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评估标准【精编版】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评估标准【精编版】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评估标准【精编版】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评估标准【精编版】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评估标准

【精编版】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一、填空题

1、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集团公司实际,集团公司特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2、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包括本规定附表一、附表二所有重大危险源。其中,附表一中重大危险源临界量等于或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值,则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3、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包括规定附表一、附表二所有重大危险源。

4、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

5、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6、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除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和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物品等。

7、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职责之一是制定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颁布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8、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对一级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管理。

9、各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利用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网络,检查督促所属企业做好重大危险源的预警和问题整改工作。

10、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审核所属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表和评估综合报告。

11、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落实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备案、评估和问题整改工作。

12、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做好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

13、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数据。

14、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三级网络,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15、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每年第一季度完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和备案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台帐,及时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

16、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要求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危险有害因素分辨准确。

17、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格式按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中普查登记表进行。

18、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对普查出的重大危险源与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临界值进行对比,将临界量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及时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19、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应结合本企业重大危险源实际,每年第一季度开展一次重大危险源的自评估工作。

20、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均要提出分项评估报告、填写重大危险源评估表和评估问题整改表。

21、重大危险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如锅炉、行车、电梯等,应由有资质的机构或组织检验评估,其检验、评估周期、范围、要求按规定进行。

22、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自评估时,应充分利用检验评估机构或组织检验、评价、评估的结果,减少重复工作。

24、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进行重大危险源自评估工作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进行。

25、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完成企业全部重大危险源自评估后,由总工程师组织制定整改计划。

26、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完成企业全部重大危险源自评估后,综合整理出本企业重大危险源评估综合报告,在第一季度末上报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

27、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对所管理企业上报的重大危险源评估综合报告应及时进行审核和确定,并于每年四月初上报集团公司。

28、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应及时按评估标准重新进行评估,并及时上报。

29、对照评估结论已不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报告,予以注销。

30、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按危险程度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

31、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按评估标准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评估。

32、重大危险源三级监督管理的责任人为各级机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33、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加强员工对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等规章制度的学习和重大危险源紧急救援、应急预案等知识的培训与考试。

34、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和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应按三级管理职责要求加强对所监管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结合季节性安全检查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

35、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要列入本企业重点保卫部位(通勤车辆、通勤船只、客货两用电梯、炉内检修平台、招待所、歌舞厅、商场、行车、大型施工机械等除外)。

36、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除水电厂大坝、火电厂灰坝、生活水厂、压力容器、通勤车辆、炉内检修平台、大型施工机械外,其余都要列入本企业重点防火部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37、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估结果,按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

38、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按计划定期开展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工作。

39、构成集团公司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有汽轮机油系统、电缆夹层及沟道、危险品仓库。

40、构成集团公司大坝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有水电厂大坝、火电厂灰坝。

41、构成集团公司电气设备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有升压站、主变。

42、构成集团公司起重机械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客货两用电梯、炉内检修平台、临时吊栏、斗轮堆取料机等。

43、构成集团公司非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包括有招待所、礼堂、俱乐部、歌舞厅、商场。

44、构成集团公司交通安全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通勤车辆、通勤船只。

二、单项选择题

1、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包括规定中附表一、附表二所有重大危险源。其中,附

表一中重大危险源临界量

(B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值,则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A、小于

B、等于或超过

C、其它

2、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B)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集团公司实际,集团公司特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A、事故

B、重、特大事故

C、设备事故

3、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A)等于或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

A、数量

B、质量

C、临界量

4、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C)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

A、生产、搬运

B、生产、使用

C、生产、搬运、使用、储存

5、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B)的物品。

A、设备安全

B、人身和财产安全

C、财产安全

6、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除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C)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和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物品等。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7、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对(A)级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管理。

A、一

B、二

C、三

8、各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对所管理企业的(B)级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管理。

A、一、二

B、二、三

C、三、四

9、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职责之一落实重大危险源的(C)和问题整改工作。

A、普查、登记

B、普查、登记、建档

C、普查、登记、建档、备案、评估

10、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C)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数据。

A、及时

B、准确

C、及时、准确、完整

11、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及时修订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落实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工作。

12、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C)级网络,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A、一

B、二

C、三

13、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每年第(A)季度完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和备案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台帐,及时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

A、一

B、二

C、三

14、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要求数据准确,内容完整,(C)分辨准确。

A、客观因素

B、化学危险品

C、危险有害因素

15、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对普查出的重大危险源与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临界值进行对比,将(C)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及时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A、数量

B、数量和质量

C、临界量

16、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应按附表一、附表二目录所列重大危险源,结合本企业重大危险源实际,每年第一季度开展一次重大危险源的(A)工作。

A、自评估

B、相互评估

C、上级派专家评估

17、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进行重大危险源自评估工作要严格按照(C)进行。

A、国家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B、地方政府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C、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18、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均要提出(A)、填写重大危险源评估表和评估问题整改表,并做好评估资料的存档工作。

A、分项评估报告

B、互查报告

C、综合评估报告

19、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完成企业全部重大危险源自评估后,由(B)组织制定整改计划。

A、安全监察部主任

B、总工程师

C、生产厂长

20、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按(C)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

A、损害程度

B、重要程度

C、危险程度

21、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对所管理企业上报的重大危险源评估综合报告应及时进行审核和确定,并于每年(B)初上报集团公司。

A、三月

B、四月

C、六月

22、重大危险源三级监督管理的责任人为各级机构的(C)。

A、安全监察部主任

B、总工程师或生产厂长

C、安全第一责任人

23、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

施、场所,比如

(C)等要列入本企业重点保卫部位,并落实保卫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严防破坏。

A、客货两用电梯

B、炉内检修平台

C、升压站

24、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比如(B)等要列入本企业重点保卫部位,并落实保卫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严防破坏。

A、通勤车辆

B、水电厂大坝

C、通勤船只

25、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比如(B)等要列入本企业重点保卫部位,并落实保卫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严防破坏。

A、通勤车辆

B、制氢站

C、大型施工机械

26、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除比如(A)外,其余都要列入本企业重点防火部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A、压力容器等

B、制氢站等

C、歌舞厅、商场

27、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除(A)外,其余都要列入本企业重点防火部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A、火电厂灰坝等

B、制氢站等

C、歌舞厅、商场

28、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除(A)外,其余都要列入本企业重点防火部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A、大型施工机械等

B、制氢站等

C、歌舞厅、商场

29、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要列入本企业(A)部位(通勤车辆、通勤船只、客货两用电梯、炉内检修平台、招待所、歌舞厅、商场、行车、大型施工机械等除外),严防破坏。

A 重点保卫

B 重点防火

C 重点监护

30、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除水电厂大坝、火电厂灰坝、生活水厂、压力容器、通勤车辆、炉内检修平台、大型施工机械外,其余都要列入本企业(B)部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A 重点保卫

B 重点防火

C 重点监护

31、汽油罐及加油站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B)。

A、生产场所1t;贮存区10t

B、生产场所2t;贮存区20t

C、生产场所3t;贮存区30t

32、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C)。

A、检查

B、登记

C、评估

33、乙炔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B)。

A、生产场所0.5t;贮存区0.5t

B、生产场所1t;贮存区10t

C、生产场所2t;贮存区20t

34、制氢站及罐区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B)。

A、生产场所0.5t;贮存区0.5t

B、生产场所1t;贮存区10t

C、生产场所2t;贮存区20t

35、氨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C)。

A、生产场所0.5t;贮存区0.5t

B、生产场所1t;贮存区10t

C、生产场所2t;贮存区20t

36、氯罐及加氯间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C)。

A、生产场所1t;贮存区5t

B、生产场所5t;贮存区15t

C、生产场所10t;贮存区25t

37、化学试验室剧毒品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B)。

A、0.5kg

B、1kg

C、1.5kg

三、多项选择题

1、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包括规定中附表一、附表二所有重大危险源。其中,附表一中重大危险源临界量(BC)《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值,则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A、小于

B、或等于

C、或超过

D、其它

2、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ABCD)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

A、生产

B、搬运

C、使用

D、储存

3、危险物品是指(ACD)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易燃易爆物品

B、生活必需品

C、危险化学品

D、放射性物品

4、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除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ABD)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物品等。

A、人身伤亡

B、火灾、爆炸

C、危险化学品

D、重大机械和设备损坏

5、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除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和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ABCD)等。

A、设备

B、设施

C、场所

D、危险物品

6、重大危险源管理集团公司的职责是(ABCD)

A、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

B、制定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颁布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C、建立健全集团公司系统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

D、对集团公司系统一级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管理

7、重大危险源管理各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的职责是(ABCD)

A、组织所管理企业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等规章制度。

B、检查督促所属企业做好重大危险源的预警和问题整改工作。

C、对所管理企业的二、三级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管理。

D、审核所属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表和评估综合报告。

8、重大危险源管理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的职责包括(ABCD)。

A、落实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备案、评估和问题整改工作。

B、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数据。

C、及时修订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落实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工作。

D、做好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

9、重大危险源管理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的职责包括落实重大危险源的(ABD)工作。

A、普查、登记

B、建档、备案

C、隐患专项排查

D、评估和问题整改

10、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审核所属企业的重大危险源(AD)。

A、普查登记表

B、建档备案

C、评估单项报告

D、评估综合报告

11、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在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数据时应做到(ACD)。

A、及时

B、定期

C、准确

D、完整

1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重大危险源须是具有资质的机构或组织检验评估的,如(ABC)等,应由有资质的机构或组织检验评估,其检验、评估周期、范围、要求按规定进行。

A、如锅炉

B、如行车

C、如电梯

D、如升压站

13、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自评估时,应充分利用检验评估机构或组织(ABC)的结果,减少重复工作。

A、检验

B、评价

C、评估

D、验收

14、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内容应含有(ABCD)。

A、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和范围

B、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C、安全评估和安全评估表

D、安全对策措施和问题整改表;结论与建议

15、重大危险源在(ABCD)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按评估标准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评估。

A、生产过程

B、材料、工艺

C、设备、防护和环境

D、储存条件

14、构成集团公司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有(ABD)。

A、汽轮机油系统

B、电缆夹层及沟道

C、锅炉炉膛

D、危险品仓库

16、构成集团公司大坝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有(AB)。

A、水电厂大坝

B、火电厂灰坝

C、火电厂挡煤墙

D、其它

17、构成集团公司电气设备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有(AC)。

A、升压站

B、斗轮堆取料机

C、主变

D、客货两用电梯

18、构成集团公司起重机械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有(ABCD)。

A、客货两用电梯

B、炉内检修平台

C、临时吊栏

D、斗轮堆取料机

19、构成集团公司起重机械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有(ABCD)。

A、临时吊栏

B、炉内检修平台

C、汽(水)轮机车间桥式起重机械

D、大型施工机械

20、构成集团公司非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有(ABCD)。

A、招待所

B、礼堂、俱乐部

C、歌舞厅

D、商场

21、构成集团公司交通安全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有(AB)。

A、通勤车辆

B、通勤船只

C、私家车

D、厂内机动车辆

四、是非题

1、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包括规定中附表一、附表二所有重大危险源。(√)

2、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附表一中重大危险源临界量等于或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值,则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3、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集团公司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4、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仅是指长期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

5、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仅是指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

6、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7、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除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和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物品等。(√)

8、重大危险源管理集团公司职责之一是对所有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管理。

(×)

9、重大危险源管理各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的职责之一是检查督促所属企业做好重大危险源的预警和问题整改工作。(√)

10、重大危险源管理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职责之一是落实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备案、评估和问题整改工作。(√)

11、重大危险源管理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职责之一是定期、准确、完整地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数据。(×)

12、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做好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

13、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及时修订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落实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工作。(√)

14、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两级网络,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15、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格式按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中普查登记表进行。(√)

16、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进行重大危险源自评估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进行。(×)

17、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应按附表一、附表二目录所列重大危险源,每年第一季度开展一次重大危险源的自评估工作。(√)

18、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均要提出综合评估报告。(×)

19、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自评估时,一般不要利用检验评估机构或组织检验、评估、评价的结果,以免出差错。(×)

20、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完成企业全部重大危险源自评估后,由总工程师组织制定整改计划。(√)

21、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对所管理企业上报的重大危险源评估综合报告应及时进行审核和确定,并于每年六月初上报集团公司。(×)

22、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按损害程度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

23、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应及时按评估标准重新进行评估,并及时上报。(√)

24、对照评估结论已不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报告,予以注销。(√)

25、重大危险源三级监督管理的责任人为各级机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26、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要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估结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

27、介质毒性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28、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08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29、汽油罐及加油站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生产场所2t;贮存区20t。(√)

30、乙炔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生产场所0.5t;贮存区0.5t。(×)

31、制氢站及罐区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生产场所2t;贮存区10t。

(×)

32、氨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生产场所2t;贮存区20t。(√)

33、氯罐及加氯间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生产场所15t;贮存区25t。(×)

34、化学试验室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临界值是剧毒品1kg。(√)

35、蒸汽锅炉压力>2.5MPa且额定容量≥10t/h则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

36、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功率≥14MW则构成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

37、构成集团公司起重机械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不包括客货两用电梯、炉内检修平台等。(×)

38、构成集团公司起重机械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不包括临时吊栏等。(×)

39、构成集团公司起重机械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不包括斗轮堆取料机等。(×)

40、构成集团公司起重机械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汽(水)轮机车间桥式起重机械等。(√)

41、构成集团公司非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不包括招待所。(×)

42、构成集团公司非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有礼堂。在地(√)

43、构成集团公司非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有俱乐部。(√)

44、构成集团公司非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不包括歌舞厅。(×)

45、构成集团公司非生产防火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不包括商场。在地(×)

46、构成集团公司交通安全类重大危险源名称及场所包括通勤车辆、通勤船只。(√)

47、“#0柴油罐及油区”属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无须报当地政府备案。(√)

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总则)

一、填空题

1、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方法均采用引入“管理抵消因子”的修正的“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

2、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方法引入“管理抵消因子”的修正的“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属定量安全评估方法。

3、“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综合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以便提出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4、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指出:用于防范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各种设施,危险岗位上操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抵消单元内的现实危险性。

5、在“格金评价方法”中介入“管理抵消因子”,强调管理因素在控制风险中的作用。

6、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D表示危险性大小。

7、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L表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8、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E表示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或设备、装置的影响因素。

9、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C表示危险严重度(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10、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B2表示管理抵消因子。

11、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是根据每个重大危险源特有的危险性、事故暴露的频率及事故的后果,设置分值。

12、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L值最高分值为10分,最低分值为2分;不得为1分和零分。

13、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或设备、装置的影响因素E值最高分值为10分,最低分值为2分;不得为1分和零分。

14、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危险严重度C值(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最高分值为10分,最低分值为2分;不得为1分和零分。

15、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管理抵消因子B2值最高分值为10分,最低分值为5分;不得为5分以下。

16、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因素找选原则是:L值、E值、C值、B2值分值找选必须依据因素内容执行“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17、重大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18、重大危险源分级实质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19、重大危险源相对扣分率低说明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程度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存在着较多或较严重的危险有害因素。

20、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根据评估综合值D分为一、二、三、四级四个等级并用百分数D1表示。

21、根据安全评估划分等级标准,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大小D值大于或等于7000分属一级重大危险源。

22、根据安全评估划分等级标准,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大小D值5000≤D<7000分属二级重大危险源。

23、根据安全评估划分等级标准,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大小D值3000≤D<5000分属三级重大危险源。

24、根据安全评估划分等级标准,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大小D值小于3000分属四级重大危险源。

25、一级重大危险源其危险性属极度危险。

26、二级重大危险源其危险性属高度危险。

27、三级重大危险源其危险性属一般危险。

28、四级重大危险源其危险性属轻度危险。

29、重大危险源两年内发生过重大以上事故的应按提高一个等级进行评定。

30、生产现场火灾、爆炸可能扩散至住宅区、机关团体、学校、交通要道的应按提高一个等级进行评定。

二、单项选择题

1、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方法均采用引入“管理抵消因子”(B )的“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

A、未修正

B、修正

C、相结合

2、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方法引入“管理抵消因子”修正的“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属(B )安全评估方法。

A、定性

B、定量

C、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3、“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C)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以便提出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A、主要

B、统一

C、综合

4、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指出:用于防范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各种设施,危险岗位上操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抵消(A)单元内的现实危险性。

A、单元内

B、所有

C、单个场所

5、在“格金评价方法”中介入“管理抵消因子”,强调(C)在控制风险中的作用。

A、思想

B、技术

C、管理

6、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B)表示危险性大小。

A、C值

B、D值

C、E值

7、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A)表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A、L值

B、D值

C、C值

8、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C)表示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或设备、装置的影响因素。

A、C值

B、D值

C、E值

9、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A)表示危险严重度(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A、C值

B、D值

C、E值

10、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性的计算公式:D=L×E×C×B2式中的(C)表示管理抵消因子。

A、C值

B、D值

C、B2值

11、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L值最高分值为(B),最低分值为2分。

A、5分

B、10

C、15分

12、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或设备、装置的影响因素E值最高分值为10分,最低分值为(C)分。

A、零分

B、1分

C、2分

13、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危险严重度C值(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最高分值为(C)分,最低分值为2分。

A、5分

B、8分

C、10分

14、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分值设置规定:管理抵消因子B2值最高分值为10分,最低分值为(C)分。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度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或者搬运适用于其规定。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储存、使用和评估实施安全管理的有关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一)安全环保部负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管理综合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原材料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形成评估报告。 (二)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登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盒定期报告制度。 (三)设备部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进行治理,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对公司内的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以进行定期检验、检测;构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网络,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有效监控。 (四)生产部负责本辖区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的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将评估总结报安环部;定期有针对性的参加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五)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 第三章危险源评估机构 第五条公司成立以陈乐义为组长,其他注册安全工程师为成员的评价小组,对公司进行危险源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

评估。 第六条危险源评估小组至少每三年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将安全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一)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二)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三)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 (四)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五)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六)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第四章安全评估的内容 第九条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资质(资质)、证件、数据资料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第十条现场安全设施与有关规定、标准、规程的符合性及其确保安全生产的可行性、可靠性。 第十一条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

重大危险源定期安全评估报告

无锡XXXXXX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编制: 审批: 年月日

一、评估时间 年月日 二、评估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标准 序号安全评估项目评估分值评分标准自评得分评估得分1)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制度(是、否)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 是 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机构 1 是 5.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1 是 6.安全生产议事制度 1 是 7.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2 是 8.安全技术与操作规程 2 是 9.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2 是 10.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 是 11.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 是 12.危险物品仓储安全管理制度 2 是 13.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 是 14.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 是 2)从业人员 1.劳动合同中安全款项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规定 1 是 2.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3 是 3.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人员情况 2 是 4.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1 是 5.作业人员是否熟悉并遵守作业过程 2 是 6.从业人员是否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 是 7.是否全部缴纳职工工伤保险 1 是 8.安全合理化建议情况 1 是 9.生产储存工艺技术及装备,生产、储存装备布置、 建构筑物、电气设备的选用及安装是否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和国家标准 3 是 10.采用的生产、储存工艺是否为国家淘汰的生产 工艺 2 否 11.使用的生产、储存装备是否为国家淘汰的生产、 储存设备 2 否 12.特种设备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检验、检测 合格 2 是 13.特种设备档案是否齐全 1 是 3)公用工程与安全设施 1.公用工程是否满足生产工艺技术要求 1 是 2.职工安全防护装置的配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是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基本要求

https://www.doczj.com/doc/d810479610.html, 时间:2004年06月29日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江西省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基本要求 江西省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基本要求 一、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基本要求 1、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为加强安全评价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近年先后编制和印发了《安全评价通则》(2003-3-31)、《煤矿安全评价导则》(2003-11-19)、《安全现状评价导则》(2004-3-26)等规范性文件。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安全专项评价。 按照国家局的要求,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就是通过对煤矿设施、设备、装置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以下简称煤矿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①评价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②评价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其是否满足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 ③评价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④识别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 ⑤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对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重大危险源判定及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企业重大危险源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福建南纺涉及的液化石油气、二甲基甲酰胺、双氧水等属于危险化学品。 表2-10 重大危险源判定 企业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可根据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一、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根据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是否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附表1和附表2中所列化学物质,计算所涉及化学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表1或附表2中临界量的比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化学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q 1/Q 1 +q 2 /Q 2 +…+q n /Q n (1) 式中:q 1, q 2 , ..., q n ——每种化学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 1, Q 2 , ..., Q n ——每种化学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1≤Q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 别以Q 1、Q 2 和Q 3 表示。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和表2-10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企业的Q值为: Q=50+45/50+5/50+5000+200= 二、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废水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级分别见表2-11与表2-12。 表2-11 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3.定义 3.1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生产场所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储存区 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职责 4.1安全处组织生产单位对生产场所及储存区危险物质最大储存量进行计算。 4.2安全处负责组织生产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传递和建档。

4.3安全处负责组织生产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监控。 4.4安全处负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传递至相关单位、从业人员。 4.5安全处、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 4.6安全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4.7安全处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4.8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每月对其安全设施检查一次 5.工作程序 5.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5.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 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一、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评估工作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从事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负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对所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2、危险辨识与评价; 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4、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与资源; 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与程序; 8、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9、培训与演练。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 1、安全评估的内容 ⑴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⑵重大危险的基本情况 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⑷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⑸重大危险源等级 ⑹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⑺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⑻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2、危险源安全验收评估程序 危险源安全评估的程序为: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估单元、评估方法选择;现场检查;定性评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制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评审等。 3、工作要求 ⑴危险源评估工作必须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支持进行。 ⑵危险源评估小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规程以及规范等评价依据。 ⑶评估过程中参加评估人员必须明确评估危险源的对象、范围和评估的目的,熟知现场实际情况。

安全风险评估和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7年4月

第一季度危害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会审表

危害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为高质量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露天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地面生产系统和采区作业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生产安全事故。 一、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组织机构 组长:**** 技术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 成员:余****** 安全风险分级辨识评估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和管控工作的日常开展。 二、职责分工 (一)组长 对安全风险分级辨识评估工作进行总体牵头和安排,并按照露天矿安全风险评估辨识结果应用于确定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

作,指导和完善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对安全风险评估辨识的危险因素,按管控措施要求,进行安全管控措施的安排。 (二)技术负责人 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并对评估结果和相关内容进行技术审核。 (三)工作负责人 负责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日常开展和具体承办,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后续落实,进行现场跟进,安排各部门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内容进行管控措施的落实。 (四)成员 负责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具体开展,各业务部室,定期对露天矿所有范围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及时更新完善安全风险相关内容,对现场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三、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一)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过程、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根据东明露天矿的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生产及辅助系统的特点和煤矿生产的现状,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安全生产法》等规定,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综合考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86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评估工作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从事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负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对所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2、危险辨识与评价; 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4、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与资源; 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与程序; 8、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9、培训与演练。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 1、安全评估的内容 ⑴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⑵重大危险的基本情况 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⑷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⑸重大危险源等级 ⑹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⑺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⑻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2、危险源安全验收评估程序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管理工作。 3、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 4、职责 4.1安环部负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管理综合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4.2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协助总经理对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 5、定义 5.1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6、管理程序: 6.1由安环部联系专业机构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进行评估。 6.2公司至少每三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将安全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6.3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1)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2)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6.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3)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 4)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6)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6.5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的内容: 1)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资质(资质)、证件、数据资料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2)现场安全设施与有关规定、标准、规程的符合性及其确保安全生产的可行性、可靠性。 3)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 4)对生产场所及其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管理状况的分析,查找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危险度。

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精编版

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安全评估报告 **********化工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批准: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编制:年月日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评估人员名单 目录 一、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范围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 四、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 五、重大危险源事故影响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六、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七、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措施 八、重大危险源评估结论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前言 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我公司对本企业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量安全评估。 一、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范围 1、确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4《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1.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1.6《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1.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重大危险源范围是:本公司的液氯钢瓶区域及相关管道阀门。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50600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管理工作。 3、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 4、职责

4.1安环部负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管理综合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4.2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协助总经理对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 5、定义 5.1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6、管理程序: 6.1由安环部联系专业机构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进行评估。 6.2公司至少每三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将安全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6.3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

河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导则

河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导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导则 2007—12—10发布 2008—01—01实施

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目次 前言 ............................................................................................................................................. II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 2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 3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的定义 (2) 4 主要依据 (2) 5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2) 6 工作程序 (3) 7 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3) 8 安全评价报告附件 (5) 9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5) 10 安全评价报告载体 (6) 附录A: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所需主要资料清单 (7) 附录B:名词解释 (9) 附录C:安全评价报告封面格式 (15)

附录D:著录项格式 (17) 附注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工作程序说明 (20) 前言 为全面落实《河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12号)切实履行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职责,落实责任,促进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监督与管理工作规范、科学有序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及《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0)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本导则对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做出了规定。 本导则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及附注为规范性附录(注)。 本导则由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中咨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张昕刘琨马金营王铁民潘京洛 苑喜成周德恩王宏伟赵国柱李进发布实施: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源评价监控、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为全面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及其分布,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为加强管理,统一标准,规范运行,现对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提出如下制度。 一、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科技兴安”,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遏制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需要合理设计,统筹规划。 1、要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 2、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 3、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防范; 4、对有缺陷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实施治理; 5、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要促使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落实措 施,自主保安,以实现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 和规范化。 6、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摸清底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

况和分布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定期报告制度; 7、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 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 常管理体系; 8、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治理整顿,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9、建立和完善有关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治理的法 规和政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四、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 五、1.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普查、评估、监控、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切实防范重大事故。2.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成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指导辖区内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3.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生产部门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生产部门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难以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4.为规范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各部门应统一按照公司组织要求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范为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技术规范,适用于包括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重大危险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评价通则》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如表1所示。 表1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 ①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密度,以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 ②确定每一网格内的人员数量,通过火灾(室内火灾除外)、爆炸、毒物泄漏扩散事故后果模型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在每一网格中心处产生的热辐射、超压或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度

编号:SM-ZD-15088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3.定义 3.1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

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生产场所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储存区 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职责 4.1安全部组织有关部门对生产场所及储存区危险物质最大储存量进行计算。

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评估分级实施导则

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评估分级实施导则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 评估分级实施导则 1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及《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暂行)》,规范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的安全生产活动,促进其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全面掌握和分析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状况、风险等级,加强我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导则。 2 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现状的评估和分级。 3 术语 3.1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3.2 资源 是指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 3.3 相关方 关注企业安全行为或受其安全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4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 独立于生产设施的安全监控专用系统, 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现场功能执行设施,属于区域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现场信号的汇集、控制和转发的接入平台系统。是企业重要的安全设施。

3.5关键装置 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和实时监控的装置。 3.6重点部位 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以下部位: - 1 - (1)制造、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 (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3.7化学品 是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3.8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3.9管理等级 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公布对其管理的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等级。 4 评估分级要素 重大危险源管理等级评估从若干个方面着手,《重大危险源管理等级评估分级要素表》(见表1)由10个A级要素和50个B级要素组成。评估考察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是否按照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并同时实现企业自主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模式。 4.1 负责人与责任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143-70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为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 3 职责 3.1总经理 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辨识与评估小组 对公司生产现场和储存设施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 3.3安全科 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并组织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督、档案管理等。 3.4设备科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日常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4 工作内容及要求 4.1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流程 4.1.1公司成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组员:各科室负责人 4.1.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对公司危险源按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通用资料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XXXXX有限公司 年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评估人员名单 目录 一、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范围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 四、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 五、重大危险源事故影响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六、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七、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措施 八、重大危险源评估结论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前言 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我公司对本企业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量安全评估。 一、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范围 1、确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4《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1.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1.6《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1.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重大危险源范围是:本公司的L区域及相关管道阀门。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56号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规定对中油燃气(南京)有限公司溧水LNG 站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中油燃气(南京)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对本公司运输、使用或储存的液化天然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本单元内只有一种危险化学品,且存量大于临界量,故构成重大危险源。 2)按《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规定,本厂区有可构成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为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07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 标准版本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装饰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装饰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难以避免,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

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不安全因素),是指建筑装饰施工企业长期或者临时地施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包括场所、设施及施工场地中的特指的部分专项施工)。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施工安全保证 建筑装饰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要素。“重大危险源”简言之就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各类容易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1 2 3 4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要求,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预防严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5职责 2.1安全部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建档、申报登记、定期评估,监督主管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监控,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2.2重大危险源所属区域的各部门负责人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日常检查、监控。 6定义 3.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3.2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工作程序 4.1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4.1.1安全部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公司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 4.1.2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4.1.3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公司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以安全评价报告代替安全评估报告。 4.1.4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4.1.5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1)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2)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