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密度的测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固体、液体的测量方法

学习过程:

复习引入:

1、密度计算公式,变形公式有、。

2、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质量,它的称量是,分度值是。

一、量筒的使用

阅读本节“量筒的使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1.4.1中的量筒,它的计量单位是,量程是,分度值是。

2、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俯视时读数会偏,仰视时读

数会偏。

二、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

阅读本节“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一) 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

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其中质量可以用测出,液体或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来测量。(二)固体密度的测量

1、测量固体的密度的原理是,需要测出和两个物理量,

质量可以用测出,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测量并计算出它的体积,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测量体积,方法是法,如教材11.4-3所示,物

体的体积V= 。

2、思考:如果所测固体为塑料块、蜡块、软木塞或冰糖块等物体,体积应如何测量?

平行训练

1、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cm水的体积是____cm3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最小刻度是____cm,______ —如图2、10,333,

此物体____.图中右测是测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 g物体的体积是____kg/m,合____g/cm的密度是

33.

3、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测量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帮他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顺序号排列出来._______

mV=m/V中,算出铁块密度.将代入、ρA V.将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B2V.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C1m.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D VVV 数据算出铁块的体积E.根据21(三)液体密度的测量

1、原理是:ρ=

2、方法:①用天平测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中一部分,读出内液体的V;

③称出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 。

平行训练|

(2011山西)(2 分)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11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3。(kg/m每空mlg筒申盐水的质量是,体积是,盐水的密度是1

分)

(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申,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

( 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

.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A

.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B

.易使量筒从天乎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C2、(2011广东) (7分)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或”左“选填____(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1).

“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16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

空格中。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达标检测:、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1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发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①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_______(填“左”或“右”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天平平衡时,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 则零件的体积为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8乙所示,_______g,33cm.cm,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 或“不变”________(填“变大”、“变小”③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5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2、(2011南京)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将天平放在 (1)处,调节天平平衡;m. (2)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140 g总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图(a)mm = g,则;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图(b) (3) V,则V= cm;3cm./= g酱油的密度 (4)ρ._______、3体积

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3)用公式ρ(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5)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4、如下四个选项表示四个不同的量筒,每组数字前面的是量筒的最大刻度值,后面的33是量筒的分度值,要想一次并尽可能准确地测出密度为0.8×10kg/m的100g酒精的体积,应选用合适的量筒是

A.50mL,5mL

B.250mL,5mL

C.100mL,2mL

D.400mL,20mL

5、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6、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他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_______,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一只不大的空瓶子、量筒和足量的水,用来测定牛奶(足量)的密度.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和字母,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要求用所测的物理量去表示)

(2)若没有量筒该如何测量?

九年级物理11.4《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设计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1; 2. 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 2;4.固体的密度12V V m -= ρ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 1; 4.盐水密度V m m 1-= ρ 典型例题 例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 A 用天平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 1 B 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 2 C 用天平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 3 D 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 1 E 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 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 例2.下面是“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 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 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 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张凤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的处。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石块的质量为g。 2.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为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a/b/c)。石块的密度是kg/m3。 3. 张凤做测量某种金属零件密度的实验: (l)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量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零件的质量 是 g。 (3)在量筒中注入50ml的水,将零件放入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零件的体积是 cm3。 (4)该零件的密度是 g/cm3。

4.张凤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g 。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 3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cm 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张凤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5. 张凤家在装修房子,他想知道大理石密度的大小, 就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一小块大理石进行测量。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张凤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把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 (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把它浸没到盛有2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出大理石的密度为 g/cm 3 。 0 1 2 3 4 5 20g 10g g 加水到标记 取出瓷片 再加水至标记 10 20 30 40 50 ml 图2 图3 图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先倒一定量的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仰视刻度,得读数78.4毫升,倒去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刻度得读数63.5毫升,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 .小于14.9毫升 B .大于14.9毫升 C .等于14.9毫升 D .无法确定 2.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 m 。瓶底的面积为 S ,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 L ,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立时近弯处), 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1L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2L 。则液体的密度为( ) A .()21-m S L L B .()12+m S L L C .()12+-L m S L L D .() 12+-m S L L L 3.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4.8g/cm 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 3,银的密度是10.5g/c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B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 C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D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 4.如图所示,A 、B 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分别装满密度为1ρ和2ρ,的液体。现将两个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铁球、铝球(ρρ>铁铝),分别浸没在A 、B 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1ρ>2ρ,1m 一定大于2m B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 C .若1ρ<2ρ,1m 可能大于2m D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 5.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在其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则剩余的部分,其质量、密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新人教 版 1、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调节和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习重点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体积,用密度公式间接地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难点如何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课前准备 1、密度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的公式:_______国际主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 _______。ρ铜= 8、9103kg/ m3= g/cm3,它的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一个体积是20 cm3的铜块其质量是。(ρ铜= 8、9103kg/ m3) 3、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其质量为840kg,从这一石块上取一体积为30 cm3,质量为75g的小块,求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二、课堂学习

1、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需要直接测的物理量是和。 2、物体的质量可以用来测量;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长方体)可以用测量体积,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测量体积。 3、量筒的使用:①量筒上标注的单位是__________。②认清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_。③读数时,视线应与 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 1、(对自主学习中的进行交流纠错)探究实验一: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实验原理] :_______[实验器材] :80 ml烧杯1个、金属块1组、水、细线1根、干抹布,还需要、、[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3将金属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2。 4、计算出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ρ固体=____________ 【思考】 如何测出蜡块等浮在水面上的不规则固体的密度?金属块质量 m/g水的体积v1 /cm3投入金属块水体积v2/cm3金属块体积v /cm3金属块密度ρ/(gcm-3)探究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原理] :_______[实验器材] :80 ml烧杯1个、干抹布、盐水,还要、、、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 版 【学习目标】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合作研讨】: 2.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 _____ 3.思考:如何测出一块长方体木块的密度? 所用器材: 实验方法:(1)用测出它的长a、宽b、高c,据算出它 体积。 (2)用测出它的质量。 (3)据公式算了其密度 【自主学习】: 一、读教材P117“想想做做”,了解量筒的使用方法: 1.教材中量筒以什么单位标度的?,1mL= 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 4.图6.3-1中甲、乙、丙哪种读数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5.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 (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6.体积的单位,常用单位有、、。 二、如何测出盐水的密度?现有两种方案供你选择,请你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方案一: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用烧杯取适量的盐水称出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D.用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ρ=m/V 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 固体: m 0V 1 V 2 表达式: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 2 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 2V V m -=ρ。 12 m V V ρ =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 示数2V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班级姓名 一、自主学习 温故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计算公式:,由此看出:要知道一种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这种物质的 和。 知新 阅读P18-19,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 1、使用方法 ①看:单位、、。 ②放:放在上。 ③读: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如水),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如 水银),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思考:两个粗细不同的最小刻度都是1mL的量筒,测定液体的体积时,哪一个准确一些?读数是否一样? 2、量筒测固体体积 ①沉入水中:在量筒中,读出体积V1。用物体,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 V2 ,物体的体积为。 ②浮在水面上: a 针压法:方法同上,只是第二步用针将物体压入水中。 b 沉坠法:倒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1;将铁块取出后,用细线把木块与 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的总体积V2 ,木块的体积为。 ③溶于水:。 知识点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固体(铁块)密度 小组讨论测量方法(误差最小) 3、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吧液体倒入到空的量筒中,读出。 ③称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密度。 二、基础知识 1.在实验中,质量可以用________测量,液体物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直接测出,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也可以用量筒________测量。 2.在使用量筒时,首先要看清量筒上的_______,再认清_______,然后弄清它的_______。 3.单位换算: 1m L=________ cm3=_________ m3 1L=________ dm3=_________ m3 4.观察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面,则应该以_______为准。 5.生活中我们常常用铜和铝做导线,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好,常用铁和铝做出烧饭是锅,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好的_________。 6.在铝,铜,金,银四种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A.铝B.铜C.金D.银 7.关于量筒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B.也可以用来测量已知密度的液体质量 C.可以直接用来测量液体密度D.也可以测量固体的体积 8.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根据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的酒精,他应该选择() A.最大测量值是100ml,最小分度是1ml的量筒 B.最大测量值是20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 C.最大测量值是25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 D.最大测量值是400ml,最小分度是10ml的量筒 9.张华同学为了测量一块正方体木块的密度 (1)他应该选择的测量工具有: (2)他应该完成的测量步骤是(用字母表示测量出的物理量): (3)木块的密度是(用字母表示) 10.李燕同学为了测量水的密度 (1)她应该选择的测量工具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117页至118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 方法 一、实验目标:3分钟 1、会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2、会使用量筒浏测量物体的体积; 3、能够利用v m =ρ测量物质的密度; 重点: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会分析实验当中的相关现象; 中考考点:利用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及对实验进行分析。 二、探究过程:20分钟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原理: 。 2、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2)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标度单位: ,1ml 水的体积为 cm 3 质量为 g ;1L 水的体积为 dm 3 质量为 kg ;1cm 3 = dm 3 = m 3 ②量程及分度值③读数方法: 。 (2)进行实验: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见教材118页表格。 v m =ρ

②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第一步:用测出小石块的质量;第二步:用测出小石块的。 运用即可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③表格: 质量m g 体积 v/cm3 密度 /g.cm-3 小石 块1 小石 块2 小石 块3 三、得出论证5分钟 盐水的密度为:;小石块的密度为:。四、实验评估:7分钟 (1)实验当中哪些地方可能会产生误差? (2)如果砝码生锈了或者碰掉了一小块会使测量结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如果没有加游码的示数使测量结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如何测量它的体积? (5)为何要多次实验? 五、实验检测:10分钟 1、王慧强想测量一下他调制的一杯盐水的密度,请你帮他完成如下的实验: (1)所需器材有__________、烧杯、盐水和__________。 (2)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用容积为50ml的烧杯,在烧杯里装上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它的总质量为124g; ②把烧杯里的盐水倒入量筒里,测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45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74.5g。该盐水的密度是: 2、文源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上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体积是 ml,盐水的密度是 kg/m3。 (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申,同组的杨思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

11.4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1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的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并会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重点); 3、能够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难点)。 【知识回顾】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计算公式:,由此看出:要知道一种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 这种物质的和。 【新课内容一】量筒的使用 1、使用方法 ①看:单位、、。 ②放:放在上。 ③读: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如水),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若量筒里 的液面是凸形(如水银),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2、用量筒测固体体积 ①沉入水中: 在量筒中,读出体积V1。用物体,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物体的体积为。 ②浮在水面上: A、针压法:方法同上,只是第二步用针将物体压入水中。 B、沉坠法:倒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1;将铁块取出后,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的总体积V2 ,木块的体积为。 【新课内容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探究: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矿石)的密度(ρ石>ρ水) A方案: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③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④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 B方案: ①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②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③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④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 讨论:A、B方案谁的误差比较大?为什么?

6.3物理导学案测量物质的密度

6.3物理导学案测量物 质的密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 1.会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能分析出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 2.会测量液体物质的密度,能分析出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1.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进行间接测量;不规则的较小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可以用来测量,常用方法有排液法、助沉法和针压法。 2.使用量筒时,首先要看清是什么单位标度的,然后要看清它的和,一般液体(如水)在量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读书时视线要与 3.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间接)测量方法。 二、深入学习 1.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量盐水密度? (1)实验器材: (2)原理:ρ= (3)方法步骤: ; ①用天平测量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中,读出。 ; ③称出的总质量m 2 ④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m= ; ⑤求出盐水的密度ρ= 。 2.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小石头的密度?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①用称出石块的质量m; ②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为V 1 ; ③将石块用细线系住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为V 2 ④石块的密度ρ= 。 的测量值(偏对以上你设计的实验方法进行评估:如果石头吸水V 2 大,偏小),石头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小)。

三、迁移运用 1.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 是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2.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 1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 2 3.给你一台托盘天平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1)称出牛奶的质量: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 1 ,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 为m 2 , 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 (2)测量牛奶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 4.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 甲ρ 乙 (选填 “>”、“<”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

湖南省茶陵县2012年秋九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四密度的测量导学案(一) 班次姓名 【学习目标】1、.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自主学习阅读P 18---20,完成下面问题? 1、测密度需测量的物理量是什么?有先后顺序吗?为什么? 2、测密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3、量筒的使用 A.作用:直接测定的仪器 B.使用前;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认清单位1ml=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相平。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A、先向量筒中注入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 B、再固体用细线拴住轻轻在量筒内液体,记下体积为V2; C、固体的体积为;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2)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可溶于水的物体如何用量筒测体积呢 4.测固体密度实验中: ⑴原理是:ρ= (2)先测质量还是体积? 5、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原理是:ρ= 下面有两种测液体密度的方案,你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 方案一,①先测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当的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 ④求出液体的密度ρ= 方案二:①用天平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求出液体的密度ρ= 。 当堂达标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⑴原理是:ρ=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中一部分,读出内液体的V;③称出的质量m2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 4.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 ,则应选择( ) A、50mL,5 mL B、100 mL,2 mL C、250 mL,5 mL D、400 mL,10 mL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6.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 、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侧,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在调好的天平左盘放金属块,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g.把金属块放人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cm3则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金属块有磨损后,它的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甲乙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2)

专题复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⑴我会使用天平、量筒等基本仪器测量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密度。 ⑵我能通过自己独立阅读、分析、思考,小组内交流、讨论等活动,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⑶我能通过常规测量密度方法的复习及其他“特殊”测量方法的了解,强化对本节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二、复习重点: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密度。 三、复习难点:“替代法”等思维方法测物质密度的了解,加强力学知识间的联系。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考点扫描,体系构建(自学) 1、天平的使用 (1)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2)调: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指在的中线处,此时天平横梁平衡;(3)称:被测物体放在,用镊子向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记:记录测量结果,被测物体质量= 。 2、量筒的使用 (1)测量液体的体积,只需将待测液体倒入,读出液面所达到的刻度即为被测液体的体积。 (2)测固体体积: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可用测出相关长度,再根据公式计算体积。(3)排水法:对于形状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物体,可根据浸没时其体积它排开水的体积用量筒间接测量。 3、物质密度的测量 (1)实验原理; (2)基本测量工具:和; (3)测量一个小铁块密度的步骤: ①用测出小铁块的质量m;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 ③用细线系住被测小铁块,轻放入量筒并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2; ④根据V1、V2的数据算出被测小铁块的体积V= ; ⑤算出被测小铁块的密度ρ (4)测量一杯盐水密度的步骤: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盐水,用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部分盐水的V ; ③用天平测出的质量m2; ④根据m1和m2的数据算出倒出液体的质量m= ; ⑤算出被测盐水的密度ρ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导学流程】目标预设-问题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点拨提升-反馈评价 一、学习目标: ①.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②.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 ③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 重点难点: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 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 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__ 量筒怎样准确使用? 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 三、课内探究: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 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 (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能够利用直接测量,不过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 方案一: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方案二: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思考:比较方案一和二的优缺点?例1.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实行调节.按准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 ________ .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 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已填入下表中) 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5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2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 质量g m/ 1 玻璃杯和剩余盐 水的质量g m/ 2 量筒中盐水的质 量g m/ 量筒中盐水的体 积3 /cm V 盐水的密度 ) cm (g3- ? ρ130.2 1、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2、思考与讨论:能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 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 4、 5、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 1. 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mL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2 mL;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量筒做得细而高而不是做得粗而矮,是因为(D) A.粗而矮的量筒盛液体多,太不方便 B.细高的不容易放在天平托盘上 C.细高的底座宽大,稳定性好 D.细高的刻度间隔大,精度高 3.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D)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知识点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2015江苏常州中考)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步骤如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填“左”或“右”)调节;②天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 g的空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 g;③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 mL。则测得油密度为0.95 g/cm3。按此方法测得油密度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油真实密度。 5. (2015辽宁葫芦岛中考)景宣同学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新买的马铃薯的密度。 (1)在天平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从马铃薯上取下一块,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其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马铃薯的质量是24 g。 (3)景宣同学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细线吊着马铃薯块,使马铃薯块浸没在水中,两次量筒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马铃薯块的体积为20 cm3,密度为1.2 g/cm3。 (4)如果先测出水和马铃薯块的总体积,再取出马铃薯块,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这样算出马铃薯块的体积后,求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作者:张杰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 版新人教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统编课时:NO、上课时间: 月日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密度;(重点、难点) 3、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4、熟悉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环节 一、独学: 阅读教材第117--118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和。 2、测量质量的工具: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3、怎样正确使用量筒?

。 二、互学: 1、测小石块和盐水密度所需的器材: 。 2、实验的步骤:(1)测小石块密度的步骤:(2)测盐水或酱油密度的步骤:小组交流自己的答案展示 三、质疑学生独立完成《新课程探索与实践丛书》118页的典型例题,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四、点拨 1、小组内相互纠正错题,并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 2、教师根据全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反馈 五、小结: 1、实验原理: 2、测量小石头密度的表格 3、测量盐水或酱油密度的表格六、拓展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合理的顺序 是。 A 、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油部分倒人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下列是测量小矿石密度的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 、调节天平平衡,称出小矿石的质量m石

B、用天平称出小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C、用细线系好小矿石,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有以上步骤可以得出: (1)小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石+m-M (2)小矿石的体积=(3)小矿石的密度是。板书设计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测量小石头密度的表格 3、测量盐水或酱油密度的表格教学反思链接资源关于测量物质密度的相关视频。

测量物质的密度_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教学分析与说明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教师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习.在视线和凹面相平时,教师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平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教师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平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平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备课人课型新授课时间课题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测蜡块的体积和测盐水的体积。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实验原理ρ= v m 实验思路:1.用天平测质量。 2.用量筒测体积。 3.根据算出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 教 学 反 思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密度的知识,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个手镯,我们想知它是什么物质做成的,该怎么办?有学生回答,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测物质的密度。 二、进行新课 1、借助课件展示,认识量筒和量杯的形状以及它在实验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提示的器材,选择自己测物质的密度所需的器材,在演草本上写出你需测的物理量,实验依据、所需器材,及所测方案。同时课件打出思考讨论; (1).实验目的是什么? (2).实验原理是什么? (3).需测哪些物理量? (4).需要选择哪些器材? (5).如何测量,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出填写数据的表格。 在次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要求充分讨论,让学生对比哪种方案最优,选择最佳方案。讨论焦点,1.对于测固体的密度究竟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2.对于测蜡块的密度,不沉入水中,如何测体积、3.对于测水的密度,该如何测误差最小,提示测的是量筒中水的密度,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案已初步掌握。课件打出最佳方案。 测水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v (3) 用天平称出剩余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 2 。即量筒 中水的质量。m 1- m 2 水的密度表达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