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数(一)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数(一)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数(一)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数(一) 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数(一)1.接着画,画满10个。

2.看图填空。

☆☆☆☆☆☆☆☆☆

一共有( )颗☆;给左边第8颗☆涂色;把右面第6颗☆圈起来。

3.数一数,比一比。

4.在○里填上“>”或“<”。

10○8 3○1 10○0 7○9

6○9 7○5 2○8 6○4 5.从0写到10。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列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 47+32= 68+32= 63-38= 75+9= 59-36= 60-27= 26+47= 87-29= 60-39= 58-15= 35+57= 72-7= 36+41= 73+19= 63-37= 52+9= 用竖式计算。 37+42= 58+22= 73-38= 65+9= 49-26= 50-17= 36+57= 77-29= 70-49= 58-25= 25+57= 62-7= 26+31= 63+29= 73-17= 42+9= 用竖式计算。 57+22= 48+32= 83-28= 55+9= 69-36= 70-17= 16+37= 67-19= 80-39= 68-25= 15+47= 52-7= 46+41= 53+29= 83-37= 62+9= 用竖式计算。 67+21= 78+12= 53-38= 85+9= 79-36= 80-27= 46+27= 97-29= 90-39= 78-15= 45+37= 82-7= 56+41= 43+19= 93-37= 72+9= 用竖式计算。 77+22= 38+52= 93-38= 75+8= 89-36= 90-27= 56+17= 57-29= 50-29= 88-15= 55+27= 92-7= 66+41= 33+49= 53-27= 82+9= 用竖式计算。 27+51= 88+12= 93-48= 78+8= 79-46= 40-27= 66+17= 97-39= 50-19= 98-25= 65+27= 72-5= 36+21= 23+59= 43-37= 32+9= 用竖式计算。 14+35= 16+35= 93-42= 23+29= 93-24= 86-27= 32+29= 68-17= 81-39= 72-25= 56+23= 72-5= 59-42= 43+34= 94-46= 7+33= 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丨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丨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主要内容 1.数出10以内的数 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 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 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如:照样子画圈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一、主要内容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 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 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如: (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如: 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

(2)比较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 二、基础题 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 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2.重的画“√” 三、易错题 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

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2.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 第三单元分一分 一、主要内容 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分类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课题一、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全册

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13 9+(4)=13 …… 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教学后记: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计算专题

班级姓名 一年级计算拓展专项练习 一、填空 1.计算8+6,先算()+()=10,再算10+()=(),所以8+6=();计算5+9,先算()+()=10,再算10+()=(),所以5+9=()。 2.比10少2的数是( ),17和19中间的数是( ),比17多1的数是( );比16多2的数是(),比20小的数是( )。 3.从2、7、8、9、15中选3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5. 把4、5、6、7、9、13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每个数只能用 一次),使等式成立。 ①()+()=()②()-()=() 6. ○+○=6,○+△=13,○=( ),△=( )。 7.□-△=8 ,△-○=1 ,□-○=()。 8. □内最大可以填几?⑴8+□<13 ⑵6+□<12 ⑶10-□>4 ⑷17-□>10 9.使横排、竖排的3个数相加都等于9。

1. 计算5+7,先算()+()=10,再算10+()=(),所以5+7=();计算3+9,先算()+()=10,再算10+()=(),所以3+9=()。 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加得数是();最小的一位数与个位和十位是同一个数的两位数相加得数是()。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 4.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2)0+2+4+6+8=()(3)0+1+2+3+4+5+6+7+8+9=() 5.-○=6 ○-△= 8 △+△=8 =()○=()△=() 6. △+△=16 △+○=○=9 △+○=() 7.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3。

(完整)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拟写人:曾艳芬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44人,女生21人,男生23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减法、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位《数一数》 1、有顺序的数一数,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数一个划一个。 2、会用小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图形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般每行画5个,一一对应画。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长短、高矮。 2、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轻重。 第三单元《分一分》 1、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第四单元《认位置》 1、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位置为左边。 2、认识前后:前、后的含义:一般是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上下: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4、左右、前后、上下儿歌: 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 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向前指一指,向后看一看。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1、1~10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 表示。 2、1~10各数的顺序 从前往后数:1、2、3、4、5、6、7、8、9、10 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 3、几和第几:

我们学过的1、2、3、4、5、6、7、8、9、10这10个数,当表示某物有多少时叫基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个”,当表示某物的次序时叫序数,就是说物 体所在的位置,我们平时说的“第几”。 4、0的认识: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 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5、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 8=8,9-0=9,4-4=0 6、认识“>”“<”和“=” (1)“>”叫做大于符号,读作“大于”,“<”叫做小于符号,读作“小于”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 (2)“=”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表示同样多的数 我们可以用“=”连接。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测试练习一

测试时间:5分钟 58+40=99-12=96-80=65+31= 46+19=69-25=14+41=50-45= 30+47=53+25=80+7=39+59= 11+81=5+77=80+15=47-20= 37+62=95-83=49+13=36+64= 69-23=48-42=35+31=65+1= 97-40=43-33=25+52=38-11= 46-37=5+72=78-30=32+45= 95-44=53+27=75+6=15-14= 31+50=46+11=28+41=24-13= 34+23=91-45=56+4=31+65= 99-41=46+44=87-53=1+80= 73+26=1+59=2+96=49-10= 49+51=95-92=21+42=7+83= 45-24=40+59=98-43=13+55= 25+43=20-1=13+62=8+54= 74-53=46+14=81+12=83+2= 2+74=36+60=34+63=30-26= 10+63=36-12=94-23=88-68= 67+23=73-63=57-35=44+34= 88-34=25+44=5+63=16+72=

测试时间:5分钟 31+21=27-13=49+40=22+70=66-46=61+17=87-83=42-2= 56+13=2+76=24+40=71-37=74+16=98-30=95-46=91+9= 60+16=55-51=96+1=68+12=52+42=25-5=94-89=66-25=34-4=71+3=66-55=22+64=2+90=43+38=85-10=93-40=43+23=96-61=77+5=76+4=71-15=87-50=17-15=76-75=43+27=87+11=33+54=43-6=44+51=10+64=12+70=29+40=51+41=33+32=97-16=74+3=11+81=13-6=13+43=99-68=29-22=97-27=43+7=64+10=66-10=14+46=2+74=42+43= 89-34=16+52=67-44=29-12=

(完整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 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 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 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 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减法、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 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 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 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

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 方法4: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 12-9=10-9=14-9=18-9=11-9= 19-9=16-9=13-9=17-9=15-9= 4.出示算式: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 17-9 16-9 13-9 12-9 15-9 11-9 14-9 18-9 计算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 方法二:10-9=1 1+3=4。 方法三: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四:9加(4)等于13。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 (8) 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10) 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3) 第五单元元、角、分 (40)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5)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看卡片口算。 9+2 9+5 9+3 9+4 9+9 9+8 9+6 9+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的数。 9+()=119+()=17 9+()=149+()=15

9+()=169+()=13 9+()=189+()=12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故事导入。 画面: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启发:小朋友们,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 2、筛选出有效信息。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指名回答: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摆一摆、算一算。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说一说、听一听。 提出要求: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师请每个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 3、评一评、比一比。 引导:小朋友,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后,你来评一评哪个小组提出的方法好,为什么觉得它好?把别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怎么样? 4、活动小结。 同学们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题) 计算12-9和16-9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17-9=()12-9=()15-9=() 想:9加()得17 想:9加()得12 想:9加()得15 2、9+()=12 9+()=11 9+()=14 12-9=()11-9=()14-9=() 3、5+9=()7+9=()4+9=() 14-9=()16-9=()13-9=() 4、“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5、“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6、“想想做做”第4题。(小蚂蚁送信) 课前准备1号、2号、3号……9号、10号信箱。

最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列竖式计算(暑假作业)

用竖式计算。47+32=68+32=63-38=75+9=59-36= 60-39= 36+41=60-27= 58-15= 73+19=26+47= 35+57= 63-37=87-29= 72-7= 52+9= 用竖式计算。 37+42=58+22=73-38=65+9=49-26= 70-49= 26+31=50-17= 58-25= 63+29=36+57= 25+57= 73-17=77-29= 62-7= 42+9= 用竖式计算。

57+22=48+32=83-28=55+9=69-36= 80-39= 46+41=70-17= 68-25= 53+29=15+47= 83-37=67-19= 52-7= 62+9=16+37= 用竖式计算。 67+21=78+12=53-38=85+9=79-36= 90-39= 56+41=80-27= 78-15= 43+19=46+27= 45+37= 93-37=97-29= 82-7= 72+9= 用竖式计算。 77+22=38+52=93-38=75+8=89-36= 50-29=

66+41=90-27= 88-15= 33+49=56+17= 55+27= 53-27=57-29= 92-7= 82+9= 用竖式计算。 27+51=88+12=93-48=78+8=79-46= 50-19= 36+21=40-27= 98-25= 23+59=66+17= 65+27= 43-37=97-39= 72-5= 32+9= 用竖式计算。 14+35=16+35=93-42=23+29=93-24= 81-39= 59-42=86-27=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主要内容 二、1.数出10以内的数 三、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四、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五、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六、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七、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 八、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 九、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十、 如:照样子画圈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一、主要内容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 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 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如: (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如:

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 (2)比较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 二、基础题 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 2. 重的画“√” 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3.在最重的小动物后面画“√”,在最轻的小动物后面画“○” 三、易错题 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 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3.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

2014~2015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4~2015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4~2015年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一、数一数 二、比一比 三、分一分 四、认位置 五、认识10以内的数 六、认识图形(一) 有趣的拼搭 七、分与合 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丰收的果园 九、认识11~20各数 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十一、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数一数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 1.各种物体和人的个数以及数数的方法。 2.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 3.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和人。 二、交流共享 【学情预判】 1.孩子们以前可能已经会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但是估计孩子们数的时候有些凌乱,不会自觉地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估计孩子可以按照数量的多少,从小到大分别数一数、说一说。 3.根据小图中的圆点或大图中的物体找出对应的,估计大部分孩子会。 【后教预设】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上过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玩什么?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让老师猜一猜,小朋友一定都很喜欢玩滑滑梯吧,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有滑滑梯的儿童乐园去玩,好吗?(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一单位《数一数》 1、有顺序的数一数,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数一个划一个。 2、会用小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图形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般每行画 5个,一一对 应画。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长短、高矮。 2、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轻重。 第三单元《分一分》 1、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第四单元《认位置》 1、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 边,左手所在的位置为左边。 2、认识前后:前、后的含义:一般是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 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上下: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4、左右、前后、上下儿歌: 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 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向前指一指,向后看一看。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1、1~10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表 示。 2、1~10各数的顺序 从前往后数:1、2、3、4、5、6、7、8、9、10 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 3、几和第几: 我们学过的1、2、3、4、5、6、7、8、9、10这10个数,当表示某物有多少时叫 基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个”,当表示某物的次序时叫序数,就是说物体所 在的位置,我们平时说的“第几”。

最新-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认识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0,并初步了解“10个一就是1个+”。 2.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及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认识结构。 3.让学生体会并建立起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运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0。 数学难点: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 教学具准备: 放大直尺图、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观察场景图,数出人数,知道可以用10表示,会读会写。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直尺上的数。 二、交流共享 1.数出10,利用学具抽象出10 (1)出示主题情况图,十月一日国庆节到了,各族小朋友在跳舞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先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数一下,可以用几来表示: (2)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3)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数量是10的事物,先小声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听。 (4)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故事,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0比9大,你们知道10比9大多少呢?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珠子,问:这是几?再拨出几个珠子就是10了?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看来10比9大1,9的后面就是10 2.10的读与写 师引导:你觉得“10”这个数和我们认识的其他数有什么不同?那我们怎样才能在田字格里写好“10”这个数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试着写10。 3.10个一就是1个十 教师报数,小朋友数出对应根数的小棒,如3、4、7、10当教师报出10、小朋友数出10根小棒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将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说明: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10个一就是1个十。 反复追问:你手中的那一捆共几根?表示多少个一?表示多少个十呢?结论:10个一就是1个十(板书) 你能再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吗?现在你手中有几个十了? 三、检测完善 (1)今天,我们的数字王国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10个。(师出示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题

“智慧之星”争夺赛 姓名得分 1、有13人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已经捉住了9只小鸡,还有几只小鸡没被捉住? 2、小朋友排队做操。小红这一列共有17人,小红前面有9人,小红后面有多少人? 3、小明做了15朵红花,小红做了8朵红花,小红至少还要做多少朵才能超过小明? 4、一排队伍从左往右报数,小明报的是7,小红报的是15。小明和小红之间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5、小明今年7岁,哥哥对小明说:“等你长到14岁时,我就17岁啦!”你知道哥哥今年多少岁吗? 6、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 7、()+9=()- ( ) 8、 9、老师请学号是27到32号的学生上台背书,请问一共上台()个小朋友。 10、树上有20只小鸟,第一次向西飞走了10只,第二次向东飞走了6只,两

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 11、小朋友排队,从前往后数,小明排在第8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排在第7个,这列队伍一共有()个小朋友。 12、用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能拼成一个( )形;至少用( )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13、小华有16张邮票,小宁有6张邮票,小华给小宁( )张,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 14、摆1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 )根小棒。 15、 16、在5、1、7、6、8、9中,每次选3张卡片,组成一道得数是9的减法算式:()-()=9 ()-()=9 ()-()=9 17、把1、2、3、4、5这5个数填入下面的里,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得数都相等。 17、小丽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17页,第二天看了20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18、在里填数,使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 19、摆1个长方形需要( )根同样长的小棒。 20、一个长方体上有()个长方形,用一个长方体去画长方形最多可以画出()种不同的长方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一、数一数 二、比一比 三、分一分 四、认位置 五、认识10以内的数 六、认识图形(一) 有趣的拼搭 七、分与合 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丰收的果园 九、认识11~20各数 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十一、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数一数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 1.各种物体和人的个数以及数数的方法。 2.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 3.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和人。 二、交流共享 【学情预判】 1.孩子们以前可能已经会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但是估计孩子们数的时候有些凌乱,不会自觉地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估计孩子可以按照数量的多少,从小到大分别数一数、说一说。 3.根据小图中的圆点或大图中的物体找出对应的,估计大部分孩子会。 【后教预设】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上过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玩什么?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让老师猜一猜,小朋友一定都很喜欢玩滑滑梯吧,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有滑滑梯的儿童乐园去玩,好吗?(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13 9+(4)=13 …… 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数一数 1、数一数,在里画●。 2、连一连。 找规律涂△。

二、比一比 数一数,在多的一行后面的()里画√。 1、长的画“√”。 2、高的画“√”。 3、重的画“√”。 4、哪条路近近的画“√”。 5、在最重的旁边画“√”,最轻的旁边画“○”。 …………………………( ) ………………………………………( )

把方糖放入杯子后, 哪杯水最甜画“√”, 最淡的画“○”。 三、分一分 1、把文具圈起来。 2、把下面的物品分在两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用线连一连。 3、圈出与其它三件不同类的物品。

哪一行排列的规律与其 它三行不一样请在它 后面的□里画“√”。 四、认位置 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小脚向上跳一跳,小脚向下蹲一蹲,小脚向前走一步, 小脚向后退一步,小脚向左跨一步,小脚向右跨一步。 1、圈出正确的答案。 住在的(上、下)面。 住在的(左、右)面。 住在的(上、下)面。 住在的(左、右)面。 坐在的(前、后)面。 坐在的(前、后)面。

2、按要求画一画。(1)在☆的上面画○;(2)在☆的左面画△;(3)在△的下面画◎; (4)在◎的右面画□; 在一列队伍中,小明的左边有3个小朋友,右边 有2个小朋友,这列队伍有()人。 五、认数(一) 认识1-5 数一数,在里画●。 1、数一数,圈一圈。 2 3 4 3 4 5 1 2 3 2 4 5 2、看数画○。 3 1 5 2 4 ☆

3、数一数,写一写。 一根绳子剪1次有2段,剪2次有( )段。 认识几和第几 数一数,写一写。 1、 一共有( )只小动物在排队, 排第1, 排第( ), 排第( ), 前面有( )只小动物,后面有( )只小动物。 圆脑袋,长脖子,身体一横平又直,一看就像小鸭子。 (猜一数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