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城市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

2014城市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

2014城市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
2014城市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

1、个人、社会身份、社会角色的社会学概念

个人的理解:个人是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在社会关系中的共性和特殊性基础上的个体差异。个人构成要素:自然要素(体形、外貌、年龄、性别、种族和气质等)和社会要素(出身、社会地位、党派、职位、身份、思想情操、价值趋向、社会观念、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科学文化素养等)

社会身份:人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1)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身份:如:在家里——父母的孩子;在学校——学生;在社区或村庄里——居民或村民。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首先是个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2)人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个人社会化的内涵、四种关系网络的概念、群体社会成员互动

个人社会化的内涵:个人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和不断地适应、认识社会已达到改造社会的过程。个人社会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个人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内化而习得社会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念和发展个性、完善心理品质,以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传承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②个人通过能动地释放、外化自己的社会属性、本质力量,积极参与和影响社会生活,创新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因而,个人社会化是个人学习、适应社会和参与、影响社会的统一。

四种关系网络的概念:

群体社会成员互动:社会互动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近、接触等方式而发生的交往作用的过程。社会互动的过程从最一般意义上来看,主要有三个阶段:①接近与接触阶段;②理解与了解阶段;③调整与反应阶段。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有:①生物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社会因素;④文化因素。

3、邻里的概念、特殊性、社会功能

邻里的概念:邻里是一个互动的社会群体,它的特殊性(感觉特征性更为确切)表现在:

①地缘性。邻里是以地域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邻里间的互动首先需要有住在左邻右舍的地缘条件。离开地缘上的联系,不可能形成邻里的群体。

②感情性。邻里不是经济实体,也不是政治实体,而是以感情为基础结合起来的基本群体,没有相互之间的友好往来,没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富有人情味情感交流,即使地域相近也行不成邻里。

③非正式性。邻里不是按照正式规范及要求建立起来的,而是受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制约的,因而它具有一般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邻里的社会功能:邻里的社会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①相互支持的功能。主要指邻里之间相互提供保护和支持,使邻里之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②社会化的功能。指邻里间能形成一种价值氛围并以此教化邻里间的居民儿童。

③社会控制功能。指通过有关活动与规范约束居民行为,调整居民关系,维持社区的一致性。

④交流的功能。在邻里间,人们一般能找到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对象。人们业余时间有事无事走门串户就是在不自觉地实现着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从而带来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并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

4、社区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效率、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

社区的概念;社区是由地域、人口、区位、结构与社会心理五大要素构成的区域化社会。其涵盖很广,小至群落社会,大至国际性社会,只要符合上述要求与特征的均属于社区的范畴。P65~70

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有五大要素构成: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P66~70

社区的特点:社区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点:

①它有一群按地域组织起来的人群;②这些人口程度不同地深深扎根在他们所声息的那块土地上;③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效率:效率:社区的效率包括居住效率、生态效率、运行效率和积累效率。其中,居住效率是指社区内建成区的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量的多少;生态效率是指居民在活动中利用生态的情况;运行效率是指社区内承载和处理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种社区流的能力及单位时间内社区流的流动量。

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

5、现代社区研究的三个方向、社区的静态系统构成

现代社区研究的三个方向:

①针对社区结构和社区动态的本质内容展开研究;

②把社区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研究相关影响;

③选择社区生活的某些侧面进行研究。P72~74

社区的静态系统构成:

社区的静态系统是指社区由自然环境、人口、组织与文化共同复合而成的静态结构。P74~88

6、社区组织的分类、组织、管理模式

社区组织的分类:

①根据构成要素特性和成员关系的不同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②根据组织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

③根据组织的利益分配类型可分为:互利组织、工商组织、服务组织和公益组织;

④按照权威类型可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组织和规范组织;

⑤我国常见的组织分类: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科文组织、宗教组织、群众组织等。P80

社区组织形式:社会组织一般都会包括以下要素:机构、章程、成员及其关系、场地和设备等。

社区组织的管理模式: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社区组织的管理划分为以下三类:家长制管理模式、科层制管理模式和系统管理模式。

7、社区文化的定义、构成、变迁

社区文化的定义:

①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认为:社区文化可以说是某一社区内的居民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对环境——物质的、象征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的总成绩。

②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认为:从功能的角度考察,社区文化应包括经济、教育、政治、法律与秩序、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及娱乐八方面。

③美国社会学家桑德斯则认为:社区文化存在于语言文字、共同象征、知识信仰、价值体系以及有关行为程序中的惯例、规划与特定方式当中。P84

社区文化的构成:语言、习俗、道德和法律、宗教P84~87

社区文化的变迁:

①内因:社区由于自身生存条件(如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而引发的社区文化的变迁。这同成员的心理素质、观念意识等直接相关,并常常呈现出独特的复杂性与偶然性。

②外因:由于外来文化的侵入而导致社区文化的变迁。其一般过程为:两种文化经过冲突和竞争,然后达到融合、同化或是隔离的结果。其中,文化的隔离可以从文化传统深厚的外来移民社区与流入城市的长期并存中得到印证,而文化的同化则要看冲突与竞争双方的强势与弱势之分,以及以何种文化为主同化和融合另一种文化。P87~88

8、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社区变迁的主要范畴、大致分类、一般特征

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瞬间的过程,而是整个社区系统运动变化的基本过程。社区内互动的基本形式有:合作、竞争、冲突、协调、同化等。

社会变迁的主要范畴:①社区阶级结构的变迁;②社区职业结构的变迁;③社区组织的变迁;④社区文化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变迁。P94~95

社区变迁的大致分类:

①按照经历时间的长短划分为:长期变迁、循环变迁和短期变迁;

②按照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超社区变迁、全社区变迁和局部社区变迁。P96~97

社区变迁的一般特征:

①社区中的社会产品数量一般都呈上升或是增加的趋势,而自然资源却令人担忧地处于衰减的趋势。

②社区中价值体系的神圣性在逐渐消失,世俗性与功利性则开始增强。

③社区逐渐由较同质性转化为较异质性。

④社区成员间的关系逐渐由较初级转化为较次级,原先不计利害的全面交往关系正在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契约式的片面交往关系。P97~98

9、社区发展的基本模式、原则

社区发展的基本模式:系统模式、均衡发展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

社区发展的原则:①民主的原则;②解决问题的原则;③自力更生的原则;④全体参与的原则;⑤自下而上的原则;

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原则。

10、住区规划、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同不同处 P103~105

1)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两者的联系: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住区规划作为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和内容构成,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与载体,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两者的差别:与原有的住区规划的理念相比,社区规划在地域界定、规划工作方式、核心内容、规划目标、关注层面、社区成员参与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

比较项目住区规划社区规划

地域界定与行政区划没有直接关系与行政区划有直接关系

规划视角城市规划领域以社会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视角

规划目标以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为主要目标以促进社区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

规划核心内容住区物质环境设施的规划、更新与完善通过物质规划手段达成社会目标,从本质上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增强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社区归属感与互动联系

规划关注层面住区物质环境与设施,社区成员的活动方式社区成员间的互动、社区成员与社区物质环境设施

间的互动、社区组织的运行等

规划工作方式自上而下,以设计图纸为媒介与依据进行建造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以社区发展策略与规

划条例为依据,进行民主讨论与协商

规划师角色置身社区之外的理性规划者;以建筑师、规划

师、景观建筑师为核心的规划精英组织

由社会工作者引导,并由规划精英、业主、开发人

员共同参与组织;与社区成员有一定的沟通,比较

深入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同时保持规划师的理性

人群参与度住区成员参与度很小或不参与社区成员在一定的程度和限度内参与

2)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

社区规划所面对的实质上是城市整体空间的有机构成和城市人居环境的子系统,这必然会受到已相对规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将城市规划看作是影响社区建构的重要外部因素;与此同时,两者作为决策——实践的连续统一体,不但在规划的内容上有诸多相通之处,在操作层面上也面临着共同的困境。

比较项目社区规划城市规划

规划层面从微观层面上关注社区的社会、空间和经济属

性,作为城市规划范围的子集合,与城市规划的

内容有所交叉和重叠

从宏观层面上关注城市总体的社会、空间和经济

属性,及其同所在区域的关系

规划原则是规划公平原则的具体表现——通过政府的力量

与社区力量的结合,与市场力量达成平衡

在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力量之间谋取平衡的原

则,与社区规划大体一致

核心内容实质上属于一种社会规划,偏重于微观社会效

益,如社区成员间的互动、社区成员与社区物质

环境设施间的互动以及社会去组织的运行等

实质上属于一种空间规划,偏重于宏观经济效益

的整体平衡

组织编制既可以由政府来组织编制工作,也可以由社区成

员或是组织来承担主要由政府、建设单位等来组织编制工作评价的对象既包括社区组织、成员素质、社区工

规划评价作等软件环境的建设成果,也包括公共设施、社

区环境等硬件建设环境的建设状况

评价的对象是城市各类资源和设施在空间配置上

的综合效益

11、城市规划视角的完整社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P108

城市规划范畴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内容除了核心的用地、建筑和空间问题外,还需要考虑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发展动力源:从促进社区发展的力量上来看,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应该通过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力量的均衡来推动社区的健康发展。

②规划过程:从规划过程与关注的内容来看,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过程应该是:规划师和社区工作者观察社区的物质环境设施、成员及其互动、社区组织运行等内容,然后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组织公众参与,听取和采集成员意见,在发现社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继而通过改善社区环境设施、调整组织机构等途径,有效地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品质,切实保障社区有序健康地发展。

③人群需求特征:社区成员有不同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人群所组成,不同人群间互动特征的显著差异产生了千差万别的需求,社区规划必须对社区静态系统中的人口构成等有明确的概念和清晰的把握。

④社区类型:明确规划社区的现属类型,并研究预测社区向哪种类型方向发展。

12、城市社会分层的定义、标准 P110~112

城市社会分层的定义:社会分层指一个社会中的社会阶级和社会地位的等级组织与划分。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一群人,则称为一个社会阶层。城市社会阶层并不是人为划分的,而是自然形成的,通过社会流动来实现。

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划分社会阶层的三个标准:财富、威望和权力,即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这三条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

13、城市社会空间隔离的概念、形态

城市社会空间隔离的概念:空间隔离,又称空间区隔,是最为截然分明的城市空间分异形式。美国社会学家布劳认为,隔离指的是一个群体或阶层与其他群体或阶层没有社会接触的成员的比例。罗伊认为,隔离指城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俗、文化水准或财富差异等原因,相类似的聚居于一特定地区,不相类似的团体彼此分开的状态。隔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空间上的隔断;②群体间没有社会交往。城市空间隔离最显著的表现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上。

城市空间隔离的形态:

①城市总体形态模式:主要有三种城市要素:飞地、动枢和差异地点。

②街区形态模式:主要表现在“防卫社区”的形态。

14、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方向 P162~163

①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

明确国家老龄化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等内容,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导思路。

②通过“老有所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首先解决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其次加快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三项改革,其核心是整顿药品市场秩序,打破垄断,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加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全面改善医疗条件,实现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并将此纳入社会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一方面城镇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农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确保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从而在全社会扩大医疗覆盖面。

③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

一方面加快社区的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则要以社区为中心和单元,按一定的标准规划和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④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路线

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作用有机组合起来,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统一起来,使之发挥最佳效用。

家庭养老首先面临着居家养老环境的营建。住宅设计要充分方便老年人,社区规划则要面向老年人安排必要的活动场所与公共设施。

社会养老则可以把有条件的敬老院建成综合性、多功能、面向农村老人的社会福利中心,并完善现有的社会救济和五保户供养制度(五保是指有吃有穿有住有医有葬)

⑤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一种健全、可持续的方式为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进一步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重视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工作,保证养老金的全额按期支付,并探索以国债形式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的可能性途径的等等。农村则可以逐步推行以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以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需要将非正规经济中的老龄弱势群体纳入医疗卫生和福利保障的覆盖范围。

⑥老年人就业的举措:与就业中的年龄歧视作斗争;向老年工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通过技能培训和就业条件改善来延长工作生涯等。

15、我国城市规划公共参与的形式 P180

《城乡规划法》中提到的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听证会、讨论会和公告、公示等。

实际操作中需要更多的配套法律和地方法规来因地适宜地推行,建构适合地方特点的公众参与体系。

①规划编制阶段的公众参与。规划编制阶段的公众参与主要包括:规划调研中即草案完成后的公众意见调查,规划编制进行中也可邀请居民代表参与讨论,协商合作完成。

②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规划实施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规划许可、规划执行和规划评估。规划许可环节主要采用公告、听证会和展览的参与形式。规划执行环节主要采用现场公告、公众监督举报、公众意见征询等参与形式。规划评估环节则由政府的规划管理部门组织周期性的研究总结,考察规划实施和规划方案的对应性以及规划实施后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包括评估细则的公示、公众意见征询和评估结果的公示等。

3、结合一个具体城市谈城市居民老龄化的形成及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老龄化反映的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若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是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该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1、我国老龄化特征

(1)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2)老年人口数量巨大

(3)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

(4)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老龄化

(5)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模式演变

2、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

(1)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

(2)医疗保障问题的凸显

(3)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冲击

(4)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关注

3、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方向

(1)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

(2)通过“老有所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3)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

(4)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

(5)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济南市是全省乃至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2008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90万人,比2000

年增长了30%,占全市总人口的15%,位居全省第二位,并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6万人。预计到

202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0%以上,到2050年,将占到40%左右,每两个劳动适龄人口就将供养一个

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加以应对。

一、济南市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轨迹与现状特征

(一)老年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

(二)人口老龄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人口老龄化存在明显的城乡地域差异

(四)人口高龄化凸显,- 94 岁老年人口比重显著提升

(五)劳动年龄人口日趋老龄化

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计划生育政策

(三)生育意愿

(四)不孕不育疾病

三、破解人口老龄化困局的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但它对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难

题,变不利为有利,成为济南市乃至全省、全国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调整现行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

将目前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统一调整到二孩水平。

二孩生育不仅有利于家庭养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延缓人口老龄

化,减轻社会抚养负担。理论和实践都已表明,现在是调整人口政策的最佳窗口期,应尽快将生育数量统一

到二孩生育上来。

(二)关注人口迁移,加快新移民的城市融入进程

城镇流动人口多为年轻人,其中不乏大学毕业生。如果能引进这些外来年轻人口,一方面能够缓解人口

老龄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活力。对于新移民的城市融入,首先应加强立法,促进

其城市融入的进程。

(三)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

不孕不育尽管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关键因素,但日益增长的不孕不育率,将成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不

容忽视的因素。因此,要破解人口老龄化的困局,需要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提高人口生育水平。

(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老化和短缺,从而给社会生产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会迫使产业

结构升级,转向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促使提高经济活动人口素质。具体而言,当前应围

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着眼于提高经济活动人口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将人口年龄结构的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优势。一方面,政府应围绕新型城

镇化的要求,照顾到产业发展的大局,对进城新移民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另一方面,鼓励高素质劳动力辐射到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使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知识水平。

(五)投资人口健康,强化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政府应加大人口健康投资的力度,提高人口身体素质。首先,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再次,提高城镇社区全科医生基本素质;最后,积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劳动者体质。

2014年广西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答案(7月12日新题库)

成绩没有显示,点击这里刷新考试结果 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总分:100分 考生考试时间:11:13 —12:01 得分:100分通过情况:通过 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考试结果 1 . ( 2 分)风险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 A. 判断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对单位组织的影响 B. 完成风险的分析和计算 C. 完成风险的分析 D. 完成风险的分析和计算,综合安全事件所作用的信息资产价值及脆弱性的严重程度,判断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对单位组织的影响,即安全风险 你的答案: D 得分:2 分 2 . ( 2 分)TCP / IP 协议层次结构由()。 A.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组成 B.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组成 C . 以上答案都不对 D .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你的答案:D 得分:2 分 3 . ( 2 分)不能有效减少收到垃圾邮件数量的方法是()。 A . 安装入侵检测工具 B. 采用垃圾邮件过滤器 C. 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留下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 D. 收到垃圾邮件后向有关部门举报 你的答案:A 得分:2 分 4 . ( 2 分)以下关干操作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实时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其特点是资源的分配和调度时首要考虑效率。 B.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为分布计算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它支持分布系统中各个计算节

点协同工作。 C. 分时操作系统为每个终端用户分时分配计算资源,每个终端用户彼此独立,感觉在 独立使用整台计算机。 D. 操作系统负责对硬件直接监管,对内存、处理器等各种计算资源进行管理。 你的答案:A 得分:2 分 5 . ( 2 分)国家顶级域名是()。 A. net B. com C. cn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你的答案:c 得分:2 分 6 . ( 2 分)windows 操作系统中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可以安装程序并访问操作所有文件,也可以对系统配置进行更改的用户帐户是()。 A. 来宾账户 B. 管理员账户 C. Guest 账户 D. 受限账户 你的答案: B 得分:2 分 7 . ( 2 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集合体? A. 3G与LAN B. 3G与WLAN C. 2G与3G D. 3G与WAN 你的答案:B 得分:2 分 8 . ( 2 分)若Word 文件设置的是“修改文件时的密码”,那么打开该文档时若不输入密码,就会()。 A.不断出现提示框,直到用户输入正确密码为止 B.以普通方式打开文档,允许对文档修改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2014年教育学考试真题

2014年教育学考试真题 一、单項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人类的教肓活动与动物的教肓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肓具有( ) A.延续性 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 答:C 2. 决定教肓领导权和受教肓权的主要因素( )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答:D 3. 当代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肓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答:D 4. 德国教肓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肓目的,这种教肓目的论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性 答:B 5. 在学校教肓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肓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答:D 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实施 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答:A 7. 根据《基础教肓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 分科课程 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 综合课程 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答:B 8.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易度 E. 区分度 答:B 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A 10.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答:D 11.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肓的方法是( ) A. 榜样示范法 B. 品德评价法 C. 实际练习法 D. 情感陶冶法

信息技术模拟试题

信息技术模拟试题 篇一:2015信息技术模拟试题-2 2015年沈阳市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信息技术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 做第I卷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从信息的一般特征来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B.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下列用于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正常工作,实现用户操作的计算机软件是()。 字处理软件操作系统安全卫士 D. 瑞星杀毒软件

3. 城市大部分的十字路口都采用电子警察拍照的方式来约束闯红灯的现象,这个拍照的过程属于() A.信息处理B.信息采集C.信息加工D.信息储存 4.在ASCII字符编码表中,字符“A”的ASCII码是65,字符“d”的ASCII码是()。 5. 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若要选定多个不连续排列的文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按住Ctrl键,单击文件逐个选定 B.按住Shift键,单击文件逐个选定C.按住Alt键,单击文件逐个选定D.按住Shift键,右击文件逐个选定 6.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同学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讨论与交流,下列可以进行实时交流的工具是()。 A. E_ 7.下面是收集到的素材文件①紫荆花.JPG、②月光曲.WAV、③按钮.PSD、④荟萃园.BMP、⑤健康讲座.MPG⑥生物实验.SWF,可以用Photoshop CS 进行加工处理的文件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③④⑥ 8. Word文档编辑时,对于插入文档中的图片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 A.放大或缩小 B. 剪裁 C.移动 D.修改图片中的图形 9.在Excel中,数据筛选的功能是()。 A.只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隐藏其它 B.删除掉不符合条件的数据 C.对工作表数据进行分类D.对工作表数据进行排序 10.要

2014年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Word部分和答案

2014年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练习题库 Word部分(108题) 1、在计算机键盘操作指法要求中,空格键由什么手指来控制(C ) A.右手食指 B.左手食指 C.大姆指 D.小姆指 2、在输入中文标点符号时,要处在什么状态下(B ) A.半角状态 B.全角状态 C.大写状态 D.数字锁定状态 3、一般情况下打开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后.窗口的最上端是( A ) A.标题栏 B.菜单栏 C.工具栏 D.状态栏 4、隐藏当前应用程序的窗口而又保持程序运行状态,可以按程序窗口上的什么按钮(A ) A.最小化按钮 B.最大化按钮 C.关闭按钮 D.还原按钮 5、在汉字"全拼输入法"使用中,要向后翻页寻找同音字,可以按键盘上的什么键( B ) A."-"键 B."="键 C.空格键 D.回车键 6、下列操作中,能在各种输入法间切换的是:(A ) A.用Ctrl+shift键; B.用Ctrl+空格键; C.用shift+空格键; D.用Alt+空格键; 7、Word文档的扩展名是( C )。 A. Txt B. Bmp C. Doc D. Htm 8、Word中,如果选定的文档内容要置于页面的正中间,只需单击工具栏上的( B )按键即可。 A)两端对齐 B)居中 C)左对齐 D)右对齐

9、做复制操作第一步首先应( B ) A)光标定位 B)选定复制对象 C)按CTRL+C D)按CTRL+V 10、在Word2000编辑文本时,为了使文字绕着插入的图片排列,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A )。 A. 插入图片,设置环绕方式 B. 插入图片,调整图形比例 C. 插入图片,设置文本框位置 D. 插入图片,设置叠放次序 11、Word 2000中,如果用户选中了大段文字,不小心按了空格键,则大段文字将被一个空格所代替.此时可用( C )操作还原到原先的状态. A. 替换 B. 粘贴 C. 撤消 D. 恢复 12、当前活动窗口是文档d1.doc的窗口,单击该窗口的"最小化"按扭后( A ). A.不显示d1.doc文档内容,但d1.doc文档并未关闭 B.该窗口和d1.doc文档都被关闭 C.d1.doc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其内容 D.关闭了d1.doc文档但该窗口并未关闭 13、在WORD2000的编辑状态,打开了"w1.doc"文档,把当前文档以"w2.doc"为名进行"另存为"操作,则( B ). A) 当前文档是w1.doc B) 当前文档是w2.doc C) 当前文档是w1.doc与w2.doc D) w1.doc与w2.doc全被关闭 14、在WORD2000的编辑状态,利用下列哪个菜单中的命令可以选定表格中的单元格(A ). A)"表格"菜单 B)"工具"菜单 C)"格式"菜单 D)"插入"菜单 15、在word2000的编辑状态,被编辑文档中的文字有"四号","五号","16"磅,"18"磅四种,下列关于所设定字号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 A) "四号"大于"五号" B) "四号"小于"五号" C) "16"磅大于"18"磅 D) 字的大小一样,字体不同 16、在Word2000编辑状态,输入(C )后会产生段落标记。 A)句号 B)Tab C)Enter D)Alt+Enter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版)知识分享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 版)

城市社会学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不定项选择题论述简答时间:6月3日晚 第一章 城市社会学概述 1城市概念的关键理解: 1)人口聚集(城市和城市社会组织行成的基础) 2)非农生产(区别于农村,体现社会分工) 3)市场(城市运作的经济动力) 体的城市社区,而多元城市社区的结合构成了城市社会这一开放性社会系统。若从主体与客体角度看,是人与自然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若从地狱共同体的角度,是多类社区的有机结合体;若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是古代、近代、现代城市更替的社会有机体。 4经典社会学的城市观点: ?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1)礼俗社会: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人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彼此冷漠,互不关心。 ?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⑴机械联结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是乡村的特征; ⑵而有机联结是城市的特征,它是建立在相互差别基础上的依赖于复杂的劳动分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 ★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城市的特征,是破坏传统社会整合性的力量和建立新型社会聚合力的基础。他认为城市内的社会差别和个性发展,是保持社会聚 ?齐美尔的城市精神生活 ⑴主要观点:城市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节奏较快、社会组织严密、时间观念强、感官刺激强烈,个人应学会适应城市。在他看来,都市是完全不同于乡村的世界,都市的制度和过程改变了人的心理、性情和行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性的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必须适应都市。 ⑵齐美尔指出出现代生活最深刻的问题是个人面对都市中的各种力量、传统、文化和技术如何保持存在的自主性和个体性,个人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力量。 认为同农村人的偏狭、封闭相比,都市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是与这种自由相伴而生的是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⑶齐美尔认为都市中的“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发展不平衡。在他看来,正是都市滋养和产生了现代两种形式的个人主义:第一都市将个人从各种压迫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赋予每一个个人自由和独立性;第二,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鼓舞下,另一种个人主义理想出现了。 ?韦伯的城市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 韦伯考察了西方和东方历史上的城市并加以比较,在1920年发表的《论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的完全城市社区”。他认为这种完全城市社区应该具备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方面的职能。它需要具备下列特征:①城市以贸易和商业为基础;②城市相对自治;③城市内存在一定的民间社团性组织和正式组织;④防卫力量。韦伯认为只有中世纪的城市才是完全城市社区。同时,他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政治、经济的互动不同,产生的城市也就不同。 5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早期探索:20世纪初传入我国,最早资料可查是1917年清华大学教授狄特莫指导该校学生在北京西郊对195家居民的生活费用调查。 第二章 城市社会学 1人类社会生命网:竞争、冲突、适应、同化 2社会生态平衡:帕克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生态和文化两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竞争是共生层次的基础,而沟通及共识是文化层次的基础的,两个层次是整个社会的两面。 3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总的来说,有三点:第一,帕克把城市看作一种分析单位。第二,帕克认识到日益以正规结构为其特征。第三,帕克强调城市生活的心理因素。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 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 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 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 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 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 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 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 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 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 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 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 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 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 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 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 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 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 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 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 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 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 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 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 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 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 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 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是学校 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 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 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 社会关系。 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 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 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 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 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 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 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 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 系。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 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 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 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 的关系。 19、癸卯学制——1903年修 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 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 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 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 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 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 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 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 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 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 的活动。 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 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 的基本要求。 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 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 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 段。 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 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 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 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 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完整版含答案)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D )。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U盘和有病毒的U盘放在一起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防病毒的软件,并常更新 2、一个512MB的U盘能存储字节(Byte)的数据量。 A.512×8 B.512×1024×1024 C.512×1024 D.512×1024×8 3、计算机病毒是 A.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B.一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 C.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 D.可传染疾病给人体的 4、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 A.二进制码 B.八进制码 C.十进制码

D.十六进制码 5、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断电后正在处理的信息会丢失的存储器是 A.RAM B.ROM C.PROM D.EPROM 6、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 A.生物技术 B.媒体技术 C.通信技术 D.传播技术 7、内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能存储大量信息 B.能长期保存信息 C.存取速度快 D.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8、二十世纪末,人类开始进入 ( C )。 A. 电子时代 B. 农业时代 C. 信息时代

D. 工业时代 9、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 一本书就是信息 C. 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1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C )。 A.报上登载的举办商品展销会的消息 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11、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D )。 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硬盘、网卡 12、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 A.编码技术 B.电子技术 C )。 C.通信技术

2014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考试新题汇总

2014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7月新考题分类版 一、单选题 1.(2分)一颗静止的卫星的可视距离达到全球表面积的(A)左右。 A.40% B.50% C.30% D.20% 2.(2分)数字签名包括(B)。 A.以上答案都不对 B.签署和验证两个过程 C.验证过程 D.签署过程 3.(2分)关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以下说法是错误的(B)? A.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中恢复。 B.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防预警、事件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应急结束。 C.我国信息安全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D.当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后,可按照程序结束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由处于响应状态的各级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生效。 4、(2分)为了减少输入的工作量,方便用户使用,很多论坛、邮箱和社交网络 都提供了“自动登录”和“记住密码”功能,使用这些功能时用户要根据实际 情况区分对待,可以在(B)使用这些功能。 A.实验室计算机 B.用户本人计算机 C.网吧计算机 D.他人计算机 5.(2分)具有大数据量存储管理能力,并与ORACLE数据库高度兼容的国产数据库系统是(A)。 A.达梦数据库系统 B.金仓数据库系统 C.神通数据库系统 D.甲骨文数据库系统 6.(2分)防范网络监听最有效的方法是(C)。 A.进行漏洞扫描 B.采用无线网络传输 C.对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 D.安装防火墙 7.(2分)无线网络安全实施技术规范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最多可以有(D)个字符? A.16 B.128 C.64 D.32 8.(2分)蠕虫病毒爆发期是在(D)。 A.2001年 B.2003年 C.2002年 D.2000年 9.(2分)如果某个网站允许用户能上传任意类型的文件,黑客最可能进行的攻击是(C)。 A.拒绝服务攻击 B.口令破解 C.文件上传漏洞攻击 D.SQL注入攻击 10.(2分)通过U盘在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窃取涉密信息、资料的是什么程序?(D)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2014信息技术模拟题一二三

模拟题一 一、选择题 1.在Excel中,一个工作簿可以包含( A )工作表。 A.多个 B.2个 C.3个 D.1个 2.在Word中, 可以将编辑的文本以多种格式保存下来。下列选项中, Word支持的常见的保存格式是( B )。 A.文本文件、.wps文件、位图文件 B..doc文件、.txt文件、.RTF文件 C..pie文件、.txt文件、书写器文件 D..wps文件、.bmp文件、.doc文件 3.Word是( A )软件: A.应用 B.程序设计 C.系统 D.动画设计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B )。 A.1943年 B.1946年 C.1940年 D.1970年 5.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 D )。 A.只能是文字 B.只能是图像 C.只能是声音 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像 6.要给某人发电子邮件,必须知道他的( B )。 A.电话号码 B.E-Mail地址 C.姓名 D.家庭地址 7.下面截图中所选单元格的名称是( D ) A.A1 B.A2 C.B1 D.B2 8.如果要浏览某个网站上的网页,需要知道( B )。 A.该网页的设计原则 B.该网站的地址 C.该网页制作的过程 D.该网页的作者 9.如果记不得文件保存的位置,利用计算机的( B )功能比较容易找到。 A.打印 B.搜索 C.运行 D.关闭 10.把电脑桌面上“我的电脑”重命名为“计算机”正确的做法是( C ) A.单击左键“我的电脑”图标 B.双击“我的电脑”图标 C.在“我的电脑”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选“重命名” D.在“我的电脑”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选“属性” 二、.判断题 1.Excel中,一个工作簿内最多只能存放三张工作表。 N 2.在Word中,利用“文件 / 另存为”可以达到备份文件的目的。Y 3.在浏览器的收藏夹中只能收藏一个网页。 N 4.文件的扩展名代表着文件的类型,不能随意修改或删除。 Y 5.一个文件可以没有主文件名,但一定要有扩展名。 N 三、操作题 01请打开本题工作目录下的Word文档"神龙本兰亭.doc",完成下列操作: 1.设置文档纸张大小为A4,上页边距为 2.5厘米,左页边距为3厘米;

2014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 7月新考题保过版

2014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7月新考题 保过版 一、单选题 1.(2分) 一颗静止的卫星的可视距离达到全球表面积的( A )左右。 A. 40% B. 50% C. 30% D. 20% 2.(2分) 数字签名包括( B )。 A. 以上答案都不对 B. 签署和验证两个过程 C. 验证过程 D. 签署过程 3.(2分) 关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B )? A.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中恢复。 B.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防预警、事件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应急结束。 C. 我国信息安全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 (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D. 当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后,可按照程序结束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由处于响应状态的各级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生效。 4.(2分) 为了减少输入的工作量,方便用户使用,很多论坛、邮箱和社交网络都提供了“自动登录”和“记住密码”功能,使用这些功能时用户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可以在( B )使用这些功能。 A. 实验室计算机 B. 用户本人计算机 C. 网吧计算机 D. 他人计算机 5.(2分) 具有大数据量存储管理能力,并与ORACLE数据库高度兼容的国产数据库系统是( A )。 A. 达梦数据库系统 B. 金仓数据库系统 C. 神通数据库系统 D. 甲骨文数据库系统 6.(2分) 防范网络监听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 进行漏洞扫描 B. 采用无线网络传输 C. 对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 D. 安装防火墙 7.(2分) 无线网络安全实施技术规范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 最多可以有( D )个字符?

城市社会学第3阶段测试题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城市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体现了城市社会问题的() A、普通性 B、特殊性 C、爆发性 D、复合性 2、在城市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中,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体现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特殊性原则 D、互动性原则 3、下列关于城市流动人口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量大 B、从事经济活动为主 C、短期停留 D、增长速度快 4、工人不愿意结构现有的报酬或劳动条件,自愿放弃失业,是()。 A、自愿性失业 B、非自愿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非结构性失业 5、劳动者暂时退出工作岗位,等待新的就业机会,反映的是()。 A、隐性就业问题 B、结构性就业问题 C、间断劳动就业问题 D、显性就业问题 6、功能主义者看来,贫困的原因是()。 A、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 B、利益争夺 C、社会快速变迁的结果 D、失业 7、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应有利于进行国内各地区的对比,反映的是指标编制的()。 A、主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8、下列关于城市发展模式描述错误的是()。 A、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模式 B、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 C、城市发展模式各国有统一的模式 D、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 9、从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看,城市发展模式可分为() A、外延粗放型发展模式与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 B、“外溢”式发展模式与“跨越”式发展模式 C、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D、要素自发式模式与制度先导模式 10、关于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发布日期:14年11月10日浏览次数:7302 2014年湖南省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2.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的形成机制是()。 A.建构B.顿悟C.试误D.强化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年龄阶段是()。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 4.某学生经常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运气属于()。 A.外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B.外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C.外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 D.外在、稳定、可控的因素 5.某学生把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获得的规则运用到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问题解决中。解释这种迁移现象的最佳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经验类化说C.相同因素说D.关系转化说 6.在读一首短诗时,某学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他又学习了几分钟。这种刚好成诵的附加学习,被称为()。 A.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C.过度学习D.掌握学习 7.某学生的广播体操训练表现为: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执行尚未达到自动化。从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来看,该生的广播体操技能处于() A.操作定向阶段B.操作模仿阶段C.操作熟练阶段D.操作整合阶段 8.某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对自己的阅读活动进行了一番安排:先掌握试题中的问题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监控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9.“在规定时间内个体发散项目数量的多少”这一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发散思维的()。 A.灵活性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0.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会影响观察者的行为。如果榜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观察者就会从中学会扬善抑恶。这种行为学习的机制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内部强化 11.下列心理评估方法中,属于标准化评估方法的是()。 A.自述法 B.评估性会谈法 C.观察法 D.心理测验法 12.在布卢姆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层次中,处于最低层次和最高层次的分别是()。 A.知识,评价B.知识,应用C.知识,综合 D.知识,分析 13.某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这时最为适宜的处置方法是()。 A.言语提醒 B.有意忽视 C.非言语暗示 D.暂时隔离 14.掌握学习所说的“掌握程度”通常要求学生正确完成评价项目的比例是()。 A.60—70% B.70—80% C.80—90% D.90—100%

-信息技术模拟考试题

信息技术模拟考试题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D )。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U盘和有病毒的U盘放在一起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防病毒的软件,并常更新 2、一个512MB的U盘能存储 B 字节(Byte)的数据量。 A.512×8 B.512×1024×1024 C.512×1024 D.512×1024×8 3、计算机病毒是 (B )。 A.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B.一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 C.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 D.可传染疾病给人体

4、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 (A )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A.二进制码 B.八进制码 C.十进制码 D.十六进制码 5、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断电后正在处理的信息会丢失的存储器是 (A) 。 A.RAM B.ROM C.PROM D.EPROM 6、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 (C) 。 A.生物技术 B.媒体技术 C.通信技术 D.传播技术

7、内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C )。 A.能存储大量信息 B.能长期保存信息 C.存取速度快 D.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8、二十世纪末,人类开始进入 ( C )。 A. 电子时代 B. 农业时代 C. 信息时代 D. 工业时代 9、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D)。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 一本书就是信息 C. 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1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C )。 A.报上登载的举办商品展销会的消息 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11、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D )。 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硬盘、网卡 12、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C )。 A.编码技术 B.电子技术 C.通信技术 D.显示技术

2014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及答案

2016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7月新考题 一、单选题 1.(2分) 一颗静止的卫星的可视距离达到全球表面积的( A )左右。 A. 40% B. 50% C. 30% D. 20% 2.(2分) 数字签名包括(B )。 A. 以上答案都不对 B. 签署和验证两个过程 C. 验证过程 D. 签署过程 3.(2分) 关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以下说法是错误的(B )? A.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中恢复。 B.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防预警、事件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应急结束。 C. 我国信息安全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D. 当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后,可按照程序结束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由处于响应状态的各级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生效。 4.(2分) 为了减少输入的工作量,方便用户使用,很多论坛、邮箱和社交网络都提供了“自动登录”和“记住密码”功能,使用这些功能时用户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可以在( B )使用这些功能。 A. 实验室计算机 B. 用户本人计算机

C. 网吧计算机 D. 他人计算机 5.(2分) 具有大数据量存储管理能力,并与ORACLE数据库高度兼容的国产数据库系统是( A )。 A. 达梦数据库系统 B. 金仓数据库系统 C. 神通数据库系统 D. 甲骨文数据库系统 6.(2分) 防范网络监听最有效的方法是(C )。 A. 进行漏洞扫描 B. 采用无线网络传输 C. 对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 D. 安装防火墙 7.(2分) 无线网络安全实施技术规范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 最多可以有(D )个字符? A. 16 B. 128 C. 64 D. 32 8.(2分) 蠕虫病毒爆发期是在( D )。 A. 2001年 B. 2003年 C. 2002年 D. 2000年 9.(2分) 如果某个网站允许用户能上传任意类型的文件,黑客最可能进行的攻击是( C )。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选文档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