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三【秦汉时期的政治】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三【秦汉时期的政治】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三【秦汉时期的政治】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三【秦汉时期的政治】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

三【秦汉时期的政治】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于殷。秦王嬴政灭东周国,又封一地给东周君,让他们“祭祀先祖”。材料反映出秦王嬴政()

A.受宗法传统影响B.极力推广分封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扩展王朝的疆域

解析:选A秦王嬴政让东周君“祭祀先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嬴政深受宗法传统的影响,故A项正确;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的目的在于让其“祭祀先祖”,而不在于极力推广分封制,且秦朝推行郡县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秦王嬴政加强中央集权的任何措施,故C项错误;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与扩展王朝疆域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昆明一中测试)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解析:选C A项说法绝对,错误;B项是元代行省设立的特点,故B项错误;以地理单元为郡范围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划分郡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D项错误。

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

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解析:选C依据所学,秦朝郡县制下,郡守与县令皆由皇帝任命,而非地方推荐,故A项错误;秦朝时采用“殿最”制考核官员,而非世代镇守,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便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县令由皇帝任命,而非郡守任命,故D项错误。

4.(2019·长郡中学调研)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

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表明秦朝()

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

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

解析:选A根据材料“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十余种”,表明秦律注重经济关系的调整,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秦律中农工商皆有涉及,故B项错误;农本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法律与经济的关系,故D项错误。

5.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形成B.权力结构的变革

C.思想专制的加强D.宗法观念的破坏

解析:选B封建经济并不能决定最高统治者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且封建经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成型,故A项错误;从西周至秦朝,古代中国的官制历经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由世袭变为中央任命,其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思想专制并不会影响皇帝与地方官员的关系,故C项错误;宗法观念的破坏只是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关系出现隔阂的直接而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6.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 A.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B.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

C.是宗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D.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解析:选B由材料“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知皇帝独尊的身份,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2019·柳州联考)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荼、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晚期多为同姓诸侯王,随着同姓诸侯王势力的增强,威胁到皇权统治,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的皇权加强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中消除边疆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8.(2019·唐山考试)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无为而治”的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解析:选A由材料“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权力的制约,防范封国的实力膨胀,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9.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成为一级地方长官B.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C.随意处罚违纪官员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解析:选B西汉的刺史负责监察,不是地方一级长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说明代表中央进行监察,具有明确的职责,故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刺史级别不高,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故D项错误。

10.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皇本纪》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

察御史

《汉书·百官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公卿表》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解析:选C根据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得出丞相因御史失职负责监督监察御史,这是汉朝某个历史阶段丞相的职权,并不是固定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逐一列举了秦汉监察制度的变迁,并未涉及监察的具体职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地方官掌握行政权,互不统属,并无高下之分,故D项错误。

11.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

解析:选B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题中的“微臣”“私臣”逐渐获得实权,这与汉代“中朝”的特点相符,B项正确。

12.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汉代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汉代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使一些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是在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选官制,没有体现人们的参政情况,故C项错误;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是在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京畿附近由中央内史直接控制外,其余地方在初并天下时分为36郡。汉初约有60郡,其中诸侯王国共占有40余郡,包括原秦王朝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诸侯王国“外有君臣之名,内有敌国之实”,汉天子所领仅15郡。

汉武帝以后,郡不断扩大,至西汉末年大郡领县30~50个,而诸侯王国,大国最多领10余县,小国仅3~4县,政治上的特权也被取消,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而已。郡与国属同一级行政区,往往郡国并称,实际郡大于国。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6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1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西周分封制的意图来考虑,西周通过分封同姓兄弟或亲信来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维护西周统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来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来概括;第二小问,从郡县制的作用来回答。第(3)问,首先是先叙述再评论,史论结合,要求对秦汉时期的政治变革有全面系统的把握,可将这一时期的变化分成秦汉、汉初、汉武帝三个时期加以评述。

答案:(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

关系: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形成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诸侯王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以后,郡得以扩大,诸侯王的辖区和权力缩小,中央集权加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帝国时代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秦汉实行郡县制;

秦朝统一文字;

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

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汉朝农书《氾胜之书》;

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

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

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

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

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

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

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务》;

海外贸易发达;

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

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如秦汉实行郡县制,罗马帝国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罗马帝国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罗马帝国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等。其次,明晰论证观点,对获得的信息结合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如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论题: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

阐述: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它们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行政制度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同时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法律体系,都有效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

示例二

论题: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

阐述:秦汉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秦汉和罗马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两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维护帝国的统一。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是“第一帝国时代”东西方帝国实力的体现,也维护了帝国的统治。

掌握这个好用的主观题答题方法,高考历史得高分

掌握这13个好用的主观题答题方法,高考 历史得高分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 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 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注意四点: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

2019届高三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专题训练

2019届高三历史 全国卷第42题专题训练 班号姓名1.(2011?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2012?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

第一讲先秦秦汉时期一、全国卷考情分析

式多样化(文、表、图),问题具有创新性。与前几年历史试题相比,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比较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就考查形式来说,文字性材料居大多数,文字性材料可分为表述性文字材料和原始性文字材料,选择题以表述性材料为主,非选择题以原始性材料为主。 3.就设问形式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背景类、原因类、说明类、比较类、影响类,非选择题以概括类、影响类、原因类为主。 4.就考查范围来说,全国卷比较注重中国史的考查;政治、经济和思想试题。 二、主干知识深度理解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2.分封制 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被封的诸侯在本国内同样对其属下进行分封,是为“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分封,是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衰落。秦朝建立后,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被废除。但是秦之后的王朝,仍有少数实行过分封制,但这主要是分封制的残余了。 3.宗法制 所谓宗法制,就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宗法制源自父系家长制。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一种等级隶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等级的大小宗关系,都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因此,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也成为政治上的共主。 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也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

高中历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教材分析: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概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 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重要地位。从纵向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横向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专题六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相映生辉. 应该在掌握不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理解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因此,理解掌握本专题内容很重要。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分析、评价历史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现在初中阶段,学生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高中历史出现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等名词,学生尤感陌生。 本课的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内容枯涩缺少趣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情绪营造愉悦的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图片、原始材料等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度建立的史实; 2、了解秦王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认识和理解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郡县制等重要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之处。 2、通过图片、文字和影像资料,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秦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的统一以及创建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评价秦王朝采取的“焚书坑儒”、“挟书律”等手段,认识严酷的思想文化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秦的迅速灭亡并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重点难点:

2011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小论文汇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 图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220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一、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开始 “削藩”,至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政权最终被推翻,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三、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由战到和。汉武帝时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南海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确立了加强对边疆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四、对外关系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五、文化方面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廷议与秦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廷议制度与秦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1212273 邢瑞彤 【摘要】廷议制度是秦汉时代朝臣议政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在秦汉政治史、思想道德教育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廷议作为秦汉帝国决策中枢进行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去对各种政策的决定和对君权的限制,它也是社会思政教育的掌舵手,对文化制度、思想教育的决策都起着重要作用。从礼制之议,到议经,再到阴阳之议,学术之议,无一不体现了廷议制度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将更加深入的探讨廷议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在秦汉时期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服务作用。 【关键词】廷议制度;秦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政策;礼制。 一、廷议的来源和内容 1、廷议的产生 廷议制度,类似于朝廷议政制度,并由议政制度发展而来。 朝廷议政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度。《史记》、《尚书》的文献中曾有记载,在远古的唐虞时代,部落酋长的已是回忆是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军事首长必须听命于部落酋长会议。而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形成,但议事制度却被保存下来,而行之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先前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逐步下降为君主谋划咨询机构。《尚书·洪范》曾有对议政纳谏制度的记载:“议事以制,玫乃不迷。”春秋时期,国君“朝诸大夫而同问焉”、“大夫聚谋”的记载也很多。 战国之际,列国混战,有为的封建君主在进行封建变法核战争决策时也会广泛的听取臣僚的主张,封建制度下的廷议具有雏形。但此时的廷议范围很小,聚群臣而大议的局面并未见到。 秦灭六国之后,借鉴了周朝和六国制度,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廷议之制也被继承并有所发展。廷议制度也因此正式在秦朝确立。2、廷议制的历史沿革 正式的廷议,兴于秦,而盛于两汉。在秦代前期,每当有重大事件需要决策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四个步骤,即:读、找、思、答。 一、读——是解题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非子·有度》所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容。第二遍细读,正确

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完美答案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完美答案 高考全国卷41题最完美答案 2011年题组 1.(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 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 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 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 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 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 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 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 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 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吉林省评卷组高度认可的一份试卷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确。论据及说明如下: 评论:①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 ②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③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关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往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 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 2012年题组

秦汉时期“西南夷”社会的历史状况及其开发

秦汉时期“西南夷”社会的历史状况及其开发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形成阶段。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初步开始了对“西南夷”各族地区的经营,而后的汉王朝在秦代的基础上又对“西南夷”地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经略与开发,并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民族治理思想和政策。深入研究秦汉经略与开发西南夷地区的有关问题,对当前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都具有现实意义。 标签:秦汉;西南夷;开发;初郡政策;现实意义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形成阶段。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初步开始了对“西南夷”各族地区的经营。而后,汉代中央王朝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对南方民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地经略与开发,并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民族治理思想和政策。这些富于开创性的民族治理方略,不仅推动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而且对于促进祖国西南边疆的统一,加强汉族与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交往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秦汉经略与开发西南夷地区的有关问题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当前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一、西汉以前“西南夷”社会的历史状况及秦朝的初步开发 自先秦以来,我国巴蜀以西以南一带,主要是在今川西南、云南、贵州乃至广西西部的一部分地区,分布着众多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各异的氏族、部落、民族,秦汉时期统称之为“西南夷”。西南夷内部族群繁多,分布地域广泛,他们或聚居或交错杂居在一起,发展着自己的经济与文化。当中原趋向统一之时,历史的洪流也把他们纷纷推上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舞台。 “西南夷”这一历史名称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此后的《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广志》等历史典籍都设有专篇对“西南夷”进行了更为丰富翔实的记载。《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载录:“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榆,名为■、昆明……地方可数千里。自■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皆氐类也。”[1]可见西南夷族群的繁杂与分布地域的广泛。 在西南夷地区纷繁复杂的族属当中,可大体将其分为氐羌、百越、濮人三个族系。“南夷”地区主要是僚、濮等“百越”系统的民族;邛都、■、昆明、滇池等地区主要是氐羌、濮等系统的民族。这数十百个少数民族部落居住分散,文化习俗各异,而且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的还停留在氏族社会,如羌人“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2];有的正向阶级社会转化;而有的原始部落甚至“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案

课题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班级高一所需课时 1 授课时间第一周 教学要求1.了解秦的统一。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3.了解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权。 4.知道郡县制出现和推广的史实,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涵义 教学重点及 难点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含预习、新授、课堂训练、作业等)方法、思路和技巧 一、预习: 二、授课——知识结构梳理 (一)秦是如何实现统一的?有何意义? (二)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试比较与分封制的不同 (基础、长官产生方式、与中央关系、历史作用) (三)“皇帝”称号是怎么来的?秦朝在中央创立的皇帝制度有哪 些特点? (四)秦朝在中央还实行了什么制度?(内容,作用) (五)如何理解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影响?

三、课堂小结(学生概括本节知识结构) 四、课堂练习 1、秦朝的“皇帝”与西周的“王”相比,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 C、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集权制确立的产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代表 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3、“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禅让制向世袭制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高考主观题答题技巧——特点类题目】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2015年4月14日打印】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 设问呈现: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角度一,针对某一历史知识设问,如根据材料总结法家思想的特点。 角度二,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某一方面设问,如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兴建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角度三,针对两项或两项以上历史知识设问,如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 答题模版: 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的特点。 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是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就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势力与封建势力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 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资政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 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波及地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 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如西班牙内战开始时属政府与叛乱势力的内战,后由于德国干涉而发展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的影响直至今天,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因此该会议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 范例运用: [例] 材料1: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 材料2: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材料3: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后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 (1)依据材料2,分析英国政府为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3,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解析]第一步,审清设问。第(1)问要求回答的是“措施”及其“特点”,问题主体是“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两个限制性条件,即回答依据(材料2)、采取措施的力量(英国政府)。第(2)问要求回答的是“特点”,问题主体是发达国家福利制度,限制性条件是回答依据(材料3)、时间(二战后)。 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材料2、3都重点介绍了英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第(1)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从做法上总结(自愿原则);第(2)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主要从依据、涉及面方面总结。 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以自愿为主”“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 [答案] (1)措施:推行社会保障措施。 特点:以自愿为主。 (2)特点: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保障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尝试运用: 1.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材料2: (1)依据材料1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2)与材料1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你怎样评价? 解析:第一步,审清设问。第(1)问要求据材料1回答“核心内容”和“特点”;第(2)问要求在比较材料1、2的基础上,总结材料2中课程内容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 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根据材料,结合答题模板,第(1)问的“特点”应从目的、内容两方面思考,第(2)问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总结。 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第(1)问由材料1中的“学而优则仕”和“男儿欲遂平生志”可知读书人的“平生志”是做官;由“六经勤向窗前读”可知所读之书主要为“六经”(儒家经典)。第(2)问中材料2与材料1的对比主要是课程内容上的比较,材料1中课程内容为“六经”,而材料2中,除经学外,还有多门社会与自然方面的课程,可见课程内容有同有异。 答案: (1)儒家学说(四书五经)。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3: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1)简析材料1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

2011—2016高考历史_全国卷41题(观点、小论文)汇编

全真训练(一)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全真训练(二) (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 图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20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2020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01异同型(比较型)试题 一.什么是异同型(比较型)历史试题?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有些试题,题干中无“比较”、“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二.异同型(比较型)历史选择题解题指导 1.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四个步骤: (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2.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主要方法 (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相关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5)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3.异同型(比较型)非选择题的主要分类、设问模式及答题思路(1)求异类:比较历史事件的不同特点或差异。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不同?(X分)”。 【答题思路】首先明确比较角度,然后就两者分别做答。“前者……,后者……”。(2)求同类:比较事件的共性或相似性。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相同点?(X分)”。【答题思路】提示比较角度,用“都……”,条目清晰。 (3)“变化”类:在比较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指出……变化?(X分)” 【答题思路】必须答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种情况,常用“由……到……”。 4.未指明比较点时一般要思考的比较点 在没有指明比较点的情况下,一般从背景(原因)、性质、方式、特点、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并选择最为突出的三至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要比大的方面,不比小的方面,也不要面面俱到。同时答题时要根据比较点,对应性的回答。 02目的型试题

完整word版,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一41题范例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范例 答案范例一: 主题:14-17世纪新航路开辟影响中西方社会发展。 论证: ①政治: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下闭关锁国,开始遭到西方侵略;西方以英国为代表的新秀国家开始在亚洲、美洲开展殖民活动,建立殖民统治;②经济:中国仍以传统农产品茶叶赚取美洲白银,说明仍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体;西方向外扩张寻求手工业品市场、原料与资本,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③国际交往:中国主要只与邻国交往,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西方国家开放远航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地区进行全方位交往; 总结: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社会改革进步;而封建的中国成为西方侵略对象,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

答案范例二: 主题:14-17世纪中西方都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论证:①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表现女主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明末李贽抨击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明清之际三先生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一部反封建的现实主义作品等,这些均表现出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②西方:这时期正处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产生不少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如薄加丘《十日谈》歌颂本能的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歌颂高雅的人,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冲击宗教控制的地心日等,他们都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总结:这时期中西方的文学作品及思想家的主张都表明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而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对封建专制提出了挑战。(但是因为中西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在中国未形成思想解放运动,而在西方形成思想解放运动,并表明资产阶级文化诞生。) 答案范例三:

高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 和技巧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专题十三意义、影响类非选择题【题型特征:】 1.影响类 (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 【答题模板:】 第一种: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1)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2)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3)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回答。

(4)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第二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第三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1)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2)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①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②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 2.意义类 (1)限定性的设问:说明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41题——论证题汇总

四、论证题: 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 (1)历史阐释题: 观点提炼+阐释说明。如2014年全国Ⅰ卷;2016全国Ⅰ卷 (2)历史探讨题: 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 (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③提升小结 (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四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我的观点“若何”(怎么样) ③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④提升小结 近年来,小论文性开放性试题的高考评分“采用solo评分和采分点评分相结合的办法,从论述和思维两个方面计分”。因此,“是什么”+“为什么”+小结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结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 例1(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41题.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例2(2014全国卷一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答案】答案要点: 修改建议:1.增加民国政府的抗日的内容 2.增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内容 修改理由:1960年的教材深深烙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观念,忽视了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积极作用。该教材是革命史观的产物。应该客观的看待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积极作用。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注意: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答案一: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答案二:建议: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目 理由: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摈弃前嫌,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共同抗战的局面,这是抗战最终胜利的基础;原有目录明显缺少此项内容,这有可能导致抗战的过程不完整、不全面、不真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