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学生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学生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学生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学生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

1、北京城市学院前身海淀走读大学成立于()年。

A、1983

B、1984

C、1985

D、1986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关键是坚持()。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培育和弘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7、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

B、理论创新

C、制度创新

D、科技创新

8、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C、和谐文化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以下不是北京城市学院校训的是()。

A、改革探索

B、勤奋进取

C、艰难创业

D、开拓前进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C、体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D、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1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B、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C、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D、具有五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12、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法不准确的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

C、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穿本课程的主线

13、北京城市学院被批准招收研究生资格的是()。

A、201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09年

14、据北京市统计,学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12年保持在()以上,在首都八十多所高校中名列前茅。

A、93%

B、94%

C、95%

D、96%

15、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信仰

B、理想

C、志向

D、意志

16、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 )。

A、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

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1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和谐世界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未来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19、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B、坚定的信念

C、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D、正确对待挫折

20、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1、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

22、“理想是此岸,现实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如果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桥梁的话,那么该桥梁应该是()。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23、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这是:()。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生活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24、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25、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段话表明()。

A、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

B、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C、信念是评判事物的标准

D、信念是人生的行为准则

26、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说明的是( )。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27、人生目的主要回答()。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28、人生态度主要回答()。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29、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价值尺度

30、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观

D、人生实践活动

31、人的生活实践对于自身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称为()。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实践

32、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C、人生态度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3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价值尺度

34、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劳动和贡献的尺度

C、人生态度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35、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处理好()。

A、个人与他人的自然关系

B、个人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C、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竞争关系

36、“斯芬克斯之谜”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谜,其难解是因为()。

A、蕴意“认识你自己”是困难的事

B、斯芬克斯的身世和命运难解

C、它的谜底至今没有人揭开

D、苏格拉底式的道德哲学的思考是非常困难的

37、健康的新概念是指()。

A、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

B、心理没有疾病或变态

C、身体、心理都没有疾病

D、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38、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对立的一面

B、也存在统一的一面

C、现实必定会转化为理想

D、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

39、关于人生态度说法正确的是()。

A、人生态度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关系不大

B、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C、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核心

D、它表明人应该为什么而活

40、关于人生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它回答人应该为什么活着

41、关于个人主义人生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并不对立

B、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C、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

D、是一切从个人出发

4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不包括()。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利益原则

D、互助原则

43、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战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

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爱国主义传统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传统

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传统

44、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国家经济的发展

C、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D、维护民族团结

4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

A、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B、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C、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援助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

4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改革创新

D、爱国主义

47、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48、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A、内心信念

B、法律规范

C、自觉行为

D、传统美德

49、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仍然是( )。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50、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是灵魂。

A、情感

B、思想

C、行为

D、意志

5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热爱人民

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C、拥护祖国统一

D、爱港澳台同胞

52、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主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

B、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C、它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

D、它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一切人的基本要求

53、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提出的基本要求

B、它主要是对生活在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

C、它是对一切生活在中国的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D、它对海外侨胞不作要求

54、关于科学与科学家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科学是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B、科学有国界,科学家也有国界

C、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也没有国界

D、科学、科学家跟国界没有任何关系

55、以下关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时代精神以民族精神为重要基础

B、时代精神就是民族精神

C、民族精神就是时代精神

D、民族精神以时代精神为重要基础

56、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B、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C、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时代精神则是它的时代性体现

D、它的基本内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

57、关于爱国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

B、爱祖国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

C、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D、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

58、下列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骁勇好战

59、道德的()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调节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认识功能

60、道德的()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导向功能

D、沟通功能

61、下列哪一种说法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强调的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A、仁者爱人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6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强调了,进行自我修养要( )

A、认真读书,求得真知

B、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C、常思己过,有则改之

D、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64、孔子讲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重的是()的人格修养方法。

A、知行统一

B、慎独

C、系统塑造

D、和谐

65、“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66、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

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

6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原则的是( )。

A、“我今天帮助你,你明天必须报答我”

B、“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C、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D、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6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分别是()。

A、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

B、经济建设和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

D、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

69、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

B、勤俭自强

C、诚实守信

D、勤俭自强

70、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整体主义

D、平均主义

71、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认识功能

7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利益至高无上

C、个人利益微不足道

D、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73、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的是指()。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修养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作者:————————————————————————————————日期:

换元法 教学目标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分数乘法算式的一些计算技巧必须开始掌握.这既与基础课程进度结合,更是小学奥数经典内容.裂项、换元与通项归纳这三项内容,通称“分数计算之三大绝招”.考察近年来的小升初计算部分,分数计算成为热点.可以这么说:“一道非常难的分数运算,要么是裂项,要么是换元,要么是通项归纳.如果都不是,那它一定是比较简单的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三、换元思想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

【例 1】计算: 1111111111 (1)()(1)() 2424624624 ++?++-+++?+ 【巩固】 11111111111111 (1)()(1)() 23423452345234 +++?+++-++++?++ 【巩固】计算: 621739458739458378621739458378739458 126358947358947207126358947207358947????????++?++-+++?+ ? ? ? ????????? 【巩固】计算:(0.10.210.3210.4321 +++)?(0.210.3210.43210.54321 +++)- (0.10.210.3210.43210.54321 ++++)?(0.210.3210.4321 ++) 例题精讲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三节地球得运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得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得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得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得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得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得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得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得自转与公转方向、周期、轨道与速度等,分析各自得特点及产生得地理现象。 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得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得昼夜长短状况与正午太阳高度得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得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得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得兴趣。进一步树立世界得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得价值观。 教学重点1、自转与公转得特征、黄赤交角得产生及其引起得太阳直射点移动。 2、时差、正午太阳高度得计算、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得变化规律。 3、带范围与天文四季得划分。 教学难点 1、恒星日、太阳日得概念,时差得计算。 2、黄赤交角得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得影响、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得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得影响,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填写下表内容。 投影: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光球 耀斑色球 太阳风日冕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总结,并依次投影展示如下: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太阳光球上得暗黑得 斑点 它得温度比太阳表面其她 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太阳活动得主要标 志;活动周期为11年 光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得 突然增大、增亮得斑块 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 能量造成得 耀斑爆发就是太阳活 动最激烈得显示 色球 太阳风日冕层大气带电粒子流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日冕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按Wats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 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 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答:(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证明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 (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热、酸碱、紫外线等,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18统计.题库学生版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数据的收集 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知道抽样的必要性及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能根据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说出自己的看法 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包括加权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 能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合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统计表、统计图 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能利用统计图、表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极差、方差 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在具体问题中,会用极差、方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能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频数、频率 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 能利用频数、频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块一、数据的收集、整理及表示 1、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2、数据的收集的一般过程: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3、收集数据常用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获得数据,除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外,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 4、总体与个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叫普查,其中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5、抽样调查、样本与样本容量: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样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叫样本容量.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依据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和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抽样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考要求 18统计

湘教版高中必修1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之“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程标准有两条,表述为: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着重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先讲述了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等基本的运动特点。之后教材再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两段教材,堪称是姊妹篇。这种分述,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地球的运动特征(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日公转),并有助于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运动特征进行比较。 本节教材内容在组织和表述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相同知识点的衔接。初中地理课已经学过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但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地理的这部分知识比初中地理有了进一步深化,体现在教材中概念的表述更加严谨、图像的选择更接近实际,并注重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等方面。2.注意用图来说明问题。教材中涉及到一些知识,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注意用图来使其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3.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以及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设计思路 地球公转这节教材主要包含上述两条课程标准。 在学习地球公转本节知识时,我采用演示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归纳等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我还使用列表比较、课堂检测等方法,以实现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准确掌握。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地球公转”,通过本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并且在初中阶段也学过地球公转方面的知识,因此,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为本节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所以,学生学起本节课不会太陌生,应该比较流畅。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英语语言学概论精选试题学生版

《英语语言学概论》精选试题1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language is NOT true A. Language is a system B. Language is symbolic C. Animals also have language D. Language is arbitrary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eatures is NOT 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A. Symbolic B. Duality C. Productive D. Arbitrary 3.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guage A. Interpersonal B. Phatic C. Informative D. Metalingual 4. Who put forwar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A. Saussure B. Chomsky C. Halliday D. Anonymous 5. According to Chomsky, which is the ideal user's internalized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 A. competence B. parole C. performance D. langue 6.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is . A. informative B. phatic C. directive D. performative 7. Articulatory phonetics mainly studies . A.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unds produced in speech B. the perception of sounds C.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D. the production of sounds 8.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 A.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B.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C. the position of the tongue D. the shape of the lips 9. Which i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and provides methods for their d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 Phonetics B. Phonology C. Semantics D. Pragmatics 10. Which studies the sound systems in a certain language A. Phonetics B. Phonology C. Semantics D. Pragmatics 11. Minimal pairs are used to . A. fin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 language B.find the phonemes of a language C. compare two words D. find the allophones of language 12. Usually,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include ___ ,length and pitch. A. phoneme B. speech sounds C. syllables D. stress 13.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 syllable A. Coda B. Onset C. Stem D. Peak 三、判断

地球的运动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1.3 地球的运动(一)运动形式 [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 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3、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 球的示意图 [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教具设计]:模型、地球仪 [讲授过程]: 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宇宙,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的运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即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提出上中天的概念):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一点?(P17图1-3-3) 由此可见,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运动周期),而太阳日只是一种视运动的周期。 题:今天晚上九点,望远镜的中心出现一颗恒星,望远镜不动,明天什么时间这颗恒又会到望远镜的中心?(恒星日的长度,故:8:56:4) 速度(用一幅地球的从北极上空向下看的俯视图): 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 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 b.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 极递减。 [问题]:P点经过多长时间转到Q点的位置? (考虑南北极点的位置) 题二:图中加上两条经线~~给定两条经线的经度,西 经50和西经70度,后都改成东经)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方向: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 周期: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恒星年。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即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 速度:a.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月初)较慢 b.线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大 远日点(7月初)较小 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运动是这两种成分的叠加。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学生用题库 答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程序运行输出错误的结果,可以排除下列哪一个因素( )答案及点评 A、算法错误 B、运行时输入数据错误、 C、未通过编译、 D、系统资源配置不当 2. E2是( )答案及点评。 A、值为100的实型常数 B、值为100的整型常数 C、不合法的标识符、 D、合法的标识符 3、逻辑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按从高到低依次为( )答案及点评。 A、&&,!,|| B、||,&&,! C、&&,||,! D、!,&&,|| 4. a是int型变量,c是字符变量。下列输入语句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及点评。 A、scanf("%d,%c",&a,&c); B、scanf("%d%c",a,c); C、scanf("%d%c",&a,&c); D、 scanf("d=%d,c=%c",&a,&c); 5. 下列各语句序列判别变量x、y的大小,若x

1.2地球的运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6)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4.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5.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能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写结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和手电筒等。 2.绘制有关投影片及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 播放“地球运动”录像导入。 方法 2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现象。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没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转。 过渡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些规律。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