这一年,他的大学师兄史玉柱开发的“汉卡”软件已经红遍中国,巨人集团名噪一时。从师兄的身上,马化腾得到了某种启示。马化腾是潮州人,潮州人那种深入到骨髓里的商业细胞开始在马的身上“激活”。当时正是股市最红火的年代,聪明的马化腾于是与朋友一起开发了针对股民的“股霸卡”,结果这个软件一炮而红,在赛格电子市场甚至卖到断市。同一时间,马化腾亦弄潮股海,并在1994年完成了一次飞跃,为其后来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那时马化腾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 马说。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腾讯QQ),一个网络神话开始了。 微软其实并不可怕 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腾讯QQ的用户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注册用户高达2.91亿,活跃用户7100万,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达600万,腾讯QQ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而QQ的标志——那两个憨态可掬的企鹅更是风靡了无数年轻人。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