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生砼护坡施工方案(定稿)

植生砼护坡施工方案(定稿)

植生砼护坡施工方案(定稿)
植生砼护坡施工方案(定稿)

天府新区博览城区域路网项目

(山东路一期)

施工方案

审定:

审核:

编制: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16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工艺流程 (3)

三、施工方法 (4)

3.1施工顺序及指标要求 (4)

3.2施工准备 (4)

3.3施工工艺 (6)

3.3.1坡面整治 (6)

3.3.2泄水孔安装 (6)

3.3.3植生砼的配料、拌和及运输 (6)

3.3.4喷射植生砼 (7)

3.3.5覆盖无纺布 (8)

3.3.6养护成活 (8)

四、施工设备、人员配备 (8)

4.1机具配备 (8)

4.2劳动力组织 (9)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9)

六、工期保证措施 (10)

七、安全生产措施 (10)

八、文明施工措施 (10)

九、环境保护措施 (11)

一、工程概况

山东路挖方坡面为强~中风化泥岩或砂岩岩石坡面,坡率1:1~1:0.75,设计为锚杆挂网喷射植生砼防护,植生砼喷射厚度为10cm,工程数量为44830 m2。锚杆:Φ50钻孔,纵横间距2.0m,Φ18支撑钢筋(Φ18锚杆长度每根为1.5m和2.5m),M30水泥砂浆锚固;钢丝网:Φ3镀锌钢丝网;泄水孔:Φ50PVC管。

锚杆挂网喷植生砼是先把锚杆施作完成后,铺一层机编双纽结镀锌铁丝网,以增加坡面稳定性和形成若干个小的草床后,再喷含有草籽的植生混合料的方法,其核心是植生混凝土配合比。植生混凝土是根据边坡地理位置、边坡角度、岩石性质、绿化要求等来确定水泥、种植土、腐植质、保水剂、长效肥、绿化添加剂、混合植绿种子和水组成比例。绿化添加剂的作用是增加护坡强度和抗冲刷能力,而且使植生混凝土层不产生龟裂,又可以改变植生混凝土酸碱特性,从而创造出较好的植物生长环境。

二、施工工艺流程

三、施工方法

3.1施工顺序及指标要求

在喷射植生砼前,按照设计作好锚杆和挂网,经检查合格后按照喷射植生砼的配合比要求分层喷射植生砼,之后安排专人养护。

植生砼技术指标要求初步拟定:强度C0.5~C1.0,孔隙率30%~40%,最适宜的水灰比为0.26~0.36,干容重1.5~1.6t/m3,PH值4.5~8.5;草籽8~15g/m2;绿化添加剂SR-3或SR-4。

植生混凝土基材主要由种植土、水泥、粗砂、绿化添加剂混合组成,各组分材料的选择要求如下:

种植土:选择工程所在地原有的地表土壤经风干粉碎过筛而成,要求土壤中砂粒含量不超过5%,最大粒径应小于8mm,含水量不超过20%。

水泥:采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粗砂:粒径0.05~1.0cm的粗砂。

绿化添加剂:添加剂能中和因水泥添加带来的严重碱性,调节基材PH值,降低水化热;增加基材空隙率,提高透气性;改变基材变形特性,使其不产生龟裂;提供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菌,有利于加速基材的活化;含有缓释肥和保水剂。

植生混凝土基材的配制分基层和表层分别按不同配比配制,按配合比制备各组分材料,利用搅拌机充分搅拌后待用。表层基材搅拌时应加入要求的植物种子。

水:不得含有油、碱、盐和其他有害植物生长的物质。

3.2施工准备

(1)锚杆挂网施工完成;

(2)喷射植生砼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完成;

(3)工地试验配合比拟定完成。计划分两层喷射植生砼,第一层的配合比1—1、1—2、1—3分别与第二层的配合比2—1、2—2、2—3共组合成9块试验区段,每个区段约4m~6m宽。之后再根据效果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作为下步正式施工的依据。分层配合比详见下表:

植生砼配合比表(第一层1—1)

植生砼配合比表(第一层1—2)

植生砼配合比表(第一层1—3)

植生砼配合比表(第二层2—1)

植生砼配合比表(第二层2—2)

植生砼配合比表(第二层2—3)

(4)草种选择

草种选用:在选配植物时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根据草种对气候的适应性,拟采取冷季型草与暖季型草混播的措施。即:冷季型草种(早熟禾,羊茅,黑麦草,胡枝子,

苔草,三叶草,百脉根等),暖季型草种(狗牙根,狼尾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马蹄金,画眉草等)。

根据山东路环境条件,草种选用狗牙根、羊茅、早熟禾、黑麦草四种,其混播比例为5:3:1:1。

草种的预处理:草种直接混入基材,发芽极其困难。为提高其发芽率,采用化学药物催芽方法预处理。具体方法为:配置0. 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草种放到已配置好的溶液中浸泡24h。浸泡过程中常用木棍拌和,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清水浸泡6~8h,捞出略晒干即可拌入基材。

(5)施工前对喷射面进行检查,并做好以下工作:安设工作平台;埋设控制植生砼喷射厚度的标志;

(6)喷射作业前,对施工机械设备,风水管线和电线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运行。

3.3施工工艺

3.3.1坡面整治

清理坡面

(1)清除植被结合部。清理坡面开口线以上原始边坡的接触面,清理宽度 1.0~1.5m,此部分作为工程与原坡面的过渡即植被结合部;

(2)清除坡表面的杂草、落叶枯枝、浮土、浮石等;

(3)坡面修整处理。对于明显存在危岩的凸出易脱落部位,进行敲落,可先用电锤或风镐在凸出部位沿坡面钻出孔洞,然后用锤击落。对于明显凹进的地段,进行填补,可用风镐将需填补处凿出麻面,其深度不宜小于1cm,然后用高压风、水将其冲洗干净。

3.3.2泄水孔安装

按设计以3m×3m的间距安设泄水孔,即安装Φ50PVC管。

3.3.3植生砼的配料、拌和及运输

植生砼的配合比应根据拟定的掺量并通过现场试验选定,在保证喷层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水泥和水的用量。拌制混合料的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水泥和添加剂±2%;种植土±3%;混合料搅拌时间遵守下列规定:采用容量小于400L的强制式搅拌机拌料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5min;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料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5min。

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防止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

3.3.4喷射植生砼

完成锚杆挂网、坡面整治、泄水孔后安设,做好植生混凝土基材备料并配制拌合后,即可进行植生混凝土基材喷射施工。喷射所用设备为一般混凝土喷射机。植生砼喷射厚度为10cm,分两层喷射,即:基层和面层,基层7 cm ~8 cm,面层厚度2 cm ~3 cm。面层含有草种,喷植时喷管头与坡面垂直,且与坡面距离不超过1.0m。每次喷护单宽4~6m,高度3~5m。喷射由大于12m3的空压机送风,采用干式喷浆法施工。

喷射植生砼作业应分段分区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第一层喷射厚度为7 cm ~8cm,第二层应及时紧跟第一层进行。喷射机作业应严格执行喷射机操作规程,连续向喷射机供料,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消除干净。

基层喷射:

1)方法:在喷浆之前再次检查坡面上的浮土、浮石及其它杂物是否清理干净,确认后用水进行坡面喷淋,以促使喷射植生混凝土基材与基面连接紧密,然后进行试喷试验,以调节水灰比,再进行喷浆施工;基层的喷护厚度为7~8cm;喷射作业开始时,应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喷射结束时应待喷射料喷完后,再关风。

2)控制措施:基层喷射混凝土可一次喷至设计厚度,不需分层喷射;喷射过程中,喷嘴距坡面的距离控制在0.6m~1.0m之间,且垂直于坡面,最大倾斜角度不能超过10°;喷浆中,喷射头输出压力不能小于0.1MPa;喷射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先喷凹陷部分,再喷凸出部分;喷射移动可采用“S”形或螺旋形移动前进。

表层喷射:

基层施工结束8h以内进行表层喷射,按3~4h控制时间;表层的喷射厚度为2~3cm;表层喷射之前在坡面上喷一次透水,保证基层和表层的粘结;近距离实施喷射,以保证草籽播撒的均匀性;喷射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单块宽度按4~6m进行控制。

3.3.5覆盖无纺布

采用覆盖无纺布,主要起到防雨水冲刷和保温、保湿、隔热、防晒、透气、通风。当拌有混合草种的基材喷射到坡面上,立即覆盖无纺布。无纺布与坡面的距离控制在0.1~0.3m,接头处须缝合搭接15cm。

3.3.6养护成活

养护工作在喷射植生砼完成后即日开始,为期六个月。养护期间应随时注意植物生长和天气情况,做必要的加水湿润和养份追加。原则上每两个月施肥一次,使用复合肥料,6个月后植被的覆盖率应达到85%以上。

养护的主要工具是高压喷雾器,它使养护水雾化后均匀地湿润在坡面基材上。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和移动速度,保证无高压射流水冲击坡面形成径流,冲走基材及草种。前期养护每天早晚各喷一次,以后逐渐减少。

四、施工设备、人员配备

4.1机具配备

空压机(台) 喷射机

(台)

自卸汽车20t

(辆)

粉碎机

(台)

高压泵

(台)

搅拌机

(台)

装载机

ZL50(台)

2 2 2 1 2 2 1

空压机12立方

混凝土喷射机搅拌机

4.2劳动力组织

工种人数工作内容

机械操作手16 设备操作

喷射砼工 6 植生砼喷射

普工8 植生砼拌合等

电工 1 电器设备安装及检修

安全技术负责人 2 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查

合计33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建全质量管理制度,配专职质量检查员,监督检查的主要范围包含但不限于:各种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合格;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是否符合规范;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对不合格的工程不验收,坚决“推倒重来”;原始记录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定期检查各种施工机械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计量和试验是否正确,符合规范;施工人员是否持有上岗证,是否窜岗施工;

2、开展质量教育及技术培训,新工人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3、开工前作好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交底,讲清、讲透,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采取项目挂牌制,主要材料及工艺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统计要挂牌。

5、水泥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水泥应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不得使用过期水泥。

6、喷植生砼的气温不得低于15%,在冬季施工时,喷射机的温度不应低于+12℃。

7、植生砼混合料的PH值要控制在4.5~8.5之间,以利于植物生长,施工现场要配足PH测试纸,以准确掌握实际的基材酸碱情况。

六、工期保证措施

(1)开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详细调查,充分掌握工程第一手资料,对工程的地理、地质情况等做出一个全面的分析,对工程所需的地方材料供应以及机械、设备、人员做出详尽的计划和落实。

(2)迅速投入到现场的准备,在7天内全部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3)尊重科学、质量第一。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以质量求速度、保进度。

(4)加强工程计划管理,各分项工作按计划要求有序推进。

(5)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动态调整各项资源和安排。

七、安全生产措施

(1)由项目经理、质量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班组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管理体系,行成自上而下的逐级负责制,以确保安全生产。

(2)上岗前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意识。

(3)制定安全生产奖惩细则。对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令,遵守劳动纪律,按安全法规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维护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治安,有显著功绩的班组和个人分别给予奖励;反之,给予处罚,以保证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确保生产安全。

八、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醒目标志、标语、挂牌施工,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工作。现场统一布置,统一指挥。

2、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保证现场环境整洁,文明卫生。

九、环境保护措施

1、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施工时,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工程竣工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以保证环境美观。

2、处理好污水和垃圾,污水经清洁处理后方可排放,垃圾集中堆放,定期送到当地指定地方存放或挖坑埋好,并予以覆盖。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