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1 古诗三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三首古诗相关的资料介绍。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通过注释,联系生活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绝句》所表达的季节美景。

教学难点: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古诗的作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简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rónɡ yàn yuān yānɡ

融燕鸳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课件出示)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融,燕,鸳,鸯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

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融”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边的“虫”,横变提。

“鸳”上面的左面不要多写一横。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1)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日的照耀下,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范读——齐读)(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温暖柔和的春风。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的香味。)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

(3)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

(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课件出示: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

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

(4)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

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

绝句绝句

杜甫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碧鸟逾白,

一行白鹭上青天。山青花欲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今春看又过,

门泊东吴万里船。何日是归年。

七绝五绝

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分享!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

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6.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课件出示)

(1)画:画一幅画,画出春天的美景,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绝句(五言绝句)

唐杜甫(诗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中诗配画,注释,资料介绍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春江晚景》图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huì chónɡ lú yá

惠崇芦芽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芦”边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

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

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课件出示)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