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内涵

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地体系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教育制度的特征:客观性、强制性、价值性、教育性、历史性。

二、教育制度的类型

2.根据教育制度的理性化程度,分为显性教育制度与隐性教育制度;根据教育制度涵盖范围的大小,还可以把教育制度划分为宏观教育制度(国家)、中观教育制度(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和微观教育制度(学校内部的机构、组织及其相应的规范措施)。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因素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3.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表现为: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伊利奇的“非学校化”)现代教育制度是社会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以国家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

制度化教育的特征:①学校时一个自我封闭的连续系统,形成一种从低到高的系列,但是这种连续性实际上只保证部分人受教育的连续性,却妨碍更多人受教育的连续性;②封闭的教育系统强调选择性和竞争性,它主要依靠该体系内部规定的标准来决定允许谁学习和不允许谁学习,以及在上面年龄学习;③这种教育为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主旨;④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工具,体现和执行社会意志;⑤学校成为所需人才的选拔机构,文凭则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⑥学校教育主要履行社会化和选拔两大并重的功能。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4.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三)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五)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六)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社会教育化即整个社会都将担负教育的职能);(七)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5.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概念)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的根本体现,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和学校的结构。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6.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规学制(现代学制首先产于欧洲,双轨制有两个平行

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二是单轨学制(最早产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纳),三是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前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规学制,美国的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的学制是分支型学制。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7.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规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从学校阶段来看,学校教育制度化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幼儿教育阶段:很多国家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小学教育阶段:成为普遍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初中教育阶段:初中阶段便成为科学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其后的职业教育和进一步的科学教育有重要作用,因而导致了初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变化;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是现代学制的一个重要特点;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当前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进行的,今后并不一定如此!职业教育在哪个阶段进行,取决于现代生存与科学技术基础发展的状况;高等教育阶段: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人才,于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四、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8.**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①1902年的“壬寅学制”,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②1903年的“癸卯学制”,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特点:修业年限长,轻视女子教育;③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缩短了三年普通教育,增设了补习学校。“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④1922年的“壬戌学制”,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①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新中国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学制内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新学制的主要特点: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体现学校面向工农的原则;体现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体现重视职工干部再教育的原则;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与方法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②1958年的学制改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③1958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改革主要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④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关于教育制度的内容是:a.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b.调整中等教育结构;c.改革办学体

制;d.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e.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⑤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⑥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⑦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双基教育”中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基”是指我国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义务教育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公共性。

9.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结构:从层次结构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别结构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

类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10.***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正经历着变革:

1.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要重点做到: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各级政府承担起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尽快确立和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逐步统一中小学学制,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坚持“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盘活企业、盘活市场,增加就业机会;用人单位要改变用人观念,保证单位人才的合理结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注意适应市场,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国家要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走出困境)③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改革重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一是层次结构的调整,即在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地区性专科教育,扩大研究生培养数量,同时明确各类学校的分工,保证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格、质量和特殊;二是各类结构调整,即调整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比例,稳定基础学科的规模,注重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重点发展应用科学,减少专门学院,增加综合性大学)④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要结合起来;发展规模与提高质量要结合起来;提高中间与扩展两头结合。所谓提高中间,即指提高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扩展两头指一头向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延伸,一头向研究生层次延伸)

2.《中长期规划》有关学制改革的内容:《中长期规划》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3.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想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

第三节教育管理体制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

11. 教育管理体制指的是教育系统的组织制度,包括教育组织机构以及协调这些组织机构的

相互关系的规范。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部分:教育行政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和学校管理体制。

二、教育行政体制

12.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①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集权制)、地方分权制(美国是实行分权制的典型代表)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②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完整制)和独立制(分离制)③专家统治制(要求教育行政首长具备一定的学历且是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专家)和非专家统治制。

1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解放初期,实行军事接管体制;第二阶段:1952年~1957年,实行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第三阶段:1958~1962年,实行以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第四阶段:1963年至文革前,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教育行政权力相对集中于中央的教育行政体制;第五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校一度由工宣队、贫宣队管理,后来由革命委员会领导;第六阶段:文革结束至1984年,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至文革前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强调中央教育行政的权威;第七阶段:1985~1992年,进行了又一轮的教育行政改革,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复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基础教育管理权属地方;第八阶段:1993~2002年,1993年的改革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颁布为标志,主要是将教育行政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将市场因素引入到体制改革中,2001年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确立了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行政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第九阶段:2003年至今,此阶段改革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为标志,在宏观教育行政体制基本建立健全的背景下,管理体制的改革向微观层面深化发展,本阶段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是在政府职能上转变上。

14.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是: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教育行政机构代表人民意志,沿着正确的方针路线实行教育行政管理的根本保证);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中央教育行政与地方教育行政职权划分上的体现,是反映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基本特征的根本所在,也是决定我国教育行政类型的主要依据)。

15.我国现有教育行政体制的变革和方向: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

为什么说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学校办学缺少生机和活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封闭关系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行政机构管理和控制幅度不合理;规章制度和法制建设不完善。

三、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由学校管理机构与管理规范两个要素所构成的学校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监督反馈体制四部分组成的。在这四种体制中,领导体制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规定了学校管理体制的性质,以及学校由谁决策和怎样推行决策等。

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1949~1951年,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制;1952~1956年采用校长负责制;1957~1962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3~1966年,实行当地党

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7~1977年即十年动乱时期,实行所谓工宣队、贫管会、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体制;1978~1982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3~1992年,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与校长负责制并存;1993年至今,实行校长负责制。

15.校长负责制也称“一长制”,是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校长负责制有成效也有积弊,校长负责制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实施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分工、职责要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党、政各自的职能;必须建立民主管理机制,校长的管理要与教职工的民主管理相结合;要做到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能。

校长负责制的完善途径:逐步实行校长选举制和任期制,实现校长遴选制度的变革;完善行政管理体系,正确清理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健全法制,完善学校内部机构建设,健全校长职位权力监督机制,走“一长制”和权力制衡想结合的道路。

四、学校组织与运行

我国现有学校组织机构:一类是行政性组织结构(为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维持学校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另一类是非行政性组织机构(为配合、监督、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而设立的),两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发生作用和影响。

行政性组织结构:校长办公室——教务(导)处(实验室、图书馆、机房、卫生室、文档室、各年级组和教研组)、政教处(各年级组和教研组)、总务处(事务组、财务组、膳食组)。小学一般不设政教处。

非行政性组织机构:一般包括党、群、团组织和各种研究性团体。如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工会、教代会。

中小学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必须满足:目标明确、功能齐全、党政分开;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组织机构改革创新(学校组织机构变革的类型表现):从机械模式走向有机模式——随学校发展战略而变;从直线模式走向网络模式——随学校职能而变;从一部制走向分部制——随学校规模而变;从封闭模式走向开放模式——随学校环境而变。

五、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怎么做)

16. 表现: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体现中央统一领导的精神(新制度里的“统一”,主要是指对教育进行大政方针的导向);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还要体现地方分级负责的精神(要负责就要有相应的权限,为此要加强省一级对基础教育工作的统筹管辖权,实行分级管理);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充分调动有关各方的积极性(所谓调动各方积极性,是指不仅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积极性而且要发挥中小学以及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

第四节学校与校园文化

一、学校

17. 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学校的基本性质: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地区别,学校的专门性主要体现在专门的教育职能;专门的教育人员;专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专门的评价方式;专门的经费支持);学校具有民族性;学校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18.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校的萌芽:学校的萌芽始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国外学校的萌芽——青年之家,中国学校的萌芽——成均、庠。

学校的产生: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萌芽的学校已经发育成熟,于是,专门的独立的教育机构——学校便应运而生了。国外学校的产生——苏美尔学校(美国学家克雷默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时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学校),中国学校的产生——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考古发掘中找到可靠的实物证实。而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时在商朝。

学校的发展:中国学校的发展——古代学校,近现代学校;西方学校的发展——斯巴达的军事学校,雅典的学校,基督教学校,城市学校,人文主义学校,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文化的功能:①导向作用。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学校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②凝聚作用。学校文化的凝聚作用,表现为学校文化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

③规范作用。学校文化中蕴含着道德因素,能调动人际关系,使之心理相容、和谐有序,产生对成员的规范约束作用。

19.学校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再细分称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三个部分。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良好的校风能对新师新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0.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21.***校园文化的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主题统揽策略;个性塑造策略;传统拓展策略(这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长历史的老校而言的);分步推进策略;重点突破策略;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①文化理想建立:分析现状;寻找生长点和突破口;提出理想模型;创造性实践。②校园文化主体建设:校长应该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教师要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化;学生需要经历被动接受、主动认识、积极参与、相互传播这个过程来参与并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③校园文化行为的表现特征:教育性;连续性;系统性;有效性。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大全

课前准备制度 一、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有所授课程三分之一的讲授教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应有一章以上的教案储备。同时,每学期的授课教案必须重新编写,不得原封不动地沿用“旧教案”。 二、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进度表,并按照教学进度表的要求,实施教学。 三、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本次课应讲授的主要容,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在脱离教案的情况下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任课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校有关规定及上课时间、地点,学生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中如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对电子教案、投影片、演示实验、插播片等作好准备,以确保形象化教学的效果。 六、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处理好本课程与完成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七、教师要拟定好每次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题和思考题。 课堂教学制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特做如下规定: 一、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讲课水平,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要以《大纲》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遵循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 1、容熟悉:要尽可能脱稿讲课。 2、语言标准:坚持普通话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生动、简炼,教态要端正。 3、条理清楚:在教学容的处理上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整体结构合理。 4、重点突出:要详略适度,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每次课难易程度要适当。 5、方法得当: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以及独立地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6、板书工整:板书是教师用文字和插图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提纲,要求排版整齐,字迹工整,插图规,以便给学生治学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基本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 2、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3、各学科提倡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作业、时间安排等,课后要有教后反思。 4、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教案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备教材,三个层次结合: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备学生,做到三个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备方法,做到教法、学法两同步。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同时,应围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指导学法;备教具,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6、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备好。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备好;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备好。 7、自然科学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仪器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成功与安全。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要预先协调好,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耽误上课时间。 8、教导处将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会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作业;平时根据需要做不定时检查。 二、上课基本要求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材处理要科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切合实际,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大力提倡电化教学,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其中的“各级”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其中的“各类”除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不同类型。它们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学校教育系统。可见,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或者说,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明确的是,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⑴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时一部分人有可能摆脱直接的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精神活动或智力活动,社会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教育活动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专门事业。具体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条件;二是社会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内容;三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媒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据目前可查证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欧洲最早出现的学校约在公元前8≈前7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在我国的史料记载中,夏朝就有学校,但尚未完全确认,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殷有学校已从甲骨文的研究中找到证明。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教

中心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369 (计划范本系列) 中心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详 细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中心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工作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局教育股、教研室等业务部门XX年工作要点,坚持实施新课程改革,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不断加强教务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作用,找准基点,高标准,严要求,担困难,求实效,从过程要质量,从管理要质量,努力提高教学成果。 二、工作基本理念和思路 基本理念 创造适合学生和谐学习的教育,创造适合教师和谐发展的管理。

基本思路 (一)、正视成绩,面对现实,认真分析我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认真查找差距。 (二)、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教育局等主管本门的考评方案为抓手,科学制定教学工作任务和目标,加大计划的落实力度,保证计划的实效性。 (三)、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能力,努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常规教学管理工作 1、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整理、修改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规范教学,提高效率。抓好“备、讲、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试行)明确教师职责 教师学习《城关区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学校各级部门的管理职责与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必须要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规定,保障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要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实施细则 一、备课制度 语数教师进行半电子备课实验,兼职课程可全部进行电子备课。专职教师一律手写备课。 (一)通读教材备课制度 1、备课时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通读本册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册教学内容在本学科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每单元的内容与其它单元以及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好教材的整合与补充,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课必须对总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学生学情,教学措施进行分析、明确各项目内容。对学期课时进行安排,列出教学进度。 3、年级备课中的总目标、要求等项目在平行班老师共同商议下统一制定。各班老师再根据自己班情、学情进行个体分析,写出教育教学措施,体现班级特色,达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目的。 4、根据教情、班情、学情制定课题或教研专题。 (二)单元及课时备课制度

1、单元备课中要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目标,教学重、难点,单元课时量安排。 2、每课备课教案中要有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具体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是否分列。本科教材的课时安排。 3、每课时教案要依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采取用的教学用具等内容。 4、备课中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一要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而定;二要符合教学规律,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来定。 5、备课教案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程度的教学设计。备课教案应积极改革、创新,尽量体现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不可过空、过大,严禁“形式教案”“套路教案”。 6、备课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专题)制定相应教学措施,从细微处着眼,做到围绕教育教学进行教科研活动,教学问题为专题服务,专题为课题服务。 7、备课中要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提炼学习方法,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8、备课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注。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困生成长,做到面向全体教学,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1702)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这个学制还在 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了确认。它包 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 学校教育(幼儿园):招收 3~6、 7 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 岁儿童入学,学 制为 5~6 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 中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 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 6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职业高中 2~ 3 年,中等专业学校3~ 4 年,技工学校 2~3 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 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 2~3 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 4~5 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条件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关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 2~3 年,招收获学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 3 年,招收或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也可获得相应学位。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

制。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对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和越 来越迫切,我国的单轨学制必然要走向分支型学制。 二十多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我们现在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 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将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 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大趋势。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新编版)

编号:YB-JH-0058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新编 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新编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新的学期开始了,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校园环境,新的学生, 新的同事,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 务,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并结合自己的学 科特色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 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各级政府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规范 管理,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 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 提高我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镇、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 发展。为创建“平安阳明、团结阳明、和谐阳明”和教育强镇作出 贡献。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1.doc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1 薛庵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 搞好安全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校教职工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把安全教育列入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防火 2、防盗 3、防骗 4、防抢劫 5、防爆炸 6、防溺水 7、防运动损伤 8、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教育 9、防交通事故10、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 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1、新生入学教育 2、毕业生教育

3、宣传栏、黑板报、广播 4、专题报告会 5、早课学校领导讲话,班会课班主任讲话 6、个别谈话 7、实际演练 三、学生安全教育的组织开展: 由学校德育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织开展。学校根据工作计划和当前工作实际,确定当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形式。德育组在学期工作计划中要专列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实验课老师要结合课程实际做好每堂课的安全教育工作。 四、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2、坚持每学期开学初的“安全自查整改”活动。针对存在问题,制订出相应的班级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 3、以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为抓手,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全面落实安全教育,做到长期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4、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登记考核。每班要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台帐,对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内容到位情况、班级自己开展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到位情况进行登记,列入班主任考核

内容。 5、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联系,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6、对问题学生、学习、生活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帮助,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7、加强学校网络使用安全管理。按公安部门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法规,制订相应的措施,严格执行。计算机教室加强安全管理,严防意外事故发生;注意计算机房教室的环境卫生,确保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经学校研究,特制定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一、设施设备包含的内容 1、学校房屋建筑设施; 2、学生运动活动场地设施及体育设施;

学校教育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以平衡充分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开阔“硬件好、管理强、质量高、师资优、特色新、环境美”的教育新路径,全力开展各类创建,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健全教育体系。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9%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初中生巩固率99.9%;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2.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重视引资工作,鼓励各学校联系能人大户、企业单位“捐资助学”。消除各类布点学校的D级危房。 3.保障教育公平。努力做到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中心小学、材完小和教学点之间差距缩小,困难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扶困助学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提升管理水平。我们将实施学校管理标准化,常规管理精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质量管理数据化,学生管理系列化,教师管理档案化,财物管理制度化,安全管理程序化。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5.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各类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6.提升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增多。达到义务教育管理标准要求,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

度90%以上。 7.促进内涵发展。把“实施一校一品、一校一景、一校一韵”作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注重学校内涵发展。逐步形成“三有”的校园美景。 8.争创各类先进。继续争取获区“教育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以及各类单项考核先进单位。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引领,高质量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第一资源,要加快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队伍。 1.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将师德置于队伍建设的首位,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完善落实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聚焦“四有”好教师标准,精心策划一些能触及教师灵魂的师德教育活动。一是建章立制,强化工作纪律管理;二是监督检查,强化工作作风管理;三是“三评促教”,强化师德考核;四是师德评比,强化榜样引领;五是师德演讲,强化师德教育。引导教师牢固建立正确的教师观,将精力专注课堂、将目光投注学生,无愧仁师良心,无愧师表形象。 2.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全员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确保参与率、合格率100%,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区级学科培训、省市合作项目现场培训,各学校要对参加培训的教师教干继续抓好培训反馈制度,力争收获更大的效益。二是富有成效地开展校本培训,让所有老师参与培训,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达标任务。三是加快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着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2011-11-13 17:29:40)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文革”破坏和之后的恢复和改革,我国形成了目前的学校教育制度系统。 (1)幼儿教育:实施机关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学,任务是解放妇女劳动,使幼儿接受早期教育,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等教育:包括普通小学和成人初等学校。普通小学招收7周岁儿童入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5~6年,实行一贯制,任务是使儿童打好读写算的基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扫盲识字班招收文盲、半文盲的人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盲标准。 (3)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 普通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初中修业年限为3年,实行普及义务教育;高中修业年限为3年。普通中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受到全面教育,一方面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教育培养合格新生。 农业中学: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2~3年,任务是为农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技术后备力量,为农村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职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3年,任务是培养劳动力量和技术后备力量,为城市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任务是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 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3~4 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任务是培养中级的专门业务人才和技术人才。 成人中等学校:包括成人业余初中和高中、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成人业余初中和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和初中程度的青少年入学,修业年限2~3年。 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行脱产和半脱产,修业年限为2~3年。 (4)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专门学院、成人教育的高等学院、研究生院。 大学和专门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学。修业年限为4~5年。 成人教育的高等学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大学、农业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等,招收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入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给自学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证明书;累积分达到专业毕业要求的发给毕业证。 研究生院:由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部分高等学院设有研究生院(部)。

学校教育工作计划

学校教育工作计划 一、教导思想: 环绕区教育局《xx教育展开规划》及市区教育作业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展开观为统领,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先导,以精密化的校园办理为抓手,强化课程变革,深化施行本质教育,坚持特征办学,统筹推进要点作业,全面提高办学效能,为办妥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区小学优质均衡展开方针的完成做出新的贡献。 二、首要任务: 1、以效能评价促进全面展开。深化剖析《XX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价计划》各项方针,整理校园各项作业,强化办理,争夺在20xx年全区中小学办学效能评价和先进校园评比中有好的效果。 2、以精密化办理推进内在展开。以全面寻求“绿色质量”为方针,饯别“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展开”的教育理念,以精心的情绪,施行精密的办理,寻求精品的效果,然后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3、以要点带动引领专业展开。一是发动校园“名师”工程,打造校内名师,力推区内名师,争夺市内名师;二是持续打造珠心算特征,引领校本课程建造。

三、详细作业: (一)、德育作业 整合德育功用,标准学生行为,全方位、详尽地履行好学生的惯例办理,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杰出的文明日子习气。 1、强化德育认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造。发挥德育作业的整合功用,严厉履行班主任例会准则,安排学习《德育作业规程》,展开班主任练习,增强班主任的育人认识和育人才干。以评选“优异中队教导员”“优异班主任”为关键,宏扬先进,发挥优异使班主任的演示、辐射效果。 2、注重行为养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造。加强行为标准教育,以《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为标准,以一日惯例查核为抓手,展开好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结合区教育局展开好“十个每一次”作业要求,运用晨会、班队会、主题教育活动、班级条约等,强化教育练习,注重细节,特别是抓好学生的就餐、集队、上操、午间办理和课间行为标准等,实在培育学生做“讲文明、讲礼仪”的校园小主人。 3、展开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结合严重节日、纪念日,发挥少先队阵地效果,一月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感恩、贡献、和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五光十色的少先队主题教育,刻画学生杰出品质。 4、展开好读书节系列活动。德育处要结合市、区展开的各种读书节,安排展开好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建稠密的读

学校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是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把教学安全放在首位,全体任课教师都要遵守学校教学安全制度。 学校工作作息时间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晨会(早自习):按照学校课程表上的安排,由早上第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 2、课间操活动时间:晴天学校组织做操则由上午第二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雨天学校不组织做操,则由值周人员负责; 3、中午放学:由上午第四节课任课教师组织集合排队有序走出校门; 4、班班有歌声活动课:由下午第一节课任课教师按照学校相关要求组织负责; 5、下午放学:由下午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排队护送出校门; 6、课外活动和夕会:由下午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或班主任负责。(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到夕会,包括夕会时间。) 7、课间休息活动时间:由本区域值周人员负责; 8、夕会至闭门时段:由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辅导教师、班主任、本区域值周人员、门卫负责,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产生的缘由情况确定所负责任的主次; 9、开门至晨会时段:由门卫、值周人员负责。 (说明:上述所涉及课时时段和任课教师均是指事发所在班级课程安排而定,以“学校课程表”作为界定的依据。) 一、室内课堂教学 1、树立“学生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上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严禁学生在课堂上随意下位、追逐打等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各班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安排学生专人考勤,严格核实学生异常缺勤情况,并向班主任汇报,问题严重班主任不能独立处理须及时报值周行政领导进行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各级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和高等学校 12世纪产生中世纪大学,意大利、法国等,文学科、神学科、医学科、法学科,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A: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改造中世纪大学 B:创办新大学和新高等学校 (二)中学 1、文艺复兴期间,古典文科学校,学习七艺和拉丁语、希腊语,为大学预科, 为教会国家培养僧侣、官吏。 2、实科中学:18世纪初,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 (三)小学 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本族语读写算,宗教, 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劳动者的初步读写算能力、自然社会常识 (四)初级中学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有文化的脑力劳动者, (五)职业学校 学徒制,职业教育法令,普通中学----综合中学 (六)高级中学 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生产和劳动性质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七)短期大学和大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 (八)幼儿教育机构 从保育到教育 (九)研究生教育机构 19世纪德国,现代学位,哲学博士 (十)成人教育机构 现代社会产物,以在生产上运用科学技术为特征。

现代技术要求知识更新,闲暇时间增多,个性发展需要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纵向划分学校系统(双轨学制),横向划分学校阶段(单轨学制) (一)双轨学制 1、自上而下,大学(其他高等学校)----中学(中学预备班) 2、自下而上,小学(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 育) (二)单轨学制 学术性一轨没有充分发育,群众性小学和中学迅速发展,形成美国单轨制(三)分支型学制 文科中学和职业学校单设,既有单轨特点,又有双轨学制因素。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英德,综合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并轨) 双轨并轨与义务教育,综合中学===现代中等教育发展趋势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发生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 幼儿教育提前结束,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2、小学教育阶段 小学无初高之分,年龄提前,年限缩短,与初中衔接 3、初中教育阶段 初中延长,普通教育中间阶段,小学初中合并 4、高中教育阶段 三种类型学制,区别最大—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多样化 西欧高中----大学预备教育,苏联高中----大学预备、普及高中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美国综合高中----大学预备、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 5、职业教育阶段 古老学徒制教育----现代职业教育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塔合曼乡寄宿制小学 教学管理制度 一、课程管理 (一)课程设置 1、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自治区、地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义务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和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所在村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二)校本课程 1、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机构或人员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对教师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将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遵循非教材化的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各学校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得用其它课程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可贯彻固定安

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2、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要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 3、要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校内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二、教学活动管理 (一)教学计划 1、应按照培养目标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和工作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得到贯彻实施。 2、开学一周内,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工作安排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配档。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每学期授课的周数。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行事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教研组应根据区教研中心学科组教研工作安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围绕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在开学第一周讨论制定完毕,并报教导处备案。应有计划地对各教研组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其落实。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正大双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2017学年) 一、教师备课制度 一、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备课不得上课,不认真 备课的予以批评和处罚。 二、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周备课。 三、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标、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训练。在五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教案。 四、教师在超周备课的基础上,由各组教研组长在每周召集同年级或同学科教师 集体备课,检查本周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超周备课情况,研究其特点、难点,研究双基,研究教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测试内容。 五、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备课时自己先做一做,并做出标准答案。科学、 品德、劳技等课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手操作一遍,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以保证课上实验成功。 六、写好教案:1、教案按课时逐步撰写。2、教案详略应就教师基本素质而定,提倡教师写详细教案,不论详简都应反映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a、课题、b、授课时间、c、授课班级、d、教学目标、e、重点难点、f、教学步骤、内容及方法、h、板书设计、l、作业内容。3、每学期学校对教案普查两次(期中,期末),并有记录,不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也不得以统发的《鼎尖教案》代替教案。 七、本节课结束后要写好课后反思,随时总结自己教学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或教训以便改进。 二、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教师严格执行“课表”,不得私自调课、代课,如有特殊情况须经教导处批准。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带齐课本、教案、教具,提前5分钟到教室门前,上课铃响过,立即走入教室,不准迟到。上课时不得让学生随意出教室。 2.教师要衣着整洁,举止文明,仪表端正,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上课时不得赤臂或穿背心裤衩,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 3.上课前教师要调整情绪,认真候课。上课时教师仪表端庄,教态亲切,精神饱满。 4.上课前不得饮酒,上课时不得吸烟,不准坐着讲课。 5.要坚持用普通话讲课,讲课速度要适中,口齿清楚,语言精练、准确、风趣,逻辑性要强,不讲与教学无关的话。 6.要组织好课堂纪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态度要和蔼,不准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能打骂学生。

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汉代的学制系统 汉代学校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私学按其程度与学习内容也可分为经馆与书馆两类。其中一类是由经师讲授专经的经馆,称“精舍”、“精庐”,其程度相当于太学;一类是教授读、写、算基础知识的书馆,属初等文化启蒙性质的蒙学。 二、太学 (一)太学的建制与沿革 太学创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它以官方的博士置弟子员为标志。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诏令丞相公孙弘等人共拟兴建太学的方案。从此,博士从一种备朝延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的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由此建立。 (二)太学的教学制度 汉代太学博士研究的是五经,教学内容自然以儒家经典为归,学生学习目的也就以明经为主。为了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奉命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在46块石碑上刻有《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记》、《论语》等经的本文,作为太学规范的经学教科书,史称“熹平石经”。

太学的教学形式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发展。太学初建时,学生名额较少,每位博士仅教10名左右弟子,多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后来学生规模迅速扩展,为了容纳相当数量的学生同时听讲,东汉时建的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出现了一种称为“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太学博士传授经学,一般在讲堂会集诸生作大型讲演,称为“都授”。这表明太学已形成集体讲经的教学形式。 (四)太学的考试与视学 太学考试最常使用的是“设科射策”的形式。所谓“射策”,就是由学官将疑难问题书于简策,将它并列排放,覆盖试题,考生随意抽取其中一策进行解答。类似于现今的抽签考试。西汉时考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实施新的课试录用方法。考试时间由一年一试改为二年一试,设科标准也以通经多少来定等第高下,即以通二经、三经、四经、五经来分别次第授以官职。 三、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一)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的创办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宦官集团与官僚集团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嗜好有密切关系。鸿都门学把儒家经典摒弃于教学内容之外,学生专习辞赋、小说、尺牍、画、书法等。这些学生毕业后“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鸿都门学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它打破以儒家经典为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范本)

目录 一、日常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管理制度 三、备课制度 四、上课制度 五、听课制度 六、作业批改制度 七、考试制度 八、教学检查制度 九、书籍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制度 为规范全体教职员工落实**学校办学宗旨和理念,规范员工行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根据学校相关制度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要求全体教师认真执行,严格要求自己: 1、上班时间:学校每日上班时间为早8:00——12:00,下午14:00——18:00,有早晚自习的教师以自习时间为准!(时间表:见附件1) 2、签到制度:学校实行教师上下班签到制度,所有教师每日上下班必须在教务处办公室签到表上签到、签退。早上第一节有课的教师须在7:50前签到,第一节没课的教师8:30前签到。(教学人员签到表:见附件2)全体教学人员必须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3、坐班制度:没课教师需按上班时间到办公室坐班(另有约定的教师除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需请假,如无故缺勤,则视为旷工。 4、员工逾规定时间到岗或提前下班: (1)15分钟(含)以内界定为迟到或早退; (2)超过15分钟至45分钟(含)按旷课一节论; (3)超过45分钟至120分钟(含)按旷工半日论; (4)120分钟以上按旷工一天论。 确因特殊情况,酌情处理。 5、月累计迟到或早退三次按旷工半日论。 6、因偶发事故迟到超过30分钟以上经主管领导或考勤人员查明属实的可准予补办请假。 7、除因特殊情况需要,经主管领导事先安排者外,不得任意提早或推后上下班时间。 8、工作时间未经领导批准离开工作岗位30分钟以上者,即为擅离职守。 擅离职守超过半小时,或未经准假而不到岗者,均为旷工。 9、考勤须知: (1)对有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现象的员工,月累计三次以上给予一百元的经济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2)旷课一节的,给予五十元的经济处罚;旷工半天的,给予一百元的经济处罚,记入个人档案并扣发当月各项奖金。无正当理由旷工一天的,给予三百元的经济处罚。旷工2日以上(含2日)的给予辞退处理。对以往工作积极努力或有突出贡献者,在认错态度诚恳的基础上,经公司研究决定后,可给予记大过留职察看。留职察看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 10、休息制度:原则上每位教师每月包括月假可休息8天(超出8天的计为请假,按比

20148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家长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家长学员为主体,为完善和规范家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家长学校教师工作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巩固教学成果,结合我校家长学校实际,制订此管理制度。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尊重学员、严谨治学、廉洁治教、为人师表。 二、教师考勤制度 1、自觉遵守考勤制度,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执行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选内容之一。 2、考勤由教导处负责,指定专人统计,校长核查。 3、教师不能迟到早退,不得无故缺课,不得随意调课。 4、教师不能坐着讲课,不随便离开教室。 三、教师教学工作常规的基本要求 教师教学工作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检查考核和测试五个方面。 (一)备课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备好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深入、充分地备好每一堂课。 2、备课教师必须认真按照学校相关部门下达的教学计划、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填写相应的表格,以便检查落实。 3、备课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步骤清楚,教学方法得当,板书设计清晰合理,练习、作业适量。备课要充分注意到家长学员的实际和特点,正确把握教学标高。同时要有教学小结。

4、课堂练习和作业要做到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实在。作业要求学员课内完成。 5、家长学校要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要整洁,条理清楚,切实能指导上好课,不搞形式主义。不允许教师先讲课后写教案。 (二)上课 1、课堂是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为家长学员传授科学、正确的家教方法的主要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2、按学校计划安排上课。教师不准擅自停课。 3、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严格教师上下课的行为规范。上课预备铃响后,教师要迅速在教室外等候上课。 4、课堂上,教师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应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一言一行要体现教师应有的素养和风范。女教师不准穿无袖上衣、吊带衣裙和穿拖鞋,男教师不准打赤膊、穿短裤、拖鞋进教室;上课时间不允许接手机;不允许在课堂上抽烟或做其它事情。 5、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每一堂课都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先进,态度亲切自然,提倡“微笑”教学,教学语言富于激励性,教学内容具有指导性,使家长学员心情舒畅地上好课,能够学习到科学的教子方法,学有所获。 6、要认真组织好家长学员的课堂纪律,课内不得让家长学员随意走动、随便讲话、抽烟或大声喧哗、打接电话。 7、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教师为主导,要面向全体家长学员,科学地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分钟的效益。课堂上要安排足够的咨询、交流时间供家长学员沟通与交流。 (三)布置与批改作业

张所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管理制度

张所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制定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施设备包括的内容 1、学校房屋建筑设施; 2、水、电、气设施; 3、实验仪器、教具设备; 4、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及图书等设备。 二、检查机构 建立学校设施设备安全检查机构,由完小校长,完小教导主任,村完小后勤管理人员携同值周教师构成。 三、常规检查时间 1、学期开学前和结束后定时检查; 2、每月中旬例行检查; 3、大风、大雨后及时检查; 4、大型活动前全面检查; 5、值周教师每周进行巡检。 四、检查内容 1、检查房屋是否有损坏、变形; 2、检查地基是否有沉降; 3、检查供、排水是否畅通;

4、检查用电电路是否损坏; 5、检查防火规定是否落实; 6、检查沟、坎、梯、栏是否有隐患。 五、具体要求 1、校内的一切设备与设施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维护,做到固定牢固,运行安全可靠。 2、教学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照相机等贵重办公器材,维护管理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在做好防火、防盗的同时,要做好使用维护记录,消除用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加强体育设施的检查与维修。 4、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 (1)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设施和用电安全管理,由村校长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转。 (2)按规定在教室、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人员密集的放火重点场所,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保证灭火器械规格正确、功能有效,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在师生密集场所设置人员疏散指示标志,学校组织开展照明设施和停电应急措施检验,组织开展紧急情况下师生安全撤离和疏散的演习活动,确保师生安全。 (4)加强对电源、电器、电网的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隐患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