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8-21T14:29:41.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作者:于丽芹付爱军[导读] 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于丽芹付爱军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270-02 【关键词】癌症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为缓解胃癌患者肠内营养干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创口愈合,为患者谋幸福,我科结合2009~2011年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对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进行了认真实践、总结和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1岁~78岁。期间,发生恶心5例,呕吐2例,腹痛、腹胀10例,腹泻2例,管道不畅1例,管道脱出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均得到了有效解决。结论是肠内营养干预可行,护理要及时跟进。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病人因营养液输注周期长,很容易产生厌烦、对立情绪,所以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前、术后要向患者、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并向患者介绍病区已经康复的病例,赢得病人的信任,取得其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顺利营养打好基础。

2.2鼻肠管留置

肠内营养全部通过鼻胃肠营养管进行,术前将鼻胃肠营养管前端置入胃管侧孔后,同时置入胃内,术中将鼻胃肠营养管下端向下拉,置于吻合口以下20cm处。胃癌患者术后经鼻胃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2.3肠内营养液的输注

2.3.1速度

患者术后24h开始输注少量生理盐水;术后48h开始输注生理盐水和部分肠内营养制剂,72h后开始全量肠内营养输注。通过重力输注或输液泵连续输注12~24h,输注速度由40~60ml/h开始,如无腹痛、腹泻等不适,逐渐增加至100~125ml/h。

2.3.2温度

一般液体应加热至30℃~40℃后输注,肠内营养液温度一般调至38℃为宜。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可用加热器加热。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2.3.3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或床头高度≥30°—35°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输注后保持半卧位30min—60min,以防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3.4预防营养管堵塞

为防止营养管堵塞,应8~12h常规冲洗营养管一次或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和药物前后冲洗营养管。

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粘膜的完整性,每天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润滑鼻腔。腹胀、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营养液浓度和输液速度有关。肠内营养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了解腹胀、腹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呕吐物及胃管抽吸出胃液的内容、颜色,判断有无返流。准确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培养及常规检查。

3.讨论

目前,早期肠内营养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避免静脉置管的危险性和对外周静脉的刺激,而且还能营养肠道本身,促进肠蠕动,保证食物吸收,防止肠粘膜的萎缩,减少肠内细菌易位,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使用不当同样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和相关问题,医护人员要认真观察与护理,加强肠内营养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病人营养液输注顺利、营养供给充足,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林玉兰.《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52-53.

全胃切除术后的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一)(精)

全胃切除术后的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一) 【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摄入,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早日痊愈。方法自2004年1月~2005年3月我科2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经鼻胃空肠营养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主要选用费森尤斯公司的能全力。结果 27例病例治愈出院,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结论全胃切除后经鼻胃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主要是让病人快速恢复体力,患者平均体重较术前相比无减少,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平均住院费降低20%~30%。所以说全胃切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是使患者早日达到康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 营养是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细心照料病人的饮食,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前对于全胃切除术病人,一般均采用肠外营养,也就是静脉输入营养液,但是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支持会使肠道处于无负荷的休眠状态,缺乏食物刺激会使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肠外营养一般费用都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为避免肠外营养的不足,我们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以帮助病人尽早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4年1月~2005年3月28例在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前留置胃肠减压同时留置胃空肠营养管1枚,这样既避免了反复留置胃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又方便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调整胃空肠营养管的位置,使其放置至蔡氏(Treitz)韧带下20cm,然后用胶布在病人面颊部固定好。 肠内营养输注开始时间一般在术后12h,首先给予5%葡萄糖盐溶液,开始时缓慢滴注,每小时20~40ml,24h维持输注,术后24~36h如病人肠道得以适应,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后,给予要素饮食能全力(能全力为500ml/瓶,费森尤斯公司生产),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经鼻胃营养管缓慢滴注,速度为由20ml/h逐渐增至100ml/h,滴入量由每日500ml逐渐增至每日1500ml,维持5~7日。滴注过程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可视病人习惯而定,一般以接近体温为宜。过热可灼伤肠黏膜,过冷可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或腹泻。 2 结果 本组全胃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鼻胃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方法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27例病人痊愈出院,1例因高龄在术后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死亡。

胃癌病人术后的护理

胃癌病人术后的护理 【摘要】胃癌是我国发病较高的恶性肿瘤。大多数胃癌病人早期为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或有上腹部不适感等。胃癌一般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再做出诊断时,大多数已为进展期。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治疗,而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 【关键词】胃癌;术后;护理

胃癌是我国发病较高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早期胃癌,不论范围大小,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浅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三型。中晚期胃癌也称进展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及免疫综合治疗。病人在胃切除后,胃容量明显减少,胃的储存和消化功能明显降低,病人可能出现食量小、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一系列小胃综合症[1]。因此外科术后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术后的常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极其重要。术后胃管和引流管是否在位引流通畅、引流液的观察对于发现和及时处理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解剖结构、生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较大影响[2]。由于癌细胞生长较快、代谢增高,加之食欲低下,食物摄入量减少,致使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加强,同时放化疗期间会产生相关的毒副反应,因此胃癌病人加强营养及饮食护理治疗非常必要。做好胃癌病人的术后常规护理及术后的饮食和心理护理,调整好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与提高生存年限有着密切关系。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1岁,工人,主诉因间断上腹不适、食欲不振2年余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余饱食后感觉上腹部胀满,以剑突下为著,无放射,伴反酸,嗳气、腹胀。无腹痛,疼痛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10天前症状加重,就诊于我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胃镜可见胃窦部前壁小弯侧约0.4×0.4cm 溃疡,病理提示:(胃窦)粘膜组织期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异型腺体,符合腺癌,考虑为溃疡恶变,于2011年9月12日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腺癌(中低分化)癌组织仅位于粘膜层,断端未见癌组织网膜组织未见癌。 2 术后护理 2.1常规护理 2.1.1胃管的护理 保持胃管通畅,持续引流。禁食禁水,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每两小时观察胃管是否在位引流通畅并计量。第一天胃内引流液呈淡红色,引流量较多,帮其倒掉引流液后指导其家属接好负压吸引器,保持负压和引流管的通畅。每天两

胃癌病人的术后护理例论文

胃癌病人的术后护理例 主考学校: 陕西中医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2015年 5 月15日

摘要 胃癌是我国发病较高的恶性肿瘤。大多数胃癌病人早期为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或有上腹部不适感等。胃癌一般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再做出诊断时,大多数已为进展期。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治疗,而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 关键词:胃癌;术后;护理

一例胃癌病人术后的护理 胃癌是我国发病较高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早期胃癌,不论范围大小,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浅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三型。中晚期胃癌也称进展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及免疫综合治疗。病人在胃切除后,胃容量明显减少,胃的储存和消化功能明显降低,病人可能出现食量小、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一系列小胃综合症[1]。因此外科术后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术后的常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极其重要。术后胃管和引流管是否在位引流通畅、引流液的观察对于发现和及时处理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解剖结构、生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较大影响[2]。由于癌细胞生长较快、代谢增高,加之食欲低下,食物摄入量减少,致使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加强,同时放化疗期间会产生相关的毒副反应,因此胃癌病人加强营养及饮食护理治疗非常必要。做好胃癌病人的术后常规护理及术后的饮食和心理护理,调整好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与提高生存年限有着密切关系。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1岁,工人,主诉因间断上腹不适、食欲不振2年余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余饱食后感觉上腹部胀满,以剑突下为著,无放射,伴反酸,嗳气、腹胀。无腹痛,疼痛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10天前症状加重,就诊于我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胃镜可见胃窦部前壁小弯侧约0.4×0.4cm溃疡,病理提示:(胃窦)粘膜组织期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异型腺体,符合腺癌,考虑为溃疡恶变,于2011年9月12日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腺癌(中低分化)癌组织仅位于粘膜层,断端未见癌组织网膜组织未见癌。 2 术后护理 2.1常规护理 2.1.1胃管的护理 保持胃管通畅,持续引流。禁食禁水,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每两小时观察胃管是否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关键词】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胃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提供人体所需营养,还能有效维护肠黏膜完整,降低肠源性感染发生率。胃癌术后,患者都需要禁食1周左右,以往主要采用静脉高营养的方法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但是费用高、并发症较多,而肠内营养则是通过预先放置在小肠内的导管,向小肠远端滴入特制的肠内营养液,逐步加量,直到病人完全正常进食。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这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1 营养状况的测定 胃癌本身影响营养的摄取和消化,加之外科手术创伤、放疗、化疗等治疗,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0 %~80 %[2]。术后及时进行营养状况测定尤为重要。 1.1 人体测量指标 人体测量是应用最广泛的无创营养评估方法,可以了解机体的脂肪和肌肉的储备情况,包括体重、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测定。胃癌术后患者都有体重减轻、消瘦等症状。 1.2 实验室指标

(1)血清蛋白: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营养评价指标之一。胃癌术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主要为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应激状态,临床表现为明显的生化指标异常;(2)氮平衡:是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最可靠和最常用的指标,氮平衡=24 h 摄入氮量-24 h总氮排出量。胃癌患者手术的创伤和应激以及手术后短期内饮食摄入受限,可使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出现负氮平衡,体重减轻;(3)总淋巴细胞计数:是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的简易方法,测定简便,快速。胃癌术后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 置管方法 术前将营养管末端插入胃管侧孔,按常规将胃管、营养管一同经鼻腔插入胃内。术中将糖球缝于营养管末端推入空肠,并分别将营养管及胃管妥善固定好,以防脱落[3]。营养管一般留置1~2周,经口进食无不适后,拔除营养管。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管饲时间长,且多为24 h持续进行,绝大多数患者对术中放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有畏惧心理,有的甚至拒绝应用。针对患者的这种心态,我们安慰、关心、鼓励患者,术前、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配合要点,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生理和心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防止因不适而自行拔出导管[4]。输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EN)?是指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营养物质经门静脉吸收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改善和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肠道细菌易位,肠内营养适合生理状态,体重增加及氮潴留优于肠外营养,并发症较少,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但是EN护理不当,会发生腹泻、误吸、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因管道护理不当,会发生堵管、脱管、治疗错误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护理差错事故。如何做好EN护理,确保治疗有效、患者安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1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不能经口摄入足够的食物,但能通过鼻饲管将注入胃肠道的营养液消化吸收的患者。如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昏迷等。适用于【:①意识障碍或昏迷; ②吞咽咀嚼困难;③消化道瘘;④高代谢状态、营养不良;⑤炎性肠道疾病、短肠综合征;⑥胰腺炎;⑦脏器功能障碍及脏器移植;⑧口/咽、食道手术。 1.1肠内营养的途径和输注方式:20世纪70年代,肠内营养主要于经鼻胃管、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来实现营养供给;20世纪80年代后期,技术大大进步,采用经鼻十二指肠、空肠置管,经皮内窥镜胃、空肠穿刺或空肠造瘘口置管均可实现肠内营养(EN)3I。 1.2肠内营养输注方式: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有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滴注和连续性经泵滴注3种方法。连续性经泵滴注效果最佳。肠内营养速度应该由慢到快,初起应采用低浓度的营养液,使胃肠道逐步适应营养液。 2肠内营养护理的要点 2.1心理护理5l:在置管前向患者介绍留置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合作。老年人对术后不能经口进食不易接受,耐心向患者解释,介绍其优点及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告知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的应对方法,使患者顺利度过置管期。术前和术后应向患者和家属讲明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告知术后肠内营养的配合要点以及在输注过程中易发生的护理问题,使患者有心理准备。遵从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有腹胀、腹痛、腹泻时及时向医生护士反映,有问题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督促患者床上翻身及下床活动,有轻度腹胀、腹痛时积极与医生护士沟通,并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抚。 2.2营养管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并保证其通畅,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防止营养管的脱出;每次喂养前后均要用30~50ml的温水或盐水冲洗管道,持续滴注时应每4h冲洗1次,以防管道堵塞。保护黏膜与皮肤:长期留置鼻饲管可因压迫鼻咽部黏膜而引起溃疡,应每日用石蜡油涂拭润滑鼻黏膜;管饲时由于缺乏食物对口腔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减少,细菌容易滋生,因此每天应给予口腔护理2次或咀嚼木糖醇口香糖15分钟,早、中、晚各一次日,若为胃肠造瘘口应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2.3掌握好灌注的三度:输入营养时掌握好浓度、速度及温度。由低浓度、低速度开始,逐渐增加到患者可耐受的浓度和速度。若初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速度更应缓慢,一般为25~50ml/h,以后逐渐增加,最大不超过1 10~125ml/h。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温度偏低会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易致腹痛、腹泻,温度过高,则可灼伤肠道黏膜,甚至可引起溃疡和出血网。 2.4病情观察和监测营养状况[81:在鼻饲营养液的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察,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治疗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治疗发生腹泻的原因分析 及护理对策 齐向秀 王微 范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营养外科,辽宁沈阳110004 ) 摘 要 目的分析5 2例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使肠内营养顺利进行。方法分析52例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发生腹泻患者,给予减慢速度、减少营养液的量、停用抗生素及配合使用益生菌等方法。结果5例严重腹泻患者停止肠内营养改为肠外营养;36例患者经给予减慢速度、减少营养液的量后腹泻好转;2例患者腹泻是因为使用头孢抗生素疗程过长,停药后,肠内营养配合使用益生菌治疗2日后腹泻停止。结论肠内营养发生腹泻通过减慢速度、减少营养液的量、停用抗生素并配合使用益生菌,可缓解腹泻的发生。 关键词 全胃切除 肠内营养 腹泻 对策 Key words Total gastrectomy Enteral Nutrition Diarrhea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R473.6,R4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1-1986- 02 作者简介: 齐向秀(1978-),女,硕士,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胃肠疾病护理研究 通信作者: 范玲 随着对肠功能认识的深入和肠内营养制剂的开 发,肠内营养在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并发症也随之逐渐显露出来,其中胃肠道并发症是困扰肠内营 养的主要问题[1] ,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 泻是大多数患者因无法耐受而导致肠内营养被迫中 断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可达20%~40%[2] ,Kelly等[3] 报道,腹泻在经肠内营养的危重病人中发生率 为68%。肠内营养的正确使用、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及出现腹泻时的积极处理,是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现将我科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52位患者的处理对策及效果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全胃术后经鼻肠内营养支 持发生腹泻的病例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54~82岁。1.2 方法 1.2.1 腹泻评价指标 诊断标准[4] :EN支持过 程,每日排便次数>3次;粪便量>200g/d;粪便稀薄(含水量>85%),符合上述一项即为腹泻。1.2.2 材料和设备 所有患者均使用荷兰纽迪西 亚公司生产的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CH10型、英复特泵、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器800型进行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输注器与鼻肠管连接的5cm处均使用加温器进行加热,以保证营养液进入人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8℃左右。 1.2.3 输注策略 总的原则是速度由慢到快。肠内 营养开始当日给予5%糖盐水500ml以20ml/h缓慢泵入,如患者无不适,第2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液-百普力,以20~25ml/h的速度泵入, 密切观察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至肠内营养结束未出现任何不适,第3天开始将速度调至50ml/h,如可耐受,第4天开始调至50~75ml/h,第5天可调至100~125ml/h。如果需要增加肠内营养液的量,就不增加速度,5d后肠内营养液更换为能全力,速度为100~125ml/h。1.2.4 腹泻的处理 发生腹泻的患者将肠内营养 液速度减慢至前一天的速度,如有缓解,则次日起按照速度递增原则增加到腹泻当日的速度,可耐受则继续按照原则增加速度。如不能缓解, 则再减速直至20ml/h, 并将肠内营养液的量减半,如仍不可耐受,则暂停肠内营养,配合使用止泻药如思密达。腹泻停止后开始肠内营养,起始速度20ml/h,逐日递增,若再次腹泻经减速不缓解,停止肠内营养,改为肠外营养。所有腹泻患者均留取大便培养,如怀疑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则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更换或停用抗生素,给予益生菌。2 结果 52例腹泻患者中,5例因腹泻严重, 连续水样便· 6891·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11月第27卷第21期

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到目前为止,手术是治 疗胃癌的首选。一般这种手术的耗时比较长、创伤大,另外刀口和引流部位的疼痛,使得患 者在治疗中忍受着着极大的痛苦,因此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尽早的康复。现总结如下: 1 术后一般护理 在术后需要将患者安置于监护室。患者一般采用全麻,未清醒之前给予平卧,头偏向一侧,待 患者清醒之后可以给予半卧位,有利于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胃液的吸出。另外,还需要对患者 进行心电的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同时密切的观察患者的体温、神志、尿量、出汗和伤口 的渗血与渗液的基本情况。主管的护士需要及时的了解患者麻醉和手术的方式,并妥善的固定 腹腔引流管和胃管以及氧气管与输液管等。一般在术后的6h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整 个血压平稳之后可半卧位,有效的减轻患者腹部切口的张力和患者的疼痛。根据医嘱给予患者 吸氧,氧流量一般控制在2~4L/min。护士可以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的情况调节氧流量的大小, 待患者的呼吸和心律平稳之后可以停用,并准确的记录24h 的出入量[1]。手术后协助患者适 度运动,活动下肢,以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术后第3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下床活动,活动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早期活动以防止尿潴留、腹胀、便秘及肠粘连等。 2 疼痛的护理 胃癌患者手术切口范围较大,麻药失去作用后患者开始感觉切口疼痛,24h内最剧烈。2d后 逐渐减轻,但活动、咳嗽、用力排便、包扎过紧,都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可以根据疼痛的不 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近年来镇痛泵的普遍使用对疼痛的缓解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使用 镇痛泵时要做好护理,防止翻身时牵拉以至管道脱出[2]。 3 胃肠减压的护理 胃管与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保持胃管引流通畅,发现胃内容物及血块堵塞管道要及时处理。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如发现鲜红色引流液每小时超过200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留置胃管者,若管腔堵塞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每日给予口 腔护理。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 4 饮食的护理 手术切除是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术后大部分胃被切除,留下的残胃变小,会引起 消化、吸收等功能的变化。因此,手术后患者的饮食调理是十分重要的。胃癌患者术后的饮 食原则是先从水到流质,到半流质到软食最后才到普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食物细嚼慢咽,让食物在口腔内嚼烂,用舌头将食物和唾液拌和,这样容易消化,以口腔代替胃的部分消化 功能,减轻胃的负担。其次不要进食不宜消化和容易引起胃肠胀气的食物,再次是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例如优质的动物蛋白鱼类。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进食普食以后最好是多吃新 鲜的水果蔬菜,有助于排气排便,保持肠道通畅。日常的饮食生活要限制油炸、辛辣、刺激 性如咖啡、浓茶及过凉饮料等的摄入,过热、过甜的食物也要限制。食物的温度最好在40~50℃。禁止烟酒。术后48~72h肠蠕动功能恢复后,可拔除胃管进食。进食量应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逐渐适应。可少食多餐,一般每天进食5~6次为好。可适当补充一些铁剂。因胃 切除后,胃酸减少或缺乏而影响铁的吸收,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也可多食硫酸亚铁、动物 肝脏、菠菜等。术后2~3周时,有部分患者可能进甜食如牛奶加糖等)后出现心慌、出汗、 头昏、恶心、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一般持续15~30min可自行缓解,被称之为“倾倒综合征”。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要进甜食的同时,适量进食易消化的咸食,并要控制进食速度。 5 皮肤与口腔的护理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析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为突出的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胃肠道手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作用效果 临床中,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结合胃肠道手术患者营养支持开展情况,主要有肠内支持和肠外支持两种方式,其中,肠外支持在临床中已经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作用效果,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由于受传统治疗思想影响,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相对较少[1]。针对这种情况,以笔者所在医院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情况为例,对其营养支持方式及作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和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27~72岁,平均(49.8±12.4)岁,临床检查显示胃癌患者2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例,肠癌患者8例,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29~72岁,平均(49.6±12.1)岁,临床检查显示胃癌患者2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例,肠癌患者5例,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选患者均符合胃肠道手术指征,术前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排除存在肠炎以及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排除病历资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评估经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胃大部切除术和其他复杂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术中空肠造口,并通过空肠造口进行een。结果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经空肠造口进行een,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腹部大手术后经空肠造口实行een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部大手术;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外科手术创伤和术后应激期将引起机体的高分解代谢,从而加剧营养不良。为此,如何在术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并对进食不足患者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传统术后早期给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在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作用,意见已趋一致。但术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特别是附加空肠造口的安全性尚存争议。为评价腹部大手术后经空肠造口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疗效及可行性,自2002年9月~2005年5月,我们对60例上腹部大手术后患者经空肠造口给予een支持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9月~2005年5月,60例上腹部大手术附加空肠造口术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25~78岁。疾病及手术名称见表1。 表1 各种疾病及手术所占例数(略) 1.2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术后常规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及将肠管自然排列后,应用普通红色橡胶导尿管实施空肠造口术。 胃大部切除术采用毕ⅱ式吻合,一般选定吻合口远侧10~15cm空肠为造口点。具体操作方法:在距吻合口远侧10~15cm处的肠系膜对侧缘做两层荷包缝线,相距0.5cm,两端夹以肠钳。于荷包中央切开肠壁,向肠腔远端置入带侧孔的红色橡胶导尿管约10cm,结扎两层缝线并固定喂养管。将管尾平置于近端肠壁上,管两旁以丝线做浆肌层间断缝合,使喂养管包埋3~4cm,于左上腹另戳口引出喂养管,在空肠上绕导尿管四周做腹壁吊置3~4针,丝线固定于腹壁皮肤上。 其他上腹部手术后,空肠造口点选择在距treitz韧带10~15cm处。本组10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穿孔破裂患者手术时还加了经空肠造口逆行置管于十二指肠内减压。操作步骤同上。 1.3 肠内营养的补给办法肠内营养液从空肠造瘘管滴入,一般手术后6~8h开始输注葡萄糖盐液500ml,24h匀速输完,如能耐受即开始输注含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产品由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持续缓慢重力滴注,速度开始为20~40ml/h,以后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逐渐增加速度,达到每天2000ml维持。对一些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则开始时应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产品由荷兰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提供],等肠道适应后再改用能全力。 2 结果 本组病例有58例术后6~8h即成功应用肠内营养,2例术后48h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其中55例在应用葡萄糖盐液后直接应用能全力,5例在应用葡萄糖盐液后开始应用百普力,适应后改用能全力。4例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液出现腹泻,经减慢滴速和应用易蒙停,最终可按计划完成en。术后经营养支持,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术后体重较术前减轻<5%。全组患者没有出现手术并发症,空肠造口管拔除后,大多数患者皮肤造口处红肿2~3天,甚至有渗液,但都能很快愈合,无需特殊处理。

胃部分切除后恢复饮食护理

胃部分切除后恢复饮食护理 胃切除后的恢复饮食十分重要,既要弥补术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要填补手术创伤的损失。因此应在较长时间内采用胃病五次饭,保证有足够的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维生素A、B、C含量充足的食物,以促进创伤的修复。如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瘦肉类、豆腐、豆浆等豆制品、鲜嫩的蔬菜及成熟的水果等。避免吃刺激性强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芹菜、酒、咖啡、浓茶和含粗纤维多的芹菜、韭菜等。 烹调方法更应注意,不要采用炸、煎、烟熏及生拌等方法,以免难于消化,采用蒸、煮、烩、炖等烹调方法。患者要待手术创伤及虚弱的身体完全康复后,再逐渐过度到正常普通饮食。由于胃切除后,容积明显减少,食物营养素的吸收受到了影响,所以每日膳食中注意适量增加维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及胡萝卜等,以防止手术后的骨软化病。另外,吃饭后不要急于下床活动,应卧床休息,不要吃高糖饮食,防止倾倒综合症。 胃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有15%的患者有骨软化病,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很容易使非常稀薄的骨质发生变化。在一些无明显维生素D缺乏的病人中,早期的骨组织变化可以得到纠正。这就使人们很难推断,在胃切除后所发生的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病是否与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有关。但不论怎样,这些病人有明显的钙吸收障碍和维生素D的缺乏。胃切除术后的病人应注意膳食中补钙,维生素D的食物,这对骨骼钙化有利。动物性食品如蛋黄、肝脏,含视黄醇很高。一些植物性食品如黄、红色蔬菜、

水果中含β-胡萝卜素,可在肝中转变为维生素A。 1、术后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在术后五天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 2、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 3、患者饮食以自我感觉无不适,饮食内容以低渣、温和、易消化为原则,少食多餐,并避免过甜、过咸、过浓饮食,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应暂停进食。 4、术后2~3周时,有部分病人可能进甜食(如牛奶加糖等)后出现心慌、出汗、头昏、恶心、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一般持续15~30分钟可自行缓解,被称之为“倾倒综合征”。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若想要进甜食,应当同时适量进食易消化的咸食,并要控制进食速度。 5、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矿物质铁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根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6、胃癌手术后要按医嘱用药,防止发生贫血。 胃癌患者术后要重视自己的精神调理,不要肆意放弃与病魔斗争的意志,这是战胜疾病的基础。这里向大家介绍“三忌一勤”的调理心志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忌一勤”自我养生方法 一忌丧志,即对疾病要充满信心,不要乱投医乱服药,在饮食上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的疗效比 较 作者:曹水江蒋清华方子兴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全·肠内营养·胃肿瘤·外科手术 胃肠道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手术治疗使营养不良患者的免疫功能严重下降,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1],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2]。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近代外科学的重大进展之一[3],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对60例胃癌患者行择期手术,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TPN,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胃癌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82岁,平均59.3岁。术前排除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EN组和TPN组,每组各30例。 1.2方法 营养素供给量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按计算值90%供给,卡氮比150∶1。术后第一天开始TPN或EN。TPN组采取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全合一3 L袋输液泵控制下匀速滴入,采用糖脂双能源供能,糖脂能量比为6∶4,使用7~10 d,营养制剂为华瑞制药公司产品。EN组实施经鼻置胃管或术中放置肠内营养管,营养液选用

荷兰Nutricia公司的能全力,每500 mL含能量2 092 J、纤维素7.5 g,术后当天静脉滴入生理盐水500 mL,后给予能全力,渐加量至1 500~2 000 mL,输液泵控制下匀速滴入,使用7~10 d。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8 d测定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和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体质量,测定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2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治疗相关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述,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未发生置管和代谢并发症。EN组和TPN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各1例,EN组尿路感染1例,经抗感染后治愈。 手术前后2组ALB、PA、TFN、Hb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2组患者的CRP水平术后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TPN组术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2组手术前后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8-21T14:29:41.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作者:于丽芹付爱军[导读] 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于丽芹付爱军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270-02 【关键词】癌症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为缓解胃癌患者肠内营养干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创口愈合,为患者谋幸福,我科结合2009~2011年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对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进行了认真实践、总结和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1岁~78岁。期间,发生恶心5例,呕吐2例,腹痛、腹胀10例,腹泻2例,管道不畅1例,管道脱出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均得到了有效解决。结论是肠内营养干预可行,护理要及时跟进。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病人因营养液输注周期长,很容易产生厌烦、对立情绪,所以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前、术后要向患者、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并向患者介绍病区已经康复的病例,赢得病人的信任,取得其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顺利营养打好基础。 2.2鼻肠管留置 肠内营养全部通过鼻胃肠营养管进行,术前将鼻胃肠营养管前端置入胃管侧孔后,同时置入胃内,术中将鼻胃肠营养管下端向下拉,置于吻合口以下20cm处。胃癌患者术后经鼻胃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2.3肠内营养液的输注 2.3.1速度 患者术后24h开始输注少量生理盐水;术后48h开始输注生理盐水和部分肠内营养制剂,72h后开始全量肠内营养输注。通过重力输注或输液泵连续输注12~24h,输注速度由40~60ml/h开始,如无腹痛、腹泻等不适,逐渐增加至100~125ml/h。 2.3.2温度 一般液体应加热至30℃~40℃后输注,肠内营养液温度一般调至38℃为宜。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可用加热器加热。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2.3.3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或床头高度≥30°—35°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输注后保持半卧位30min—60min,以防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3.4预防营养管堵塞 为防止营养管堵塞,应8~12h常规冲洗营养管一次或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和药物前后冲洗营养管。 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粘膜的完整性,每天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润滑鼻腔。腹胀、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营养液浓度和输液速度有关。肠内营养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了解腹胀、腹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呕吐物及胃管抽吸出胃液的内容、颜色,判断有无返流。准确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培养及常规检查。 3.讨论 目前,早期肠内营养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避免静脉置管的危险性和对外周静脉的刺激,而且还能营养肠道本身,促进肠蠕动,保证食物吸收,防止肠粘膜的萎缩,减少肠内细菌易位,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使用不当同样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和相关问题,医护人员要认真观察与护理,加强肠内营养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病人营养液输注顺利、营养供给充足,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林玉兰.《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52-53.

胃癌的术前术后护理

胃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胃癌系位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占二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局第四位。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一.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二)饮食护理及营养调整患者应少量多餐,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患者起病以来,食欲欠佳,体重减轻约5kg,实验 室结果提示中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遵医嘱予以少 量多次输血、血浆等,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患者有轻度的电解质紊乱,应遵医嘱以纠正并复查 电解质情况。 (三)术前准备了解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出凝血时间,以及心、肝、肾功能,电解质情况; 遵医嘱备血,准备术中用物,如特殊药品,X线片, CT、腹带等。 (四)皮肤准备患者手术部位皮肤无化脓性病灶及其他特殊情况,嘱咐患者术前1天淋浴、理发、剃须、 剪指甲,手术日晨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工作,并更 换清洁衣裤。

(五)肠道准备患者未合并幽门梗阻,术前不需要洗胃,术前晚指导患者口服泻药,交代患者术前12 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六)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及深呼吸、有效咳嗽。 (七)手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遵医嘱予以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一)体位与活动: 全麻未清醒时平卧头偏向一侧(易于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病人清醒后血压平稳的病人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及引流,减轻切口疼痛,术后一日可坐起,3-4天可下床在室内活动,7-10天可在走廊活动。 (二)禁食与营养: 术后暂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补充营养素。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合理补液,若患者出现营养差或贫血,遵医嘱补充蛋白、血浆或全血。一般术后3-4天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实验饮水或米汤,拔出胃管后进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全流食,软食,逐渐恢复普通饮食。 (三)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钟1次,病情平稳后每1-2小时监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摄入、 降低费用、早日痊愈。方法:患者术前均置入i-a液囊空肠导管(包括鼻肠管、硅胶胃管),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术后早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也可快速恢复体力,缩短住院日,降低费用。因此,胃癌术后实施en是使患者早日康复 的一条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胃癌;en ;应用;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was operating through an i-a sac jejunum catheter, which was placed preoperativel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result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can promote not only bowel function recovery, but also physical strength recovery. at the mean time, it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reduce cost.conclusion: our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胃癌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

胃癌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癌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 6.1~2018.6.1期间的60名胃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选 取2016. 6.1~2017. 6.1期间的30名胃癌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 6.1~2018.6.1期间的30胃癌术后患者,设为护理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 护理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2017.1.1后改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 护理组的康复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康复率(66.67%),P<0.05;护理组的不良护理结局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76.66%),P<0.05;护理 组的患者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60.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理想,规避术后不良结局,患者满意 度高,可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合理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胃癌;术后护理;整体护理;效果 The postoperative care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oper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holistic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postoperativ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6.6.1 to 2018.6.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ubjects of this clinical study.30 cases from 2016. 6.1 to 2017.5.31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30 cases from 2017.6.1 to 2018.6.1 were the tes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ostoperative care, on the basic of which, the test group was given postoperative care. Nursing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habilitation rate of the nursing group (83.33%)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6.67%),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outcomes in the nursing group (10.00%)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6.66%), P<0.05.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group (100.0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0.00%), P < 0.05. Conclusion: The postoperative care have ideal effects o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operation, which can avoid adverse outcomes after surgery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s, worth reasonable applications and extension in clinic.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Postoperative care; Holistic care; effect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14-02 随着人民饮食方式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并已成为我国的高发恶性肿 瘤之一。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多选择切除术治疗,存在手术创伤和 术后并发症等问题,需要介绍科学疗护[1~2]。为保障临床护理质量,笔者即在 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2016. 6.1~2018.6.1期间的60名胃癌术后患者展开了研究,整体护理的初步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 6.1~2018.6.1期间的60名胃癌术后患者, 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 6.1~2017. 6.1期间的30名胃癌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 6.1~2018.6.1期间的30胃癌术后患者,设为护理组。其中,男性21名,女性19名;年龄22~63岁,平均(53.4±7.8)岁;病史3~ 13月,平均(5.4±2.8)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