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unit1-2练习

六年级上册unit1-2练习

六年级上册unit1-2练习
六年级上册unit1-2练习

六年级英语学科作业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

一、英汉互译。

1.放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公园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些有趣的鹦鹉________________

6.该到了…的时候了____________

7.骑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th September________________ 9. eat our lunch___________________10. a parrot show________________ 11. some ants____________________ 12. on the bread________________ 13. become windy and cloudy_________14. in the afternoon___________

15. bring some dumplings__________ 16. What a day! _________________ 17.long long ago________________18.new clothes________________

19.one day________________ 20.visit the king________________

21.make new clothes_____________22.make…for…________________

23.show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________________

24.try on________________ 25.magic clothes________________ 26.clever people________________ 27.foolish people________________ 28.walk through the city___________ 29.in his new clothes________________ 30.a lot of people________________ 31.in the street________________

32.look at________________ 33.a little boy________________

34.point at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doczj.com/doc/da3884494.html,ugh at________________

36.fit well________________ 37.this afternoon________________ 38.an American cowboy____________39.a Scottish man________________ 40.wear jeans________________ 41.wear a kilt________________

42.play a game(play games) ______ 43.tell a story (tell stories) ___________ 44.each student________________ 45.say one sentence________________ 46.on the mountain_____________ 47.the next sentence________________ 48.an old man________________ 49.live in________________

50.think hard________________ 51.have to________________

52.in front of________________ 53.walk by the house________________ 54.pick flowers________________ 55.give me your child________________ 56.live with________________ 57.be nice to…________________58.look after________________ 59.turn into…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

( ) 1. Long long ago, Ma Liang _______ a little boy.

A. was

B. were

C. is

( ) 2. I_______ TV a moment ago.

A. watch

B. watched

C. looked ( ) 3. Tom lived on the farm_______ his family five year ago.

A. with

B. for

C. and

( ) 4. Each student_______ one picture last Art lesson.

A. drawed

B. draws

C. drew

( ) 5. She usually_______ new clothes_______ his doll.

A. makes, with

B. make, for

C. makes, for ( ) 6. People always walks_______ the street every day.

A. on

B. under

C. through ( ) 7. Were there_______ people in the street?

A. some

B. any

C. much

( ) 8. _______ foolish the king is!

A. How

B. What

C. /

( ) 9. The shoes are very cool, and they_______ me_______.

A. are fitting, well

B. fit, well

C. fit, good ( ) 10. _______ like to wear a jeans.

A. The Chinese

B. The Scottish

C. The American ( ) 11. The boy pointed_______ the king and laughed.

A. to

B. at

C. on

( ) 12. The trousers are nice. Please_______ .

A. try it on

B. try on them

C. try them on

( ) 13. It’s_______ turn to say a se ntence.

A. his

B. you

C. she ( ) 14. The weather_________ windy and cloudy.

A. become

B. became

C. becomed

( )15. It’s_________.

A. rain

B. rains

C. rainy

( )16. It was time for_________.A. breakfast B. have breakfast C. eat breakfast ( ) 17. There_________ black clouds in the sky this afternoon.

1

A. was

B. are

C. were

( )18. We could not_________.

A. swim

B. swims

C. swam

( ) 19. I lost__________ new bike.

A. my

B. I

C. you

( ) 20. Sam__________ to read the words.

A. want

B. wants

C. want to

( ) 21. Liu Tao__________ with his father yesterday.

A. go shopping

B. goes shopping

C. went shopping ( ) 22 I__________ my homework this morning.

A. do

B. did

C. does

( ) 23. My brother__________ at six every day.

A. gets up

B. got up

C. get up

2. There_________ many children in the room an hour ago.

3. _________ beautiful clothes!

4. Look _________ Su Hai’s new skirt. It’s nice.

5. The girl looked_________ her mother very well.

6. There_________ a lion on the mountain long long ago.

7. One day, _________ through a forest.

四、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句子。

1.昨天我们在公园里放风筝。

Yesterday we__________ __________ in the park.

2.早上的天气是晴朗且有风的。

The weather__________ __________ and__________ in the morning.

3.他下午去商店的。He__________ to the shop in the afternoon.

4.学生们在动物园看到了一些动物。

The students__________ __________ animals in the zoo.

5.你怎么了?What’s the__________?

五、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t was_________ (sun) in the morning.

2. I_________ (go) to school that day.

3. There_________ (are) some ants on the cake a moment ago.

4. He_________ (take) a walk this morning.

5. My mother_________ (water) flowers every day.

6. Wang Bing_________ (listen) to music this afternoon.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It___________ sunny in the morning. Yang Ling and her friends___________ to the___________ park by bike. In the park, there___________ a parrot show. There some___________ interesting parrots. Then the weather_____ windy and cloudy. The children___________ kites. They___________ some food and drinks to the park. They did not eat their lunch, because they___________ some ants and bees on the bread and honey. In the afternoon, there___________ some black clouds in the sky. It___________ . They___________ hungry and wet.

七、按要求写单词。

1. brought (原形)__________

2. saw (原形)__________

3. rain (形容词)__________

4. fly (过去式)__________

5. went (原形)__________

6. was (复数形式)__________

7. our (宾格)__________ 8. children (单数)__________

9. 20th (完整形式)__________ 10. can (过去式)__________

1. he (宾格)__________

2. find (过去式)__________

3. cloud (形容词)__________

4. meet (过去式)__________

5. sunny (名词)__________

6. 20 (序数词)__________

7. bring (过去式)__________ 8. go (过去式)__________

9. see (过去式)__________ 10. catch (过去式)__________

八、根据所给中文或图片提示写出单词。

1. It was__________ .

2. There were two__________ (有趣的) parrots.

3. The weather__________ (变成) sunny that day.

4. We__________ __________ in the park this morning.

5. My father__________ __________ (回家) at ten.

6. There were some_____ on the ground three days ago.

2

九、句型转换。

1. I go to school by bus. (改为过去时)I_______ to school by bus.

2. They brought some books. (改为否定句)They_____ __________ any books.

3. It was time for supper. (改为同义句)It was time____ ______ supper.

4. They flew kites in the sky. (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 they_______ kites in the sky?

5. There are a bee on the pie. (改为复数句)There______ ______ _______ on the pie.

6. saw, the, show, children, a, parro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football, school, played, after, w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went, school, with, I, to, Hele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was, the, cloudy, weathe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改错。

( ) __________ 1. It was rain two days ago.

A B C

( ) __________ 2. She flyed the kite in the playground that day.

A B C

( ) __________ 3. I eat an ice cream this afternoon.

A B C

( ) __________ 4. We saw many interesting parrot.

A B C

十一、判断下列单词画线部分读音是否相同,用“T”“F”表示。( ) 1. dear year ( ) 2. bear near

( ) 3. car hard ( ) 4. hair hear

( ) 5. rained visited

十二、阅读理解。

Our country is very big. The weather in the nort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outh. The weather in the east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 In Heilongjiang, it's very cold in winter. In Hainan, it's warm in winter. We have many rainy days in the east of our country. But, it seldom(很少) rains in the west of our country. If you want to take a trip 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注意) the weather report (天气预报).

( ) 1. The weather 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re the same.

( ) 2. It’s cold in Heilongjiang in winter.

( ) 3. In winter, Hainan is very cold too.

( ) 4. It often rains in the west of our country, and seldom rains in the east of our

county.

( ) 5. We don’t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weather report when we take a trip.

Where’s my donkey(毛驴)?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man. His name was Gary. One day, Gary went to the market to sell his donkey, When he felt tired, he got on it. Then, a friend came and asked him, “Where are you going?”“I’m going to the market to sell my donkey,”answered Gary. “Oh, my god!”he cried suddenly, “where’s my donkey?”“What?”his friend pointed at the donkey and laughed, “aren’t you riding a donkey?”

( ) 1. Gary went to sell_________.

A. his children

B. his monkey

C. his

donkey

( ) 2.Gary felt_________, so he got on the donkey.

A. thirsty

B. tired

C. hungry ( ) 3. Gary met_________ on the way.

A. his friend B . his brother C. his donkey ( ) 4. Gary couldn’t find_________.

A. his fiend

B. his donkey

C. his monkey

( ) 5. Was Gary clever or foolish?

A. Yes.

B. Clever.

C. Foolish.

十三、找出每组中与其他三个不用类的一项。

( ) 1. A. lose B. know C. climb D. cloudy ( ) 2. A. sunny B. weather C. cloudy D. windy ( ) 3. A. find B. ant C. bee D. cloud ( ) 4. A. park B. school C. home D. sad

( ) 5. A. meet B. see C. find D. high

十四、情景配对。

( ) 1. Is that your mother? A. At five o’clock.

( ) 2. What’s the matter? B. The kite flew away. ( ) 3. What happened? C. I go to school on foot. ( ) 4. When do you come home? D. Yes, she is.

( ) 5.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 I’m hungry.

( ) 6. Was there a parrot show in the park? F. Yes, it was.

( ) 7. Was it cloudy? G. No, there wasn’t.

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月光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月光曲》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水天相接”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继续联系标画重点词语,练习品词品句。 4、了解《月光曲》的创作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感受音乐的美妙。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兄妹俩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月光曲》的音乐、多媒体、PPT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直接引入课题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贝多芬,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介绍贝多芬)。贝多芬一生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曲子就叫做“月光曲”,据说这首曲子是即兴创作的,而且还有个传奇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板书课题:月光曲) 2、初读课文,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 从第一段中你学到了什么? (了解到了贝多芬的背景,知道他一生当中谱写了很多的曲子。) 3、再读课文,思考探究 学习第二部分:

a、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散步的? (一个夜晚,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 b、又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吸引他注意的是听到有人在弹奏他的曲子,而且是断断续续的。) c、贝多芬为什么弹曲子给盲姑娘听? (因为贝多芬被这对兄妹感动,并深深的同情着他们。重点分析第三段兄妹两的谈话) 原文:贝多芬驻足倾听,琴声忽然停下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多做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谈好这首曲子的。” 通过兄妹两的谈话可以看出什么?(妹妹善良,哥哥爱护妹妹,家庭条件艰苦) d、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为什么又弹了一首? (因为一曲弹完了,贝多芬听到盲姑娘激动的赞美,想到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了知音,因此贝多芬也很激动,决定再为盲姑娘弹奏一曲。) 原文:盲姑娘激动地说:“弹的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3、学习想象部分,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 1)借着清幽的月光,皮鞋匠看到了什么?盲姑娘又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九、十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为什么看到这样的景象? 2)比较句子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她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①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一句多了一个“仿佛也看到了”,两句话的意

六年级语文稻草人教案优秀范文

六年级语文稻草人教案优秀范文 *是一篇童话,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凄惨生活的同情。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稻草人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六年级语文稻草人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理清*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wav音频朗读。比较学生朗读和w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尤其是画线的字。(幻灯片展示) 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 在练习本上边读边写一写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2、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四)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1、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2、*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 情?(高兴、焦急、痛心)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专项练习题1. 岁月像小河的流水,带着欢快的笑声流去。在告别母校的时候,我们一定会 想起在这里度过的幸福时光。我们曾在这里学习做人、增长知识、锻炼身体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让我们选择母校生活的几个片段写一篇文章,来抒发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2. 友情就像一根火柴,它的火光虽然很微弱,却可以给人一种“温暖”,照亮我们的心灵。 请围绕此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 班级准备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需要每一位同学推荐一本书,要说清楚这本书的大概意思,也要说一说推荐的理由。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说? 4.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选择其中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中一律不能用真名。 ①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②要是让我重来一次,我一定…… ③得到真情的关怀,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④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⑤我多么希望爸妈能理解我啊,理解万岁! 5. 题目:感谢______ 要求: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父母”“那次比赛”“老师鼓励的目光”“那次失败的经历”“那次难忘的阅读经历”等,然后选择具体的事例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 6.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又长大了,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请你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定。 7.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针对这一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做? 8. 如果可以设一个好玩的节日,比如“不穿袜子节”、“睡觉节”、“玩泥巴节”……你打算设立一个怎样的“节日”?同学们,请你发挥想象,脑洞大开,以“______节”为题,写出自己的创意,写清楚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并告诉大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内知识积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内知识积累 主题“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第五课《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词语:云崖大渡河万水千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等闲逶迤细浪磅礴铁索万水千山只等闲。泥丸三军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Méng 启蒙蒙蒙细雨 金沙水拍云崖暖,多音字:蒙 měng 蒙古包蒙古族 大渡桥横铁索寒。 Mēng 蒙骗蒙头转向 更喜岷山千里雪,作者链接:毛泽东,字润之。主要作品:三军过后尽开颜。《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采桑子·重阳》。 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 词语:日寇晋察冀大批副手手榴弹抡拳连贯棋盘悬崖沸腾山涧雹子叽喳屹立喜悦屈服 根据地进犯奉命转移掩护痛击险要沉着始终 崎岖顶峰攀登依托岩石峰顶坠落拧开嗖嗖眺望激动砸碎相继 英勇奋战满腔怒火全神贯注横七竖八悬崖峭壁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粉身碎骨叽里呱啦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zhuó沉着着手近义词:依托—依靠屹立—耸立多音字:着 zháo 着急着迷豪迈—豪放斩钉截铁—直截了当 Zhāo 着数高着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Zhe 看着走着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反义词:豪迈—胆怯崎岖—平坦斩钉截铁—优柔寡断 粉身碎骨—贪生怕死横七竖八—井井有条 阅读链接:“报国诗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第七课《开国大典》 词语:八盏石栏汇集爆发毛泽东林伯渠宣布旗帜阅兵式制服坦克距离隆隆声 政府首都典礼协商外宾城楼旗杆擎着预定翻动掌声就位奏起鼓舞诞生庄严雄伟欢呼电钮

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汇编)

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汇编)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jiàn chū huā ruǐ chū bǎn jiàn wēi zhī zhù xī shuài kǒng jù bō li xiōng è qīng cuì lán zhù hóng liàng máng rán dān diào jī qì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综(_______)萍(_______)削(_______)郑(________) 棕(_______)苹(_______)消(_______)掷(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____________)有力(______)所(______)然人影(___________)负(_____)请(_____)(_____)衣(_____)食(_____)通人(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因为……所以……既然……就……如果……就…… 只要……就……虽然……但是…… 1. 花开得大小都不计较,(________)开花,我(_______)高兴。 2.(_______)他肝常常会发痛,(_______)常常睡不着觉。 3.(________)谱曲的过程非常艰苦,(_______)就在六天后,冼星海就谱出了 《黄河大合唱》全曲。 4.(_______)廉颇和蔺相如闹不和,(_____)会削弱赵国的势力。 5.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我去上海看世博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会增加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来了,树叶落下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里去。(用“意味深长”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稻草人》课外阅读教案(1)

稻草人 第周星期第课时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读透《稻草人》书中的故事《稻草人》,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3、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4、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阅读课外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记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学生答),莎士比亚也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学生答)。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同学们都读过哪些书? 2、喜欢读书是好事,不过读书我们也得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盲目地去读。作为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平时的阅读,你们一定积累了一些读书的方法。谁先来说说你的读书方法?(学生各抒己见) 3、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不但爱读书,还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关于读书方法我们在《忆读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中初步了解了几种,谁来回顾? 4、对,叶圣陶爷爷曾说——(课件出示: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指名读)你觉得叶圣陶爷爷说的有道理吗?一起来读一读。有了这些好习惯,我们肯定会在课外书籍的世界里畅游。 二、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也不要急着翻里面的内容去看,我们首先可以看看封面,了解作者,再总体把握目录,概括了解整本书,这是——(生补充:好习惯)要读一本书,我们先要读带来这本书的人,关于叶圣陶爷爷谁来说说你课前收集的资料? 1、生畅谈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幻灯补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三、走近目录,共读、共享《稻草人》。 下面我们走近目录,粗略了解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小故事。在这些小故事中有一个和我们整本书的题目是一样的,找到了吗?下面老师就把时间留给同学们,请你们自由阅读手上的文章(《稻草人》选篇《稻草人》),在你们读书的过程中,老师会到你们中间去了解发现哪些人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最好。 1、这篇文章读完了吗?经过刚才细致的观察,我发现大家都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1. 把0.4, 2. 欣欣服装厂原来做一套学生服装用布2.2米,改进剪裁技术后,每套节约用布0.2米,原来做300套学生服装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套? 3. 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都上涨70元,那么它们的价格比是7:4,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 4. 先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 5. 要表示甲、乙同学几次数学成绩的对比变化情况,最好用哪种统计图? 6. 甲、乙两杯果汁共6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80毫升,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7. 张师傅和他的徒弟小李的工作效率之比是8∶5.在相同的时间内,张师傅加工了40个零件,小李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8. 回答下列问题。

(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吗? (2)根据右图,先估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算。 (π取3.14) ①直径为5cm的圆的周长约()cm, 计算结果为()cm。 ②直径为15cm的圆的周长约()cm, 计算结果为()cm。 9. 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5∶4.如果再读27页,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2∶1。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10. 把下面图1的图形每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把图2的图形每边缩小到原来的 11. 图 ………… 形 三 角 形 1 2 3 4 …10 n 个 数 所 需 3 5 7 9 (1001) 火 柴 数 (2)如果有1001根火柴可以摆几个三角形? 12. 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 效率圆的面积 路程生产总量 半径行驶时间 13. 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单位:克)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山雨教案

2、山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方法 导引法 教学用具 1.读不同作家写雨的作品。 2.准备优美抒情的轻音乐作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你一定能发现美。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后描绘的自然景观。 揭示课题:山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并理解这个词。 啼(tí)啭(zhūàn)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二、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①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无字的歌谣,神奇地 / 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 / 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c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 岩石、每一片 / 树叶、每一丛 / 绿草,都变成了 / 奇妙无比的琴键。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②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里实写雨的色彩──绿,给人清新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 (4)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板书:雨前、雨中、雨后) 这场山雨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悄悄地来,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随着这优美动听的声音,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韵。 (5)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三、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chún shúpǔ xiěwēi éhuà zhó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uáng yīng qín jiàn máng rén táo zu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歼(________)倚(________)憧(________) 纤(________)椅(________)撞(________) 扭(________)微(________)漆(________) 钮(________)徽(________)膝(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无(____)之宝飞禽走(___)千真万(___)气急败(___) (___)言不讳饮水思(___)金碧辉(___)(___)珑剔透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要是……就……无论……只要……就……如果……就…… 1. (_____)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______)会掉进水里。

2.上了点年岁的人,(_____)怎样急着赶路,(______)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______)一定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______)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______)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遨游太空是梦想。(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爱,永久地延续…… 一位原本家境很贫寒的女大学生,从遥远的乡下来到北京。然而她来京上学还不到10天,家中就传来噩耗,父母姐妹在制作花炮的过程中,竟然在一声爆响中全被炸死。家中房屋倒塌,不剩瓦片。从此女大学生举目无亲,再也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来源。 她含着眼泪向学校提出退学。19岁的她将面临另一种生活——回家种地,做一名乡村农妇。可转天班主任对她说,他爱人在学报工作,编辑部正需要一人看稿,一月350元。她没有想到人逢绝路,又生出这样一线希望。她点点头,再次流泪了。 于是,她入学10天便成了一名学报编辑,当然是业余。学报每10天出版一张,因为稿子不多,也因为学习紧,她不能天天去报社,但居然没人找她,而且工资照发。就是看稿也十分简单,只是改改错别字,提些意见。她一度以为,做学报工作真是轻松。

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案带原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案带原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wav 音频朗读。比较学生朗读和w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尤其是画线的字。(幻灯片展示) 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 在练习本上边读边写一写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2、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1、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2、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3、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更甚) (五)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1、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六年级上册语法专项练习

语法专项练习一 第三人称单数: 一、写出下列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 drink________go________stay________make________work study________wash________try________look_________ buy________ have_________pass________swim________live________carry________ come________watch_______plant_______eat________read________ fly________see________like________want_______brush________ 二、用括号内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e often________(have)dinner at home. 2.The girl_______(teach)us English on Sundays. 3.She and I________(take)a walk together every evening. 4.Mike_______(like)cooking. 5.They_______(have)the same hobby. 6.My aunt_______(look)after her baby carefully. 7.You always_______(do)your homework well. 8.She_______(go)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9.Liu Tao_______(do)not like PE. 10.The child often_______(watch)TV in the evening. 11.We often___________(play)on the playground. 12.He_________(get)up at six o’clock. 13.Su Hai and Su Yang_______(have)eight lessons this term. 14.What_________he usually(do)after school 名词复数: 一、写出下例名词的复数形式 1、monkey__________ 2、boy_______ 3、duck_____ 4、house_________ 5、bus________ 6、lady_______ 7、sheep_________ 8、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预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预习教案 (二)讲读第一部分。 1、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 根据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然读后用笔画一画有关词语,然后讨论出地球的特点。 (板书:美丽而又渺小) 2、多媒体课件播放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图,学生讨论地球 的美丽。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词语。如:“纹痕 相互交错”。 3、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因为有了地球才有 人类和一切生命。) 4、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出示地球仪,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半径”、“地球表面积”、“陆地”等。 (地球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 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说明地球小,人们活动范围更小。 (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地球小,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5、指名读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师小结引出下文。 (三)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边听边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画出来。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什么是有限的?(有一定的限度。) 文中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种,请看大屏幕。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两个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其结果如何?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不加节制地开采。结果:矿产资源越来越少。) 什么是“节制”和“不加节制”呢? (节制的意思是限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不加节制就是没有限制,没有计划地随意进行。) 2、,解决思考练习的第2题。 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一说。 板书:(自然资源有限) (一)讲读第三段。 1、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地球在宇宙中这样渺小,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说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样的说法能行吗?为什么? 2、根据文章内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枯竭”的词意(用尽断绝),重点体会“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科学家们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退一步讲实现这个设想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且火星或月球上缺少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气等。少数人类有可能,人多了不行。因此文章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部分用什么告诉人们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dànɡ yànɡ yōu jìnɡ fàn làn shēn yín kānɡ kǎi diǎn zhuì tái xiǎn bào zhà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弦(________)轴(________)曝(_______)锦(________)谱(________)舷(________)柚(________)瀑(_______)棉(________)普(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得意(_____)(_____)迫(_____)及(_____) 一如(_____)(_____)推(_____)而(_____) 巴迪______地想把自己写的诗给父亲看。 2.我之所以坚持写作,是因为母亲_____地鼓励我。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不是……而是……如果……就……

无论……都……虽然……但…… (1)小时候,________我对什么花,________不懂得欣赏。 (2)这些小鱼________捉来吃的,________养在玻璃瓶里玩儿的。 (3)________让花开过,落在泥土里,那香味________差不多了。 (4)________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________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老师组织了比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亡在洪水的声音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冬天,你不要砍树 ①在我9岁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北方阿拉斯的城郊,和爷爷一起过圣诞节。在那里,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农场。 ②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剥落,树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我稍一碰就“叭嗒”一声折

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学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wav音频朗读。比较学生朗读和w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尤其是画线的字。(幻灯片展示) 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在练习本上边读边写一写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2、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四)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1、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2、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 专项训练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一 分数的应用题 1、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2、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3、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5、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6、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7、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8、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二 比的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

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三 百分数的应用题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 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4、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5、服装店同时买出了两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陪了20%,问服装店卖出的两件衣服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 6、某工厂四月份下半月用水5400吨,比上半月节约20%,上半月用水多少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四 圆的应用题 1、学校有一块圆形草坪,它的直径是30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沿着草坪的周围每隔1.57米摆一盆菊花,要准备多少盆菊花? 2、一个圆和一个扇形的半径相等,圆面积是30平方厘米,扇形的圆心角是36度。求扇形的面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shū jí quē fá kǒng jù qī liáng qīn xí qīng fù yàn huì liáo tiān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思(_________)指(_________)假(_________)神(_________) 腮(_________)脂(_________)遐(_________)伸(_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飞(____)走(____)大吃(_____)(____)(____)真(_____)确乌云(____)(____)狂风(_____)(____)倾(_____)大(____)富(____)堂(____)怒气(____)(_____)日(_____)天(____)只要你坚持练习,______,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2.不知是谁惹恼了他,他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 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_______,气势磅礴。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只要……就……无论……都……如果……就……只有……才能…… ①小时候,我________对什么花,________不懂得欣赏。 ②开花时,________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________看到那些小花。 ③________不来台风,我________可以收几大箩。 ④________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________差多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老牛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阳光洒满校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用关联词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不能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开展体育活动。(将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1稻草人 2寓言二则 3卖火柴的小女孩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语文百花园一 口语交际及阅读平台 6开国大典 7*望大陆 语文百花园二 11永远的歌声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语文百花园三 16古诗三首

17詹天佑 *18文天祥 19怒吼把,黄河 20*一句话 21奇异的琥珀 22*表里的生物 23、自然之道 24一个这样的老师 25*最佳路径 语文百花园五 26将相和 27奴隶英雄 28赤壁之战 29老人与海 30※鲁滨孙造船 语文百花园六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介绍及教学设计

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童话寓言之旅”。单元中《稻草人》、《寓言二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其中有两则是寓言,剩下的课文是童话作品。 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为专题。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寓言两则》所选编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母亲的珠宝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折射出柔和的光。 兄弟俩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一顶黄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草原一样碧绿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地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拥有这些东西该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又怜悯地说:“告诉我,康妮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康妮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客人睁大眼睛是吗快拿来让我看看吧

“就是他们。”母亲拉过两个男孩儿。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当时他们母亲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1.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2.短文第 2 自然段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的珠宝指() A.头上的皇冠。B.蓝宝石和红宝石。 C.她的两个孩子。D.手指上的戒指。 4.想一想,两个孩子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母亲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那位客人,听到康妮黎亚的话,你会想些什么? 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 我非常喜爱仙人掌,不仅喜爱,而且敬佩。 我有幸去了墨西哥。在那里,由于太阳和土地的爱抚(fǔ wǔ),仙人掌遍地都是。世界上的仙人掌约有两千余种,而墨西哥竟占了一半,所以,它享有“仙人掌之国”的美誉。 那里的仙人掌家族非常(巨大庞大)。从形状上看,这些“亲属”相互间并不十分相似,有球形、圆柱形、山形、片状、(辩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