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物流管理》期末练习题

《企业物流管理》期末练习题

《企业物流管理》期末练习题
《企业物流管理》期末练习题

《企业物流管理》期末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物流

2、企业物流管理

3、第三方物流

4、企业物流战略

5、快速反应

6、企业物流的合理化

7、企业业务外包

8、第四方物流

9、供应物流管理

10、供应计划

11、采购流程

12、生产物流

13、生产战略

14、库存

15、缺货成本

16、零库存

17、标杆管理

二、填空题

1、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物品实物运动就是企业物流研究的()。

2、企业物流管理肩负着()和()两大任务。

3、企业物流的功能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物流信息。

4、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有()、最小变异、()、物流质量、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物流目标。

5、一般说来,新产品的引入需要高水准的物流活动和灵活性,以适应物流

量的迅速变化;在生命周期的()和(),重点会转移到服务与成本的合理化上;而在(),企业则需要对物流活动进行定位,使风险处于最低限度。

6、企业物流管理的总原则()。

7、企业物流战略的目标,即在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

8、现代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战略设计与选择、制定政策、()、指导战略实施五个阶段。

9、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的结果。

10、企业的自营物流能力是指企业自己()的能力。

11、采用自营物流还是寻找其他管理方式取决于下列两个因素的平衡:()与()。

12、按照提供物流服务的种类分类,物流服务提供者的类型有(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和()。

13、供应物品的中非分为()、()和()。

14、供应物流管理人员应树立()、()、()、以及()。

15、企业竞争模式与传统竞争模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企业的竞争将由单个企业的单体竞争转变为()。

16、一个完善的采购流程应满足所需物料在()与质量、数量、区域之间的综合平衡。

17、供料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和()

18、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有()、()和()。

19、生产物流系统设计原则有()、()、()。

20、企业生产系统组织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和()两个部分。

21、生产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而的内容()、()、()。

22、连续性生产物流管理的重点是保证连续供应()和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行。

23、企业生产物流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是伴随着产品生产制造过程而发生的,即产品的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过程。

24、JIT的目标可概括为()。

25、库存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发生库存成本、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26、库存的目标是()。

27、从企业整体来看,库存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在库存投资和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以及保证企业的有效经营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企业能够以最少的()达到较高的()并且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28、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企业物流与()的一个衔接点。

29、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销售物流主要有网络分销模式、()和()。

30、销售物流管理的做法有()和()。

31、当代物流战略可以描述为()。

三、单项选择题

1、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是指企业生产运作活动所需生产资料的输入供应,即()。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2、企业物流主要功能要素是()活动。

A、运输

B、存储

C、配送

D、搬运

3、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是指企业生产运作活动所需生产资料的输入供应,即()。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4、基于时间的物流战略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完成一定的作业,以减少物流总成本,包括()和运输集中战略。

A、公司战略

B、延迟战略

C、选址战略

D、存货战略

5、(),也叫做供应商管理库存,是QR的修正,它不需要补充订货。CR的目标是将供应链安排得灵活有效,使得零售库存能得到不断的补充。

A、快速反应

B、自动补货

C、连续补货

D、灵活运作

6、物流组织的发展曾经历()个不同阶段。

A、3

B、4

C、5

D、6

7、生产计划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年度)所生产产品品种、质量、数量和生产进度以及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它以()为主要依据来编制的。

A、供应计划

B、设备计划

C、销售计划

D、技改计划

8、供料方式主要有领料和()。

A、送料

B、发料

C、配送

D、搬运

9、生产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系统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和()紧密联系在一起。

A、供应物流

B、企业生产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10、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是指一批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单位、各道工序之间在()上的衔接和结合方式。

A、时间

B、空间

C、工艺

D、运输

11、企业设施布置设计包括两个内容,即工厂总体布置和()。

A、车间布置

B、设备布置

C、工艺布置

D、生产布置

12、JIT即准时化,是日本()公司创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生产管理方式。

A、丰田汽车

B、索尼

C、松下

D、卡西欧

13、销售物流管理的目标是要追求销售物流的()。

A、利润最大化

B、成本最小化

C、合理化

D、效率

14、决定向标杆学习什么是标杆管理流程的第()阶段的主要内容。

A、一

B、二

C、三

D、四

四、多项选择题

1、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有()

A、物流设施

B、物流装备

C、物流工具

D、信息技术及网络

E、组织及管理

2、企业物流战略的特征有()

A、目的性

B、长期性

C、竞争性

D、系统性

E、可控性

3、物流战略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客户服务需求的目标

B、设施选址战略

C、存货战略

D、运输战略

E、公司战略

4、建立物流组织机构的原则()

A、有效性原则

B、合理管理幅度原则

C、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

D、协调原则

E、稳定与适应结合原则

5、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

A、临时服务和临时工

B、子公司

C、与竞争者合作

D、完全业务外包

E、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6、成功的业务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

A、降低成本

B、提高业务能力

C、改善质量

D、提高利润率

E、提高生产率

7、第三方物流的特点有()

A、信息网络化

B、关系合同化

C、功能专业化

D、服务个性化

E、管理人性化

8、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主要考虑()等因素

A、核心竞争力

B、是否是自有资产

C、地理范围

D、服务成本

E、服务水平

9、加拿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都起源于()等形式,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强项,以不同的方式服务于不同的客户。

A、企业内部物流模式

B、配送模式

C、运输企业模式

D、货运代理和报关行模式

E、冷冻仓储模式

10、供应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等方面的内容。

A、业务活动

B、支持性活动

C、拓展性活动

D、提供法律法规咨询

E、延伸服务

11、科学采购的类型有()。

A、订货点采购

B、MRP采购

C、供应链采购

D、电子商务采购

E、即时制采购

12、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是物流过程的()

A、连续性

B、平行性

C、节奏性

D、比例性

E、适应性

13、生产物流的空间组织是相对于企业生产区域而言的,一般有三种专业化组织形式,即()

A、工艺专业化

B、对象专业化

C、成组工艺

D、专业化公司

E、MIS

14、按库存的目的分类,库存可分为()

A、经常库存

B、安全库存

C、在途库存

D、季节性库存

E、在制品库存

15、库存管理思想主要有()库存管理方法。

A、拉动式

B、推动式

C、综合式

D、平衡式

E、稳定式

16、零库存管理的主要运作形式有()。

A、委托保管方式

B、协作分包方式

C、准时制方式

D、供应商管理方式

E、销售商管理方式

17、销售物流的组织内容有()

A、产成品的包装

B、产成品的储存

C、销售渠道的选择

D、产成品的发送

E、信息的处理

18、销售物流管理的形式有()

A、大量化

B、计划化

C、商、物分离化

D、差别化

E、标准化

19、常见的绩效指标主要有()

A、财务指标

B、运作指标

C、营销指标

D、生产指标

E、安全指标

20、常见的标杆管理方法有()

A、竞争者标杆管理

B、过程标杆管理

C、客户标杆

D、财务标杆

E、效率标杆

五、简答题

1、现代工业企业物流的特征

2、企业物流的外部环境因素包含哪些内容

3、实现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4、企业中的物流组织一般由哪些人员组成

5、当前企业物流组织的趋势

6、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

7、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的关系

8、为什么采购是一个商流过程的说法不正确?

9、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

10、先进的制造系统有那些?

11、MRP、MRPⅡ和ERP系统中物流活动有哪些特点?

12、运用JIT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3、库存的重要性有哪些?

14、零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的区别

15、销售物流的功能

16、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

17、企业物流现代化技术有哪些

18、我国企业物流发展的趋势

六、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大众包餐”是一家提供全方位包餐服务的公司,由上海某大饭店的下岗工人李杨夫妇于1994年创办,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小有名气的餐饮服务企业之一。“大众包餐”的服务分成两类:递送盒饭和套餐服务。盒饭主要由荤菜、素菜、卤菜、大众汤和普通水果组成。可供顾客选择的菜单:荤菜6种、素菜10种、卤菜4种、大众汤3种和普通水果3种,还可以定做饮料佐餐。尽管菜单的变化不大,但从年度报表上来看,这项服务的总体需求水平相当稳定,老顾客通常每天会打电话来订购。但由于设施设备的缘故,“大众包餐”会要求顾客们在上午10点前电话预订,以便确保当天递送到位。

在套餐服务方面,该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冷餐会、大型聚会,以及一般家庭的家宴和喜庆宴会上。客户所需的各种菜肴和服务可以事先预约,但由于这项服务的季节性很强,又与各种社会节日和国定假日相关,需求量忽高忽低,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因此要求顾客提前几周甚至1个月前来预定。

大众包餐公司内的设施布局类似于一个加工车间。主要有五个工作区域:热制食品工作区,冷菜工作区,卤菜准备区,汤类与水果准备区,以及一个配餐工作区,专为装盒饭和预订的套菜装盆共享。此外,还有三间小冷库供储存冷冻食品,一间大型干货间供储藏不易变质的物料。由于设施设备的限制以及食品变质的风险制约厂大众包餐公司的发展规模。虽然饮料和水果可以外购,有些店家愿意送货上门,但总体上限制了人众包餐公司提供柔性化服务。

李杨夫妇聘用了10名员工:两名厨师和8名食品准备工,旺季时另外雇佣一些兼职服务员。包餐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高质量的食品、可靠的递送、灵活的服务以及低成本的运营等都是这一行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近来,大众包餐公司已经开始感觉到来自愈来愈挑剔的顾客和几位新来的专业包餐商的竞争压力。顾客们愈来愈需要菜单的多样化、服务的柔性化,以及响应的及时化。

李杨夫妇最近参加现代物流知识培训班,对准时化运作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概念印象很深,深思着这些理念正是大众包餐公司要保持其竞争能力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他们感到疑惑,大众包餐公司能否借助第三方的物流服务。

现请你为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人众包餐公司的经营活动可否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并请说明理由。

(2)大众包餐公司实施准时化服务有无困难,请加以解释。

(3)在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中你会向大众包餐公司提出什么建议?

案例二:

UPS是一家大型的国际快递公司,它除了自身拥有几百架货物运输飞机之外,还租用了几百架货物运输飞机,每天运输量达1000多件。UPS在今世界建立了10多个航空运输的中转中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几万个快递中心。UPS公司的员工达到几十万。年营业额可达到几百亿美元,在世界快递公司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UPS公司是从事信函、文件及包裹快速传递业务的公司。它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均取得了进出的航空权。在中国,它建立了许多快递中心。公司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做到迅速安全,是物流服务内容广泛,形象完美。

(1)为什么说UPS是一家国际物流企业,与一般运输物流企业有什么不同?

(2)开办攻击快递物流企业是否有风险,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

(3)UPS在各地开设快递业务与当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消费观念、收入是否有关?

(4)UPS是否需要建立许多仓库?

(5)描述一下国际快递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3. 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2013年版) 2

1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精馏操作的目的是 使混合物得到近乎完全的分离 ,某液体混合物可用精馏方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混合液中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2.进料热状态参数q 的物理意义是 代表精馏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 ,对于饱和液体其值等于 0 ,饱和蒸汽q 等于 1 。 3.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简单蒸馏是非定态过程 。 4.吸收操作的目的是 分离气体混合物 ,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 5.连续精馏正常操作时,增大再沸器热负荷,回流液流量和进料量和进料状态不变,则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D 将 增大 ,塔底采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W 将 减小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 6.平衡蒸馏(闪蒸)的操作温度是在操作压力下混合物的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泡点温度,露点温度,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7.液-液萃取操作中,操作温度 ,有利于分离。(降低,升高,保持恒定)。 8.多级逆流萃取操作,减少溶剂用量,完成规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级数 。(增 大、减小、不变) 9.实际生产中进行间歇精馏操作,一般将 和 两种操作方式结合起来。(恒定回流比,恒定产品组成) 10.请写出两种常用的解吸操作方法: 和 。升温,气提,降压(三写二) 11.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 减小 ,设备费用 增多 。(减小,增多) 12.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升高,升高) 13.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精馏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14.蒸馏是分离 均相液体混合物 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 挥发度差异 。 15.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都需加入第三组分,目的分别是 使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增大 、 改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 16.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 严重漏液 、 严重泡沫夹带及 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17.板式塔的类型有 泡罩塔 、 浮阀塔 、 筛板塔 (说出三种);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 逆流 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 错流 接触。 18.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小 ,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

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

三年级应用题提升训练 1、期末考试,小明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2分,外语考了95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 少? 2、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3、小红的语文、数学两门的平均分是92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是93分,英语得 了多少分? 4、三年级的前3位男同学平均每人能做12个俯卧撑,当第四位同学做了以后平均成绩提高到14 个,你知道第四位同学做了多少个俯卧撑吗? 5、华华从家到学校,去时每分钟60米,回来时每分钟40米,华华来回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6、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 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7、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8、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同学们按1、2、3、4、5循环报数,最后一个同学报的数是3,老师 让报数字3的同学出列,发现一共有6人,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9、李师傅和王师傅每小时都做6个零件,李师傅早上5时开始上班,王师傅早上8时开始上班, 到几时两人共做零件66个? 10. 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钱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存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11. 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可以画一画) 12.三(1)班有48人,其中订《少年报》的有32人,订《数学报》的有38人,有25人两份报 都订,那么: (1)只订《少年报》而没有订《数学报》的有多少人? (2)只订《数学报》而没有订《少年报》的有多少人? (3)有多少人两种报都没订?小学道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马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1.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结合当前实际和相关材料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答:(1)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基本前提,第一次科学而彻底的解决了历史创造者这一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4)改革开放35年来,我党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之作出创造性的中国化表述,如:邓小平同志,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表明了我党不断把群众观与实际相结合,此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贯彻运用和实际发展。 (5)时下,结合实际,我深深地感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根植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点,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各项任务而奋斗;党的历史和中外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试观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只有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才能激发与活化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能主动性与创造性,夯实并筑牢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事业坚如磐石,稳若泰山,坚持群众史观,一方面,必须摆脱“四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避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另一方面,必须面对英雄史观、帝王史观、神学史观、唯抑制史观,坚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事迹相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应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根据时代条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人类社会发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把此社会矛盾学说推向了中国化的新阶段。时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创新马克思主义,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关键。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

解决平均数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主要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1、期末考试,小明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2分,外语考了95分,小明三门功 课的平均分是多少? 2、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 提高到86分,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3、小红的语文、数学两门的平均分是92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是 93分,英语得了多少分? 4、三年级的前3位男同学平均每人能做12个俯卧撑,当第四位同学做了以后平 均成绩提高到14个,你知道第四位同学做了多少个俯卧撑吗? 5、华华从家到学校,去时每分钟60米,回来时每分钟40米,华华来回平均每 分钟走多少米? 6、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 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7、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 提高到86分,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8、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同学们按1、2、3、4、5循环报数,最后一个同学 报的数是3,老师让报数字3的同学出列,发现一共有6人,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9、李师傅和王师傅每小时都做6个零件,李师傅早上5时开始上班,王师傅早 上8时开始上班,到几时两人共做零件66个? 10 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钱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存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11 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可以画一画) 12(1)班有48人,其中订《少年报》的有32人,订《数学报》的有38人,有25人两份报都订,那么: (1)只订《少年报》而没有订《数学报》的有多少人? (2)只订《数学报》而没有订《少年报》的有多少人? (3)有多少人两种报都没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 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20分)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 3 m、管径由25×2.5 mm,为单管程。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 饱和蒸汽,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 走管外,其流量为250 kg/h,其冷凝潜热为356 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 1.05 kJ /(kg·℃ );水走管内与CS2成总体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已知CS2 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为基准)分别为K1= 232.6和K2= l16.8 W/(m2·℃),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 1.解:CS2冷凝的热负荷:Q冷凝=250×356=89000kJ/h=24.72 KW CS2冷却的热负荷:Q 冷凝=250×1.05×(46-10)=9450kJ/h =2.6 KW 总热负荷Q 为:Q=24.7+2.63=27.3 KW 冷却水用量q m2 为:q m2=27.3 =0.261kg/s=940kg/h 4.187×(30-5) 设冷却水进入冷却段的温度为t k,则有:0.261×4.187×(t k- 5)=2.6KW 解之得:t k=7.38℃,则:(5 分) 冷凝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 m=(46-30)-(46-7.38) =25.67℃ ln46 -30 46-7.38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凝=24.7/232.6×10-3×25.67= 4.14m2,(5 分) 冷却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m=(46-7.38)-(10-5)= 16.45℃ ln 46-7.38 (5 分)10-5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却= 2.6/116.8×10-3×16.45= 1.35m2, 冷凝、冷却共需传热面积:Σ A i=4.14+ 1.35=5.49m2, 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为:A0=30×3.14×0.025×3=7.065>ΣA i ,所以适宜使用。(5分) 2.(20 分)某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 25×2.5mm的钢管组成,将流量为15×103kg/h 由20℃加热到55℃, 苯在管中的流速为0.5m/s ,加热剂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在管外冷凝,其汽化潜热为2178kJ/kg ,苯的比热容cp为1.76 kJ/kg ·K,密度ρ 为858kg/m3,粘度μ为0.52 ×10-3Pa·s,导热系数λ为0.148 W/m·K,热损失、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忽略不计,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为10×104 W/m2·K。试求: (1)水蒸汽用量(kg/h );(4分) (2)总传热系数K(以管外表面积为准);(7 分) (3)换热器所需管子根数n及单根管子长度L。(9 分)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

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 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

马基论述题题目+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论述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解: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 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见下题)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2-答案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 — 学年第 学期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试卷类型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命 题 人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班级 教学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 滞流内层越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 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 B 流体湍动程度越低 C 流动阻力越小 D 流动阻力越大 2. 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___ A ____。 A . Re 数 B. Nu 数 C . Pr 数 D . Gr 数 3. 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 和大管截面B 连接一U 形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 段时,压差计读数R 值反映的是 A A A 、 B 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B A 、B 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 C A 、B 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 D 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 4.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 A 。 A. 最大流量下对应值 B. 操作点对应值 C. 计算值 D. 最高效率点对应值 5. 离心泵在一定管路系统下工作时,压头与被输送液体的密度无关的条件是 D A Z 2-Z 1=0 B Σh f = 0 C 22 21022 u u -= D p 2-p 1 = 0 6. 含尘气体,初始温度为30℃,须在进入反应器前除去尘粒并升温到120℃,在流程布置 上宜 A A. 先除尘后升温 B. 先升温后除尘 C. 谁先谁后无所谓 7. 穿过2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已知各层温差为△t 1=100℃, △t 2=25℃,则第一、二层 的热阻R 1、R 2的关系为_____D______。 A. 无法确定 B. R 1 = 0.25R 2 C. R 1 = R 2 D. R 1 = 4R 2 8. 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那种在工程上最有效 B A 提高蒸汽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 D 在蒸汽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热。 9. 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 A A. Y -Y* B. Y*- Y C. Y -Yi D. Yi - Y 10. 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 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塔气相组成将 A A. 增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总分 30 15 15 40 100 得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5分)(小朋友要认真想,细心填哦!) 一、快乐填空。 1.今年的2月份有()天,全年一共有()天。 2.下午3时是()时23时是晚上()时 3 . □47÷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8时=()日 7平方千米=()公顷6年=()个月 3分米7厘米=()米(填小数)9角=()元(填小数)6.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间教室的长大约是8()。 ②我国的土地面积约是960万()。 ③一张单人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④我们的学校约占地2() 7.如右图,全天共开放()小时()分钟。 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80 0.68 8.60 6.08 ( )>( )>( )>( ) 9.一匹马换8只猫,1只猫换4只兔,一匹马可以换()只兔。 10.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小小评判家。(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打“×”,共5分。)1.小数都比1小。()2.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3.李小刚的妈妈9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4. 小明班平均每人爱心捐款9元,小明一定捐了9元。() 5. 用7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图,它们的面积都是7平方米。() 三、我的选择不会错!(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1900年 B.2068年 C.1998年 D.2011年 2.()÷3=103……2,括号里应该填()。 A.309 B.311 C.307 D.308 3.把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A.18厘米 B.24平方厘米 C.18平方厘米 D.36厘米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D、不确定 5.下面三个算式的积中,()最接近600。 A.31×19 B.25×20 C.25×303 D.22×35 6.小刚站在操场上,面向西北方,他的背面是()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2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辨析题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必须坚持真理的一元性。 3.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6.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7.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 8.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试阐述其中的哲学道理。 9 .《田忌赛马》:“以君之下驷与彼驷,上驷与彼中驷,中驷与彼下驷。”它包含什么辩证法原理? 10. 抓典型,以点带面 11. 在认识上“跟着感觉走”是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12.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单一的,这就是生产力。 13.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5.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6.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8.如何理解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辨证统一关系? 9.如何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三年级下数学思考题

三年级下数学思考题 商州区第一小学 陈昱馨

1、⑴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⑵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⑴ 4 8 16 32 () ⑵ 243 81 27 9 () ⑶ 2 5 11 23 47 () ⑷ 8 24 12 36 18 () 3、参观科技馆的成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 怎样买票合算? 5、一只东北虎的重量大约是一只鸵鸟的4倍,一只企鹅的9倍。

6、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7、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间教室里,每3间教室放多少张? 8、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36分钟。分8集播放,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9、⑴买一个压力锅的钱可以买几个碗? ⑵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0、苹果9箱,每箱32千克;梨8箱,每箱35千克;香蕉7箱,每箱35千克。 我的车上还能装1吨重的货物。 ⑴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 ⑵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1、⑴李老师为幼儿园买一种玩具用去114元,买一种文具用去125元。李老师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 ⑵如果李老师用这些钱只买文具盒,可以买多少个? 12、三(1)班共有46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每4张摆一行,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 13、 14、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

15、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 怎样买票合算? 16、某电视台个月主要节目播出时间统计图 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多长时间? 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