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战争军服图册(1950-1953)

朝鲜战争军服图册(1950-1953)

朝鲜战争军服图册(1950-1953)
朝鲜战争军服图册(1950-1953)

·朝鲜战争军服图册(1950-1953) 朝鲜战争军服图册

标签:朝鲜战争军服分类:20世纪战争与冲突

2010-08-10 17:54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174号:朝鲜战争(1950-1953)-The Korean War 1950-53。原作者Nigel Thomas和Peter Abbott,绘图Mike Chappell,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朝鲜人民军

A1:中士,夏季野战服,1950年

俄国式样的衬衫式上衣往往掖在裤子里,领口的扣子解开形成一个翻领,肘部有加厚设计。战争末期,这种上衣还出现了一种简化版本:平口的袖子,只有一个没口袋盖的口袋位于左胸位置。使用较好的材质制造的可拆卸的肩章保持了最初的深橄榄绿色。在下面,这名军人还穿着臀部和膝盖加厚的宽松裤子以及橡胶底的帆布短靴,靴面已经很快地从原来

的橄榄棕色褪成了浅黄色。苏联式样的钢盔正前方也会有图中这种国家标志的帽徽,但是实际野战中,钢盔很少被使用。当时坦克部队也会穿俄国式的黑色或棕色一件式外套和高

筒靴以及带有填充物的帆布头盔。

A2:列兵,冬装,1950年

加厚的棉制服里填充着棉絮或木丝棉。野战帽采用同样的材质,较长的护耳下拉的话可以扣住下巴,但现在是扣在帽顶的位置。加厚的手套则是大拇指和食指独立的设计,橡胶底的短军靴在上部也有棉絮加厚。一些军官会穿两侧有斜开口兜的双排扣皮大衣和白色高筒毡靴,通常的,军大衣上还会有苏联式的领章。到了后期,图中这种上衣会被类似中国军队的5个扣的双排扣上衣所取代。军人的装备则是苏联二战时期的翻版,皮制腰带和弹药包以及帆布挎包和背包都是如此。武器也是最新的苏联货,其中包括了SKS卡宾枪和PPSh41式冲锋枪。

A3:上校,常服,1952年

潇洒的苏联版制服最晚出现在1948年。除了没有翻袖的设计以外,上衣的款式非常类似于1943年版苏联kittel式制服。滚边的红色代表陆军,如果是边防警察部队则是绿色的。与上衣搭配的几乎都是苏联版的马裤和黑色高筒靴,偶尔则会搭配普通的长裤。仿照苏联的习惯,朝鲜的礼服和出行服的裤子都是深蓝色的,野战服裤子则是土黄色。将军们拥有宽

条的裤线装饰,其他军官则搭配彩色的细线滚边。各级别军人都戴朝鲜人独有的军帽,但军官的帽子上有帽顶的一圈滚边和帽徽两侧各两条的斜滚边装饰。帽徽和肩章的样式也深受苏联的影响。除了材质是棉布且没有滚边装饰之外,军官野战服的样式也和此图类似。同系列的常服夏装是白色的,并搭配大盖帽和蓝色或土黄色裤子。

B:大韩民国军队

B1:少校,常服,1950年

韩国军队是在美国的资助下建立的,因而从1947年起接受

了许多美国的剩余武器、装备和服装。韩国军官穿美国的草绿色上衣和裤子,夏季常服则是浅棕色衬衫和裤子或图中这种战斗服版“艾森豪威尔”式夹克,它在战后立即成为了美军

的标准温带地区常服上衣,而美国军官也把它和浅色的宽松裤子搭配,就像图中这名军官效仿的那样。这名军官的大盖帽帽徽上有传统的阴阳鱼图案,此外,将军们还会使用美式的星型军衔章,校官和尉官则保留二战日军的传统横杠式镀金军衔标,常服上衣上有时还会带日军样式的袖口装饰。美式服役徽章到了战争末期才被使用,并按美军的习惯佩戴在左领子上。而军种徽章只有军官佩戴。

B2:中尉,野战服,1950年

朝鲜的进攻切断了韩国军队的补给系统,而这一时期美国的援助物资大量涌入,这让韩国士兵在着装和装备上五花八门。

旧日军的有坂式步枪和库存的钢盔都在使用,有些部队甚至使用帆布网球鞋来替代战斗靴。美国提供的物资大多是过剩的库存而鲜有最新的版本。以这名军官为例,他穿的美国

M41式野战夹克在美军中已经被用经多处改良的M43式军用布料制作了。同样的,美式橄榄褐色毛料裤子、战斗靴以及与夏季工作服搭配的尖顶帽也是如此。许多韩国士兵在50-51年的冬天都穿着美国的军大衣,甚至是美军废弃的军上衣。美国的影响也导致一套师徽系统的出现,并经常被画在大衣两侧。阅兵时,镀铬的钢盔脖带、装饰用的围巾以及战斗靴外白色的护袜也都会被使用。

B3:受训士兵,冬季野战服,1950年

虽然南韩实际上使用的是美式的制服,但还是有些许不同。美国M42式斜纹呢夏季劳动服上衣的上部有时会带有和朝鲜服装类似的交叉的Z字型缝纫线以便插植物伪装。这名士官穿着本土造的加棉絮材料类似北朝鲜和中国版本的冬装,这也导致了误会,一些韩国散兵被联合国军误认为是对手。它与中朝两国的版本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颜色是橄榄绿色,通常有十字交叉的轫线和两个M42式斜纹呢劳动服那样的上衣口袋。美式军便帽被钢盔所取代。腰带、帆布弹药包和战斗靴也都是美军的二战版本。V字型军衔章本应出现在上臂上,但由于布料的缺乏,他并没有配备,所以军衔更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出现在钢盔正前方,或者有时军衔章的缩小版出

现在左胸口袋上。

C:美军

C1:少校,夏季卡其布制装,1950年

“卡其”这个专有名词比较容易被混淆,因为在美国它指淡茶色,而在英国和其他地方它则意味着较深的草绿色。20世纪30年代开始,穿卡其色衬衫和私人购买的裤子的风俗发展起来,1938年-40年,它们成为了制式服装,并与船形帽搭配。这种实用且在热天非常舒适的制服也被军官们广泛穿着,并在1945年后成为他们的主要夏常服款式而出现在日本和后来的整个朝鲜战争之中。此外,准尉以上的军官也会拥有在较正式场合穿的私人拥有的卡其色上衣,款式类似草绿色制服。二战以后一些军官还开始穿卡其色的“艾克”式夹克取代原来的上衣。所有这些服装上都佩戴类似的徽章,比如图中的驻日后勤司令部军需部队的臂章。

C2:士兵,夏季野战服,1950年

将工作服布料作为热带战斗服的材料是美国陆军在二战期

间的重大改进之一。第一版的M41式斜纹呢工作服以长至臀部的下摆和衬衫式袖口为特征,它们在朝鲜偶尔能被看到,而更大量的服装则是图中这种M42式两件式工作服,它和第一版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衣较长袖子收口,开领上还有毒气侦测布条(实践中几乎都被撤掉),胸前和胯部的口袋也更大。同样材质的短帽舌的帽子在1945年被加长。斜纹呢布料非

常坚韧耐磨,但它过于沉重,打湿之后也很难干燥。它的颜色属于深蓝绿色,但很快它就会褪色为泛白的灰蓝绿色。作为二战后陆军的基本夏季战斗服,它被在朝鲜的美国陆军、韩国军队和其他的联合国军队所广泛使用。

C3:下士,夏季野战服,1952年

战争的第2年,M42式斜纹呢工作服开始被新版的服装所取代。这种服装设计于1947年,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才开始生产。上衣的设计类似于旧的M42式,也有同样的毒气侦测布条(也同样几乎都被丢弃掉),但袖子是平开口,口袋和口袋盖也都是方方正正的。裤子上有正常的两侧口袋和臀部口袋。平面塑料纽扣取代了原来的黑色金属纽扣。这种新式工作服的第一批采用旧的斜纹呢布料制造,往后的批次则采用深橄榄绿色斜纹棉制造。和所有的朝鲜战争时期的工作服一样,这些服装也是松松垮垮的,而且在野战中正规徽章和V字型军衔章很少佩戴。为了装饰,在后方,围漂亮的围巾,把钢盔脖带磨得锃亮或把白袜边露在军靴外面的做法都出现了。和许多前线的士官一样,这名下士保留了二战时期的V字型臂章,而不是佩戴不受欢迎的1948年版小号的军衔臂章,也因此,后者在1591年早期被废止。

D1:中士,美国陆军,野战服,1951年

美国陆军在二战之后保留了他们成功的M43式野战服。偏绿的蓝绿色防水棉棉缎面料的夹克在夏季穿在斜纹呢工作服

外面,冬天夹克和裤子里面则加上毛料衬衫、毛衣和开襟羊毛衫。M43式鸭舌帽带有护耳,但与朝鲜的冬天相伴随的更多的是军便帽,而二战版的双带扣战斗靴日益被黄棕皮系带靴所取代。图中的M43式制服是在朝鲜的大多数美军所装备的,大韩民国和其他一些联合国部队也装备了它。但这之后,它开始给改良版的M51式制服让路。新制服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衣的口袋的闭合式设计代替了原来的纽扣闭口;伞兵版裤子上加了两侧的大口袋;衬衫和毛衣则是深绿色。加实用的硬板内衬的M51式鸭舌帽样式非常时尚。另外这名士官还佩戴着1948年缩小版V字型军衔臂章,图中只能看到它的一半。

D2:美国海军陆战队,冬季野战服,1953年

美国海军陆战队戴他们自己的斜纹呢野战鸭舌帽和迷彩头盔,并保留了二战早期的短靴和帆布护腿,后者导致北朝鲜人戏称他们为“黄腿”。他们的冬装更接近陆军的版本,这包括了M43式夹克、裤子和军便帽以及二战时的军大衣和不得人心的帆布加橡胶制军鞋。军人的野战夹克和裤子都有毛绒内衬,在里面则是绿色法兰绒衬衫,再往里应该是白色的衬衣裤。在相当寒冷的天气中,大衣和套裤也会被穿上。大衣类似二战的版本,但腰部有绳子系带和倾斜开口的口袋,蓝色也代替了原来的淡茶色。军靴的双层橡胶中间加一层毡子的设计是为了防止极冷天气下的排汗蒸发。羊毛内衬的皮手

套或者北极手套采用绒毛面料,这样可以揉搓脸部防止冻伤。D3:中校,哥伦比亚派遣军,1953年

朝鲜战争中大多数高级军官的“潇洒”形象通过他得到典型体现。非英联邦的联合国军通常穿标准的美国野战服装并加上自己国家的徽章和军衔章(菲律宾部队除外,他们一直使用美式军衔徽章)以及美国的师徽(左臂)。这名中校穿M47

式杂役服上衣和M42式裤子,胳膊上配取代师徽的红底金色“COLOMBIA”(哥伦比亚)字样的铭条和哥伦比亚国家徽章。同样的国家徽章也出现在他的围巾上(在战后的美军中非常流行),围巾的天蓝色代表联合国或者在美国服役的步兵。

哥伦比亚的尉官佩戴1到3颗镀金的星星徽章,校官则是同样的镀金星星加一条镀金短杠。由于衣服上没有肩章扣,这名军官可能按照美国的习惯在看不到的右领位置佩戴两颗

星加一条横杠的军衔章,而交叉的步枪图案的服役章则在左领上。

E1:澳大利亚,下士,皇家澳大利亚团第3营,1950年

澳大利亚派遣部队最初装备二战时期使用的宽松的上衣、裤子和“矿工”帽,夏季制服则是土黄色的。黑色军靴1948年取代了原来的棕色版本,类似美军的帆布护腿用皮带扣在鞋上,而武装带还是英国版本的。写有“ROYAL,AUSTRALIAN REGIMENT”(皇家澳大利亚团)字样的铭牌臂章代替了已

经废止的营徽章,但著名的“初生的太阳”图案的团徽仍然被

使用到1954年。他们是第一支得到美国冬装的英联邦部队。实际上,许多人保留了他们独有的宽边帽,其中一位使用者说:“他们可以跨过我的身体,但不能拿走我的帽子。”但是,钢盔显然是他们缺乏的。随后,英国版的实验战斗服和钢盔以及美国的防弹衣在野战中被采用。最初的军常服被1948

年版澳大利亚战斗服所取代,它与英国版本有些许不同,比如翻领更宽。

E2:英国,士兵,格罗斯特郡团第1营,1951年

来到这里的英军穿1950年版丛林绿色衬衫、裤子和邋遢的

丛林帽。在冬季攻势中他们穿标准土黄色哔叽野战服和迷彩帽或晚期获得的美国M43式战斗服。其间,对应寒冷天气的英国二战版服装也曾仓促装备部队。战争第二年的冬天,他们得到了新设计的绿灰色华达呢野战服装,这包括了作战夹克、裤子、鸭舌帽、内外大衣和胶底靴。这名格罗斯特郡团的士兵在他的丛林帽上佩戴这个团著名的“凸面徽章”。斜纹

毛衫经常作为外套来穿着,毛衫袖子上还附有土褐色的套袖,那上面有这个团的铭牌、所在师的师徽以及军衔章。由于对手的炮兵力量的增强,1944年版Mk4钢盔开始被强制使用。E3:加拿大,中士,皇家第22团,1951年

1950年时加拿大军队还穿着他们自己版本的战斗服,其款

式与英国版本略有不同且材质更好。大多数的部队使用土黄色贝蕾帽,但接受伞兵训练的第1营则使用栗色贝蕾帽,装

甲连则是黑色的。在夏天他们穿土黄色法兰绒衬衫或橄榄绿色丛林夹克以及橄榄绿色“丛林短裤”。帆布护腿代替了短绑腿,其他的则都是仿英式的装备。一开始,加拿大人接收了美国M43式夹克、裤子和美国军靴。后来,他们采用了自己的橄榄绿色尼龙大衣(实际上是带套头帽的M43式夹克)和裤子以及与众不同羊毛和棉花材质的鸭舌野战帽。早先的英国Mk3式钢盔被Mk4钢盔所取代,一部分美国M1式钢盔也同时出现。加拿大人一直在两臂上佩戴红色旅徽直到他们成为英联邦师的一部分,那时他们开始在左臂佩戴浅蓝色盾形徽章,原来的徽章仍在右臂上。各团自己独有的绣字的肩部铭牌和英国版军衔臂章都出现在图中。

F1:法国,中尉,1951年

于1950年9月成立的韩国营由包括大城市驻军、殖民地部队和外籍军团在内的法国各军兵种的志愿者所组成,并由第1伞兵团的前军官奥里弗·勒梅尔中校指挥。兵源的不同促使中校组建不同的连队:殖民地部队军人占多数的第1营、第2“地铁” (指大城市的地道)营以及第3伞兵营。制式的伞兵突击队黑色贝雷帽和徽章解决了他们的身份识别问题。法国部队传统的珐琅质部队帽徽和部队领章被保留,写有“NATIONS UNIES”(联合国)字样的三色旗帽徽则大多戴在贝雷帽右侧,但碰到右侧有两个大的气孔的贝雷帽款式时,佩戴的位置会有所改变。军衔肩章套同样也是法国的风格。

到达朝鲜的部队都会得到美国的武器装备、战斗服装和钢盔。这名中尉虽然保留了法国的贝雷帽,但胳膊上佩戴美国第2师的“印第安人头”徽章。他们有时也会戴领章,而伞兵组成

的第3连和总部连有时还会佩戴飞行章或法国伞兵帽徽。一些北非老兵系他们特有的沙漠围巾,还有一些伞兵保留了他们的迷彩工作服,那是一种来自英国库存的1942年款防水

冬装,因其灵活的特性而广受当时印度支那的法国伞兵的欢迎,进而获得了“香肠皮”的绰号。同样的工作服在朝鲜的英

联邦部队也在使用。

在1953年10月回到印度支那后,以这支部队为骨干形成的两个营的韩国团就陷入了越南中部高地的战斗中。

F2:荷兰,一级下士,1951年

荷兰志愿人员穿荷兰军队的英式战斗服。大多数人戴土黄色贝蕾帽,伞兵、海军和骑兵则保留他们的红色、蓝色和黑色帽子,但这些帽子上都以荷兰的方式在一块橡胶底板上佩戴万福士(Van Heutsz)的帽徽(八角星上带有程式化的字母W),就像图中这种黑底橙色徽章。在朝鲜的志愿兵得到美国的工作服用于野战,而“艾克”夹克和裤子则用于出行,但贝

雷帽还是优先于美国的帽子(比如鸭舌帽或者军便帽)来使用。国徽佩戴在右肩头,同类的小的珐琅质版本则位于左领尖上;美国第2步兵师的巨大的“印第安人头”徽章戴在左肩头,同样图案的缩小版徽章则位于右领尖上。军官们还会在

领子或肩章扣上佩戴荷兰式的短杠加星星的军衔章,而士官们则采用美式的V字型军衔臂章,但图中这名军士佩戴的军衔与美军不对等,这对于荷兰人来说只是临时性的。

F3:比利时上尉,1950年

这些志愿兵最早得到了标准的比利时战斗服,这种服装类似于英国版本,但颜色更绿,领角更长。比利时人还得到了英国丹尼斯式工作服(一些军官穿的私人购买的版本上迷彩色块的边缘更清晰)。帆布武装带和军靴也是英国版本。独特的棕色贝雷帽上拥有镀金帽徽,它结合了在头盔上方加比利时狮子和盾牌这样的图案,并以瓦龙人的战斧和佛兰德人的被称为goedendag的链锤式武器以及写有“BELGIUM”字样的卷轴为背景。此外,军官们还会在肩章扣上戴比利时的军衔套章。在朝鲜的比利时部队还装备美国钢盔、像M43式夹克和军便帽这样的冬装以及美国工作服这样的夏季野战服装。当然,他们一直使用自己特有的贝雷帽和迷彩夹克以及英国式的围巾和带褶纹有胸前口袋的黄绿色衬衫。国家的盾牌徽章戴在左臂上,美国第3步兵师的师徽则在右臂上,师徽上方则是写有“BELGIUM”字样的棕底金字铭条。

G1:土耳其少校,1950年

在朝鲜的土耳其人穿他们新近采用的战斗服,并搭配同材质的美国版野战帽和英国Mk II式钢盔以及皮质武装带和德国版弹药包。士官和士兵除了在船形帽上佩带彩色(绿色代表

步兵,蓝色代表炮兵,军官领章也是对应的颜色,但红色代表参谋部)圆型服役章外不配戴任何其他的军衔徽章。1950年11月,当他们第一次与敌人遭遇时,他们的大多数人都

还穿着自己的战斗服、皮制武装带和厚重的双排扣军大衣。随后他们开始使用全套的美式战斗制服、钢盔和战斗装备,但保留了他们自己的徽章。旅的徽章(装饰着白星的红色箭头图案,设于钢盔右侧)和国徽(红色圆底上加白色星星和新月图案,装饰于右臂上)在1951年开始采用。将军们的

肩章和钢盔前部则会有红底金色军衔章,领饰的质量也更好。G2:埃塞俄比亚中尉,1951年

埃塞俄比亚军队得到了1946年版英国战斗服和美国版长筒

胶靴。上衣上有皇家卫队领章,木髓制头盔上会有矩形的绿黄红三色徽章。不久后,装备美军野战服装的他们在左肩头佩戴美国第7师的“空竹”图案师徽,右肩头则是弧形的写有

红色ETHIOPIA(埃塞俄比亚)字样的红黄绿三色镶边的黄色软皮臂章。同时为了阅兵的需要,巨大的绿黄红三色圆帽徽也出现在美国钢盔的右侧。战争末期,一种相当华丽的犹太狮图案的徽章开始使用,并出现在ETHIOPIA字样臂章之下和钢盔的左侧,而钢盔右侧则改为美国第7师的师徽。此外,埃塞俄比亚保留了他们的英式军衔系统。军官在肩章扣上佩戴镀金的皇冠或六角形军衔扣,如果穿无肩章扣的美国夏季工作服,则把它们佩戴在右领上,左领则是皇家卫队徽

章。士官则佩戴英国式的V字军衔章,准尉则佩戴镀金的狮子或王冠徽章。

G3:泰国一等兵,1951年

这名军人穿带有单折纹胸部口袋和臀部口袋的变种美国

M42式斜纹呢工作服。戴看起来非常像法国艾德里安式钢盔的头盔,但它实际上应该是早期的日军版本,并被泰军在二战中一直使用,很快它将被美国造钢盔所取代。钢盔前方铸型的圆盘装饰可作为帽徽使用。通过他的V字型臂章可知他们延用了英军的军衔系统,但这种只佩带在左袖子上的深蓝绿底色的金黄色V字形臂章的上方还带有泰国佛像式的装饰物。士官的肩章扣上是一条镀金短杠加1到3条V字型装饰,尉官则是1到3颗金星,校官是泰国王冠上加1到3颗金星。H:中国人民解放军

H1:士兵,冬装,1950年

解放军的加棉絮的棉制服轻便而暖和,但在服装打湿后很难干燥。夏装通常作为冬装的加衬穿在里面。服装的颜色通常是橄榄绿色,里面的衬层则是白色,所以在雪地时服装会被反过来穿以便伪装。同样材质的帽子面料是皮毛或软毛,护耳可以下拉系在下巴下面。军人们还会使用一种与服装搭配的食指独立出来的手套,但大多数没有这一装备的士兵只好把手缩在袖子里。带皮毛衬里的结实的冬靴则搭配毛毡护腿,然而也有许多部队一直穿夏季的帆布鞋。这种带纫线的典型

服装在1952年被一种加衬在内看起来像加肥版夏装的冬装

所取代。他们的装备往往非常有限,一般有带两到三支手榴弹的背带和分别装弹药和粮食的两条棉布背囊。

H2:士兵,夏装,1951年

解放军的“正式”夏装在1949-52年间出现,这是一种翻领的苏联样式的衬衫式上衣,胸前有3个扣,带胸兜,袖子收口是衬衫式的,并与大盖帽和长裤子搭配穿着。然而,这套服装只是有选择地在部队装备,而在朝鲜的部队的夏装则有所不同,这包括了从“毛式帽”发展出来的野战帽和看上去已经

落伍的绑腿。他们的军鞋则包括了麻绳底或橡胶底的帆布鞋。军人们通常没有官方的军衔徽章,但“首长”们有时会佩戴红

色或红蓝两色的臂章,而一些报道显示部分服装在领子、袖口、上衣前襟和裤线上有红色滚边。1952年以后这些服装

被一套所谓“延安绿”色的由朴素的单排扣上衣、裤子和毛式

帽子作组成的服装取代。解放军接收过大量的日本钢盔,但很少能在朝鲜战场上看到。大多数的中国志愿军使用老式的中国或日本的拉拴式步枪,当然也有图中这种缴获的美国二战时期老冲锋枪。

H3:军官,常服,1952年

出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引以为豪的平等主义的原则,军官和士兵穿着一样简单而朴素的服装,但实践中,做工和材质上的差异仍然存在。比如以下一些细节:军官上衣通常有4个兜

而不是两个,材质是毛料甚至是丝料的,而不是士兵们的棉布料。颜色也有变化——采用刺眼而泛黄的被称为“延安绿”

的颜色,一种解放军在陕北根据地容易利用到的色彩。早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使用红星帽徽,内战胜利后,珐琅质金边有“八一”(解放军的建军纪念日)字样的红星帽徽开始被采用。但这些并没在朝鲜出现,这大约是因为中国宣称它的军队大多是志愿军的原因。没有军衔标识在游击战中也许是适用的,但被苏联物资重新武装后,稳定的专业军官队伍壮大起来,这导致了1955年新的苏联式制服和徽章的引进,直到毛泽

东的“文化大革命”时再次被废止。(原文如此)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中国人是勇士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此后,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抗美援朝的胜利则确保了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年6月29日,本报曾组织了“朝鲜战争:60年后的纪念与反思”特别策划,全面回顾了这场伟大的世纪之战。今天,在重温抗美援朝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荣耀与尊严之际,我们再次约请相关专家,将反思的目光投向170年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朝鲜战争,迥然不同的结局,从不同的侧面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从历史的对比与思考中,我们将获得宝贵的教益。 中国近代以来发生过许多惨烈悲壮的战争,如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1940年前后的抗日战争,以及1950年的朝鲜战争等。而这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朝鲜战争。前者是中华民族走向衰败、陷入沉沦的标志,而后者恰恰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开始崛起的标志。 鸦片战争败得一塌糊涂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屈屈几千英军两度对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一、拥有80万大军的清王朝进行扫荡性攻击,头一年从广州湾打到天津卫,第二年又从珠江口打到长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帝国主义的阴云笼罩中华大地,中华民族走向了沉沦。 抗美援朝战争胜得痛快淋漓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100多年后,中华民族再度面临世界上最强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咄咄逼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全无敌”的大无畏气概,经过230多次重要的战役和战斗,歼敌71万余人,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落花流水,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打出了之后半个多世纪的相对和平时期。而正是这场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与特殊对手打的特殊战争,深刻改变了此后的世界战略格局,新中国正是通过这场战争奠定和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 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役 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攻势,于1952年10月11日,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联合国军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实施猛烈进攻。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至20日,两高地表面阵地失守,防守分队转入坑道。“联合国军”用轰炸、熏烧、封锁等手段围攻。坚守坑道分队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从30日开始,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队密切配合,夺回表面阵地,击退“联合国军”的连续反扑,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3天。 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

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塵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自己伤亡1.15万,估计杀伤敌军2.5万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 朝鲜战争爆发后,早有预谋的朝鲜人民军凭借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快速地入侵了韩国境内。只有在东线的春川,有一支韩军部队(韩6师)暂时顶住了人民军的进攻。当时韩军6师在春川利用城市周围山头上的防御工事进行守备,虽然韩6师最终未能守住阵地,但还是被称为“春川的磐石”、“显赫的6师”。历史上称此次战役为“春川战役”。 金化炮战:抗美援朝战争中参战的土耳其第一旅5000多人在两个小时内半数以上被我志愿军炮击重创,志愿军零伤亡。此战在土耳其教科书中被称为”金化惨案”。 血战长津湖: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公元1950年11月中美两支王牌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战斗。当时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迎头阻击,但仍然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并不是不可悔的势力”。因此即迅速集中其全部侵朝部队兵力,发动一次能“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将志愿军赶过鸭绿江,占领全朝鲜,并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结束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中美战损对比

跟联合国军与中朝伤亡交换比打成1:1(可以查美国人自己的统计数据),当然如果志愿军真是这样用人海7:1都挡不住。联合国军的其他国家不算人单算中美阵亡比是5:1左右(根据中美联三方统计数据取的一个本人认为比较合理的中间值)。 联合国统计:中国: 阵亡114855人;重伤死亡21007人,病死13150人;伤210367人;被俘21321人,失踪4300人.合计366100余人.北朝鲜:伤亡260000人. 美国: 阵亡33646人,重伤不治事故\病死等20600人;受伤103284人,被俘7140人;失踪8177人,合计172847人. 英国: 阵亡710人,负伤2278人,失踪1263人,被俘766人,合计5017人. 土尔其: 阵亡717人,负伤2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合计3349人. 澳大利亚: 阵亡291人,负伤12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合计1591人. 加拿大: 阵亡309人,负伤1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合计1396人. 法国: 阵亡288人,负伤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合计1135人. 泰国: 阵亡114人,负伤794人,失踪5人,被俘0人,合计913人. 希腊: 阵亡169人,负伤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合计715人. 荷兰: 阵亡111人,负伤589人,失踪4人,被俘0人,合计704人. 哥伦比亚:阵亡140人,负伤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合计686人. 埃塞俄比亚: 阵亡120人,负伤536人,失踪0人,被俘0人,合计656人.

菲律宾: 阵亡92人,负伤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合计488人. 比利时: 阵亡97人,负伤298人,失踪0人,被俘5人,合计440人。 卢森堡: 一个步兵排参加联合国军,死5人伤10人合计15人。 新西兰: 阵亡34人,负伤80人,失踪0人,被俘1人,合计115人。 南非: 阵亡20人,负伤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合计42人。 日本(不是联合国军成员国但派了水雷布雷队) 死3人被俘1人。 上合计, 除美国外的其他联合国军兵员损失一共约为17200余人。 如果加上美国的172800余人, 联合国军总损失19万人.中国36.6万人。 现在来看看韩国: 阵亡415004人,负伤425868人,失踪459428人,被俘12536人,合计1312836人。包括美国的172800余人,联合国军总损失19万人.+韩国:阵亡415004人,负伤425868人,失踪459428人,被俘12536人,合计1312836=1502836人。 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显示的伤亡失踪被俘总计:美军172847 联合国军2256523 总计:2429370。阵亡:美军54246,联合国军628833 ,合计:683079;战后很长时间美国军方对中方伤亡一直没有权威的官方统计数据,但美国军方内部参考最大的中美阵亡比例是7:1左右,我没拿出单拿我们自己统计数据是因为容易撕逼(你懂得)。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读后感 10社工9号帅哥峰 朝鲜战争,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场保家卫国,反抗帝国主义的伟大战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留在世界历史的辉煌一笔。这场战争为中国打出了60年的和平环境,打出了新中国的威信。然而,在美国人眼中,朝鲜战争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一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和错误对手进行的为平局而战的战争。他们在被认为“与美国安全无关紧要”的韩国度过了20世纪“最寒冷的冬天”。本书的作者通过收集朝鲜战争的资料与对老兵进行访谈取得了一手的信息,通过自己细腻的笔法,真实还原了在那场战争中被我们所遗忘的事件,并用尖锐的笔锋揭露了其中的深层的原因。《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既有描写战场上前线将士的事迹,发掘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揭露丑恶,也深层地分析了这场战争背后的政治斗争,和在冷战格局下大国博弈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个人认为应先从时代背景去分析:随着日本的投降,二战的结束,日本结束了对朝鲜的统治。出于冷战需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朝鲜划地为界。朝鲜半岛以38线为南北分界线,在美苏的扶持下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超级大国将一个统一的民族,统一的国家一分为二。在美苏争霸的博弈中,朝鲜半岛,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注定会成为冷战

战场当中的“热战场”。 分析完时代背景之后,我们再来探讨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1、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由于日本在朝鲜进行了多年的残酷统治,朝鲜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二战结束后的日子了,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都希望能在冷战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然而在朝鲜半岛分裂的格局下,其内部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直接上升到南北军事对抗的层面上。 2、两国人民不希望分裂。朝鲜虽面积不大,而且夹在中国、苏联、日本这三个更强大的国家之间,在更强大的民族面前谋生存,但他们却是充满自豪感的民族。而且经历过日本侵略,经受过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统治的朝鲜人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能强大起来,不受列强所欺辱。因而朝鲜半岛的分裂现状是南北双方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他们都希望祖国、民族能统一。这是朝鲜战争的人民基础,也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3、朝韩两国领导人的因素。韩国的领导人李承晚曾是朝鲜宫廷的特使,因英语流利而被选派到美国学习,早年在美国漂泊,在学业取得成功,拿到了哈弗大学和普林斯大学的博士学位,还长期在美国政坛上混迹并得到了许多的支持,被誉为“未来朝鲜独立的缔造者”。因此当美国需要在朝鲜半岛安排一名领导人时,李承晚便成了不二人选。他为人诡计多端,自以为是,喜怒无常,且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曾与其打过交道的首任驻韩美军司令霍奇也对他心存鄙视。尽管李承晚在韩国掌权时他已经75岁高龄了,但他仍对统一朝鲜半岛念念不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一、血战飞虎山 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 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

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第四次战役为遏制联合国军的猛烈攻势,彭总命在横城一带打击敌人,于是横城反击战于1951年2月11日晚展开,志愿集结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欲全歼韩国第五师和第八师。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长途奔袭插到敌后方,12日美退下来的

美2师一部和韩国第八师2个营进入伏击圈,战斗异常激烈,相当一部分志愿军弹药全部打光拚上了刺刀,前往支援美2师一个营进入了别一个伏击圈,至2月13日横城之战结束,韩国第八师3个团,韩第三师和第五师各一部,美2 师一个营,美韩4个炮兵营被消灭,共计12000多人。此战狠狠教训了李奇微,事隔10多年以后,李奇微在回忆横城地区的作战时仍心有余悸。 仅剩七八人,战斗到最后的战士往往与反击的敌人同归于尽皆是,志愿军阵亡者应在5000人以上,仅40军三个团伤亡就达1830人,359团3营仅有数人生还,由于通讯不畅,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没有炮兵航空兵只有简陋装备的志愿军装备最终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撤出战斗,但志愿军的英勇令敌手感到他们遇到了有世界第一勇气的部队。

美国人评朝鲜战争

美国人评朝鲜战争 美国前退役将军迪拉堪贝宁中将,在他的后期论述:面对很多人的无休止的争论,把我们说成是那场战争中的获胜者。这是错误的但是同时也是包含了正确因素。把中国说成最大的失败者,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同时也带有正确含义。 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他的2个角度出发来思考的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在这里我们先要来驳斥一下所谓“伤亡胜负论断”韩战中,我们拥有的先进武器,是中国军队当时情况下不可能想象的。但是在实际作战中,我们并没有那么超前的歼灭与俘获他们很多。而他们的内部自身矛盾造成了高达45%非作战减员情况。则在后期中国文献中也有 相关记载。 我们与他们的伤亡比例按照数字统计,公平说只有1:3-1:4左右。而我们自己的军事报告声称高达1:10。这是很不切合实际。战后撤退回国的中国军队约有38-41万。而当时分拨次参战的中国军队总数约有100万。而我们大约俘 获他们约有12-18万战俘。因此他们的伤亡总数约在26-23万人。总计约占53%部队损失。而我军确切伤亡总数应该小于8万人。因此可以推断1:3到1:4 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我们就是因此成为胜利者。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全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与人民伤亡总数约有1.2亿。而法西斯轴心国以及服从国军民伤亡总数2300万。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当时损失平民与军队总和为960万。而同盟国是3210万。如果按照伤亡大小判断胜负。那么失败的绝对不是希特勒。 战争要区分来看待。首先是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而在后阶段,由于麦克将军的神勇的,我们的军队作战效果取得了飞跃。我们已经占领了平壤。而且在仁川以北地区合围并且歼灭了55万朝鲜军队。因此,战略目标我们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维持现状的原定部署。改为消灭金日成的北朝鲜政权。在靠近中国边境鸭绿江附近的地区。我们却突然遭遇了世界上另外一个当时的陆地军事强国中国的武装干涉。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根本没有任何思维余地。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有1000个理由认为毛是不敢公然出兵对抗的。 因此,我们的战略上出现的美国自建国以后从没有的失利。我们开始节节后退。而南朝鲜军队作为后卫阻击部队。他们根本进不到自己的职责。他们跑得速度比我们要快很多。但是,我们后退到38度线后,我们不再后撤。因为这里到达了我们承受的底线。失去这里我们不在乎对华使用核武器。而中国也是深刻明确这一点的含义的。而中国的主导战略思维是“保护与维持”他们并不打算在那个时期帮助总体倾向斯大林的金日成完成统一。这对于中国当时时局是十分不利的。 而随着我们空军优势不断加强。他们的后方补给出现极大困难。因此,中国就此考虑停止战争。而这恰好复合我们的初期战略定位“维系韩国政权”。因此。我们之间可以达成协议。在随后发生了反复。这主要由于个别领导者如李成万的主观臆断造成的。 因此,在战略角度上,我们与中国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我们扼制了北朝鲜军队对韩国的入侵局面。把它赶回去了。而中国为了维护他们的边境把我们从鸭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摘要: 北朝鲜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于 1950年6月25日,突然袭击南朝鲜军队开始了朝鲜战争。北朝鲜军队趁美韩不备,全线出兵,一直南下,不断压缩美韩势力地图。美国反应过来之后,组织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很快就击溃北朝鲜军队,并跨过了三八线,持续北上,意图一举歼灭北朝鲜。中国立于自身安全的着想开始了支援北朝鲜的抗美援朝。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双方各有胜负,最后中国保卫了北朝鲜。双方见战事僵持不下,无法取得新的利益。就和谈停战了。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军队联合国军北朝鲜 在二战结束以后朝鲜半岛从日本占领下得以解放,但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分裂成两个国家北朝鲜和韩国。但是朝鲜人民希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北朝鲜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以解救南方的同胞为己任在1949年就提出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此时斯大林在朝鲜半岛的目标是维持三八线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莫斯科严厉禁止金日成发动战争。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也表示无法援助北朝鲜的军事行动。而金日成认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方军队在技术装备(坦克、火炮、飞机)、纪律、官兵训练素质,以及士气等方面,均优越于南方军队。如果进攻顺利,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这场战争。理由是,这是一次果断的突袭,因为将会有20万南朝鲜共产党员进行起义,加上南方游击队对朝鲜人民军的支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这样,即使美国有心干预,也没有时间进行军事准备和部署。 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并且正在准备解放台湾的战役,毛泽东仍然不希望朝鲜在此时发生一场可能给中国安全造成威胁的战争。但是,作为亚洲革命的负

朝鲜战争中各国的得失

战争以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38度线突袭韩国为开端,随后6月28日朝鲜人民军占领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将韩国国军及少数援韩美军击退至釜山环形防御圈内。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联合国军司令由美国指派 。9月15日,联合国军在当时战线的后方仁川登陆,扭转了战争的局势,迫使朝鲜人民军北撤。9月28日,联合国军重占汉城,10月9日越过三八线开始进入朝鲜作战。溃败后的朝鲜人民军残部有部分留在韩国境内的智异山等地组织反对联合国军的游击队,一直坚持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才被剿灭 。1950年10月1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致信毛泽东,向中国提出出兵援助朝鲜的请求,金日成在信中指出:“目前战况极端严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同日,斯大林向毛泽东发来电报,建议中国政府:“你们如欲支援朝鲜,至少应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师可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当然,由中国指挥员统率。” 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多日激烈争论,10月5日决定出兵援朝 中国 我们在朝鲜饿死多少军人你知道吗? 我们在朝鲜冻死多少军人你知道吗? 我们在朝鲜丢下多少具志愿军的尸体你知道吗? 最后我们签定的是停战和约,那不是美国的投降书,认真想想吧,无知的小儿。 我们是靠着近百万具战士尸骨赢得一份和约的,我们没有理由自豪什么,我们真的没有赢得这场战争。 如果我们真的赢了,现在早已经没有韩国这个国家了,虽然我们曾一度占领了汉城,但最后还是被打得退回了三八线。 不要总记得历史教科书上的话,好象一位美国将军说过,这是唯一的一次美国没赢的战争。这话没错,可这话也不代表美国输了。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态势主要标志的友好国家或者盟国,二战中除日、德、意集团外,几乎都是中国的盟国或友好国家,二战后的1946到1950年间中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没有明确的敌人;朝鲜战争参战后,除了苏东集团这些所谓的盟友外,我们在世界上几乎没有盟友了,西方先进国家几乎没有一个。 中国1951年军费52.6亿元,占总支出的43%,建设费只占28.7%。1952年军费占32.9%,1953年军费占34.2%,但绝对数都大于1951年。这些人民的血汗基本上都花在朝鲜战场。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花费了大约100亿美元,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 余万吨。其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后果是推迟了中国内战之后的经济恢复建设,人民的生

介绍一个美国将军对朝鲜战争的评价

介绍一个美国将军对朝鲜战争的评价 美国前退役将军迪拉堪贝宁中将,在他的后期《如何公正看代我们与他们》论述:“韩战结束了。我们在这次战争中,与我们的曾经的一个朋友展开了。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需要分出胜负与输赢的关系的。”,下面是由为你提供一个美国将军对朝鲜战争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介绍一个美国将军对朝鲜战争的评价美国前退役将军迪拉堪贝宁中将,在他的后期《如何公正看代我们与他们》论述:“韩战结束了。我们在这次战争中,与我们的曾经的一个朋友展开了。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需要分出胜负与输赢的关系的。” 面对很多人的无休止的争论,把我们说成是那场战争中的获胜者。这是错误的但是同时也是包含了正确因素。把中国说成最大的失败者,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同时也带有正确含义。 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他的2个角度出发来思考的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在这里我们先要来驳斥一下所谓“伤亡胜负论断”韩战中,我们拥有的先进武器,是中国军队当时情况下不可能想象的。但是在实际作战中,我们并没有那么超前的歼灭与俘获他们很多。而他们的内部自身矛盾造成了高达45%非作战减员情况。则在后期中国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

我们与他们的伤亡比例按照数字统计,公平说只有1:3-1:4左右。而我们自己的军事报告声称高达1:10。这是很不切合实际。战后撤退回国的中国军队约有38-41万。而当时分拨次参战的中国军队总数约有100万。而我们大约俘获他们约有12-18万战俘。因此他们的伤亡总数约在26-23万人。总计约占53%部队损失。而我军确切伤亡总数应该小于8万人。因此可以推断1:3到1:4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我们就是因此成为胜利者。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全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与人民伤亡总数约有1.2亿。而法西斯轴心国以及服从国军民伤亡总数2300万。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当时损失平民与军队总和为960万。而同盟国是3210万。如果按照伤亡大小判断胜负。那么失败的绝对不是希特勒。 战争要区分来看待。首先是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而在后阶段,由于麦克将军的神勇的,我们的军队作战效果取得了飞跃。我们已经占领了平壤。而且在仁川以北地区合围并且歼灭了55万朝鲜军队。因此,战略目标我们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维持现状的原定部署。改为消灭金日成的北朝鲜政权。在靠近中国边境鸭绿江附近的地区。我们却突然遭遇了世界上另外一个当时的陆地军事强国中国的武装干涉。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根本没有任何思维余地。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有1000个理由认为毛是不敢公然出兵对抗的。

朝鲜战争最大规模战役

朝鲜战争最大规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概述 在朝鲜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第四次战役是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以美军 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中朝军队休整之机发起反扑的情况下,进行的防御作战。中国人 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 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 部队七万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 得了时间,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经验。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连续发动三次战役,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联合国军” 由鸭绿江边打退到北纬37度线附近。“联合国军”为挽回失败影响,乘志愿军战线延长,部队疲惫,补给困难之际,于1951年1月下旬,集中16个师、3个旅共23万人的兵力,发起大规模反攻,西线以美第1、第9军所属6个师为主力,向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东线 以韩国军8个师为主力,向原州、清平川实施突击。志愿军决定以第38、第 50军在西线进行防御,抗击对方进攻;以第39、第42、第 66军在朝鲜人民军协同下,向“联合国军”实施反突击,粉碎其进攻。1月27日,西线美军开始发起宽大正面进攻,志愿军在气侯严寒,粮弹缺乏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在汉江以南坚守10多天,尔后转到北岸。东线韩国军于1月28日发起进攻,2月9日,其推进较快的第8、第5、第3师进抵横城以北,态势突出,志愿军与人民军抓住战机,于2月11日发起反突击,歼灭其第8师大部和第3、第5师各一部,因其两翼援军赶到,遂于15日停止反击,转入防御。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大纵深运 动防御,抗击“联合国军”的持续进攻。3月31日,全线撤退至三八线以北后转入坚守防御,直至4月21日,“联合国军”再无进展。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入朝的第3、第 19兵团已到达指定集结位置,即将发起新的攻势,“联合国军”遂停止进攻,第四次战役结束。在此次战役中,“联合国军”以85天的时间和7.8万人的伤亡,才攻占了中国人 民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用8天时间攻占的地区,足见志愿军防御的坚韧和艰苦。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背景 中朝军队由休整转入防御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下,丢失汉城,退至北 纬37°线附近地区。由此,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撤是守,又一次展开争论,最后仍坚持不退出朝鲜的方针。为争取时间,恢复攻势,挽回其失败影响,美国操纵联合国 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同时在国内大力扩军备战, 在战场上加紧作战准备,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迅速抽调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 1951年1月15日,“联合国军”在水原至利川间采用“磁性战术”始终与对方保持 接触,以消耗战制约对方的一种战术进行试探性进攻。当察觉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兵力不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血战飞虎山 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 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

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三、血战三所里 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美军为打通退路,动用飞机坦克疯狂空围,坚守松骨峰的335团一营三连最后仅五人生还。美军在三所里连续冲锋十数次均为打退,美军第9军见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后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但此战打出了38军王牌军的硬骨头风采,战后彭德怀特嘉奖38军,“万岁军”由此名扬天下。

抗美援朝中美国为何会输

1、战略上出其不意,美国没有料到中国敢于出兵,中国政府的出兵决心远大于美国的估计,以至于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军仍然坚持认为入朝的志愿军主力是小股部队。 2、美军狂妄自大、骄傲轻敌。美国经历了一战、二战获得全胜自以为天下无敌,没有把中国装备着万国牌武器的“农民军队”放在眼中。 3、志愿军指挥艺术高于美军。美军当时作战过分依赖火力优势、空中优势,不敢夜战、近战,进攻是一字平推(后期有所改进)。志愿军(解放军)在长期的国内战争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打法。由于武器、后勤不如对方,经常是突然进攻近战、夜战、连续作战大胆穿插与敌人搅在一起使敌军优势得不到发挥。美军在遭遇到中国军队前从未遇到此种打法。 4、朝鲜地形多山不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行动,确利于志愿军铁脚板的发挥。 5、志愿军在“保家卫国”的口号鼓舞下作战勇猛(具体战例不再一一叙述)。美军的作战意识相对较差,尤其在初期遭到打击时士气极差(有李奇威的回忆录为证)。 6、中朝两方当时在国际上虽然比较孤立,但相对来讲还算比较团结。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内部却矛盾重重。 7、志愿军在前线作战,国内后方全力支援。美军在朝鲜作战,美国内反战呼声不断。 8、美国的战略重点当时在欧洲并不是亚洲,全部的战争资源不敢全压在朝鲜。个人认为朝鲜战争并为分出胜负只是停战而已,但是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与当时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公开叫板本身已勇气可嘉,且让美国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协议上签字已经是极大的成功。 美国没有输,只是没有赢。恐怕你并不了解朝鲜战争的真正历史。我来替你说明一下,社会主义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派军攻入美国管辖的南朝鲜,打响了朝鲜战争的第一枪,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南朝鲜维护世界和平,将北韩军队推回了

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键入文字] 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朝鲜战争 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利曾经对一场战争进行过这样的评价: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世界军事史上 是一个传奇,因为打破了美国战无不胜的记录。 自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在所有参加的战争中所向披靡,不可战胜。但是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世界形势开始 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这场战争便是朝鲜战争。 1945 年8 月,日本经过8 年抗战,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美苏两国便商定以北纬38 度为军事分界线,将朝鲜分为两部分。1948 年8 月15 日,李承晚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北纬38 度以南成立了大韩民国。9 月9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金日成的带领下也宣告成立。从此,原本统一的朝鲜半岛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1949 年,美国为了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制定了全面扩军计划,要求建立专门针对中、 苏等的包围。1950 年初,美国与李承晚集团经过协商,签订了《美韩联防互相协议》。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时的美国正操纵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这场战争本来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它却诬蔑朝鲜破坏和平。随后,安理会对侵朝的行为予以 追认,于是美国纠集15 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原来只是朝鲜半岛内部的矛盾演变成为了美国的侵朝行为。社会主义国家对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大力声援。针对美国的侵略 行为,中国表示强烈抗议。当时中国总理周恩来郑重通告:中国人民决不容忍外国的 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趾高气扬的美国人 不顾世界舆论的警告。1950 年10 月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随着中国的参加,战局发生了变化。 从1950 年10 月25 日1951 年6 月10 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 1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 葛岘岭阻击战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 2013-7-16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

朝鲜战争的记叙中,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曾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 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

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 1950年11月28日夜,朝鲜北部三所里通往龙源里的小路上,一支身着黄色棉服的队伍正奋力疾行。他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识,千余人的行军纵队除了有力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听不到一个人讲话。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数人扛着步枪,重火器也只是轻、重机枪。在朝鲜的寒夜中,士兵们敞开棉衣,呼出的热气和身上冒出的热汗。这只队伍的番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 38军此次的任务是向军隅里、三所里猛插,切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志愿军第39军、40军围歼美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13师进行了彪炳军史的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读者熟悉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 龙源里地处丘陵地区,在三所里的西面。它不仅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而且它的北面有公

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公里。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美军也可能从这里逃跑。不迅速守住龙源里,敌人的逃路还是切不断。113师师长下达死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337团,拼死也要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军情紧急,337团立即猛扑龙源里。担任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2排排长郭忠田。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 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三所里到龙源里的路途不到10公里,为了抢时间,部队从悬崖峭壁、荆棘丛生,根本没有路崇山峻岭中穿了过去,全排每人的衣服几乎被荆棘扯烂。 下山更难。山陡,又有积雪,急红了眼的部队走这样的路极易发生危险。郭忠田让大家把带的绳子接起来,拴在山顶的大石头上,一个接一个滑到山下。大同江却横在了眼前,全体战士迅速脱了棉裤,无声地跳进冰河里。没什么挡得住这只英雄的部队。 关于113师向三所里和龙源里的穿插,美军战史有这样的记载:第9军第2师师长基瑟将军,乘直升机飞越军隅里上空,发现有数千难民沿大小道路南下。根据美军的经验,难民总是先于攻击军队到达。其实,这些“难民”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介绍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 电子书, 朝鲜战争 都是传到51oK网络硬盘的(感谢"士大夫惹是非"筒子提供信息 ),偶把链接地址给出来, 需要的自己去下就可以了 先传些关于朝鲜战争的吧,另外加一个"中央集团军群"要的<注意!黑豹> PDF,EXE,DOC等各种格式的都有 抗美援朝战争史 PDF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咱们的官方版本,厚厚的三卷本 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 PDF 国防大学《战史简编》编写组编著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PDF 徐焰吴少京编著图片集,不过PDF的压缩后,清晰度大打折扣了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 DOC 沈志华编著 朝鲜战争揭密 PDF 沈志华著港版繁体竖排 毛泽东、斯大林和朝鲜战争 EXE 沈志华著 朝鲜战争研究文集 EXE 沈志华著 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d812530545.html,/index.htm 朝鲜战争五十年祭 PDF 钱文军著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EXE [美]贝文·亚历山大著 长津湖血战实录 EXE [美]Russell A著 朝鲜战争中美军总结的中国军队特点 PDF [美]S· L· A· Marshall著出自《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DOC 麦克阿瑟回忆录 PDF 韩国战争史 PDF [韩]金洋明著,韩国人自己编的战史教材 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下) PDF 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 EXE 张嵩山著记实文学 上甘岭战役 EXE

记实文学 错觉--180师朝鲜受挫记 CHM 徐一朋著记实文学 远东朝鲜战争 EXE 王树增著记实文学 朝鲜战争(上下) PDF 解力夫著记实文学 注意!黑豹 PDF 压缩的比较厉害,好多图不清晰了 说明一下,所有书籍均收集自网络,书籍版权属原所有者,发布的目的是研究电子书籍的制作,请下载后自觉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去书店购买正版书籍. 有多个链接的书籍,请全部下完后再放到同一个目录下解压,单独的RAR文件无法解压的.

朝鲜战争中三个美国将军的不同命运

朝鲜战争中三个美国将军的不同命运 第一个被俘的美国将军 1950年7月1日,刚到朝鲜18天的美国第二十四师被朝鲜人民军击溃。师长迪安少将在山沟草丛里东躲西藏了一个多月,在8月25日被一个13岁的砍柴小儿郎发现,成了俘虏。 那时,麦克阿瑟紧急命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立即查找迪安的下落。沃克将军采取了一切手段,没有结果,于是一纸报告向麦克阿瑟上将和美国政府复命:“迪安将军接任第二十四师师长仅18天,但该部队有高度责任感。大田被围时,将军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亲自组织队伍突围,不幸以身殉职。”美国当局特举行隆重仪式,授予他“国会荣誉勋章”。 然而,不久就传出迪安被俘的消息。 至1953年8月5日被遣返回美国,迪安在朝鲜北部战俘营里整整度过了3个春秋。 迪安在被遣返的前一天晚上,遣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代表特地在开城为他安排了一次告别便宴。在酒宴上,迪安非常激动,眼眶有些湿润。他举杯畅饮后动情地说:“愿美国同中国和朝鲜永远不再打仗!”遣返那天在军事分界线临别时,迪安紧紧地握着我志愿军代表的手,久久不放,并再次说:“要和平!中美两国再不要打仗了!”迪安被遣返回国后,继续在美国军队中服役,后来还由少将晋升为中将。 他惨死在美军自己的车轮下 1950年12月23日,沃克中将所率的部队在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次较量中惨败,沃克命归黄泉。 对于沃克的死,美国当局却不像迪安“失踪”那样,赞誉他是“以身殉职”,“隆重授勋”;这一次,美国当局没有声张,媒体也没有大肆渲染。人们只知道沃克是在败退途中死的。半个世纪后,美国“庆祝”它侵略朝鲜“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时,一家美国报纸才披露,当年沃克中将是在溃败中,因极度混乱,所乘的吉普车被自己部队的军用大卡车撞毁而丧生。 俘虏的俘虏 在另一个战场上,一场尖锐的斗争在激烈地进行。为了拖延和破坏停战谈判,以达到其扣留我方被俘人员,将他们送往台湾的目的,美军除了在军事上向朝中方面发动一次次进攻,诸如夏季攻势、秋季攻势、“绞杀战”,还使用种种残暴的手段,在战俘营中对朝中被俘人员进行极其野蛮的迫害和虐杀。对要求回国者施加酷刑,有的人被割掉耳朵、砍掉手脚,有的人身上被刺上“反共抗俄”字样或台湾国民党党旗。坚决要求遣返回国的志愿军被俘人员蒋子龙,甚至被混进战俘营冒充我方被俘人员的台湾特务分子杀害,挖心掏肝,煮食人肉,其残暴程度,达于极点。美军还随意对朝中被俘人员进行血腥屠杀,大批我方被俘人员惨死在美军及特务分子的枪口或屠刀下。 美军的残暴行径激起了美方战俘营中我方被俘人员的无比愤怒。他们忍无可

2020年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一、血战飞虎山 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 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三、血战三所里 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美军为打通退路,动用飞机坦克疯狂空围,坚守松骨峰的335团一营三连最后仅五人生还。美军在三所里连续冲锋十数次均为打退,美军第9军见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后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但此战打出了38军王牌军的硬骨头风采,战后彭德怀特嘉奖38军,“万岁军”由此名扬天下。

你所不知道的朝鲜战争

一、朝鲜是如何分裂为两个国家的? 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起因源于朝鲜半岛的分裂,这与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采取的半岛政策有很大关系。早在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时,各大国设想的太平洋战争应这样结束:由美国全歼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本土的日军,由苏联对付驻扎在中国东三省的关东军,由中国军队歼灭除东三省以外驻扎在中国大陆的其他日军。会议对各国军事行动区域大体作了上述划分,但究竟由谁来解决朝鲜半岛的日军问题没有提及。另外,在行政区划上,朝鲜已被日本列为日本版图的一个行省,而朝鲜半岛上的日军又隶属于驻扎在东三省的关东军,于是朝鲜半岛出现了行动空白和模糊区域,为以后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伏笔。 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迫使日本最终投降。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凭借距离较近的地缘优势,很快进入朝鲜半岛,此举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应。此前,美国从未有过在朝鲜半岛驻军的意图和打算。在苏联红军抵近汉城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急忙致信斯大林,说我们也要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这样好不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家一人一半。实际上,这个提议构思得匆忙而粗糙,是在致信的头天晚上,由美军参谋部的几个参谋拿着地图向杜鲁门划一划,杜鲁门就将该提议递交给斯大林。依照他们的想法,苏联红军已经到达三八线,而美国军队还在冲绳,距离半岛还有几百海里,这个时候提出以三八线为界,斯大林绝对不会接受,估计他可能会提出一些谈判条件,比如三七线、三六线,甚至将汉江以北的地区都给他,为苏联争取更大的利益。但出人意料,斯大林没提任何条件,收到信的第二天就给杜鲁门回信,表示同意。消息传

来,美国国防部非常惊讶,认为斯大林脑子出了问题——本来明摆着让他讨价还价的。事实上,斯大林非常精明,他在信的末尾写了一句话:以三八线为界的建议他接受,但这个三八线应继续延长。三八线延长意味着什么?往东延长,就把日本的北海道划到三八线以北。斯大林的想法是,我让你在朝鲜半岛登陆,你让我在日本本土登陆。杜鲁门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给斯大林回信说你的想法不错,但这事我管不了,你要征询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意见。结果,斯大林找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坚决反对。斯大林又说,我的命令已经下达,怎么办?麦克阿瑟答复,苏联敢有一兵一卒登陆日本本土,我就把苏联派驻远东委员会的全部委员都撤掉。斯大林吃了哑巴亏,就将军队撤回了三八线。 二、二战后南北朝鲜的四个人选 从二战后有关斯大林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设想来分析,斯大林最初有与美国合作的意愿,苏美都不想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生冲突。这个判断同以往,特别是同当今美国学术界主流思想大相径庭。美国学术界认为,正是战后苏联采取不断扩张的全球战略,从而引发了与美国的对抗,直接致了冷战的发生。对此,我认为没有任何根据。 朝鲜原本是个独立国家,后被日本吞并。日本战败,朝鲜将恢复独立国家的面目。但美苏两国认为,战后各民族寻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朝鲜既没有政府,又缺乏选举的经验,因此,雅尔塔会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托管。这样,朝鲜就成为由联合国托管的单位。由谁管理呢?美国、苏联、中国还是英国?英国不行,二战期间被炸得七零八落,战后重建工作繁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