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矛盾观练习含答案

矛盾观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

1.作家莫言曾说过:“科学和文学虽然探索的方式不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在追寻

真理。”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①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密不可分

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贯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右图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

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在画面情境中,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

A.辩证否定的关系

B.辩证法的矛盾关系

C.诡辩的关系

D.自相矛盾的关系

3.新年伊始,全国大围地区遭遇雾霾袭击。雾霾笼罩,是危机,也蕴藏转机,使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与材料中蕴涵的哲理相符的有

①吃一堑,长一智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利用基因技术对免疫细胞进行改造后,可以使它们更有效地杀灭癌症细胞,这种方法已

被成功应用于治疗白血病,研究人员认为它对其他癌症可能同样有效。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B.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D.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5.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当然,橘子可

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这启示我们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者相互联结

C.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看到主要矛盾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6.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

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

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8.漫画中的拉锯者

①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②只见个性,不见共性

③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④只见静止,不见运动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9.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里面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

狮子吃了羊羔或鳄鱼吞了小鸟就说他们不悲悯。只有羊羔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

的小说不是小说。莫言对世界的描述说明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②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 ①③

11.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

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

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矛盾的斗争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 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是医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决定,公立医院医改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向全国推开。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④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理解的社会公平、正义往往是一种平均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理解的社会公平、正义包括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一是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二是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充分发展提供空间,机会平等。这表明

①任何真知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俗语、比方,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选项与成语“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哲学寓意理解相同的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D.“十个指头弹钢琴”

15. 我们认为文化之间应该“和而不同”,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态度。中国文化年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法兰西的。这种文化交流态度表明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6.有专家指出,由于气候具有地域性特征,全球变暖在局部围利大于弊是可能的,但

从全球角度而言则无疑是弊大于利。一位乌克兰气象学家曾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对乌克兰的影响就是利大于弊。由此体现的相关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办事情应抓住主要矛盾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飞速发展的高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动车追尾事故却让40个人的生

命足迹永远定格。这起事故给高铁敲响了警钟:没有安全的速度等于零。这启示我们要坚持A.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8.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的错误不相同的是

①攻其一点,不及其余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而不治其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2013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两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要每个人为之奋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要求我们必须

A.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敢想敢干,想到就要做到

C.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20.漫画“占便宜成为习惯,离吃亏就不远了”的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21.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说明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矛盾的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D.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无限多样

22. 围棋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一项哲理深奥、能给人以聪明和智慧的竞技游戏。唐代国手王

积薪在其所著的《围棋十诀》中讲到了“舍小就大”、“攻彼顾我”的棋诀,其中蕴含的哲

理是①下棋要具备综合思维的方法②量变和质变是棋局的两种形态

③要把握对弈过程中的对立统一④必须树立前途光明的行棋信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3.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写时间的味道“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对“时间的味道”的描述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③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④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4、《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

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未病”与“已病”并不存在严格界限,治“未病”就是治“已病”

③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变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和“已病”,提高治病的预见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5、“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从哲学上看,这段话启示我们

A.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B.人无完人,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

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D.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

26、“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是特殊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正视矛盾

C.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7 、下列有关矛盾的说法,不正确的

A.矛盾就是事物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事事有矛盾

C.矛盾就是优点和缺点D.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28.“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进,退步原来是向前。”以下与此诗中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有

A.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B.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C.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历史学家维特克说,人生中有些挫折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必要条件,是进步的第一步。这是因为挫折与进步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B.相互贯通C.相互吸引D.相互分离

30.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打破是成长。”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立足创新,推动事物发展

B.要把握矛盾,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C.要重视部矛盾,忽略外部矛盾

D.要敢作敢为,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二、材料题(共40分)

31.“双微”平台在做好“网络施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微博”和“微信”的用户规模庞大,与网民日常生活贴合十分紧密,是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的有力抓手;与通过各级政府官方发布信息相比,

经由“双微”平台推送的信息,具有点对点、点对面的裂变式特点,及时准确;“双微”平台自带的评论、转发功能,为网友参政议政开通了更加快捷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信息传播、拓展参政议政的极好工具;但另一方面,微博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落实。

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矛盾的观点。(16分)

32.2013年9月29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运作。建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要求市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好《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实施工作,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应如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作用?(8分)

33.在解决涝方面,发达国家有关不少成功经验。如荷兰鹿特丹位于海平面以下,城区洼地较多,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平时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了一个防涝系统,雨水不仅可以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有人认为,发达国家的防涝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可以照章采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6分)

矛盾观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D B A D 6-10 C B B B D 11-15 B D A D A 16-20 B B C C C

21-25 A D A B D 26-30 D C C B B

二、材料题

31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双微”平台在做好“网络施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矛盾是对立统一,对立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

微博是议政施政的好工具。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落实。否则微博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双微平台在“网络施政”有利有弊,要全面分析。

4.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的观点看问题,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双微平台在“网络施政”有利有弊,其利是主流,弊是支流。

32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分)发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作用,首先必须通过试验区总结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普遍的、一般的做法。(2分)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分)发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作用,还要不断推广总结出来的普遍的、一般的做法,发挥其示带头作用,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2分)

33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发达国家防涝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国可以采用,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4分)

②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围。我国的具体条件和发达国家不尽相同,认为我国可以照章采用发达国家的防涝方法的观点是片面的。(4分)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我们要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研究特殊性。(3分)发达国家防涝的方法具有共性意义,我国可以借鉴。(2分)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具体条件和发达国家不尽相同,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3分)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知识点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 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 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 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 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 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 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的观点 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 的,整个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方法论】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 学孤立的看问题。 2、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事物之 间的因果联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 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 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这是人们正 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或者说要求 人们自觉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

浙江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条目)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2018.10) 姓名: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的分类、特点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内容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基本观点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及不足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及不足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及意义(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举例 (2)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举例 2.夸大感觉和夸大概念的后果p.13专家点评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两大阵营”p.14 4.“二元论”的错误性p.15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物质性的原因 2.物质的含义、唯一特性、意义 3.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原因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p.30专家点评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基本形式、特点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5.诡辩论p.32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特点(客观性、普遍性)、方法论要求 2.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基础、产生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注意】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的实现方式p.36相关链接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反映的对象(源泉):客观存在 2.意识产生的途径:社会实践 3.意识的含义(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形式) 4.表达意识的概念p.37相关链接、专家点评 5.物质决定意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认识层面)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含义、重要性) 2.每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类认识发展是无限的p.39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层面)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原因)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原因、表现)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总的要求]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具体要求]2.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反对错误观点)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精练60题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精练60题 第五部分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Total Environment,2006,368:10?18.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A.唯物主义 B.本位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 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 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5.“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 (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2(3(4 B.(3(4 C.(3 D.(4 6.“望梅止渴”说明了( (1望梅确实能解渴(2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 (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1(2 B.(1(2(3 C.(2(3 D.(2(4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 7.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 8.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9、“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4意识决定于物质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整理版

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 〖原理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 〖原理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 主义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原理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 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唯心主义观点。 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原理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 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又要重视意识 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 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 〖原理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 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 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6、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总结

哲学部分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包括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方向,但是没有科学依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又承认意识具有能动性,因此它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一、唯物论部分 (一)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 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 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此原理要求我们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部分 (一)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要回到实践中去) (二)认识的特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3、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三)真理的含义及属性: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的观点:→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是普遍的;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世界史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第一,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 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第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

高中政治哲学提纲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得导向 一、哲学得涵义 1、哲学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得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得。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得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得追问与对世界得思考。 3、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得艺术。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得学问。 4、哲学得任务: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二、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第二课百舸争流得思想一、哲学得基本问题 2

2、哲学上得“两个对子” 2. 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得脉搏,正确地总结与概括时代得实践经验与认识成果。 △ 注:1、并不就是所有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 2.真正得哲学不一定就是科学得哲学,要判断其就是否就是真正得哲学,关键瞧它就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得要求、就是否代表自己时代得先进思想。 二、社会变革得先导 1、通过对旧制度与旧思想得批判,更新人得观念,解放人得思想 2、预见与指明社会得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得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得未来,动员与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得巨大物质力量。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得客观要求与历史趋势得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得先导,推动时代得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产生: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 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与自然科学得其她进步 ③理论来源: 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马克思主义 哲学 个统一得关键在于实践得观点。实践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与基本观点。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哲学部分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1.哲学 ⑴哲学的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理由:第一,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第二,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⑵指导意义: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⑶具体要求: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相处。 3.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⑴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⑵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⑶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4.物质 ⑴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 ⑵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⑶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5.意识 ⑴含义: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⑵宗教: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⑶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①客观原因:最根本的是_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制约。②主观原因:第一。立场不同;第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第三。知识构成不同。 ⑷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方法论意义: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意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6.一切从实际出发 ⑴含义: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 ⑵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 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 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 (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总结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1)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②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③联系我国国情、省情,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 谐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分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追溯过去、推测未来。)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 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 树立“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 加强“诚信”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注意】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③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认为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④任何情况下从理论(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的观点 是错误的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在规律(条

高中上海政治哲学部分(必背全)

哲学常识 前言 1、哲学来源于生活。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3、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5、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①辩证唯物主义和②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重要和最 具革命性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读书思考和实践探究结合起来。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 1、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为宇宙多样而统一,其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已被认识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的物质。 3、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就其起源来说,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其生理基础来说,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其形式来说,它是主观的;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它是客观的。 4、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不仅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还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5、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6、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其理论依据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唯物主义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切从书本的条文出发)和经验主义,即一切从自己的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 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常识》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

高二政治哲学提纲、知识点

高二政治哲学提纲 一、哲学统论 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7、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8、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天地合而万物生。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气者,理之依也。 9、下列说法均属于主观唯心:

高中政治哲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期末政治试卷(哲学) 一、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 3.任何哲学都是() 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③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社会变革的先导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C.世界观就是哲学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明()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8.赏析数学美,欧拉给出的公式:V+F-E=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简单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面数F、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26681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上海市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知识点整合

前言生活与哲学 关键词:哲学 哲学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问题,揭 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 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规律 联系:哲学同具体科学有密切联系,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 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客观世界的最普遍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特点:高度科学性: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人们提供正确地认识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高度实践性: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一三节) 最根本的观点: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物质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 意识含义: 从生理基础来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从内容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小结:意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意 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作用:能动作用 表现: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能动地改造世界——以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为指 导,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结果:不同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的意识——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阻碍作用 实现途径:实践 两者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产生两条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世界观:物质第一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认识路线:从物质到意识,即从客观实际出发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充分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唯心主义:世界观:意识第一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认识路线:从意识到物质,即从意识、精神出发 错误根源: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和绝对化 两者根本区别:对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要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含义: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具体要求:尊重客观事实(首要前提) 重视调查研究(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出以公心 求真务实 物质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 运动含义: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和物质的关系: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 范围原理名称原理主干内容方法论主干内容自然界的客观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性原理 人的意志为转移与自然和谐相处 辩物质与意识的 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 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证 意识能动性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 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 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唯 原理 阻碍事物的发展。 物论尊重客观规律 和主观能动性 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 挥主观能动性的 基础,发挥主观能 动性能够认识和利 用客观规律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而 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 规律的惩罚,按客观规律办 事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 1、实践决定认识(或实践是认识的1、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 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实践和认识的 辩证关系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 是认识的目的。 体的历史的统一。 2、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 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认识能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用。 认反映,正确的能指导人们提出 实践活 动的正确方案,对于人们的 实践活动 识 有巨 大的 推动 作 用。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 是客观的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论 ③真

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④真理是具体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错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 程 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 误,在实践中认识和 发展真 理。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发展认识发展的过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程 1

高中政治哲学提纲(人教版)

政治必修四哲学提纲 I.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方法论:要重视精神力量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要重视规律,按规律办事 二、认识论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的作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③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真理与谬论往往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错误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 方法论: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1、对未来充满信心2、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③事物的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方法论:1、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是不可取的 2、坚持适度原则 3、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4、重视量的积累 (三)矛盾的观点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3、主次矛盾关系(中心、中点、关键、首要、核心、突出)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统筹兼顾 4、主次方面关系(性质、本质、主流、大局、方向、分析形势)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四)创新的观点 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方法论:1、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II.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发展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⑵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