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基本地理

日本基本地理

日本基本地理
日本基本地理

日本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属于北温带。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2、领土组成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

此外还有大约3000个小岛。

3、面积

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千米。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和神户是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日本国土面积的3/4;平原面积狭小,仅占日本国土的12%,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平原,面积仅1.1万平方千米。

2、气候

日本为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的季风气候与中国的季风气候相比,海洋性强,而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强。即日本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降水量较多。日本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量较大(因为冬季风越过日本海能带来一定量的水汽)。

3、河流

(1)流程短:信浓川(367公里)、利根川(322公里)

(2)流域面积小:利根川(16840平方公里),然后依次是石狩川(14330平方公里)、信浓川(11900平方公里)、北上川(10150平方公里)

(3)落差大,水流湍急:日本多山地,因而使河流的落差很大,水流湍急,激流和瀑布众多

(4)流量大:日本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大

(5)富水力资源:河流流量大,落差大

4、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贫乏:日本经济发展的原料、燃料大部分需要进口。

(2)水力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临近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总体而言,日本资源贫乏,80%以上依赖进口。主要资源蕴藏量为:金矿689.6万吨,银矿1689.7万吨,铁矿62.1万吨,煤826.5万吨(以上数字为2000年统计)。铅矿为4317.9万吨(1996年统计),铜矿为1155.3万吨(1996年统计)。石油100%依靠进口。核能开发较早,截至2003年11月,拥有52所核能发电站,总发电装机容量为4574.2万Kw(千瓦);此外正在建设的有5所,准备建设的有6所,总计发电装机容量为5935万Kw (千瓦)。截至2001年底,森林面积约为2423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01年,木材自给率仅为18.4%,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日本山地与河流较多,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约为每年1353亿Kwh(千瓦时)。日本的专属经济区面积约相当于国土的10倍,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资源量近年逐渐下降。

5、火山地震众多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火山地震频繁,有“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之称。

三、居民

约1亿2774万(截至2006年2月)。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北海道地区有少量人会讲阿伊努语。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国家执行的福利政策为发展养老事业、医疗事业,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可持续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制度实行国民健康保险制度。

首都:东京(Tokyo)。人口约1256万(截至2006年1月)。2002年平均气温为16.9℃、最高气温为32.4℃、最低气温为2.4℃。

四、农业

1、渔业发达: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北海道渔场),造船业发达,拥有庞大的捕捞船队。日本发展渔业实行捕捞和养殖并重。

2、农业单产高:日本耕地少,实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施用化肥。

3、农业产值(量)

2002年农业产值约为516.7亿美元,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约占1.1%。农业构成中,主要农作物有大米、小麦、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花卉等。截至1999年,全国耕地面积约为487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2.9%。2003年农业从业人口为266万人,在总劳力6666万人中约占4.0%。近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1年2002年2003年

水稻905.7 888.9 —

小麦70 82.9 —

牛肉45.9 53.5 49.5

猪肉124.2 123.5 125.9

牛奶830 837.9 840.3

鸡蛋252.7 252.9 250.5

水产597.6 582.8 —

(资料来源:2004年日本统计年鉴、2004年第2期日本统计月报)

2006年1月农业从业人口为216万人,在总劳力6269万人中约占3.4%。

2005年,日本主要农牧渔业产品的自给率如下:

水稻(95%)小麦(14%)大豆(5%)蔬菜(79%)

水果(41%)牛肉(43%)猪肉(50%)鸡肉(67%)

牛奶(60%)鸡蛋(94%)水产(50%)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五、工业

1、工业分布: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原因:日本原料燃料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2、工业部门:主要有机械制造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等。2006年1月工业从业人口(制造业、建筑业、矿业)为1417万人,在总劳力6269万人中约占26.8%。

3、工业产量

2003年2004年2005年

粗钢(万吨)11051.111271.611248

轿车(万辆)847.8872.4901.6

液晶单元(万个)482355559255767

手机(万台)6107.85056.1—

个人电脑(万台)878.7905.9898.2

半导体(亿日元)3883844911—

(资料来源:《东洋经济》2005年经济统计年鉴、日本经济产业省网站)。

2003年工业产值(制造业、建筑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约占38.6%。工业部门的构成主要有机械制造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等。2003年工业从业人口(制造业、建筑业、矿业)为1787万人,在总劳力6666万人中约占26.8%。以2000年工业生产指数为100计算,2001年为93.2,2002年为92,2003年为94.9。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目前GDP占世界总量的14.4%,占亚洲的60%。截至2006年底,外汇储备达8787亿美元,为世界第一;拥有1.5万亿美元海外资产,是世界最大债权国;2005年贸易总额为11168亿美元,居世界前列。日本国民经济构成特点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占主要地位,且在产业中所占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占较重要地位,但比重将继续下降。高新技术和现代农业发达。

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约4566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35000美元以上。

六、第三产业

1、服务业

服务业近年发展迅速。服务业的主要构成包括:机械设备等的长期租赁、信息服务、广告等。2006年1月从事服务业人口为1856万,在总劳力人口6269万人中约占29.6%。

2002年和2003年,主要服务业产值分别约为10兆日元和10兆3000亿日元,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分别约占2.3%和1.9%。以1995年为100计算,2001年、2002年、2003年的服务业活动指数分别为107.9、107.7、109。

2、旅游业

2005年,日本接待海外游客673人次,创历史新高。主要旅游服务设施有各种规模的和式、西式及中式餐馆、温泉旅馆等。主要旅游点有:富士山、东京、迪斯尼乐园、箱根、大阪、京都、奈良、冲绳、北海道等。

2002年旅游业总收入为55830亿日元,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约占1.1%。2003年前11个月的旅游业总收入为46452亿日元。2002年旅游业收入中海外旅行收入为22652亿日元,同比增长6.9%。2002年和2003年外国人游客分别为524.4万人和521.9万人。

3、交通运输

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陆、海、空运输情况如下:

铁路:总长27400公里。已运营的新干线长1953公里,正在增建的为630公里,计划增建的为767公里。2002年客运量214.4亿人,货运量5659.2万吨。

公路:总长123.73万公里(截至2002年4月),其中高速公路8289公里。截至2003年9月,共有汽车7758.1万辆,其中货车759.4万辆,轿车4282.4万辆。2002年客运量575.54亿人,货运量53.39亿吨。

水运:截至2003年9月,各种商船数为6469艘,总吨位约371.7万吨。2000年海运客运量为46.85万人;2002年海运货运量约为7亿吨,同比下降1.5%。2002年内航货运量为4.58亿吨。截至2003年4月,港口总数为1084个。年吞吐量1亿吨以上的港口有:千叶、名古屋、横滨等。

空运:2003年前10个月国际航线客运量1179.9万人,货运量99.32万吨。国内定期航线客运量8152.2万人,货运量68.33万吨。日本机场分为四种,分别为第一种空港、第二种空港、第三种空港和其他空港,其中第一种空港指大型国际机场,目前全国共有5个,分别是成田、羽田、关西、大阪和中部国际机场;第二种空港共有26个,指大型国内机场,但大部分也有国际航线。

4、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2005年贸易总额约为11168亿美元。其中出口约5982亿美元,进口额为5186亿美元,贸易顺差796亿美元。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地区)数

约200个。

近年来进、出口额、差额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1年2002年2003年

出口额4051.5 4148.7 4699.5

进口额3511.1 3358.1 3811.8

差额540.4 790.6 887.7

(资料来源:2004年第2期日本东洋经济月报)

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机器、原油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车、电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中国、韩国、台湾、香港、德国等。

2005年日本同主要贸易对象的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及分别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出口额百分比进口额百分比

美国1348.9 22.6% 645 12.4%

中国803.4 13.4% 1091.121.0%

韩国468.8 7.8% 245.4 4.7%

台湾439.1 7.3% 181.9 3.5%

香港361.3 6.0% 15.8 0.3%

泰国226 3.8% 156.7 3.0%

德国187.6 3.1% 179.7 3.5%

新加坡185.5 3.1% 67.4 1.3%

英国151.7 2.5% 67.5 1.3%

澳大利亚124.9 2.1% 246.1 4.7%

印尼93 1.6% 209.4 4.0%

(资料来源:日本贸易振兴会网站)

5、对外投资

截至2003年9月,海外投资国家主要约有60个。2002年度(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投资额约38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1%。2003年度上半期(3月至9月)对外投资额约21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2002年度主要投资部门及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制造业40.2%,金融业35.3%,商业9.1%,服务业4.9%。重点投资的国家及地区为美国、欧洲、中国、新加坡等。2003年,日本在华投资企业超过26000家。截至2003年底,对华直接投资累计28401项,协议金额574.85亿美元,实际投入413.94亿美元。(资料来源:日本财务省网站、日本贸易振兴会网站)

我国从1979年开始使用日元贷款,截至2006年6月,日本政府已累计向中国政府承诺提供日元贷款协议金额约32078.54亿日元,用于242个项目的建设。截至2006年5月底,我国实际使用日元贷款约23864.13亿日元,已还本5753.46亿日元,付息5727.57亿日元,合计约11481.03亿日元,债务余额约18110.66亿日元。双方已原则同意于2008年前结束对华日元贷款项目。

七、主要城市

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丰田、下关、广岛、长崎等。

八、著名公司

索尼株式会社(SONY):1946年成立。资本额2995.9亿日元。2002年度营业额为7兆4736亿日元。业务范围包括音像、电视、信息通讯、电子部件等。现任董事长为出井伸之,社长为安藤国威。地址:日本国东京都品川区北品川6-7-3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MA TSUSHITA):1918年创建。资本额2587.37亿日元。2002年度营业额为7兆4017亿日元。业务范围包括音像、信息通讯、家庭住宅电器、产业机器等。现任董事长为中村邦夫。地址:日本国大阪府门真市大字门真1006号。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1937年成立。资本额3970亿日元。2002年营业额为15兆1063亿日元,销售量为616.8万辆。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现任董事长为奥田硕、社长为张富士夫。地址:日本国爱知县丰田市丰田町1号。

初中地理知识点:日本的气候

初中地理知识点:日本的气候 一、选择题 读日本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土南北狭长B.地形以平原为主 C.易受台风影响D.海岸线曲折 2.新潟冬季降水较多,主要是因其位于 A.冬季风的迎风坡B.冬季风的背风坡 C.夏季风的迎风坡D.夏季风的背风坡 3.小强今年暑假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不是真实的A.享受美味生鱼片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D.观赏郁金香 4.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是 ①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②四面环海,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降水较多③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起伏较大④植被覆盖低,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饮食和房屋上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读图,回答5~6题。 5.“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属于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其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0度,屋顶所铺的稻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合掌造”独特的结构适应了该地的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6.日本传统饮食被称为“和食”,具有浓郁的“海的味道''。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日本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B.日本捕鱼设备技术先进 C.日本的民族构成中,大和族占绝对优势,其好食海产品 D.日本四面临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完成7~8题。 7.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8.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B.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D.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多火山地震10.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国土的1/5为丘陵、山地 C.河流短而急,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D.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11.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B.地势低,多平原,耕地面积广

日本地理

日本的地理 日本与中国同处东亚,一衣带水,相互交往源远流长。加之其是亚洲唯一发达国家,名校众多,教育水平高。有很多学生选择这位近邻做为留学国家的首选。那么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日本是一个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的国家,下面学习谷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基本地理常识。 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以东,是太平洋上一个呈弧形的岛国。其领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组成,此外还包括众多较小的岛屿。 太平洋位于日本以东,日本海和东中国海将日本与亚洲大陆分割开来。日本与地中海以及北美的洛杉矶市大致处于同一纬度;而巴黎和伦敦的纬度则略高于北海道北端。 日本的总面积约为378,000平方公里,与德国、芬兰、越南和马来西亚大致相同。其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1/25,小于加利福尼亚州。相当于我国云南省面积,或者1/3个内蒙古自治区。 日本的海岸线各具特色,在一些地方,如千叶县的九十九里滨,长长的沙质海滩几乎呈一条直线,绵延伸展足有60公里;而长崎县的海岸则以半岛、水湾和近海岛屿为特征,如五岛群岛、对马岛和壹岐岛,都位于该县境内。

由于地壳的运动,以前的部分海岸线被海水所淹没,形成众多的水湾和峭壁,使得这一地区的海岸崎岖不平。一股称为黑潮(Kuroshio)(或日本海流)的暖流沿日本群岛南部向东北方向流动,它的支流—对马海流沿日本西海岸流入日本海。另一股称为亲潮(Oyashio)(或千岛海流)的寒流则沿日本东海岸从北向南流动,它的支流—利曼海流从北面流入日本海。暖流和寒流的交汇造就了日本近海水域丰富的渔业资源。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度。 日本的国土约有四分之三为山体所覆盖。本州中部地区被称为“日本屋脊”,许多山脉的海拔超过3,000米。 位于山梨县和静冈县的交界处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山。山梨县境内的北岳,海拔3,193米,是日本的第二大高峰。位于长野县和岐阜县境内的奥穗高岳海拔3,190米,横跨山梨县及静冈县的间之岳海拔同为3,190米,并列成为第三高峰。 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日本从最北端到最南端有多个火山区—通常认为有7个。在所有的火山中,约有110座为活火山,其中包括伊豆大岛上的三原山,长野县和群马县交界处的浅间山,以及熊本县境内的阿苏山。尽管日本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但在全球1,500座左右的活火山中,日本几乎占了1/10。 尽管火山会因其大规模的喷发而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时也创造出大量的旅游资源。例如,日光、箱根和伊豆半岛等一系列旅游胜地便以其温泉和诱人的火山美景而闻名遐尔。 正如所有这些火山所验证的那样,日本群岛下面的地壳极不稳定,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能量。因此,日本也是最易遭受地震灾害的国家之一。以日本的建筑行业为首的各行各业,也纷纷在减震避灾材料上大花心思,以求达到预防灾难或者减小灾难危害的目的,今年也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湍急的河流 山峦叠嶂的日本河流密布。绝大多数河流水流湍急,河水在流出山谷和盆地之后不久即汇入大海。黑部川便是河川径流“湍急”的极好证明,该河从其源头—海拔2,900米高的日本阿尔卑斯山奔流而下,仅流经85公里便汇入日本海。 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它从中部地区的山地出发,穿过新潟县,一路奔腾367公里,到达日本海。利根川是第二大河流,它流经关东平原融入太平洋。第三大河流是北海道的石狩川,全长约268公里。从高山奔流而下的众多河流对日本地形地貌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缔造了大大小小的山谷和盆地,在河流入海口附近形成了扇形的三角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安国市关汉卿学校马丽君 【设计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正在受到巨大冲击,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本着以上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适应未来的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但学生对

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以上都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飞跃。 作为刚刚步入初一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地理学习上可能存在差异性,基础弱特别是读图、识图能力差的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很必要,学业优良的学生会不满足于教材现有内容,会提出一些边缘性或更细的问题,教师不能限制其思考,在课堂上或课下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世界地理-东亚地理知识总结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臵: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臵: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 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臵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范围

世界地理概况填图完整

世界地理概况填图完整 第一部分:世界地理重要地理事物 大洲和大洋 1 ?读图1-1-1,填图并回答: (1) 将下列七大洲填写在图上: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南极洲 E 大洋州 F 北美洲 G 欧洲 (2) 将下列四大洋填写在图上: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2 .读图1 — 1 — 3,填图并回答: (1) 将下列大洲、海峡、岛屿的代号填写在图上: A 北美洲 B 亚洲 C 欧洲 D 白令海峡 E 冰岛 F 格陵兰岛 亚洲 世界地理概况填图完整 40* 60" HU" 11XF iiu 円 圈1-1-3北凉洋及關曲地区圈 40* 64T 80* 100" 12『 14『 闻 西经]BO 东经 160 2O U 两经 O B 东经血

读图1-2—1回答: B1-2-1 豪為團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半岛: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原:D ___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 , F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G ___________________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 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 。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L __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 ,P ________________ , Q ___________ , R ____________ , S ___________ , T ___________ ° (5)把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台湾海峡、曼德海峡、朝鲜海峡、苏伊士运河填在上图中。 答案:(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 (2)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大兴安岭乌拉尔山 (3)地中海北冰洋日本海阿拉伯海里海贝加尔湖孟加拉湾黑海咸海 (4)卾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

日本地理概况(全日文)

日本地理概况 日本の位置と面積 第一節位置と国土 日本はアジア大陸の東側に南北3,000kmにわたって、弧状に位置している島国である。日本の東と南西には太平洋があり、アジア大陸と日本の間には、オホ―ツク海と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がある。 日本は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を隔てて、中国、韓国、北朝鮮と向い合い、東は広い太平洋を隔てて、アメリカ大陸と相対している。北にはオホ―ツク海を隔てて、ロシアのシベリアがあり、南には太平洋を隔てて、フィリピンやインドネシアなどの国々がある。特に、朝鮮半島とは対馬海峡で、また樺太(サハリン)とは宗谷海峡で接しており、大陸や近隣の島々と極めて近い位置にある。こうした地理的条件は、大陸からの人間や文化の移動を容易にし、日本という国家の形成に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た。 日本と中国は「一衣帯水」の隣国であり、上海から九州の長崎まで約460海里、台湾省から日本の南西諸島の南端までは、約60海里しか離れていない。 日本は東経約123度(沖縄県の与那国島)から154度(東京都の南鳥島)、北緯約20度半(東京都の沖の鳥島)から45度半(北方領土の択捉島)の間にあり、首都東京は東経140度、北緯36度にある。 日本の国土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の四つの大きな島ほか、散在する4,000弱の島からなっている。これらは日本列島と総称されている。 国土の面積は約37万8,000km2である。北海道は本州の北にあり、九州は本州の南西にあって、四国は本州の南にある。その中で、本州の面積が一番大きく、全国面積の61%を占めている。ついで、北海道は22%、九州(沖縄県を含む)は12%、四国は5%をそれぞれ占めている。 日本の国土は、北から北海道、東北、関東、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沖縄の九つの地方に分けられる。これらの地方区分は地形などの自然的特性と地域の産業や歴史的変遷を基礎にして分けられたもので、行政上の地方区分ではない。 行政上では、日本は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県に分けられている。東北地方と関東地方には県が十二あり、中部地方には九つの県があり、近畿地方と中国地方には県が十、四国地方には県が四つ、九州地方には県が七つある。沖縄地方は沖縄県一つである。日本の都、道、府、県にはそれぞれ都庁、道庁、府庁、県庁が設けられ、その下に

世界地理概况练习(提分专用)

世界地理概况练习(提分专用) 一、选择题 (2019·齐鲁名校联考)“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1~3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1.B 2.C 3.A第1题,中国古代商船为实现顺风顺水航行,一般选择冬季从南方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由于吹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鱼类饵料丰富,是捕鱼的好时机;从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新加坡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并不盛产棉花。第2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第3题,“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②错;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④错。 (2019·武汉模拟)读图,回答4~5题。 4.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D.板块的内部 5.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 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解析:4.A 5.C第4题,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世界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第5题,仔细读图,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千米,约为海洋面积的40%,A错;全球陆地近2/3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B错;图中明显表明,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 000 m,而陆地平均高度约为1 000 m。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C对;大陆架的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 m,而全球海水平均深度为4 000 m,两者相差很大,D错。 (2019·郑州联考)如图为某半球30°~40°纬度带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完整版)日本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二、日本(oneP82、twoP104)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我国东面的岛国,东临太平洋, 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 北滨鄂霍次克海。 经纬度注意:135°E和140°E35°N和40°N穿过(2)范围:其领土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3)地形:①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才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为其最高峰 ②日本太平岩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神户、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③日本多火山、地震,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 和“地震国”,富士山便是一座活火山。 (4)气候:日本位于温带,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类型。表现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5)资源:日本多山,森林资源丰富 降水多,山间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 矿产资源贫乏,需从国外进口 石油:中东、东南亚 铁矿石:澳大利亚、印度、巴西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木材: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北美 2、经济特征 (1)工业(加工贸易型经济) 原因:对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依赖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 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日本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不利:①矿产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①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②较高的科技水平, ③以及岛国多深水良港等有利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家用电器、电子、造船、汽车、机械、 化学、钢铁、纺织、电力 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工业中心是东京和横滨) 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 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 濑户内海沿岸、 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2)农业 ①海洋渔业发达:最大渔场为北海道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 居世界首位。鱼产品是日本人习惯的肉食品。 ②种植业单产高:日本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 机械,发展水利。实行集约化生产,科技 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水稻是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米、蔬菜、畜产为日本农业三大部门。 3、主要城市和贸易 ①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海陆空交通的枢纽。 ②筑波为新兴的科学城。 ③京都和奈良为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④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 (2)服饰:和服与“洋”服并存 (3)建筑:和屋与“洋”房并存 5、发达的交通

日本地理知识点

日本地理知识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日本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属于北温带。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2、领土组成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 此外还有大约3000个小岛。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和神户是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日本国土面积的3/4;平原面积狭小,仅占日本国土的12%,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平原,面积仅1.1万平方千米。 2、气候 日本为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的季风气候与中国的季风气候相比,海洋性强,而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强。即日本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降水量较多。日本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量较大(因为冬季风越过日本海能带来一定量的水汽)。 3、河流 (1)流程短:信浓川(367公里)、利根川(322公里)

(2)流域面积小:利根川(16840平方公里),然后依次是石狩川(14330平方公里)、信浓川(11900平方公里)、北上川(10150平方公里) (3)落差大,水流湍急:日本多山地,因而使河流的落差很大,水流湍急,激流和瀑布众 多 (4)流量大:日本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大 (5)富水力资源:河流流量大,落差大 4、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贫乏:日本经济发展的原料、燃料大部分需要进口。 (2)水力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临近着名的北海道渔场。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学案)

世界地理——日本 班级: 组别: 姓名: 一、课标要求 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2、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高考定位 1、从考核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工农业发展状况等; 2、从考核形式上,多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题型选择、综合题皆有,但以综合题为主;结合热点问题如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考查该地区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三、重难点突破 【自主学习】 (一)自然地理特征 图一 图二 通过读图说明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与范围: 经纬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京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 海陆位置:日本东临________,西濒________、________,北临________、_________,南临_________, 与朝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海相望。 板块位置:位于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之间 领土组成:日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附近的众多岛屿组成,领海面积3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_________。 2、地形特征:(答题方法: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起伏) ①日本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_____面积狭小,中部为______________,四周为_____; ②地势____高____低,起伏_____。日本最高的山是_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 3、地质特征: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_板块的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______和______。 4、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北为_____________,南为 _____________ 气候特点:比同纬度地区降水__________,夏季气温_______,冬季气温_________,气温年较差小。 地理位置: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教与学目标】 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2、东亚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等特征。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6.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东亚位置和国家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

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东亚地形 沿40oN纬线剖面 3、季风气候显著 (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图),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的气压和风向 (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甲图)和亚热带季风(乙图)。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甲图哈尔滨各月气乙图东京各月气温 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和降水量的分配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摘要: 日本的地理环境, 自然面貌对铸造日本民族性格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并讨论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对日本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 。尊重自然, 尊重现实的特点, 形成了日本人对现实容忍的思维方式, 他们能面对各样的思想采取融和的立场,对社会规则采取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态度。岛国狭小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日本人在语言行为上更小心谨慎,注重细节和礼节,同时这种四面环海的包围状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家本位的思想及集团感。而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日本的发展,使得日本人在思想性格上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强的心态。这一切都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日本地理环境日本人的思想性格 日本作为“东方的西方”,日本民族是个极有特点的民族。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本尼狄克特指出:“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物这与日本的地理环境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就日本的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加以论述。 自然环境的多变与日本人的宽容忍耐,谨慎的性格 (语言,行为,遵规守纪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 境内青山层峦叠翠, 众多的湖、溪、河、川点缀其中, 岛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 四季景观美不胜收, 但是列岛的气象变化多端, 台风季节, 狂风暴雨无情袭击列岛; 寒冬季节, 日本是世界上降雪最大最多的地区之一, 富士山顶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加上火山、海啸、地震亦频仍发生……埃德温。赖肖尔说: “台风已使日本人习惯忍受自然灾害, 并能泰然处之。这种听天由命的思想甚至可以称之`’‘为台风心理状态, 但是, 其他自然灾害也助长了这种宿命论观点。因为大部分日本山脉是由火山形成的, 而且至今仍有许多活火山, 故有时还有火山爆发之灾。……由于江户( 东京旧名) 周期性地发生强烈地震, 人们普遍认为, 每隔六十年就要有一次大地震。总之, 日本人有一种承认自然可怕威力的宿命论思想, 但与此同时, 也锻炼出了在这种灾难以后重新开始奋发图强的巨大能力。” 1 生长在这样环境的日本人感觉灵敏, 性格即“宽容”又“忍 它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卧薪尝胆!包括这种勤奋,它不也是对艰苦的一种忍耐么?!日本人的忍,他是有某种目的为前提的忍!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目标忍耐很久,做很多准备工作,然后当时机来临的时候,达到最终目的。日本大街上,很安静,电车里很安静!其实日本人不喜欢那么张扬,他们不说不代表他们不想~~他们其实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会跟所有人都说出来~~也不会很张扬的表现出来~他们可能不会告诉你他们想去埃及旅行,他们只会在坐电车的时候开始算旅行的话要多少钱,然后下车的时候去车站那份找兼职的报纸,之后打工赚够去旅行的钱,等旅行回来之后告诉你他们去了埃及~日本人很沉默,特别是工作的时候,他们会先安静的想好,然后才有条例的去做~~他们不爱面子,只看实质!总是说日本经济大萧条~~也并非如此,只不过萧条的时候他们跟全世界说他们萧条的很惨!等他们经济恢复的时候,他们开始沉默了~~进入冥想状态,一声不出~~他们觉得,现在恢复了,我们在努力努力可能经济会更好!就业率更高,社会保障会更完善,不用跟世界说我们现在好了,忍一忍,忍一忍~~

日本地理知识相关内容

日本地理知识相关内容 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由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和北海道构成。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日本地理知识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内容 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由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和北海道构成。其中本州岛是日本大城市的聚集地,也是最发达的地区,从南到北分别有中国地区、关西地区、近畿地区、关东地区、东北地区等划分。 四国岛和九州岛的名称来由是战国时期,这两座岛上分别有九个和四个国家(分封诸侯),如今四国岛比较落后,而九州岛则是有着福冈、熊本、鹿儿岛等知名城市。 北海道因为在古代日本很少有人居住,属于近代开发的地区,所以并没有多深远的历史,但是旅游资源的丰富也让很多人倾心已久。 二.自然地理特征 1. 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2.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1.27亿)。 3.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4.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5.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6. 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1)海洋性强的原因:岛国,深受海洋的影响,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流经,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2)主要气候类型:本州岛中部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3)日本群岛东西两岸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原因? ①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大量水汽,受日本西岸地形抬升产生大量地形雨,降水较多,东岸则是背风坡。 ②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来,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而西部是背风坡。 (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自然灾害损失却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因:

日本地理概况

日本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群岛国家,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中国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等国相望。此外,在远离本土的西太平洋上还拥有少量小岛的主权。 2、面积和地区划分 包括北方四岛(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择捉岛)、竹岛等有争议的地区在内,日本国土总面积为377,887.25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但比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多数欧洲国家大。 日本的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公里,南北长3500公里。 日本的国土习惯上自北向南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8个地区。 3、山地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但是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4、河流和平原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5、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一 【教学过程】 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地形如何影响其他地理环境要素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 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高原、山地,平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强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人口稀少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 日本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一)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E~E,位于东半球。 N~N,位于北温带。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分解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1 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亚洲大陆东侧 B、南北成弓状 C、大约3600km D、四个大岛 正确答案:C 2 东京的位置是()。 A、东经138度,北纬36度 B、东经140度,北纬36度 C、东经138度,北纬38度 D、东经140度,北纬38度 正确答案:B 3 东京距离纽约的距离约为()。 A、8910公里 B、9550公里 C、8740公里 D、10850公里 正确答案:D 4 日本从北到南岛屿依次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正确答案:× 5 日本国土面积大约是中国的1/25。() 正确答案:√ 6 日本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四季及地形 1 日本神山“富士山”的海拔约为()。 A、3589米 B、3685米 C、3776米 D、4352米 正确答案:C

2 《雪国》的作者是()。 A、村上春树 B、夏目漱石 C、渡边淳一 D、川端康成 正确答案:D 3 日本森林覆盖面积约为()。 A、0.6 B、0.66 C、0.7 D、0.72 正确答案:B 4 日本入夏不久会出现梅雨期,且持续时间较长。()正确答案:√ 5 日本是世界上红叶最美的国家。() 正确答案:× 6 东京年降水量约为1400mm.() 正确答案:√ 7 日本地形复杂,河流短急,海岸线曲折。()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地形及人口 1 日本人口大约多少?() A、1亿 B、1.26亿 C、1.56亿 D、1.97亿 正确答案:B 2 世界人口排名第三的国家是()。 A、印尼 B、印度 C、美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日本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根据 书中图文资料,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培养学 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增强珍视生命教育。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 工业布局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学会 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4.说出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特点;了解中 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日本工业的发展特点、成因及分布。 2.教学难点 (1)对日本位置特点的描述。 (2)对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分析。 三、教学策略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国经济、文化往来频 繁。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日本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学习。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

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 地图、图表和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评价地理 事物的基本方法;以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 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 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计学生小组研讨的问题。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学生课下自行查找关于日本文化的 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交往日益频繁,其发达的经济让我们羡慕,同时,我国国内各地反日情绪高 涨,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这到底是一 个怎样的国家?《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日本,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一下这个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关系的简单介绍,以及兵 法中提到的“知己知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学设计1

.精品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 .根据日本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根据书中图资料,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增强珍视生命教育。3.运用地 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工业布局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4.说出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以及化特点;了解中国和日本的化交流。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2)日本工业的发展特点、成因及分布。2.教学难点(1)对日本位置特点的描述。(2)对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分析。三、教学策略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国经济、化往频繁。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日本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地图、图表和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以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学生小组研讨

的问题。2.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学生课下自行查找关于日本化的资料。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交往日益频繁,其发达的经济让我们羡慕,同时,我国国内各地反日情绪高涨,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日本,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一下这个国家。设计意图: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关系的简单介绍,以及兵法中提到的“知己知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第一环节: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教师:要想了解一个国家,我们一定要从它的位置和范围说起,之前已经学习过如何了解一个大洲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14至16页的字内容以及地图和图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找到几种表述日本位置特征的方式?2.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什么特点? 3 .你能说出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吗?这种特点对于日本有什么影响? 4 .你能用板块构造学 说解释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吗?多火山、地震对于日本有什么影响(要找到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你有好的策略帮助日本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吗? 5 .中国也是个多地震 的国家,你知道地震临时应该怎么做吗?学生回答预测:这部分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得出答案,所以学生回答不全面是正常的,教师要不断地加以引导,最后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