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青团知识问答

共青团知识问答

共青团知识问答
共青团知识问答

1、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是()

(a)《共产党宣言》b.《反杜林论》c.《哥达纲领批判》

2、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a.北京

b.广州(c)上海

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党的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六届七中全会

4、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是()。

(a)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全党务必继续保持优良的学习传统,务必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全党务必继续坚持革命统一战线,务必继续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

a.主题

b.本质(c)精髓

6、江泽民同志提出,始终代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

a.胜利之源(b)力量之源c.发展之源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分别是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

)。

a.人类历史进步的规律

b.人类思想认识的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先锋队

9、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

(a)党的建设b.党的教育c.党员规模

10、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

),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a.根本领导原则

b.根本管理原则(c)根本组织原则

11、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

)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a.党的思想路线(b)党的政治路线c.党的组织路线

12、()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发展(b)创新c.改革

13、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a.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b.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c)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

1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坚持以人为本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实事求是

15、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是()。

a.国际主义(b)爱国主义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6、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

),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新青年》(b)《青年杂志》c.《青春》

17、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下午1时,北京13所高等学校学生3000余名汇聚(

),发表宣言,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要求,然后举行示威游行。

a.北京大学(b)天安门c.北京师范大学

18、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一期由()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专号》。

a.钱玄同

b.陈独秀(c)李大钊

19、1922年1月1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在()创刊。

(a)北京b.上海c.广州

20、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于1920年8月诞生的。

a.北京(b)上海c.广州

21、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的负责人是()。

a.施存统(b)俞秀松c.任弼时

22、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的诞生后,为了便于团结、培养进步青年,并且为输送青年赴苏俄学习做准备,于1920年9月在团的机关所在地创办了(

)。

a.工学世界社(b)外国语学社c.改造社

2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规定:正式中央机关未组成时,以()机关代理中央职权。

a.广州(b)上海c.武汉

24、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的团章修改中,将入团年龄由15-28岁改为(

)岁。

(a)14~25b.14~28c.15~25

25、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5月5日至10日在(

)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建立。

a.上海(b)广州c.北京

26、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是()。

a.俞秀松(b)施存统c.张太雷

2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是在旅欧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于1922年6月3日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的,首任书记是(

)。

a.周恩来

b.李维汉(c)赵世炎

28、深受广大青年喜爱、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a.1923年3月20日

b.1923年8月20日(c)1923年10月20日

29、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

)。

(a)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b.中国共产青年团c.中国少年共产党

30、1927年12月,团中央在上海召开了扩大会议,针对当时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团干部中出现的(

)错误倾向进行了批评,及时制止了这两种倾向的蔓延和发展。

a.“取消主义”

b.“先锋主义”(c)“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

31、1928年7月12日至16日中国共青团在()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a)莫斯科b.瑞金c.武汉

32、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大举入侵。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共青团响应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召唤,于1935年12月发出(

),声明愿意开放组织,欢迎一切赞成抗日救国的青年加入。

a.《告全国青年书》

b.《八一宣言》

(c)《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

33、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著名演讲(

)。

a.《五四运动》(b)《青年运动的方向》c.《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3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为()而题。

a.杨开慧

b.赵一曼(c)刘胡兰

35、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同时还公布了(

)。

a.《关于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全国民主青年代表大会的通知》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草案)》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纲领》

36、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选举(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这是至今为止,中国青年团组织的唯一名誉主席。

a.毛泽东

b.朱德(c)任弼时

37、()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青年节”。

a.1921(b)1949c.1953

38、为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国家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12月和1951年6月两次发出招收青年学生(第一次包括青年工人)参加(

)的决定。文秘114版权所有

a.中国人民志愿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c)军事干部学校

39、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

)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a.贝尔格莱德

b.布达佩斯(c)莫斯科

40、1963年初,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经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关怀和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

)活动的热潮。从此,这项活动成为共青团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活动。

(a)学习雷锋b.学习王杰c.学习欧阳海

41、周恩来1963年应中国青年杂志社请求为雷锋同志题词,内容是:()。

a.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b)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

c.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42、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全国高等院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6年底(b)1977年底至1978年初c.1978年秋季

43、1981年11月16日,中国一支女子运动队首次荣获世界冠军,这是中国在篮、排、足三大球比赛中第一次获和世界冠军。团中央授予这支运动队“全国新长征突击队标兵”的光荣称号。这支运动队是(

)。

(a)中国女排b.中国女足c.中国女篮

44、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作出决定,授予山东省聊城地区共青团员、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严重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觉,仍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的(

)“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a)张海迪b.钟铧c.王桂荣

45、“希望工程”诞生的时间是()。

(a)1989年10月30日b.1990年5月19日c.1990年9月5日

46、我国第一部地方青少年专门法规是()。

(a)《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b.《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件》c.

《福建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47、()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成立,使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a.1990年6月,

b.1993年12月,(c)1994年12月,

48、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

a.5月4日(b)3月5日c.5月1日

49、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进步”。

(a)互助b.团结c.和谐

50、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 )年义务制教育。

a.6(b)9c.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