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1、Ipsec协议主要应用属于哪一层?[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Internet层

D、网络层

2、黑客搭线窃听属于哪一类风险?[ ]

A、信息存储安全

B、信息传输安全

C、信息访问安全

D、以上都不正确

3、有关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说法,哪个是确切的?[]

A、又称秘密密钥加密技术,收信方和发信方使用相同的密钥。

B、又称公开密钥加密,收信方和发信方使用的密钥互不相同

C、又称秘密密钥加密技术,收信方和发信方使用不同的密钥

D、又称公开密钥加密,收信方和发信方使用的密钥互不相同

4、典型的针对系统漏洞的DoS攻击方式是:[ ]

A、Syn flood

B、Smurf

C、Ping of Death

D、TCP flood

5、在下面的VPN技术中,属于二层的VPN技术是:[ ]

A、PPTP VPN

B、GRE VPN

C、IPSec VPN

6、下面不属于木马特征的是()

A. 自动更换文件名,难于被发现

B. 程序执行时不占太多系统资源

C. 不需要服务端用户的允许就能获得系统的使用权

D. 造成缓冲区的溢出,破坏程序的堆栈

7、RIP用什么路由算法?[ ]

A、link state

B、routed information

C、link together

D、distance vector

8、给出一个地址,前缀为/24,将这些地址用前缀/28来划分子网,可得多少个子网?[ ]

A、64

B、128

C、32

D、16

9、()就是应用程序的执行实例(或称一个执行程序),是程序动态的描述。

A、线程

B、程序

C、进程

D、堆栈

10、WINDOWS主机推荐使用[ ]格式

A、NTFS

B、FAT32

C、FAT

D、LINUX

11、UNI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一种[ ]结构

A、树状

B、环状

C、星状

D、线状

12、[ ]协议主要用于加密机制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13、凡是基于网络应用的程序都离不开()。

A、Socket

B、Winsock

C、注册表

D、MFC编程

14、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 ]

A、采用物理传输(非网络)

B、信息加密

C、无线网

D、使用专线传输

15、向有限的空间输入超长的字符串是[ ]攻击手段。

A、缓冲区溢出

B、网络监听

C、端口扫描

D、IP欺骗

16、使网络服务器中充斥着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带宽,导致网络或系统停止正常服务,这属于[ ]漏洞

A、拒绝服务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远程过程调用

17、输入法漏洞通过[]端口实现的。

A、21

B、23

C、445

D、3389

18. 一次字典攻击能否成功,很大因素上决定于()。

A、字典文件

B、计算机性能

C、网络速度

D、黑客经验

19. 信息风险主要指那些?[ ]

(A) 信息存储安全(B) 信息传输安全(C) 信息访问安全(D) 以上都正确

20. 下面不属于恶意代码攻击技术的是()。

A、进程注入技术

B、超级管理技术

C、端口反向连接技术

D、自动生产技术

21. ()是指有关管理、保护和发布敏感信息的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

A、安全策略

B、安全模型

C、安全框架

D、安全原则

22. 下面哪个属于对称算法()。

A、数字签名

B、序列算法

C、RSA算法

D、数字水印

23. ()用于客户机和服务器建立起安全连接之前交换一系列信息的安全通道。

A、记录协议

B、会话协议

C、握手协议

D、连接协议

24. 通常被认为安防体系的基础的是_____。[ ]

(A) 人(B) 技术(C) 制度(D) 产品

25. WWW的超链接中定位信息所在位置使用的是[]。

A. 超文本(hypertext)技术

B.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C. 超媒体(hypermedia)技术

D.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第二部分判断题(10分)

( )1.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查性。

( )2.现代密码体制把算法和密钥分开,只需要保证密钥的保密性就行了,算法是可以公开的。( )3.拒绝服务攻击属于被动攻击的一种。

( )4.DES 算法中对明文的处理过程分3 个阶段: 首先是一个初始置换IP, 用于重排明文分组的64 比特数据. 然后是具有相同功能的64 轮变换,每轮中都有置换和代换运算.最后是一个逆初始置换从而产生64 比特的密文。

( )5.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比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更为安全。

( )6.Diffie-Hellman 算法的安全性在于离散对数计算的困难性,可以实现密钥交换。( )7.PGP中允话用户拥有多个公钥/私钥对。

( )8.端到端的加密设备可以把数据包中的网络地址信息一起加密, 从而抵御了流量分析类型的攻击。

( )9.SSL使用对称加密提供保密性,使用消息认证码提供消息完整性。

( )10.包过滤防火墙不检查上层数据,因此,对于那些利用特定应用漏洞的攻击,防火墙无法防范。

第三部分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用密钥词cat实现vigenere密码,加密明文vigenere coper,所得的密文

2.ESP支持传输模式与隧道模式,适合于保护主机之间连接,

适用于防火墙或其他安全网关,保护内部网络,隔离外部网络。

3.三种常用的防火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与应用代理防火墙。

4.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没有对通信的参与方进行认证,所以不能抵抗中间人攻击,这些缺陷可以通过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和来克服。

5.代换技术又分单表代换与多表代换,Vigenere属于_____ __。

6.VPN的两种实现形式:和。

第四部分问答题(20分,每小题4分)

1、单位分得合法IP地址202.112.68.40 掩码为255.255.255.248,其中,路由器的外口和ISP 之间占据了2个,若使用202.112.68.41和202.112.68.42,掩码为255.255.255.252

问:

1)则可供使用的合法IP还有多少,分别是哪些?

2)如果单位主机均未配置IP地址(不能更改主机网卡配置),在路由器上实现内外网互通,需要配置哪些策略?

2.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哪三类?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的区别是什么?

选择题答案:

DBACA DDDCA ADABA ADADD ABCAB

判断题答案:

1-5 ×√×××6-10√√×√√

填空题答案:1、XIZGNXTEVQPXT

过程:Key: catca t ca tcatcatcat

Plaintext: vigenere coper

Chipertext: XIZGNXTE VQPXT

2、传输模式隧道模式

3、静态包过滤动态包过滤

4、公钥证书数字签名

5、多表代换

6、远程访问VPN和网络到网络的VPN

简答题1答案:

(1)4个,202.112.68.43,202.112.68.44,202.112.68.45,202.112.68.46

(2)a.配置DHCP服务,b.配置nat转换策略,c.配置默认路由

简答题2答案:

(1)基于主机、基于网络、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2)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 a.也称为基于行为的检测 b.首先建立起用户的正常使用模式,即知识库c.标识出不符合正常模式的行为活动

误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 a.也称为基于特征的检测 b.建立起已知攻击的知识库 c.判别当前行为活动是否符合已知的攻击模式

《网络安全法》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网络安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运营中收集与产生的个人信息与重要数据应当在( )。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境外存储 B、外部存储器储存 C、第三方存储 D、境内存储 正确答案:D 2、(单选题)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与利用技术,促进( )开放,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 A、公共图书馆资源 B、国家数据资源 C、公共学校资源 D、公共数据资源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 )与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A、网络安全意识 B、网络诚信意识 C、网络社会道德意识 D、网络健康意识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 )保护制度。 A、等级 B、分层 C、结构 D、行政级别 正确答案:A 5、(单选题)《网络安全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并( )有关单位做好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A、指导、督促 B、支持、指导 C、鼓励、引导

D、支持、引导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国家建立与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与国务院其她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网络安全管理以及网络产品、服务与运行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A、电信研究机构 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C、网信部门 D、电信企业 正确答案:B 7、(单选题)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不得设置( ),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A、恶意程序 B、风险程序 C、病毒程序 D、攻击程序 正确答案:A 8、(单选题)国家推进网络安全( )建设,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与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 A、社会化识别体系 B、社会化评估体系 C、社会化服务体系 D、社会化认证体系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 )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与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A、中国电信 B、信息部 C、国家网信部门 D、中国联通 正确答案:C 10、(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 )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与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与协助。 A、电信科研机构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课后答案 【篇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 2版__亲自整理最全课 后 答案】 txt> 一、选择题 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 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 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 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 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 5个级别 二、填空题 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 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 (protect ),检测(detect ),反应(react ),恢复(restore ) 2. t cg 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 下的可信计算平台 trusted computi ng platform 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 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 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 ternet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 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 )级别,它要求计 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 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 击和防,以提高整体的安全 50 %左右,使这些安 vul nerability )层

御。 三、简答题 1.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攻击技术:网络扫描,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网络隐身 ②防御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协议。 2.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为4个层次上的安全: (1)物理安全特点: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露。 (2)逻辑安全特点:计算机的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实现。 (3 )操作系统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操作系统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4)联网安全特点:联网的安全性通过访问控制和通信安全两方面的服务来保证。 3.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 答:目前研究网络安全已经不只为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安全已经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一、选择题 1.o 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 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 进行编码。

校园网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摘要] 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是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网络安全建设的全面信息,在对网络系统详细的需求分析基础上,依照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目标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关键词]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实现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概述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也很多。一般来说,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有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评估技术、防病毒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等。为了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必须结合网络的具体需求,将多种安全措施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这样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可以防止安全风险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并实现 1.桌面安全系统 用户的重要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取、修改、分发。这样可以提高办公的效率,但同时也造成用户的信息易受到攻击,造成泄密。特别是对于移动办公的情况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对移动用户的文件及文件夹进行本地安全管理,防止文件泄密等安全隐患。 本设计方案采用清华紫光公司出品的紫光S锁产品,“紫光S锁”是清华紫光“桌面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的商品名称。紫光S锁的内部集成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加密运算协处理器(CA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2PROM)等,以及固化在ROM内部的芯片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 tem)、硬件ID号、各种密钥和加密算法等。紫光S锁采用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认证的Sm artCOS,其安全模块可防止非法数据的侵入和数据的篡改,防止非法软件对S锁进行操作。 2.病毒防护系统 基于单位目前网络的现状,在网络中添加一台服务器,用于安装IMSS。

(完整版)网络安全简答题

《网络安全技术》考试题库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分为哪几类?从人的角度,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2分)。从人的因素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1)人为的无意失误。(1分) (2)人为的恶意攻击。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1分)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1分) 2.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网络攻击:网络扫描、监听、入侵、后门、隐身; 网络防御: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4.分析TCP/IP协议,说明各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防御方法。 答:网络层:IP欺骗欺骗攻击,保护措施:防火墙过滤、打补丁;传输层:应用层:邮件炸弹、病毒、木马等,防御方法:认证、病毒扫描、安全教育等。6.请分析网络安全的层次体系。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7.请分析信息安全的层次体系。 答: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安全的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以及应用安全。 10.请说明“冰河”木马的工作方式。 答:病毒通过修改系统注册表,通过执行文本文件的双击打开操作,驻留病毒程序,伺机实现远端控制目的。 【应用题】 1.简述防范远程攻击的技术措施。 答:防范远程攻击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等。(2分) (1)防火墙技术。用来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非授权人员的骚扰和黑客的入侵。(1分) (2)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已经成为所有通信安全的基石。(1分) (3)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防范远程攻击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对潜在的入侵动作做出记录,并且能够预测攻击的后果。(1分) 2.防范远程攻击的管理措施有那些? 答:防范远程攻击的管理措施: (1) 使用系统最高的安全级别。高安全等级的系统是防范远程攻击的首选。(2分) (2) 加强内部管理。为对付内部产生的黑客行为,要在安全管理方面采取措施。(2分) (3) 修补系统的漏洞。任何系统都是有漏洞的,应当及时堵上已知的漏洞并及时发现未知的漏洞。(1分) 3.简述远程攻击的主要手段。 答:远程攻击的手段主要有: (1)缓冲区溢出攻击。(1分) (2)口令破解。又称口令攻击,口令是网络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1分) (3)网络侦听。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接口处截获网上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数据。(1分) (4)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简单的破坏性攻击。(1分) (5)欺骗攻击。(1分) 4. 简述端口扫描技术的原理。 答: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1分)。通过分析响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就可以得知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1分)。端口扫描也可以通过捕获本地主机或服务器的注入/流出IP数据包来监视本地主机运行情况(1分)。端口扫描只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发现目标主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而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2分) 5.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是什么? 答:缓冲区溢出攻击指的是一种系统攻击的手段,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3分) 缓冲区溢出攻击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使某个特殊程序的缓冲区溢出转而执行一个Shell,通过Shell的权限可以执行高级的命令。如果这个特殊程序具有System 权限,攻击成功者就能获得一个具有Shell权限的Shell,就可以对系统为所欲为了。(2分) 7.简述暴力攻击的原理。 答:使用穷举法破译密码等信息的一种方法,如:字典攻击、破解操作系统密码、破解邮箱密码、破解软件密码等。 9.简述缓冲区溢出的攻击原理。 答:当目标系统收到了超过其可接收的最大信息量时,会发生缓冲区溢出。易造成目标系统的程序修改,由此产生系统后门。 10.简述拒绝服务的种类和原理。 答:拒绝服务攻击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通过耗用有限计算机资源,使得目标主机无法提供正常网络服务。 11.简述DDoS的特点及常用攻击手段。 答:攻击计算机控制着多台主机,对目标主机实施攻击,大量瞬时网络流量阻塞网络,使得目标主机瘫痪。12.留后门的原则是什么? 答:原则就是让管理员看不到有任何特别的地方。13.列举后门的三种程序,并阐述其原理和防御方法。 答:1)远程开启TELNET服务(RTCS.VBE)工具软)件,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护;2)建立WEB和TELNET服务(WNC.EXE),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护;3)让禁用的GUEST用户具有管理权限(PSU.EXE 修改注册表),防御方法:监护系统注册表。 14.简述木马由来及木马和后门的差异。 答:木马是一种可以驻留在对方服务器系统中的程序(服务器端、客户端),其功能是通过客户端控制驻留在对方服务器中的服务器端。木马功能较强,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后门功能单一,只提供登录使用。 16.简述两种通过UNICODE漏洞,进行攻击的方式。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课后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 一、选择题 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二、填空题 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 2. 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50%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V ulnerability)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击和防御。 第2章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 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3.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4. 通过ICMP协议,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UDP协议。 二、填空题 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桑梓镇辛撞中心小学 2018.9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学校校园网是为教学及学校管理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目的在于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内计算机互联、资源共享,并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上资源。为了保护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用户的使用权益,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本管理制度所称的校园网络系统,是指由校园网络设备、配套的网络线缆设施、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学校办公及教师教学用计算机等所构成的,为校园网络应用而服务的硬件、软件的集成系统。 2、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应当保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3、按照“合法合规,遵从标准”的原则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相应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对相应的网络用户进行有关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 4、所有上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园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 5、进入校园网的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必须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必须接受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进行的网络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

6、使用校园网的全体师生有义务向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违法行为和有害信息。 第二章网络安全管理细则 1、网络管理中心机房及计算机网络教室要装置调温、调湿、稳压、接地、防雷、防火、防盗等设备,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上述设备是否正常,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校园网设备运行情况档案及网络设备账目,认真做好各项资料(软件)的记录、分类和妥善保存工作。 2、校园网由学校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及维护。连入校园网的各部门、处室、教室和个人使用者必须严格使用由信息中心分配的IP地址,网络管理员对入网计算机和使用者进行及时、准确登记备案,由信息中心负责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网络设置,不得盗用IP地址及用户帐号。 3、与校园网相连的计算机用户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定,校园内从事施工、建设,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4、网络管理员负责全校网络及信息的安全工作,建立网络事故报告并定期汇报,及时解决突发事件和问题。校园网各服务器发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击后,信息中心必须及时备案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5、网络教室及相关设施未经校领导批准不准对社会开放。 6、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规定,完成定级、备案等工作,留存安全审核日志。校园网中对外发布信息的Web服务器中的内容必须经领导审核,由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再由专人(信息员)发布。新闻公布、公文发布权限要经过校领导的批准。门户网站不得链接企业网站,不得发布商业广告,不得在网页中设置或植入商品、商业服务的二维码。

网络安全课后答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一、问答题 1.何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各种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资源受到保护,不因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而使这些资源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网络系统连续,可靠,安全地运行。 网络安全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系统信息的安全保护两方面。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是信息系统提供有效服务(即可用性)的前提,系统信息的安全保护主要是确保数据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网络安全的目标有哪几个?网络安全策略有哪些? 网络安全的目标主要表现在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依赖性及可控性等方面。 网络安全策略有: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安全管理策略。 3.何为风险评估?网络风险评估的项目和可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祭出,风险评估是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划的过程。 网络安全评估主要有以下项目:安全策略评估,网络物理安全评估,网络隔离的安全性评估,系统配置的安全性评估,网络防护能力评估,网络服务的安全性评估,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病毒防护系统的安全性评估,数据备份的安全性评估。 可解决的问题有:防火墙配置不当的外部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过滤规则的设置不当,弱认证机制,配置不当或易受攻击的电子邮件和DNS服务器,潜在的网络层Web服务器漏洞,配置不当的数据库服务器,易受攻击的FTP服务器。 4.什么是网络系统漏洞?网络漏洞有哪些类型? 从广义上讲,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以及人为因素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经系统合法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 网络漏洞主要分为操作系统漏洞、网络协议漏洞、数据库漏洞和网络服务漏洞等。 5.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哪几种? 物理威胁,操作系统缺陷,网络协议缺陷,体系结构缺陷,黑客程序,计算机病毒。 6.常用的网络安全使用技术有那几个? 安全漏洞扫描技术,网络嗅探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审计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范技术。 7.P2DR模型中的P,P,D,R的含义是什么? P2DR模型包含四个主要部分:Policy(安全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Response(响应)。 8.OSI网络安全体系涉及哪几个方面?网络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各有哪几项? OSI安全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机制和网络安全服务两个方面的内容。 网络安全服务: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数据保密性服务,非否认服务。网络安全机制: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交换鉴别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学习专题试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学习专题试题、答案 1、(单选题)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 C)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A.更改 B.删除 C.消除 D.撤回 2、(单选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D)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并将检测评估情况和改进措施报送相关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 A.四年 B.三年 C.两年 D.每年 3、(单选题)国家实施网络( B)战略,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 A.认证身份 B.可信身份 C.信誉身份 D.安全身份 4、(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 B)。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第三方存储 B.境内存储 C.外部存储器储存 D.境外存储 5、(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 A)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A.国家网信部门 B.中国联通 C.中国电信 D.信息部 6、(单选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 D)。 A.国家采购审查 B.国家网信安全审查 C.国家网络审查 D.国家安全审查 7、(单选题)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 D)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A.公共学校资源 B.公共图书馆资源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课后答案(武科大考试版)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复习资料 (标红的是部分10级考过的) 第1章(P27) 一、选择题 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二、填空题 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 2. 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50%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Vulnerability)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击和防御。 三、简答题 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攻击技术:网络扫描,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网络隐身 ②防御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协议。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为4个层次上的安全: (1)物理安全特点: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露。 (2)逻辑安全特点:计算机的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实现。 (3)操作系统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操作系统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基础。(4)联网安全特点:联网的安全性通过访问控制和通信安全两方面的服务来保证。 3.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 答:目前研究网络安全已经不只为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安全已经渗透到国家的 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第2章(P56)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 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3.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4. 通过ICMP协议,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UDP协议。 二、填空题 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3. 目前E-mail服务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邮局协议。 4. ping指令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另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

校园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10网工2班组员:张婵、张茜、张越、张喻博、赵子龙、祝美意、杨越峦、张力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校园网的建设日益普遍。而在高校中,如何能够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同时又能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达到办公、教学及学生上网的多种需求已成为了一个难题。校园网络的安全不仅有来自外部的攻击,还有内部的攻击。所以,在校园网建设中使用安全技术是刻不容缓的。现从防火墙、VPN、防病毒、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上网行为管理和用户审计系统、数据备份系统、主页防篡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几个方面,设计我校的网络安全方案。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网分开的方法。它能限制被保护的网络与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的信息存取、传递操作。 防火墙的概念:通常防火墙是指部署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组合,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策略。防火墙提供信息安全服务,设置在被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其作用是阻断来自外部的、针对内部网络的入侵和威胁,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根据安全策略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并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防火墙的分类:按软件与硬件的形式,防火墙分为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和芯片防火墙;按防火墙的技术,总体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代理型两大类;按防火墙的结构分为单一主机防火墙、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分布式防火墙;按防火墙的部署位置分为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混合防火墙。 防火墙的安全策略:(1)所有从内到外和从外到内的数据包都必须经过防火墙(2)只有被安全策略允许的数据包才能通过防火墙(3)防火墙本身要有预防入侵的功能(4)默认禁止所有服务,除非是必须的服务才被允许 防火墙的设计:(1)保障校园内部网主机的安全,屏蔽内部网络,禁止外部网用户连接到内部网(2)只向外部用户提供HTTP、SMTP和POP等有限的服务(3)向内部记账用户提供所有Internet服务,但一律通过代理服务器(4)禁止访问黄色、反动网站(5)要求具备防IP 地址欺骗和IP地址盗用功能(6)要求具备记账和审计功能,能有效记录校园网的一切活动。 校园网络在设置时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入侵检测:具有黑客普通攻击的实时检测技术。实时防护来自IP Source Routing、IP Spoofing、SYN flood、IC-MP flood、UDP flood、Ping ofDeath、拒绝服务和许多其它攻击。并且在检测到有攻击行为时能通过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通知系统管理员。(2)工作模式选择:目前市面上的防火墙都会具备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路由模式、NAT模式和透明模式。我们选择的是透明模式,防火墙过滤通过防火墙的封包,而不会修改数据包包头中的任何源或目的地的信息。所有接口运行起来都像是同一网络中的一部分。此时防火墙的作用更像是Layer2(第二层)交换机或桥接器。在透明模式下,接口的IP地址被设置为0.0.0.0, 防火墙对于用户来说是可视或透明的。(3)策略设置:防火墙可以提供具有单个进入和退出点的网络边界。由于所有信息流都必须通过此点,因此可以筛选并引导所有通过执行策略组列表产生的信息流。策略能允许、拒绝、加密、认证、排定优先次序、调度以及监控尝试从一个安全段流到另一个安全段的信息流。可以决定哪些用户和信息能进入和离开以及它们进入和离开的时间和地点。(4)管理界面:管理一个防火墙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图形化界面和命令行界面,我们选择为通过web方式和java等程序编写的图形化界面进行远程管理。(5)内容过滤:面对当前互联网上的各种有害信息,我们的防火墙还增加了URL阻断、关键词检查、Java Ap-ple、ActiveX和恶意脚本过滤等。(6)防火墙的性能考虑:防火墙的性能对于一个防火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每秒钟可能通过防火墙的最大数据流量,以bps为单位,从几十兆到几百兆不等。千兆防火墙还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

加粗为主校试题 第一章: 1. 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⑴从威胁的对象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①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②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⑵从Internet的技术基础看:①网络的资源是共享的,面向所有用户②各种协议的漏洞③各种系统的漏洞 ⑶从人的因素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可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种情况。 2.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涵。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抗抵赖性受到保护。 3.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那两个方面? 答:内容包括两方面:硬安全(物理安全)和软安全(逻辑安全)。 4.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答:安全策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建立的规则。通常,包括建立安全环境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1)严格的法规 (2)先进的技术 (3)有效的管理 5.制定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制定网络安全管理策略首先要确定网络安全管理要保护什么,对于要保护的内容,一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保护原则。 一种是“没有明确表述为允许的都被认为是被禁止的”, 另一种是“一切没有明确表述为禁止的都被认为是允许的”。 6.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 答:一、利用操作系统、数据库、电子邮件、应用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对用户进行权限设置 二、在局域网的桌面工作站上部署防病毒软件 三、在Intranet系统与Internet连接之处部署防火墙 四、某些行业的关键业务在广域网上采用较少位数的加密传输,而其他行业在广域网上采用明文传输 第二章: 1. 解释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含义。 答:全部网络协议以层次化的结构形式所构成的集合,就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安全有哪些需求? 答: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可控性5.抗抵赖性 3.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任务是什么? 答:提供有关形成网络安全方案的方法和若干必须遵循的思路、原则和标准。它给出关于网络安全服务和网络安全机制的一般描述方式,以及各种安全服务与网络体系结构层次的对应关系。 4.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提供了哪几类安全服务? 答:6类安全服务:⑴对等实体鉴别⑵访问控制⑶数据保密⑷数据完整性⑸数

3、网络安全工程师-岗位职责

网络安全工程师 ●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及要求,不违规;开展部门业务及时准确提报相关单位要求的各类文件;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按要求办理并反馈; 2.学习、掌握并严格执行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报销管理制度,招聘、考勤、薪酬、行政、财务相关流程,无违规; 3.必须熟悉、掌握信息化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工作中; 4.负责跟踪业界漏洞风险信息,对公司网络进行安全评估及安全加固工作,分析判断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并给出安全加固建议; 5.负责集团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网络故障。 6.解决日常网络安全问题,定期进行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 7.信息安全事件的监控、调查、处理、跟踪,在出现网络攻击或安全事件时进行紧急响应、恢复系统及调查取证; 8.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完善公司信息安全体系; 9.规化调整公司网络,维护网络稳定,保障公司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10.监控业务系统的关键任务,并且根据情况来部署相应的监控措施; 11.监督安全厂商部署安全设备; 12.跟踪分析国内外安全动态,研究安全攻击、防御及测试技术;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管理权限 1.有权拒绝办理违背公司各项规定的事项; 2.对损害公司和个人利益的行为,有监督、举报、投诉权; 3.对同事或上级工作的监督、建议权; 4.公司IT发展战略、技术开发战略和质量管理战略建议权; 5.公司信息安全制度的建议权;

6.各部门信息安全计划的审核权; 7.各部门信息安全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权; 8.针对违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处理方案的建议权上级授予的其他权力; 9.公司规章制度及流程规定的其它权限;

2018年最新《网络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7年最新《网络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施行时间_______。B A. 2016年11月7日 B. 2017年6月1日 C. 2016年12月31日 D. 2017年1月1日 2、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________,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B A. 国家利益 B. 社会公共利益 C. 私人企业利益 D. 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益 3、《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_______,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A A.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B. 网络安全事件补救措施

C.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D. 网站安全规章制度 4、国家支持网络运营者之间在网络安全信息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C A. 发布收集分析事故处理 B. 收集分析管理应急处置 C. 收集分析通报应急处置 D. 审计转发处置事故处理 5、违反《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或者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或者为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__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___以上___以下罚款。C A. 三日一万元十万元 B. 五日五万元十万元 C. 五日五万元五十万元 D. 十日五万元十万元 6、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______以上______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

常见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因素不包括

1.常见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因素不包括______。C A.网络因素 B.应用因素 C.经济政策 D.技术因素 2.以下可实现计算机身份鉴别的是______。D A.口令 B.智能卡 C.视网膜 D.以上皆是 3.信息安全服务包括______。D A.机密性服务 B.完整性服务 C.可用性服务和可审性服务 D.以上皆是 4.计算机病毒______。A A.都具有破坏性 B.有些病毒无破坏性 C.都破坏EXE文件 D.不破坏数据,只破坏文件 5.数据保密性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D A.静态数据保密性 B.动态数据保密性 C.传输数据保密性 D.静态和动态数据保密 6.网络道德的特点是______。D A.自主性 B.多元性 C.开放性 D.以上皆是 7.下列情况中,______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C A.假冒他人地址发送数据 B.不承认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篡改 D.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窃听 8.关于计算机中使用的软件,______是错误的。B A.软件凝结着专业人员的劳动成果 B.软件像书籍一样,借来复制一下都不损害他人 C.未经软件着作权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是侵权行为 D.软件如同硬件一样,也是一种商品 9.下面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些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B A.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比单机系统复杂,信息安全问题比单机更加难以得到保障 B.电子邮件是个人之间的通信手段,不会传染计算机病毒 C.防火墙是保障单位内部网络不受外部攻击的有效措施之一 D.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它涉及信息在存储和处理状态下的保护问题 10.隔离是操作系统安全保障的措施之一,下列______不属于安全隔离措施。C A.物理隔离 B.时间隔离 C.分层隔离 D.密码隔离 11.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在计算机系统中潜伏、传播、破坏系统正常工作的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 ______。B A.指令 B.程序 C.设备 D.文件 12.加强网络安全性的最重要的基础措施是______。A A.设计有效的网络安全策略 B.选择更安全的操作系统 C.安装杀毒软件 D.加强安全教育 13.在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时,应该在网络安全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______。B A.硬件与软件 B.技术与制度 C.管理员与用户 D.物理安全与软件缺陷 14.下图所示,攻击者在信息从信息源结点传输到信息目的结点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攻击是______。 ┌─────┐┌──────┐ │信息源结点├──┬──→│信息目的结点│ └─────┘│└──────┘ ↓ ┌────┐ │非法用户│ └────┘B A.截获 B.窃听 C.篡改 D.伪造 15.为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通常使用______,以使计算机只允许用户在输入正确的保密信息时进入系统。A A.口令 B.命令 C.序列号 D.公文 16.为确保学校局域网的信息安全,防止来自Internet的黑客入侵,采用______可以实现一定的防范作用。C A.网管软件 B.邮件列表 C.防火墙软件 D.杀毒软件 17.为了减少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应______。A A.尽可能不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 B.尽可能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C.把用户程序和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D.不 使用没有写保护的软盘 18.计算机染上病毒后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D A.系统出现异常启动或经常“死机” B.程序或数据突然丢失 C.磁盘空间变小 D.以上都是 19.计算机病毒可以存在于______中。D A.电子邮件 B.应用程序 C.Word文档 D.以上都是 20.当软盘感染病毒,用各种清除病毒软件都不能清除病毒时,则应该对此软盘______。C A.丢弃不用 B.删除所有文件 C.进行格式化 D.删除https://www.doczj.com/doc/d8704037.html,文件 21.面对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计算机新病毒的不断出现,最佳对策应该是______。D A.尽可能少上网 B.不打开电子邮件 C.安装还原卡 D.及时升级防杀病毒软件 22.CIH病毒之所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主要是因为其______。C A.具有极大的传染力 B.对系统文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C.对软、硬件具有破坏作用 D.具有极大的 隐蔽性 23.杀毒软件可以对______上的病毒进行检查并杀毒。A

(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学习专题在线考试试题库.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学习专题(练习 ) 1、(单选题)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开放,推动技术创新 和经济社会发展。 A.公共图书馆资源 B.国家数据资源 C.公共数据资源 D.公共学校资源 正确答案: C用户选择: C 解析:展开解析↓ 2、(单选题)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由具备资格的机构()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或者提供。 A.认证产品合格 B.安全认证合格 C.认证设备合格 D.认证网速合格 正确答案: B用户选择: B 解析:展开解析↓ 3、(单选题)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A.规范性 B.自觉性 C.强制性 D.建议性 正确答案: 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4、(单选题)国家实施网络()战略,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 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 A.认证身份 B.可信身份 C.信誉身份 D.安全身份 正确答案: B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5、(单选题)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制度。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 门加强网络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通报工作,按照规定统一发布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 A.信息输送 B.信息通报 C.信息共享 D.信息传达

正确答案: B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6、(单选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按照规定与提供者签订(),明确安全和保密义务与责任。 A.保密合同 B.安全保密协议 C.安全责任条款 D.安全服务合同 正确答案: B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7、(单选题)网络产品、服务具有()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 户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网络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A.提供用户家庭信息功能 B.用户填写信息功能 C.收集用户信息功能 D.公开用户资料功能 正确答案: 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8、(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保护制度。 A.结构 B.分层 C.等级 D.行政级别 正确答案: 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9、(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A.电信企业 B.电信科研机构 C.网络运营者 D.网络合作商 正确答案: 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0、(单选题)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 利用网络从事()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A.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B.针对未成年人黄赌毒 C.侵害未成年人受教育权 D.灌输未成年人错误网络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