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工程学院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3)

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3)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

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4)

五、零件工艺计算 (4)

六、冲压力的计算 (5)

七、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7)

八、卸料橡胶的设计 (8)

九、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9)

十、设计小结 (12)

参考文献 (13)

一、设计任务:

工件为垫圈,材料为LF21,精度要求为IT11~IT12,尺寸如下图所示,设计一套冲压模具,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1.结构与尺寸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零件中部圆孔直径为6mm,满足冲裁最

小孔径大于(0.8~0.9)t的要求;孔与零件边缘间的最小孔边距为2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a>1.5t的要求,因此,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

求。

2.材料分析:

LF21为普通铝片,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3.精度分析:

零件的精度要求为IT11~IT12,取精度为IT11,模具按精度IT7~IT8计算,普通冲裁即可满足图样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落料冲孔件,可采用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该方案只需要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1.模具类型

根据之前确定的零件冲裁工艺方案,采用倒装式复合冲裁模。

2.操作与定位方式

为降低成本,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板料定位靠导料销和橡皮顶的活动挡料销完成,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采用导料板控制材料的送进方向。

3.卸料与出件方式

冲压完毕后,打杆推动推板,推杆和推件块将零件从凹模中推出。冲孔废料则从凸凹模孔通过工作台孔落下。

4.导向方式

根据零件尺寸大小,该模具为中小型模,采用滑动导柱导套导向。

5. 模架类型及精度

考虑到零件的结构特点和送料方便,采用对角导柱模架。

五、零件工艺计算

1、排样设计与计算

(1)、分析零件形状,并考虑到定位方便,采用单行直排;

(2)、.搭边值确定:查表2-9得,a=1mm

b=1mm

(3)、条料宽度和导板间距的计算:

表1 条料的相关计算

查板料标准,宜选750mm ×1200mm 的钢板,每张钢板可裁剪为750/12=60

张条料(12mm ×1200mm ),每张条料可以冲1200/13=92个工件。

六、 冲压力的计算

冲裁力是冲裁过冲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模具采用倒装复合模,拟选择弹性卸料,上件。

平刃冲裁力的计算

查力学性能表得 δb =70 Mpa

系数K 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数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 K=1.3

为计算方便,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F=Lt σ

落料力 落F =Lt b σ=3.14×10×1×70=2.198 KN

冲孔力 孔F =Lt b σ=3.14×6×1×70=1.318 KN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查表2-17得 K X =0.04 F X =K X F=0.04×2.198=0.088KN 查 表2-17得 推K =0.05

推F =n 推K 孔F =4×0.055×1.318=0.263KN

卸F =卸

K

F =0.05×2.198=0.109 KN

模具采用的是弹性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

总冲压力

F= F落+ F孔+ F推=2.198 KN +1.318 KN +0.109 KN=3.625 KN

为保证冲压力足够,一般冲裁是压力吨位应比计算的冲压力大30%即

F=1.3

×1.485=1.93 KN

根据以上结果查表9-9得冲压设备拟选J23-6.3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标称压力 6.3KN

滑块行程 35mm

行程次数 170次/min

最大闭合高度 150mm

闭合高度调节量 35mm

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 110mm

工作台尺寸前后200mm 左右 310mm

工作台孔尺寸 140mm

模柄孔尺寸直径30mm 深度55mm

电动机功率 4KW

压力中心计算

由于零件为简单对称件,所以零件的压力中心就是零件的几何中心

如图(3.3.1)所示;由于工件外形为圆且中空对称,故

X=O,0Y=0.

图3.3.1 压力中心简图

七、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取在凸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尺寸获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尺寸获得。

由于外形落料凸凹精度要就较高,采用配合加工法,这种方法有利于获得最小的合理间隙,放宽对模具的加工设备的精度要就,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1) 外形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查表2-8 较小间隙的冲裁模具初始双面间隙: Zmin =0.065,m ax Z =0.095 m ax Z -Z min =0.03

查表2-10得凹凸模的制造公差为0.02

因为0.04>0.03,故而:

δp=0.03×0.4=0.012 δd=0.03×0.6=0.018 2)落料部分公差 0.012+0.018=0.03≤0.03=

m ax

Z-Z min

3)冲孔部分公差 0.018+0.012=0.03≤0.03=

m ax

Z-Z min 满足加工时的要求

4)查表3-15得

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D

d =(D

MAX

-XΔ)

+δd=(10-1×0.012)

+0.018=9.988

+0.012

D

P =(D

d

-Z

min

)

-

δp=(9.988-0.065)-

0.012

=9.923

-

0.012

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d

p =(d

min

+XΔ)

-

δp=(6+1×0.012)-

0.012

=6.012

-

0.008

D d =(d

p

+Z

min

+δd=(6.012+0.065)

+0.018=6.077

+0.018

八、卸料橡胶的设计

橡胶允许承受的负荷较弹簧大,且安装调试方便,是冲裁模中常用的弹性元件。根据工艺性质和模具结构选用较硬橡胶。选用1块圆柱形橡胶。

S=

I

F/q=0.05×1.356/0.6

=0.113KN

由此可得橡胶的直径D=40 mm

九、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1.凹模设计

在落料凹模内部,由于要设置推件块,所以凹模刃口应采用直筒形刃口,并

查表2-21,取得刃口高度h=5mm。该凹模结构简单,宜采用整体式。

查表2.22 凹模厚度系数在0.30-0.35之间。取K=0.35

即凹模高度 H=6 mm

凹模壁厚 C=1.5H=9 mm

实取凹模高度H=15 mm 壁厚C=10 mm (标准化)

根据工件图样,在分析受力情况既保证壁厚强度前提下,取凹模R为70,所以凹模轮廓尺寸为φ70×15mm.

凹模尺寸见下图

2.固定板

(1) 凸模固定板:

凸模固定板的外形尺寸与凸模的外形尺寸一致,厚度根据标准件要求,选择12mm (2) 凸凹模固定板:

凸凹模固定板的外形尺寸与垫板的外形尺寸一致,厚度根据标准件要求,选择12mm

3.垫板的设计

垫板的作用是承受并扩散凸模传递的压力,以防止模座被挤压损伤,因此在与模座接触面之间加上一块翠英磨平的垫板。

凸模垫板的外形尺寸与凸模固定板相同,厚度取5mm

凸凹模垫板的外形尺寸与凸凹模固定板相同,厚度取5mm

4.卸料板的设计

用卸料板卸料,卸料板的平面外形与凸凹模板相同,取其厚度为9mm 卸料板材料为45号钢。

5.凸模设计

(1)冲孔凸模采用B型圆凸模,凸模长度28mm

冲模材料选用普通碳素工具钢,热处理淬硬(58-62)HRC,[σt]=1000-1600MP。凸模刃口基本尺寸见下图。

6.凸凹模设计

凸凹模的壁厚2mm,查表2-51最小壁厚=(2.0~2.5)t =2~5,所以满足最小壁厚要求。

凸凹模高度H=35m , 具体各部分尺寸见下图。

7.选择紧固件和定位零件

螺钉规格的选用:根据标准GB699选取材料为45号钢,热处理硬度值为HRC35-40,卸料螺钉选用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卸料板上设置4个卸料螺钉,公称直径为6mm,卸料螺钉尾部应留有足够的行程空间。

活动挡料销:在卸料板上固定了2个导料销,用于条料送进的定位。

8.选择模架及其它安装零件

根据GB/T 2855.1-90, 凹模周界 L=80mm

上模座:80x80x25 下模座80x80x30

导柱

9.模柄的设计:

由压力机型号JG23-6.3,可查的模柄孔的直径为35mm,深度为55mm。即选模柄GB2826.1-1986 m35X85

十、设计小结

小结

为期3周的冲压模设计让我对模具设计流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次设计本着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这套硅钢片正装式复合模,设计过程中,我借鉴了《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与范例》、《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资料中一些复合模的典型结构,结合大量分析计算的结果和查阅各类手册得

到的数据,依据实际工作情况,设计了这套模具。本套模具为倒装式冲压模,采用定位销定位、弹性性卸料,比较适合生产。

设计过程几乎囊括了我大学以来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检测技术等。通过设计,弥补了在学习过程中遗漏的种种,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巩固了、系统化了。

总之,这次设计在机械工程系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杨舟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此,我对在这次设计中帮助过我的老师及同学表示忠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林承全.《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与范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胡建华编著《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轴承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冲压模方案确定 工件名称:端盖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F 08 材料厚度:2mm 零件图

1.1 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压件为F 08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该工件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因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各圆角尺寸R=1mm ,满足拉深对圆角半径的要求。由φ24+00.23mm 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可知它的尺寸精度为IT13级,满足拉深工序对工件的公差等级的要求。 (3)该零件的外形是圆形,比较简单、规则。工件中间有孔,且孔在平面上,。这部分可以用冲裁工序完成. (4)零件图上未标注尺寸偏差的,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各尺寸为: 6.1-00. 36mm R10036.0-mm R7036.0-mm 3.005+φmm 48435.0±mm 。 1.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根据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可知冷冲压要完成的基本工序有:拉深、落料、冲孔和整形。由此制定两套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再拉伸,三个简单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但是需要三道工序,三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而且工件尺寸的累积误差大,所需要的模具操作人员也比较多。 方案二: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紧凑,工序集中,对压力机工作台面的面积要求较小,且内外形相对位置及零件尺寸的一致性非常好,制件面平直,并且制造精度高。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试和维修不方便,制造周期长。由零件图可知,圆筒件部分的拉深尺寸不大,亦可一次拉成,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模;又由于产品批量较大,工序分散的单一工序生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应考虑集中的工艺方法。经综合分析论证,采用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既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合理性,故采用方案二。 2 模具的设计 2.1 落料模设计计算 2.1.1毛坯尺寸及排样 根据公式 D=rd dH dp 44.34)2(2-++δ 计算出展平后φ38mm 所变化成的直径大小。 D=20144.31.4204)638(??-??++

(完整版)冲压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概论 (1) 1.1 冲压的概念和其加工特点 (1) 1.1.1 冲压的概念 (1) 1.1.2 冲压技术的加工特点 (1) 1.2 冲压技术和模具工业的重要地位 (1) 1.3 冲压工序的分类 (2) 1.4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前景 (2)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 (4) 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2.2 确定冲裁件的工艺方案 (5) 第三章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 (6) 3.1 刃口尺寸的计算 (7) 第四章排样方式 (8) 4.1 排样 (9) 第五章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10) 5.1 冲裁力计算 (10) 5.2 压力中心的计算 (11) 第六章工作零件结构尺寸 (12) 6.1 卸料块的设计 (12) 6.2 弹性元件橡胶的设计 (13) 6.3 落料凹模板尺寸 (14) 6.4 凸凹模的设计 (15) 6.5 冲孔凸模的设计 (16) 第七章模架及其它零件的设计 (17) 7.1 上下模座 (17)

7.2 模柄 (18) 第八章总结 (19) 参考文献 (21)

前言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与机械加工及塑件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工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要其它加热设备,因为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将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压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拉伸模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因此模具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模具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模具工业一直被提到很高的位置。 从起步到现在,我国模具工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从20 世纪以来,我国就开始重视模具行业的发展,提出政府要支持模具行业的发展,以带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的加工成本相对较低,模具加工业日趋成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大幅提高,国内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各种有利因素使越来越多国外企业选择我国作为模具加工的基地。因为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价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它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模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事实上,模具是属于边缘科学,它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塑性加工、铸造、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高分子材料、金属物理、凝固理论、粉末冶金、塑料、橡胶、玻璃等诸多学科、领域和行业。 据统计资料,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 ,即模具发展 1 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 亿元。通过模具加工产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保持产品高一致性等。如今,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并且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特别是在制造业中,它起着其它行业无可取替代的支撑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辐射性的影响。

冷冲压模具说明书模具0910班01陈广爵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冷冲模课程设计说明 设计题目: 冷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 级:模具0910班 学生姓名:陈广爵学号:06091001 指导教师:翟小兵起止日期:2011年4月11日一2011年4月24日

设计任务书.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主要设计计算 4.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4.2 冲压力的计算 4.3 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4.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5 模具总体设计 5.1 模具类型的选择 5.2 定位方式的选择 5.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5.4 导向方式的选择 ...... 6 主要零部件设计 .......... 6.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6.2 定位零件的设计 6.3 导料板的设计 ........ 6.4 卸料部件的设计 ...... 6.5 模架及其它零部件设计 6.6 模具总装图 .......... 参考文献 设计总结及体会 1、设计任务书 冷冲模课程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 6.7 冲压设备的选定 6.8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6.9 模具的装配 ...... 25 26 28 33 34

和专业技术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2.1需制造的零件图 O ir 60 制件如图所示,材料为Q235料厚2mm制件精度为IT14级,年产量30万件。 2.1.1冲裁件工艺分析 从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和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表1冲裁件结构工艺性分析表 2、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III 前言 (1) 第一章工艺设计 (12) 1.1零件介绍 (12) 1.2零件工艺性分析 (13) 1.3工艺方案的确定 (13) 第二章排样设计 (15) 2.1毛坯排样设计 (15) 2.2材料的利用率 (18) 第三章工艺计算 (20) 3.1冲压工艺力的计算 (20) 3.1.1冲裁力计算 (20) 第四章模具总体概要设计 (23) 4.1模具概要设计 (23) 4.2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 (23) 4.2.1 定位机构 (25) 4.2.2 卸料机构 (25) 4.2.3 导向机构。 (25) 第五章模具详细设计 (27) 5.1工作零件 (27) 5.1.1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27) 5.1.2凸模高度设计 (30) 5.1.3定位零件 (30) 5.1.4 挡料零件 (31) 5.2出件零件 (31)

5.2.1 卸料零件 (31) 5.3.2 顶件零件 (32) 5.3导向零件 (33) 5.4其他零件 (33) 第六章设备选择 (35) 6.1设备吨位确定 (35) 6.1.1设备类型的选择 (35) 6.1.2设备规格的选择 (35) 6.2设备校核 (36) 6.2.1.压力行程 (36) 6.2.2.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 (36)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8) 致 (39)

前言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产品依赖模具加工, 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模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模具的质量不仅表现在制造质量, 也表现在安装调整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后续工作质量。因此, 在模具在加工过程和质量控制中,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工艺设计 图1.1垫片零件图 1.2 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尺寸:图中零件的标注公差的为IT12级精度,其余未注由图术要求可知为

异形小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

、八 冃U言 伴随着科技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模具生产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广,包括信息化、无图化、数字化、精细化、自动化等方面发展;简单的模具企业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模具企业的转型向着设备精良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冲压模具为例: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目录 、八―丄 刖言 (1) 目录 (2) 设计任务书 (3) 1 .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 确定工艺方案 (4) 3. 工艺计算 (5) 3.1计算工艺力 (5) 3.2确定拍样样式和裁板方法 (5) 3.3材料利用率计算 (6) 4.压力中心确定,压力机的选择 (7) 4.1 压力中心的确定 (7) 4.2压力机的选择 (8) 5.模具设计 (10) 5.1确定模具结构 (10) 5.2模具零件尺寸计算及确定 (10) 5 .2.1冲裁模具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0) 5 .2.2 凸模、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11) 6.模具其他零件的选用 (12) 6.1模具上下模板及模柄的选择 (12)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

一、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于图册和相关的设计资料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 (1)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3)学习制定中等复杂冲压件的工艺规程; (4)学会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5)培养设计、计算、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查阅资料的能力。 二、任务 依据一张给定的冲压件零件图,完成如下工作: (1)分析冲压件的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 (2)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3)设计所给零件的冲压成形模具一套,给出总装配图一张,主要零件图若干张; (4)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5)填写工艺卡片一份。 三、要求 (1)工艺分析要合理,方案选择即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 (2)图纸设计要采用计算机绘图,按国标设计,图纸规范、清晰;

(3)设计说明书要计算机打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计算数据要完整、准确; (4)工艺卡填写完与说明书一起装订(放在最后一页)。 四、设计过程 (一)工艺设计过程: 1、工艺性分析:包括对零件图分析(零件形状,尺寸精 度,材料要求等)、工艺性分析; 2、对总体工艺方案分析:基本工序分析,工序顺序与数 目分析,工序组合及模具型式选择分析,进行方案比 较; 3、工序设计和工序尺寸计算(画出必要的工序简图); 4、工艺计算: (1)材料排样和裁板宽计算; (2)弹性元件计算; (3)冲压工艺计算; (4)压力中心计算; (5)冲模工作零件尺寸计算; (二)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1)模具类型选择; (2)操作方式选择; (3)材料送进、定位方式选择;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垫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 班级:材控 : 学号: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垫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分析 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名称:垫板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A3 厚度:0.5mm 零件图如下: 冲裁模: 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1) 冲压加工方法的经济性分析 冲压加工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因其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 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使用,由于模具费用高,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冲压加工的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批量越大,冲压加工的单件成本就越低,批量小时,冲压加工的优越性就不明显,这时采用其他方法制作该零件可能会更有效果。 (2)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该零件在冲压加工中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良好的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目少,模具结构简单,而且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等。 零件的工艺分析 A3即Q235.4 代表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a,是一种普通碳素钢,能够保证力学性能。 1.该冲裁件结构对称、简单,由圆弧组成的,无悬臂。 2.圆形孔直径d>0.35t,符合要求。 3.孔间距与孔边距c>2t,在模具强度和冲裁件质量的限制围之。 冲裁: 冲裁件的精度一般可分为精密级与经济级两类。精密级是指冲压工艺在技术上所允许的最高精度; 而经济级是指模具达到最大许可磨损时,其所完成的冲压加工在技术上可以实现而在经济上有最合理的精度。为降低

冷冲压模具说明书

课程设计 冷冲压模具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3 1.1零件设计任务———————————————3 1.2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3 第二章计算冲裁压力、压力中心和选用压力机———5 2.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材料利用率计算——————5 2.2计算冲裁力、卸料力————————————5 2.3确定模具压力中心—————————————6 第三章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7 3.1冲孔部分—————————————————7 3.2落料部分—————————————————7

第四章确定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9 4.1凹模外形尺寸确定—————————————9 4.2其他尺寸的确定——————————————9 4.3合模高度计算———————————————9 第五章模具零件的加工—————————————9第六章模具的装配———————————————10第七章压力机的安全技术措施——————————12参考文献————————————————————14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零件设计任务 零件简图:如图1所示 生产批量:小批量 材料:Q235 材料厚度:0.5mm 未标注尺寸按照IT10级处理,未注圆角R2. (图1) 1.2、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 (一)加工方案的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材料低硬度,强度极限为40MPa. 根据镶片(如图1)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模具形状较为规则即可以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工序。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案: (1)方案一(级进模) 夹头镶片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在内。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可采用级进模。 (2)方案二(倒装复合模) 将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用一副模具直接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弹性卸料)。模具结构参看所附装配图。 (3)方案三(正装复合模) 正装复合模方案完成工序和倒装复合模完成的工序一样。凸凹模在上模。弹性卸料板卸料。 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级进模,安全性好,,但是考虑到级进模结构复杂,工件精度加工精度不高,对称度和位移误差较大,以及加工难度较大,装配位置精度要求高,按照实际生产,级进模成本也高。 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冲孔废料由下模漏出,工件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理。安全性相对较低。但工件精度较高,同轴度,对称度及位置度误差较小,生产效率较高,对材料要求不严,可用边角料.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盖的二次拉深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题目名称:盖的二次拉深模具设计 班级:20XX 级XXXXX专业XXXX 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3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一冷冲压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1) 二设计任务及意义 (3) 2.1设计任务书 (3) 2.2设计目的与意义 (4) 三零件尺寸的计算与确定 (5) 3.1毛坯尺寸的计算 (5) 3.2第一次拉深尺寸的计算 (7) 3.3拉深件工艺分析 (8) 3.4确定拉深次数 (9) 3.5确定工艺方案 (10) 四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方案 (10) 4.1模具类型选择 (10) 4.2操作与定位方式选择 (11) 4.3卸料与出件方式选择 (12) 4.4模具类型选择 (12) 五冲压设备的选择 (13) 六进行必要的计算 (14) 6.1计算拉深力及压力中心 (14)

6.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5) 七模具设计 (16) 7.1凹模外形设计 (16) 7.2凸模设计 (16) 7.3固定零件 (17) 7.4紧固零件 (17) 7.5总装配图及附表 (18) 八心得体会 (20) 九参考文献 (21)

摘要:冷冲压是利用磨具对板料进行分离或塑性成形加工的压力加工方法,在现代社会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本文以圆筒形盖为研究对象,利用冲压工艺与磨具设计的工艺过程方案,对盖的二次拉深进行了整体设计。介绍了磨具冷冲压成型过程,经过对其材料质量、大批量生产及结构要求的分析,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前提,对盖的二次拉深简要分析了零件尺寸、拉深次数、拉深工艺等。同时,具体分析了磨具的主要零部件(拉深凸模、卸料装置、固定装置等)的设计与制造,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工艺力的计算、冲压设备的选择以及磨具的整体结构设计;并且还附上了磨具的总装配图和所需零件详表及工艺过程表。 关键词:冲压模具、拉深、工艺设计 一、冷冲压的概念与发展状况 1.1冷冲压的概念 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常温下对板料进行分离或塑性成型,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制件的压力加工方法。加工对象一般为板料、薄管料、薄型材等,冲压工艺、冲压设备、冲压模具是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 1.2冲压的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冲压技术应用围越来越广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生产,它不仅与整个机械行业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冲压模设计 说明书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五菱汽车A柱下加强板拉伸模具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模具L071班 姓名:张计军 学号:20071084 指导教师:黄庆高 职称:工程师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摘要 本次设计了一套拉伸成形的模具。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拉伸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得出将设计的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第二部分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连续模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字:冲压;模具结构;拉伸模具

ABSTRACT This design carries on drawing die.The article has briefly outlined the press die at pres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the tendency.It has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craft analysis and the craft plan determination to the product.According to general step which the press die designs, calculated and has designed on this set of mold main drawing part, for example: The punch, the matrix, the punch plate, the backing strip, the matrix plate, stripper plate, stop pin, pilot pin and so on.The die sets uses the standard mould bases, has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press equipment.In the design has carries on the essential examination computation to the working elements and the press specification.In addition, this die employs the finger stop pin and the hook shape stop pin.The mold drawing punch are fixed with the different plates separately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gap cenveniently; The piercing matrix and blanking matrix are fixed by the overall plate.Fell in the blanking punch is loaded by pilot pin, guarant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hole and the contour , increas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This structure may guarantee the die move reliably and the request of mass production. Key words: pressing; drawing die; Mold Construction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材料:08F,厚度1.5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级进模)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材料 O8F为优质碳素钢,抗剪强度=220~310Mpa、抗拉强度b=280~390Mpa、伸长率为 10=32%、屈服极限s=180Mpa、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加工。 (2)结构与尺寸 工件结构比较简单,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2的孔,旁边有两个直径为8的孔,凹槽宽度满足b 2t,即卩6》2x1.5=3mm,凹槽深度满足I 5b,即5《5x6=30。结构与尺寸均适合冲裁加工。 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可采用一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一一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一一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综合考虑后,应该选择方案三。因为方案三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三比较合算。 3.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由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1)确定模架及导向方式 采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对角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模具歪斜。导柱导向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 (2)定位方式的选择 该冲件采用的柸料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侧刃粗定距;用导正销精定位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精度。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工件料厚1.5mm,尺寸较小,所以卸料力也较小,故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方式。 4.必要的工艺计算 (i)排样设计与计算 该冲件外形大致为圆形,搭边值为a i=1.5mm,条料宽度为43.57mm,步距为A=88.4mm, 一个步距的利用率为63.98%。见下图 S=1668.7-11x11x3.14-2x4x4x3.14=1188.28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优秀]

前言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主要表现在飞行器钣金件、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因此我们在学习完《飞机钣金成形原理和工艺》等模具相关基础课程后,安排了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以帮助我们掌握模具设计的过程,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设计内容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图1 零件图 1)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如图1所示零件图,该零件外形尺寸为R11,19;内孔尺寸为R3,6,均未标注公差,公差等级选用IT14级,则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制件的精度要求. 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形状简单,适合冲裁成形. 3)制件材料分析制件材料为45钢,抗剪强度为432~549米pa,抗拉强度为540~685米pa,伸长率为16%.适合冲压成形. 综合以上分析,得到最终结论:该制件可以用冲压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有几点应注意: 1)孔与零件左边缘最近处仅为2米米,在设计模具是应加以注意. 2)制件较小,从安全方面考虑,要采取适当的取件方式. 3)有一定批量,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一定的模具寿命.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由零件图可知,该制件需落料和冲孔两种冲压工艺,设计模具时可有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扬声器模具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1.1 模具行业的发展现况及市场前景 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600亿至6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600多亿,同时,有近200个亿的出口),到2005年模具产值预计为6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每年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亿美元左右。单就汽车产业而言,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而当汽车更换车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200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400万辆,预计2004年产销量各突破500万辆,轿车产量将达到260万辆。另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往往占到模具市场总量的20%之多。目前,中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约50多万。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245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 1.2 冲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

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和编写说明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和编写说明书 、冲裁模 图1车门垫板 1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尺寸公差无特殊要求,按 ITI4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图样要求。由于该 2 ?确定工艺方案零件属于大批生产,工艺性较好。但不宜采用复合模。因为最窄处 A 的距 离为6? 5mm 图1),而复合模的凸凹模最小壁厚需要 8. 5mm 见表2— 27),所以不能采用 复合模?如果采用落料以后再冲孔,则效率太低,而且质量不易保证。由于该件批量较大, 因此确定零件的工艺方案为冲孔一切断级进模较好,并考虑凹模刃口强度,其中间还需留 一空步,排样如图 2所示。 件外形简单,形状规则,适于冲裁加工。材料为 Q235钢板, % = 45QMP B 如图1所示工件为22型客车车门垫板。每辆车数量为6个,材料为Q235,厚度t=4mm.

图2排样图 ?工艺与设计计算 (1)冲裁力的计算根据式(2 —4),冲孔力 F.二Lt? = 494X4 X450N = 889200N 切断力 A L EG R3丁5 X 4 X 450N = 675000N Ffcj=(凤十儿〕K K 根据式(2 —5),冲孔部分及切断部分的卸料力 二、弯曲模 如图6—10所示零件为汽车上的塑料闸瓦钢背,每辆车16个。材料为Q235,厚度t=3mm。

图6—10塑料闸瓦钢背本工序简图 设计步骤: 1 .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并确定工艺方案 弯曲模没有固定的结构型式,有可能设计得很简单,也可能设计得很复杂,这需要根据工 件的材料性能、形状、精度要求和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模具结构型式。本工件的断面 是燕尾形的,其表面还要翻出两种尺寸的若干梅花形孔,确定工艺方案为弯曲一翻边一修边三个工序。本工序主要完成弯曲工艺,达到如图 6 —10所示的燕尾形工件。这种燕尾形 一般分两次弯成,先弯成四个直角槽形件,然后再侧弯成燕尾形,这就需要两套模具,生产效率低。考虑该工件的批量较大,因此应该尽量设计一种效率较高的模具,本方案就是 采用了能一次成形的转轴式压弯模。 2 ?进行必要的计算 (1)毛坯尺寸计算毛坯尺寸分析如图6,11 所示 三、拉深模及翻边模 如图6—19所示工件,为180柴油机通风口座子,每台车用数量4个。材料为08酸洗钢板, 厚度t = 1. 5mm 设计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_材料成型工艺及设计__题目名称_________47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材控113班______学号_______33311310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李雅文_________指导教师聂信天夏荣霞徐秀英 2014年 09 月 2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47 专业班级材控113班 姓名李雅文 学号 33311310 一、产品图及设计说明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应用和巩固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会查阅和使用本领域里的技术文献、资料,掌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 依照教师指定的冲压件进行冲压工艺设计:包括工艺分析及方案选择,工艺计算,模具结构尺寸的确定,选择压力机;

2. 设计一道工序的一套冲模的详细结构:要求绘制冲模总装配图及部分零件图(其中的标准件除外); 3. 制定冲压工艺规范,编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 4.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页数约为15页,并装订成册。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 作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及时了解和收集有关资料和设计用品; 2. 要求计算正确,结构合理,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3. 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五、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目录 第一章引言 (5) 第二章确定冲压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5) 2.1分析制件的冲压工艺性 (6) 2.2确定零件冲压工艺方案 (6) 第三章工艺计算 (7) 3.1 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 (7) 3.2材料利用率 (8) 第四章计算冲压力和选择设备 (8) 4.1冲压力计算及初选设备 (8) 4.2确定压力中心 (9) 第五章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10) 5.1凸凹模零件设计 (10) 5.2弹性元件设计 (11) 5.3凸凹模刃口尺寸设计 (11) 第六章选择模架及其它 (12) 6.1模架 (12) 6.2导柱和导套 (12) 6.3模柄 (13) 6.4凸模固定板 (13) 6.5导料板和承料板 (13) 第七章模具装配总图 (14) 工艺卡片 (16) 参考文献 (17)

齿轮螺栓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本人有全套的三维图和二维总装配图和零件图需要的朋友请联系QQ:624407952 设计:XX 指导老师:XX 2011-7-7 技术要求材料:A3钢料厚:t=1mm 大批量生产 一、冲裁件工艺分析 1、材料:A3为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强度较好,比较适宜冲裁加工。

2、零件结构: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有两圆孔,孔的最小尺寸为11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min d ≥10.1=t mm 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4.5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min l ≥ 1.55.1=t mm 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尺寸未标注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差表得各尺寸公差为: a 、零件外形:720-0.74mm 170-0.43mm 270-0.52mm Φ200-0.52mm R10-0.25mm R1.50-0.25mm R2.50-0.25mm 50-0.3 mm b 、孔内形:Φ110+0.43 mm c 、孔心距:40±0.31mm 结论:适合冲裁。 二、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齿轮螺栓垫片所需冲压工序为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1: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2: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3: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垫板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编制。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入设计,并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a plate of cold stamp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design components, materials, mass production, etc.,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blank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di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and then through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determine the nesting and cutting board, calculate the pressure and pressure washed centers, primary presses, computing convex and concave Die Cutting Edge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the final design selection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to press for checking, drawing die assembly drawings, as well as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main parts to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imarily to the punch and die, punch and die, positioning parts, unloading and out of pieces of equipment, mold, pressing

连接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全套图纸

课程设计(论文)连接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教学系:机电工程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成型1081 学生姓名: @@@ 摘要

本论文应用所学专业理论课程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了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本设计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模具设计制造简便易行。落料冲裁效果好,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本设计主要工序包括:冲孔和落料。本设计分别论述了产品工艺分析,冲压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模板及主要零件设计,模具装配等问题。本设计的内容是确定复合模内型和结构形式以及工艺性,绘制模具总图和非标准件零件图。 我觉得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所学有关冷冲模具设计课程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同时对相关的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使独立思考能力有了提高等。 关键词:冷冲压、冲裁、复合模、落料

目录 前言 (2) 1 设计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2) 2.1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3) 2.3 排样的确定 (4) 3 工艺设计与计算 (6) 3.1 冲压力与压力中心的计算 (6) 3.2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8) 3.3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与其他模具结构零件 (10) 3.4 冲压设备的选用 (12) 4模具总装图 (11) 5模具的装配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